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的概念与新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媒体的概念与新特点
作者:耿凯丽
来源:《新媒体研究》2017年第14期
摘要自媒体自2002年由美国学者丹·吉尔默提出以来,迄今已有15年,随着社会经济与技术的进步发展,自媒体也经历着一系列的发展与蝶变,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传播内容等,多方面出现了新的特点与形态。虽然国内传播学界对自媒体的讨论一直颇多,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对自媒体进行明确的定义,笔者对自媒体的概念尝试界定,并对自媒体发展的新特点进行整理。
关键词自媒体;新媒体;网络红人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4-0005-02
自媒体译自英文“we media”,最初由美国学者丹·吉尔默于2002年首次提出,后来他在2003年撰写的《New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Here Comes “We Media”》一文中指出由于网络讨论区、博客等互联网新生事物的出现与推广,许多熟悉互联网操作的受众,已经自然地参与到了新闻的生产与传播中,成为整个新闻传播流程中重要且有影响力的一环,并提出自媒体将是未来的主流媒体。2005年左右,我国学者在分析博客发展时引入了自媒体概念,意为进入门槛低,可以自由选择。学术界对自媒体的讨论颇多,对概念也进行诸多探讨,但是迄今为止尚未形成正式权威的概念。
1 自媒体概念应随着自媒体发展而演变
自媒体的概念在西方学术界有确切的定义,2003年7月,美国新闻学会对“We Media(自媒体)”下了一个定义:“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之后西方学界也一直在沿用这一
定义。
中国传播学界至今还没有对自媒体下一个正式严谨的定义,但学者们对自媒体概念的讨论一直在进行。比如2008年张彬在《对“自媒体”的概念界定及思考》给自媒体下了一个定义:自媒体是利用以博客为代表的网络新技术进行自主信息发布的那些个体传播主体。但是这一定义在今天看来已经有些过时,一方面,张彬下的定义中,枚举的几个传播载体如博客、可摄像手机、Wike、SMS等在今天的自媒体浪潮中身影渐消,另外的载体如微信公众号、企鹅号、今日头条个人号、个人直播平台等载体相继兴起并流行,新的现象、新的流程造就了自媒体新趋势、新特点,相应的,自媒体的概念和特点也将发生巨大的改变。
总的来说,由于自媒体是由国外引入的、新兴概念,虽然我国学术界对此讨论颇多,但是理论研究仅局限于对国外成果的引入和介绍,研究较为表层,而且对自媒体概念的研究较少,所以迄今为止我国并未形成一个被广泛认同的、权威的自媒体定义。另外,由于上述原因,社会上对自媒体的理解非常简单,总的来说就是那些创作、发布内容的网络媒体或者个人都可以被称为“自媒体”。
2 自媒体出现新特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媒介的发展与普及以及受众的媒体使用行为变化,自媒体经历着一系列的发展与演变,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方式、传播内容等多方面出现了新的形态与特点传播主体由个人为主发展到由个人或组织。自媒体在发展过程中,为了扩大影响力和追求最大化利益,必然会努力使自身实力不断壮大。除了不断学习使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不断加强的方式,许多自媒体人选择了自媒体“组织化”,吸引人才形成团队,借用团队的力量促成实现传播影响力扩大与营利的目标。这在许多自媒体人身上体现的很明显,比如其中的一个经典案例就是2015年爆红的网络自媒体人papi酱,在经历了一夜爆红和融资后,招兵买马成立了自己的视频工作室。另外一些例子如逻辑思维、咪蒙、长安剑自媒体,最初都是由一个发起人注册账号,随着影响力的扩大,继而扩张形成传播组织。结果证明,组织的力量可以综合起人员的力量,在选题、运营等方面形成合力,使自媒体走得更加文件和长远。
媒介载体更加多样。据丹吉尔默在他的著作《草根媒体》中叙述道,自媒体兴起的最初阶段,是网民只通过一些少量的交互网站、个人网站、BBS论坛等平台发布信息。今日,由于技术的进步与媒介的普及,人们接触媒体的广度与频率与之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现在人们自创信息的平台非常多样化,例如:今日头条个人号、微信公众号、微博个人账号、视频直播小站、广播个人小站、网站论坛、音乐个人账号……这些方式为网民们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发布信息。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如今,网民们发布信息的平台集中到了许多具备社交性质的网络平台(例如:微博、微信),因为这些平台之上聚集了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人,网民发布信息可以得到更多“反馈”。
内容多元,倾向非新闻性。西方自媒体的概念倾向于新闻生产概念,这从丹·吉尔默与美国新闻学会的定义就可看出。在中国,由于本土的媒介形态和技术形态的原因,社会上人们对自媒体的认知与西方对自媒体概念的认知不同,认为自媒体不仅是生产传播新闻的媒体,更多的是生产传播更多元内容,网民所生产的所有内容都被认为是自媒体内容,比如生活感悟、小说、文化评论、文学随笔、科普文、商业广告等。新闻类例如在2015年,微博用户papi酱因为在网络上传播了几个极具个人个性的视频受到极大的传播而爆红,并且迅速成为一个标志性的网络IP。papi酱制作的内容是非新闻性的调侃性质的小视频,这些由个人生活感悟出发创作出的作品中的话语、动作、表情等携带着非常明显的个人特质。正是这些鲜明的个性和风格,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喜爱与再次传播,截至2017年6月,她的微博粉丝量已经达到了2 349万,这个数字已经快相当于一个省级电视台
传播方式由“多对多”转向“一对多”,形成新的传播权力。丹·吉尔默认为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一对多以及一对一的,互联网自媒体实现了多对多,少对少的传播,普罗大众皆可借由互联网实现传播的目的。笔者认为自媒体发展到现在已经呈现出新的发展形态,多对多的传播形式依然存在,但是在这些自媒体中,出现了许多“一对多”的传播态势,自媒体再次“一级化”。首先,上文提到个人自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组织化状态,使得自身力量增强,传播能力运营能力得到提升,形成传播高地;其次,优秀的自媒体会在传播过程中获得相当多的受众与二次受众,一次传播与二次传播使内容获得广泛传播与影响力,这与传统媒体的传播权力有些类似。比如上文提到的微博红人papi酱,还有一些自媒体大号如微信公号“咪蒙”、同道大叔,等等,他们的网络账号粉丝量已经达到了上千万的体量,每个人的粉丝量都可以媲美一个正规的媒体机构的受众,这又形成了一种新的“一对多”的传播方式。
平民话语权爆发。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拥有了更大的话语空间与自主权。一方面作为相对独立的个体,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减小;另一方面由于自媒体的话语权在个人,较之传统媒体的规范化、流程化语言和形式,内容可以“随心所欲”。另外,由于技术的普及性和易接触性,社会上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自媒体人,自媒体信息在信息的市场上所占比重呈现出明显地增长趋势。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6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截至2016年2月,微信公众号注册量达1 000万。
更多的个人的声音飘荡在这个市场之上,更多人的声音被“听到”,意见之间也一直在展开“交锋”,这种繁荣的景象不禁让人联想到英国学者约翰·密尔顿对“意见的自由市场”的描述,信息自由、新闻自由在这个时代显得触手可及,平民话语权显现更加明显。
根据上述对自媒体现状的分析与理解,笔者尝试着对自媒体概念进行定义:自媒体是指为了达到分享某种信息、影响受众观点或者营利目的,在网络平台上自主制作并发布新闻或非新闻内容的非职业化的个体或组织,制作、发布信息的人则是自媒体人。
众所周知,事物的状态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蜕变演进,自媒体自出现以来,状态与特点也一直在发展变化着,自媒体的概念也将随之有所变化。在未来的日子,笔者相信自媒体的发展依旧是充满着各种可能性,对自媒体的探讨及对其概念的思考也不会停止。
参考文献
[1]王平.基于体验视角的消费者内容投入行为研究:一个分析框架[J].现代管理科学,2011(3):49-51.
[2]张彬.对“自媒体”的概念界定及思考[J].今传媒,2008(8):76-77.
[3]艾媒咨询.2016年微信发展状况报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