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艺术设计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结合《考工记》中“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谈谈古代设计观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在中国第一部有关设计的理论著作《考工记》中明确提出了一种注重内在统一、顺应大局、与自然相融合的设计思想,其中讲:“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天有时”指天有季节、气候、时令的变化;“地有气”是指地理条件有不同,自然规律有差异;“材有美”是指材料有其自身材质的美;“工有巧”指人有创造能力和工艺技巧。意思就是说顺应天时、适应地气、巧用材料、适宜工艺,四者有机的结合,可以产生好的设计物品。它指出了天时、地气、材美、工巧是设计优秀物品的四个要素,它是一种“大”的设计思想、“和”的设计观念,一种“尚法天地,天人合一”的设计观。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这里要分析古代艺术的方方面面我觉得也不是几个字能说得清楚的,下面就针对我喜欢的陶瓷方面来浅谈中国古代艺术观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中国的陶瓷业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距今7000—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在最初是因为谷物的贮藏和饮用水的搬运。再往后发展人们渐渐发现了陶瓷很多优良的性能,比如耐火性,可以烹饪做饭等等。当发展到隋唐时,陶瓷业发展的就比较成熟了,瓷器逐渐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具有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下面就我所了解的有关陶瓷方面的知识浅析中国古代陶瓷在材料,纹饰,色彩,在雕塑与灯具方面的应用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一)陶瓷材料
古代陶瓷材料在家具的设计中应用的比较多,很多家具设计师将陶瓷元素融入到了家具的设计中,这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设计,既满足了东方人的审美需求,同时又引起了西方人极大的兴趣,大多数都是将陶瓷材料用于家具设计中,进行艺术性表面装饰的设计,这些实际对现代设计起到了一定的启发作用,如以镶嵌的形式进行表面局部装饰,局部应用于桌、椅、柜的面层;以拉手、面叶、脚轮等配件形式进行家具构件装饰,此外还广泛应用于应用于灯具、花瓶、餐具等家居小摆设品上,为现代的家居生活创造了一种和谐美。
(二)陶瓷纹饰
纹饰是指绘制在陶瓷表面的东西,从新石器时代发明了陶瓷开始便有了纹饰的说法,是对陶瓷的一种装饰作用,随着不断的发展,后来用釉代替了最初的烧制方法,从而也对现如今的陶瓷上釉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东汉的莲花,唐代的牡丹,宋代的梅花等都非常具有代表性,是当时的时代特征。纹饰的许多图案现在还广泛的应用,例如各种人物,鱼,鹤,鸡,在现代生活中以及制作工艺美术品时还是会广泛的应用。谈到了纹饰对现代设计的影响,我想说一下龙起源: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那时原始先民已不单纯地、被动地依靠上天赏赐,而是逐渐定居下来,从事生产活动。生产活动使自然界作为人之外的不可思议的力量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撞击也越来越大。龙,作为一种崇拜现象,一种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的一种“理解”,也就从这个时候起,开始了它的“模糊集合”: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
出土的“龙形堆塑”,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出土的距今达七八千年的陶器龙纹,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距今达七千年的彩陶细颈瓶龙纹,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距今六千四百多年蚌塑龙纹,安徽阜南出土的一件商代盛酒器---"龙虎铜尊"上龙的形象已不同于自然界中任何一种动物,而是从鸟兽鱼虫各类动物中选择某一部分重新组合,融成一个有机整体。经过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长足发展,到秦汉时龙便基本成形了。在商代,龙主要铸造刻饰在青铜礼器上,线条错落凸突,深沉雄健,再加上青铜礼器那厚重沉稳的造型,使龙有一种
巨大的威慑力,折射出一种无以言表的宗教理念。在民间,很久就流传着龙生九子的说法,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往往以九来表示极多,而且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九是个虚数,又是个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龙不是被帝王们全部霸占。作为一种吉祥的象征,龙文化在现在设计中应用也日趋广泛,许多产品的设计包括蕴含都与龙有关。
(三)陶瓷色彩
中国古代陶瓷的色彩是其一个闪光点,对现代服装等设计都有很大的启发作用。谈到这个,首先应该谈谈传统色彩的象征性,中国五千年的传统历史文化,是中国人对色彩的崇拜。青岛动物园的陶瓷壁画“百鸟之歌”,西安咸阳机场的釉下彩陶瓷壁画“神秘的太空”等作品,就是运用传统色彩的表现手法,采用现代陶瓷的烧制工艺,制作成具有色彩传统风格的现代装饰壁画。运用在各个领域,如在现代
包装装潢设计中,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现代灯光设计中等等。
(四)陶瓷在雕塑与灯具上的应用
陶瓷雕塑也是陶瓷的一种,陶塑艺术的出现晚于日用陶瓷,因为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方面得到满足的时候,才会去追求精神方面的东西。汉代时期的陶塑艺术,在陶瓷的发展史上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不管是在题材上还是在风格上都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在这个时期的陶塑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比较形象的记录了当时建筑物的风貌,如井、灶、灯、炉和交通工具牛车马车和船舶等陶塑,都是如实模仿。汉代陶艺是中国陶瓷工艺发展的结晶,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为现代人们研究古代陶瓷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为现代中国雕塑,绘画工艺的发展,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古代提陶瓷灯具是从魏晋南北朝到宋元期间发展起来的,在这之前用的是青铜灯具,明清两代是陶瓷灯具发展最辉煌的时期以植物油脂为燃料。虽然后来当电灯发明之后并被广泛应用之后,这种老式的灯具走进了博物馆,但它对现在的灯具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的很多灯具设计都是用的陶瓷灯罩,因为陶瓷灯罩受热不会变形,并且使用寿命长,塑料灯罩受热容易变形,金属灯罩容易氧化,因此玻璃灯罩只要不是人为因素,使用寿命还是很长的。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陶瓷业的发展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他们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的奇迹,就现代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新材料、新技术及新的设计理念大批涌现,而陶瓷艺术
的成就对现代设计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从现代设计的许多代表作品中也可以找到古代陶瓷器的影子,同时它们也延续着传统工艺作品的永恒艺术魅力。
二.谈谈中西方古代建筑的异同。
中西方古代建筑的差异:
1.建筑材料上的差异
中西方传统建筑材料有3种:土、木、石,中国传统建筑材料以木为主,西方的建筑材料则更多的是以石为主,中国人是将石与土用于建造基座和墙体,西方人则是将木用于屋顶上,这就使得中西方建筑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也表达着不同的情感,中国的建筑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人自己的情感,西方的建筑则是一种上帝神灵的情感,偏
向与宗教方面的。
2.建筑结构上的差异
中国传统建筑结构具有以下3个特点:第一是讲究对称的艺术效果;第二是以木材为主要的构架;第三是独特的个体造型。西方的建筑并不着力与追求建筑的结构美,而更追求建筑的雕塑美,西方建筑中最多的就是石柱与走廊,这抽象的表现了人体美。
3.建筑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中国的建筑具有强烈的绘画效果,注重意境美的营造,不太注重建筑的造型和透视效果,但往往更加注重建筑群在空间上的那种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