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单元群文阅读课教案
群文阅读教案
聚焦人物描写——群文阅读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并学以致用。
2、学习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
课前准备:1、学生事先分成六个组,每组八个人。
2、打印好阅读材料。
3、群文阅读ppt。
一、导入。
(说说我的想法)1、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今天我们在大会议室上课,你看到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课,心里是怎样想的?2、学生回答。
3、师:同学们刚才说得很精彩,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把这些想法写进我们的作文中就是心里描写。
二、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1、师:今天这一节课我们要学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大频幕。
2、师:在文章里用上人物描写的方法,可以让人物的性格更加鲜明,你们知道有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吗?3、学生回答。
4、教师分别介绍五种人物描写的方法。
5、学生学习并练习运用。
三、群文阅读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六篇文章,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它的名字。
2、大屏幕出示文章题目,学生齐读。
3、学生挑选文章,每组只能选择一篇,别人选过的不能再选,刚才发言积极的同学可以优先挑选。
4、学生挑选文章。
5、教师出示阅读方法。
(1)默读。
(2)概括。
(想一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3)勾画。
(划出运用人物描写方法的句子)(4)批注。
(写出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从中体会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6、学生自由阅读,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7、小组之内交流表格,选择优秀代表发言。
8、出示聆听要求:认真倾听同学发言,说一说听了同学的发言,你最想读哪一篇文章,为什么?9、同学交流。
10、精彩片段赏析。
四、片段训练,情境创设。
1、师:同学们,假如让你写一个片段,用上人物描写的方法,你会创设一个什么情境呢?2、学生发言。
3、课下完成练习。
六年级群文阅读教案
评价内容:关注学生 的阅读理解能力、思 维能力、文学鉴赏能 力和阅读习惯等方面
反馈机制:及时向学 生反馈评价结果,指 导学生改进阅读方法 和提高阅读效果
实施过程:教师制定 评价标准,组织学生 进行自评和互评,收 集和分析评价数据, 撰写教学反思和总结
反思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落实 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所学内容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适合学生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 习惯
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沟通 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和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 协作能力
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
群文阅读的定义:指在一 定时间内,教师引导学生 阅读多篇相关联的文章, 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 思考能力。
群文阅读的意义:培养学 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拓 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 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深化阅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挖掘主题和思想内涵
深化环节
拓展延伸:引入相关阅读材料,拓 宽学生阅读视野和思维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分享阅读心得和体会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阅读经验, 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
归纳小结环节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总结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导入环节
故事导入:通过讲述与主题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情境导入: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与主题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新的内容。 游戏导入: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新知识。
六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计划
《六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计划》一、教学背景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发展,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和理解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拓展阅读视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制定本群文阅读教学计划。
二、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理解文章的主旨、细节、逻辑关系等。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让学生热爱阅读,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3. 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接触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文本。
4. 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分析、综合、评价等思维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教学内容1. 选择多样化的文本类型,包括诗歌、小说、说明文、议论文等。
2. 围绕不同主题选择文本,如动物、植物、科学、历史、文化等。
3. 选取适合六年级学生阅读水平的文本,难度适中,既有一定的挑战性,又不会过于困难。
四、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2.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运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讨论。
4. 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
五、教学过程1. 每周安排一定的群文阅读时间,保证学生有足够的阅读时间。
2. 学生自主阅读选定的文本,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和问题。
3. 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
4.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文本,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5.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提炼文本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通过阅读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评价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 丰富的阅读材料,包括书籍、杂志、报纸等。
2. 相关的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资源。
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实施,希望能够提高六年级学生的群文阅读能力和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六单元10《劝学》《师说》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六单元思辨与表达单元教学设计及《劝学》与《师说》群文阅读教学一、单元解读(一)单元整体分析本单元的整体思路就是“思辨与表达”。
以“学习”为话题,共选择了6篇文章,其中两篇古代论述文,三篇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和一篇外国作家作品。
6篇文章有论证学习的方法和意义的,有论证学习的外在条件的,每篇在论证手法、论证思路、说理的思辨性、论证内容的丰富性等不同方面会给学生以写作的借鉴。
(二)选文内容解读1.课文内容分析(逐篇简析)《劝学》论证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方法的问题,文章采用大量事例和比喻论证的手法,层次清晰,论据翔实,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论证的手法。
《师说》是作者韩愈针对当时社会上重视门第而忽略从师学习的社会风气,进行批判性,提出了学习需要从师的观点。
《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同志写于1942年2月的一篇针对党内出现的“八股文”进行批判的文章,文章犀利透彻,分析问题一针见血。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针对当时文化输出上的“完全送去”和文化输入上的“全盘接受”等不良现象进行批判的文章,并据此提出了文化继承上的“拿来主义”,文章于幽默的语言中寓以辛辣的讽刺。
《读书:目的和前提》德国作家黑塞的作品,在本文中作者结合自身经历和体验,对读书的目的和读书的前提作出了明确的阐释。
文章不乏深刻而富有哲理的句子,值得学习品味。
《上图书馆》是我国著名翻译家、诗人王佐良的作品。
文章回忆了几段自己在图书馆学习的经历,思考读书之于精神成长、之于人生的意义。
文章在深情的回忆中有深刻的思考,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所启发。
2.教材编写意图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议论文的写作,但是这些都是浅显层面的了解,对议论文的论证结构、论证方法、论证思维都缺少系统的掌握。
本单元将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论述文整合在一起,每篇文章都富有自身的论证特色,从不同层面给学生以启发。
三、单元目标(1)精读文本,沉潜文本,体会不同时代、国度、作家的不同语言风格。
六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计划7
六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计划7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群文阅读教学,帮助学生:1. 提高理解和阅读群文的能力;2.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学作品的兴趣;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5.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简介群文阅读的定义和重要性;2. 分析群文阅读的特点和分类;3. 阅读一篇著名童话故事,并进行分析和讨论;4. 学生合作创作一篇短篇小说;5. 合作朗读和表演学生自己创作的小说。
三、教学流程1. 师生互动(5分钟)教师与学生交流群文阅读的定义和重要性,引起学生对群文阅读的兴趣,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要进行群文阅读。
2. 教师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群文阅读的特点和分类,介绍不同类型的群文作品,如诗歌、童话、寓言等,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群文阅读。
3. 阅读与分析(15分钟)教师选取一篇著名童话故事进行朗读,并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并回答以下问题:a. 故事的主题是什么?b. 故事中有哪些感人的地方?c. 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4. 学生合作创作(3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创作,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团队成员合作编写一篇短篇小说。
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编写有趣的故事。
5. 合作朗读和表演(20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合作朗读和表演,其他学生可以观看并进行点评。
在朗读和表演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肢体语言和表情来传达故事的情节和情感。
6. 总结与展示(10分钟)在课堂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每组可以选择一位代表分享他们创作的小说,并现场展示。
四、巩固与拓展学生可以在家继续进行群文阅读,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群文作品进行阅读,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师可以在下节课时收集学生的反馈,并分享一些学生喜爱的群文作品。
此次群文阅读教学计划共计1500字,按照合同的格式编写完成。
群文阅读教学微探一一以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
群文阅读教学微探一一以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摘要:对于小学阶段的教学而言,到了高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学,教师就要注重针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水平进行阶段式的提升。
群文阅读就是一项非常有效的阅读教学手段,在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水平改善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针对每一个单元和专题来展开群文阅读,可以大大提升教学的效率。
本文将根据如何在全文阅读当中提升学生的理解与感悟能力,展开具体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人士提供一定的有效意见。
关键词:六年级;语文教学;阅读内容;探索发展引言:群文阅读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在小学阶段帮助学生通过增加阅读数量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尤其是要培养起学生对文章进行系统归类的能力,这将有助于他们今后对初中语文展开更为深入的学习。
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提炼文章的主题,并且在文章特定主题的引导下展开探索。
在进行群文阅读时,学生能够通过各类的描写体会到作者所想要表达的内容,与作者实现心与心的交流,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文学素养提升,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一、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基础在展开全文阅读之前,教师要先做好充分的基础工作,也就是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日常喜好进行调查,同时也要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具有准确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章的选择。
如果是针对课内文章进行教学,则要讲究通过对课内文章的梳理能不能够给予学生新的角度,让学生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当中,体会到群文阅读的乐趣,然后再由此引申到课外。
从群文阅读的基本特点来看,其不仅仅是针对文本所进行的杂乱堆砌,而是要求阅读者能够从中找出关联性,教师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梳理比较与发展联系、异同点等方式来帮助学生了解语言特点以及进行意义建构,从原来的读懂一篇文章,转化为通晓一类文章,这将使得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质的飞跃。
本文接下来将针对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系列课文来展开简要分析,并且针对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案做出探索。
1.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案例分析首先,从第六单元的导语:“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群文阅读《出师表》《隆中对》《诫子书》《三国演义》》教案新人教版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围绕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进行设计,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的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素质层次:大部分学生对于文学作品和历史知识有一定的兴趣,他们愿意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学习中。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于阅读和写作有一定的抵触情绪,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引导。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和讨论中。
4.行为习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一些不良习惯,如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不佳等。这些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氛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课堂管理和管理策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三国志》:陈寿著,是一部完整记录三国时期历史的重要史书,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原著或相关节选,深入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故事。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一、教学设计意图动物是我们亲密的朋友,它们和我们一起组成了丰富、美丽、和谐的世界。
本组选编的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发生的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读来令人难以忘怀。
设计理念:以“单元整合”策略为指导,以阅读浏览表为线,在体会每个动人故事的同时,重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出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的。
并学习作者的写法。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七单元课文:《老人与海鸥》《跑进家来的松鼠》《最后一头战象》《金色的脚印》。
二、教学设计要点(一)群文议题如何表达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二)阅读材料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七单元课文:《老人与海鸥》《跑进家来的松鼠》《最后一头战象》《金色的脚印》。
(三)阅读目标阅读体会每个动人故事的同时,重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出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的,感悟描写方法及表达作用,并学习作者的写法。
(四)阅读重难点1.感受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369与动物和谐相处。
2.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的。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
有人曾经这样说过:“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更有痛苦,只是它们因为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情怀。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人与动物”这个单元的学习,看看作者是如何表达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的。
2.自主阅读,完成阅读表的填写。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速读四篇文本,完成“阅读浏览表”前两项内容的填写。
附:《阅读浏览表》题目体现动物内心的语段描写方法表达作用《老人与海鸥》《跑进家来的松鼠》《最后一头战象》《金色的脚印》3.阅读分享,感悟描写方法。
小组内相互交流,看看你们的阅读体会是不是一样。
群文阅读教案(原本)
群文阅读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群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增强学生对不同文本类型的识别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讨论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群文阅读的概念与重要性。
2. 群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快速阅读、略读、扫读、精读等。
3. 文本类型的识别: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4.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问、分析、评价、推断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群文阅读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教师示范:展示群文阅读的过程和方法。
3. 学生实践:分组进行群文阅读,选择适当的文本进行阅读。
4. 讨论与分享:学生分组讨论阅读心得,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5. 批判性思维训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文本,进行评价和推断。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批判性思维测试: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学生合作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文本材料:选择不同类型和难度的文本供学生阅读。
2.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教学卡片等。
3. 小组讨论:划分学生into小组,进行讨论和分享。
群文阅读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运用群文阅读技巧,分析不同文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整合和归纳能力。
3.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文本,发展创新思维。
4. 培养学生呈现和交流自己观点的能力。
七、教学内容1. 群文阅读进阶技巧:文本关系分析、信息整合与归纳。
2. 多角度审视文本:文化、历史、社会等多元视角。
3. 创新思维的培养:联想、想象、创意表达等。
4. 呈现和交流技巧:清晰表达、逻辑推理、有效倾听。
八、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群文阅读技巧,引入文本关系分析。
2. 教师示范:通过示例文本展示如何分析文本之间的关系。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群文阅读,尝试分析文本间的联系。
三上第六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三上第六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并感受不同文本形式的魅力。
2.掌握群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积极阅读的习惯。
4.增强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鉴别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教学方法:1.问答法: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合作学习法:倡导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
教学准备:教材:三年级语文教材(上册)辅助教材:图片、短视频等教具:黑板、白板、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文本形式,如新闻、小说、诗歌等,引发学生对文本形式的思考和猜测。
2.利用白板上的习题,提出一些与不同文本形式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二、呈现(10分钟)1.教师呈现一篇新闻报道的标题,然后问学生,这篇文章属于哪种文本形式。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对新闻报道的特点进行讨论。
2.展示一首诗歌并朗读,然后提问,这首诗歌属于哪种文本形式。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对诗歌的特点进行讨论。
1.教师通过PPT展示,详细介绍群文阅读的概念和目的,并阐述群文阅读的重要性。
2.分析不同文本形式的特点和阅读方法,并讲解在群文阅读中如何利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推理等,提高阅读的效果。
四、实践(2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出一段短文,要求小组成员阅读,然后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2.学生自由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本形式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运用群文阅读的方法和策略,讨论并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
五、总结(10分钟)1.学生代表小组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受,并展示自己记录的阅读心得。
2.教师引导学生对群文阅读的方法和体验进行总结,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教师为学生准备一些群文阅读扩展材料,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阅读并写下阅读心得。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本形式的特点,充分感受到群文阅读的魅力。
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六单元单元整组群文阅读公开课一等奖详细教学设计加板书加表格
五年级上册六单元单元整组群文阅读议题:藏在画面里的爱教学目标:1、通过浏览、寻读、批注、朗读、对比读等阅读策略让学生寻找爱的画面,感受父母深深的爱。
2、学生初步学会用表格来梳理课文,用思维导图来梳理不同方面的内容,了解写出父母之爱的不同方法。
3、方法迁移,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调动感官多角度观察人、多角度描写人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孩子感悟深情,并了解深情背后的写法。
教学难点:引导孩子把表达爱的手法内化为自己的方法。
课前交流:孩子们,坐的可真端正啊,古桥的孩子习惯真好。
上课之前,我想做个小调查。
喜欢看书的孩子请举手。
喜欢看什么书呢?短短的交流让我知道你们都有一个爱看书的好习惯。
好,上课。
一、导课——想画面,感深情,诵古诗,揭议题。
环节目标:通过对《游子吟》的回顾,创设温情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初识从画面中感受爱的方法,揭示议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孩子们,在读书时,你是更喜欢先看文字还是看插图呢?(生:文字。
)师回答:是的,文字,是表达情感最细腻最真挚的方式。
(生:图片。
)师:是的,图片带给我们最直观最形象的感受。
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幅图片。
从这个画面里,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一个母亲在为孩子缝衣服)你从人物和事情来描述了这幅画面,很不错。
你可以从情感上来描述一下吗?你想到了什么?我想到了一首我们学过的古诗。
看来不少同学和我所想是一样的。
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诵这首充满爱的诗歌吧,一边朗诵一边想象这动人的画面。
听完大家的朗诵,我发现母爱就在临行密密缝的动作里。
在文字,总有一些爱的画面让我们难以忘怀,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六单元的几篇文章,去品味藏在画面里的爱。
(板书议题:藏在画面里的爱)带着感情齐读我们今天群文阅读的议题。
二、自读三篇、完成表格、合作交流并汇报——定格爱的画面,感受爱的深情环节目标:用在《游子吟》的画面里感悟深情的方法,采用寻读、批注读、梳理内容等方法让学生抓关键词句,细细品味母爱的深情,创设温暖情境,并引导孩子对写出爱的方法有个初步的认识。
群文阅读课
学生自主阅读后,交流展示。
3、片段分享与精彩赏析
哑巴渡 1、哑巴老人一生做了几件事? 2、为什么文中说“乡亲们哑了,渡河
哑了,天和地都哑了”? 3、你感悟到哑巴老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3、片段分享与精彩赏析
为我唱首歌吧 1、朗读并勾画出描写伊丽莎白神态描写的句
段。
2、通过伊丽莎白手术后和音乐会后的神态外
貌描写进行对比 ,突出了 ( 3、领悟写作手法。(叙事+抒情)
)
4、主题拓展
其实感动无处不在,孩子们回想 一下,在你生活中看见、听到或 者是自己亲身经历了哪些让人感 动的故事,把它分享给我们可以 吗?
群文阅读课
1、整体回顾,交流收获
要求:小组内讨论本单元 的课文中认为的品质, 并用简练语言概括。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交流总结
《再见了,亲人》:深情厚谊; 《金色的鱼钩》:忠于职守; 《桥》:无私无畏; 《梦想的力量》:坚定执着。
2、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自主阅读主题丛书中《哑巴渡》 《为我唱首歌吧》,说说文章的主 要内容。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六单元-《群文阅读:舐犊情深》教学设计与反思
《群文阅读:舐犊情深》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六单元以“舐犊情深”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慈母情深》《父爱之舟》和略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这些课文有的写了无私的母爱,有的写了深沉的父爱,还有的写了父母对孩子不同的爱的方式,展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蕴含着真挚的情感。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三篇课文对故事中的场景、人物言行举止中的细节都有具体的描述,学生通过品读交流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结合这个语文要素,我以教材为依托,让学生品味交流三篇文章中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体会人物情感。
然后运用相同的方法学习课外的两篇文章,从而实现1+X 课内外阅读整合教学。
学习者分析:本堂课学的五篇文章都是描写亲情的文章,一说到“亲情”,学生的感受和认知是不同的,所以课前我设计了一个前测作业:说到亲情,你会想到哪些词语?利用词云图制作工具生成云图,以便了解学生对“亲情”的认知水平;学完文章后再次交流:谈一谈对亲情的看法,前后对比,对本单元的主题,在认知上学生会有一定提升。
课中我重点引导学生品读三篇文章中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学生领悟到方法后再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课外的两篇文章,就很容易了。
课后布置小练笔,把想对父母说的话写下来,为习作教学作铺垫。
虽然本堂课容量大,但是由于五年级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学习到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再加上使用优学派拍照上传功能,学生能迅速掌握阅读方法,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感受父母的爱。
2、通过品读交流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学习阅读的方法,体会人物情感。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三篇文章的学习,交流总结“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的方法,并拓展阅读,提升对“亲情”的认识。
2、通过自读、批注、小组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运用优学派拍照上传的功能让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
(部编 三上六单元)群文阅读课
丛书《美丽的南沙群岛》+《美丽的鄱阳湖》+《宝岛台湾》备课人:洛城街道屯田小学孙海霞【课型】群文阅读课【教学目标】1.自由阅读三篇文章,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热爱祖国壮美的山河。
2.学习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3.学习围绕一个意思从多方面来介绍一个地方的写法,加深认识文章“总---分---总”的结构.【教学重点】1.学习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2.学习围绕一个意思从多方面来介绍一个地方的写法, 加深认识文章“总---分---总”的结构.【教具准备】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三年级(上)第三册——《旖旎风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明确主题1.导入:学习本单元,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欣赏了美丽的小兴安岭、海滨小城;领略了天门山、洞庭、西湖独特的风光;了解了西沙群岛的富饶。
这节课,我们再来一起阅读三篇文章,你一定会被其中的美景吸引!二、方法回顾1.回顾《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再读中心段,明确作者围绕一个意思从多方面来介绍一个地方的写法: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按照时间顺序,分别讲述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
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从海面、海底、海岛三个方面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从海滨和小城两个来写。
用丰富多彩的颜色,展示了海滨景色的美丽;又从庭院、公园、街道三个方面写了小城的美丽景色。
)2.回顾《富饶的西沙群岛》,再读中心句,明确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三、依法自学1.自由朗读《美丽的南沙群岛》、《美丽的鄱阳湖》、《宝岛台湾》,画出课文分别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默读文章,看看作者围绕中心写了哪些方面的景象?你能找出关键的语句吗?勾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练读好,一会和同学交流。
二上第六单元《伟大的人》群文阅读教案
主题:《伟大的人》群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伟大的人的定义和特征2.理解伟大的人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3.培养学生对伟大的人的尊重和崇敬之情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伟大的人的定义和特征,伟大的人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内化对伟大的人的尊重和崇敬之情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教学课件、伟大的人的事例材料、教学设计等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课前阅读材料,以便对伟大的人的概念有一定了解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历史上的伟大人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对伟大的人进行思考,引出伟大的人的概念2.讲解教师介绍伟大的人的定义和特征,包括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贡献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历史上一些为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人物的事例3.讨论学生就教师提出的伟大的人的定义和特征展开讨论,互相交流观点,加深对伟大的人的理解4.阅读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与伟大的人有关的文章或课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伟大的人的事迹,并对伟大的人产生敬佩之情5.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概括伟大的人的特征和对社会的影响,强调对伟大的人的尊重和崇敬之情的培养六、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找出一个自己认为伟大的人物的事例,并写一篇作文,介绍这个伟大的人的贡献和影响2.进行小组讨论,共享自己认为伟大的人物的事例,加深对伟大的人的了解和认识七、教学反思本堂课通过导入、讲解、讨论、阅读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伟大的人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培养了对伟大的人的尊重和崇敬之情。
但在讨论环节需要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思考,加深对伟大的人的理解和认识。
下节课可以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参与度。
至此,我们完成了对《伟大的人》群文阅读教案的讨论和分析,希望对相关教学工作者有所帮助。
感谢大家的阅读。
伟大的人是指那些在历史上或者当代社会中,以其杰出的才能、卓越的贡献和卓越的品德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人们。
他们的伟大不仅体现在历史的长河中,更是在我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群文阅读《出师表》《隆中对》《诫子书》《三国演义》》教案新人教版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徳。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韬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五、三篇文章各讲了什么内容?《隆中对》,写到刘备三顾茅庐,恭谙诸葛亮出山,诸葛亮身在草庐之中,明察千里之外,一番隆中应对,既为刘备勾画了一幅战略蓝图,也给后世留下一段盛传不衰的历史佳话。
《出师表》,诸葛亮为蜀汉基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蜀汉建兴五年,他率师北上伐魏,任出师前写下了这篇传诵千古的表文。
对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的三条建议,并回顾了自己当年跟随先主经历的种种,言辞恳切,足见其赤诚之心。
《诫子书》是=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六、两篇文章有怎样的联系?1. 读文本,交流落实检査重点字词和句子解释。
组内互查1号一一6号2号一一5号3号一一4号2. 知识达标点重点词语1.崩殂:2.秋3.殊遇4.光:5.恢弘6.引喻:7.义:8.臧否:9.陟:10.昭:11.理:12.简13.遗:14.咨:15.裨:16.性行淑均:17.驱驰:18.不毛:19.攘除:20.损:重点词句翻译1.开张圣听:2.妄自菲薄:3.作奸犯科:4.苟全性命:5.斟酌损益:6.感激涕零:7.不知所云:8.三顾茅庐:9.亲贤远佞:10.计日而待:11.危急存亡:12.裨补缺漏:重点句子翻译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庶竭弩钝,攘除奸凶。
5、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七、拓展阅读,小组合作1. 小组分工:1号同学负责梳理,《隆中对》文章内容2号同学负责梳理,《出师表》文章内容3、4号同学负责讲解补充内容5、6号同学负责讲解思维导图的填补2. 我来讲《隆中对》我来讲《出师表》我来展示《隆中对》思维导图我来展示《出师表》思维导图联系《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思考对联中涉及到哪些事件。
语文(统编版) 第六单元11、12课《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群文阅读
何为党八股?八股文原是明清科举制度 所规定的一种脱离实际的僵死的文体,有固
景
定的格式和写作套路;而党八股则是主观主
义、宗派主义在文风上的具体表现,也是脱
离实际的僵死的东西。不同的是,党八股出
现在党内,打着马列主义的旗号说空话、吓
唬人。
《拿来主义》写于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 1934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 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 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 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 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 事“围剿”和文化“围剿”。
学习任务三:学习驳得深入
学生活动四:这段文字在揭露第一条罪状“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时,先批驳了“长 而空”的文章,作者擅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批判对象进行分析挖掘,使得批驳 深刻有力。小组一起合作探究本段批驳的角度和层次。感受其批驳得深刻透辟。
①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树立靶子
②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列举现象
③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 ④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
破
分析原因
⑤因为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哪里还肯看下去呢?
⑥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
揭示危害
⑦去年六月二十二日,苏联进行那么大的反侵略战争,斯大林在七月三日发表了一篇演说,还只有我们《解放日
我来点评
学生展示 示例
学生展示 《拿来主义》的思路
学习任务三:把握观点,理解论述的针对性
学生活动:结合组合作填写下面表格。
篇目 反对党八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的内容。
2、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爱是潺潺的溪流,滋润万物的生长;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爱在给予,爱在尊重,爱在理解,爱在援助……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爱在人间!(伴乐《爱的奉献》,师生齐唱)
四、达标检测
老师相信孩子们在课前阅读这四篇文章时,有些地方一定打动了你的心,有些地方一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们再专心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学生静心地再次浏览和思考)
1、可以有感情地朗读打动自己的句子,并谈感受。
2、可以谈谈自己读文时遇到的困惑。
3、可以以今天我读了《爱是给予》这篇文章……谈感受。
五、小结作业
1、爱在人间无处不在,用你们的慧眼去发现人间的爱,用你们的心去感受更多关于爱的真情故事吧。
2、阅读《语文阅读》第五单元中《看不见的爱》《母亲的萝卜是味药》《母爱的力量》《一碗馄饨》。
(预习要求见预习卡)板书设计:
读美句有所得
敢质疑有所获(知识树见课件)
写心得有所悟
第二课时总第()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重审目标
阅读课文,同过巨人行动和心理上的变化,体会“快乐要和别人分享”的道理,体会通话在表达上的特点。
三、导学达标
板书
设计
四、达标检测
五、小结作业
板书
设计
五环达标教学流程
四、达标检测
五、小结作业
第二课时总第()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重审目标
1、读懂大树和鸟儿的四次对话。
2、深刻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三、导学达标
四、达标检测
五、小结作业
板书
设计
五环达标教学流程
四、达标检测
五、小结作业
板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