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高韵远的北宋词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 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 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 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 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初步探知,简述这首 词塑造了一个怎么样 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一个独守深闺的寂寞凄苦 的思妇形象
探究: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破阵子
春景
【宋】 晏殊
晏殊(991-1055),北宋词人。 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 人。景德中赐同进士出身。庆历 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宰相)。谥 元献。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 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 颇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
《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 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二句, 传诵颇广。原有集,已散佚,仅 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 献遗文》。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 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 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恋
花
学习目标:
一、体会此文的“景深,情深 ,意境、层次深”;
二、学会应对“练字”题目;
三、体会词的思想感情。
欧阳修(1007-1072)
宋代古文运动的 领袖,宋代著名的文 学家。在散文诗词创 作上都取得了很大的 成就,其文儒雅正统, 其诗清切自然,其词 则幽香冷艳。
“欧阳公作《蝶恋花》 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 予酷爱之。”
——李清照《词序》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
❖ 赏析“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中的“堆”字。(4分)
答: “堆”字有堆叠之意。(1分)强调
了杨柳之密,雾气之浓,突出了闺阁 外围的无重数的阻隔(1分)衬托出闺 阁之深,也进一步表达了孤独愁怨之 深。(2分)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破阵子•春景晏殊教学目标:1.了解宋词与晏殊。
2.掌握意境分析题与手法鉴赏题的技巧。
3.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寄托。
重点难点:1. 掌握意境分析题与手法鉴赏题的技巧2. 理解作者的情感寄托。
教学方法:诵读——情境——探究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①导入语:以辛弃疾同题《破阵子》导入,认识到两种风格的不同。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两大宋词流派影响深远,“豪放”大方高歌,气势如虹,有一种撩人心绪的进取美;“婉约”和婉细切、疏隽细腻,亦不失绵绵婉转阴柔美。
东坡、易安居士名传千古。
其实宋词流派风格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很多词人为此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北宋初晏殊和欧阳修即是,他们的婉约词以抒闲情、离愁为主,和婉细切、理深旨远,开有宋一代词风。
②作者简介:晏殊(991~1055),字同叔,死谥元献。
江西临川人。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历任要职,三朝元老,当时的名臣范仲淹、欧阳修等多出其门下。
其幼子晏几道亦是著名词人,并称“二晏”。
其词风承袭五代,受冯延巳影响较深。
作品闲雅清幽,语言婉丽,音韵和谐。
他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有《珠玉词》一百三十余首。
与欧阳修并称“晏欧”。
③婉约派四大旗帜“闺语”:李清照“别恨”:晏殊“情长”:柳永“愁宗”:李煜二、检查预习1.字音识记2.词语理解三、诵读赏析1.内容理解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梨花落后,清明节在望。
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的清水,树叶底下传来一两声黄鹂的啼叫。
只见那柳絮在漫长的春日里四处飘飞。
在采桑路上邂逅娇笑着地东邻女伴。
正惊疑着昨晚的春晓美梦,原来是今朝和同伴们斗草得胜的吉兆,不由得脸上生笑。
(①此词写的是什么时节?从哪里可以看出?仲春时节。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苏教版教案设计)
04
北宋词的影响与评价北宋词对后来自的影响开启词的创作范式
北宋词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范式,如小令、慢词等,为后来 的词人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推动词的发展
北宋词的创作手法和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词的发展 和演变。
拓展题材和情感表达
北宋词在题材和情感表达方面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为后来的词人 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可能性。
结构特色
讲解词的篇章结构、韵律节奏和意境 营造,帮助学生理解词的艺术魅力。
结合历史与文学进行讲解
历史与文学的关联
阐述北宋时期的历史事件、文化思潮和文学流派,以及它们 对词创作的影响。
比较分析
选取不同词人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各词人 的艺术特点和风格差异。
THANK YOU
北宋词在现代的传播与接受
传播途径
现代传播媒介如书籍、网络等为 北宋词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使更 多人了解和欣赏到这一文学瑰宝
。
接受群体
现代人对北宋词的接受程度较高, 尤其在文学爱好者和专业研究者中 ,北宋词具有广泛的受众基础。
传播效果
通过现代传播媒介的推广和普及, 北宋词的影响力得以扩大,有助于 更多人了解和欣赏这一文学形式。
结构严谨
北宋词的结构严谨,词牌 、韵脚等方面都有严格的 规定,要求词人在规定的 框架内进行创作。
北宋词的社会背景
经济繁荣
社会矛盾
北宋时期,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为 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随着土地兼并加剧,农民生活困苦, 社会矛盾日益激化,这种社会现实在 词中也有所反映。
文化交流
北宋与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之间进 行了广泛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文 化的融合。
总结词:此词通过对明月的赞美和人生哲理的思 考,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之范、张、柳词
之范、张、柳词
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 江海清
苏幕遮 怀旧
范仲淹
作者简介
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 谥号“文正”。汉族,祖籍陕西彬州(今 陕西省咸阳市彬县),生于苏州吴县(今 江苏省苏州市)。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 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 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 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 相。
8.‚明日落红应满径‛是虚写,分析表 达的情感。
结句扣住“送春”,是说今晚还可以
看到“花弄影”,大风之后,明天所 见到的,惟有“落红满径”,表达伤 春之情。
小结
时光易逝,青春难再,人生失意, 偏逢月照花影,落红满径。借酒浇 愁,愁何能消?酒醉易醒,愁何能 醒?这首词深刻的表达了作者无奈、 感伤、失意的情怀。
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月下花儿被
风吹时的舞动之态,也写出了花儿 似乎顾影自怜的人性美。 与上句“沙上并禽池上暝”动静结 合,描绘庭园池塘之景,并借以烘 托伤春自伤之情。
7、张先初以《行香子》词有‚心中事, 眼中泪,意中人‛之句,被人称为 ‚张三中‛。后又因平生所得意之三 词:‚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 子》);‚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 (《归朝欢》);‚柔柳摇摇,坠轻 絮无影‛(《剪牡丹》),受世人称 诵而被号为‚张三影‛。请你选择三 中或者三影,说说其妙处。
秋已更深,雨洗暮空,又有凉风寒霜,
其气凄然而遒劲,直令衣单之游子, 有不可禁当之势,写尽悲秋之气。再 以山河一派冷落加以铺衬,以残阳高 楼画照,层层逼紧,似全宇宙悲秋之 气一起袭来。情景的萧索,气氛的悲 凉,渲染出内心思乡怀人凄情,寓情 于景,情景交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 染力。
总结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精讲
3.“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
无重数”三句的艺术手法及效果。 4.女主人公如何孤寂凄苦的原因何在 呢? 5.“雨横(hè ng)风狂三月暮,门掩 黄昏,无计留春住。”表达了闺妇怎样 的愁思?
1、赏析“深”字。
“深深”二叠字本已写出庭院的幽深、
空旷,再用一个“深”字的设问,让庭 院的“深”“旷”得到深入和强化。借 景抒情,情景交融,暗示了女主人公孤 身独处的深沉心事和怨恨莫诉之情。
自由朗读词的上片,词中写女子住处 的是哪几句,有哪些意象?
意象
堆 庭院 深 、杨柳 烟、帘幕
意境
重
婉曲幽深、孤寂凄冷
赏析下片
意象 意境 动作 横 雨 狂 风 门掩 黄昏 孤寂凄冷 无计留 泪问 不语 飞 乱花
本词运用 烘托 的手法,塑造了一个 孤独寂寞、幽闭深闺的思妇形象
自主学习
1.赏析“深”字。 2.赏析“堆”字。
“思乡和羁旅”之愁,诗人是想如 何排遣的?
一是寄希望于“好梦”; 二是登高望远,但“休独倚”; 三是借酒浇愁,愁更愁,化作相思泪。
作者的思乡之愁有没有借助这些方法被排 遣掉?为什么?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梦中好景与现实虚 空形成强烈对比,带给作者更大的心理落差, 惆怅之情倍增。 「明月楼高休独倚」句写月下登楼,原可倚 楼怀想。此夜难眠,颇欲登楼远眺,以遣愁 怀;一轮明月,反引愁怀。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真是欲遣相思, 反增相思。作者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块垒, 但这一遣愁的努力也归于失败。 (至此,作者思乡之情达到极致。)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深秋景色 思乡之情 羁旅之思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完整上课版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茂密堆积如 烟,披挂下来的枝条如同重重帘幕,无从记数。 那个人却乘着华美的车骑.淹没在被高楼挡着 的烟花柳巷。
面对暮春三月的狂风暴雨.只能掩上门等待 到黄昏,怎么才能留住春光呢.流泪问花花不 语.只见那片片零乱的落花从千秋上飞过。
炼字赏析
1.赏析“庭院深深深几许”中的“深”字。 “深深”二叠字本已写出庭院的幽深、空旷,
再用一个“深”字的设问,让庭院的“深”“旷” 得到深入和强化。暗示了女主人公孤身独处的深沉 心事和怨恨莫诉之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赏析“杨柳堆烟”中的“堆”字。写出了杨柳 之密,
雾气之浓,阻碍了女主人公远望丈夫的视线, 传达出深居闺中的孤独凄苦之情。
• 1、找出词的一二两句中所写的意象, 说出意象所显示的特点。
特点: 鲜艳浓烈 烟雾迷蒙
2、三四两句中的意象及其画面又是
什么?它能让人想起什么?
•山
画面:
•水 • 斜阳 • 芳草
夕阳西垂 想起 家
芳草萋萋
(1)以家乡渺远衬托出思乡之情浓。
(2)实虚结合。“山映斜阳天接水”写远观的实
景,而“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是虚景,即想
这首词的下片从哪几个方面刻画东邻女子的个性的? A表情:笑:巧笑→笑从双脸生。 B心理描写: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C场面描写:斗草。 下片在塑 造少女形象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运用白描手法,没有细致动作、色彩等工笔描写, 选取相逢、疑怪、斗草、笑等几个典型动作表现了 女孩活泼天真的个性。 白描: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 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 的形象。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 经历、言行的突出之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客观的 描写,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5.天仙子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张先
,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境,伤流景,。
,云破月来花弄影。,风不定,人初静,。
6.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
,一番洗清秋。,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
格高韵远的北宋(一)默写
1.破阵子晏殊
,梨花落后清明。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
疑怪昨宵春梦好,。笑从双脸生。
2.踏莎行欧阳修
,溪桥柳细,。离愁渐远渐无穷,。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行人更在春山外。
3.蝶恋花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楼高不见章台路。
,门掩黄昏,。,乱红飞过秋千去。
4.苏幕遮范仲淹
高中语文 专题八“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苏幕遮(碧云天)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苏幕遮(碧云天)一、词人名片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范仲淹为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朱熹称他为“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生二岁而孤,母更适淄州长山(今山东邹平东)朱氏,从其姓,名说。
考取进士做官后复姓范。
后历任大理寺丞、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曾出任陕西宣抚史、陕西四路安抚史,战功显赫,又曾做过多方地方官。
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
1052年(皇祐四年)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
范仲淹文、赋、诗、词均粲然可观。
作词能开拓词的意境,风格兼有婉约、豪放。
词传世五首。
二、诗词故事仲淹苦学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家中贫困无依。
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勤奋读书,五年不曾脱下衣服好好睡过一觉,看书看得头昏了,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
读书的条件也很艰苦,稠粥也舍不得吃,要到太阳偏西才吃。
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
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给罢了。
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三、文题背景此词写于范仲淹新政被挫罢职外放时,是思念家室的作品。
“苏幕遮”,原为唐教坊曲,宋代词家用此调是另度新曲。
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该词。
提示此词以低回婉转、沉雄的笔触,抒写了羁旅乡思的情怀。
上片写秾丽阔远的秋景,暗透乡思;下片直抒思乡情怀。
二、悟读,诗情画境一个秋天的日子,你挥动如椽的大笔,着意描绘一幅深秋思乡图。
天,一碧如洗,似乎没有尽头;地,满世界的枫叶都似乎在簌簌飘落。
极目远眺,笼罩着暮霭的河流蜿蜒流向远处寂寞的寒山。
18-19“格高韵远”的北宋词
18-19“格高韵远”的北宋词本专题选了六首代表性词作,充分表达了宋初词风〝格高韵远〞的特点。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写的是古代闺阁中少女们春天生活的一个片段。
作者用写生的笔法,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仕女图,景色鲜明,人物生动,充满着青春的欢乐气息。
«踏莎行(候馆梅残)»写的是一个旅人在征途中的感受。
上片写男性行人途中所见所感,下片写旅人想象中的女性居者对他的怀念。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细腻地描写了封建社会上层的一个深闺思妇的愁苦心情,它以曲折深远的意境与摇曳荡漾的情思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苏幕遮(碧云天)»上片写景,表现了秋天寥廓苍茫、衰飒零落的特点。
下片写羁旅愁思,悲伤感人,全词过渡自然,衔接紧严,写景、抒情浑然一体。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上片写人之愁闷无聊,由午及晚;下片那么写晚景,转承自然得体。
这首词是作者临老伤春之作,与词中常见的少男少女的伤春不同,其中包含了作者在那种黑暗时代被迫无所作为的愤惋。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是一首写别情的词,上片以空阔、苍凉之景,有力地烘托了出行人漂泊流离的困苦与孤独;下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更为深切地抒发了思归之情。
总之,这首词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
1.初步了解北宋前期词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闲情和离愁别绪为主旨的艺术风貌。
2.了解北宋词人对词的发展和突破,把握婉约词的特点。
3.鉴赏本单元词作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
4.培养阅读宋词的兴趣,逐步提高文学素养。
1.«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写人,全篇用白描手法及清新明快的笔触,描绘春光的明媚与少女的纯洁可爱。
学习时,可结合全篇,从人称、文脉、语辞、写作手法等角度鉴赏下片的妙处。
2.«踏莎行(候馆梅残)»这是一首情深意远、柔婉优美的作品,词的上片写游子远去,下片写闺妇怀人,其中心意旨在表现天涯游子的离愁。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破阵子·春景》《蝶恋花》设计理念1.诗词贵在品读,因为诗词大多为诗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常常凝结诗人一时一地的独特感悟,我们赏诗,就是要通过品味、揣摩、吟咏,感受诗人的情感,打通因时间、环境、阅历造成的隔阂,零距离接触诗词所蕴涵的流光异彩。
2.《破阵子·春景》、《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分别是晏殊和欧阳修代表性的词作,“理深旨远”,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诗词语言,体味诗词所表达的闲情、离愁的主旨,参悟“格高韵远”的意蕴。
并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品味两首宋词的内容。
根据对诗词教学的分析和理解,对“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中的《破阵子·春景》《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教学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结合两首词,了解两位词人的有关生平和创作。
通过诵读,掌握词中的重点词语、句子,把握词的风格特点。
2.学习《破阵子·春景》借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精神世界的质朴写法;学习《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写景、抒情的方法及运用叠字之美。
3领会晏殊所抒发的闲情逸致;领会欧阳修通过“闺情”题材,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激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感受两首词的内在情感教学难点能够展开联想,撰写文笔隽永的诗词意境想像文。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宋词极致,宋词两大流派影响深远,“豪放”大放高歌,气势如虹,有一种撩人心绪的进取美;“婉约”和婉细切、疏隽细腻,亦不失绵绵宛转的阴柔美。
东坡、易安居士名传千古。
其实宋词流派风格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词人为此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北宋初晏殊和欧阳修即为这样的人,他们的婉约词以抒闲情、离愁为主旨,和婉细切、理深旨远,开有宋一代词风,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他们的代表词作——《破阵子·春景》《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二、诵读诗词,整体感知1.自读两首词,扫清文字障碍,借助注释及词语出处,整体把握两首词的意思内涵。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
问题讨论 1.词中描写出的景色大概是什么时候,哪 些词可以看得出来? 2.有哪些意象,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3.用一句话概括下片的内容。
1、词中描写出的景色大概是什么时候,那 些词可以看得出来? 新社 清明 2有哪些意象,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意象有:燕子、梨花、碧苔、黃鹂和 飞絮等。 组成了一幅春暖花开、燕语莺声的美 丽春景。 3.用一句话概括下片的内容。
学习新词
破阵子
晏 殊
了解作者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 江西抚州)人。幼孤,少有才名,七岁能文 章。景德初,以神童荐,赐同进士出身。明 道元年(1032)迁参知政事,尚书左丞。庆 历中官至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学士, 兼枢密使。至和二年卒,年六十五,谥元献。 晏殊“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 有情思”(《宋史》本传)。其词擅长小令, 多表现官僚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闲情逸致。 诗文集今已不传。有《珠玉词》三卷。
李清照《词序》:“欧阳公作《蝶恋花》有‘庭 院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李清照为何 酷爱这句?
李清照本人是叠词高手,故酷爱这句。(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 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个“深”字重叠,前两个重叠直接强调深的程度, 第三个“深”又推进一层,与“几许”构成疑问语 气,与下面“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呼应起来, 别有一番情趣。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北宋前期词以婉约风 格为主流、以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 旨的艺术风貌。 2、能够对诗歌中佳妙的炼字进行 鉴赏。 3、能够展开联想,驱驰想像,撰 写文笔隽永的诗词意境想像文。 4、背诵“燕子来时新社”、“庭 院深深深几许”“碧云天”“对潇 潇、暮雨洒江天”四首词。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这三句,共有两层意思:其一,其人 深居独处,虚度华年,非常值得同情和 怜惜;其二,深闺邃远,除了一年一度 的春光之外,无人能到,自己当然也无 从寄与相思、相惜之情。这也完全与词 人自己沉沦下僚,一辈子不被人知重的 情况相吻合。
飞云冉冉蘅皋暮
过片“飞云冉冉”,是实写当前景 色,“蘅皋暮”,是说在生长着杜蘅这种 香草的泽边,徘徊已久,暮色已临,也 是实写。
记得与歌女小蘋初次相见,她穿着两重 心字图案的罗衣。通过琵琶的弹奏诉说出自 己的相思。当初相见时的明月如今犹在,它 曾照着象彩云一样的小蘋回归,而那个姑娘 已经不见了。
格高韵远的北 宋感旧词怀二人
作者别后怀思歌女小蘋所作。 抒发人世无常、欢娱难在的淡淡哀愁。
艺术手法:
1、结构严谨,对比烘托 2、虚笔结尾,意味深长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 去”是实写。
❖“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 窗朱户,只有春知处。”是虚写。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起三句用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 罗袜生尘”之语。凌波微步,不过横塘, 是其人没有来;面对芳尘,只能目送, 是自己也不能去。“但”,犹言仅,只。 她没有来,己不能去,则极目远望,只 能从所见到的一片芳尘之中,想象其 “凌波微步”的美妙姿态而已。表达了 作者留恋、遗憾之情。
由此看,词的上片除了借景抒情,还用了什 么艺术手法?
虚实相生
“雾”、“月” 除了可以理解为实景外,还 可以指什么?
本身的虚无缥缈,可喻指不可克服的现实阻 碍。 “失”“迷”的用法及其表现作用: 使动用法:使…失;使…迷。
既准确地勾勒出月下雾中楼台、津渡的模 糊,又恰切地写出了作者无限凄迷的意绪。 “楼台”“津渡”喻指什么? 心中的理想与希望,胸中的抱负与出路。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专题教案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专题教案第一章:北宋词的概述1.1 北宋词的背景介绍北宋时期的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强调北宋词的出现与当时社会环境的关系。
1.2 北宋词的特点分析北宋词的文学特点,如语言的精炼、情感的真挚、意境的深远等。
通过具体的词作品来说明北宋词的特点。
1.3 北宋词的意义探讨北宋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分析北宋词对后世词坛的影响和传承。
第二章:北宋词的代表人物2.1 苏轼介绍苏轼的生平背景和词人身份。
分析苏轼词作的特点和风格。
举例讲解苏轼的代表作品,如《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
2.2 辛弃疾介绍辛弃疾的生平背景和词人身份。
分析辛弃疾词作的特点和风格。
举例讲解辛弃疾的代表作品,如《青玉案·元夕》等。
第三章:北宋词的主题与情感3.1 爱情词介绍北宋词中爱情词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分析爱情词中的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
举例讲解典型的爱情词作品,如《鹊桥仙·纤云弄巧》等。
3.2 友情词介绍北宋词中友情词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分析友情词中的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
举例讲解典型的友情词作品,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第四章:北宋词的艺术手法4.1 意象运用分析北宋词中意象的运用和作用。
举例讲解典型的意象运用作品,如《声声慢·寻寻觅觅》等。
4.2 修辞手法介绍北宋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
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效果。
举例讲解典型的修辞手法作品,如《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等。
第五章:北宋词的鉴赏与研究5.1 北宋词的鉴赏方法介绍如何欣赏和理解北宋词的作品。
强调欣赏北宋词需要关注的意象、情感、修辞等方面。
举例讲解如何鉴赏典型的北宋词作品。
5.2 北宋词的研究现状概述当前学术界对北宋词研究的现状和成果。
介绍一些重要的北宋词研究著作和论文。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北宋词的研究和探讨。
第六章:晏殊与北宋早期的词风6.1 晏殊的生平和词作介绍晏殊的生平背景和对词坛的影响。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
• 按民族“花历”,又有二十四番花信风, 按民族“花历” 又有二十四番花信风, 自小寒至谷雨,每五日为一花信, 自小寒至谷雨,每五日为一花信,每节应 三信有三芳开放;按春分节的三信, 三信有三芳开放;按春分节的三信,正是 海棠花、梨花、木兰花。梨花落后, 海棠花、梨花、木兰花。梨花落息芳润,池畔苔生鲜翠, 节,气息芳润,池畔苔生鲜翠,林丛鹂啭 清音。清明的花信三番又应何处? 清音。清明的花信三番又应何处?那就是 桐花、麦花与柳花。 桐花、麦花与柳花。所以词人接着写的就 日长飞絮轻” 是“日长飞絮轻”。
●破阵子
•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新社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 絮轻。 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 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 脸生。
• 二十四节气,春分连接清明,正是一年春光最堪 二十四节气,春分连接清明, 连接清明 留恋的时节。春已中分,新燕将至,此时恰值社 留恋的时节。春已中分,新燕将至,此时恰值社 也将到来,古人称燕子为社燕, 日也将到来,古人称燕子为社燕,以为它常是春 社来,秋社去。词人所说的新社, 社来,秋社去。词人所说的新社,指的即是春社 那时每年有春秋两个社日,而尤重春社, 了。那时每年有春秋两个社日,而尤重春社,邻 里聚会,酒食分餐,赛会欢腾,极一时一地之盛。 里聚会,酒食分餐,赛会欢腾,极一时一地之盛。 闺中少女, 正所谓“ 闺中少女,也“放”了“假”,正所谓“问知社 日停针线” 连女红也是可以放下的,呼姊唤妹, 日停针线”,连女红也是可以放下的,呼姊唤妹, 门外游玩。词篇开头一句,其精神全于此。 门外游玩。词篇开头一句,其精神全于此。
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②往.事.后.期.空记省 往事 古义:___以__往__的__欢__情________。 今义:过去的事情 。 后期 古义:____以__后__的__期__约_______。 今义:某一时期的 后一阶段。
③渐.霜风凄.惨. 渐 古义:_____旋__,__又__________。 今义:逐渐 凄惨 古义:_____寒__冷__逼__人________。 今义:凄凉悲惨。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专题导读 北宋结束了长期的纷乱,使得经济很 快发 展起来,尤其
是工商业发展很快,城市普遍繁荣,市民阶 层的 扩大,生活 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词的 创作和发展,适 应了城市文化生活的需要。文学家用词更 能表 达自己的思想 情感和忧国忧民的思想,于是词成为宋朝文学的主流形式。
一、字音
飞絮.(xù)
踏莎.行(suō)
草薰.(xūn)
征辔.(pèi) 危阑.(lán) 雨横.风狂(hènɡ)
黯.乡魂(àn) 旅思.(sì) 空记省.(xǐnɡ)
苒.苒(rǎn) 渺邈.(nèn)
二、通假字 元.是今朝斗草赢 ____“__元__”__同__“__原__”__,__原__来_______ 三、一词多义 (1)赢②①赢元.得是仓今皇朝北斗顾草赢._____动____词__动___,_词___取_,___,_取___获_胜___________
①草薰风暖摇征.辔 ____动__词__,__远__行_______ (5)征 ②挟天子以征.四方 __动__词__,__征__讨__,__征__伐___
③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___动__词__,__征___收_______ ①渐.霜风凄惨 ____副__词__,__旋__,__又_____ (6)渐 ②离愁渐.远渐无穷 __副__词__,__渐__渐__,__逐__渐___ ③防微杜渐. __名__词__,__事__情__的__开__端___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ppt3
学习新词
蝶恋花
欧阳修
问题讨论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上片写景,有人说本词上片的特点是 “景深”,你能说说它是如何写“景深” 的吗? 主要是居室之深邃:由远而近,逐步 推移逐步深入。 一是“杨柳堆烟”。 二是“帘幕无重数”。 三是“楼高不见章台路”。
问题讨论 下片写“情深”,结句“泪眼问花
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寄深于浅,借景 抒情,包含多层意蕴。 想一想,你能说出几层 意蕴? 下片在景物渲染之外,末两句将人物的思想 感情层层深入、步步开掘。结句“泪眼问花花不 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采用层进手法写深婉缅 邈的情思,自然浑成,为千古名句。 第一层写女主人公因花而有泪。见花落泪, 对月伤情,是古代女子常有的感触。此刻女子正 在忆念走马章台的丈夫,可是望而不可见,眼中 唯有在狂风暴雨中横遭摧残的花儿,由此联想到 自己的命运,不禁伤心泪下。
名家评析 清人毛先舒评曰:“此可谓层深而 浑成。何也?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 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 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 过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 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 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
问题讨论
纵观全词,除了“景深”“情深”之 外,还有“境深”(意境深邃)的特点, 如何理解“境深” ? 全词由外景写到内景,由早晨写到 黄昏,以深邃的居室烘托深邃的情感, 以灰暗凄惨的色彩渲染孤独伤感的心情, 逐次打开人物的心扉。景和情融合无间, 浑然天成,构筑了一个幽深的意境。
问题讨论 1.词中描写出的景色大概是什么时候,那些 词可以看得出来?
2.有哪些意象,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3.用一句话概括下片的内容。
1、词中描写出的景色大概是什么时候,那 些词可以看得出来? 新社 清明 2、有哪些意象,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意象有:燕子、梨花、碧苔、黃鹂和 飞絮等。 组成了一幅春暖花开、燕语莺声的美 丽春景。 3.用一句话概括下片的内容。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PPT116
•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三、品读,鉴赏评析 1.送别怀人之作,或从居者着想,或从行者着想,能言情委婉真挚,便
成佳作。欧阳修的这首《踏莎行》却采用了两面兼写、对照映射的手
法,试分析两面兼写能收到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答案
两面兼写
艺术
人物 行者 居者
意境 候馆梅残 春水迢迢 高楼危阑
情感 驻马回首 离愁无穷 柔肠粉泪
①境判情同 增加了情的 ②章法井答案然 增添了情的
答案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 灯又烬。
(1)这首词通过哪些细节来表现主人公的离别之恨?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 深夜听见风吹竹林的声音,感到其中充满怨恨。想在梦中寻找 远离的亲人,偏偏梦难成而灯又熄。 (2)“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两句极富神韵,请结合全词主 旨作赏析。 答案 这两句可谓情景交融,其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传神地描写 了自然界的风竹秋韵,那万叶千声在主人公听来都是怨恨之声,引发 了无限离愁别恨。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ppt11(课件+试题,打包15套) 苏教版1
三、文题背景
此词调从唐教坊大曲《甘州》截取一段改制而成,因全词前后两片共八 韵,故名“八声”。柳永一生流落不遇,谙尽漂泊滋味,故其长调慢词 “尤工于羁旅行役”。这首《八声甘州》是暮秋所作,是柳永词慷慨秋 悲和婉约别情结合得最为出色的一首。
文本赏读
一、诵读,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
专题八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内容索引
文题解读 文本赏读 文本拓展
文题解读
一、词人名片 柳永(?~约1053),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更名 永,字耆卿,行七,故人称柳七。祖籍河东(今山 西永济),徙居崇安(今属福建武夷山)。初考进士, 未取。五年后再考又未取。他忍不住发了牢骚, 写下了著名的《鹤冲天》,广为流传。三年后再 考,好不容易过关,发榜前却被宋仁宗给勾掉了,绝望之极,流落民 间,专写歌词。47岁,终于登进士第,终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晚年流落不偶,病疫于润州(今江苏镇江),寄柩僧寺。二十余年后, 王安礼知润州,出资葬于北固山。
三、品读,鉴赏评析 1.柳永所写长词慢调,善于在许多转折的地方,安排一些强有力的领字, 用来承上启下,把整个作品像珠子一样连贯起来。请圈出《八声甘州》 中的领字,并说说它们在结构全词、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答案
2.柳永的词,“其写景处,远胜其抒情处”,“写羁旅行役中秋景, 均穷极工巧”。这首词,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试作分析。 答案 景物描写,境界寥廓,气势磅礴,绮丽悲壮,景中含情,于写 景中寄寓离别之情。起首两句不但点明了时间、地点,而且描绘出了 一幅阔大的景象,紧接三句以“渐”字领起,以“凄惨”写霜风之凉, 以“冷落”写关河之荒寂,以“残照”写夕阳西下,楼残余光。萧瑟、 苍茫、凄寂、冷清,极富表现力,突出了秋景肃杀的特点,写出了作 者的直接感受。接着继续写楼上所见:红花凋谢,绿叶枯萎,滚滚长 江,无语东流。这些景物自然触发起词人的离愁与伤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案 年 月 日南京市玄武区中小学教师备课活页 编号课 题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课 型 诗歌欣赏教学目标1、能初步了解北宋前期词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旨的艺术风貌。
2、能够对诗歌中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
3、理解并积累相关的文体、文学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鉴赏词的艺术特色,把握词人的感情。
教学准备(含资料辑录或图表绘制)板书设计︵课外︶作业设计教后记编号南京市玄武区中小学教师备课活页教和学的过程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语:二、阅读鉴赏晏殊《破阵子•春景》从可爱的少女到思亲的少妇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的自序中指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词作为一种文体,产生于唐代,繁盛于宋代,北宋初期以晏殊和欧阳修为代表的婉约词,有何特点,应作何评价呢?今天,我们共同研究探讨北宋初期的晏欧词。
(儿女情长,风云气短)象征:从闺怨到伤己(报国无门)(一)齐读:《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清明前为何选写梨花、清明后为何选写柳花?春社在春分前后,据花信(花期)风,五日一信,春分依次三信,海棠、梨花、木兰;清明三信,依次为桐花、麦花、柳花。
作者力图很准确地写出时令的特征。
“三四点”“一两声”是实写还是虚写?看似实写,实为虚写。
意在表现环境的幽静。
“巧笑”的句式有什么特点?“巧笑东邻女伴”是倒装句,调整以后为“东邻女伴巧笑”,东邻女伴笑得真好看呀。
这是填词适应格律要求的需要。
下阕省略了那些内容?下阕省略了两点内容:一是采桑女对话内容,“西邻女问东邻女:你为什么笑得如此开心?东邻女回答说”。
二是采桑女斗草的过程描写。
文笔简洁,手法巧妙。
笑何以从“双脸”生?“巧笑”的是东邻女,“斗草赢”的也是东邻女,所以,理当东邻女笑“笑从双脸生”。
“双脸”的理解确实是问题。
“脸”这个字《说文》里未收,见于《集韵》《广韵》,“脸”即颊,“双脸”即双颊,“脸”也可解释为睑,双脸即双眼。
笑从双眼生,表现东邻女确实发自内心地笑了。
也可以将前句看作东邻女与西邻女之间的对话,这样,就解释为两个少女的笑。
两段之间有什么关系?与作者有什么关系?这首词是三首词里唯一一首有题目的词,题目概括了全词的主要内容。
上下两阕扣题展开。
上阕写自然景色,描写轻盈飞翔的春燕,缓缓飘落的梨花,星星点点的青苔,绿叶深处的莺啼,飘飘忽忽的柳絮,景物里透出细、小、轻、缓的心理感受,写出有名的“闲适宰相”的闲雅情趣。
下阕写采桑少女,描述充满青春气息的乡间少女游玩嬉戏的场景,表现久居高位的作者偶尔流三、阅读鉴赏欧阳修《踏莎行》露的人的天性真情。
自然景色是青春少女的背景,青春少女增添自然春色的活力,二者相辅相成,浑然一体。
凭借文本,可以作出大致准确的解读。
通过描写美好的春景,表现作者对平静自由生活的向往。
小结:阅读鉴赏应依据文本如何体现“格高韵远”的北宋词特点?“格高韵远”即格调高远,指北宋词的内容和形式在唐五代词基础上的发展。
写女子是承袭唐五代词“艳词”之风,写清新活泼的采桑女是发展创新,体现格高韵远。
(二)齐读:欧阳修《踏莎行》。
选写残梅、细柳有什么作用?①选写残梅细柳有交代时令、描写路上所见景色的作用。
②“残梅”暗用《荆州记》的典故:“陆觊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因赠以诗:折梅逢驿使,寄予陇头人。
”而眼前梅已残,无法寄赠家人;“细柳”也暗用折柳送别的典故,想到家人送别情景。
表明行人思念家人的意思。
“草熏风暖”是描写春色秾丽,以乐景写哀愁,在大好春光里离家远行,更觉悲伤。
“摇”形象写出行人不忍速行,时时勒紧缰绳,眷顾美好景色的情态。
“离愁渐远”怎么会“渐无穷”?常理离愁越远越淡,然而这里离愁越远越多,原因是离家,离思念自己的女子越远。
生动形象地表现行人的悲伤之情。
“春水”的比喻好在何处?“春水”比喻愁情,承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写法,以形象表现抽象,也是以乐写哀。
“离愁渐远渐无穷”和“迢迢不断”为比喻作了两层铺垫,很是自然。
叠词的效果起强调作用,强调是指全部的、所有的、满满的柔情、思念以及哀怨。
如何理解登高、远望的写法?登高是为了远望,不要登高是因为无法远望,无法远望的原因是平阔的草地之外是春山,春水已经无情的遮断了远行人的身影。
这是层层深入的写法。
“春山”是闺中人想象、思念所能达到的极限,这以后的痛苦只能让读者去想象了。
结句言有尽而意无穷。
视角的探讨上阕写行人,由景到情再到景,下阕写闺人,由近及远。
全词到底是从行人的角度写还是从闺人的角度写呢?这里存在一个视点的问题。
四、阅读鉴赏欧阳修《蝶恋花》关键在下阕的“楼高莫近危阑倚”一句,这是远行人对闺中人的劝告,“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是其原因的解释。
全词是从行人的角度写的,下阕是行人推想家中女子思念的情景。
前人常常用这种虚想模拟的写法,如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小结:整体把握。
首先从全词上下两阕整体把握,理清相互关系,判断出行人是主,闺中人是宾,从而水落石出,豁然开朗。
再从作者创作的整体考虑,欧阳修同期诗《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shā,长,路长)。
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chá,竹排)。
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这首诗写自己春日在南方旅途中思念家中的情感,与我们对《踏莎行》的解读一致。
行人是主,体现出北宋词的发展创新,是“格高韵远”的表现;闺中人是宾,承袭唐五代艳词之风。
(三)齐读:欧阳修《蝶恋花》。
李清照《词序》:“欧阳公作《蝶恋花》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
”李清照为何酷爱这句?李清照本人是叠词高手,故酷爱这句。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个“深”字重叠,前两个重叠直接强调深的程度,第三个“深”又推进一层,与“几许”构成疑问语气,与下面“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呼应起来,别有一番情趣。
“游冶处”与“章台路”之间有关系吗?“游冶处”就是“章台路”。
这句有倒装,应为:楼高,不见玉勒雕鞍游冶处――章台路。
“春”字如何理解?“春”字语意双关,表明上指自然界的春天,又指词中女子自己的青春年华。
结句是触景生情还是借景抒情?之境,把自己激动的心情加到客观的景物里去,缘情造景,这就是有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中“泪眼”表明词里女主人公自己心情已经非常激动,把自己的感情附着到“乱红”之上,这应该是借景抒情。
五、比较探究六、探究婉约词清代人张惠言《词选》认为这首词是一首政治诗,有道理吗?清代人张惠言认为,“庭院深深”就是说王宫已经非常深远,不易进入;“楼高不见”是说君王又不觉悟;“乱红飞去”喻大臣被贬逐,即北宋韩琦、范仲淹被贬。
王国维认为张惠言是穿凿附会,在《人间词话》里说:“固哉,皋文(张惠言字)之为词也!”认为本词只是兴到之作,没有寓意,就是写豪门大户的弃妇之怨。
小结:就时代论文王国维批评张惠言主要依据北宋早期词的特点和风格,北宋,柳永才开始写市民生活、苏轼才完成了词由主要写儿女艳情转向表现社会生活的内容的转变。
晏殊、欧阳修等人的词作,题材相当狭窄,主要写艳情,以娱乐抒情见长,少有寄托,同时代的范仲淹写了少量边塞词,欧阳修还嘲笑他为“穷塞主之词”,王国维甚至称北宋早期词为“倡优也”,所以《蝶恋花》不可能是政治诗,这是时代限定的。
内容基本承袭唐五代艳词,艺术手法高超,意境深远,体现北宋词“格高韵远”的发展创新。
(四)三首词都写春景,它们有何异同?齐读三首词。
三首词都描写春天景色,时间有些差别:《踏莎行》时令略早一些,《破阵子》《蝶恋花》略晚一点,是暮春景色。
都写到落花:《破阵子》纯粹交代时令,描绘春色;《踏莎行》既交代时令,也表现别情;《蝶恋花》主要借落花抒发怨妇之情。
手法不同:《破阵子》是正衬,《踏莎行》是反衬,《蝶恋花》是借景抒情。
(五)探究北宋早期婉约词词的特点,评价其在词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影响1、内容:同学们在预习时比较集中地问到三首词的作者与词中抒情主体的关系,明明是男子,却以女性主体出现。
三首词基本上都是以第三人称来写。
作者尽量淡出抒情主体的角色,这是当时的词风所决定的。
以词为“诗余”,走的是五代、南唐词人艳词的老路,在题材上仍以传统的红粉佳人为主,明显受到唐五代“诗庄词媚”思维定式的影响。
北宋早期词人,多应酒宴之间歌儿舞女的要求,填词当筵演唱。
北宋早期词人作词,是随意性的应酬,是业余的娱乐消遣,是逢场作戏,是私生活的真实描写,是无遮掩性情的流露。
晏欧词也有所开拓创新。
如晏殊的《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由传统的红粉佳人写到了乡村“采桑径里”的女伴,人物形象生动传神,脂粉气淡了几分,给词坛带来自然清新的气息。
如欧阳修《踏莎行》里男性开始悄悄成为主体。
这就体现出本课课题《“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中的“格高韵远”,初步显示出不同于唐五代艳词的特点。
2、艺术形式:对仗:《破阵子》三组工整的对偶句,《踏莎行》两组精巧的对偶句,还有句中的对偶,如“草熏风暖”“雨横风狂”等,加上散句,既具有对称和谐之美,也具有袅娜多姿之态。
风格:柔媚婉约,细腻别致。
声韵:平缓舒徐的节奏,丰富多彩的韵脚,精严多样的字声配合,别具一种雍容富贵的气度。
雅致文丽的语言,使词向典雅净洁的方向迈进一步词的形式更加成熟,味道更加隽永,与唐五代词相比初步显示出韵味隽永的特点。
结论: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的北宋早期词艺术手法胜于思想内容,令词的形式日益丰富多彩,声韵格律变化繁多而又规范整饰,创作技巧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高水平。
是宋词走向成熟、走向巅峰的重要发展阶段。
南京市玄武区中小学教师备课活页编号教和学的过程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欣赏《苏幕遮》怀人思乡——《苏幕遮》《八声甘州》一、介绍作者范仲淹(989—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皇祐四年)字希文。
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吴县(今属江苏)人,汉族。
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
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
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
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