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感应现象教案

合集下载

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教案二

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教案二

Introduction电磁感应现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常见现象,在发电站、变压器、电机和许多其他电子设备中都有所应用。

这个现象的理解和应用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电和磁领域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利用这种相互作用来构建有用的设备和发现新的科学知识。

这篇文章将介绍一个实验教案,旨在通过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磁感应原理。

实验设计实验名称: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实验目的:通过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并了解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设备:1.电池2.线圈3.磁铁4.电线5.万用表实验过程:第一步:将绕有导线的线圈放在桌子上。

第二步:接上一个直流电源,将电线放在两端的接头上。

第三步:在线圈的中心放置一个磁铁并移动它,注意观察读数仪的读数。

第四步:将电源更换为交流电源,再次移动磁铁并注意观察读数仪的读数。

结果分析:在使用直流电源时,只有在移动磁铁的瞬间才会测量到电流。

这是因为当电流流经导线时,它产生的磁场与移动的磁铁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一个电力,使电流在电路中流动。

但是,当磁铁不移动时,电路中不会有电流流动。

现在让我们将电源更改为交流电源。

在这种情况下,当磁铁移动或在磁场中改变时,电路中也会观察到电流的流动,而不是在磁铁被保持静止的情况下。

结论: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当电磁感应现象中的磁场发生变化时,就会在电路中引起电荷的位移,从而产生电流。

这种现象不仅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广泛应用,而且在电和磁领域的其他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实验总结和教育意义: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来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实验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电磁场如何在电路中工作以及电路中电流如何受到磁场的影响。

此外,学生还可以了解并学习到许多现实世界中的电磁感应应用,例如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等。

本实验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实验过程,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验技能。

此外,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继续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索的欲望。

奥斯特实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教案

奥斯特实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教案

奥斯特实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教案。

一、实验原理奥斯特实验是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经典实验之一。

实验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即磁通量的变化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在奥斯特实验中,我们需要使用一个线圈和一个磁铁进行实验。

二、实验步骤1.将一根铁杆放置在一个线圈中,铁杆没有触碰线圈,因此线圈中并没有电流流过。

2.将线圈连接到一个万用表上,读取电流表的值。

3.移动铁杆,使其靠近线圈。

由于铁杆是铁制品,具有磁导率,因此当铁杆靠近线圈时,磁感线会从铁杆流过,从而切割线圈。

切割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电动势会由线圈发出,从而在电流表上产生一个电流。

4.再次移动铁杆,使其靠近线圈。

当铁杆离线圈较近时,电流表的读数会变大,表示电磁感应现象的强度增强。

当铁杆距离线圈较远时,电流表的读数会减小,表示电磁感应现象的强度减弱。

5.移动铁杆,让它离开线圈。

由于铁杆上的磁场消失,因此线圈中的电流也会消失。

6.将铁杆翻转,并再次执行该实验。

当铁杆靠近线圈时,电流的方向与之前相反。

这样,我们可以了解到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三、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应使用直流电源作为电源。

2.铁杆不应与线圈直接接触,其距离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3.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电流表的读数,并记录下实验数据。

四、进行实验的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磁感线、磁通量和电动势的基本知识。

2.让学生理解电磁感应定律,并能够应用该定律进行计算。

3.让学生了解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之间的关系。

4.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奥斯特实验的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五、总结奥斯特实验是一种常用于电磁感应教学的实验方法。

通过这种实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并能够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进行计算。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并记录下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提高其实验操作能力。

电磁感应教学设计【优秀5篇】

电磁感应教学设计【优秀5篇】

电磁感应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当怎么写呢?下面是我辛苦为大家带来的电磁感应教学设计【优秀5篇】,盼望可以启发、关心到大家。

电磁感应篇一(一)教学目的1.知道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

2.知道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3.培育同学观看试验的力量和从试验事实中归纳、概括物理概念与规律的力量。

(二)教具蹄形磁铁4~6块,漆包线,演示用电流计,导线若干,开关一只。

(三)教学过程1.由试验引入新课重做奥斯特试验,请同学们观看后回答:此试验称为什么试验?它揭示了一个什么现象?(奥斯特试验。

说明电流四周能产生磁场)进一步启发引入新课:奥斯特试验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说明电可以生磁,那么,我们可不行以反过来进行逆向思考:磁能否生电呢?怎样才能使磁生电呢?下面我们就沿着这个猜想来设计试验,进行探究讨论。

2.进行新课(1)通过试验讨论现象板书:〈一、试验目的:探究磁能否生电,怎样使磁生电。

〉提问:依据试验目的,本试验应选择哪些试验器材?为什么?师生争论认同:依据讨论的对象,需要有磁体和导线;检验电路中是否有电流需要有电流表;掌握电路必需有开关。

老师展现以上试验器材,留意让同学弄清蹄形磁铁的N、S极和磁感线的方向,然后按课本图12—1的装置安装好(直导线先不要放在磁场内)。

进一步提问:如何做试验?其步骤又怎样呢?我们先做如下设想:电能生磁,反过来,我们可以把导体放在磁场里观看是否产生电流。

那么导体应怎样放在磁场中呢?是平放?竖放?斜放?导体在磁场中是静止?还是运动?怎样运动?磁场的强弱对试验有没有影响?下面我们依次对这几种状况逐一进行试验,探究在什么条件下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流。

用小黑板或幻灯出示观看演示试验的记录表格。

老师按试验步骤进行演示,同学认真观看,每完成一个试验步骤后,请同学将观看结果填写在上面表格里。

试验完毕,提出下列问题让同学思索:上述试验说明磁能生电吗?(能)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产生磁生电现象?(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左右或斜着运动时)为什么导体在磁场中左右、斜着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呢?(师生争论分析:左右、斜着运动时切割磁感线。

电磁感应现象及应用-教案

电磁感应现象及应用-教案

电磁感应现象及应用【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

2.掌握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3.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4.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归纳、概括出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只要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教学难点】闭合电路磁通量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新课导入教师: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学习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方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是什么方法?学生回答:线圈切割磁感线会产生感应电流。

师生一起回顾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与感应电流的方向与什么有关。

复习之后再次发问:这是产生感应电流的唯一方法吗?通过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这种现象是如何发现的,产生感应电流条件又有哪些?二、新课教学教师投影奥斯特实验,引出法拉第磁生电的理论。

(一)划时代的发现1.奥斯特梦圆“电生磁”由于受康德哲学与谢林的自然哲学的影响,坚信自然力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长期探索电与磁之间的联系。

1820年4月终于发现了电流对磁针的作用,即电流的磁效应。

同年7月21日以《关于磁针上电冲突作用的实验》为题发表了他的发现。

这篇短短的论文使欧洲物理学界产生了极大震动,导致了大批实验成果的出现,由此开辟了物理学的新领域──电磁学。

1820年因电流磁效应这一杰出发现获英国皇家学会科普利奖章。

1829年起任哥本哈根工学院院长。

2.法拉第心系“磁生电”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受到科学界的关注,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1821年英国《哲学年鉴》的主编约请戴维撰写一篇文章,评述奥斯特发现以来电磁学实验的理论发展概况。

戴维把这一工作交给了法拉第。

法拉第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对电磁现象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并开始转向电磁学的研究。

他仔细地分析了电流的磁效应等现象,认为既然电流能产生磁,磁能否产生电呢?1822年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思想:“磁能转化成电”。

他在这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起初,他试图用强磁铁靠近闭合导线或用强电流使另一闭合导线中产生电流,做了大量的实验,都失败了。

电磁感应现象教案

电磁感应现象教案

电磁感应现象教案教案:电磁感应现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电磁感应的概念,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与热情。

【教学重点】1.理解电磁感应的概念和原理。

2.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和运用。

【教学难点】1.理解电磁感应的物理原理。

2.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学生举例说明电磁感应的现象。

例如,当手机靠近扬声器时会发出噪音;当车速超过电子眼的设定速度时,电子眼会发出警报。

2.老师再举一些例如电动车充电、发电机发电的实例,引出电磁感应的概念。

二、学习与讲解(20分钟)1.讲解电磁感应的概念和原理:通过变化磁通量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称为电磁感应。

引导学生理解磁感线、磁通量和磁通量变化的概念。

2.示意图法引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磁通量变化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

介绍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式:ε=-ΔΦ/Δt。

3.通过示例演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例如,当磁场中的电导线快速移动时,通过该电导线所围成的面积会发生变化,从而引发感应电动势。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小组实验:选取两个小组进行实验操作,以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实验材料包括一个线圈、一个永磁铁和一个挤压发电机。

2.实验步骤:a.小组A通过在挤压发电机中运动永磁铁的方式改变磁场强度。

b.小组B通过改变线圈的面积来改变磁通量。

3.实验记录:记录两个小组实验的结果,并通过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计算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四、讨论与总结(15分钟)1.学生交流实验结果,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何种因素有关。

2.引导学生总结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基本内容。

3.提问:电磁感应的应用有哪些?4.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报告,并得出实验结论。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提醒学生注意电磁感应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变压器、感应电炉等。

高中物理选修2-1教案-3.1电磁感应现象-人教版

高中物理选修2-1教案-3.1电磁感应现象-人教版

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1.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2.能够通过实验观察,从中总结相应的实验结论。

二、教材分析《电磁感应现象》是高中物理新课程(选修2-1)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揭示了磁和电的内在联系,通过探究实验的方法归纳出了“磁生电”的规律,在教材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学生今后学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和交变电流产生的基础。

在教材的编排上本节从初中知识点闭合电路的部分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入手,再设计学生探究实验,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最后总结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材中对法拉第坚信磁能生电,并历经十年的不懈努力,最后终于发现电磁感应规律的物理学史料的介绍,是一个很好的德育切入点,同时也体现了教材对学生人文思想和科学精神的熏陶。

此外,电磁感应知识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学生分析学生对闭合电路的部分导线切割磁感线能产生电流,在初中已有一定的认识,但在空间想象、问题本质的分析等方面还较为薄弱。

因此,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实验、产生问题、协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从而解决问题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结论。

四、教学目标1、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②启发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从中分析归纳通过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

③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经历探究“磁生电”的过程,培养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②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较全面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实验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向学生介绍法拉第的贡献,培养学生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思想品质。

②通过介绍发电机的发明,使学生了解科技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

2、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磁如何产生电。

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案

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案

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及其相关概念;2.能够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含义;3.能够识别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4.能够设计和实验电磁感应相应的实验;5.能够通过讨论、分析和总结,深入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二.教学内容1.电磁感应的概念和原理电磁感应现象是指当磁场的变化引起一定的电势和电流时,称为电磁感应现象。

这是电磁学中最基本的一种现象。

电磁感应的前提条件:(1)磁场强度的变化:只有磁场强度有变化,电磁感应现象才会发生。

(2)磁场与导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必须存在磁场与导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才可以产生电磁感应现象。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最早证实了电磁感应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它表明,磁通量的变化率就是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即:① 磁通量的变化率与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成正比;② 磁通量的变化率与磁通量的变化时间的乘积成正比;③ 磁通量变化率的方向总是使其自身产生一个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这个定律通常表示为 V = -NdΦ/dt,其中V表示感应电动势的大小,N表示线圈的匝数,Φ表示线圈周围的磁通量,dΦ/dt表示磁通量的变化率。

3.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以下是常见的几个应用:(1)发电机发电机是使用电磁感应现象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设备。

通过旋转线圈在磁场中产生变化的磁通量,从而在导线中感应出电动势,最后输出电能。

发电机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中,为各种电器设备供电。

(2)电动机电动机与发电机恰恰相反,它们使用电能将机械能转化为旋转动能。

电动机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原理工作。

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将会感应出电动势。

如果导体形成了一个线圈,该线圈可以旋转,由于旋转所造成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从而也产生电动势。

(3)电磁铁电磁铁由磁芯和线圈组成。

当通电时,线圈中流过电流。

电磁感应实验教案及演示

电磁感应实验教案及演示

电磁感应实验教案及演示电磁感应实验是物理学中非常基础的实验之一,它是指在一个磁场中通过导体运动产生电流,或者通过变化的磁场感应出电动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电机、变压器、电机等电气设备的基础原理。

我们可以通过电磁感应实验更深入地了解电磁现象,掌握电磁感应规律,加深实验操作技巧等。

因此,编写一份详细的电磁感应实验教案,并进行演示,将会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有很大的助益。

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磁感应规律,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学习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构造电气设备的基本原理。

3.加深实验操作技巧,提高实验水平。

二、实验器材铝筒、磁铁、直流电源、导线、万用表、瞬变电流测量器、小电灯泡等。

三、实验原理电磁感应定律是物理学上的一个重要定律,它规定了导体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导体运动的速度、磁场强度和导体长度的关系。

其数学表达式为:ε=Bvl,其中ε为感应电动势,B为磁场强度,v为导体的速度,l为导体的长度。

四、实验步骤1.将铝筒垂直固定在电流滑动导轨上,磁铁的北极和铝筒上下方向垂直。

2.接通直流电源,在两条铝条之间形成一定电流。

3.离开电流滑动导轨,使铝筒在重力作用下下滑,观察小灯泡是否亮起或瞬变电流测量器的瞬变电流大小。

4.改变铝筒下滑速度,记录小灯泡亮起时间或瞬变电流测量器的瞬变电流大小。

5.分析实验数据,观察电磁感应现象的规律,并与理论公式进行比较。

五、实验注意事项1.铝筒轻轻地下滑,以避免磨损和过早损坏铝筒。

2.操作时注意安全,避免电击和电磁辐射。

3.保持实验器材清洁和整洁,以避免误差。

4.记录实验数据时,应注意精确性和准确性。

六、实验效果分析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电磁现象,掌握电磁感应规律,加深实验操作技巧等。

设备调试和实验数据分析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开展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和应用电磁感应现象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掌握对电气设备构造和电气工程设计的理论和技能。

电磁感应现象教案公开课用

电磁感应现象教案公开课用

电磁感应现象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电磁感应现象的方程式和计算方法;3.能够应用电磁感应现象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5.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电磁感应概念介绍•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和历史;•电磁感应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述和实验验证过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和意义。

3. 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动生电动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感生电动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的区别和联系。

4. 涡电流和自感现象•涡电流的定义和特点;•自感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引入1.引发学生对电磁感应的兴趣,引出问题:“当磁铁靠近线圈时,会发生什么变化?”2.学生以小组形式探讨问题,让每个小组介绍自己的观点。

第二步:概念介绍1.通过讲解、示意图和实物实验,介绍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和历史。

2.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感应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第三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演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2.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述和实验验证过程。

3.引导学生推导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第四步: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1.通过实验和计算例题,让学生掌握动生电动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通过实验和计算例题,让学生掌握感生电动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引导学生比较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的区别和联系。

第五步:涡电流和自感现象1.演示涡电流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2.讲解涡电流的定义和特点。

3.讲解自感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第六步:实践活动1.分组让学生进行小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条件下的电磁感应现象。

2.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归纳电磁感应规律。

第七步:评价反思1.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领域和意义。

2.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和。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教师随堂评价学生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实验操作和答题情况。

物理电磁感应教案

物理电磁感应教案

物理电磁感应教案物理电磁感应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物理电磁感应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物理电磁感应教案1一、教学任务分析电磁感应现象是在初中学过的电磁现象和高中学过的电场、磁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电与磁的关系,也为后面学习电磁波打下基础。

以实验创设情景,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引入学习电磁感应现象,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找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用现代技术手段“DIS 实验”来测定微弱的地磁场磁通量变化产生的感应电流,使学生感受现代技术的重要作用。

通过“历史回眸”,介绍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领略科学家的献身精神,懂得学习、继承、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动力。

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时,使学生感受猜想、假设、实验、比较、归纳等科学方法,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在学习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时,体验科学家在探究真理过程中的献身精神。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

(2)理解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3)学会用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解释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有关电磁感应的探究实验,感受猜想、假设、实验、比较、归纳等科学方法在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实验,体验乐于科学探究的情感。

(2)通过介绍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领略科学家在探究真理过程中的献身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和难点: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四、教学资源1、器材(1)演示实验:①电源、导线、小磁针、投影仪。

②10米左右长的电线、导线、小磁针、投影仪。

(2)学生实验:①条形磁铁、灵敏电流计、线圈。

②灵敏电流计、原线圈、副线圈、电键、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③DIS实验:微电流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环形实验线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八章8.1电磁感应现象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八章8.1电磁感应现象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八章8.1电磁感应现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八章,主要讲述电磁感应现象。

具体包括:电磁感应的定义、法拉第的贡献、电磁感应的实验现象、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以及电磁感应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掌握法拉第的贡献。

2. 能够描述电磁感应的实验现象,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3. 掌握电磁感应的原理,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法拉第的贡献、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难点:电磁感应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验器材(磁铁、线圈、灯泡等)。

学具:教科书、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到电磁感应的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电磁感应的定义,讲解法拉第的贡献,引导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的重要性。

3. 实验:进行电磁感应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应电流的产生,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4. 讲解:讲解电磁感应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感应电流产生的原因。

5. 练习:让学生通过教科书上的例题,巩固对电磁感应的理解。

6. 应用:让学生思考电磁感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磁感应现象定义:……法拉第的贡献:……实验现象:……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原理:……七、作业设计1. 教科书P112练习题1:解释电磁感应现象。

答案:电磁感应现象是指在磁场中,闭合回路中的导体会产生电动势,从而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

2. 教科书P112练习题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解释原因。

答案:正确。

因为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所以当磁通量变化较快时,感应电动势较大,灯泡会亮起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电磁感应现象。

电磁感应现象及应用教案

电磁感应现象及应用教案

电磁感应现象及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了解电磁感应现象;2、了解电磁感应应用,如变压器;3、理解发电机、电动机等基本原理。

二、教学内容1、电磁感应现象;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电磁感应应用;4、发电机、电动机等基本原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2、示范法;3、互动讨论法;4、实验法。

四、教学步骤1、电磁感应现象的引入用磁铁接近一个线圈时候,你是否发现线圈中会产生电流?这是一种什么现象?请同学们进行讨论。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请同学们进行实验,用磁铁接近一个线圈时观察电流大小与磁感应强度、线圈匝数、磁铁距离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进行教学说明。

3、电磁感应应用摆放一对变压器,观察两个线圈之间的感应现象,并解释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4、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对于这一部分,可以进行图像展示、视频播放等形式让同学们进行学习。

五、教学案例案例1:电动铃实验目的:以电动铃为例,帮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的机理。

实验器材:电源、电线、铜线、U型铁核、永磁体、电铃、磁铁。

实验步骤:1、把电源连接到一个导线上,用另一个导线连接铜线;2、把铜线绕在一个U型铁核上,并把核和永磁体固定在一起;3、固定电铃,用铜线连接它的两个端口;4、加电后,铜线中将出现电流,并产生磁场,使铜线绕在铁核上的两个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相反,导致它们互相相斥。

电铃则开始摆动,发出响声。

案例2:汽车发电机的原理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发动机轴带动发电机转动,转子内的线圈通过磁场线形成感应电流,经整流器输出给汽车电器系统供电。

案例3:电动机的原理电动机是利用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设备。

当电流通过电动机内的线圈时,产生磁场力,磁场力和转子偏转角度的正余弦函数关系产生力矩,使转子启动并运转。

(完整版)电磁感应教案

(完整版)电磁感应教案

(二)新课教授(12分钟)图一图二图三一、电磁感应现象(实验演示)实验:如(图一)所示,将条形磁铁插入和拔出螺旋管。

现象: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说明:线圈回路中产生电流。

(经典回顾)1831年11月24日,法拉第向皇家学会提交的一个报告中,把这种利用上述方法产生电流的现象定名为“电磁感应现象”。

产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

(情景联想)法拉第如何萌发出探索“电磁感应现象“这一想法?(历史回顾)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现象: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电能生磁。

思考:磁能否产生电?(情景置疑)除了上述方法外,是否还有其他方法也可以产生电流?(自主拓展)在把握现象要素的基础上,自主设计能产生电流的装置。

(自主活动)活动要求:利用课桌上的实验器材,使线圈回路中产生电流.活动器材:导线,金属棒,有铁芯的线圈A,空心线圈B,检流计,滑动变阻器,电键,电源等。

自主活动:……活动指导:……活动交流:……记录1:能使检流计发生偏转的方法.方法1:利用闭合电路中的导体(与检流计相连)在磁场中运动。

(图二)方法2:将副线圈插入原线圈中,闭合电键时,检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

(图三)方法3:增大(或减小)滑动变阻器阻值时,检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图三)图四方法4:改变线圈形状,检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

(图四)方法5:…………交流质疑:通过以上实验,能不能概括出,只要满足怎样的条件即会出现检流计指针发生偏转的现象。

(初步归纳)1、磁场与线圈相对运动。

2、改变磁场的大小.3、改变线圈的面积。

(现象质疑)磁场与线圈相对运动的实质是什么?分析方法:用比较分析的思维方法对实验现象的本质要素进行提炼。

现象解释:相对运动的实质是改变进入线圈的磁场大小。

(进一步归纳)1、改变磁场大小,可以产生电磁感应现象。

2、改变线圈面积,可以产生电磁感应现象。

(深入分析)将自然探索引申到控制变量法。

(完整表述)1、在线圈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磁场的大小可以产生电磁感应现象.2、在磁场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线圈的面积可以产生电磁感应现象. (深入探究)动画模拟动画1:线圈中磁场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流.动画2:线圈的面积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教案示例

电磁感应教案示例

电磁感应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

2.掌握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3.培养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1.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验证。

3.电磁感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电磁感应的概念和原理,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知识。

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验证电磁感应的存在和原理,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磁感应现象。

3.讨论和交流法: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促进学生互相交流和探讨。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与电磁感应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感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授环节1)电磁感应的概念和原理电磁感应是指导体内部的电子在磁场中发生移动而产生电势,从而在导体两端形成电流的现象。

电磁感应是电动势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者的关系可以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来描述,即磁通量变化时,会在电路中引起感应电动势。

2)电磁感应实验的步骤和方法首先,利用实验器材搭建电路,使电路中包含磁铁、导线等物体,然后改变磁场的强度和方向,观察是否发生了感应电动势现象。

3.实验环节通过实验验证电磁感应的存在和原理,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磁感应现象。

4.总结环节通过总结和讨论,使学生对电磁感应的概念和原理更加清晰,同时,强化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主要采用讲授法、实验教学法和讨论和交流法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电磁感应的相关知识和实验方法,同时增强学生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通过课堂互动和讨论,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握电磁感应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多方面了解电磁感应的相关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展示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通过更多的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展示能力。

电磁感应实验教案探索电磁感应现象与应用

电磁感应实验教案探索电磁感应现象与应用

电磁感应实验教案探索电磁感应现象与应用电磁感应实验教案:探索电磁感应现象与应用引言:电磁感应是电磁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揭示了电流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通过电磁感应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并学会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本教案将介绍一种基础的电磁感应实验,通过实践来探索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I. 实验目的通过此实验,学生将实践操作,达到以下目的:1. 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2. 探索电磁感应的现象;3. 了解电磁感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II. 实验器材准备1. 电磁铁:具有铁芯的线圈;2. 电源:用于给电磁铁提供电流的电源;3. 导线:连接电源和电磁铁的导线;4. 铁环:用于观察电磁感应现象的铁环。

III. 实验步骤1. 将电磁铁连接到电源上,确保电流正常通电。

2. 将铁环放入电磁铁的中央,观察铁环受到的影响。

IV. 实验结果与讨论1. 当电流通过电磁铁时,产生的磁场会使铁环磁化,铁环上的小磁铁会因受到磁场力而移动。

2. 改变电流的方向,观察小磁铁的运动方向变化。

3. 将电磁铁与铁环分开,观察铁环磁化情况。

V. 实验扩展与应用1. 进一步探索电流强度与磁场强度之间的关系,是否能够改变小磁铁运动的速度和方向。

2. 给学生展示电磁感应的其他应用,例如电动车、发电机等,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感应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领域。

VI.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学生深入了解了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和现象,并探索了电磁感应的应用。

这个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具有积极意义。

希望学生能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深入地探索电磁感应的应用。

结语:电磁感应实验教案通过对电磁感应现象与应用的探索,培养学生科学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

通过实验的过程,学生不仅能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还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为未来科学领域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初中物理感应原理教案

初中物理感应原理教案

初中物理感应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内容1. 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和原理。

2. 电磁感应现象的特点和应用。

3. 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和方向。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电流的形成和磁场的作用,引出电磁感应现象。

2. 新课讲解:讲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原理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

3. 实验演示:进行电磁感应实验,让学生亲眼观察感应电流的产生和变化,加深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

4. 学生实验:分组进行感应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5. 知识拓展:介绍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 课堂小结:总结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特点和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知识。

2. 实验法:进行电磁感应实验,让学生亲眼观察和体验感应电流的产生。

3. 讨论法:分组进行实验,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合作意识。

4. 实例分析法:介绍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3.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知识掌握。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初中物理教材。

2. 实验器材:感应实验装置、电流表、导线、磁铁等。

3. 多媒体教学:利用投影仪、电子白板等设备,进行图文并茂的教学。

七、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2课时。

2. 教学环节:导入、新课讲解、实验演示、学生实验、知识拓展、课堂小结。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特点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实验技能。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电子教案 4.4电磁感应现象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电子教案  4.4电磁感应现象

课程教案
5.课堂小结
6.随堂检测2.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实验证明:在均匀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直导体,其感应电动势 E 的大小与磁感应强度 B、直导体的有效长度 l、直导体的运动速度 v 以及直导体的运动方向与磁感线之间的夹角α的正弦值成正比。

E = Blvsinα
三、楞次定律
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简单地说就是“来拒去留”的规律。

用视频演示,用图示讲解。

四、交流发电机
1.发电机的概念
2.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利用右手定则,分析发电原理。

3.交流发电机的基本构造
利用分解视频,讲解交流发电机的基本结构。

通过发电机发电过程相关视频,详细分析发电过程,强调整流器的工作原理。

◆交流发电机的励磁方式
◆交流发电机的特性
用课件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提问学生本节课知识点;。

(完整版)电磁感应现象教案

(完整版)电磁感应现象教案

高二新课电磁感应第15周一2006-12-04§16。

1 电磁感应现象(1)要点:知道磁通量的意义,掌握Φ=BS的适用条件,能判断磁通量的变化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是磁通量的变化掌握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教学难点:理解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考试要求:高考Ⅱ(磁通量,电磁感应现象)课堂设计:本节教学对磁通量的定义、放置角度影响大小来得到计算式和最大值的条件,考虑到学生对平面和立体图的转化困难,需要通过空间的模拟来辅助。

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身并不复杂,只是磁与电、电与磁都一起出现会有所混淆.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是初中知识,而用高中磁通量的观点来表述是一个高层次的要求.由于要求学生由初中的“切割”上升到“磁通量变化”会有一定的困难,允许学生有一定的适应时间。

解决难点:磁通量作为一个本章常用的概念是十分重要的。

做好电磁感应的演示实验,认识到由切割到磁通量的变化是必要的,并严密注意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自己概括和总结用磁通量的变化来叙述。

从熟悉的切割类引申到磁通量的变化类——切割不明显,让学生注意到判断方法的修正是一种适应范围更广的判断。

培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思想教育: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和精确细心的科学态度学生现状:磁通量的新概念能听懂但理解不到位;知道电磁感应现象,但根因没有达到用磁通量描述的要求;用磁通量的观点来表示感应电流的条件有困难。

课堂教具:线圈模型,灵敏电流计,条形磁铁,螺线管(套),导线,直流电源,变阻器一、磁通量在本章的研究中我们经常要将线圈置入磁场中来分析问题,所以我们将关注一个还跟在磁场中的面积有关的物理量—-磁通量如果一个面积为S的面垂直一个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放置,我们定义把B与的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板书】(一)磁通量(φ)(1)定义:面积为S,垂直匀强磁场B放置,则B与S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用Φ表示.(2)公式:φ=BS (B⊥S)(3)单位:韦伯(Wb)??? 1Wb=1T·m2我们又知道磁场的强弱(即磁感应强度)可以用磁感线的疏密来表示,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穿过单位面积的磁感线条数越多;如果不垂直,可以作出它在垂直于磁场方向上的投影平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感应现象教学方案
教学目的:
1、启发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从中分析归纳通过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
2、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教学仪器:电池组,电键,导线,大磁针,矩形线圈,碲形磁铁,条形磁铁,原副线圈,演示用电流表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在磁可否生电这个问题上,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坚信,电与磁决不孤立,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他做了许多实验,把导线放在各种磁场中想得到电流需要一定的条件,他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历时10年,终于找到了这个条件,从而开辟了物理学又一崭新天地.
板书:电磁感应现象:
二、教学内容
1.复习:磁通量()的概念
教师:我们知道,磁场的强弱(即磁感应强度)可以用磁感线的疏密来表示.如果一个面积为
的面垂直一个磁感应强度为的匀强磁场放置,则穿过这个面的磁感线的条数就是确定的.我
们把与的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
(1)定义:面积为,垂直匀强磁场放置,则与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用Φ表示.
(2)公式:
(3)单位:韦伯(Wb) 1Wb=1T·m2
磁通量就是表示穿过这个面的磁感线条数.
注意强调:
①只要知道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和所讨论面的面积,在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条件下
(不垂直可将面积做垂直磁场方向上的投影.)磁通量是表示穿过讨论面的磁感线条数的多少.在今后的应用中往往根据穿过面的净磁感线条数的多少定性判断穿过该面的磁通量的大
小.如果用公式来计算磁通量,但是只适合于匀强磁场.
②磁通量是标量,但是有正负之分,磁感线穿过某一个平面,要注意是从哪一面穿入,哪一面穿出.
2、电磁感应现象:
内容引入:奥斯特实验架起了一座连通电和磁的桥梁,此后人们对电能生磁已深信不疑,但磁能否生电呢?
在磁可否生电这个问题上,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坚信,电与磁决不孤立,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他做了许多实验,把导线放在各种磁场中想得到电流需要一定的条件,他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历时10年,终于找到了这个条件,从而开辟了物理学又一崭新天地.
3、实验演示
实验1:学生实验——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力线的运动
观察现象: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可见电流表指针偏转.
学生得到初步结论:当闭合回路中的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电路中有了电流.
现象分析:如图1导体不切割磁力线时,电路中没有电流;而切割磁力线时闭合电路中有电流.回
忆磁通量定义(师生讨论)对闭合回路而言,所处磁场未变,仅因为AB的运动使
回路在磁场中部分面积变了,使穿过回路的磁通变化,故回路中产生了电流.
设问:那么在其它情况下磁通变化是否也会产生感应电流呢?
实验2:演示实验——条形磁铁插入线圈
观察提问:
A、条形磁铁插入或取出时,可见电流表的指针偏转.
B、磁铁与线圈相对静止时,可见电流表指针不偏转.
现象分析:(师生讨论)对线圈回路,当线圈与磁铁有沿轴线的相对运动时,所处磁场因磁
铁的远离和靠近而变化,而未变,故穿过线圈的磁通变化,产生感应电流,而当磁铁不动时,
线圈处,不变,故无感应电流.
实验3:演示实验——关于原副线圈的实验演示
实验观察:移动变阻器滑片(或通断开关),电流表指针偏转.当A中电流稳定时,电流表指针不偏转.
现象分析:对线圈,滑片移动或开关通断,引起A中电流变,则磁场变,穿过B的磁通变,故B中产生感应电流.当A中电流稳定时,磁场不变,磁通不变,则B中无感应电流.
教师总结:不同的实验,其共同处在于:只要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不管引起磁通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闭合电路中都有感应电流产生.
结论:
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就有电流产生,这种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转化: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3、例题讲解
4、教师总结:
能量守恒定律是一个普遍定律,同样适合于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或者是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或者是电能在不同电路中的转移.
5、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