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5-1-4 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一)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课件 1.4《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共19张PPT)
吸收峰的面积与氢原子数成正比。
2、作用: 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可知道有机物里含有氢 原子种类以及不同种类氢原子的数目之比。
核磁共振 氢 谱信息
A.吸收峰数目=氢原子类型
B.不同吸收峰的面积 不同氢原子
之比(强度之比)
的个数之比
思考:CH3-_O-CH3 、CH3CH2-OH各有几种吸收峰? 不同氢原子数目为多少?
( B)
练1:某有机物的结构确定: ①测定实验式:某含 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经燃烧分析实验测 定其碳的质量分数是64.86%,氢的质量分数是 13.51%, 则其实验式是( C4H10O ) .
②确定分子式:下 图是该有机物的质 谱图,则其相对分
子质量( 74 )
分子式( C4H10O)。
对称CH3
对称CH2
C—O—C
[练2].下图是分子式为C3H6O2的有机物的红外光谱 谱图,推测其结构。
O
CH3—C—O—CH3
不对称CH3
C=O
C—O—C
2.核磁共振氢谱(HNMR) p22-23
1、原理:在不同环境中的氢原子因产生共振时吸收电
磁波的频率不同,在图谱上出现的位置也不同,
各类氢原子的这种差异被称作化学位移;而且,
【例1】 某含C、H、O三种元素的未知物A,经燃烧分析
实验测定该未知物碳的质量分数为52.16%,氢的 质量分数为13.14%,试求该未知物A的 实验式。
【思路点拨】 (1) 先确定该有机物中各组成元素原子的质量分数 (2) 再求各元素原子的个数比
实验式:C2H6O
若要确定它的分子式,还需要什么条件?
三、分子结构的鉴定:
1.红外光谱 p22第一段
原理: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五第一章第四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第1课时
2014-4-3
操作步骤: ①组装仪器 ④通冷却水 蒸 馏 烧 瓶
②检查气密性 ③加瓷片、加工业乙醇 温度计 ⑤加热蒸馏,收集馏分。 冷 凝 尾 管 接 管
热水 冷水 锥 形 瓶
2014-4-3
2、重结晶 重结晶是提纯固体化合物常用的方法之一。 原理: 利用溶剂与被提纯物质和杂质的溶解度的不同,使杂 质在热过滤时被滤出或冷却后留在母液中与晶体分离, 溶剂选择的条件: 从而达到提纯的目的。 重结晶的步骤 不纯固体物质
2014-4-3
二、分离、提纯 1、蒸馏: 利用混合物中各种成分的沸点不同而使其分离的方法。如石油 的分馏。 常用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物。 条件:有机物热稳定性较强、含少量杂质、与杂质沸点相差较 大(30℃左右) 实验1-1 含杂工 业乙醇 工业乙醇的蒸馏 蒸馏 工业乙醇 (95.6%) 加CaO 蒸馏 无水乙醇(99.5% 以上)
2014-4-3
4.为了除去KCl固体中少量MgSO4和CaCl2杂质,须进行 下列六项操作,正确的次序是( D ) ①加水溶解;②加热蒸发得到晶体;③加入过量BaCl2溶 液;④加入过量盐酸;⑤加入过量K2CO3;⑥过滤。 A.①⑤③⑥④② B.①⑤③④⑥②
C.①③④⑥⑤②
D.①③⑤⑥④②
2014-4-3
1、加热溶解:往装有粗苯甲酸的烧杯中加入40 mL蒸馏水,在 石棉网上搅拌加热,至粗苯甲酸溶解。全溶后再加入少量蒸馏 水。 2、趁热过滤:用玻璃漏斗趁热将溶液过滤到另一100mL烧杯中。 学与问: (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1、溶解后加入少量的水的作用是什么? 3、冷却结晶:将滤液静置,使其缓慢冷却结晶。 2 4、结晶时,温度越低越好吗? 、滤出晶体。 ①为了减少趁热过滤过程中苯甲酸的损失,一般在加热溶解固 注: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0.17g(25℃), 6.8g(95℃) 体后再加少量蒸馏水; ②冷却结晶时,并不是温度越低越好。因为温度过低,杂质的 提纯 粗产品 热溶解 热过滤 冷却结晶 溶解度也会降低,部分杂质也会析出,达不到提纯的目的。 产品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第一章 第四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人教版化学·选修5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二、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 1.蒸馏 (1)适用范围及条件:分离和提纯互相溶解的沸点不同的液态有机混合物。 (2)装置。
人教版化学·选修5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注意事项: ①温度计水银球位于 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 ②碎瓷片的作用:防止 暴沸 。 ③冷凝管中水流的方向是 下 口进入, 上 口流出。
人教版化学·选修5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三、元素分析、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的确定 (一)元素分析 1.定性分析:确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 用化学方法鉴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如燃烧后,一般碳生成 CO2 、氢生成 H2O 、 氮生成 N2 、硫生成 SO2 、Cl 生成 HCl。
人教版化学·选修5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3)最后计算确定有机物分子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人教版化学·选修5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二)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 1.原理 用高能电子流等轰击样品分子,使该分子失去电子变成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和碎片 离子。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各自具有不同的 相对质量 ,它们在磁场的作用下到达 检测器的时间将因质量不同而先后有别,其结果被记录为质谱图。
人教版化学·选修5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3)操作要求 加萃取剂后充分 振荡 ,静置分层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从下口将 下层液体 放出,
并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人教版化学·选修5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微思考] 在苯甲酸的重结晶实验中,是不是结晶的温度越低越好?
提示:不是,温度过低,杂质的溶解度也会降低,部分杂质也会析出,达不到提纯 的目的。
人教版化学·选修5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人教版选修5 1.4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
有机分子最简式的测定常采用燃烧法,其原理是 在电炉加热条件下用纯氧气氧化样品,根据产物 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装置如下:
注意:有机物分子式及结构式的确定方法 ①有机物组成元素的推断 一般来说,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后,若产物只有CO2 和H2O,其组成元素可能为C、H或C、H、O。
②欲判断该有机物是否含氧元素,首先应求出产 物CO2中碳元素的质量及H2O中氢元素的质量,然 后将C、H的质量之和与原来有机物质量比较,若 两者相等,则原有机物的组成中不含氧元素;否 则,原有机物的组成中含氧元素。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第一课时 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
一、学习目标
初步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初步 学会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常规方法(蒸馏法与重结 晶法)。
分子量 实验式
结构式
二、有机物的分离、提纯
1.蒸馏 (1)用途:常用于分离、提纯沸点不同的__液__态____
有机物。
(2)适用条件
①有机物热稳定性__较_强_____;
分离硬脂酸 ________ 钠和甘油
洗气
分离、提纯气体 混合物
洗气装置
除去甲烷中 的乙烯
过滤
分离不溶性的固 体和液体
过滤器
分离硬脂酸 与氯化钠
四、蒸发 (1)蒸发的目的:是分离溶液中可溶性溶质和溶剂 的一种操作方法。
(2)蒸发的操作:一般用蒸发皿蒸发。蒸发前要擦 干蒸发皿外壁的水,随后在皿内倒入要蒸发的溶 液,溶液的量不要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以免沸 腾时溶液溢出皿外。开始时直接加热,并用玻璃 棒不断搅拌,防止暴沸使溶液飞溅出皿外。当溶 液呈粘稠状时,应减小火焰,并加速搅拌。待溶 液中出现较多晶体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使残 留的少量溶剂蒸发而得到干燥的晶体。
人教化学选修5第一章 第四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共25张PPT) (1)
结构分析:核磁共振法 (H’—NMR)
作用:测定有机物中H 原子的种类 和数目
信号强度之比
信
吸收峰数目=氢原子类型
号
个
峰
数
面
积
不同吸收峰的面积之比(强度之比)=
不同氢原子的个数之比
练习4、分子式为C2H6O的两种有机化合物的1H核磁共 振谱,你能分辨出哪一幅是乙醇的1H-NMR谱图吗?
HH
HH
H—C—O—C—H H―C―C―O-H
45
+ CH3CH2OH
46
离子的质荷比越 大,达到检测器 需要的时间越长, 因此质谱图中的 质荷比最大的就
/%
0 20 30 40 50
质荷比 是未知物的相对
乙醇的质谱图
分子质量。
练习1.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贡献之一是发明 了对有机物分子进行结构分析的质谱法。设H+的质荷 比为β,某有机物样品的质荷比如右图所示(假设离子 均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信号强度与该离子的多少有关),
利用有机物与杂质物理性质的差异而将它们分开。 (1)蒸馏
有机物分离的 (2)重结晶 常用物理方法 (3)萃取
(4)分液
(1)、蒸馏: 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种成分的沸点不同而使其分离的 方法。如石油的分馏。 条件:有机物热稳定性较强、含少量杂质、与杂质沸 点相差较大(30℃左右) 实验1-1工业乙醇的蒸馏
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确定分子式
质谱法、相 对密度法
波谱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
确定结构式
【思考与交流】 1.常用的分离、提纯物质的方法有哪些?
蒸馏 、重结晶、萃取、分液 2.归纳分离、提纯物质的总的原则是什么?
不引入新杂质;不减少提纯物质的量;易分离
最新人教版选修5高中化学第1章第4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学设计
研究有机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一、教材分析《研究有机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人教版高中选修五《有机基础》第1章第4节的教内容,主要习研究有机合物的一般步骤和实现这些步骤的方法有哪些,通过这些方法讨论有机物的分子组成与结构,这部分知识放在习各类有机物之前,目的是为进一步研究有机物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教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研究有机合物的一般步骤;2.掌握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方法(蒸馏法、重结晶法、萃取法等);3.了解测定有机合物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的一般方法;4.掌握确定有机合物的分子式;5.解解鉴定有机合物结构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能力目标:会确定有机物的分子组成与结构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分离和提纯”实验的操作,培养生勇于实践的精神和态度。
(2)通过联系知识与研究方法的关系,激发生对的兴趣热爱,认识有机物结构的重要性。
三、教重点难点重点:有机物分子组成与结构的确定。
难点:有机物分离与提纯。
四、情分析我们的生属于平行分班,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分离实验生有一定的基础,但有些生还是不清楚,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对于用高技方法确定有机物结构式首次接触,需要教师指导并得出正确的认识。
五、教方法1.实验法: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生进行分组实验(如条件不具备可采用演示实验)。
2.案导:见后面的案。
3.新授课教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生的习准备:预习实验“蒸馏”“重结晶”,初步把握实验的原和方法步骤。
2.教师的教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内探究案,课后延伸拓展案。
3.教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六(或八)人一组,实验室内教。
课前打开实验室门窗通风,课前准备好所需实验用品。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生的疑惑,使教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人教高中化学选修五1.4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25张)
自主预习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1 2 3 4
合作探究
触类旁通
1.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步骤 分离、提纯 元素定量分析,确定实验式 质谱分析 测定相对 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式。
自主预习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1 2 3 4
合作探究
触类旁通
2.有机化合物常用的分离、提纯方法 提纯混有杂质的有机物的方法很多,基本原则是利用有机物与杂质物理性质的 差异而将它们分离。 (1)蒸馏 ①定义:蒸馏是分离、提纯沸点不同的液态有机物的常用方法。 ②适用条件:a.该有机物热稳定性较强。 b.有机物与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一般约大于30 ℃)。 ③原理:加热混合物时,沸点低的组分先汽化,经冷凝后收集,然后依次分离其余 各组分。
合作探究
触类旁通
3.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1)元素分析 将一定量的有机物燃烧后转化为简单无机物,并定量测定各产物的质量,从而推 算出有机物分子中所含元素原子个数的最简整数比,即实验式。
(2)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
①质谱是近代发展起来的快速、微量、精确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它用高 能电子流等轰击样品分子,使该分子失去电子变成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和碎片离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触类旁通
第四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 骤和方法
自主预习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合作探究
触类旁通
1.初步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 2.初步学会分离、提纯有机化合物的常规方法(蒸馏法与 重结晶法)。 3.知道现代物理方法在测定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相 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分离、提纯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难点: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选修5 第一章 第四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质谱仪
[练习3]某有机物的结构确定: ①测定实验式:某含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经燃 烧分析实验测定其碳的质量分数是64.86%,氢的质量 分数是13.51%, 则其实验式是( C4H10O )。 ②确定分子式:下图是该有机物的质谱图,则其相对 分子质量为( 74 ),分子式为( C4H10O )。 n(C)∶n(H)∶n(O)=64.86%/12∶13.51%/1∶21.63%/16 =4∶10∶1
质谱图中的质荷比:碎片的相对质量(m)和所带电荷 (e-)的比值 (分子离子的质荷比越大,达到检测器需要的时间最长, 因此谱图中的质荷比最大的就是未知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核磁共振仪 质谱法作用: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小结: 质谱仪有什么作用?其原理是什么?
它是用高能电子流等轰击样品分子,使该分子失去电 子变成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这些不同离 子具有不同的质量,质量不同的离子在磁场作用下达 到检测器的时间有差异,其结果被记录为质谱图。
将准确称量的样品置于一燃烧管中 ,再将其彻底燃烧成二氧化碳和水,用 纯的氧气流把它们分别赶入烧碱石棉剂 (附在石棉上粉碎的氢氧化钠)及高氯 酸镁的吸收管内,前者将排出的二氧化 碳变为碳酸钠,后者吸收水变为含有结 晶水的高氯酸镁,这两个吸收管增重量 分别表示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重量, 由此即可计算样品中的碳和氢的含量。 如果碳与氢的百分含量相加达不到100% ,而又检测不出其他元素,则差数就是 氧的百分含量。本法的特点是碳氢分析 在同一样品中进行,且对仪器装置稍加 改装后,即能连续检测其他元素。
+ CH3CH2
29 27
质谱图中的质 荷比最大的就 20 30 40 50 质荷比 是未知物的相 乙醇的质谱图 对分子质量。
46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1-4化学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共45张PPT)
相对丰度
乙乙醇的醇质的谱质图谱图
CH2=OH+ 31 乙醇
100%
质荷比最大的 数据表示未知物A 的相对分子质量。
60%
CH3CH2+
29 27
15
CH3CH=OH+ 45
20%
CH3CH2OH+ 46
0
20
30
50
m/e
[练习6].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贡献之一是发 明了对有机物分子进行结构分析的质谱法。其方法是 让极少量的化合物通过质谱仪的离子化室使样品分子 大量离子化,少量分子碎裂成更小的离子。如C2H6离 子化后可得到C2H6+、C2H5+、C2H4+……,然后测定 其质荷比。设H+的质荷比为β,某有机物样品的质荷 比如右图所示(假设离子均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信号 强度与该离子的多少有关),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A 甲醇 B 甲烷
C 丙烷 D 乙烯
B
三、分子结构的鉴定
计算不饱和度
分子式
推测可能的 官能团
写出可能的 同分异构体
结构式 (确定有机物的官能团)
有机物的性质
三、分子结构的鉴定
1、红外光谱
由于有机物中组成化学键、官能团的原子处于不断振动 状态,且振动频率与红外光的振动频谱相当。所以,当 用红外线照射有机物分子时,分子中的化学键、官能团 可发生震动吸收,不同的化学键、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 在红外光谱图中将处于不同位置。因此,我们就可以根 据红外光谱图,推知有机物含有哪些化学键、官能团, 以确定有机物的结构。
[方法一]有机物的分子式 ← 有机物的实验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方法二]由相对分子质量和各元素的质量分数直接求算
[练习4]某同学为测定维生素C(可能含C、H或C、H、O)中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一章第四节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课时1)
• 抽滤
抽滤装置
重结晶的步骤
KNO3(NaCl) • 选择溶剂 • 固体溶解 • 趁热过滤 • 滤液冷却结晶 • 过滤 • 洗涤 • 干燥
NaCl(KNO3) • 选择溶剂 • 固体溶解 • 蒸发 • 结晶 • 趁热过滤 • 洗涤 • 干燥
蒸馏
科技前沿
一种固液萃取装置
液—液萃取
色谱法
• 色谱法:利用吸附剂对不同有机 物吸附作用的不同,分离、提纯 有机物的方法叫色谱法。
• 让溶有绿色植物叶子色素的石油 醚溶液自上而下地通过。植物色 素便被碳酸钙吸附。
• 常用的吸附剂:碳酸钙、硅胶、 氧化铝、活性炭等。
• 举例:用粉笔分离色素。
实验:用粉笔分离菠菜叶中的叶绿素
研究有机物的一般 步骤和方法
研究有机物的基本步骤
分离、提纯 元素定量分析
纯品有机物 实验式(最简式)
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式
波谱分析
结构式(官能团)
一、分离、提纯
• 物质的分离:把混合物的各种成分分开, 分别得到纯净的物质。(各物质保留)
• 物理方法 • 过滤、洗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
洗气、升华、重结晶、盐析 • 化学方法 • 一般是加入或通过某种试剂进行化学反应,
如沉淀法、洗气法、洗涤法、氧化还原法
固—固混合分离
NaCl和NH4Cl NaCl和I2
NaCl和泥土
溶解、过滤 热分解 结晶
KNO3和NaCl
升华
固—液混合分离
蛋白质和水
过滤
泥沙和水
蒸发
NaCl和水
盐析
液—液混合分离
油和水
萃取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件:1.4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4.1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方法 目的 蒸馏
主要仪器
实例 分离乙酸和乙醇 用四氯化碳将碘
分离、提纯沸点相差 蒸馏烧 较大的液态混合物 瓶、冷凝管 将有机物从一种溶剂 转移到另一种溶剂 分液漏斗
萃取
水中的碘提取出 来 分离汽油和水
分液 重结 晶
分离互不相溶的液态 分液漏斗 混合物 利用温度对溶解度的 烧杯、 酒精灯、 影响不同提纯有机物 蒸发皿、漏斗
知识梳理
典例透析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点2 有机物的提纯 【例题2】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所选用的 试剂不正确的是( ) A.乙酸(苯甲酸):NaOH溶液 B.甲烷(乙烯):溴水 C.苯(苯甲酸):NaOH溶液 D.乙炔(硫化氢):亚硫酸钠酸性溶液 解析:乙酸和苯甲酸都能与NaOH反应而溶于NaOH溶液,因此A项 错误;B项,可以通过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从而除去了乙烯;C项, 苯甲酸溶于NaOH溶液而被除去;D项,通过亚硫酸钠酸性溶液,硫化 氢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了硫,从而除去。 答案:A
第四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 骤和方法
第 1 课时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1.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 2.会运用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常规方法。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一、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二、有机物的分离、提纯 1.蒸馏
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 Nhomakorabea二
2.重结晶 (1)适用条件。 ①重结晶是提纯固态有机物的常用方法。 ②杂质在所选溶剂中溶解度很大或很小,易于除去。 ③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所选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该 有机物在热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大,冷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冷却后 易于结晶析出。 (2)实验装置与操作步骤。
1.4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一)课件-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3、在100℃时迅速升华。
4、微溶于水(溶解度见下表),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温度/℃
25
50
95
水中溶解度/g
0.17
0.95
6.8
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重结晶
视频导第学7 页
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归纳小第结8 页
2、重结晶
(1)选择溶剂的条件: 杂质在此溶剂中溶解度很小或很大
色谱法起源于20世纪初,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米哈伊尔·茨 维特用碳酸钙填充竖立的玻璃管,以石油醚洗脱植物色素的提取液 ,经过一段时间洗脱之后,植物色素在碳酸钙柱中实现分离,由一
条色带分散为数条平行的色带,从而分离得到了三种色素。 茨维特将这种分离、提纯有机物的方法命名为色谱法。
25年后德国化学家库恩再分离、提纯胡萝卜素异构体和维生素结构中 ,应用色谱法,获得了1938年诺贝尔化学奖。
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当堂巩第固15 页
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实验室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 化学原理是:
已知苯甲醛易被空气氧化,苯甲醇的沸点为205.3 ℃,苯甲酸的熔点 为121.7 ℃,沸点为249 ℃,溶解度为0.34 g;乙醚的沸点为34.8 ℃,难溶于水。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主要过程如下所示:
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如何提取溴水中的溴? 2、实验原理是什么? 3、用到的实验仪器(玻璃仪器)有哪些? 4、如何选取萃取剂?
问题导第学10 页
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萃取
(1)萃取原理:有机物在两种互不相溶溶剂中溶解度差异大。 (2)萃取条件:萃取剂和原溶剂互不相溶和不发生化学反应
(3)蒸馏的注意事项: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五教学课件_1.4_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共57张ppt)
A、乙酸乙酯和水,酒精和水,植物油和水 B、四氯化碳和水,溴苯和水,苯和水 C、甘油和水,乙酸和水,乙酸和乙醇 D、汽油和水,苯和水,己烷和水
高中化学课件
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液体混和物是
A、溴和四氯化碳 D
B、苯和甲苯 C、汽油和苯 D、硝基苯和水
高中化学课件
通 过 分 别 加 入 AgNO3 、 Ba(NO3)2 、 Mg(NO3)2 三 种试剂,使某溶液中的Cl-、OH-、CO32-先后沉 淀出来,逐一加以分离,则加入三种试剂的顺
分离、提纯
元素定量分析确定实验式
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
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式
高中化学课件
二、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确定
高中化学课件
有机物 (纯净)
?
首先要确定有机物 中含有哪些元素
确定 分子式
母液
(可溶性杂质和 部分被提纯物)
晶体 (产品)
高中化学课件
(3)重结晶的步骤:
1、加热溶解 2、趁热过滤 3、冷却结晶
高中化学课件
学与问 在苯甲酸重结晶的实验中,滤液放置冷却可以结 晶出纯净的苯甲酸晶体。请你思考并与同学交流: 温度越低,苯甲酸的溶解度越小,为了得到更多 的苯甲酸晶体,是不是结晶时的温度越低越好?
高中化学课件
3、萃取
固—液萃取
(1)分类
液—液萃取 (2)定义: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
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3)原理: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不同溶剂 里的溶解度的不同,加以分离.
(4)条件:(1)萃取剂和原溶剂互不相溶且不发生化学反应
(2)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
的溶解度
高二化学选修五教案:1-4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精选
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知识点一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步骤从天然资源中提取有机物成分,首先得到的是含有有机物的粗品。
在工厂生产、实验室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也不可能直接得到纯净物,得到的往往是混有未参加反应的原料,或反应副产物等的粗品。
因此,必须经过分离、提纯才能得到纯品。
如果要鉴定和研究未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必须得到更纯净的有机物。
下面是研究有机化合物一般要经过的几个基本步骤:分离、提纯→元素定量分析确定实验式→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式分离提纯方法:常用重结晶法,蒸馏法,萃取法分析法最早用李比希元素分析法分析法质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氢谱法知识点二分离、提纯课前延伸1.物质的分离是把混合物的各种成分物质分开的过程,分开以后的各物质应该尽量减少损失,而且是比较纯净的。
(1)物理方法:过滤、重结晶、升华、蒸发、蒸馏、分馏、液化、分液、萃取、渗析、溶解、盐析、汽化、物理方法洗气等。
(2)化学方法:加热分解、氧化还原转化、生成沉淀、酸碱溶解或中和、络合、水解、化学方法洗气等。
(3)根据成分物质性质的差异,确定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①饱和食盐水和沙子;②从KNO3、NaCl的混合溶液中获得KNO3 ;③水和汽油的混合物;④从碘水中提取碘。
2.物质的提纯是将某物质中的杂质,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掉的过程。
它和分离的主要区别在于除掉后的杂质可以不进行恢复。
常用的方法有(1)将要除去的杂质变为被提纯物,这是提纯物质的最佳方案。
如除去Na2CO3中混有的NaHCO3,可将混合物使NaHCO3全部转化为Na2CO3。
(2)加入一种试剂将要除去的杂质变成沉淀,最后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沉淀。
如食盐水中混有BaCl2,可加适量的,把Ba2+转化为沉淀。
(3)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使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如食盐水中混有Na2CO3,可加使CO2-3变为逸出。
分离、提纯物质的总的原则(1).不引入新杂质;(2).不减少提纯物质的量;(3).效果相同的情况下可用物理方法的不用化学方法;(4).可用低反应条件的不用高反应条件提纯混有杂质的有机物的方法很多,基本方法是利用有机物与杂质物理性质的差异而将它们分离。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5 1.4 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蒸馏: (1)蒸馏的原理
利用混合物的沸点不同,除去难挥发或不挥发 的杂质 (2)蒸馏提纯的条件
有机物热稳定性较强 与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一般约大于30℃)
(3)蒸馏的注意事项: • 温度计水银球的部位 (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 观察 (1)粗苯甲酸的状态:
(2)滤液冷却时的实验现象:
请看视频
(3)重结晶后苯甲酸的状态:
归纳总结
重结晶
粗 苯
甲
酸
加热溶解
趁热过滤
冷却结晶
阅读课本P19,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提取溴水中的溴? 2、实验原理是什么? 3、用到的实验仪器(玻璃仪器)有哪些? 4、如何选取萃取剂?
新知感悟
3、萃取 • 萃取原理:
• 烧瓶中放少量沸石或 碎瓷片(防止暴沸)
• 进出水方向(下进上出)
蒸馏装置
• 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2/3,不能少于1/3
实验导学 实验:含有杂质的工业乙醇的蒸馏 实验步骤: (1)将50ml工业乙醇倒入250ml蒸馏烧瓶中 (2)在烧瓶中投入2粒碎瓷片
(3)装好蒸馏装置(从下往上、从左往右) (4)往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 (5) 加热蒸馏,收集馏分 请看视频
当堂巩固
[练习2]除去下列括号中少量的杂质,所需试剂及方 法分别为: ①溴乙烷(乙醇) 水(分液) ②苯(硝基苯) 蒸馏 ③乙醇(乙酸) CaO或NaOH(蒸馏)
新知感悟 2、重结晶 选择溶剂的条件 • 杂质在此溶剂中溶解度很小或很大 • 被提纯有机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适用范围:提纯可溶性物质与溶剂
实验导学
• 实验: 苯甲酸的重结晶 • 实验步骤:
(1)将1克粗苯甲酸于100ml烧杯中,再加入50ml蒸馏水 (2)加热至完全溶解,再加入10ml蒸馏水 (3)趁热过滤到另一个100ml烧杯中 (4)将盛有滤液的小烧杯放入装有冷水的大烧杯中,冷却结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萃取
原理: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 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中的溶 解性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 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 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主要仪器:分液漏斗
常见的有机萃取剂: 苯、乙醚、汽油、四氯化碳……
萃取-分液的注意事项
1.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 否漏液;
2.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 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使漏斗 内外空气相通漏斗里液体能够流出
3.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怀内壁;及时 关闭活塞,不要让上层液体流出;
4.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冷凝水水流方向应与蒸汽流方向相反 (逆流:下进上出);
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应与蒸馏烧瓶支管口 齐平,以测量馏出蒸气的温度;
(二)重结晶
1、重结晶实验仪器 2、苯甲酸的重结晶实验步骤
高温溶解
趁热过滤
低温结晶
3、定义:利用被提纯物质与杂质在同一溶剂 中的溶解度不同而将其杂质除去的方法。
4、溶剂的选择: 关键:选择适当的溶剂 ⑴杂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很小或很大,易于除去; ⑵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
方法;可用低反应条件的不用高反应条件。
(一)蒸馏 利用混合物中各种成分的沸点不同而使
其分离的方法。如石油的分馏; 常用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物;
条件:有机物热稳定性较强、含少量杂质、 与杂质沸点相差较大(30℃左右)
含杂工 蒸馏 业乙醇
95.6%(m/m)工业乙醇
蒸馏装置
1、操作步骤 ①组装仪器 ②检查气密性 ③加瓷片、加工业乙醇 ④通冷却水 ⑤加热蒸馏,收集馏分。 (流出速度以每秒3-4滴为宜)
度影响较大,冷却后易于结晶析出。
附: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0.17g(25℃), 6.80g(95℃)
5、如何洗涤结晶或沉淀?如何检验结 晶或沉淀洗净与否?
洗涤沉淀或晶体的方法: 用胶头滴管往(置于过滤器中的)晶体
上加蒸馏水直至晶体被浸没,待水完全流出 后,重复两至三次,直至晶体被洗净。
检验洗涤效果: 取最后一次的洗出液,再选择适当的试
2、收集馏分
77℃以下 77~79 ℃ 79 ℃以上
馏分成分 甲醇为主 95.6%的乙醇
水为主
馏分量 少 多 少
3、注意事项
注意仪器组装的顺序:“先下后上,由 左至右”;
不得直接加热蒸馏烧瓶,需垫石棉网;
蒸馏烧瓶盛装的液体,最多不超过容积 的2/3;不得将全部溶液蒸干;
需使用沸石(防止暴沸) ;
研究有机化合物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粗
分离
定性
产
提纯
分析
品
定量分析
除
确定
质测 结
杂
组成
量定 构质元素Fra bibliotek分分 分
析子 析
量
实验式或最简式
分子式 结构式
一、分离、提纯
总的原则是:不增、不减、易分、简约
1.不引入新杂质; 2.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量; 3.被提纯的物质易于复原并分离出来; 4.效果相同的情况下可用物理方法的不用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