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叙述这个教案,内容将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1.3节“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本节内容主要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时间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两个人打电话的时间,并能够比较时间的长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话通话时间的计算方法,掌握时间的加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话通话时间的计算方法,时间的加减法运算。

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卡片、计时器。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生活场景,如两个朋友在电话中交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他们通话的时间。

2. 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教材中的例题,讲解电话通话时间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时间的加减法运算。

3.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上台演示并讲解解题过程,帮助学生巩固电话通话时间的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及时反馈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电话通话时间的计算方法和时间的加减法运算,以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1. 计算两个人通话的时间,并比较时间的长短。

例题:小明和小华打电话,小明先拨通电话,通话了5分钟后,小华接通电话,两人交谈了10分钟。

请问他们总共通话了多长时间?2. 妈妈从下午2点开始做饭,做饭用了1小时,然后开始吃饭,吃饭用了30分钟。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2课时)-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2课时)-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3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2课时)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3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2课时)北师大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要分享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的第三课时,课题是“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这个课题主要让学生掌握时间推算的方法,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这一课时的内容主要包括:通过情景引入,让学生理解电话通话时间的计算方法;学会推算谁打电话的时间长;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类似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话通话时间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话通话时间的计算方法。

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电话模型、计时器。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情景引入:创设一个电话通话的情景,让学生理解电话通话时间的计算方法。

2. 讲解与演示:通过PPT展示电话通话时间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跟随讲解,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类似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电话通话时间的计算方法。

第二课时:1. 复习与导入: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与演示: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电话通话时间的计算方法解决。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生活中类似的问题,共同思考如何解决。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电话通话时间的计算方法和实际案例。

七、作业设计(1)小明从13:00开始打电话,通话了30分钟。

(2)小红从14:00开始打电话,通话了45分钟。

答案:(1)13:30(2)14:45小明和小红同时开始打电话,小明通话了30分钟,小红通话了40分钟。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一、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大小”与“按顺序排列”两种方法,能够比较两个时间之间的大小关系;2.能够利用时钟绘制时间,并进行口头叙述;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耐心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利用比较大小和按顺序排列两种方式比较时间大小;2.掌握时间的绘制方式;3.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耐心;2.在口头表达中准确使用时制和按顺序排列两种方式。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时钟模型;2.准备时间的绘制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比较大小和按顺序排列两种方式,教师可以用引导问题,如:“你们打过电话吗?”或者“你们家有电话吗?”来导入新知。

2. 讲解与演示教师可以拿起手边的时钟,向学生展示时钟上的指针,讲解时和分的概念。

并对每个时间的刻度做出解释。

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示范绘制时间,向学生展示时间如何展示,并提示学生要特别注意分钟和小时的区别。

3. 引导练习在讲解和演示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开展练习。

可以利用时钟模型就时间的大小进行比较,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口头叙述时间,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4. 讲评在引导练习后,教师应该进行一次讲评,这里建议教师选出一些学生以上课的表现来进行点评,同时针对性提出改进意见。

5. 巩固与拓展在讲评后,教师应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画出时钟面,让他们动手操作巩固知识点。

6. 总结归纳在巩固和拓展后,教师应该对今天上课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巩固。

六、课堂小结在本节课中,学生学习了两种比较时间大小的方法,掌握了时间的绘制方法,并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七、课后作业1.完成本节课学习的练习册;2.通过复制现实生活中时间的方法,更好的加深学习印象;3.学习在线学习网站上与时间有关的题目。

八、板书设计时间按顺序排列比较大小1:002:00…11:0012:00九、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但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用比较和排序两种方式教学时间,也让学生更加清晰的理解时间的概念,加深了印象,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谁打电话的时间长”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比较时间的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比较时间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时间的大小比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比较时间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时间的大小比较。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计时器、电话机模型。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不同场景下人们打电话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打电话的时间问题。

2. 新课导入:讲解比较时间的方法,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进行比较。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比较打电话的时间,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比较时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2. 主体内容:比较时间的方法、实例演示、注意事项、练习题、课后作业。

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提高题:结合生活实际,自己设计一个打电话时间比较的问题,并解答。

3. 拓展题:研究其他比较时间的方法,并举例说明。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了比较时间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时间的大小比较。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在课后作业设计方面,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升,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拓展研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具体是1.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我们了解电话通话时间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通过给定的信息来判断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电话通话时间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判断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电话通话时间的计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们能够将这个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进行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电话通话时间的计算方法,我准备了一些实际的电话通话例子,以及一些相关的计算工具。

五、教学过程我会用一个实际的例子引入今天的课题。

比如,我会说:“假设小明和小华都给他们的朋友打电话,小明打了20分钟,小华打了30分钟,那么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呢?”然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随堂练习的机会,让他们能够通过实际问题来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

比如,我会让他们计算两个人打电话的时间差。

在学生们掌握了电话通话时间的计算方法后,我会给他们一些实际的例子,让他们能够通过计算来判断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下电话通话时间的计算方法,以及一些实际的例子,以便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我准备了一些相关的作业题目。

比如,计算两个人打电话的时间差,以及判断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电话通话时间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能够通过思考和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对于那些在计算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学生,我会在课后给予他们一些额外的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进行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比如通过查找相关的资料,了解电话通话时间的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谁打电话的时间长”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时间单位换算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具体内容包括:1.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2. 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1时=60分,1分=60秒;3. 时间问题的解决策略:通过换算,将时间统一到同一单位,再进行比较。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时间单位换算的理解和运用;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将时间统一到同一单位进行比较。

教具学具准备1. 课件:展示时间单位换算的动画;2. 实物:时钟模型、电话卡;3.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打电话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谁打电话的时间长”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时间单位,引导学生观察时钟模型,理解时、分、秒的概念。

3. 活动一:通过课件展示时间单位换算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总结出时间单位换算的方法。

4. 活动二:分组讨论,每组给出一个时间问题,通过换算,将时间统一到同一单位,再进行比较,解决问题。

5.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时间单位换算和实际问题解决的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时间单位换算的方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策略。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2. 教学内容:时间单位换算3. 教学目标:熟练进行时间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4. 教学难点:时间单位换算的理解和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活动一、活动二、巩固练习、总结作业设计1. 填空题:进行时间单位换算;2. 判断题:判断时间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否正确;3. 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用到时间单位换算。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教材版本: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掌握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学生明白时间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学习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3. 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结合教材,向学生讲解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3. 案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4.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知识。

3. 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六、板书设计1. 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2. 时间单位换算:1时=60分,1分=60秒3. 案例:谁打电话的时间长?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用所学知识,计算自己一天中各个时间段的活动时间。

2. 让学生观察家里或学校里的时钟,了解时钟的运行规律。

八、教学延伸1. 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时间计量单位,如:时辰、刻、更等。

2. 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各地的时差,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2012)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2012)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2012)教学目标1.学会使用分数表示时间。

2.能够进行分数的比较,理解分数大小的概念。

3.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锻炼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2012)。

2.课件PPT。

3.学生作业本。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通过课件PPT呈现两个电话的图片,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们经常和家人、朋友通过电话联系吗?你们有没有按照时间计算话费的经历?2.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提出问题的方式,逐渐引入本节课的话题——使用分数表示时间。

学习新知1.让学生学习与探究:什么是分数,分数的表示方法是怎样的。

2.通过课件PPT演示不同分数的大小比较,引导学生了解分数大小的概念。

3.通过数学游戏加深学生对分数大小概念的理解。

学习新知21.通过教材p18练一练,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将时间转化为分数,以及如何进行分数的比较。

2.在黑板上给出两个电话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比较大小,引导学生想办法寻找正确的比较方法。

3.引导学生思考本课题的应用,例如:当我们打电话时间长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分数进行计算,从而了解话费的情况。

练习巩固1.让学生完成作业本p14、15页的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2.随堂测试,引导学生检验自己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教学反思此次教学我主要通过导入新课、学习新知、练习巩固三个部分来教授本节课的内容。

绝大多数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和技能。

但是,部分学生对于分数的概念和大小比较仍有一定疑问,需要进一步辅导。

另外,本节课存在一些知识难点,需要加强针对性的教学,做好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

总之,本节课还需进一步完善。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学会计算时间长度,并能比较两个时间段的长度。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时间的概念:时刻、时段2. 时间单位:时、分、秒3. 时间长度计算:结束时间-开始时间4. 时间段比较:比较两个时间段的长度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计算时间长度,并能比较两个时间段的长度。

2. 教学难点:理解时间单位换算,正确计算时间长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日常生活实例,引出时间概念。

-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时间单位及换算关系。

2. 探究新知- 通过实例,让学生观察、操作,理解时刻、时段的概念。

- 引导学生运用时间单位换算,学会计算时间长度。

- 学生尝试计算两个时间段的长度,并比较大小。

3. 巩固练习-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 学生互相交流,检验答案,共同提高。

4. 应用拓展- 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反馈-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收获。

-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关于时间的问题,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时间单位换算,正确计算时间长度。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探究新知”和“巩固练习”环节。

这两个环节是学生掌握新知识和巩固技能的关键步骤,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引导。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主要内容是1.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我们将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分钟”的概念,并学会计算打电话的时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分钟”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计算时间。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时间单位“分钟”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打电话的时间。

2. 重点:掌握计算时间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打电话的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计时器2. 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场景:小明和小红分别给他们的朋友打电话,小明打了20分钟,小红打了30分钟。

请问,谁打电话的时间长?2. 讲解时间单位“分钟”:解释:1分钟等于60秒,我们通常用分钟来计算时间的长短。

3. 计算打电话的时间:示例:小明打了20分钟,小红打了30分钟。

我们可以用数字20和30来表示他们打电话的时间。

4. 随堂练习:练习题目1:小华打了15分钟电话,请问小华打电话的时间是多少秒?答案:15分钟 60秒/分钟 = 900秒5. 例题讲解:题目:小王打了40分钟电话,小李打了50分钟电话。

请问,谁打电话的时间长?解答:小李打电话的时间长,因为他打了50分钟。

6. 课堂讨论: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能想到其他的方法来比较时间的长短吗?六、板书设计1. 时间单位“分钟”2. 计算打电话的时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打电话的时间题目1:小明打了25分钟电话,请问小明打电话的时间是多少秒?答案:25分钟 60秒/分钟 = 1500秒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加投入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谁打电话的时间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谁打电话的时间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谁打电话的时间长》教学设计第一篇: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谁打电话的时间长》教学设计《谁打电话的时间长》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第7页“谁打电话的时间长”第1课时。

设计背景本节课的内容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是在学习“商不变的规律”“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都要转化成除数为整数的除法来计算,所以除数为整数的小数除法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教科书在此着力突出的核心数学思想是转化。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普遍反映,学生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出现问题较多,学起来比较困难。

即使前期学会了,后期还要不断纠错。

那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究竟难在哪里?在教学中该如何突破?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的想法是,对于这一课题,教师若先创设情境让学生探索,学生一般会想到不同的方法:把钱数看成以角为单位来算,用“商不变的规律”来解决等。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比较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算式和前面学习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什么联系,使学生体会到如果把除数变成整数就能解决了。

怎么变成整数呢?可以利用“商不变的规律”。

这样做可以较好地突破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教学难点。

学习目标1.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经历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2.能正确进行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初步养成乐于反思的学习习惯。

3.通过“打电话”的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需要用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认识数学的价值,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情境图片过程预设活动一数学游戏,复习旧知——为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做准备1.接龙游戏——复习小数点移动的相关知识出示四组题目进行接龙游戏。

(1)0.36扩大到原来的10倍是()(2)5.48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3)9.72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是()(4)0.016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 4 2.利用规律判断——复习商不变的规律不用计算,判断下面各式的商是否一样?请说明理由。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教学内容《谁打电话的时间长》选自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小数的除法》第三节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除法、小数除以整数以及整数除以小数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比较通话时间。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计算小数除以小数。

2. 过程与方法:在探索小数除以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理解商不变规律在小数除以小数计算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

学具: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导入:出示课件,口算比赛。

(1)整数除以整数。

(2)小数除以整数。

(3)整数除以小数。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并说一说除法的计算方法。

2. 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提出问题: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探究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发现:小数除以小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3)课件出示例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 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的第1题。

4.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1.3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小数除以小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作业设计完成练习册第13页。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巩固练习环节,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学会计算通话时间。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时钟,学会读取时间。

2. 计算通话时间,比较通话时间长短。

3. 解决实际问题,判断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通话时间,比较通话时间长短。

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判断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时钟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时钟,学会读取时间。

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打电话的时候,我们是怎么计费的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2. 新课讲解(1)讲解时钟知识,让学生了解时钟的构造、表盘的刻度以及读取时间的方法。

(2)讲解通话时间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计算通话时间。

(3)讲解如何比较通话时间长短,让学生掌握比较方法。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通话时间,比较通话时间长短。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解决实际问题出示实际问题:“小明和小红分别给他们的朋友打电话,小明打了35分钟,小红打了40分钟,请问谁打电话的时间长?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全班分享交流。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计算通话时间、比较通话时间长短的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五、课后作业1. 请同学们回家后,观察家里人和朋友打电话的时间,计算通话时间,比较通话时间长短,并告诉他们你的发现。

2. 请同学们思考:在什么情况下,打电话的时间会更长?如何节省通话时间?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在讲解新课内容时,要注意讲解的清晰度和条理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解答学生疑问,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谁打电话的时间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谁打电话的时间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谁打电话的时间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谁打电话的时间长》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统计图来表示数据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电话通话时间的统计意义,学会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据,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如平均数、中位数等。

同时,学生也掌握了画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但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学生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电话通话时间的统计意义,学会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据,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利用统计图来表示数据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数据的敏感度,学会从数据中寻找信息,培养数据分析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电话通话时间的统计意义,学会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2.难点: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培养数据分析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电话通话时间的统计意义。

2.自主探究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会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3.合作交流法: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统计图模板、电话通话时间数据。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电话手表或手机,以便进行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请大家观察一下,你们自己和身边的朋友,谁打电话的时间最长?最长的是多久?”让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组电话通话时间数据,让学生尝试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3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3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3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谁打电话的时间长”这一问题展开,通过比较不同通话时长,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时间单位的概念,包括分钟和秒钟,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同时,本节课还涉及到通话费用的初步计算,让学生了解时间与费用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时间单位,进行分钟与秒钟之间的换算;能够计算简单的通话费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时间与费用之间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教学难点1. 时间单位换算:让学生理解分钟与秒钟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熟练地进行换算。

2. 通话费用的计算:让学生了解通话时间与费用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通话时长计算相应的费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计算器、教学挂图等。

2. 学具:学生用计算器、练习本、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谁打电话的时间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时间单位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分钟与秒钟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实例,让学生了解通话时间与费用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通话费用的计算。

4. 练习:让学生进行时间单位换算和通话费用计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时间单位换算和通话费用计算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进行巩固。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3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北师大版2. 教学内容:时间单位的概念、分钟与秒钟的换算、通话费用的计算。

3. 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时间单位,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计算通话费用。

4. 教学难点:时间单位换算、通话费用的计算。

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实例分析、练习、小结、作业布置。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学会使用时钟表示时间。

2.了解时间的长短,掌握“前”、“后”的概念。

3.能够通过比较时间的长短,进行简单的时间排序。

4.能够思考并探究日常生活中时间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1.学会使用时钟表示时间。

2.掌握“前”、“后”的概念。

3.能够通过比较时间的长短进行简单的时间排序。

教学难点1.能够思考并探究日常生活中时间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1.教师:时钟、时间卡片、比大小卡片。

2.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准备一张时间卡片,让学生读出上面所示的时间。

2.介绍时钟的两种指针,让学生辨认时钟的两种指针,分别表示小时和分钟。

3.告诉学生:一个小时有60分钟,一个小时可以被分成两个半小时,或四个15分钟等。

二、讲授新知1.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1.给学生们两个不同的时间,例如:–9:30–8:45问谁打电话的时间更长,让学生们用时钟表示时间,比较两个时间的长短,回答正确的答案。

2.再给学生们两个不同的时间,例如:–10:20–10:35再次询问学生,谁打电话的时间更长,让学生比较两个时间的长短,找出正确答案。

3.教师将这些时间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们讨论每个时间之间的时间跨度。

例如,从8:45到9:30,有多长的时间呢?从10:20到10:35呢?2. 前后的顺序1.给学生一些时间卡片,例如:–7:30–8:40–6:45–9:20–5:55让学生们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这些时间。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建议他们找到“最早”和“最晚”的时间,然后把其他时间放在这两个时间之间。

2.让学生思考两个时间之间的跨度,并寻找他们之间的关系和模式。

三、练习1.让学生做练习册上的例题,加深对时间的理解和应用。

2.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们完成一些时间排序的游戏。

3.老师提供一批时间卡片让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们选择相应的卡片并排序,提高学生们的时间感和对时间的使用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章第三节内容,课题是“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如何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的差值,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将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时间的计算方法,并运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时间的计算方法,能够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的差值。

2. 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时间的计算方法,能够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的差值。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时钟模型、计时器2. 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例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例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小明和小华同时开始打电话,小明打了30分钟电话,小华打了40分钟电话,请问谁打电话的时间长?”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讲解时间的计算方法我会利用教具和PPT展示时间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时间的计算过程。

我会讲解小时、分钟和秒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如何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的差值。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的知识。

例如:“小明上午8点开始做作业,用了40分钟,请问他什么时候完成作业?”4.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个例题来讲解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小华每天晚上8点看电视,看了30分钟后去洗澡,她什么时候洗澡?”5.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小组成员一起打电话,总共打了50分钟,请问每个人打电话的时间是多少?”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课题:谁打电话的时间长1. 时间的计算方法小时、分钟、秒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何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的差值2. 实际问题解决实例引入例题讲解小组讨论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小明上午8点开始跑步,跑了30分钟后回家,请问他什么时候回家?2. 小华下午3点开始做作业,用了1小时后去吃晚饭,她什么时候吃晚饭?答案:1. 上午8点30分2. 下午4点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们对时间的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北师大版
目标小点
1、通过人民币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数必要性,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按要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德育目标)
重点
难点
能正确求出积、商的近似值;正确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进入情境,明确目标。5分钟目标1
假期不少人去国外度假,假如是你会遇到哪些问题?
三、自主运用,解决问题10分目标3、4
1、完成12页50元人民币能换多少欧元?
2、13页练一练
第1题先说明这里的12.5元,是什么货币
要向学生说明比率是变化的
1、完成13页试一试
2、14页第4题这是人民币换泰铢,有一定困难,注意引导:有几个的“100泰国铢”要不要再乘以100?
四、自主概括,盘点收获5分
(1)课件出示情境图
妈妈用600元人民币到银行可以兑换多少美元?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2)要求学生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列算式解答提出的问题。
笑笑打电话的时间:5.1÷0.3
淘气打电话的时间:54÷7.2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课时目标导航
一、教学内容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教材第7~8页)
二、教学目标
1.利用已有知识,经历探索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2.理解把一个数除以小数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算理,会计算一个数除以小数的除法。

3.通过打电话的生活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需要用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去解决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1.理解把一个数除以小数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算理,会计算一个数除以小数的除法。

2.确定商的小数点位置。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长途电话分为国际长途和国内长途两种。

(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最上面的情境图,引导学生找出数学信息,并发现数学问题)
师: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学生思考,指名学生回答)
师: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后大家就可以通过计算来确定答案了。

(板书课题: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二、学习新课
探究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1)计算笑笑打电话的时间。

(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问题“笑笑打电话的时间是多少分?”及情境图)
师:哪些同学认为淘气打电话的时间长?哪些同学认为笑笑打电话的时间长?(学生举手示意,教师指2~3名学生说说这么判断的原因)
师:好的,我们现在就来计算一下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师:同学们你们能估计一下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吗?(小组内讨论,分组汇报,教师汇总估计方法)
学生可能的估计方法:①国际长途每分7.2元,大约是国内长途每分0.3元的二十几倍,如果笑笑和淘气打电话的时间相同,那淘气的电话费总价应该是笑笑电话费总价的二十几倍,但是54元大约是5.1元的十倍,所以笑笑打电话的时间长;②5.1大约有十几个0.3,那么笑笑打电话的时间是十几分,而10个7.2比54大,所以淘气打电话的时间一定不到10分,所以笑笑打电话的时间长。

师:那如何验证我们估计的结果是否正确呢?如何列式?(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板书:5.1÷0.3
师:5.1÷0.3,与上节课学过的式子有什么区别?(指名学生回答)
师:你们能自己计算一下吗?(学生试着独立计算)
师:前面我们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先把被除数看作整数来计算的,那么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是不是也可以把除数转化为整数来计算呢?该如何转化?应用了什么规律?(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收集学生中出现较多的问题,师生总结方法)
(方法一)利用元、角之间的关系计算。

5.1元=51角
0.3元=3角
51÷3=17(分)
(方法二)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计算。

把5.1和0.3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化成整数后再计算。

(板书)
板书: 5.1÷0.3
=(5.1×10)÷(0.3×10)
=51÷3
=17(分)
(方法三)用画图法计算。

每0.3为一份,5.1里面一共有17份,画图如下:
(方法四)直接用竖式计算。

(教师指名学生板演并规范板书)
板书: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算理:计算时可以这样想,0.3是3个0.1,5.1是51个0.1,5.1除以0.3相当于51÷3,这里是把0.3扩大到原来的1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也应扩大到原来的10倍。

用竖式计算时,先去掉除数的小数点,除数有一位小数,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也向右移动一位,然后根据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师:你能验算一下自己的计算结果吗?可以怎样验算?(小组讨论,指名代表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用商乘除数,17×0.3=5.1,计算是正确的。

(2)计算淘气打电话的时间。

教师组织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用竖式进行计算:54÷7.2。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计算结果,教师板书)
板书:54÷7.2=7.5
师: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得出笑笑打电话的时间长。

(3)教学教材第8页“试一试”。

(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试一试”)
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如何进行计算。

师:这道题是不是将被除数和除数都变成整数计算就可以?(分小组讨论,指名代表上台板演)
板演过程中教师强调:被除数和除数要扩大相同的倍数。

师:现在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一个数除以小数应该怎样计算,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是怎样的?(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总结:计算一个数除以小数,先把除数变成整数,除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被除数也要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除法的验算方法相同,利用“商×除数=被除数”或“被除数÷商=除数”进行验算。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8页“练一练”第1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乌龟:7.2÷0.6=12(分)
蚂蚁:10÷2.5=4(分)
(竖式、说一说略)
2.完成教材第8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集体订正答案)
10117913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5.1÷0.3=17(分)54÷7.2=7.5(分)
答:笑笑打电话的时间是17分。

答:淘气打电话的时间是7.5分。

因为17>7.5所以笑笑打电话的时间长。

5.28÷1.2=4.4(元)
答:每千克4.4元。

1.本节课通过创设两个同学分别打国内长途和国际长途的生活情境,研究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多种教学活动,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运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在新课部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给予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通过相互交流、互相启发,总结出最简单的计算方法——用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化成整数再进行计算。

3.在教学时,应强调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要扩大多少倍是由除数决定的,而不是由被除数决定的。

4.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例题】玲玲和红红在计算一道除法题时,玲玲算得4.5除以一个数的正确结果是a,红红却将被除数4.5看成了5.4,结果算得的商比a大1.5,你知道这道题的正确结果是多少吗?
分析:因为把被除数4.5看成了5.4,所以被除数多了(5.4-4.5),而除数没变,商大1.5,由此算出除数,再代入原算式求出正确结果。

解答:除数:(5.4-4.5)÷1.5
=0.9÷1.5
=0.6
原算式:4.5÷0.6=7.5
答:这道题的正确结果是7.5。

解法归纳:解此类题时,抓住题中的不变量,再根据数量关系倒推求解。

商不变的性质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a×c)÷(b×c)=(a÷c)÷(b÷c)(其中b≠0,c≠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