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图像信号的传输..
视觉检测技术-习题参考答案
视觉检测技术-习题答案1-1 何为计算机视觉?能够解释图像,实现类似人类视觉系统理解外部世界的机器系统称为计算机视觉或机器视觉。
1-2计算机视觉能够完成的四种基本任务是什么?尺寸和表面特征的检测;目标的识别和定位。
1-3制约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水平的两大基础是什么?1)包括数字图像处理的视觉理论和算法;2)微电子技术1-4计算机视觉和视觉检测是什么关系?(无标准答案,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归纳、概括即可。
)以检测为目的的计算机视觉应用称为视觉检测。
视觉检测是计算机视觉内容的一部分。
第二章习题(人类视觉)2-1 做一个简单实验。
将视轴与观测书页的法线平行,给出高清晰观察区域的尺度范围。
2-2 人类视觉系统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三个部分:眼球、神经传输系统及大脑的视觉中枢;各部分作用是:光学成像、影象摄取或采集、影象信号的传输、影象信号、信息处理。
2-3 分别举出一个证明视觉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的实例。
并解释视觉区域时间分辨率不同的生理机制(生物物理原因)。
2-4 两种感受野的什么特性有利于检测影像的边缘?2-5 何为马赫带?其形成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2-6 在夜间观赏烟火时,观察到得什么现象可以用视觉动态响应特性进行解释。
2-7 一粉笔沿轴向快速从眼前掠过留下的是什么影像,为什么?第三章习题(图象的基本知识)3-1 物体表面上某一点(小区域)的灰度(或亮度)与那些因素或分量有关?是什么关系?-语言陈述,列写公式3-2 伪彩色图象处理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该处理方法可以实现这样一个目的?-从人类视觉对灰度和彩色的分辩能力谈起――。
3-3 假彩色图像处理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概括:1)降低人类对对彩色区域的分辩难度;2)开展人类视觉的光谱范围。
3-4 请给出灰度直方图的两种应用。
①用于判断图像量化是否恰当。
②用于确定图像二值化的阈值。
③用于区域分割和面积计算。
3-5 黑白图像、普通灰度图像的灰度取值范围是多少?彩色图像中一个象素的颜色需要用多少个bit来表示?――每两个F表示一种基色,――24位,-3-6 结合三相CCD电荷包转移过程图,补充画出在满足t2<t2.5<t3的t2.5时刻的电荷转移示意图。
电视机原理
电视机原理联系地点: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联系人:冯启明老师转载时间:yekai:这是一本很不错的电视技术启蒙书。
我校正了文中的部分错别字和部份错误信息,增加了少部分信息。
绪论第一章黑白电视原理1.1 光和视觉特性1.2 黑白电视系统组成原理1.3 电视扫描与同步1.4 黑白全电视信号1.5 电视图象的基本参量第二章色度学与彩色电视2.1 光与颜色2.2 颜色的计量系统2.3 电视中彩色的分解与重现2.4 电视RGB计色制与彩色正确重现第三章彩色电视制式3.1 概述3.2 兼容制彩色电视基础3.3 NTSC制3.4 PAL制3.5 SECAM制简介第四章电视摄象与发送技术4.1 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4.2 电视摄像机4.3 摄象器件4.4 电视图像信号的处理4.5 同步信号的形成4.6 PAL全电视信号的形成4.7 电视信号的发送第五章电视接收技术5.1 电视接收技术概论5.2 高频调谐器5.3 图象通道电路5.4 解码电路5.5 同步分离电路5.6 扫描电路5.7 显象管及其附属电路第六章电视新技术概论6.1 卫星电视广播6.2 数字电视6.3 高清晰度电视(HDTV)6.4 共用天线电视(CATV)系统6.5 电视多工广播6.6 立体电视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系统地讲述电视原理及其最新实用性技术的新作。
共分六章:前三章讲述黑白和彩色电视传象的基本原理与彩色电视制式,并包括与学习电视技术有关的视觉特性、光度学和色度学等知识;四、五两章以广播电视系统为例,系统地讲述电视图像信号的摄取、处理、发送、接收与图像重现的原理及其实用性电路;第六章介绍电视新技术,如卫星电视、数字电视、高清晰度电视、立体电视、电缆电视和电视多工广播等。
本书的特点是深入浅出,简明易懂;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书中涉及的内容广泛、凝聚了现代电视技术的主要最新成就。
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电子、通信等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亦可供从事电视科研、生产、运行、维修的人员阅读;也适宜于有一定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的青年作为自学读物。
《军事通信与指挥自动化》学习考试大纲
9、光纤通信以光导纤维为信道的通信称为光纤通信。光纤有单模和多模两种。光纤系统由光端机、光缆和光检测器等组成。光纤通信可以用于模拟通信,也可以用于数字通信,但主要用于数字通信。
10、无线通信频段的划分:短波、超短波和微波。
11、图像通信有模拟和数字两种传输方式。图像信号数字传输方式的关键技术是数据压缩。静态图像压缩标准是JPEG,活动图像压缩标准是MPEG。
4、可视化技术可视化包括普通的静止摄像,数字静态图像、活动图像,电视电话会议以及多媒体显示。战术可视信息包括军事作战文件提供,即处理、传送、复制和分发可视信息及图像、图形制作等。
5、数据融合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按时序获得的若干传感器的观测信息,在一定准则下加以自动分析、综合,已完成所需要的决策和评估任务所进行的信息处理过程。
带宽:任何信号的功率大都集中在某一频率fo为中心的一个频谱宽度内。一个集中了一半信号功率的频谱宽度,称为该信号的带宽。信号的宽度和传输信号的系统的带宽是有区别的,系统的带宽是指系统的频率响应(幅度特性)曲线的幅度保持在其频带中心处取值的1/倍以内的频率区间。信号的宽带越宽,要求传输它的系统的带宽也就越宽,否则失真就大。
4、人与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关系。
答案:1、人在系统中的作用,人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在系统中起主导作用,人在系统中的任务是决策等,机器起人的助手作用,是人的感官和大脑的延伸。2、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理解作战意图,判断情报,拟定战斗企图、定下决心和制定行动计划
第二章军事通信技术
1、模拟信号是一种连续变化的电磁波,指代表信息的信号及其参数(幅度、频率和相位)随着信息连续变化的信号。数字信号是一系列时间上间隔的电磁脉冲,指不仅在时间上离散的,而且在幅度上也是离散的信号。
影像技术学(第六章)
3)灰度量化(量子化)把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灰度值转换成数 值上离散的有限个等级的整数量。
灰度值的总和称为灰阶。图像可以由灰阶中任何一个灰度值组成。
2.图像处理及输出 根据需要选用某种图像 处理技术,立即进行相 应的图象数据处理,从 而重建图像。 计算机接收数据采 集系统的数字信号 将接收到的图像数据 进行存储,以备随时 调用、显示或重建。
三、数字化影像的形成
数字化
图像数据采集
被照体
模拟信号
标 本 分 割
像 素 采 样
灰 度 量 化
数字信号
数字影像
图像处理
1.图像数据采集 借助探测器、CCD摄像管、探头、IP板、硒探测器等各种辐射接 收器件,通过曝光或扫描等形式后将收集到的模拟信号经A/D转 换器(模数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共计三个步骤 1)标本分割(标本化) 就是把图像分割成若干个相等的小单元。 它是一个图像行和列格栅化(矩阵的过程),矩阵大小通常决定 了像素的数量。行和列对像素而言又起到识别和定位的作用。 2)像素采样 一副图像被分割后,要对该图像中每一个像素所表 现的两点进行亮度采样,每一像素的光量子通过探测器(光电倍 增管)转换成相应大小的电信号(模拟信号)。
2.灰度级数与数字图像之间的关系 灰度级数用二进制表示,量化后灰度级数的数量由2n决定。 例如:一幅影像中的密度为0.2~3.0,其密度范围为2.8,若用 8bit量化,28=256,即为0~255灰阶,每一灰阶密度差为 2.8/256≈0.01,若用4bit量化,24=16,即为0~15灰阶,每一灰 阶的密度差为2.8/16≈0.18 。
4.后处理工作站的作用 后处理工作站能进行影像的谐调处理、空间频率处理和减影处理 等,并显示经处理前、后的影像。影像经过后处理能提高诊断的 准确性并扩大诊断范围。 5.存储装置 采用磁带、磁光盘、硬盘、激光打印胶片等方式将数据(影像) 存贮起来。光盘的储存方式大大地减小了影像储存的空间。用一 张2G容量的5英寸光盘,可以存储800幅CR影像,若采用不可逆 数字压缩技术可使存储量达到7500幅。一张磁盘(2G)可存储2: 1压缩的影像1000 幅。
通信原理讲义-第六章 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1二进制调制
数字信号的调制可以看成特殊调制信号 的模拟调制,类似模拟调制的情况,数 字调制也是用调制信号调制载波的三个 参数:振幅、频率、相位。 相应地称为:幅度键控、频率键控、相 位键控。
6.1 二进制数字调制
二进制数字调制是指调制信号为二进制 基带信号,这种调制信号仅有两种电平, 表示为“1”和“0”: 二进制数字调制又分为: 二进制幅度键控 二进制频率键控 二进制相位键控
数字基 带信号 二进制幅度键控s2ASK(t)
载波Acoswct
二进制幅度键控解调(非相干)
带通 滤波器
1 0.5 0 -0.5 -1 0 1 0.5 0 -0.5 -1 0 1 0.5 0 -0.5 -1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1 A1 0 0 0 1 ……
由调频理论,调制后信号的瞬时频率 w(t)=w0+KFMf(t) 而对单极性二元基带信号只有两种电平: f(t)=0或1, 故:w1= w0+KFM w2= w0。
二进制频率键控调制后的时域波形
1
1 0.8 0.6 0.4 0.2 0 -0.2 -0.4 -0.6 -0.8 -1
二进制差分相位键控的调制方法
二元单 极性码 输入 相对码 差分编码 二进制差分相位 键控DPSK输出
Acos(wct)
载波发生器
差分编码原理:
后一位与新生成的前一位码做模2和得到新生成的码
绝对码:1 0 0 1 0 1 1 0 相对码:1 1 1 0 0 1 0 0
二进制差分相位键控的解调(相干)
第六章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和频域特性
H ( j) t0
上式表明: 当系统的相位特性仅仅是附加一个线性相移 t 0 , 则系统对信号的作用,只是信号在时间上平移了 t 0 ,在频域 里发生了相移。 上述改变并没有丢失信号所携带的任何信息,只是 发生时间上的延迟,因而在工程应用中是允许的,通常 认为信号没有失真。
8
2.系统相位为非线性相位
s(t ) h(t ) * u(t ) h d
t
24
见P318,Fig6.14
理想的低通滤波器的单位冲击响应的主瓣是从 c 延伸到 ,所以阶跃响应就在这个时间间隔内受到
最显著的变化。也就是说阶跃响应的所谓上升时间是 反比于相关滤波器的带宽;
c
在阶跃响应的跃变部分,会有超过其最后稳态的超量, 并且出现称之为振铃的振荡现象。产生这一结果的重
率成正比,也即系统的相位特性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时延的概念可以推广到包括非线性相位特性的系统中。 对于传输系统,其相移特性可以用“群时延”(或称 为“群延时”)来描述。 定义群时延为:
d H j d
12
由于一个非线性相位系统,在 0 窄带范围内 可近似为相位的变化为线性的,即
模特性改变 相位特性改变
系统相移
7
二、 线性与非线性相位
1. 系统相位为线性相位
若连续时间LTI系统: 则 Y ( j )
X j e
y(t ) x(t t0 )
时移系统
输入信号相移 随频率线性变化; 斜率为时移值。
jX j jt0
e
H ( j) e jt0 ,
28
理想滤波器特性
1.通带绝对平坦,衰减为零
非理想滤波器特性
图像传输原理
图像传输原理图像传输是指将图像信号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视频通话、监控系统、图像传感器等。
了解图像传输的原理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应用是非常有帮助的。
本文将从图像传输的基本原理、传输方式和常见问题三个方面来介绍图像传输的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图像传输的基本原理。
图像传输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信号传输的方式将图像信息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
图像信号是一种模拟信号,它是由光、电信号等形式组成的。
在图像传输过程中,首先需要将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通过传输介质将数字信号传输到目标地方,最后再将数字信号转换成图像信号。
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信号的采集、编码、传输和解码等环节。
其次,我们来介绍一下图像传输的方式。
图像传输的方式主要有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
有线传输是指通过电缆、光纤等有线介质进行信号传输,它的优点是传输稳定、速度快,适用于对传输质量要求较高的场景。
无线传输是指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信号传输,它的优点是传输距离远、布线简单,适用于移动通信、无线监控等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非常重要。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图像传输中常见的问题。
图像传输中常见的问题包括信号衰减、干扰、数据丢失等。
信号衰减是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介质损耗、距离远等原因导致信号强度减弱,从而影响图像质量。
干扰是指外部电磁波、信号叠加等因素对信号的影响,也会导致图像质量下降。
数据丢失是指在传输过程中部分数据丢失,导致图像出现断层、花屏等现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信号放大、滤波、纠错编码等技术来提高图像传输的质量。
综上所述,图像传输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了解图像传输的基本原理、传输方式和常见问题对于我们更好地应用和理解图像传输技术是非常有帮助的。
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图像通信原理
图像通信原理图像通信原理基于数字图像处理和信号传输的原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采样: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
图像通信中的采样过程使用光传感器或CCD(电荷耦合器件)等设备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将这些模拟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
量化:将连续的信号离散化为一系列离散的量化级别,以便用于数字传输。
在图像通信中,量化将数字信号的幅度范围划分为一系列离散的亮度级别,并分配给每个级别一个特定的数字值。
编码:将图像的像素值转换为二进制码,以便传输和存储。
常用的图像编码方法包括无损编码和有损编码。
无损编码方法可以确保图像质量不受损失,但需要较大的存储和传输带宽。
有损编码方法可以通过牺牲一些图像细节来实现较高的压缩比,用较少的存储和传输带宽来表示图像。
信道编码:对传输过程中受到噪声和干扰的数字信号进行纠错编码,以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和传输效率。
常用的信道编码方法包括卷积码和纠正码。
调制:将编码后的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模拟信号。
在图像通信中,调制方法主要有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等。
传输:将调制后的模拟信号通过信道进行传输。
信道可以是电缆、光纤或无线信道等。
在传输过程中,信号可能会受到噪声、衰减和干扰等因素的影响。
解调:接收端将传输过程中的模拟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
解调方法与调制方法相对应,常用的解调方法包括ASK解调、FSK解调和PSK解调等。
译码:将解调后的数字信号还原为原始的图像像素值。
译码过程与编码过程相对应,通过逆向操作可以恢复编码时所使用的方法来解码图像。
重建:根据译码后的图像数据,将数字信号恢复为原始的模拟图像。
常用的重建方法包括插值、滤波和放大等。
总的来说,图像通信原理是将连续的模拟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各种编码、调制、传输、解调、译码和重建等处理的过程,以实现图像的传输和存储。
通信原理第三版习题答案
通信原理第三版习题答案通信原理是一门研究通信系统基本原理和技术的学科,它涉及到信号的传输、调制解调、编码解码、信道传输特性等方面的知识。
通信原理第三版是一本经典的教材,它系统地介绍了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本非常重要的参考书。
然而,对于许多学习者来说,理解教材中的习题并给出正确的答案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因此,本文将为大家提供通信原理第三版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
第一章:引言在通信原理的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通信信号的特性。
习题一:什么是通信系统?答案:通信系统是指将信息从发送方传输到接收方的系统,它包括发送端、接收端和传输介质。
第二章:信号与线性系统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信号的基本概念和线性系统的特性。
习题二:什么是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答案:连续时间信号是在连续时间范围内变化的信号,而离散时间信号是在离散时间点上取值的信号。
第三章:傅里叶分析傅里叶分析是一种将信号分解成基本频率成分的方法。
习题三:什么是傅里叶级数展开和傅里叶变换?答案:傅里叶级数展开是将周期信号表示为一系列正弦和余弦函数的和,而傅里叶变换是将非周期信号表示为连续频谱的方法。
第四章:调制与解调调制与解调是通信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信号的调制方式和解调方式。
习题四:什么是调制和解调?答案:调制是将信息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调制信号的过程,解调是将调制信号恢复为原始信息信号的过程。
第五章:编码与解码编码与解码是通信系统中用于提高传输效率和可靠性的重要技术。
习题五:什么是编码和解码?答案:编码是将信息转换为特定的编码形式,解码是将编码信号恢复为原始信息的过程。
第六章:信道传输特性信道传输特性是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干扰和衰减等影响。
习题六:什么是信道传输特性?答案:信道传输特性是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衰减、失真、噪声等影响。
第七章:数字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是一种利用数字技术进行信息传输的系统。
通信原理-课程介绍
通信原理(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zskj/5017/txyl/navi/cjwtdhdh.htm)一、课程介绍<<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无线电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通信、图像处理与传输等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并且是这些专业考研的专业课程之一。
本网络课程主要介绍现代通信系统所涉及的基础理论、通信中常用的信号及噪声分析、通信系统的构成、原理及性能分析。
在介绍通信系统时以现代常用的及正在发展的通信系统为主。
本网络课程适用于上述专业本科生学习通信原理课程,同时也可作为通信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参考教程。
为了便于读者学习,本教程的阐述力求条理清楚、深入浅出,除应用必要的数学工具外,尽量从物理概念上把问题解释清楚。
用多媒体来展示《通信原理》课程中的某些基本原理和系统流程,并对通信原理中的某些关键技术采用Java编程给出定量的分析。
先修课程1高等数学2电子电路基础3信号与系统4概率论与随机过程5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重点需要的数学工具1 卷积定义及性质2傅立叶变换及性质3 欧拉公式4 积分参考文献樊昌信张甫等编著 <<通信原理>>(第5版)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指定教材)南利平<<通信原理简明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张辉曹丽娜王勇<<通信原理辅导>>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曹志刚<<现代通信原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李文海,徐耀先编著.数字通信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1徐靖忠,王钦笙编著.数字通信原理.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0张应中,张得民,温启荣,张继努,胡庆编著.数字通信工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6刘颖,王春悦,赵蓉编著.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9韦乐平,李英灏编著.同步数字体系(SDH)原理与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6曾甫泉,李勇,王河编著.光同步传输网技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6纪越峰编著.现代光纤通信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刘少亭,付慧生.数字通信.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王彦骏.数字通信系统.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毛京丽.数字通信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二、教学计划本课程是一门原理性的课程,要求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构成。
第6章 数字电视传输(DVB-S)
高 频 调 谐 器
Q P S K 解 调
内 码 卷 积 解 码
内 码 卷 积 解 交 织
解 能 量 传 输 流 多 . 路 . 复 . 用
扩
散
节 目 流 多 路 复 用
数字视频解码
V A 数 据
数字音频解码
数据解码
(b)接收侧电路框图
7
数字电视有线传输系统
数字视频编码
固定长度数据帧结构
30
能量扩散(续2)
目的
使数字电视信号的能量不过分集中在载频上 或“1”、“0”电平相对应的频率上,从而减 少对其他通信设备的干扰,并有利于载波恢 复
做法
将二进制数据较集中的“0”或“1”按一定的 规律使之分散开来 规律由伪随机发生器的生成多项式决定
数据随机化过程也称数据扰码过程
基本任务
将不同的节目传输信号搬移到规定的频带上 控制传输效率
20
DVB传输系统
数字调制的过程
映射
将多个二进制比特转化为一个多进制符号,这种多进制 信号可以是实数信号,也可以是二维的复合信号 调幅 a) 载波信号的振幅随着调制信号的某种特征的变换而 变化。例如,0或1分别对应于无载波或有载波输出, 电视的图像信号使用调幅 调相
9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
信源编码
采用MPEG-2数字音频、视频压缩编码
COFDM调制方案
内码编码和正交频分多路调制相组合起来的数字调 制方式。 2K载波方式和8K载波方式 字母含义
C为编码Code的英文缩写—纠错编码 OFD为正交频分—使用大量的载波以代替通常用于传送一 套节目的单个载波 M为复用—多套节目相互交织分布在副载波上
图像传输原理
图像传输原理图像传输是指将图像信息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通常涉及到数字图像的采集、压缩、传输和解压缩等环节。
在现代社会,图像传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涉及到电视、视频会议、远程医疗、监控系统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从图像传输的基本原理、常见的传输方式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介绍。
图像传输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信号传输技术将图像信息从源端传输到目标端。
首先,图像需要经过采集设备进行采集,比如摄像头或者扫描仪,将现实世界中的光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然后,经过模拟到数字的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这个过程通常需要经过模数转换器。
接着,对图像进行压缩处理,以减小数据量,提高传输效率。
最后,利用各种传输介质,比如有线传输、无线传输、互联网等,将数字图像信号传输到目标端。
在目标端,需要进行解压缩处理,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再经过显示设备将其显示出来。
常见的图像传输方式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
有线传输通常指的是利用电缆或者光纤等传输介质进行信号传输,这种传输方式稳定可靠,传输质量较高,适用于对传输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
而无线传输则是指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号传输,这种传输方式灵活便捷,适用于移动设备、无线监控等场合。
未来,随着5G技术的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图像传输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5G技术将大大提高无线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为图像传输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持。
同时,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发展也将为图像传输带来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可能性。
比如,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技术可以在监控系统中实现智能识别和分析,提高监控系统的效率和精度;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领域带来更加真实和沉浸式的体验。
总之,图像传输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图像传输的基本原理、常见的传输方式和未来发展趋势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图像传输的工作原理和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六章信号分析与处理
第六章信号分析与处理信号分析与处理是一门研究信号特征、提取信息和改善信号质量的学科。
它是电子学、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领域,主要应用于信号处理、图像处理、音频处理和视频处理等领域。
信号分析与处理的基本任务是从原始信号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这个过程涉及到信号的测量、表示、分析和解释。
在信号的测量方面,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以合理的采样频率和精度获取信号。
在信号的表示方面,常用的表示方法有时域表示和频域表示。
时域表示通过表示信号的幅度随时间的变化,如波形图。
频域表示则通过信号的频率分量来表示信号的特点,如频谱图。
对于周期性信号,还可以使用傅里叶级数展开来表示。
在信号的分析方面,常用的方法有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和自相关分析等。
傅里叶变换将一个信号表示为一系列复指数函数的线性组合,从而揭示了信号的频谱特征。
小波变换则可以同时提供时域和频域的信息,是一种多尺度分析的方法。
自相关分析可以用来检测信号的周期性和相关性。
在信号的解释方面,我们需要根据信号的特征来推断信号产生的过程和机制。
信号处理涉及到信号的获取、传输和处理三个过程。
在信号的获取方面,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测量系统,并进行合理的采样和量化处理。
在信号的传输方面,我们需要考虑信号的传输介质和传输方式,以保证信号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在信号的处理方面,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和技术来提取信号中的信息并进行处理。
常用的信号处理方法有滤波、谱分析、降噪和增强等。
滤波是指通过选择合适的频率响应函数对信号进行频率选择。
谱分析是指对信号的频域特性进行分析,如频谱密度、功率谱和相位谱等。
降噪是指去除信号中的噪声成分,以提高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增强则是指增强信号的有用成分,以提高信号的分辨率和清晰度。
在实际应用中,信号分析与处理经常用于音频、视频和图像的处理。
在音频处理方面,信号分析与处理可以用来音频增强、降噪和语音识别等应用。
在视频处理方面,信号分析与处理可以用来视频压缩、视频增强和视频分析等应用。
图传的总结
图传的总结1. 什么是图传图传,即图像传输,是指将图片或视频信号通过某种传输方式传输到接收端的过程。
图传技术在无人机、安防监控、医疗影像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实时传输图像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2. 图传的原理图传的原理可以简单地分为三个步骤:采集、编码和传输。
2.1 采集图传系统首先会通过摄像头等设备对画面进行采集,将实时图像转换成数字信号。
采集设备的分辨率、帧率和色彩深度等参数会影响到后续图像质量和传输效果。
2.2 编码采集到的图像信号需要经过编码处理,将其转换为数字码流,以便传输和存储。
常见的图像编码标准有JPEG、H.264和HEVC等。
编码的过程会对图像进行压缩,以减小数据量,提高传输效率。
2.3 传输编码后的数字码流通过传输通道传输到接收端。
传输通道可以是有线的(如以太网、USB)或无线的(如Wi-Fi、蓝牙)。
无线图传一般采用调制、解调、信道编码等技术来提高传输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3. 图传的优势和应用3.1 优势图传技术具有以下优势:•实时传输:可以将实时的图像数据传输到接收端,实现远程监控、操作等功能。
•易于部署:无需复杂的线路布置,无线图传可以快速部署在需要的地点。
•灵活性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传输通道和编码标准,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
3.2 应用图传技术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无人机:图传技术是无人机实现遥感、航拍等功能的基础,通过图传系统,无人机可以实时传输高清图像到地面站点。
•安防监控:图传技术可以实现对安防监控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实时传输和远程查看,提供有效的安防保障。
•医疗影像:图传技术在医疗领域可以实现医学影像的实时传输和交流,便于医生间的远程会诊和病例分享。
4. 图传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图传技术也在不断演进和改进。
未来图传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高清化:随着4K、8K等高清技术的发展,图传系统将逐步实现更高的图像分辨率和质量。
•低延迟:对于某些应用来说,实时性是非常重要的,未来图传系统将更加注重降低传输延迟,提升用户体验。
图像传输方法和实现该图像传输方法的图像传输装置
图像传输方法和实现该图像传输方法的图像传输装置图像传输是现代通信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可以将图像信号传送到远程地点,实现图像通信和图像共享。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图像传输方法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完善。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图像传输方法,并介绍实现该方法的图像传输装置。
在现代通信领域,图像传输方法有很多种,如基于数据压缩的传输方法、基于传统信号传输的方法等。
其中一种常用的图像传输方法是基于互联网的图像传输方法。
基于互联网的图像传输方法首先需要将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将数字信号通过互联网传送到指定的接收端。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图像采集、数据压缩、数据传输和图像重建四个步骤。
首先是图像采集。
图像采集是指通过摄像头或其他图像输入设备,将真实场景中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子信号。
图像采集设备通常由图像传感器和前端电路组成,能够将光的能量转换为电信号。
接下来是数据压缩。
由于图像信号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冗余性和相关性,因此对图像信号进行压缩可以减少数据量,提高传输效率。
常见的图像压缩方法有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两种。
无损压缩方法可以保持图像质量的完整性,但数据压缩率较低;有损压缩方法则可以获得更高的数据压缩率,但会造成图像质量的部分损失。
数据传输是图像传输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传统的图像传输方法通常使用TCP/IP协议,在传输过程中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但由于协议本身的一些特点,导致传输速度较慢。
为了提高传输效率,现在一些图像传输装置也采用了UDP协议等更适合实时传输的协议。
最后是图像重建。
接收端接收到传输过来的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解压缩、恢复等操作,最终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可视化的图像信号。
重建图像的质量和精度对于整个传输过程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图像传输方法,有一种常见的图像传输装置是视频编码器/解码器(Codec)。
视频编码器/解码器可以将图像信号进行压缩并在接收端进行解码,实现图像传输的高效和可靠。
图像光纤传输系统PPT课件
模 拟 信 号 源
信 号 处 理
光
光
发 光纤
接
送
收
器
器
件
件
信 号 处 理
测 试 端 口
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号
图1 模拟信号光纤传输系统框图
实验的大致过程: 图像采集
传输
图像显示
怎样验证图像采集正确? 将摄像头与电视直接相连调节直至有清晰的图像输出
6
2、熟悉实验箱
7
实验步骤
1)连线 连线顺序:从输入到输出 1、连接导线:摄像头视频输出端(黄色接口)与T95(视频输入)连接; 2、装上850nm光发端机和光收端机,并用ST-ST光纤跳线连接; 3、 T104(视频输出) 与电视机的视频输入端连接,组成850nm光纤传输系统。 2)设置拨码开关 将开关BM1、BM2拨到850nm ,K43和K30分别拨到 “模拟”和“通信”。 3)打开交流电源 打开交流电源开关,电源指示二极管D4,D5,D6,D7,D8亮。 4)观测实验结果 适当调节,观测实验结果,对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若出现故障逐级及时排查。 图像若不清晰,此时调节电位器W9模拟驱动调节和W45幅值调节,直到图像清晰 为止。 5)关闭电源 依次关闭各直流电源、交流电源,拆除导线,拆除各光学器件,将实验箱还原。
8
注意:
光发射机(TX)和接收机(RX)不要接反 开关及调节旋钮调节正确
思考
本实验还可以怎么连接? 多模光纤与单模光纤怎么辨别? 各种光纤连接器的区别?
9
光纤连接器的种类 FC、 SC、 ST较常见。
FC: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 SC:高强度工程塑料压制而成,矩形的插拔式连接结构。 ST:卡口锁紧结构。
4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第一到第六章 课后问答题 答案整理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1.请参考本章对现代Internet结构的描述,解释“三网融合”发展的技术背景。
基于Web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以及基于对等结构的PSP网络、3G/4G与移动Internet的应用,使得Internet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
“三网融合”实质上是计算机网络、电信通信网与电视传输网技术的融合、业务的融合。
2.请参考本章对Internet应用技术发展的描述,解释“物联网”发展技术背景。
物联网是在Internet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射频标签、无线传感与光学传感等感知技术自动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构建覆盖世界上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智能信息系统,促进了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融合。
3.请参考本章对于城域网技术特点的描述,解释“宽带城域网”发展技术背景。
宽带城域网是以IP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网、电信网的三网融合,形成覆盖城市区域的网络通信平台,以语音、数据、图像、视频传输与大规模的用户接入提供高速与保证质量的服务。
4.请参考本章对WPAN技术的描述,举出5个应用无线个人区域网络技术的例子。
答:家庭网络、安全监控、汽车自动化、消费类家用电器、儿童玩具、医用设备控制、工业控制、无线定位。
5..请参考本章对于Internet核心交换、边缘部分划分方法的描述,举出身边5种端系统设备。
答:PDA、智能手机、智能家电、无线传感器节点、RFID节点、视频监控设备。
第二章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1.请举出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明“协议”的基本含义,并举例说明网络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与“时序”的含义与关系协议是一种通信规则例:信件所用的语言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的协议,因为写信前要确定使用中文还是其他语言,否则收信者可能因语言不同而无法阅读三要素:语法: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以及数据出现顺序语义:解释比特流的每一部分含义,规定了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和作出的响应时序:对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2.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的模型有什么好处?1)各层之间相互独立2)灵活性好3)各层都可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各层实现技术的改变不影响其他层4)易于实现和维护5)有利于促进标准化3.ISO在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主要原则是什么?1)网中各结点都具有相同的层次2)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3)不同结点的同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概述...4)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5)每个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4.如何理解OSI参考模型中的“OSI环境”的概念?“OSI环境”即OSI参考模型所描述的范围,包括联网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层到物理层的7层与通信子网,连接结点的物理传输介质不包括在内5.请描述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1)应用进程A的数据传送到应用层时,加上应用层控制报头,组织成应用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表示层2)表示层接收后,加上本层控制报头,组织成表示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会话层。
图像传输原理
图像传输原理图像传输是指将图像信息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其原理是通过将图像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利用电信或网络通信技术进行传输和接收。
具体来说,在图像传输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步骤:1. 图像采集:使用摄像机或其他图像采集设备对目标进行拍摄或捕捉,将目标所见的图像转换为模拟信号。
2. 模拟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模数转换器将模拟信号的连续变化转换为离散的数字值,以便于数字信号的处理和传输。
3. 数字图像信号编码:对于数字信号,需要进行编码来减少数据量和提高传输效率。
常用的编码方法包括行程长度编码、哈夫曼编码、差分编码等。
编码后的数字图像信号可以更有效地传输和储存。
4. 图像信号压缩:为了减少传输所需的带宽和传输时间,还需要对图像信号进行压缩。
图像压缩分为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两种方法。
有损压缩会损失一定的图像质量,但能大幅度减小文件大小;无损压缩则保留了完整的图像信息,但压缩率较低。
5. 信道编码和调制: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证传输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需要对图像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和调制。
信道编码技术可以在保证信息完整性的前提下,增加冗余信息,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调制技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使其能在传输介质中进行传播。
6. 图像信号传输:经过前面一系列的处理后,图像信号以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的形式通过传输介质(如电缆、光纤、无线电波等)传输。
不同的传输方式有不同的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限制。
7. 图像信号接收与解码:接收端接收到传输的图像信号后,首先需要对信号进行解码和解调,将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然后对解码后的数字信号进行解压缩和解码,将其转换回原始的数字图像信号。
8. 图像显示与处理:将解码后的图像信号转换为图像显示设备可以处理的格式,并进行图像处理和显示。
常见的图像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器、电视等。
通过上述步骤,图像可以在不同地点之间进行传输和显示。
电视成像原理
4
6.1 引言
扫描的实质是将原来随空间和时间变化的函数变成只随时 间变化的函数,即fB(x,y,t)→fB(t),所以传输通道的输出u(t)= fB(t),即单一时间函数的亮度信息变量。
在电视成像中,为了使人感觉到连续活动的图像,每秒钟 需要出现1000万个像素,能够达到如此高的记录速度的,只 有电子扫描技术。
隔行扫描
一帧图像逐行扫描完成后,整个屏幕亮一次。根据人眼视 觉惰性及临界闪烁频率,在保证无闪烁感的条件下,要求电 视屏幕每秒钟亮的次数须在48次以上。
提高帧频,会增加图像信号的传输带宽。为了消除闪烁感 又不使图像信号传输带宽过宽,提出了隔行扫描方案。
13
6.1 引言
隔行扫描是将一帧电视图像分成两场进行交错扫描。第一场 对图像的奇数场扫描,第二场对图像的偶数场扫描。奇偶两场 光栅均匀相嵌,构成一幅完整画面。
聚焦系统:聚焦线圈的磁场和聚焦阳极的电场。
偏转系统:两对磁偏转线圈(偏转角一般小于10o)。
摄像管未工作时,光电导靶两个表面间有数十伏的电压差;工作时, 光照使受光面产生光生载流子,两表面间产生放电电流,靶的绝缘面 电位上升。一帧时间内,放电电荷是连续积累的。
18
6.2 摄像原理
摄像管阴极
100K
静电偏转
静电偏转是靠加在偏转板上的锯齿波电压,并在偏转板之 间形成电场E而使电子束受力产生偏转。电场力为:
Fe eE
式中e为电子的电荷。
(6-2)
7
6.1 引言
电磁偏转
电磁偏转是靠偏转线圈中所通过的电流形成磁场,使电子
在磁场中运动受力而偏转,其偏转方向由电磁学的左手定则 确定。磁场力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4 图像的传输方式
二.卫星传输 卫星电视广播目前存在三种形式: 分配式卫星电视 一传一卫星电视直播 数字视频压缩电视直播
6.4 图像的传输方式
模拟传输时,调制方式常采用调频;数字传输 时,常采用多进制相位键控和正交调幅的调制 方式。 载波频段常选4/6、12/14GHz等,其带宽约为 500MHz。
差错控制方式
发 FEC 能够纠正错误的码 能够发现错误的码 ARQ 应答信号 能够发现和纠正错误的码 HEC 应答信号 信息信号 IRQ 信息信号 收
6.1 信道编码
前向纠错方式:发送具有纠错能力的码, 接收端自动纠正错误。
特点:(1) 只适用于正向信道
(2) 发送端必须发出有纠错能力的码流
(3) 不要求能检错重发
6.3 数字图像的传输
1、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选择 选择的原则:
码型的频谱中直流、低频和高频分量应尽量少; 应包含定时信息; 码型变换设备要简单可靠; 码型具有一定的检错能力; 发生误码时要求码型不至造成误码扩散; 码型变换过程不受信源统计特性的影响。
6.3 数字图像的传输
2、常用的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 1)单极性码
6.3 数字图像的传输
一、数字图像的基带传输 模拟图像信号经数字化后形成PCM信号,再经 过信源编码数据压缩和信道编码差错控制后得 到的数字信号,这种信号所占据的频带通常是 从直流和低频开始,称为数字基带信号。
6.3 数字图像的传输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在某些有线信道中,数字基带信号可以直接传 送。 数字信号的调制传输: 在无线信道和光信道中,数字基带信号必须经 过调制,将信号频谱搬移到高频处才能在信道 中传输。
6.2 图像通信中的常用纠错码
偶校验的监督方程式:
an1 an2 a0 0
其中an-1 到a1 为信息码元, a0为监督码元。
接收端的检错: s an1 an2 a0 s称为校验子或校正子。
6.2 图像通信中的常用纠错码
如果s=0,表示无误码或者有偶数个误码; 如果s=1,表示有误码。 简单的奇偶校验码中,只有一个监督方程式, 只能检错不能纠错。 总结:一般若有r个监督码元,就有r个监督方 程式和r个校验子s1,s2,…,sr,可给出2r种 状态,其中2r-1种状态可指明2r-1个误码位置。
6.1 信道编码
信道编码的要求:
编码效率高,抗干扰能力强;
对数字信号有良好的透明性;
传输信号的频谱特性与信道的通频带有最佳匹配 性;
编码信号内包含正确的数据定时信息和帧同步信 息,以便接收端准确解码; 编码的数字信号具有适当的电平;
发生误码时,误码的扩散蔓延小。
6.1 信道编码
1. 差错控制的方式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差错控制方式 有四种:前向纠错FEC(Front-Error Control)、 反馈重发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混合差错控制HEC(Hybrid Error Control)和信 息反馈(IRQ,Information Repeat Request)。
6.2 图像通信中的常用纠错码
三、卷积码 将k个信息码元编码成n(n>r)比特的码组,码 组值不仅与当前码组中的k个信息码元有关,而 且与其前面N-1个码组中的(N-1)k个信息码元有 关。 表示为(n,k,N-1)。
6.3 数字图像的传输
图像信息传输的两种方式:
模拟方式 数字方式
数字方式是图像传输的主要方式。
待交织的符号分别进入N条支路延迟器,每一路延 迟不同的符号周期,第一路无延迟,第二路延迟B’个 符号周期,第N路延迟(N-1)B’个符号周期,其中 B’=B/N。 接收端的解交织器的各支路延迟时间与交织器相 反,第一路延迟(N-1)B’个符号周期,第二路(N-2)B’ 个符号周期,依次类推,第N路无延迟。
若出现误码,可通过交织反变换将集中误码分 散开,再利用纠错技术将误码纠正过来。
6.2 图像通信中的常用纠错码
1、块交织(矩阵交织) 工作过程:在发送端,编码序列送入一个交织 寄存器矩阵(B×N),将输入序列按列写入, 读取时按行读出,再送入信道;接收端将序列 存入一个交织寄存器矩阵,但按行写入,按列 读出。
第六章 图像信号的传输
6.1 信道编码 6.2 图像通信中的常用纠错码 6.3 数字图像的传输 6.4 图像的传输方式 作业
6.1 信道编码
降低误码率的常用方法:
降低数字信道本身引起的误码;
在信源进行信道编码,以实现自动纠错或者
检错的目的。
6.1 信道编码
一 信道的定义及分类 狭义信道:仅包括传输媒介的信道。 广义信道:除传输媒介外,还包括有关的部件 和电路,如天线与馈线、功率、放大器、滤波
6.1 信道编码
反馈重发(自动重发请求)方式:发送具 有一定检错能力的码,通过反馈重发进行 纠错。
混合纠错方式:是前两种方式的结合。发 送具有一定纠错检错能力的码元,误码在 纠错能力之内进行纠错;超过能力之外进 行重发纠错。
6.1 信道编码
信息反馈方式:接收端把收到的数据反馈 回发送端,由发送端将出错的数据纠错后 重新发送。
块交织举例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6.2 图像通信中的常用纠错码
2、卷积交织 B×N卷积交织器:
(N-1)B' B' 信 道
…
(N-1)B' BÍN交织 BÍN解交织
…
B'
6.2 图像通信中的常用纠错码
器、混频器、调制器与解调器等。
6.1 信道编码
模拟通信系统中: 调制信道:指从调制器的输出端到解调器的输 入端。 数字通信系统中:
编码信道:指从编码器的输出端到解码器的输 入端。
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的划分
狭义信道 信源 编码器 调制器 发转换器 媒介 调制信道 编码信道 收转换器 解调器 译码器 信宿
6.4 图像的传输方式
三.光纤传输 光纤传输系统主要由光纤(或光缆)和中继器 组成。在短距离传输系统中,一般不需要中继 器。
图像光纤传输方式有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两种。
作业
1、信道编码的作用是什么? 2、简述检错纠错的方式及纠错码的分类。 3、什么是交织码?试述交织码的工作原理。 4、简述数字图像信号的传输方式。
6.1 信道编码
从造成传输误码的信道来看,可将信道分成三 类: 1、随机信道(无记忆信道) :具有随机误码 特性的传输信道。 (随机误码:数据在信道传输时受到随机噪声 的干扰,造成的误码之间是统计独立、互不相 关的。)
6.1 信道编码
2、突发信道(有记忆信道):具有突发误码 特性的信道。
(突发误码:由于信道中瞬间出现的干扰而引 起一串误码,误码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6.3 数字图像的传输
3)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 是双极性码的变形,用来避免序列中连续出现n 个以上连’0” 的情况。 特点:克服了由于连“0”码过多,而影响定时 信 息的提取。
6.3 数字图像的传输
二.数字调制技术 调制信号为离散数字型的正弦波调制。 一般常用的是键控载波的调制方法(幅度键控 ASK、移频键控FSK、移相键控PSK)以及正 交幅度调制QAM方法。
6.1 信道编码
3、混合信道(复合信道):随机误码和突发 误码特性并存的信道。 实际中需要设计出既有纠正随机误码能力 又有纠正突发误码能力的信道编码方式。
6.1 信道编码
二 信道编码 信道编码(差错控制编码)的原理: 为了能判断发送的信息是否有误并加以纠正, 可以在发送时在要传输的数字码流中人为加入 多余的码元(校验码或者监督码元)。当发生 误码,可以利用信息码元与多余码元之间的特 定关系实现误码检出和误码纠正。
码型简单,但存在直流分量且信号能量大 部分集中于低频部分,主要用于设备内部的传 输,较少用在信道传输。
6.3 数字图像的传输
2)双极性半占空码 “1”码的极性是交替反转的,称为AMI码。 编码方法:“0”仍为“0”,“1”交替编码为 “+1” 和”-1。
特点:无直流分量,低频、高频分量较少,节 省信号频带,码型具有一定检错能力,无时钟 信息。
一、线性分组码 1、基本概念 分组码:将信源编码输出的信息码元序列以k个 码元为一组,对每组信息码元按一定规律附加 上r个监督码元,输出码长为n=k+r个码元的一 组码
线性分组码:如果在某一种分组码中,监督码 元和信息码元之间的关系是用线性方程式联系 起来的,或者说它们之间满足线性变换关系。 具体例子: 奇偶校验码:通过增加冗余位使得码字中“1” 的 个数为奇数或偶数的编码方法。
6.1 信道编码
2)许用码组和禁用码组 许用码组:在信道编码后可以有2n个总长n的 不同码组值,其中可以发送的信息码组。 禁用码组:其中不予传送的信息码组。
6.1 信道编码
3)码重和码距 码重:分组编码中,每个码组内码元“1”的数 目。 码距(汉明距离):每两个码组间相应位置上 码元值不相同的个数。 最小码距:各码组之间的码距的最小值。用d0 或者dmin表示。
优点:不需要纠错、检错电路,控制设备和检 错设备简单。 缺点:整个通信系统的传信率很低。
6.1 信道编码
2.
纠错码的分类 按检错纠错能力的不同,分为:检错码、 纠错码和纠删码。
按误码产生原因的不同,分为:纠随机误 码的纠错码和纠突发误码的纠错码。 按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之间的检验关系, 分为:线性码和非线性码。
6.2 图像通信中的常用纠错码
2、汉明码 是一种高效的能纠单个错误的线性分组码。 特点:在纠正单个错误时,汉明码用的监督码 元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