高一语文课前预习的三种方法,古诗词常见意象总结
高一古诗文常考知识点总结
高一古诗文常考知识点总结古诗文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是高一学生们备考中的一大难点。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古诗文,我将在本文中总结一些高一古诗文常考的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一、古诗文基础知识1. 古诗文体裁:古文和诗歌是古代文学的两大重要体裁。
古文包括骈文、骚体、辞章、散文等。
诗歌则包括古代各种韵文形式,如绝句、律诗、七言诗等。
2. 古代文人:古代文人是指以才华出众、文学成就高的人。
他们的作品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如杜甫、白居易等。
了解古代文人的生平和作品对于理解古诗文有很大的帮助。
3. 诗歌的格律:古代诗歌的格律非常重要,包括韵脚、平仄、字数等。
掌握这些格律规则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朗读古代诗歌。
二、古诗文的阅读技巧1. 了解背景知识:古诗文常常与历史事件、文化风俗等有关。
在阅读古诗文时,了解背景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文的内涵和意境。
2. 词句理解:古代诗文中常用的词句有时与现代用法不同,需要我们仔细理解。
同时,古代的修辞手法也是诗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夸张、对比、比喻等。
3. 作品精读:对于一些重点作品,我们需要进行精读。
认真品味其内涵、把握其结构和语言特点,提高理解和鉴赏能力。
三、古诗文的写作技巧1. 锻炼写作功底:古诗文要求有较强的写作功底。
通过多练习写作,提高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模仿古代文人的写作风格,能够在写作中更好地运用古代修辞手法。
2. 理解作者意图:古代文人常常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在写作时,我们要尽力理解作者的意图,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3. 修辞手法的运用:古代文人的修辞手法丰富多样,如夸张、拟人、对仗等。
在写作时,我们可以尝试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增加作品的艺术效果。
四、古诗文的鉴赏方法1. 鉴赏诗歌的音律:古代诗歌的音律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朗诵、吟诵等方式感受古代诗歌独特的音韵美。
2. 评析作品的意境:古代诗文常常通过意境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高一语文课前预习的三种方法,古诗词常见意象总结
高一语文课前预习的三种方法,古诗词常见意象总结课前预习是你选好语文的关键,一般适用于难度不大的讲读课文,强调“温故而知新”,深化知识,要求学生独立地解决一些字、词、句和文章结构上的问题,并提出教学建议。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语文课前预习的三种方法,供大家参考!语文课前预习的三种方法1.常规预习这是一种主要的预习形式。
一般适用于难度不大的讲读课文,强调“温故而知新”,深化知识,要求学生独立地解决一些字、词、句和文章结构上的问题,并提出教学建议。
如散文、小说、议论文中的政论文和文字障碍不多的文言文都采用这种预习形式。
主要通过一份“预习表”来反映每一个学生的预习情况。
表格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填写课题、体裁和关于作者;二是解决了哪一些字、词、句和分段说明;三是提出难点和教学建议。
预习表既可反映学生预习的效果,又可为教学传递需求信息,经过归纳、筛选,再把它传入课堂,列入教学环节中去,指导学生学习,就可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2.质疑预习一般适用于难度较大的讲读课文。
如杂文、学术性论文和阅读障碍较大的文言文。
通过这种预习来培养学生在自读中善于察疑、质疑的意识。
它也运用一种表格来反映“质疑”,表格内容包括语言的、资料性的、综合性的问题和教学建议四个方面。
实践证明,如果学生发现问题越多,学习气氛就越浓厚,教学效果就越明显;如果课文难度大,学生质疑少,情况就会相反。
如高中语文四册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和《论“费厄泼赖”应该实行》两篇课文中,预习中学生发现了许多应该弄懂的问题,比如学生认为《缓行》旨在“痛打落水狗”,以为课文用“痛打落水狗”为题更加鲜明有力;还认为《缓行》和《实行》所阐述的“费厄泼赖”的概念并不一样。
同时在语言表达上也提出了不少有益的疑问。
如一个学生认为《缓行》中的“寿终正寝”、“模范名城”、“洪福齐天”三个词语都是反语,含有辛辣的讽刺义。
否则为什么前者用引号,后两个短语都不用引号?又如另一个同学提出《实行》中写的“赤裸裸的豺狼语言”、“动不动‘吃人’的家伙”等语言在《狂人日记》里也曾读到过相似的文字,今天应该怎样理解这种修辞效果?把学生质疑的许多问题归纳起来看,它启示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着重引导学生从“针锋相对”的角度去理解《缓行》,从“针对现实”、“另辟蹊径”的角度去理解《实行》,许多语言、表现方法之疑就会迎刃而解。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总结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总结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象,它们是诗歌表达情感和意境的重要手段。
在此,我将对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进行总结与归纳,以便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的魅力。
1. 自然意象自然意象是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通过描写自然界的事物和景观来抒发情感或表达思想。
例如,描绘四季变换的景色、山川河流的壮丽景象、花草树木的生长变化等都是常见的自然意象。
通过自然意象,诗人可以借用大自然的形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使诗歌更富感染力和艺术性。
2. 动物意象动物意象在诗歌中常常被用来象征某种特定的品质、情感或社会现象。
例如,老虎象征勇猛,孔雀象征美丽,狼象征狡猾等。
通过借用动物的特征来表达人物的性格或描述社会现象,诗人可以使诗歌更加丰富多样,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与联想。
3. 花草意象花草意象在诗歌中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纯洁或者某种情感。
例如,蔷薇花常常被用来象征爱情,百合花象征纯洁,菊花象征坚强等。
通过借用花草的形象,诗人可以用简洁的描写表达出某种情感的深度和力量,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4. 星空意象星空意象在诗歌中常常被用来象征浩渺、辽阔、神秘或者梦想。
星星、月亮、银河等天体常常被诗人运用,通过对星空的描绘,营造出宏大的氛围和广阔的空间感。
星空意象常常与思考人生意义、追寻梦想等主题有关,给人以无限遐想和思索。
5. 色彩意象色彩意象在诗歌中经常被用来描绘景物或者表达情感。
不同颜色所表达的意义也有所不同,例如红色象征激情、力量,蓝色象征冷静、宁静等。
通过对色彩的运用,诗人可以给诗歌注入强烈的感情色彩,使作品更具生动性和张力。
6. 城市意象城市意象在现代诗歌中较为常见,通过对城市景观的描绘,表达思考现代化发展、生活压力等主题。
例如,高楼大厦、拥挤的街道、霓虹灯等都是常见的城市意象。
通过对城市的生动描绘,诗人可以展示现代社会的种种现象和人们的心理状态。
7. 季节意象季节意象是描写时间变迁和自然景观的重要手段。
如何总结高一语文的古诗词意境与表现手法
如何总结高一语文的古诗词意境与表现手法在高一语文的学习中,古诗词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理解和总结古诗词的意境与表现手法,对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领悟古代文学的魅力,提高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意境。
意境是诗人通过描绘的景象、抒发的情感以及营造的氛围所共同构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它能让读者在阅读诗词时产生联想和想象,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在总结古诗词的意境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描绘的景象。
诗人往往会用生动的文字描绘出各种各样的景物,如山、水、花、鸟、月等。
比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通过“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这些景象,展现出了边疆沙漠的辽阔与壮美。
我们要仔细品味这些景象的特点,是雄浑壮阔、清新自然、幽静寂寥还是其他的特点。
二是情感的抒发。
诗人在诗词中会表达出喜怒哀乐、思乡怀人、忧国忧民等各种情感。
例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通过望月的动作,直白地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我们要体会诗人情感的强烈程度和细腻之处,是深沉的感慨还是淡淡的忧愁。
三是氛围的营造。
这包括诗词所传达的整体感觉,是热闹喜庆、凄凉哀怨还是宁静祥和。
像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营造出了一种破败、荒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了国家衰败的悲哀。
了解了意境的构成要素后,我们再来看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修辞手法是诗词中常用的手法之一。
比喻能让抽象的事物变得形象具体,比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将春风比作剪刀,生动地写出了春风的灵巧。
拟人赋予事物人的情感和动作,“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和鸟都有了人的情感,更加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痛苦。
夸张则能突出事物的特点,“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用极度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忧愁之深。
描写手法也是不可忽视的。
有动静结合,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鸟宿”是静,“僧敲”是动,动静相映,更具韵味。
最新高中诗歌常见意象总结知识讲解
古代诗词的常见意象一、送别类意象1. 杨柳“柳”与“留”谐音,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 长亭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3.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
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唐代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4. 酒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如王维的《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二、思乡类意象1. 月亮思乡的代名词。
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2. 鸿雁常借雁抒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
元代《西厢记》结尾“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其情不堪,成千古绝唱。
3. 莼羹鲈脍思乡之情. 典出《晋书·张翰传》。
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
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4. 双鲤鲤鱼代指书信,典故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
”5 捣衣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
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三、愁苦类意象1. 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古代诗词中的意象表达知识点总结
古代诗词中的意象表达知识点总结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丰富多彩的意象表达是其独特之处。
在古代诗词中,意象被用来传达情感、描绘景色、抒发哲理等等,使读者产生共鸣。
本文将总结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表达的知识点,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文学之美。
1. 自然意象表达古代诗词常常运用自然景色来表达感情或抒发思想。
比如,“春江花月夜,夜来风雨声”中的花月,以及“静夜思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月光,都是常见的自然意象。
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诗人往往能够抒发内心的喜悦、忧愁或者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动物意象表达古代诗词中的动物意象也是常见的表达方式。
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的白日和黄河,以及“早发白帝城,即日行三峡”中的白帝城都是通过描绘动物形象来表现情感或景色。
动物意象的运用往往能够为诗词增添动人的色彩和生动的气息。
3. 花草意象表达花草意象常常用来描绘美丽的景色、表达爱情或者抒发寄托。
比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中的红豆,以及“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的黄花,都是常见的花草意象。
花草意象的运用能够使诗词更加富有生机和情感。
4. 器物意象表达古代诗词中常常运用器物意象来表达情感或意义。
比如,“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中的封侯,以及“琵琶起舞换新声,娇娥入汉弹粉凤”中的琵琶,都是常见的器物意象。
通过运用器物意象,诗词往往能够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生动的形象,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
5. 色彩意象表达色彩意象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表达方式之一。
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和情感。
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的白日和黄河用色彩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色彩意象的运用使诗词更加鲜活生动,能够通过视觉上的感受引起读者的共鸣。
通过以上的知识点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词中的意象表达。
这些意象不仅仅是装饰性的修饰,更是对情感、景色和哲理的深度表达。
通过描绘自然、动物、花草、器物和色彩,诗人们能够将复杂的情感和思想转化为生动具体的图像,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感受。
高中语文预习方法
高中语文预习方法1. 阅读课文前的准备在阅读课文之前,有一些准备工作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预语文课程。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方法:- 了解背景知识:在阅读一篇课文之前,先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如作者的生平背景、时代背景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你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课文。
了解背景知识:在阅读一篇课文之前,先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如作者的生平背景、时代背景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你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课文。
- 预测主题和结构:通读一遍课文的标题、开头和结尾部分,预测可能出现的主题和文章结构。
这有助于你在阅读时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
预测主题和结构:通读一遍课文的标题、开头和结尾部分,预测可能出现的主题和文章结构。
这有助于你在阅读时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
- 查找生字词:在阅读课文之前,查找一些你不熟悉的生字词,并了解它们的含义。
这样可以帮助你在阅读时更顺畅地理解文章。
查找生字词:在阅读课文之前,查找一些你不熟悉的生字词,并了解它们的含义。
这样可以帮助你在阅读时更顺畅地理解文章。
2. 阅读和理解课文阅读和理解课文是语文研究的核心。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方法帮助你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课文:- 注意关键词:在阅读时,特别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和词组。
这些关键词往往是文章的重要信息和核心观点,理解它们有助于你把握文章的意义。
注意关键词:在阅读时,特别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和词组。
这些关键词往往是文章的重要信息和核心观点,理解它们有助于你把握文章的意义。
- 分析句子结构:仔细观察文章中的句子结构,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语法结构。
这有助于你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分析句子结构:仔细观察文章中的句子结构,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语法结构。
这有助于你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 引用文本证据:在阅读时,尽量引用文本中的相关内容来支持你的观点和理解。
这样可以使你的分析更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引用文本证据:在阅读时,尽量引用文本中的相关内容来支持你的观点和理解。
古诗意象知识点总结
古诗意象知识点总结古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通过古诗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意象展现了中国古人的审美情感和世界观。
古诗中的意象是古人对于自然、情感和社会生活的深刻感悟和表达。
通过对古诗中意象的研究,可以深刻理解古诗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以古诗中的意象为主题,对古诗中常见的意象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以期对古诗的意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一、自然意象1.1 春天春天是古诗中常见的自然意象,代表了生机勃勃和希望的象征。
在古诗中,春天往往被描绘成花开满园、草长莺飞的景象,它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
例如《春晓》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百花凋零谁是主,娇蕊无情与春同”的形象描写,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和美好。
1.2 秋天秋天是古诗中常见的自然意象,代表了丰收和成熟的象征。
在古诗中,秋天往往被描绘成秋高气爽、稻浪滔滔的景象,它给人一种丰收的感觉。
例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迟》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的形象描写,表达了秋天的成熟和丰收。
1.3 水水是古诗中常见的自然意象,代表了流动和变化的象征。
在古诗中,水往往被描绘成潺潺流淌、涓涓细流的景象,它给人一种安详和柔和的感觉。
例如《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形象描写,表达了水的流动和变化。
1.4 山山是古诗中常见的自然意象,代表了高远和崇高的象征。
在古诗中,山往往被描绘成巍峨壮观、云雾缭绕的景象,它给人一种慑人和壮丽的感觉。
例如《登鹳雀楼》中“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形象描写,表达了山的高远和崇高。
1.5 花花是古诗中常见的自然意象,代表了美丽和绚丽的象征。
在古诗中,花往往被描绘成芳香满室、丽丽芬芳的景象,它给人一种浪漫和美好的感觉。
例如《夜泊牛渚怀古》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形象描写,表达了花的美丽和绚丽。
1.6 日月日月是古诗中常见的自然意象,代表了光明和神秘的象征。
语文高一古诗知识点归纳总结
语文高一古诗知识点归纳总结【语文高一古诗知识点归纳总结】古诗是汉语言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古诗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本文将对高一语文学习中的古诗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参考。
一、古诗的分类1. 根据诗歌的内容和表现手法,古诗可以分为五言诗、七言诗、绝句、律诗等不同形式。
2. 根据诗歌的题材和表现对象,古诗可以分为山水田园诗、爱情诗、边塞诗、咏史诗等不同类型。
3. 根据诗歌的创作流派和风格,古诗可以分为唐诗、宋词、元曲等不同文学流派。
二、古诗的鉴赏要素1. 诗的意境:通过描绘事物的特征、质感、色彩等,表达诗人对自然景物或情感的感受并勾起读者的心灵共鸣。
2. 诗的表现手法:包括对比、夸张、借景抒情、拟人、象征、寓意等修辞手法,以及对音韵、节奏、押韵等音韵手法的运用。
3. 诗的艺术形式:了解诗歌的格式和结构,如句、段、词牌、词调、律诗的格律等,以及对诗的开头、结尾和转折点的把握。
4. 诗的背景与作者:了解古诗创作时的社会背景、历史典故等,能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涵和寓意。
三、高一古诗经典名篇1. 古诗经典名篇:《登鹳雀楼》、《春晓》、《滁州西涧》等。
2. 唐代古诗代表作:《长恨歌》、《静夜思》、《送元二使安西》等。
3. 宋代古诗代表作:《江城子·密州出猎》、《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四、高一古诗考点题型1. 造句题:考察对古诗意境和表现手法的理解,要准确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修辞手法。
2. 辨析题:考察对不同类型古诗的鉴赏能力,要理解不同类型古诗的特点,准确分辨古诗的题材、言情或描写等。
3. 修辞手法题:考察对古诗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要准确辨析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4. 作者作品题:考察对古诗作者和其代表作的理解,需要熟记一些古诗作者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五、古诗学习方法指导1. 学会背诵:通过背诵名篇古诗,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
高一语文课前预习的三种方法,古诗词常见意象总结
高一语文课前预习的三种方法引言高一语文是学生们掌握中华文化,懂得认识自我,培养情感、思维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
而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在课前预习中对高一语文进行有效的学习呢?本文将介绍针对高一语文课前预习的三种方法。
方法一:阅读外部文献学生可参考一些学生报纸、杂志、文献课外阅读材料来拓展自己的视野。
能够了解到更多的社会背景,生活环境,故事情节,也能丰富自己的表达和想象能力,同时也能够拓展了解世界的宽度和深度。
方法二:搜集历史人物事迹或引用名人名言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电视、电影、网络、书籍等途径了解一些名人和历史人物的事迹,名人名言。
就像《灰姑娘》中所说的,“逃出自己的窗户看一看世界吧。
”可以通过别人的经历和表达来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和语言表达能力。
方法三:解析名家名篇时常增强对古诗词的接触,重视对文学知识的理解以及文学鉴赏的能力。
可以学习和模仿一些名作的风格,把握文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述技能。
细心观察每一个字句,领略在这句话中蕴含的底蕴,体验文字在句子中的韵味。
久而久之,这样的感受自然会渐渐融入到自己的思考和表达中。
古诗词常见意象总结在高一语文中,古诗词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具有很高的艺术和美学价值,它的意象也是我们要重点学习的内容之一。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类型及其特点,以便能在写作、鉴赏等方面更好地理解、运用。
自然意象古诗词中的自然意象主要是各种自然现象、动植物和景色。
古人喜欢将自然景色用来描绘内心的情感和感受,充分展示出了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比如“庭前芜草没履丝,墙里薜萝生翠蒂。
”这句诗描述了花草丛生的美好景色。
感情意象感情意象是诗人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比如喜、怒、哀、乐等等。
它是将人的情感和自然景色相结合,以烘托某种感情气氛的方法,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比如“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这句诗表达了激动人心的爱情之情。
历史意象历史意象是领悟历史典故、人物、战争等内容,作为诗歌主题或表现方式的印证。
高考语文古诗词基础知识及意象汇总
高考语文古诗词基础知识及意象汇总高考语文要想考出好成绩,平时就要好好积累!小编为大家提供高考语文古诗词基础知识及意象汇总,大家自己总结一遍的话就更完美了。
高考语文古诗词基础知识及意象汇总一、诗歌分类体裁――――古体诗、近体诗(绝句、律诗)题材内容――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咏史诗、咏怀诗表达方式――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每句字数――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写作风格――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婉约派(李清照、柳永……)二、常用鉴赏术语表达方式――抒情、描写(人、物、景)、叙述、议论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借代、对比、对偶、拟人、用典、化用、铺陈表现手法――比喻、起兴、对比、讽刺、正衬、反衬、象征、想象、联想、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古今对比、以动衬静、动静相衬、以乐写哀、由远及近、远近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相生、主客转换、重章叠句、名词叠用、先景后情、先情后景、移步换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绘景角度――天地、远近、声色、动静、冷暖、景人、仰俯、里外三、常考意境(主旨)秋思、思乡、征人思归、思家人、思友人、思情人、离别、生命逝去不得重用、报国无门、仕途失意、不遇之感、知音难觅、幽思之情历史兴亡、国运衰亡、借古讽今、讽喻朝政、揭露官治、人民疾苦向往高洁、脱离尘世、厌恶官场、隐逸之志、田园生活、闲情逸趣追慕古贤、渴望建功、立志报国、人生得意、深厚友情、甜蜜爱情感悟生命、人生哲理、自然美景、赞叹盛世、点评历史、充满禅意壮美(豪放雄浑阔大、高山大河大战场、激人向上)、优美(小桥流水春花秋月、一人一景一时、玲珑婉约凄恻)意境之大小――国家大于个人;悲壮大于悲惨四、诗歌的表现手法鉴赏●直接抒情即不借外物、掩饰,直陈自己的喜怒哀乐。
●间接抒情即通过写景、叙事、描绘人物举动来表达情感,披露心迹。
●借景抒情古代诗词中,有些景物被诗人们赋予了一定的人文象征意义,如柳象征离别,梅象征高洁,月象征团聚,雁象征音信等等。
古诗词常见意象(高一语文)
古诗词常见意象一、边塞、军旅类1.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借指诗人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
2. 山河:指国家或祖国。
3. 折戟:指战争的惨烈。
4. 柳营:指纪律严明的军营。
汉周亚夫为将军,治军谨严,驻军细柳,号细柳营。
5. 芦荻:一种秋天的植物,借以渲染萧索的气氛。
6. 关山:关塞山河。
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7. 号角、画角、城角:一般在黎明和黄昏之时吹奏,相当于出操和休息的信号,发音哀厉高亢,古代军中常用来警报昏晓。
诗歌常借此意象表达悲凉伤感之意。
二、送别类1. 水晶帘:闺中的一种帘子,借以表现思妇的寂寞之情。
2. 辽西:边关地名,借以表达思妇怀念出征在外的丈夫。
3. 玉阶:台阶,借以表现思妇远眺而思念丈夫。
4. 屏风:古代用来隔离或挡风的饰物,借以表现闺中人思念亲人。
5. 娥眉:女子的眉毛,多指美人的梳洗或揽镜自照、顾影自怜的情景。
6. 南浦: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表达送别之意。
7. 长亭: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8. 芳草: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来比喻离恨。
9. 折梅:表示离别、赠送寄思。
10.折柳:表示送别、离愁别绪。
11.蟋蟀:怀念征人。
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
12.吹笛、吹箫、吹笙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三、山水、田园类1.空山:常表现空旷、幽静的环境。
2.明月:常以明月渲染一种清幽的环境。
3.柳绿:渲染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
4.桂花:表现一种宁静、清远的情境。
5.春山:渲染静寂的环境。
6.竹:常寄托主人公一种清高脱俗的情怀。
7.云:常表现主人公的恬淡隐逸之情。
(云卷云舒,看庭前花开花落。
)8.海棠:表现对美好景物的珍惜。
9.白鸥:一种水鸟,多借来表现自由恬静的生活。
10.白鹭:一种飞在水田或沙滩上的鸟,常表现一种安谧清幽的环境。
11.稻香:表现农村环境及农村生活的恬静与清幽。
12.蛙:写农村风光与环境,衬托人的悠闲心情。
四、羁旅行役类(思乡诗)1.猿啼: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
高一语文古诗词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古诗词知识点总结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瑰宝,是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高一语文学习中,了解古诗词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高一语文古诗词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古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古诗是指创作于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具有一定的规律和韵律。
其特点主要包括句子固定、词语简练、意境深远等。
二、古诗的分类古诗按创作内容可以分为田园诗、山水诗、爱情诗等;按韵律形式可以分为五言诗和七言诗;按体裁可以分为诗、赋、曲等。
三、古诗词的常见修辞手法1. 比喻:通过对事物的相似之处进行比较,以增强表达的意境和感情。
2.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点和行为,使诗意更加鲜明。
3. 借景:利用某个景物来言说自己的感受或表达思想。
4. 对仗:古诗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词语或句子的音、声、节奏等进行巧妙的平衡,使诗歌更加优美。
5. 排比:将相同或类似的词语、短句排列在一起,以达到修辞或修辞目的。
6. 典故:古诗中常常以历史典故或文学典故来开展对事物的描写,使诗歌更具深度。
四、古诗词的名句欣赏古诗词中有许多经典的名句,这些名句充分展示了古人的智慧和文化传承,下面列举一些经典名句供大家欣赏: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木兰诗》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登鹳雀楼》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江雪》4.「天净沙·秋思」——宋·马致远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送东阳马生序》五、古诗词的鉴赏方法欣赏古诗词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鉴赏方法,包括了解作者背景、理解诗句的意义和情感、体会诗句的意境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与其他诗词进行比较、对比,提高鉴赏水平。
六、古诗词的学习方法学习古诗词需要反复朗诵和背诵,可以通过背诵短诗、长诗或者名句,培养对古诗词的感觉和理解。
同时也要注重阅读相关的注释和解读,了解古人的文化背景和诗词创作的意图。
古代诗词中的意象独特知识点总结
古代诗词中的意象独特知识点总结古代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以其精妙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而蜚声中外。
意象是指诗词中通过具象的句子营造出来的形象,它能唤起读者的感官和情感,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在古代诗词中,意象起到了重要的角色,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其中的独特知识点。
第一,景物意象。
古代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就是景物,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诗人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比如在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他以雄鹰飞翔的景象来表达自己的壮志豪情;在宋代诗人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他通过对月色和江水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二,花鸟意象。
古代诗词中常常出现花鸟的意象,它们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比如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中,他以菊花来比喻自己的孤独和清贫;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他以鸟儿来比喻自己的隐居生活。
第三,季节意象。
古代诗词中常常运用季节的意象来表达人们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感激之情。
比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他以春天的到来来比喻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安乐;宋代诗人苏轼的《赤壁怀古》中,他以夏天的汨罗江景来表达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第四,人物意象。
古代诗词中也经常运用人物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比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他通过对弟弟的描写,表达了对亲人间的深情厚意;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他通过对自己身世的叙述,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思考。
以上就是古代诗词中意象的几个独特知识点的总结。
古代诗词的意象之美源于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它们可以给人以启迪和感受,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的追求。
在接触古代诗词时,我们要注重对意象的理解和欣赏,体验其中的美感,让诗词作品在我们心中绽放出独特的光芒。
高一语文单元预习三法
高一语文单元预习三法语文学习,记忆很重要。
好多语文知识,都是要靠日积月累的记忆。
那么在高中,我们该怎样记忆语文知识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语文单元预习三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单元预习三法1.根据该单元的体裁,回顾有关知识如高中第一册第一单元,它包括《荷塘月色》、《绿》、《长江三峡》、《雨中登泰山》四篇文章。
这个单元是散文,初中第四册的知识短文《谈谈散文》,介绍了散文按表现手法分为叙事、抒情两类;介绍了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介绍了散文揭示中心思想的独特方式。
通过回顾这些新知识来掌握新知识2.分项列表,比较该单元中各篇课文异同如高中第一册散文单元的四篇文章,通过预习,可以发现它们有不少相同点和不同点。
如果把它们用表格的形式列出来,对我们上课听讲、下课复习,大有好处。
表中还可列出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项目。
总之,不同单元,可根据不同特点,在预习时列出若干项目来作比较,以加深对该单元各课的理解。
填出表中内容,即可达到预习的目的。
3.把该单元的疑难问题搜集、整理出来,以便在课内及时得到解决高一语文记忆方法1.特定形象即为了记忆的要求,特设事物一具体形象。
例①:唐宋八大家。
即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此八人散文有很高成就而得名。
为便于记忆,给其一特定形象:在唐朝的“韩柳”下,宋朝的欧王争(曾)三苏。
例②:英国文艺复兴时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
给其喜剧一做梦的形象来记忆:在《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做了个《仲夏夜之梦》,梦见《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真是《皆大欢喜》。
其四大悲剧则以一愤怒的形象来记忆:《哈姆莱特》被贬为《李尔王》,他对着麦克风愤怒地说(《麦克白》):《奥瑟罗》!2.特定口诀例③:实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的分类:副词、连词、助词、叹词、介词、拟声词。
加以调整,成为口诀,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宜于吟诵,容易记忆。
【部编高一语文】古典诗歌中的意象
教学资料范本【部编高一语文】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并理解意象的概念;2、掌握常见意象的含义;3、能够利用意象鉴赏古典诗词。
二、过程与方法1、诵读体会诗歌意境;2、总结归纳一般意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四、重难点1、意象的内涵;2、意象与感情、语言的关系;3、意象、意境、感情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是古诗词鉴赏的方法——意象解读法,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多,同时鉴赏诗的方法也多。
但为什么我们选择意象来学习呢?主要是在中国那么多的诗歌中,写景抒情诗占大部分,且语言含蓄,诗人往往不直接抒情,而把感情寄托在某些具体的意象上。
而解读这类诗的意象则是最方便、最快捷的一把钥匙。
20xx年全国高考鉴赏李白的诗歌《春夜洛城闻笛》中折柳的寓意及其作用。
许多考生或不明其意,或张冠李戴得分普遍较低。
意象,在古诗鉴赏备考复习中,熟知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
折柳折柳的寓意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诗歌十分讲究含蓄、凝练。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直接灌输,而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诗人的往往就在于意象创造读者聪明意象领悟。
那么什么是意象呢?二、诗歌中的意象(一)考纲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什么是意象?“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
“象”——物象、形象。
意象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与“象”的统一。
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1、诗的意象带有强烈的个性特点,最能见出诗人的风格。
“菊”之于陶渊明,“梅”之于陆放翁,谢灵运与“池塘春草”,薛道衡与“空梁燕泥”。
2、意象的作用是什么呢?(1)所要表达的感情被物化,加深了审美的愉悦。
怎样帮助学生记忆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
怎样帮助学生记忆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意象,即寓“意”之“象”,是作者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在古代诗词中,诗人或词人为了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往往会描写一些客观物象,使作品变得更加含蓄内敛、耐人寻味。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系统地了解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呢?接下来,笔者就简要地谈一谈。
一、分类整理,引导学生记忆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古诗词,将常见的意象分类整理好,并让他们结合经典的诗词名句来记忆。
比如,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将意象分为以下几类:1.自然类(和大自然有关的意象,主要是指天然存在的一些事物,包括日月星辰、江河湖海、花草树木等)(1)青山:具有深隐旷达、雄浑沉稳、亘古不变的特征,是文人借以柄息身心的家园。
例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出自王昌龄的《送柴侍御》“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出自谢胱的《游东田》“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出自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2)月:借以表达对故乡、亲人、故国的思念之情;用于抒发盛衰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小楼昨夜叉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出自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出自刘禹锡的《石头城》(3)梧桐:常用来传达悲苦凄恻的离愁别绪。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出自王昌龄的《长信秋词》“一声梧桐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出自徐再思的《双调·水仙子·夜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出自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2.人文类(和人类有关的意象,主要是指人为创造的各种事物,包括亭台楼阁、假山园林、宫殿道路等)(1)长亭:常用来抒写离愁别绪。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出自杜牧的《题齐安城楼》“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高中语文古诗词学习方法总结
高中语文古诗词学习方法总结古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古诗词鉴赏是高考语文的必备考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学习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考古诗词鉴赏10大规律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
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
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
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
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
“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
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
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
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前预习的三种方法
1.常规预习
这是一种主要的预习形式。
一般适用于难度不大的讲读课文,强调“温故而知新”,深化知识,要求学生独立地解决一些字、词、句和文章结构上的问题,并提出教学建议。
如散文、小说、议论文中的政论文和文字障碍不多的文言文都采用这种预习形式。
主要通过一份“预习表”来反映每一个学生的预习情况。
表格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填写课题、体裁和关于作者;二是解决了哪一些字、词、句和分段说明;三是提出难点和教学建议。
预习表既可反映学生预习的效果,又可为教学传递需求信息,经过归纳、筛选,再把它传入课堂,列入教学环节中去,指导学生学习,就可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2.质疑预习
一般适用于难度较大的讲读课文。
如杂文、学术性论文和阅读障碍较大的文言文。
通过这种预习来培养学生在自读中善于察疑、质疑的意识。
它也运用一种表格来反映“质疑”,表格内容包括语言的、资料性的、综合性的问题和教学建议四个方面。
实践证明,如果学生发现问题越多,学习气氛就越浓厚,教学效果就越明显;如果课文难度大,学生质疑少,情况就会相反。
如高中语文四册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和《论“费厄泼赖”应该实行》两篇课文中,预习中学生发现了许多应该弄懂的问题,比如学生认为《缓行》旨在“痛打落水狗”,以为课文用“痛打落水狗”为题更加鲜明有力;还认为《缓行》和《实行》所阐述的“费厄泼赖”的概念并不一样。
同时在语言表达上也提出了不少有益的疑问。
如一个学生认为《缓行》中的“寿终正寝”、“模范名城”、“洪福齐天”三个词语都是反语,含有辛辣的讽刺义。
否则为什么前者用引号,后两个短语都不用引号?又如另一个同学提出《实行》中写的“赤裸裸的豺狼语言”、“动不动‘吃人’的家伙”等语言在《狂人日记》里也曾读到过相似的文字,今天应该怎样理解这种修辞效果?把学生质疑的许多问题归纳起来看,它启示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着重引导学生从“针锋相对”的角度去理解《缓行》,从“针对现实”、“另辟蹊径”的角度去理解《实行》,许多语言、表现方法之疑就会迎刃而解。
然而,怎样去解决一些资料性的问题呢?可以把学生引向图书馆。
3.自读批注
它用于自读课文,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课内阅读,完成一份批注表,要求批注重要词句,批注文章的结构特点,批注练习难点;另一种是完成一份课外自读课文的“阅读摘要卡片”。
从自读课文需要出发,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无论是课内课外,部要求在一堂课的时间内完成。
这种自读形式时间短,不要求学生面面顾及,让学生独立见解,读有所得,并且培养学生速读、略读的能力。
学生称它为“短、平、快”。
高一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总结
古诗词的形象包括人的形象以及物的形象。
那么,意象又是什么呢?简而言之,诗人在客观之物上加上主观之意,便创造出一定的意象。
在古诗词的创作和发展中,有些事物所包含的主观感情被逐渐固化下来,用以表现特定的场景和寓意。
在高考中,有一些意象是反复出现的。
笔者在此用一首小诗把高考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进行总结,以助考生记忆,从而更好地解答诗词鉴赏题:
松梅竹菊寓高洁,
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
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
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
草木仍在人事移。
1、“松梅竹菊”寓高洁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
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
”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004年北京卷考察的是苏轼的《红梅》,该诗表现出了红梅不畏严寒,不与桃杏争春的高洁品格。
2、借“月”托“雁”寄乡思
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均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南飞的景象书写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
2004年湖北高考语文卷所出的诗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诗的最后两句写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漂泊流浪,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
归雁这一意象写出了作者的思归之情。
3、“杜鹃”“鹧鸪”啼凄凄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
2004年全国卷Ⅱ诗词鉴赏题考察的是晏几道的《鹧鸪天》:
鹧鸪天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题目问道: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此问的解答就应从杜鹃的叫声入手,词中也提到了“声声只道不如归”,表达的是作者漂泊之外的思归之情。
古诗词中出现的“鹧鸪”这一意象也经常透出悲凉之意。
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
4、“梧桐”叶落透悲意
古语有“一叶落而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
以梧桐写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
2004年福建卷的诗词鉴赏题为朱淑真的《秋夜》,其中就写到了“梧桐”这一意象: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中,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
5、别时“长亭”“柳”依依
在古典诗词里,杨柳常常与离情相关联,《诗经》中的《采薇》便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
此外,“柳”与“留”也谐音。
长亭为古人送别之场所,因此也是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
柳永的《雨霖铃》同时写到了这两种意象,分别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以及“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6、落“花”流“水”传愁绪
“花”落让人爱怜、伤感,“水”流或喧嚣或舒缓,绵延不绝,最惹人愁绪,因此,在古诗词中常用落花流水来表达忧愁。
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如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7、“乌鸦”“燕子”系兴衰
乌鸦这种鸟经常在坟头等地出现,常被视为不祥之兆,诗人常用“乌鸦”这一意象渲染出衰败的氛围。
燕子则因其有眷恋旧巢的特点,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历史兴衰感慨的寄托。
出现“乌鸦”这一意象的高考题目不少,如:2006年湖北卷《丹阳送韦参军》“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2006年江苏卷《鹧鸪天》“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2007年浙江卷出了一道对比鉴赏题,分别是刘禹锡的《乌衣巷》、吴激的《人月圆》和元曲《山坡羊。
燕子》,三篇作品均通过“燕子”这一意象,表达了深沉的兴亡之感。
8、“草木”仍在人事移
草木常青,人事却已悄然发生变迁。
古诗词常用“草木”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叹。
如《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2007年湖北卷诗词鉴赏题《过华清宫》也用到了树木的意象:“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