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针刀整体松解术为何能够治愈顽固的颈椎病
针刀筋膜松解术
临床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针刀筋膜松解 术在疼痛治疗 领域的应用前
景
针刀筋膜松解 术在运动损伤 康复领域的应
用前景
针刀筋膜松解 术在美容整形 领域的应用前
景
针刀筋膜松解 术在神经康复 领域的应用前
景
针刀筋膜松解 术在慢性疾病 治疗领域的应
用前景
针刀筋膜松解 术在临床研究 和教育领域的
发展趋势
研究热点和展望
针刀筋膜松解术的禁忌症:临床研究表 明,针刀筋膜松解术在某些情况下存在 禁忌症,如严重骨质疏松、凝血功能障 碍等。
Prt Seven
针刀筋膜松解术的 未来发展
技术创新和改进方向
针刀材料改进:研发更安全、更耐用的针刀材料 针刀设计优化:改进针刀形状、尺寸和结构,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舒适度 治疗技术提升:研究新的治疗技术和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和效率 临床应用拓展:将针刀筋膜松解术应选择和使用方法
针刀类型: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针刀类型,如直针刀、弯针刀等 针刀规格: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针刀规格,如长度、直径等 针刀消毒:使用前对针刀进行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针刀操作:按照操作规范进行针刀操作,如进针角度、深度等 针刀保养:使用后对针刀进行保养,如清洗、消毒、存放等
手术操作技巧和经验分享
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刀松解 腰椎周围筋膜,减轻疼痛和 压迫神经症状
颈椎病:针刀松解颈椎周围 筋膜,缓解疼痛和僵硬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针刀松 解膝关节周围筋膜,减轻疼
痛和改善关节活动度
网球肘:针刀松解肘关节周 围筋膜,减轻疼痛和改善肘
关节活动度
足底筋膜炎:针刀松解足底 筋膜,减轻疼痛和改善足底
活动度
病例分享和经验总结
临床研究进展和成果
针刀筋膜松解术的安全性:临床研究表 明,针刀筋膜松解术在治疗各种软组织 损伤方面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副作用较 小。
小针刀松解术与颈椎持续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6例临床观察
颈椎病是 由于颈 椎间盘退 行变 性后 , 椎 体间 松动 , 椎体 部 T D P照射 治疗 , 3 0 mi n / 次, 1 次/ d , 1 0次为 1 疗 程。 缘产生骨赘 ( 骨刺或 骨嵴 ) , 或椎 间盘 破裂 脱 出等 压迫 神经 1 . 4 疗效评 定标 准 : 治愈, 原有症状消失 , 肌力正 常 , 颈 肩上 根、 脊髓 、 椎动脉或交感 神经 而引起 相应症 状 和体 征。通常 肢功能恢 复正 常 , 恢复 正常生 活和工作 , 随访 6个 月症 状未 分为神经根型 、 脊髓 型、 椎动脉型和交感 神经型 , 其 中神经根 复发 ; 显效, 原有各症 状 明显 减轻 , 头颈 上肢功 能明显 改 善 , 型颈椎病 比较多见 , 近几 年随着人 们生 活学 习方式 的改 变 , 随访 6个月症状未加重 ; 好转 , 原有各种症状减轻 , 肢体 功能 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呈 低年龄 化趋 势 , 且 发病 率逐 年上 升。 有所改善 , 但均不显著 ; 无效 , 原有症状体征无改善 口 ] 。将治 我院 自 2 0 0 1年 8月至 2 0 1 0年 4月治疗神经根 型颈椎病 2 4 3 愈和显效统一称为有 效。 例, 现报告 如下 。 2 结 果 1 临床资料 治疗组有效率 为 9 6 . 8 %, 高于对照组 的 5 3 . 0 %, 经 检 1 . 1 一般资料 : 自2 0 0 1 年 8月至 2 0 1 0年 4月我院治疗神经 验 , P< 0 . O 1 , 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 见表 1 。 根 型颈 椎病 患者 2 4 3例 , 随机将 患者 分为 治疗组 和对 照组 。 表 l 治疗 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 %) 治疗组 1 2 6例 , 其 中男性 6 2例 , 女性 6 4例 , 年龄最小者 2 6岁 , 最大者 7 2岁 , 平均年龄 4 2岁 , 病程 2个 月 一1 3 . 6年 , 平均 1 . 4 年; 对 照组 1 1 7例 , 其 中男性 6 0例, 女性 5 7例 , 年龄最小者 2 7 岁, 最 大者 7 0岁 , 平 均年 龄 4 o岁 , 病 程 2个月 一l 4年 , 平 均 1 . 2年。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 比性 ( P> 0 . 0 5 ) 。 3 讨 论 1 . 2 诊 断标准… : ①颈痛伴上肢放射 痛 ; ②受压 神经根皮肤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指颈椎 间盘 突出偏 向侧方 , 椎体后 缘 节段分 布区域 感觉 减退 , 腱反射异 常 , 肌力减退 ; ③臂丛牵 拉 骨赘特别钩椎关节增 生可 突 向椎 间孔 , 均 可压迫 神经根 , 出 试验或椎 间孔挤压试验阳性 ; ④ 颈椎 x线片 可见椎 体增生 , 现手臂 痛或手指 麻痛 , 3 O岁 以上低 头工作 者 易发 。是 颈椎 钩椎关节 增生 , 椎间隙或椎间孔变 小 ; ⑤c T可见 椎体后赘 生 病中较多见的类型 J 。此病大多 由于长期姿势不 当 , 外伤和 物 及 神经 根 管 变 窄 。 老年退 行性变等造成 颈背肌 肉痉挛 、 颈椎韧 带关 节囊 黏连 、 1 . 3 治疗 方 法 : 治 疗 组 先 行 小 针 刀 剥 离 松 解 肌 腱 粘 连 与 肌 增生, 小关节错位 , 使颈椎力学平衡破坏 , 压迫和刺激神经 根 肉痉挛 。在颈椎棘上或两侧 横突周围寻找压痛点 , 在进针 处 而出现临床症状体征 。 常规 消毒 皮肤 , 局 部 浸润 麻 醉后 , 按“ 朱 氏”四步进 针 法 操 我院采用朱汉章教授 提 出的动态平衡 失调 的新理 论 以 作, 刀 口线与神 经、 血 管及 肌 纤维 方 向平 行 , 垂直 于皮 肤 进 小针刀 疗法进行松解 、 剥离 , 松解 了颈肩部软组织黏 连 , 减 轻 针, 如在棘突或棘突问 的阳性点 , 针 刀应 紧贴棘 突上 缘或 下 组 织挛缩 , 解 除神 经受压 , 恢 复颈椎生 物力学 的平 衡。颈椎 缘松解 、 剥离其项韧带 、 棘 突间韧带 , 注 意不 可过 深 , 如 阳性 持续牵 引能增大椎 间隙及椎 间孔 , 松解神经根与关节囊 的黏 点在棘 突两侧 , 针刀应距棘突旁 1 . 5 ~ 2 c m处进 皮后切开 变 连, 复位滑脱椎体 , 缓解颈椎垂直轴线上 的压力 , 恢 复颈椎 正 性、 粘 连的软组织 , 并将 小 关节 囊 上下 纵行 切 开 1—2刀 松 常生理 曲度 , 从而缓解 对神经根的压迫。牵 引可缓 解颈肩 肌 解, 横 行摆动剥离 , 出针 后 压 迫 止 血 , 无 菌 敷 料 覆 盖 。再 在 胸 肉痉挛 , 改善局部 血液循 环 , 有 利于炎症 消退 。两种疗 法联 锁乳突肌 、 斜方肌 、 前斜 角肌 , 肩胛提肌及 大小菱 形肌等处 寻 合 运用 , 作用协 同 , 疗效显著 , 具 有 较好 的 临 床 应 用 价 值 。 找压痛点 , 在敏 感痛 点处作 好标 记 , 同样 在 无 菌、 局麻 下 操 参 考 文献 作, 针 刀与骨面垂直进针 , 在骨 面上 寻找 到 酸胀感 后 , 纵 向、 [ 1 ] 孙宇 , 陆琪福. 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 会纪要 [ J ] . 中华外科 杂 横 向各切 开 3— 5刀 , 感 觉切开 处肌 肉及 筋膜 松 弛即 可。待 志, 1 9 9 3, 3 1 ( 8 ) : 4 7 2— 4 7 6 . 患者颈肩部微创 口无 出血 , 疼痛减轻后 , 行颈椎持续 牵引 , 患 [ 2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S ] . 南京 : 南京 大 者取坐位 , 颈部前屈 约 2 0 。 , 采用 微 电脑 控制 持续 颈 颌牵 引 学出版社 , 1 9 9 4: 1 8 9 . 3 ] 陆裕朴 , 胥 少 订. 实用 骨科 学 [ M] . 北京: 人 民军 医 出版 社 。 带牵 引 , 牵 引力 为 6—8 k g , 3 0 mi r d 次, 1次/ d , 1 0次 为 1疗 [ 程 。对照组 , 采用 E l 服颈 复康颗 粒 ( 2次/ d , 1 0 次) 及颈 肩 1 9 9 5 : 1 1 1 2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5— 0 8
小针刀治疗颈椎病.
针刀疗法是根据生物力学理论,集中医针刺疗法和西医手术疗法的优点,利用小针刀兼有针灸针及手术刀作用的独特的综合作用,既加强了针灸针的针刺感应效果,又避免了手术刀较大的创伤性,对于某些慢性损伤性疼痛疾病,尤其是软组织粘连、瘢痕引起的疼痛性病症的治疗有着独到之处。
这是一种新型的中西医结合疗法,以该疗法治疗颈椎病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性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
一、小针刀治疗机理颈椎间盘的退变是引起颈椎病的根本原因,是内在因素,既有动力学异常,也有器质性改变,是一个与年龄老化相关的自然退变过程,而生物力学的失衡加速这一变化,使退变更加严重。
颈椎在急性损伤、慢性劳损、畸形及咽部炎症等多种因素作用下,造成颈部肌肉、韧带、筋膜功能减弱,动力失衡,导致动力平衡的破坏,进一步破坏静力平衡,形成恶性循环,造成整个颈椎生物力学平衡的破坏。
在颈椎间盘的退变过程中,颈椎的肌肉、韧带组织的积累性损伤导致肌肉纤维及韧带轻微、少量撕裂、断裂和出血,在不断的损伤和修复过程中,肌肉和韧带、肌肉、肌肉之间或肌肉、韧带之间发生粘连结疤,造成微循环障碍并影响运动功能,而出现一系列症状。
小针刀疗法主要对其发病外因——颈椎生物力学的失衡进行调整和治疗。
利用小针刀特殊的结构设计和治疗手法,剥离、疏通肌肉、韧带、筋膜间的各种粘连,使肌肉、韧带、筋膜得以松解、修复,解除或减轻活动受限症状,恢复颈椎的动力平衡,阻止、减缓颈椎间盘的退变。
总之,小针刀应用于颈椎病,主要是针对脊柱的软组织损伤,针对由于颈椎病的发生,导致的外源性动力的失衡。
研究证实通过小针刀的剥离和疏通作用,一方面使局部血循环得以改善,或重新恢复,降低局部致痛物质的含量,另一方面由于小针刀刺激穴位产生的刺激量比针灸针大,体内生成的抗痛物质增加明显,疏通经络作出强,提高局部组织的氧分压,可以使机体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静态和动态平衡。
具体地讲,其治疗机理无非是以下两个方面的效应:(一)剥离粘连组织软组织损伤后,所产生的粘连、疤痕使肌肉、韧带、筋膜、腱鞘、滑囊的位置和运动时的方向发生改变。
小针刀治疗颈椎病
针刀疗法就是根据生物力学理论,集中医针刺疗法与西医手术疗法得优点,利用小针刀兼有针灸针及手术刀作用得独特得综合作用,既加强了针灸针得针刺感应效果,又避免了手术刀较大得创伤性,对于某些慢性损伤性疼痛疾病,尤其就是软组织粘连、瘢痕引起得疼痛性病症得治疗有着独到之处。
这就是一种新型得中西医结合疗法,以该疗法治疗颈椎病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性疾病有着较好得疗效。
一、小针刀治疗机理ﻫ颈椎间盘得退变就是引起颈椎病得根本原因,就是内在因素,既有动力学异常,也有器质性改变,就是一个与年龄老化相关得自然退变过程,而生物力学得失衡加速这一变化,使退变更加严重。
颈椎在急性损伤、慢性劳损、畸形及咽部炎症等多种因素作用下,造成颈部肌肉、韧带、筋膜功能减弱,动力失衡,导致动力平衡得破坏,进一步破坏静力平衡,形成恶性循环,造成整个颈椎生物力学平衡得破坏。
ﻫ在颈椎间盘得退变过程中,颈椎得肌肉、韧带组织得积累性损伤导致肌肉纤维及韧带轻微、少量撕裂、断裂与出血,在不断得损伤与修复过程中,肌肉与韧带、肌肉、肌肉之间或肌肉、韧带之间发生粘连结疤,造成微循环障碍并影响运动功能,而出现一系列症状、ﻫ小针刀疗法主要对其发病外因-—颈椎生物力学得失衡进行调整与治疗。
利用小针刀特殊得结构设计与治疗手法,剥离、疏通肌肉、韧带、筋膜间得各种粘连,使肌肉、韧带、筋膜得以松解、修复,解除或减轻活动受限症状,恢复颈椎得动力平衡,阻止、减缓颈椎间盘得退变、总之,小针刀应用于颈椎病,主要就是针对脊柱得软组织损伤,针对由于颈椎病得发生,导致得外源性动力得失衡。
研究证实通过小针刀得剥离与疏通作用,一方面使局部血循环得以改善,或重新恢复,降低局部致痛物质得含量,另一方面由于小针刀刺激穴位产生得刺激量比针灸针大,体内生成得抗痛物质增加明显,疏通经络作出强,提高局部组织得氧分压,可以使机体在新得基础上达到新得静态与动态平衡。
ﻫ具体地讲,其治疗机理无非就是以下两个方面得效应:(一)剥离粘连组织软组织损伤后,所产生得粘连、疤痕使肌肉、韧带、筋膜、腱鞘、滑囊得位置与运动时得方向发生改变、运动功能受损,破坏了颈椎得力学平衡,引起疼痛。
小针刀治疗颈椎病
之阳早格格创做针刀疗法是根据死物力教表里,集结医针刺疗法战西医脚术疗法的便宜,利用小针刀兼有针灸针及脚术刀效率的特殊的概括效率,既加强了针灸针的针刺感触效验,又预防了脚术刀较大的创伤性,对付于某些缓性益伤性痛痛徐病,更加是硬构制粘连、瘢痕引起的痛痛性病症的治疗有着独到之处.那是一种新式的中西医分散疗法,以该疗法制疗颈椎病及其周围硬构制益伤性徐病有着较好的疗效.一、小针刀治疗机理颈椎间盘的退变是引起颈椎病的根根源基本果,是内正在果素,既有能源教非常十分,也有器量性改变,是一个与年龄老化相关的自然退变历程,而死物力教的得衡加速那一变更,使退变动加宽沉.颈椎正在慢性益伤、缓性劳益、畸形及吐部炎症等多种果素效率下,制成颈部肌肉、韧戴、筋膜功能减强,能源得衡,引导能源仄稳的益害,进一步益害静力仄稳,产死恶性循环,制成所有颈椎死物力教仄稳的益害.正在颈椎间盘的退变历程中,颈椎的肌肉、韧戴构制的聚集性益伤引导肌肉纤维及韧戴沉微、少量撕裂、断裂战出血,正在没有竭的益伤战建复历程中,肌肉战韧戴、肌肉、肌肉之间或者肌肉、韧戴之间爆收粘连结疤,制成微循环障碍并效率疏通功能,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小针刀疗法主要对付其收病中果——颈椎死物力教的得衡举止安排战治疗.利用小针刀特殊的结构安排战治疗脚法,剥离、疏通肌肉、韧戴、筋膜间的百般粘连,使肌肉、韧戴、筋膜得以紧解、建复,排除或者减少活动受限症状,回复颈椎的能源仄稳,遏止、延缓颈椎间盘的退变.总之,小针刀应用于颈椎病,主假如针对付脊柱的硬构制益伤,针对付由于颈椎病的爆收,引导的中源性能源的得衡.钻研证据通过小针刀的剥离战疏通效率,一圆里使局部血循环得以革新,或者沉新回复,落矮局部致痛物量的含量,另一圆里由于小针刀刺激穴位爆收的刺激量比针灸针大,体内死成的抗痛物量减少明隐,疏通经络做出强,普及局部构制的氧分压,不妨使肌体正在新的前提上达到新的固态战动背仄稳.简曲天道,其治疗机理无非是以下二个圆里的效力:(一)剥离粘连构制硬构制益伤后,所爆收的粘连、疤痕使肌肉、韧戴、筋膜、腱鞘、滑囊的位子战疏通时的目标爆收改变.疏通功能受益,益害了颈椎的力教仄稳,引起痛痛.小针刀疗法利用小针刀的“刀”的效率,剥离粘连构制,紧解颈椎周围肌肉的痉挛,减压疏通滑囊的关锁,切碎瘢痕硬结,革新、回复局部的血供,落矮局部致痛物量,普及局部氧分压,与消炎症.通过上述效率,使颈椎周围硬构制的功能得以渐渐回复或者革新,渐渐革新或者回复颈椎的中源性能源仄稳,起到呵护颈椎功能活动的效率.(二)针刺的效率小针刀是刀,也是针.小针刀的应用,不妨像针刺针一般,采用百般徐病的治疗穴位,让小针刀的刀心线的目标战经络循止目标以致,依照小针刀的进针要收,躲启神经、血管,达到适合深度,当得气时,可按小针刀施术要收纵横剥离几下,即可出针.小针刀的针刺效率,果针感较强,剥离后的针刺效力脆持时间少,运针时间短,省时,疏通经气的效率明隐巩固,为针灸教启辟了一个新的范畴.二、小针刀正在颈椎病圆里的符合症、禁忌症战注意事项(一)符合症原疗法适用于十足颈椎及附近硬构制(如颈部肌腱、筋膜、韧戴及枢纽囊等) 的慢、缓性益伤制成的病理改变,更加没有但是相宜于颈型颈椎病的治疗,临床上亦多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战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治疗.该疗法不妨搞为颈椎病治疗要害的辅帮疗法.1.硬构制粘连、疤痕而引起的顽固性痛面凡是中伤性或者病理性(如痈疽切启排脓及其余脚术后,以及风干等)益伤所引起的硬构制粘连,以及由此而爆收的顽固性痛面.那些痛面往往会触摸到条索状及结节状物,有的由于正在深部,易于触及到,但是那一痛面是顽固性的,用药物或者其余物理疗法易于治愈的.那里要注意的是,有些中伤性益伤往往没有被人们所注意,如颈椎被某些沉物碰碰、打挨后,虽当时有些没有适,但是很快便消得,并万古间没有爆收.但是偶尔那些中伤亦大概会引起硬构制粘连.利用小针刀不妨剥离粘连,缓解痛痛,排除功能障碍.但是小针刀只相宜于粘连里积较小的粘连,里积大者,疗效较好.2.骨化性肌炎颈椎周围肌肉、韧戴钙化(如项韧戴钙化)所引起的痛痛或者功能障碍,可应用小针刀将钙化块切碎,督促其渐渐吸支,缓解痛痛并渐渐回复周围硬构制功能活动.3.颈椎退止性病变的“阿是穴”颈椎退止性病变,往往正在颈椎周围存留一个或者一些敏感面──某些穴位或者“阿是穴”,利用小针刀“针”的效率,正在那些敏感面的腧穴或者阿是穴进针,以“得气”为度,偶尔可起到坐竿睹影的良效.小针刀的普遍符合症较广.正在脊柱以中的其余部位还可应用于某些骨刺、骨性无菌性坏死,某些骨搞骨合的愈合畸型等.以上咱们只计划的是颈椎病范畴内的符合症,但是应提起注意的是,小针刀的符合症没有克没有及滥用,如颈椎的骨量删死(骨刺)没有克没有及应用小针刀铲削.那是果为:①颈椎的骨刺是颈椎压应力过下引起的.那是颈椎力教仄稳的一种代偿功能的体现.铲削颈椎的骨刺便等于益害了颈椎的代偿仄稳.没有但是没有克没有及起到治疗效率,反而会引起颈椎进一步的病变.②伤害性.颈椎的删死所引起的局部或者上下肢的痛痛战功能障碍,是果为颈椎的删死(骨刺)压迫神经根或者传出神经所引起的.正在关合的、忽视线的脚术中,铲削骨刺,极易益伤神经根或者传出神经而制成更宽沉的成果.(二)禁忌症1.普遍禁忌症(1)其余齐身性徐病的慢性期,陪随血象非常十分或者收热者.(2)宽沉的内净徐病或者某些徐病,如下血压病、早期肿瘤患者.(3)有出血倾背及凝血功能障碍者,如血友病等.(4)施术部位有熏染、脓肿战肌坏死者.(5)施术部位有要害神经、血管战净器而易以躲启者.(6)年老体强战下血压患者要慎用.(7)惧针而晕针者.(8)糖尿病患者血糖已统制者.2.颈椎病治疗的禁忌证:(1)颈部结核、肿瘤所制成的颈部症状.(2)表示于颈部的风干、类风干性徐病的慢性期.(三)注意事项1.小针刀治疗是准脚术,属侵进性治疗,且颈部死理位子要害,血管、神经也极为歉富.果此,颈部针刀支配伤害性较大,病人的反应也较强.施术者应认识颈部解剖及百般刀法的真施办法,精确病变部位及条理,对付患者病情及齐身情况有精确的预计,支配要流利,掌握好进针剥离的深度战条理,没有成过多广大的剥离.治疗时要稀切瞅察病人的反应,并搞好不料情况的抢救准备.2.央供庄重的无菌支配.由于颈部死理位子要害,小针刀治疗的部位偶尔较深或者相近枢纽,加之有的治疗常辅以激素启关,简单爆收熏染,一朝熏染成果将很宽沉.临床曾有关于小针刀消毒没有宽或者支配得当引导施术部位深部脓肿的报导.果此,除庄重无菌支配中,要统制激素的使用剂量,治疗后要注意多瞅察,一朝出现熏染迹象趁早处理.3.央供诊疗精确、精确掌握符合证.相宜以小针刀疗法搞辅帮治疗,便没有要搞主要治疗.其余,对付慢性期患者治疗效验短好,对付缓性益伤性患者的治疗次数也没有宜太多太频,二次隔断时间起码一周至二周以上.4.支配脚法要沉柔、快速、准确.没有要用力过猛或者强力转动针体,免得进针过深或者刀针断合体内.术前应小心查看刀体品量,定期调换.三、小针刀的支配要收(一)小针刀的进针普遍规程1. 定面即采用进针面.采用的依据是既要使小针刀准确加进其脚术部位,又要没有伤害仄常构制,更加是要害净器、神经战血管.那便央供:一是要决定病变部位及条理;二是要认识周围构制的解剖关系.选面后可用龙胆紫等做一标记表记标帜.2. 定背使刀心线与大血管、神经及肌纤维走背仄止.若肌纤维走背与神经、血管走背纷歧致,则劣先思量刀心线要与神经、血管走背普遍,以预防对付神经、血管的益伤.别的,还要思量针刺的目标战内净间的解剖关系,要有一个坐体解剖观念,预防益伤净器.3 .加压分散即医死用刺脚(执针刀的脚)捏住刀柄后,使刀心正在皮肤上稍加压力,产死凸起而没有刺破皮肤.脚段是使皮下的神经、血管被压力分散于刀心线二侧,预防对付神经、血管的益伤.4. 刺进正在上述步调完毕的前提上,使刀心赶快刺进皮肤,以缩小进皮肤时引起的痛痛,进皮后根据病变的需要,使刀心到位并使用针刀的分歧的脚术要收.针刀加进皮肤后,另有一个到达治疗部位的历程,更加是正在解剖结构搀纯或者要害净器天圆的部位,如颈部、坐骨大孔等,进一步的刺进到位,脚法应缓缓,需要时,举止“探索性”进针,一圆里通过神经、血管的自己呵护效率,躲启针刀,另一圆里,正在进针历程中若出现剧痛、麻木,证明大概触及较大的神经或者血管,此时应赶快停止进针,并背好同目标撤回到一定位子,安排号针刀的角度后再进针.天然正在条理少,结构简朴的进针处,赶快一步到位,可缩小进针时的痛痛.但是颈椎病的治疗应慎沉.(二)小针刀基原脚法止针脚法:止针脚法,亦称针法.普遍分为基原脚法、辅帮脚法及通过变更,定量拉拢后的补泻脚法.那里分散小针刀,概括道述其针法.1) 提插法:将小针刀刺进腧穴的一定深度后,用刺脚一上一下天纵背进退的支配要收.此法正在使用时,果提插的幅度、用力的沉沉而有补泻之别.2) 纵运法:是指用针刀沿着经络走背运止针刀的要收.3) 横运法:正在针刀提插时,与经络走止要收笔曲运止针刀数次,那是一种加强刺激的脚法.属泻法.有疏通经络,理气活血的效率.分散刀法,另有剥离硬构制粘连的效率.4) 留针法:战针灸针留针一般,止家刀后,或者刺进腧穴后,将针刀留正在穴内片刻没有动,加强得气或者加强针感的持绝效率,便于继承施术.5) 出针法:针刀出针时,由于针孔较毫针大,需要坐时上无菌纱布并牢固,以防出血战熏染.刀法使用刀的脚法又可分为基原刀法战拉拢刀法.(1) 纵止剥离法:适用于粘连、疤痕爆收正在肌腱附着处周围的病变. 刀心线与肌纤维走背仄前进皮,刀心达骨里时与肌纤维走背纵止疏剥.若附着部位较宽,可分几条线纵止剥离,没有成横止剥离,免得将肌腱附着面橇起.(2) 横止剥离法:适用于粘连爆收正在肌纤维非附着部的病变. 刀心线与肌纤维走背仄前进皮.刀心达骨里时与肌纤维走背笔曲铲削,将粘连的肌肉或者韧戴从骨里上铲起,感觉刀下紧动时出刀.(3) 通透剥离法:适用于范畴较大、病变构制较薄的粘连、瘢痕.正在病变范畴内与数面进刀,进刀面选正在肌间隙或者其余硬构制间隙处,达骨里时将硬构制从骨里上铲起,并将病变处的粘连、疤痕切透疏通.(4) 切启(碎)疏通法:适用于瘢痕、粘连爆收正在硬构制之间,范畴较小,但是病变脆硬或者钙化、骨化的部位,刀心线索与肌纤维走背仄前进皮,针刀达病变处将其切启疏通或者切碎,以便渐渐吸支.(5) 纤维切割法:适用于肌纤维紧弛或者挛缩引起的病变.刀心线与肌纤维走背笔曲进皮,切断少量紧弛或者挛缩的肌纤维.主用于四肢、腰背较大的肌背.应用时注意切断肌纤维的数量普遍没有超出其天圆肌肉的1/3.(6) 疤痕刮除法:适用于爆收正在腱鞘壁或者肌肉附着面处的疤痕的治疗.刀心线与腱鞘或者肌纤维走背仄前进皮,沿其纵轴切心数刀,反复疏通至刀下有柔韧感,再将其从附着面处刮除.针刀并用根据病变的分歧,临床上除单用针法或者刀法制疗中,偶尔针刀并用.四、关于小针刀与阻滞麻醒相伍用的问题小针刀止家刀法时,是可应与阻滞麻醒(局麻)相伍用,背去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小针刀是一种关合性脚术,与麻醒相伍用是一种习惯认识.临床上小针刀治疗是可应与麻醒相伍用,应根据徐病的情况,脚法的办法等简曲掌握.普遍天道,骨病治疗要收中,如铲削磨仄法、皮量脱透法制疗骨无菌性坏死及骨痂凿启法制疗骨搞骨合畸型愈适时,均需与阻滞麻醒相伍用,那样搞,不妨缩小患者痛苦,包管脚术的成功完毕.小针刀治疗硬构制徐病时,普遍无需与阻滞麻醒相伍用,那是果为:1.正在硬构制部位进针时,要靠“针感”去推断针刀遇到的是何种阻滞结构,如肌肉、血管、神经、韧戴、仍旧阻滞间隙.患者偶尔会有酸、麻、胀、沉的感觉,那时一种针刺“得气”的感觉,也是卡不妨耐受的仄常感觉.如果有剧痛或者触电样感觉,那时一种非常十分感觉,便应停止进针,稍退针,并安排针刀加进的目标.没有必麻醒要收不妨利用患者的感觉包管进针的仄安.2.小针刀正在真止刀法制疗硬构制益伤时,只消认识解剖,刀法流利,施术30秒到1 分钟安排即可中断脚术,刺激时间较短,患者普遍无明隐痛苦,多可耐受.小针刀术后,更加是某些较大的硬构制粘连、疤痕正在紧解、切碎后,使用一定量的麻醒止痛药物,一圆里截断痛痛的恶性循环,落矮局部致痛果子的浓度,另一圆里不妨缓解术后局部硬构制的紧弛痉挛状态,革新局部血液循环,有好处局部硬构制功能的回复.。
针刀整体松解术的优势分析1
针刀整体松解术优势分析一、针刀整体松解术的规范性1、针刀医学诊疗规范在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指导下,针刀医学形成一套较完整的诊疗规范,包括病因病理学、影像学、手法学、诊断学、治疗学和护理学,使得针刀治疗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针刀医学操作规范针刀医学在微观解剖、立体解剖、动态解剖、体表定位等系统认识基础上,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执行规范的进针规程和手术入路,严格执行国家认可的操作规范,保证了针刀医学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二、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的优势病种1、脊柱病:各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卡压症、关节炎、慢性肌肉劳损、椎管狭窄症等。
2、矫形:脊柱侧弯、关节强直、小儿脑瘫、痉挛性斜颈、强直性脊柱炎、膝内、外翻、踇外翻等畸形病变。
3、疑难杂病:久治不愈的支气管炎、鼻炎、咽炎、慢性胃炎、心律失常、慢性盆腔炎、痛经等慢性疑难病。
4、微创整形美容:微针刀去皱、淡斑等美容。
三、针刀整体松解术的优势1、治疗效果更好。
与传统治疗相比,针刀整体松解术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因其是对人体的病变部位进行整体松解,改变了过去“以痛为输”局部病变点治疗的方法,是以恢复病理架构为主,是从病因上治疗的一种新思路,新方法。
2、治疗痛苦小。
针刀治疗刀口极小,大多为0.6~1mm,对人体组织的损伤很小,且不易引起感染,无不良反应,病人无明显痛苦和恐惧感。
3、治疗时间短,疗程短。
针刀整体松解术3天治疗一次,一般一个疗程3次,10天左右即可完成疗程,患者易于接受,认可度高。
4、操作所受限制少。
针刀整体松解术的理论严谨,术式科学规范,治疗过程相对来说简单可靠,受环境和条件的限制较少,有合规的独立无菌治疗室即可。
5、经济效益可观。
针刀整体松解术术式以病理架构为治疗点,每次治疗10~20个治疗点。
与传统治疗相比,单位人力成本更低,技术价值更大;与手术相比,风险更低,费用更低,患者性价比更高。
6、社会效益好。
针刀医学将开放性手术转变为闭合性手术、将痛苦治疗转变为无痛苦治疗、将复杂治疗转变为简单治疗、将久治不愈转变为立竿见影、将化学治疗转变为物理治疗。
针刀微创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理研究概况
2 整 体调 节 , 恢复 颈椎 平衡
整体 观是 中 医学精 华也 是针 刀 医学 的核 心 内容 。人 体 以
骨为 弓 , 关节囊 、 韧带、 肉、 肌 筋膜为弦 , 完成人体特定运动功能 ,
4 缓解 组 织痉挛 , 纠正关 节微 小移 位 , 恢复颈 椎 曲度
织粘连 与挛 缩 , 利 于 恢 复 颈椎 动态 平 衡 ; 德 锋 等 治疗 更 韩
通讯作者 。
中 医外 治 杂 志
21 0 1年 1 第 2 第 5期 0月 0卷
・
53 ・
( .9 ±4 6 7 2 . 2)n l 9 2 l 、( . 1±2 5 n . 0)mm, 于 牵 引 组 的 优 ( .2±3 5 ) 72 . 1 mm、 8 3 2 6 ) l, 实针 刀疗 法恢 复颈椎 ( .4± . 2 mn 证 曲度优 于牵引。
重气血运行 障碍的恶 性循 环 , 变神 经递 质成 分 , 机体 释放 改 使
类腓肽等 镇 痛 物 而 阻滞 痛 觉 的神 经 传 导。刘 方 铭 等 … 治 疗 C R时根据“ 络所 过 , S 经 主治所 及 ” 原则 , 以穴位 的局解 和 与颈 椎活动相关 的易 受损 肌 肉起 止点 为 基础 , 颈椎 周 围选 取 风 在 池、 天宗、 魄户 、 风府 、 大椎诸 穴行针刀松解 以畅通颈肩背部诸经 气血而使颈椎周 围紧张的软组 织得 以放松 。结果 : 总有 效率达 9 .0% , 85 并认为此法风险小 、 难度低 。C R放射痛 部位 基本和 S 手少 阳三焦经循行路 线相 吻合 , 天 发 通 过针 刀、 李 微针 剪等 对压痛点 、 手少 阳三 焦经 会 穴 行锐 性切 割及 钝性 刺激 , 获得
“T”形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颈椎病的术式设计原理及临床研究
“T”形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颈椎病的术式设计原理及临床探究引言: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表现为颈椎管狭窄、神经根受压、颈椎间盘突出等。
传统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然而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存在术后恢复时间长、并发症多等问题。
因此,寻找一种新的手术治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
一、术式设计原理:“T”形针刀整体松解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治疗颈椎病的方法,该术式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颈椎松解:通过手术将硬膜外腔内的骨质增生突起和软组织切除,达到扩大颈椎管的目标,减轻颈椎神经根的受压。
术中使用“T”形针刀将后纵韧带破裂,通过松解颈椎上下节段,突出椎间间隙,达到减轻神经根受压的效果。
2. 功能重建:术后利用生物修复材料填充椎间隙,达到功能重建的目标。
填充材料选用生物降解材料,旨在椎间隙内形成适当的间隙,增进软组织修复,保持颈椎稳定性。
3. 微创治疗:相比传统开放手术,该术式接受微创手术方式。
通过CT引导下进行导航,使用小口径骨针及“T”形针刀进行手术,术后创面较小,术后创痛轻、术后恢复快。
二、临床探究:该术式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探究显示,“T”形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颈椎病的总有效率可达90%以上。
详尽来说,该术式在减轻颈椎病症状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效果,如明显缓解颈痛、肩背痛等症状;同时术后恢复时间短,术后痛苦和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该术式仍存在一些挑战和争议。
起首,术式选择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适用于颈椎管狭窄、神经根受压等病变;其次,手术操作技术要求高,需要阅历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另外,手术后的功能恢复状况需要进一步长期跟踪观察。
结论:“T”形针刀整体松解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治疗颈椎病的方法,通过开展临床探究发现其具有显著的疗效。
术式设计原理主要包括颈椎松解、功能重建和微创治疗等方面。
然而,该术式仍有一些挑战和争议存在。
颈椎病针刀疗法
• 颈上神经节是交感干 上最大的神经节,由 第1~4干神经节合并 而成。
• ①颈外动脉神经,由节下端发 出,分成包绕颈外动脉及其分 支的神经丛。 ②心上神经,循
颈动脉鞘下穿到胸腔,左侧的 经主动脉弓的左面入心浅丛, 右侧的到气管下端前面,连于 心深丛,分布于心肌。③咽支, 有数支,内进到咽壁,和迷走 及咽神经的咽支合成咽丛。此 外有灰质交通支连于第l~4颈神 经,输送节后神经纤维到各颈 神经,随它到所有分布地区的 皮肤汗腺及竖毛肌。亦有交通 支与舌咽、迷走神经的神经节 及舌下神经相连结。
骨连结的形式
• 骨与骨之间的连结装置称骨连结。人体骨连结的 构造和功能各有不同,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 结两种形式
• 直接连结两骨之间借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相连结。 中间无腔隙,活动范围很小或不活动。如各椎弓 间的韧带连结;胸骨和第一肋骨的软骨连结,以 及骶椎间的骨性连结等都属直接连结。
• 间接连结两骨之间借膜性囊互相连结。其间具有 腔隙,活动性较大,这种连结称关节
三、颈部的静态弓弦力学单元
• (一)颈椎关节
• 1.寰枕关节 寰枕关节系由寰椎的上关节凹与 枕骨髁构成,关节囊环形附着于关节周围骨面。 借寰枕前、后膜加强关节的稳定性。
• 2.寰枢关节 寰枢关节包括2个关节。分别为 寰枢外侧关节和寰枢正中关节。
钩椎关节
• 在颈2~颈6椎体上面 的侧方有嵴样隆起, 称为钩突,与上位椎 体下面侧方相应斜坡 的钝面形成钩椎关节。 该关节属于滑膜关节, 周围有关节囊包绕。
网眼理论强调人体在疾病发生发展 过程中的自我代偿作用
• 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在颈椎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由 于颈部的软组织损伤部位不同,每个个体对刺激、损伤的 反应程度不同,对刺激、损伤的代偿能力不同,对损伤的 自我修复程度不同,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形式也大相径庭, 病情的轻重程度也不一致。也就是说,没有临床表现,不 等于没有软组织损伤的病理表现,如粘连、疤痕、挛缩和 堵塞,只是这种损伤在人体的代偿范围以内,还没有引起 颈部的动态平衡失调和力平衡失调,故没有临床表现,这 时不需要治疗;只有当损伤超过了自我代偿的范围,造成 了平衡失调,才需要外力干预,才需要治疗。换言之,外 因(粘连、疤痕、挛缩,骨质增生等)是颈椎病的基础, 内因(人体的自我调节)才是是否引发颈椎病临床表现的 决定因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揭秘针刀整体松解术为何能够治愈顽固的颈椎病
揭秘针刀整体松解术为何能够治愈顽固的颈椎病针刀疗法针刀疗法是指以针刀为工具,结合中医针灸理论与现代外科手术操作方法,参照生物力学、西医的生理学,解剖学及人体电生理线路等学说,用于临床治疗各类疾病的一种医疗体系。
主要简介针刀疗法又称小针刀疗法,是指以针刀为工具,结合中医针灸理论与现代外科手术操作方法,参照生物力学、西医的生理学,解剖学及人体电生理线路等学说,用于临床治疗各类疾病的一种医疗体系。
针刀疗法所采用的针刀是一种融合中医针灸用针与手术刀功能的新型医疗器械,外观具有针和刀的双重特性。
基本形状与针灸类似而略粗,前端针尖部位为一扁平刀刃,宽0.8毫米。
针刀既可以像针灸用针一样刺进体内达到针灸的效果,又能在体内起到切割,剥离,松解等手术刀功能。
针刀疗法有适应症针刀疗法在临床上主要针对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所致的颈椎病、颈肩痛、腰腿痛(包括腰肌劳损、腰椎管狭窄、骨质增生症等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腱鞘炎、跟骨痛/网球肘、各种关节韧带损伤、以及因扭挫伤、骨伤、挤压伤、肌肉注射、手术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长久性疼痛;此外,对风湿类风湿、慢性支气管炎、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痉挛性脑瘫、青少年O型腿(罗圈腿)、X型腿、臀肌挛缩、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胃炎、胃溃疡、结肠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多种疑难杂症也有独特的疗效。
针刀疗法特点前国家卫生部长张文康部长的对针刀的评语,将针刀疗法的特点归纳为四个字:简(单)、便(利)、廉(价)、(灵)验,生动地体现了针刀疗法的特色及优点。
针刀疗法是一种闭合性手术,与针灸相似,不流血、恢复快、无疤痕、无后遗症,立竿见影、标本兼治、一劳永逸。
利用针刀疗法治疗颈椎病1、颈椎病的病因、症状及治疗首先我们需要对颈椎病的病因及病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等疾病的总称。
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因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迫,引发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针刀治疗颈部疾病综述
针刀治疗颈部疾病综述颈椎病包括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及交感神经型,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是从临床症状和病理生理学的角度出发的,是从事骨科大夫必须首先准确掌握的基本内容。
对于颈椎病的正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是取得良好疗效和降低医疗风险的最基本保证。
但是,对于一个治疗骨科疾病的针刀大夫来讲,仅仅有上述的内容还是不够,因为上述分类方法,并没有提供针刀治疗的特殊学科性内容,缺乏直接的指导意义。
要熟练使用针刀,并取得良好的疗效,就必须要明白针刀到底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根据笔者长期的临床观察,以针刀为主的综合治疗,具有以下特点:针、刀结合,优势互补,手法矫正、恢复平衡。
颈部维护关节稳定的椎周软组织(肌肉韧带等)急慢性损伤后的动态平衡失调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颈椎生物力学平衡失调是颈椎发病的根本原因。
椎周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引起组织间的疤痕、粘连以及挛缩,可刺激、卡压穿行其间的血管、神经而引起症状。
另一方面,粘连、挛缩的椎周组织牵拉其附着的椎骨发生力平衡失调,导致颈椎椎体的整体或局部发生位移而产生骨关节的微小移位,这种骨关节的微小移位会使颈椎的生理力线发生偏移,椎体各部位承受的应力会发生改变、失衡,在人体自我代偿机制作用下高应力刺激局部骨质的增生;另一方面,病理性的骨关节微小移位和随之而来的软组织痉挛、肥厚、增生会压迫、卡压邻近的颈部神经、血管、脊髓而产生一系列颈椎病临床症状。
针刀闭合手术一方面可针对椎周软组织病灶内的疤痕、粘连和挛缩进行松解、剥离以重新恢复椎周软组织的动态平衡,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根据颈椎X片所提示的骨关节病理改变,用针刀医学手法进行精确矫正,手法干脆简练、节约时间,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颈椎的生物力学平衡。
一.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可以把针刀治疗颈部疾病根据治疗层次分为以下几类操作方法1.颈部软组织松解治疗这类治疗方法主要是用于颈、肩部、胸背部软组织的慢性疼痛疾病治疗。
具体方法为对筋膜的疏通、松解,达到解除肌肉筋膜粘连,以松去痛的目的,具体方法可以垂直于皮肤,在筋膜表面做十字切开或者连续筋膜松解,也可以在侧方做筋膜的透刺。
针刀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颈椎病
枕后部 备皮 ; 体位 : 患者正坐位 , 颈部呈前届土 0~5左 右, 。1。 暴露治疗部位 : 治疗方法 : 依据《 小针刀疗法》 书中的常规操作 一 方法施术 。分别在枕骨上、 下项线之 间 , 项韧带 、 突或 横突 , 棘 乳 突后缘 , 其中寻找敏感点或痛性 结节点作为主要 治疗点 , 亦可根 据影象学资料找 出相应的治疗点。用龙 胆紫做好标 记, 局部常规 消毒 , 菌洞 巾, 者带无菌手套 , 铺无 术 进针方向应与痛点方 向一 致 , 口线 与人 体纵轴平行 , 刀 垂直 颅底面快速进针达皮 下 , 缓慢 深入 达肌 肉附着点 ( 粘连较重部位 )沿肌纤 维方 向纵行疏 通剥 , 离 21 , — 3刀 再垂直 肌纤维方 向紧贴骨面横向铲剥 2 3刀 , 到达 病变部位后( 此时患者述酸胀感甚 )小范 围内行剥离松解术 , , 不 可来回抽插或动作幅度过大 , 以免损伤周围组织 。术毕后用无菌 敷料( 可用创可贴 ) 贴上 即可 , 并按压 3 s l n 术后 2h保持局 0 mi, 4
道 如下 :
2 治 疗方 法
21 治 疗 组 .
21 针 刀 治 疗 . 1
1 临床 资料
11 一 般 资料 .
本组资料 14例患者均 系门诊病人 , 2 随机分为治疗组 8 5例 其中男 性 4 7例 、 女性 3 例 , 8 年龄最小 2 岁 、 3 最大 6 9岁 ; 病程最 短为 2 9天、 最长为 1 年之久 。药物对照组 3 例 , 9 男性 1 8例、 女
这时 的手法更要 注意 , 以避免因手法过重引起损伤。 213 康 复锻 炼 .
横突常可及不 同程度的敏感压痛点 ,有时可扪及条索状痛性结
节。
1 . 影象学检查 .2 2
针刀疗法治疗颈椎病的应用进展概述
针刀疗法治疗颈椎病的应用进展概述发布时间:2021-12-12T08:16:13.315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8期作者:黄必铁[导读]黄必铁(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900)摘要:颈椎病属于临床常见病症,在老年人群中发病概率较高。
近些年,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颈椎病发病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生活,不利于生活质量提升。
现阶段,临床治疗颈椎病方法较多,并且均有显著效果。
经过大量实验研究与临床实践证明,针刀法治疗颈椎病作用十分突出,基于此,本文对针刀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现作一综述,具体内容如下。
关键词:针刀疗法;颈椎病;研究进展颈椎病指的是颈椎以及附属结构等不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进而发生的退行性病变,受到相关组织压迫、刺激等影响,颈椎病早期临床表现为颈部疼痛、颈部僵硬等,一些患者在早期还会感到肩部、肩胛骨内缘疼痛。
临床治疗颈椎病以非手术治疗、中医治疗、西医治疗、康复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为主。
现阶段,针刀疗法应用较为广泛,并且也取得一定效果,其安全性、稳定性等均能够得到保障。
本文针对针刀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临床实验作综述研究,探究其应用进展。
1.针刀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在颈椎病中属于常见类型之一,以颈项强直、疼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加剧还会导致颈部旋转、屈伸等功能受到限制。
针刀疗法在治疗颈型颈椎病方面效果得到有效证实,并且副作用较小。
据相关研究显示,针刀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包含四个方面内容,依次为镇痛效应、电生理线路系统假说、生物力学学说以及相关蛋白表达等。
一组实验人员发现,给予颈型颈椎病病兔针刀治疗,并抽取其腰间盘组织,检测后发现,治疗前,基于TNF-a-TNFRl-Caspase8凋亡信号通路中的TNFRl、Caspase8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由此可证明,针刀疗法在减少椎间盘凋零相关基因表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中断凋亡信号通路传导。
针刀为主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22 选 治 疗 点 .
下颌, 双手协调, 调整屈颈度数, 使成角落于患部, 再继续轻巧用力, 顿挫旋转, 向后上方轻轻提拉一下, 并 即可闻及 “ 咔嚓 ” 声响, 复位
即告 成 功 。
() 6优点: 患者平卧后, 由于床面限制, 旋转角度最大不会超过 4 度不易失手, 5 不易导致医源性损伤。
2 综 合治疗 方 法
21 颈 椎 病检 查 方 法 .
() 1 视诊: ①局部有 无包块 隆起 , 以及颜 色如红 、 肿改变 。② 两侧是否对称 。 () 2 触诊( 重点查 九条线 )枕下部 : . 线: 隆突 到乳 : A 上项 枕外 突连线 。B下项线: . 上项线下 1 c . m平行 线, 5 查压痛点, 硬结, 椎动 脉, 枕大神经 、 枕小神经压痛情况 。颈部查五条线: 正中线: 后 有无 压痛点, 、 硬结 条索状改变, 浅压痛标 志项韧带病变, 深压痛或硬结 表示棘 间韧带病变 。 距后正中线二侧旁开 1 c . m处有无压痛硬结 5 表示后关节囊病变 。距后 正中线二侧旁 开 3 m处有无压痛硬结 c 表示横 突问题。二侧背部肩胛提肌线路: 二侧各有一条, 肩胛提肌 起 点 c一 l4横突后结节, 肩胛骨内上角 。颈五横突压痛点 。 止点:
针刀松解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所致顽固性颈肩痛48例
20 0 6年 1 O月 一20 0 9年 1 O月收 治顽
结
果
固性颈肩 痛 4 8例 , 2 男 2例 , 2 女 6例 ; 年
龄2 3~5 , 均 3 . 。左侧 2 8岁 平 8 2岁 0例 ,
治 愈 3 例 ( 2 5 ) 显 效 8 例 O 6 .% , ( 6 6 %) 有 效 8例 ( 66 %) 无 效 2 1. 7 , 1. 7 ,
的手用 力下 压 , 以阻 止胸 廓肩 胛 骨 的运
区压痛 , 肩关节活动受限等主要症状 。诊 断符合依据 J 。 患者俯卧于专用针刀治疗床上 , 分 充 暴露颈肩部 , 颈部 肌 肉放松 。① 定 点 : 根 据临床及影像学检查依据 , 配合颈部手诊 在颈椎棘突 、 横突末端及神经根与该 区域
运用针刀松解 治疗 神经根 型 颈椎病 所致 的顽 固性 颈肩 痛 , 得较好 疗效 , 取 现
报告如关节周 围, 故称 肩关节周围炎 , 简称肩周炎 。一般治疗方 法: ①对抗疗法 : 自动按摩运动 、 肩关节 运 动、 肩肢上举运 动 。②伸 缩疗 法 : 病人 直 身跪坐 于软 垫物 上 , 两肩 头尽量耸 起 , 将 头颈尽量 缩 进 ( 乎感 到两 肩 头要 碰 上 似
动 , 于时下的手用 力 向上推 , 置 使病 人 的 手臂尽量往上伸展 , 如此反复进行 2 0次 ; 术者面对端坐的病人 , 一手手掌置于病人
病侧 肘下 , 另一 手握 住病人 病侧 手腕 , 将
其上肢 向外作 环 形转 动 , 此 反复 转 动 如 2 0次 ; 病人 背靠墙站立 , 并将两 手放 于 自 己的头后 , 者面对病人握住其 正常一侧 术 的肘部 , 使之 靠墙 ( 主要 防止病人扭 转身 子 ) 另一只手握住病 人 的病 侧肘 部顺势 , 向墙壁用力下压 , 如此反复动作 2 0次 ; 令 病人保持第 三个手 法的位置 , 将健侧手臂 伸直过头靠墙 , 由术者用手抓住病人 患肢 的肘关节 部 , 势用力 朝墙 壁推压 , 此 顺 如
从针刀松解寰枕筋膜论治颈性眩晕
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A pr .2024,V o l .32N o .8җ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73933):韩为,E -m a i l :139********@139.c o m第一作者:邓其玲,E -m a i l :1036202760@q q.c o m 从针刀松解寰枕筋膜论治颈性眩晕җ邓其玲1韩为2(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31;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合肥230061)ʌ摘要ɔ 颈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常伴有头部昏蒙感㊁偏头痛,疼痛可放射至前额及眉棱骨处,后枕部沉重感明显或有麻木㊁恶心㊁呕吐等交感神经症状㊂本病的病因㊁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多样,根据弓弦理论可知寰枕筋膜病变是引起颈性眩晕的重要因素,针刀松解这一部位有利于恢复颈椎的稳定与平衡㊂ʌ关键词ɔ 颈性眩晕;针刀;寰枕筋膜;弓弦理论中图分类号:R 255.3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4.0804 颈部软组织病变是引起颈性眩晕的重要因素,与感受寒湿之邪,以及筋膜㊁肌肉慢性劳损等有关㊂寰枕筋膜是指联结寰椎前后弓与枕骨大孔前后缘之间的结缔组织膜,属于颈椎项筋膜的一部分㊂寰枕筋膜挛缩,会导致椎间隙变窄㊁椎动脉受挤压㊁脑供血不足,发生颈性眩晕,且于左右旋转颈部时症状更明显㊂1 从寰枕筋膜的位置及解剖论颈性眩晕寰枕筋膜位置的特殊性及其周围组织的附属性决定了其在颈性眩晕发作中的重要性㊂寰枕筋膜能稳定寰枕关节,辅助颈椎做大幅度活动,使颈椎处于力的平衡状态,还参与调节神经功能㊂1.1 寰枕筋膜的弓弦作用与颈性眩晕的关系 针刀医学人体弓弦力学系统是以骨为弓,以关节囊㊁韧带㊁肌肉㊁筋膜为弦,完成人体特定运动功能的力学系统[1]㊂颈段弓弦力学解剖系统以枕骨㊁颈椎骨为弓,以项韧带㊁黄韧带㊁棘间韧带㊁横突间韧带㊁关节囊韧带㊁前纵韧带㊁后纵韧带为静态弓弦,以头夹肌㊁颈夹肌㊁竖脊肌㊁头半棘肌和颈半棘肌㊁颈部多裂肌㊁颈部回旋肌㊁棘间肌㊁横突间肌㊁椎枕肌㊁头后大直肌㊁头后小直肌㊁头下斜肌㊁头上斜肌等为动态弓弦[2]㊂根据弓弦理论,寰枕筋膜相当于承担弦的作用,辅助颈椎做大幅度活动㊂长期的劳损使寰枕筋膜处于牵张状态,从而改变寰枕关节间隙,导致椎动脉受挤压,使机体的平衡和定向产生障碍,引发颈性眩晕㊂1.2 寰枕筋膜周围神经血管组织与颈性眩晕关系 寰枕关节主导头部的俯仰和侧屈活动,寰枕关节的微小错位容易诱发眩晕㊁头痛,临床上易被忽略,且发病率较高,其附着的寰枕筋膜劳损是病理基础㊂寰枕筋膜是连接头与颈的一个重要组织,不当的生活方式如低头看手机㊁高枕卧位等,易造成寰枕筋膜积累性劳损㊂寰枕关节大幅度屈伸活动,以及过度的牵拉对抗,致使寰枕筋膜增生㊁挛缩,从而导致寰枕之间角度缩小,寰枕间隙变窄,进而压迫椎动脉引起脑部供血不足,导致颈源性眩晕发生[3]㊂寰枕筋膜的长期牵张,纤维增生变性,可导致椎动脉血流速度变慢,大脑供血量下降,氧含量降低,从而出现颈性眩晕㊂2 从寰枕筋膜的作用论颈性眩晕颈性眩晕作为临床常见病,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较多,如颈本体感受器学说㊁椎动脉机械压迫学说㊁神经体液因子学说㊁颈部交感神经刺激学说㊁偏头痛相关性眩晕学说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学说等[4-5]㊂颈本体感受器学说认为,上颈椎区域的持续疼痛可引起颈部本体觉感受器产生异常刺激信号,这种异常刺激信号传入脑干,引发脑干前庭核群功能异常,向上传导至大脑皮层,进而产生眩晕症状[4]㊂椎动脉机械压迫学说认为,颈椎关节退变或创伤等导致颈椎骨质增生㊁失稳及椎间孔狭窄等,进而压迫椎动脉,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㊁前庭器官缺血,发生眩晕[4]㊂根据临床总结,寰枕筋膜的高压状态及持续的疼痛应激状态是导致颈性眩晕的重要因素,改善这种状态,使颈部力学达到平衡,内在性结构得到调整,颈部气血循环有序,11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4月第32卷第8期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A p r.2024,V o l.32N o.8则眩晕得除㊂3从中医的病因病机角度论治颈性眩晕‘黄帝内经“载: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㊂ 指出眩晕责之于肝,其发病与外邪㊁血虚㊁髓海不足等多种因素有关㊂张仲景指出痰饮为眩晕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张景岳认为 无虚不作眩 ,虞抟提出 血瘀致眩 ,为后世医家治疗眩晕提供了理论支撑㊂颈部气血凝滞,痹阻不通,筋脉不舒可导致颈项疼痛,或颈筋损伤,血不循经,溢于脉外,瘀阻不行,气机受阻,不通则痛,也会发生眩晕㊂总之,气血不能上通脑窍,久之不能濡养脑髓,可致头晕目眩㊂全国名中医赵文海在治疗颈性眩晕时注重 命门 学说,认为本病多因肾阳不振㊁外邪侵袭㊁劳损等导致经络不通㊁痰瘀之邪痹阻经络而发,强调补虚为主㊁兼祛痰逐瘀的治疗法则[6]㊂中医讲求阴阳平衡,松解寰枕筋膜可调整气血阴阳平衡[7]㊂‘素问㊃阴阳应象大论“曰: 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㊂ ‘证治准绳“记载: 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百会,下在风府㊂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㊂审守其输,而调其虚实㊂ 百会㊁风府皆属督脉之穴,风府位于颈后区,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相当于寰枕筋膜所覆盖的位置㊂督脉统率全身之阳气,由髓海空虚致病者,当调督脉,通督填髓,促进阴阳平衡㊂4针刀的具体操作方法嘱患者反坐于靠背椅,两臂屈曲搭在靠背椅上,双手叠加,前额贴于手背上,选择枕下肌群㊁两侧乳突稍下方的压痛点,以及C1㊁C2的小关节突关节㊂枕下肌群主要选择头后小直肌止点㊁头上斜肌的止点;C1㊁C2的小关节突关节,即第一颈椎㊁第二颈椎棘突点旁开2.5寸,即小关节囊在体表的投影点㊂具体操作步骤:常规消毒皮肤,于各进针点行局部麻醉,当注射针头刺入枕下有阻滞感时,方可沿枕骨粗隆方向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20m g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0.1g㊂选用中号针刀,以针刀沿骨面垂直刺入,刀口线与人体纵轴线平行,纵向切割,避免横切㊂随后将针刀抬起,沿患者颅底骨面朝向寰枕关节方向推进,松解软组织,推进深度不超过1c m㊂接着松解第1㊁2颈椎小关节囊区,刀口线与人体纵轴线平行,垂直进针,抵达骨面,逐步松解肌筋膜㊁关节囊㊂针刀拔出后需按压后枕部止血至少3m i n,乳突部及C1㊁C2小关节突关节处局部拔罐出血3m i n,然后贴敷创可贴,嘱患者治疗后3d内避免伤口接触生水以防止感染㊂施术者应掌握颈部的解剖结构,操作过程中避免伤及枕大动脉,在纵向切割时,刀口线向外,防止误入枕骨大孔㊂5病案举例患者,女,50岁,2022年12月15日因 后枕部疼痛伴头晕1周 就诊㊂患者有颈椎病病史,后枕部经常疼痛㊁沉重感明显,颈部不耐劳,低头稍久,即感头痛㊁头晕,1周前因工作繁忙,低头过久,出现头晕㊁乏力,伴有后枕部沉重麻木感,低头活动时头晕明显,偶有一侧放射性头痛,伴轻微恶心欲吐㊁心慌不适,自服颈舒颗粒后症状轻微缓解,但仍有头晕及后枕部沉重疼痛感,痛处固定,否认肢体麻木㊁颠顶疼痛㊁耳鸣及听力下降,平素少气懒言,纳寐一般,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涩㊂查体示:枕骨粗隆下方压痛广泛,乳突下压痛明显,颈枕部肌肉触之紧张㊂颈椎正侧位片及张口位片示:颈椎退行性变㊂西医诊断:颈椎病㊂中医诊断:眩晕,气血亏虚夹瘀证㊂治法:舒筋通络㊁补益气血㊂拟行针刀治疗1次,主要治疗选点:乳突后压痛点㊁枕骨粗隆与乳突连线的内1/3交点,C2棘突与乳突连线中点,C1㊁C2关节突关节,按针刀四步法进行针刀治疗后,患者上述症状逐渐好转,辅以健脾益气中药治疗,后随访,无明显不适㊂按语:本例患者为中年女性,精气逐渐衰弱,纳食一般,脾胃气血化生不足,无以充养筋骨经脉,加之过劳后耗伤气血,经脉痹阻,气血不能上荣脑窍,导致眩晕㊂气血化源不足是本,颈枕部瘀阻不通是标,急则治其标,先通过针刀松解颈枕部肌肉,调节颈段软组织的力学平衡,改善寰枕筋膜的张力及督脉的气血循环,使气血得以上注脑窍,再配合中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㊂6小结颈性眩晕在临床中发病率较高,颈部组织的长期牵拉劳损,导致其局部经脉气血痹阻不通,气血不能上荣脑窍,发为眩晕㊂寰枕筋膜病变是引起颈性眩晕的重要因素,运用针刀松解寰枕筋膜可通督调神,缓解局部肌肉㊁筋膜的紧张状态,改善神经血管供血,达到舒筋活络㊁调血活血的目的㊂参考文献[1]万碧江,张天民,吴绪平.针刀医学人体弓弦力学系统对21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4月第32卷第8期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A pr .2024,V o l .32N o .8‘内经“筋经理论的重新认识[C ]//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全国第3届针刀治疗膝关节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十堰: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2013:11-14.[2]张天民,杜艳军.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简论[J ].中国医药导报,2017,14(3):164-168.[3]王刚,傅艳倩,胡洪平,等.针刀松解寰枕筋膜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研究[J ].世界中医药,2020,15(18):2799-2802,2807.[4]张阳,李放,孙天胜.颈性眩晕发病机制新进展[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8,7(5):373-376.[5]杨雨薇,陈小波,祝郑飞,等.颈性眩晕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J ].中医临床研究,2022,14(30):26-29.[6]赵长伟,尹志达,王国臣,等.全国名中医赵文海教授论治颈性眩晕的经验[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23,31(5):81-82,88.[7]张军,罗娅娜.阴阳平衡针法治疗颈性眩晕的机制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0):2556-2558.[8]王志勇,曹保纲.针刀松解枕下肌群治疗颈性眩晕42例临床观察[J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7(3):78-81.[9]尹保国,沈宏友,郭家松,等.椎枕肌劳损的应用解剖及针刀治疗的商榷[J ].颈腰痛杂志,2002,23(1):12-14.(收稿日期:2023-04-26)[编辑:白晓晖张思思]җ基金项目:湘南学院2023年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X 2023088):石峻林,E -m a i l :340240726@q q.c o m 第一作者:徐龙宇,E -m a i l :3050393710@q q.c o m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思路探讨җ徐龙宇1徐健根2,石峻林1(1.湘南学院,湖南郴州423000;2湖南省平江县健根诊所,湖南岳阳414500)ʌ摘要ɔ 该文对2022年12月18日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地区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思路进行探讨,认为该地区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为风寒湿疫,临床中可应用解肌清热㊁祛风胜湿㊁散寒止痛的治疗方案㊂ʌ关键词ɔ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病;风寒湿疫;五运六气;柴葛解肌汤;羌活胜湿汤;川芎茶调散中图分类号:R 254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4.0805 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 新冠病毒 )感染属于中医 瘟(温)疫 范畴,如‘温疫论“所言: 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㊂ 随着新冠病毒的变异,其传染性㊁致病力㊁感染症状均发生了变化[1]㊂笔者基于‘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理论,结合湖南地域㊁气候特点及临床实践经验,对2022年12月18日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地区发生的新冠病毒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思路进行探索,现总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㊂1 病因病机及症状浅析1.1 病因病机 新冠病毒感染属中医 瘟(温)疫 范畴,多数医家认为本病属于寒疫[2-6]㊂仝小林等[7]分析新冠病毒感染的发病季节㊁气候因素,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特点,将本病命名为 寒湿疫 ㊂阮永队等[8]将本病的病机概括为寒湿疫毒邪气内盛㊂疫病的发生与五运六气密切相关[9-10]㊂根据‘黄帝内经“中的运气学规律,2022年(壬寅年)的五运六气基本格局为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岁运木运太过㊂蔡立伟[11]认为,司天在泉为厥阴风木(少阳相火)及少阳相火(厥阴风木)时,对四象人(四象人是朝鲜医学家李济马在其所创建的朝医四象医学理论体系中提出的,根据人体的形态㊁心理状态㊁生理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分为太阳人㊁少阳人㊁太阴人㊁少阴人4种基本类型,主要用于指导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发病影响最大㊂‘素问㊃六元正纪大论“言: 凡此少阳司天之政 风乃暴举,木偃沙飞,炎火乃流,阴行阳化,雨乃时应,火木同德,上应荧惑㊁岁星 故风热参布 寒乃时至,凉雨并起㊂民病寒中,外发疮疡,内为泄满 往复之作,民病寒热31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4月第32卷第8期。
小针刀神经根管直接松解术治疗根型颈椎病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
小针刀神经根管直接松解术治疗根型颈椎病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作者:田和炳陆亮亮蒋晓明李兴勇吴蓉郭旗黄德军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3年第07期[摘要] 目的在前期探索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小针刀神经根管直接松解术治疗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50例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双盲对照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针灸、推拿、牵引及中药辨证施治内服治疗,治疗组加载小针刀神经根管直接松解术,对照组加载神经根管假松解术。
以无效、疗效不佳而要求结束试验为观察终点,试验中进行症状体征积分及MPQ量表评定、不良事件调查并记录,并随访半年。
结果治疗组疗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小针刀操作中2例出现神经根损伤,出现患肢麻木疼痛,未经特殊处理后分别于10、15 d症状体征消失。
结论小针刀神经根管直接松解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总体疗效上有一定优势,但其不良反应较重,潜在风险较高,尚需进一步探索更安全有效的技术方案。
[关键词] 小针刀;神经根管直接松解术;神经根管间接松解术;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图分类号] R68;R245.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7-23-05小针刀及中医综合治疗根性疼痛具有较好的疗效优势,本科在该领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1-2],为进一步系统总结,本科室进一步完善试验设计并上报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立项,于2006年10月~2011年3月期间,较为系统而严谨地进行了小针刀神经根管松解术治疗根性疼痛的系列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按随机双盲法,将合格的根型颈椎病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40~68岁,平均(55.5±7.4)岁,病程7 d~20年,平均(21.2±52.8)个月;对照组25例,男19例,女6例,年龄42~69岁,平均(56.5±9.4)岁,病程7 d~20年,平均(28.0±56.0)个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秘针刀整体松解术为何能够治愈顽固的颈椎病
针刀疗法
针刀疗法是指以针刀为工具,结合中医针灸理论与现代外科手术操作方法,参照生物力学、西医的生理学,解剖学及人体电生理线路等学说,用于临床治疗各类疾病的一种医疗体系。
主要简介
针刀疗法又称小针刀疗法,是指以针刀为工具,结合中医针灸理论与现代外科手术操作方法,参照生物力学、西医的生理学,解剖学及人体电生理线路等学说,用于临床治疗各类疾病的一种医疗体系。
针刀疗法所采用的针刀是一种融合中医针灸用针与手术刀功能的新型医疗器械,外观具有针和刀的双重特性。
基本形状与针灸类似而略粗,前端针尖部位为一扁平刀刃,宽0.8毫米。
针刀既可以像针灸用针一样刺进体内达到针灸的效果,又能在体内起到切割,剥离,松解等手术刀功能。
针刀疗法有适应症
针刀疗法在临床上主要针对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所致的颈椎病、颈肩痛、腰腿痛(包括腰肌劳损、腰椎管狭窄、骨质增生症等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腱鞘炎、跟骨痛/网球肘、各种关节韧带损伤、以及因扭挫伤、骨伤、挤压伤、肌肉注射、手术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长久性疼痛;此外,对风湿类风湿、慢性支气管炎、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痉挛性脑瘫、青少年O型腿(罗圈腿)、X型腿、臀肌挛缩、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胃炎、胃溃疡、结肠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多种疑难杂症也有独特的疗效。
针刀疗法特点
前国家卫生部长张文康部长的对针刀的评语,将针刀疗法的特点归纳为四个字:简(单)、便(利)、廉(价)、(灵)验,生动地体现了针刀疗法的特色及优点。
针刀疗法是一种闭合性手术,与针灸相似,不流血、恢复快、无疤痕、无后遗症,立竿见影、标本兼治、一劳永逸。
利用针刀疗法治疗颈椎病
1、颈椎病的病因、症状及治疗
首先我们需要对颈椎病的病因及病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等疾病的总称。
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因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迫,引发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颈椎病多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及继发性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
颈椎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子僵硬,活动受限;部分患者伴有头晕,重者恶心呕吐,卧床不起,少数可见眩晕,猝倒;有的患者一侧面部发热,出汗异常,肩背部沉重感,上肢无力,手指发麻,肢体皮肤感觉减退;另一些病人下肢无力,行走不稳,双脚麻木,行走时有踏棉花的感觉。
当颈椎病累及交感神经时可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双眼发胀、发干、双目无法张开、耳鸣、耳堵、平衡失调、心动过速、心慌,胸部紧朿感,有的甚至出现胃肠胀气等症状。
如果疾病久治不愈,会引起心理伤害,产生失眠、烦躁、发怒、焦虑、忧郁等症状。
1、慢性劳损颈椎长期超限负荷引起的慢性损伤,主要由长期睡姿不良、工作姿势不良及长时间上网、游戏、打麻将等不良生活习惯所致;
2、头颈部外伤头颈部遭受过外伤与颈椎病的产生及加剧有明显关联,不同部位、程度的外伤在颈椎病发展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影响;
3、颈部炎症颈部有急性和慢性感染时,尤其是咽喉部炎症可直接刺激邻近的肌肉和韧带,致使韧带松弛,肌张力减低,椎节内外平衡失调,加速和促进退变的发生和发展;
传统上,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主要有药物镇痛、颈椎牵引疗法、颈椎制动、理疗、推拿按摩、针灸和穴位封闭等疗法,虽然对缓解症状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能改变导致颈椎病的颈椎强行性退变,无法彻底根治,极易导致颈椎病的复发。
2、针刀疗法的治疗颈椎病机理
针刀疗法运用针刀在各类慢性颈椎病的软组织病变部位对粘连、疤痕、挛缩进行闭合性松解分离;通过松解组织粘连、消除硬结条索、减轻组织压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加快水肿吸收、解除血管神经卡压,实现治疗目的。
针刀是一种根治性手术,治疗后只要注意保养,颈椎不再劳损便不会复发。
针刀医学的理论认为:颈椎发病的根本原因是颈椎部位维护关节稳定的椎周软组织(肌肉韧带等)受到急慢性损伤后引起动态平衡失调,由此而造成颈椎部位生物力学平衡失调。
其主要发病机制如下:
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引起组织间的疤痕、粘连以及挛缩,可刺激、卡压穿行其间的血管、神经而引起症状;另一方面,粘连、挛缩的椎周组织可牵拉所附着的椎骨,导致力平衡失调,引起颈椎椎体的整体或局部发生位移而产生骨关节的微小移位;与此同时,这种骨关节的微小移位会使颈椎的生理力线发生偏移,椎体各部位承受的应力会发生改变,在人体自我代偿机制作用下导致骨质增生的发生,这种病理性的骨关节微小移位和变性的软组织会压迫、卡压周围的颈部神经、血管、脊髓,从而产生一系列颈椎病临床症状。
针刀闭合手术一方面可针对椎周软组织病灶内的疤痕、粘连和挛缩进行松解、剥离以重新恢复椎周软组织的动态平衡,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根据颈椎X
片所提示的骨关节病理改变,用针刀医学手法进行精确矫正,恢复颈椎的生理力学平衡。
3、针刀对颈椎病的局部治疗和整体治疗
目前针刀治疗颈椎病有2种主要的治疗方法:一种是以压痛点为治疗部位的局部治疗,为大部分临床针刀医生所应用;一种是颈椎病的病理构架为治疗点的整体治疗,只有张天民教授(整体松解术创始人)和他的学生等人使用。
压痛点的针刀治疗只是局部的治疗,对缓解疼痛有效果,但要治愈颈椎病,必须根据疾病的病理机制,从点——线——面进行全面治疗。
依据颈椎病的网状病理构架,我们设计了“T”形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颈椎病。
这种术式设计的基础是根据颈椎病时,颈部弓弦力学系统的形态学改变所形成的网络状的病理构架, T形横线针刀操作既松解了附着于枕骨上项线周围的项韧带的止点、斜方肌的起点、头棘肌止点、头半棘肌的止点、头最长肌的止点以及胸锁乳突肌的后
侧止点,同时又松解了枕骨下项线周围的椎枕肌的起止点;T形竖线针刀操作既松解了颈深筋膜,又松解了椎枕肌起点,项韧带起点,头夹肌起点,斜方肌的起点,颈夹肌等肌肉起点。
4、针刀疗法治疗颈椎病的关键和要点
针刀治疗颈椎、腰椎疾病的关键在于松解椎周病变的软组织,除了针刀的运用,医师的经验和手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治疗效果。
针刀疗法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中,针刀的功用占70%,而手法整脊、适当用药则占30%,一名合格的针刀医师必须精通中医经络理论和手术操作方法,才能有效运用针刀对病变部位进行整体松解。
针刀疗法治疗颈椎病的要点
(一)、肌型颈椎病:针刀主要松解肩胛提肌,C2棘突旁,或颈固定肌群(头、颈夹肌、头、颈半棘肌。
用针刀斜刺术效果好,且安全无痛。
(二)、动脉型颈椎病:针刀主要松解椎枕肌、腱弓、环枕后膜,C2关节囊;
(三)、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刀主要松解斜角肌、固定肌群、项韧带及颈背筋膜等;
(四)、脊髓型颈颈椎病:针刀主要松解颈固定肌群、项韧带、某一压迫节段关节囊、并辅以动态牵引、营养神经药、扩血管药;
(五)、交感型颈椎病:针刀主要松解斜角肌或针刀触激星状神经节。
5、针刀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优势
直击病变部位,综合治疗、标本兼治;
微创无痛,疗程短、见效快、效果彻底;
不需要打封闭,安全有效、费用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