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弥勒形象的演变
弥勒佛的故事
弥勒佛的故事弥勒佛,又称弥勒菩萨,是佛教中的一位重要菩萨,被认为是未来世界的救世主。
弥勒佛的故事流传甚广,深受信徒们的敬仰和信仰。
下面,我们来讲述一下弥勒佛的故事。
相传,弥勒佛原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名叫悯坚。
在释迦牟尼佛入灭后,悯坚发愿成佛,成为弥勒佛。
弥勒佛的名字意为“慈悲广大”,寓意着他将来要度化众生,使众生脱离痛苦,获得幸福。
弥勒佛的故事中有一则关于他的预言,称为“弥勒下生因缘”。
相传,弥勒佛在释迦牟尼佛时代的舍卫城讲经说法,当时有一位居士名叫白马童子,他是弥勒佛的信徒,非常敬仰弥勒佛。
他向弥勒佛请愿,希望下辈子再次得见弥勒佛,弥勒佛便预言说,“汝等来生,我为佛时,汝将为我弟子,号曰白马童子。
”。
在弥勒佛的故事中,还有一则关于他的化缘故事。
相传,有一次弥勒佛乘坐白象,游历人间。
他来到一个贫穷的村庄,看到村民们生活困苦,便化身成一个长者,教导村民们种田耕作,使他们的生活逐渐改善。
后来,弥勒佛又来到一个富裕的城市,他化身成一个年轻人,教导城市里的人们修行布施,使他们不为财富所累,心地善良。
这些化缘故事展现了弥勒佛慈悲广大的形象,他不仅示现在世间,还努力帮助众生摆脱痛苦,获得幸福。
弥勒佛的故事中还有一则关于他的成佛缘起。
相传,弥勒佛在释迦牟尼佛入灭后,曾在五浊恶世中修行了五百年,最终成就了佛道。
他发愿要度化众生,使众生脱离轮回,获得解脱。
因此,弥勒佛被认为是未来世界的救世主,他将再次出现在世间,带领众生修行,度化众生。
弥勒佛的故事充满了慈悲与智慧,他的形象深受信徒们的崇敬和信仰。
弥勒佛的故事不仅是佛教经典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人们心中的一种美好向往。
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弥勒佛会再次显现在世间,带领众生走向光明与解脱。
弥勒佛的故事,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慈悲的传世之作,它激励着人们修身养性,追求解脱和幸福。
愿我们能够在弥勒佛的慈悲庇佑下,修行善德,度化众生,共同追求心灵的净土。
读西游记有感弥勒菩萨的人间化身
读西游记有感弥勒菩萨的人间化身西游记,这部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许多人的童年回忆。
它以描绘唐朝僧人玄奘西天取经之旅为主线,展现了各色各样的神仙、妖怪和人物形象。
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角色是弥勒菩萨的人间化身,他通过西天取经的历险与唐僧一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游记讲述了弥勒菩萨投胎为沙僧,与孙悟空、猪八戒和唐僧共同踏上取经之路。
沙僧具备忠诚、勇敢和坚毅的品质,充分展现了弥勒菩萨的智慧和慈悲。
无论是帮助唐僧拦下危险,还是与孙悟空共同解决困难,沙僧都展现了他作为弥勒菩萨的人间化身的力量。
弥勒菩萨是佛教中的重要菩萨,被视为未来的佛陀。
他的人间化身在西游记中体现了弥勒菩萨的特质和神圣的职责,即为众生解脱。
弥勒菩萨的人间化身虽然在西游记中只是其中之一,但他的出现和行动都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和思考。
首先,弥勒菩萨的人间化身表现了智慧和慈悲。
在面对妖怪和困难时,沙僧总能用机智和谅解来化解危机,帮助唐僧一行走出困境。
他的聪明才智和对他人的关怀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正如弥勒菩萨所承诺的,他将用自己的智慧和慈悲为众生带来福音。
沙僧的智慧和慈悲正是弥勒菩萨在人间化身的具体体现。
其次,弥勒菩萨的人间化身展示了不畏困难、坚持信仰的品质。
沙僧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从未放弃,始终保持着对佛法和对取经使命的坚定信仰。
他的坚持不仅帮助他自己度过了许多艰难险阻,也影响了唐僧和其他同伴,让他们一起坚持到了终点。
正如弥勒菩萨的职责一样,他的人间化身展现了对信仰和使命的执着坚持。
最后,弥勒菩萨的人间化身还教会了我们关于友谊和团结的重要性。
在西游记中,唐僧一行人互相支持和合作,克服了许多难关。
其中,沙僧作为弥勒菩萨的人间化身,与孙悟空、猪八戒和唐僧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默契。
他们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种种挑战。
这启示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友谊的力量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正是弥勒菩萨的人间化身的表现,让我们认识到友谊和团结在人生旅途中的重要性。
弥勒造像碑——现身人间的未来之佛
( 作者简介:汪培梓,河南省郑州博物馆研 究员,学术研究部主任;张席,河南省郑州 博物馆助理馆员)
碑 身 两 侧 分 别 雕 刻 有“ 释 迦 诞生”故事图、听法图以及天人、 供养人等。
在中国古代的佛教造像或塑 像 中, 弥 勒 形 象 共 有 三 个。 第 一 个 形 象 出 现 在 十 六 国 时 期, 为 交 脚 弥 勒 菩 萨 形 象。 该 形 象 依 据 弥
勒 上 生 经, 说 他 本 是 世 间 的 凡 夫 俗子,受到佛的预记,上生兜率天, 成 为 登 十 地 成 等 正 觉 的 菩 萨, 演 说 佛 法, 解 救 众 生。 第 二 个 形 象 出 现 在 北 魏 时 期, 演 变 为 禅 定 式 或 倚 坐 式 佛 装 形 象。 该 形 象 依 据 弥 勒 下 生 经, 说 他 将 由 兜 率 天 下 到 人 世 间, 接 替 释 迦 牟 尼 佛 进 行 教 化, 由 菩 萨 变 为 未 来 佛。 第 三 个 形 象 五 代 开 始 出 现, 再 演 变 为 肥头大耳、咧嘴长笑、身荷布袋、 袒 胸 露 腹、 盘 腿 而 坐 的 胖 和 尚 形 象。 而 弥 勒 造 像 碑 主 题 雕 塑 突 显 的 正 是 弥 勒 作 为 未 来 佛 的 形 象, 辅助塑像也是表现的相关情节。
右 边 刻 文 殊 师 利, 其 旁 边 及 下 方 有 听 法 比 丘 多 人, 构 成 维 摩 文 殊 师 利 问 疾 图。 龛 内 两 侧 由 内 至 外 分别刻迦叶、阿难二弟子和观音、 大 势 至 二 菩 萨。 座 下 刻 二 比 丘 供 养 像, 左 侧 题 刻“ 邑 师 道 哈 ”, 右 侧 题 刻“ 比 丘 道 胜”。 佛 龛 上 方刻比丘、比丘尼,合掌做听法相。 龛 额 刻 坐 佛 七 尊, 两 旁 各 列 一 化 生 做 供 养 状。 龛 外 左 右 分 列 一 力 士, 长 须 瞪 目, 面 向 龛 内。 力 士 下方两侧分别有二比丘侍佛供养。
八大菩萨之一的弥勒佛为什么见谁都是笑呵呵的
[键入文字]
八大菩萨之一的弥勒佛为什么见谁都是笑呵呵的
弥勒佛的来历,在佛经上有讲明白,说弥勒佛是如来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
如来只是一个称号,每一任的佛祖都可以被称为是如来佛。
他是佛教的八大菩萨之一,虽然是菩萨,但是因为未来会成为佛,所以人们都称他为弥勒佛。
弥勒佛曾经化身为布袋和尚四处化缘,他总是笑呵呵的,圆头大耳,面带福相,看上去很亲切的样子,他将化来的斋饭和衣物送给穷苦的百姓们,人们都很喜欢他,所以亲切的称他为布袋和尚。
后来在公元916 年,他在浙江省的一处磐石上圆寂,人们认为他是弥勒佛的化身。
弥勒佛,以弥勒当名字,出生在天竺的婆罗门的一个家庭里,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后来随释迦牟尼出家为僧,他在释迦牟尼渡劫成佛之后一直都住在兜率天的内院里修行,在释迦牟尼灭度后要经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才能降生在人世间,经历劫难,最终在龙华树下觉悟成佛,度化众生,成为释迦牟尼佛的接班人。
说到弥勒佛,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外形了,他圆头大耳,有一个圆圆的大肚子,所以人们都叫他大肚弥勒佛,他总是笑呵呵的,好像在他的心中,没有烦恼,没有忧愁,他用自己的笑容感染人们,用自己的行为无感化人们,让那些作恶的人幡然悔悟,及时回头。
弥勒佛的来历我们知道的并不是很详细,但是关于他的故事却是在一直流传着,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弥勒佛的地位
说起弥勒佛的地位,许多人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弥勒佛是佛教当中的八大菩萨之一,是如来释迦牟尼佛预言的将在未来接替他的未来佛。
的确,弥勒佛虽然被称为佛,可是实际上却是菩萨,但是一位释迦牟尼佛说他会在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会在人世间降生,他的出身高贵,父亲是一位显赫的大臣,母
1。
吴承恩写《西游记》也出错:弥勒佛当时没大肚皮
《西游记》中,孙猴儿摸着弥勒佛的肚子,一副调皮的样儿我家有一个弥勒佛不倒翁,历经几次搬家,始终没丢弃。
上世纪80年代,物质比较匮乏,小孩子没什么玩具,有一次,父亲出差,带回这个弥勒佛不倒翁。
它通体金黄色,方口大肚,憨态可掬,一晃它便发出“哈哈哈哈”的笑声,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几许欢乐。
长大后四处旅行,发现无论天南海北,在香火旺盛的寺院山门中,总能看到一尊袒胸露腹、喜笑颜开的胖菩萨,这就是弥勒。
北京潭柘寺弥勒佛两边有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流传很广。
弥勒佛佛像不像其他佛像那么庄严肃穆,因其亲切随和、贴近生活,所以常被国人乱称为笑佛、大肚弥勒佛。
影视剧经典86版电视剧《西游记》,说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走到小雷音寺,遇到自称黄眉大王的妖怪,走,走不了;打,打不过,孙悟空百般苦恼无计可施之时,请来弥勒佛帮忙。
有一个镜头,孙悟空淘气,去摸弥勒佛的大肚皮,佛祖笑呵呵不跟他计较。
但如果你是个细心的人,会发现有些寺庙的弥勒佛造像与我们印象中的大肚子佛爷截然不同。
比如北京密云出土的唐代弥勒佛造像,面相安详,神态庄肃,躯体雄健,肌肉饱满,完全不是一般人印象中大肚皮、敞口笑的弥勒佛形象。
山西平遥双林寺天王殿中,弥勒佛造像也是宝相庄严,神情肃穆,并没有肉墩墩的大肚皮。
双林寺原名中都寺,创建年代很早,因古文献记载失详,难以确考。
寺中现存最古之碑为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姑姑之碑”,年代久远,字迹模糊,第二十行“重修寺于武平二年”尚可辨认。
武平二年(571)是北齐年号,既然是北齐年间重修的,那么创建年代肯定比这个还要早。
同是弥勒佛,怎么形象差距这么大呢?事实上,弥勒佛在中国大乘佛教中的形象共有三个。
第一个形象出现在五胡十六国时期,是交脚弥勒菩萨形象。
第二个形象出现在北魏时期,演变为禅定式或倚坐式佛装形象,由菩萨变为未来佛,是标准佛像。
第三个形象自五代开始出现,五代后梁时期在江浙开始出现以契此和尚为原型塑成的大肚僧人形象。
弥勒经变
彌勒經變作者:李焯芬来源:《中国旅游》2019年第09期彌勒(意即慈氏)為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據說出身於南天竺婆羅門家庭,經佛陀教化後常修菩薩行,被授記未來「當做佛,號名曰彌勒」。
在印度佛教史中,彌勒的記載甚早,上座部經典和《中阿含經》及《長阿含經》均有「未來久遠人壽八萬歲時,當有佛,名彌勒如來」。
因此,彌勒被認定為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將在未來的娑婆世界降生成佛;亦常被尊稱為當來下生彌勒佛。
有關彌勒信仰的經典,在中國較流行的有《彌勒三經》:(1)《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由北涼沮渠京聲(匈奴裔,北涼王子,後出家為僧)所譯。
此經描述彌勒菩薩命終往生兜率天宮,成為「一生補處菩薩」。
(2)在淨土院為諸天說法。
經文對兜率淨土有生動的描寫,又說明了欲往生兜率者所應修的種種善業,包括念佛和口誦彌勒聖名等修法。
(3)《彌勒下生經》,為西晉竺法護所譯。
此經描述彌勒在後世人壽達八萬四千歲時會降生人間,出家修行,覺悟成佛;並將在龍華菩提樹下舉行三次傳法大會(又稱龍華三會),分別度化九十六、九十四、九十二億眾生,從而建立人間淨土。
(4)《彌勒大成佛經》,為姚秦鳩摩羅什所譯,與《彌勒下生經》相近,不過內容更加豐富。
彌勒信仰在古印度就甚為流行。
據巴利文《大史》記載,公元前二世紀有錫蘭王杜多伽摩尼臨終時蒙眾天神駕車迎往兜率天。
又據《大唐西域記》記載,無著、世親、獅子覺等印度高僧均發願往生兜率淨土。
彌勒信仰在佛教傳到中國的初期就已流行。
南北朝時期,不僅石窟和寺院,還有許多單獨的造像碑上亦刻了彌勒菩薩的形象。
在敦煌,以彌勒經為內容的壁畫則是在隋代以後才流行起來的。
較有代表性的彌勒經變圖包括莫高窟第419窟(隋)、第202窟南壁(中唐)、第445窟北壁(盛唐)、第12窟南壁(晚唐),和榆林窟第25窟北壁(中唐,吐蕃佔領瓜州時期)。
以第445窟北壁為例(圖1),彌勒經變圖的上半部分為《上生經》,約佔全畫三分之一;其餘三分之二為《下生經》。
略论弥勒文化的内涵及旅游开发
形 象。 二、 弥 勒 文 化 的 内涵 首先 , 弥勒文化的 内涵是“ 慈心” 。据 载弥勒 转世 的布袋 和 尚
常背个 大布袋化缘 , 不论别人给什么他都不介意 。小孩 逗弄他 , 成 人戏弄他 , 他丝毫不 生气 , 仍然喜笑颜 开。家庭 中子女与父母 之 间 的慈 心就是孝 与爱 , 工作 中领导 和同事之 间的慈心 就是尊重 与关 心, 学习 中老师和 同学 的慈心就是重教和尊师 , 在国际关系 中慈心 可 以减少争端 和对 抗 。“ 和谐 世界 , 从 心开始 ” , 如 果人 人 都 能发 弥勒慈心 , 世界将走 向和平 , 社会将走 向和谐 。 其次 , 弥勒文化 的内涵是 “ 忍辱” 。弥勒 《 忍辱偈》 云: “ 老 拙穿 衲袄 , 淡 饭腹 中饱 。补破好 遮寒 , 万 事随缘 了 。有 人骂 老拙 , 老 拙 只说好。若知这消息 , 何愁道 不 了。 ” 这 首偈语 表 明弥勒菩 萨少 欲 知足, 一切 随缘 , 能够忍 受常人 难 以承受 的奇耻大 辱 , 没有丝 毫 嗔 恨 之心。弥宽容之心待 人 ” , 不计 较 个人 恩怨 , 学 会 忍耐 , 学 会 忍辱 , 才 能提升 人格修养 , 有助于道业成就 。 再次, 弥勒文化 的内涵是“ 乐 观” 。布袋 和 尚作为 弥勒菩 萨 的 化身 , 漂泊不定 , 生活艰苦 , 一个 布袋随身 。但不论身处 何境 , 他都
保持乐观豁达 的心态 为人处 世 , 所 到之处 都给人 带来欢 乐。弥勒 菩萨告诉世人 , 快 乐幸 福 与 出身无关 , 与贫 富无 关。只要 心 态乐 观, 即使物质不 富有 , 也不乏生活乐趣 。
三、 弥勒 文化 的 旅 游 开 发
弥勒菩萨的故事
弥勒菩萨的故事弥勒菩萨是佛教中一个受到广泛崇拜的菩萨形象,被认为是未来世界中的佛陀。
根据佛教经典,弥勒菩萨将在当前佛陀释迦牟尼涅槃后,再次降世成为佛陀,为众生带来智慧和救渡。
弥勒菩萨的故事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的印度,据传说,弥勒菩萨在古代印度的贫民窟中诞生。
他的母亲林黛是一位善良纯洁的女子,她在怀孕期间做了许多善事,受到众生的赞赏和佛陀的庇佑。
当时的印度社会充满了贫穷和不公正,弥勒菩萨诞生的目的就是要为这个世界带来平等和正义。
弥勒菩萨在成长过程中,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和慈悲心。
他深入贫民窟,与穷苦人民分享生活,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和痛苦。
他倡导公平和正义,努力消除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他也积极传授佛法,教导人们如何净化心灵,追求真理和内在的幸福。
然而,弥勒菩萨的教导并没有被所有人接受。
一些权势和贪婪的人们感到威胁,他们在背后密谋对抗弥勒菩萨。
最终,他们绑架了菩萨的母亲林黛,并且对菩萨进行了酷刑。
尽管经历了巨大的痛苦,弥勒菩萨仍然保持着慈悲和宽容的心态,他从容地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在弥勒菩萨被杀死后,他的灵魂进入了地狱,在那里他继续救度受苦众生。
在地狱中,他用自己的力量为受苦的众生提供慰藉和救赎。
最终,他在地狱中消除了众生的痛苦,成功地带领他们脱离地狱。
弥勒菩萨的故事传诵至今,他被广泛崇拜和信仰。
人们相信,他将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再次降世,成为未来世界的佛陀,为世界带来和平、幸福与智慧。
弥勒菩萨的故事教导我们要坚持善良、慈悲和正义,为弱者发声,助人为乐。
他也提醒我们,不论遭受多大的苦难和阻碍,我们都应该保持善念和宽容的心态,继续努力追求真理和内在的幸福。
弥勒菩萨的故事激励着人们不断奋进,为世界带来更多的爱和和平。
北魏泰常五年金铜弥勒禅定坐像考略
北魏泰常五年金铜弥勒禅定坐像考略作者:王为群来源:《文物春秋》 2013年第5期王为群(隆化县文物管理所,河北隆化068150)【关键词】河北隆化;北魏时期;金铜造像;弥勒佛像【摘要】1976年11月,在隆化县征集到一批三尊金铜造像,其中一尊刻有铭文和明确纪年,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北魏较早时期有确切纪年的铜造像,对北魏时期金铜造像的分期、断代及定名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难得的佛教艺术珍品。
在河北省隆化民族博物馆馆藏文物中,有三尊同一时期的金铜佛像,其中一尊有纪年,为北魏泰常五年(420)。
这三尊佛像风格独特,表情肃穆端庄,线条简洁流畅,是难得的佛教艺术珍品。
1976年11月,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的郑绍宗来到隆化县开展文物调查,在与县文物管理所的孙慧君一起到距县城南20公里的四道营村做文物普查时,在供销社废品收购站的废品中拣选到两尊铜佛像,按供销社提供的线索,又在三道营村村民肖普家征集到一尊带有铭文的铜造像。
据当事人讲,该批佛像是1975年修257省道时,在村东山采石场砬缝中发现的,当时共有7尊,除征集到的3尊外,其他4尊不知去向。
现将馆藏的这三尊造像的细部特征介绍如下。
1.泰常五年刘惠造弥勒佛像通高11厘米,像高8.8厘米,座长4.5厘米,宽2.4厘米。
佛像结跏趺坐于长方座上,身躯前倾,双手拇指相触,贴于腹部,作入定印。
佛面方颐,微笑慈祥,高肉髻,饰螺旋纹,身披圆领通肩大衣,衣纹自两肩向胸前下垂,胸前衣纹转折处近似直角,呈U形,两臂衣纹呈阶梯式,线条硬朗洗练,袖端舒展覆盖于双膝之上。
座前两侧各雕一正面蹲狮,张口合齿,下垂胡须,线条简洁(图一)。
佛像后领部出一圆榫,插一直径6.6厘米的圆形背光,正面为凸起放射纹,背面竖向阴刻铭文5行“李翟手/用同(铜)四斤/泰常五年五月/五日佛弟子刘惠/造弥勒佛像”(图二)。
2.鎏金坠形弥勒佛铜造像通高7.3厘米,座高2.2厘米,厚2.2厘米。
青铜质。
佛像结跏趺坐于长方座上,身躯向前倾,双手拇指相触,置于胸前,作入定印。
第三十四讲 弥勒真相
我想在此还是着重介绍一下传说中《瑜伽师地论》的口授者——弥勒菩萨。对于中国佛教信徒来讲,弥勒和观音无疑是两尊最重要的菩萨。按照佛经里的说法,弥勒是释迦牟尼的弟子,但是他比释迦牟尼化灭得更早,他上升到兜率天,上升到一个很高的天上,准备在四千年以后跟着释迦牟尼降生到人间,但是这四千年是天上的时间,相当于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大家也许会说,难道中国人还有谁不知道弥勒,还用你多嘴多舌来介绍吗?恐怕还是需要的。
第二,弥勒和西方。这里讲的“西方”不是指印度,而是指伊朗乃至罗马。公元前1000年左右,包括西亚、北非、小亚细亚、两河流域和埃及在内的广大地区,流行着一种未来救世主的信仰,耶稣宗教里的弥塞亚,就是这种救世主信仰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这种信仰在圣经《旧约》里就已经有了,它都是反映了被压迫的民族对自由和幸福巨大的渴望。而印度的弥勒信仰,在学术界已经确认,和这种全世界范围的救世主信仰是密切相关的,彼此影响的,印度的弥勒信仰就是救世主信仰的一个组成部分。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弥勒之所以是未来佛,是未来的救世主,有印度的根源,也更广大范围的全世界或者古代世界的根源,是当时普遍流行的弥赛亚信仰的一个部分。由此可知,弥勒佛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佛教里的佛。
第三,中国的弥勒信仰。要问最早被中国人所尊奉、所信仰的是哪一位菩萨,大家一定认为是观世音或者阿弥陀佛。错,中国佛教史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最早得到的大众信仰的正是弥勒菩萨。
早在代,介绍弥勒菩萨的佛经就被大量地翻成了汉语,而在中国新疆,还有用吐火罗语写的剧本,叫《弥勒会见记》。这部经被发现以后,就是由我的老师季羡林先生研究,并把它翻译成汉语和英语,是迄今为止出土的吐火罗语最大的一部经典,这个剧本是描写和弥勒会合,所以叫《弥勒会见记》。这个信仰在汉代马上就得到了中国信徒的接受,很多人一心一意向往弥勒净土,希望能够在来生和弥勒佛在一起,这就是初期净土宗的基础。
关于弥勒佛祖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弥勒佛祖的知识点总结弥勒佛祖是佛教传统信仰中的一个与释迦牟尼佛并列的重要佛陀。
弥勒佛祖也被称为弥勒菩萨或者弥勒菩提萨婆诃。
他被认为是在将来降世成佛,成为弥勒佛的赤诚化身。
下面将从弥勒佛祖的背景、形象、教育和影响等方面对弥勒佛祖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弥勒佛祖的背景弥勒佛祖在佛教传统中被认为是“五佛之一”,他将在将来降世,故又被称为“将来佛”。
依据佛经记载,弥勒佛祖曾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名为悟空。
他在受戒之后修习佛法,成为阿罗汉弟子,并得到了从释迦牟尼佛那里亲自传授的法藏。
弥勒佛祖接受了释迦牟尼佛的特殊教育,被选为将来世界的救度众生的佛陀。
二、弥勒佛祖的形象弥勒佛祖的形象多表现为他坐在莲花宝座上的佛像。
他通常穿着僧袍,手持法器,目视前方,显得安详慈蔼。
他的头上有宝冠,身上缠绕着宝石项链,象征着他的尊贵和尊严。
弥勒佛祖的脸庞屡屡带有微笑,给人以安心和慈爱的感觉。
因为他是将来救度众生的佛陀,所以他的形象也传达着赤诚和期望的信息。
三、弥勒佛祖的教育弥勒佛祖的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修行者的指导,二是对众生的救度。
他指导修行者要奉行赤诚、善心、舍己和无私的品质,培育智慧和善行,从而解脱自己和援助众生。
他强调要进步赤真心,关注他人的痛苦和逆境,并尽力援助他们。
他还强调了无私和舍己的重要性,鼓舞人们放下自我欲望,关注整体利益。
四、弥勒佛祖的影响弥勒佛祖在佛教中的地位分外重要,他代表了人们对将来的期望和对救度的向往。
他的形象和教育深深影响了佛教信仰者。
对于修行者来说,弥勒佛祖的教育成为他们修持的指南,激励他们追求善行和赤诚。
对于信仰者来说,弥勒佛祖代表了赤诚的象征,他们祈愿弥勒佛祖的加持和庇佑,期望能在将来生命中得到他的指引和救度。
除了对佛教信仰者的影响外,弥勒佛祖的教育也对社会产生了深遥影响。
弥勒佛祖鼓舞人们进步赤诚和善行,这也增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他提议的无私和舍己也激励人们在社会和公益事业中贡献自己的力气。
说弥勒形象的演变
说弥勒形象的演变佛教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佛教艺术也最早在丝绸之路上留下痕迹。
伴随着弥勒信仰的流行,甘肃石窟的早期佛教艺术中出现了一些弥勒形象,或为壁画,或为石雕,或为泥塑。
国内最早的弥勒形象,见于甘肃永靖炳灵寺169窟的壁画,弥勒着菩萨装,交脚而坐,旁边墨书"弥勒菩萨"字样。
该窟北壁第六龛有墨书题记:西秦"建弘元年(420)岁在玄枵三月廿四日造"。
十来年后,在北凉沮渠蒙逊时,甘肃酒泉又雕出了经幢型石塔,其中马德惠所造塔,第三层为覆钵,钵下部雕造八个圆拱龛,龛中有交脚弥勒菩萨。
同时期的作品还有原存甘肃敦煌岷州庙的石塔,浮雕佛龛中也有交脚弥勒菩萨的形象。
北凉时弥勒菩萨的造型,当以敦煌275窟的泥塑为典型:弥勒头戴五佛冠,长发披垂于肩部,慈眉善目,作低头静思状,上身袒露,饰以璎珞,下身穿羊肠大裙,曲肱于胸前,右手在上,其大指与中指、无名指捏在一起,左手在下虚承,相距一掌之遥,作抱物状,赤脚相交,坐于方形狮子座上。
其它如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甘肃庆阳北石窟寺,都有交脚弥勒菩萨的泥塑或石雕。
此外,甘肃石窟还出现了着佛装的弥勒形象,如张掖金塔寺石窟的泥塑,庆阳南石窟寺的石雕,等等。
弥勒以佛的形象出现,比菩萨要晚一些。
现在所知的最早实物,是北魏太和二年(478)河北和山东造的金铜像,弥勒面部柔和含笑,如童子模样,着通肩衣,作禅定印,结跏趺坐于高方座上。
而最早的文字记录,是大和二十二年(498)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南壁高楚造弥勒佛像和景明四年(503)北壁比丘慧乐为北海王元详造弥勒佛像的题记。
此后,弥勒佛像多为双腿下垂的倚坐式。
然而现在遍布全国各地佛寺天王殿的弥勒佛塑像,却是肥头大耳、咧嘴长笑、身荷布袋、袒胸露腹、盘腿而坐的形象,和上述造型全然不同。
历代弥勒造像珍藏集
历代弥勒造像珍藏集本期,我们共同欣赏弥勒造像敦煌莫高窟第275窟西壁彩塑交脚弥勒菩萨像,北凉敦煌莫高窟第275窟西壁彩塑,交脚弥勒菩萨像,纵580厘米、横340厘米、高365厘米。
弥勒是佛教的“未来佛”,是“兜率天宫”的主宰,交脚坐菩萨与阙形龛,象征弥勒菩萨高居“兜率天宫”。
思惟菩萨与双树龛,象征树下思惟。
塑像造型雄健,面相丰圆,神情庄静,高髻宝冠,发披两肩,上身半裸,肩挂披巾,腰束羊肠裙,造型与衣饰可以看出中原传统雕塑艺术与西域佛教艺术的融合。
弥勒菩萨精致的面部刻画,收敛下视的目光,外展的嘴角,都使微笑的表情得以突出,外披天衣的滚边和花纹形成的两道直线,与视线交汇于口鼻部位,又使微笑的表情得以强调。
弥勒菩萨,又称慈氏菩萨,名阿逸多,受释尊的教化出家修行,并获授记将来必定成佛。
根据经典描述,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宫内院修行,为诸天人说法,是一生补处的大菩萨。
释尊入灭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弥勒菩萨自兜率天下生人间,出家学道,于翅头城华林园中龙华树下成等正觉,前后分三次说法。
昔时于释迦佛的教法下未曾得道者,至此会时,以上中下根之别,悉可得道。
弥勒菩萨像印度古石雕兜率,意为知足喜悦。
兜率天分为内院与外院,外院是有福报的天人享乐的天界,内院是弥勒菩萨成佛前修行说法的地方。
兜率内院说法的弥勒菩萨雍容尊贵、相好庄严。
信众系念弥勒形象,称弥勒名号,受八关斋戒,修诸清净善业,发弘誓愿,命终之后即得往生兜率陀天。
阿尔奇弥勒菩萨像约1200年泥塑彩绘高4.64公尺佛塔三尊像佛高3.3公尺,左右为弥勒菩萨和观音菩萨立像佛说法图3-4世纪片岩高59厘米宽49厘米巴基斯坦白沙瓦博物馆藏据佛经记载,弥勒出生于古印度波罗奈国的一个婆罗门家庭,与释迦牟尼佛是同时代人。
后来随释迦出家,成为佛弟子。
他在释迦入灭之前先行入灭,直到释迦佛灭度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从兜率天宫下生人间,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
因此,作为释尊授记的继任者,弥勒菩萨现未成佛的婆罗门形象,结发髻,手持水瓶。
浅析唐宋时期弥勒经变的演变
浅析唐宋时期弥勒经变的演变发布时间:2022-05-18T08:26:43.568Z 来源:《时代教育》2022年3期作者:周帅师[导读] 弥勒信仰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具有中土性质的弥勒经变最早在隋代出现,周帅帅山西大学美术学院 030000摘要:弥勒信仰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具有中土性质的弥勒经变最早在隋代出现,在唐代获得极大的发展,五代宋时期,弥勒经变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呈现出程式化的倾向,世俗性气息也更为浓重。
本文通过梳理隋代到宋代出现的弥勒经变,来进一步探讨弥勒经变发生演变的原因。
关键词:唐宋时期;弥勒经变;程式化;弥勒信仰起源于印度,早在部派佛教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关于未来佛弥勒的崇拜。
中国起初对弥勒的表现主要有两种形式,即菩萨和佛,分别表现的是弥勒上生兜率天说法和在龙华树下得道成佛。
中国早期弥勒菩萨形象为交脚单独塑造或者与七佛并置,弥勒佛形象则通常呈单尊或者三佛形式。
关于弥勒上生信仰的的译经只有一部——《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沮渠京声译),而关于弥勒下生信仰的译经总共有五本——《弥勒下生经》(竺法护译)、《弥勒大成佛经》(鸠摩罗什译)、《弥勒下生成佛经》(鸠摩罗什译)、《弥勒来时经》(失译)、《弥勒下生成佛经》(义净译)。
在中国,关于弥勒信仰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是历史上最为动荡的一个时代,政局混乱,战争不断,民不聊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人们迫切期望弥勒下生,获得解脱。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弥勒信仰所提倡的救世思想以及教义宣传的净土世界的美好与生活在乱世与苦难社会形成强烈的对比,因此在南北朝获得迅速发展。
根据相关记载,南北朝时中原地区以及敦煌就出现了很多关于弥勒信仰的文史资料。
如僧佑《出三藏记集》卷十二中就载有《宋明皇帝初造龙华誓愿文》、《齐竟陵文宣王龙华会记》、《京师诸邑造弥勒像三会记》等篇目。
龙华会指的是弥勒在龙华树下降魔得道成佛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说法,称为“弥勒三会”或者“龙华三会”,因此,通过这些题名我们可以肯定这些资料与弥勒下生有关。
弥勒佛
弥勒佛是民间公认的幸运佛,招财佛,弥勒佛笑容可掬,脖子上挂者纳福佛珠,托金元宝,帮您聚财聚福,消灾佑福!
弥勒佛是佛教里的著名人物。
据佛经上讲,释迦在世时,弥勒在旁听法,是释迦的继承人和未来的佛。
但是,中国佛教寺院里一团和气的弥勒佛,却另有来历。
传说唐末明州奉化(今浙江奉化)有一个布袋和尚,常背以布袋入市,见物即乞,出语无定,随处寝卧,型似疯颠。
他自称为弥勒化身,以后人们就以他为形象塑成弥勒佛像,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大肚弥勒了。
在佛门中他与满肚心思的祖师爷们不同,是个乐天派。
据说,摸一下他的大肚皮,就能消灾除病,保佑平安. 佛爷手中还有一乾坤袋,可容天下万物,无所不有。
佛爷以慈善为本,普度众生,常以袋中之物施舍众生,救苦救难,尤其是金银财宝。
所以世人若求消灾解难,富贵平安,那一定要在家中供奉弥勒佛。
当然无论你是否得到你想要的东西,都应该笑对人生,做一个像佛爷一样的乐天派。
所谓“一笑解千愁”
人们见此像,往往受他那坦荡的笑容感染而忘却自身的烦恼。
很多寺院的弥勒殿还有这样一幅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浅谈佛教遗存中弥勒形象演变体现的佛教中国化
浅谈佛教遗存中弥勒形象演变体现的佛教中国化作者:高雅婕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年第05期摘要:文章综述了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各阶段佛教遗存中弥勒形象的演变,并浅谈其演变体现的佛教世俗化、中国化。
关键词:佛教遗存;弥勒;佛教中国化在阅读宿白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辑丛》时,笔者曾注意到南北朝时期不同的佛像内容选择,“南朝佛教造像突出无量寿佛和弥勒佛,而当时中原北方流行释迦和弥勒菩萨等形象”。
但笔者不甚明了弥勒菩萨和弥勒佛究竟有何不同,分别象征什么,并且印象中的弥勒佛均为笑容满面的大肚和尚形象,与石窟壁画中所见的弥勒形象大为不同。
为解除疑惑,笔者搜集、阅读了相关文献。
本文浅谈佛教遗存中弥勒形象演变体现的佛教世俗化、中国化。
弥勒图像源自古印度,在汉译经典中“弥勒”也译为“慈氏”,是梵文Maitreya的音译名。
现存汉文记载最早的佛教经典《中阿含经》卷十三《说本经》:“佛告诸比丘。
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当有佛,名弥勒如来。
”称弥勒为未来佛,即弥勒是释迦授记的“一生补处菩萨”,将于未来承释迦正统成佛。
与弥勒相关的艺术题材有弥勒上生兜率天为菩萨,并为天人说法;弥勒兜率天下生阎浮提,出家、修道、悟道、成佛,龙华三会度众生说法;弥勒决疑等。
其中弥勒菩萨示现于兜率天说法常与佛涅槃形成固定的造像组合,是犍陀罗佛教艺术中常规的圣像设计。
从形象上看,此时的弥勒菩萨多为面生八字须的男性,佩平项圈、长项链,戴耳饰、手镯等装饰物,可能模仿了当时上层权贵的装扮。
动作有半跏思惟形,站立手持净瓶或结跏趺坐,右手屈举于胸前施无畏印、左手置于腿上、手指夹提净瓶,以及交脚而坐、手作转法轮印。
而后佛法西来,考古证据如莫高窟第275窟的主像,形象及画法都有很浓的异域色彩。
但炳灵寺第169窟第6龛的弥勒菩萨,形象虽为承自犍陀罗的站立手持净瓶,但画法为中国传统的线描平涂色彩技法,体现了佛教遗存的本土化。
此外还有出土于武威、敦煌等地的14座北凉石塔,其中12座完整石塔均为七佛一弥勒菩萨造像绕塔分布,表现了敦煌民间基于功利性需求的杂密信仰,希望借造塔供奉得七佛保佑,借弥勒托生净土。
布袋和尚弥勒菩萨的化身
布袋和尚弥勒菩萨的化身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的化身,人称“大肚弥勒佛”。
布袋和尚身检矮胖,挺着奇大的肚子,用竹杖挑着大布袋游戏人间,到处行乞,化得东西就放入布袋,饿了就吃,吃饱就睡。
天要下雨就穿草鞋,天要干旱他则穿木屐。
人们只要看他的穿着就可知道天气,看来他有预测气象的神通。
因其常背布袋周游而得名“布袋和尚”。
他除了能预报天气,对人祸福预言也非常灵验,常对人歌曰;“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
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万法何殊心何异、何劳更用寻注义。
”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兴趣。
他圆寂时是在奉化岳林寺东廊,端坐在一块磐石上念偈云:“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偈毕安然逝去。
他圆寂后人们根据他的这首偈才知道他就是弥勒佛的化身。
于是将他的肉身安葬在岳林寺西二里的地方,名为“弥勒庵”。
这样,应等到佛祖灭度后56.7亿年才能从兜率宫下生人间的弥勒菩萨在五代后梁时借布袋和尚之身提前到人间来游戏了一番,于公元916年又回到天上去了。
这一弥勒转化的过程,其实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后被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世俗转变的事实。
佛教与中国文化相契合,逐渐世俗化,民间将佛教的神仙拿来为我所用,管他还有多少亿年才能下到世间,反正现在这世道、这人心需要一位镇邪压魔、消灾解难的神仙,拿来用就是了。
这种强烈的世俗化色彩特别符合中国民间的需要,民间无数的欲求、需要便不断创生出新的神仙。
弥勒自从显化为布袋和尚后,真正的弥勒形象反而渐渐被人淡忘了,以布袋为原型的新弥勒形象开始盛行,民间吏容易接受的是那个整天乐呵呵、袒着大肚皮的笑头和尚,对供奉在竖三世佛崇高位置上宝相庄严的未来佛弥勒竞冷落起来。
大肚弥勒的现实功用一经被渲染,便更为人们所爱,民间认为只要摸摸他的大肚皮则能消灾避难,祈福平安。
再后来他兼有繁衍人类的功能,出现了“五子戏弥勒”的造像,五个可爱的光屁股娃娃在他身上爬上爬下,相互嬉戏,称为“送子弥勒”。
对于历来相信多子多福的中国老百姓来说,弥勒就更可爱可敬了。
遂昌弥勒大佛外貌描写
遂昌弥勒大佛外貌描写弥勒佛作为佛教中的未来佛,被人们认为是解脱烦恼的化身,是保佑避灾,吉祥如意的象征,可以帮助世人渡过苦难,所以在讲求吉祥的玉雕中,弥勒佛也是最为常见的创作题材。
不过,和玉雕中其他宗教人物不同的是,弥勒佛的造像既不庄重也不严明,反而常常以坦胸露乳、大腹便便的形象出现,且笑意盈盈,完全不似其他菩萨神佛那般,这是为何呢?其实早期弥勒的造像也是菩萨装或佛装的。
菩萨装是最早期的弥勒形象,源于印度,为头戴宝冠,坐姿为交脚式,呈说法相或思惟相,具有鲜明的异域宗教色彩。
之后随着佛教的逐步汉化,弥勒从菩萨晋升为佛,其造型也变为了佛装,头梳发髻,多为站姿或交脚坐姿,施转法轮印或无畏印,初唐时期立于四川的乐山大佛,便是最典型的佛装弥勒。
当然,无论是菩萨装还是佛装的弥勒,同宗教中的所有造像一样,都是以宝相庄严、神情肃穆为主要特点的。
那弥勒佛究竟是如何演化成如今我们所熟悉的笑口常开、大腹便便的形象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五代后梁时期的高僧——布袋和尚契此了。
契此和尚身材矮胖、面容慈祥、笑容可掬,经常肩背布袋,手拿锡杖和佛珠,随处化缘,因此被称为“布袋和尚”。
相传契此法力无边,圆寂时又留下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
”后人于是将他视为弥勒转世,便开始以他的形象来塑造弥勒,弥勒佛也自此开始从宗教化向世俗化演变。
直至当代,世俗化的弥勒造像随着玉雕早已深入人心。
和千年前的弥勒造像相比,如今玉雕中的弥勒虽然少了宗教的庄严与凝重,但是其大肚皮、矮胖浑圆的身材、圆圆的脑袋和自在的笑容,这些诙谐、亲切的鲜明特点,使得他极具喜乐、祥和之气,观之便能给人以心灵的愉悦。
其传递出的包容乐观、豁达大度,将现世的苦难都融化在笑意中的精神,更体现出中华民族对美好的认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弥勒形象的演变佛教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佛教艺术也最早在丝绸之路上留下痕迹。
伴随着弥勒信仰的流行,甘肃石窟的早期佛教艺术中出现了一些弥勒形象,或为壁画,或为石雕,或为泥塑。
国内最早的弥勒形象,见于甘肃永靖炳灵寺169窟的壁画,弥勒着菩萨装,交脚而坐,旁边墨书"弥勒菩萨"字样。
该窟北壁第六龛有墨书题记:西秦"建弘元年(420)岁在玄枵三月廿四日造"。
十来年后,在北凉沮渠蒙逊时,甘肃酒泉又雕出了经幢型石塔,其中马德惠所造塔,第三层为覆钵,钵下部雕造八个圆拱龛,龛中有交脚弥勒菩萨。
同时期的作品还有原存甘肃敦煌岷州庙的石塔,浮雕佛龛中也有交脚弥勒菩萨的形象。
北凉时弥勒菩萨的造型,当以敦煌275窟的泥塑为典型:弥勒头戴五佛冠,长发披垂于肩部,慈眉善目,作低头静思状,上身袒露,饰以璎珞,下身穿羊肠大裙,曲肱于胸前,右手在上,其大指与中指、无名指捏在一起,左手在下虚承,相距一掌之遥,作抱物状,赤脚相交,坐于方形狮子座上。
其它如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甘肃庆阳北石窟寺,都有交脚弥勒菩萨的泥塑或石雕。
此外,甘肃石窟还出现了着佛装的弥勒形象,如张掖金塔寺石窟的泥塑,庆阳南石窟寺的石雕,等等。
弥勒以佛的形象出现,比菩萨要晚一些。
现在所知的最早实物,是北魏太和二年(478)河北和山东造的金铜像,弥勒面部柔和含笑,如童子模样,着通肩衣,作禅定印,结跏趺坐于高方座上。
而最早的文字记录,是大和二十二年(498)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南壁高楚造弥勒佛像和景明四年(503)北壁比丘慧乐为北海王元详造弥勒佛像的题记。
此后,弥勒佛像多为双腿下垂的倚坐式。
然而现在遍布全国各地佛寺天王殿的弥勒佛塑像,却是肥头大耳、咧嘴长笑、身荷布袋、袒胸露腹、盘腿而坐的形象,和上述造型全然不同。
这是怎么回事?中国人之知道弥勒,是在东汉时期,当时译出的佛经《道行般若经》、《放光般若经》,都有弥勒的内容。
西晋以来,随着弥勒专经的译出,这位佛教虚构的神话人物便家喻户晓,备受崇拜。
弥勒是Maitreya的音译,音译还作弥帝隶、梅怛丽药,意译作慈氏。
这是姓氏,名字是阿夷多。
早期小乘经典对他已有描述。
《中阿含经》卷13说:释迦牟尼佛向弟子们说法时,弥勒在场,释迦牟尼宣布:"弥勒,汝于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当得作佛,名弥勒如来。
"《增一阿含经》卷19说弥勒是释迦牟尼身边的菩萨;卷38说释迦牟尼预言弥勒在30劫后成佛,从兜率天降生人间。
弥勒专经演其意,做了更加具体细微的描绘,大致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描绘出一个美妙无比的兜率天天堂。
《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说:弥勒出生于波罗柰国劫波利村一个名叫波婆利的大婆罗门家庭,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后,受佛预记,12年后命终,往生兜率天上。
兜率天虽然还属于欲界,但完全没有人间的种种痛苦烦恼。
这里生活着500亿个修行净业转生而来的兜率天子。
他们躯体高大,寿命极长,享尽种种快乐。
有500亿个金银珠宝装饰而成的宝帐供他们居住。
朵朵宝花,争奇斗艳,花上有姣美多姿的天女。
天女手中自然化出宝器,左肩佩戴无数璎珞,右肩负荷无数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陪伴兜率天子生活。
弥勒上生兜率天,成为位登十地成等正觉的菩萨,在莲花座上结跏趺坐,同佛一样,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他在这里昼夜演说佛法,使兜率天子们得以解脱。
对于尚未转生兜率天的众生来说,如能按照佛教的规定断恶从善,广修福业,命终之际,只消壮士屈伸一下胳膊那么短暂的工夫,即可往生兜率天。
甚至众生听到弥勒菩萨的名号时产生欢喜恭敬的情绪,命终之际,弹指工夫即可往生兜率天。
他们成为兜率天子后,归依、礼拜弥勒菩萨,然后认真观察弥勒眉间白毫相光,即时超越90亿劫生死之罪。
弥勒未来下生成佛时,他们随同下生,获得最终解脱。
其二,描绘弥勒下生成佛,人间一派光明、幸福、和谐的景象。
《弥勒成佛经》说:弥勒菩萨在兜率天经过四千岁(相当于人间56.7亿年),在释迦牟尼佛于娑婆世界(人间)终尽教化时,便转生人间,父是大婆罗门,名叫修梵摩(善净),母叫梵摩拔提(净妙)。
弥勒出家修道后,在金刚庄严道场的龙华菩提树下成佛,接替释迦牟尼佛进行教化。
弥勒的身份即由菩萨变为佛,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当佛、未来佛。
这时,人间已不再是往日模样。
土地平整明净如同琉璃。
到处开着宝花,长着金银珠宝质地的叶子,结着吉祥果,摇曳生姿,奇香馥郁。
气候宜人,没有寒热风火之苦。
人人身高16丈,寿命八万四千岁,享受清福,快乐无比。
特别是弥勒所降生的鸡头国,光明普照,昼夜无别。
"无有怨贼劫窃之患,城邑聚落无闭门者,亦无衰恼水火刀兵及诸饥馑毒害之难。
人常慈心,恭敬和顺,调伏诸根,如子爱父,如母爱子。
"风调雨顺,五谷滋茂。
"有香美稻,一种七获,百味具足,入口消化。
"树上自然生出衣服,穿着细软舒适。
弥勒成佛后,在龙华树下三次为众生说法,分别度得96亿、94亿、92亿人获阿罗汉果位。
刘宋时译出的《法灭尽经》还说:在弥勒的教化下,"天下太平,毒气消除","众生得度,不可胜计"。
这些极富诱惑力的说法,使得两晋南北朝社会形成了弥勒信仰的高潮,而且是以甘肃河西地区和新疆高昌(吐鲁番)地区为中心,波及到内地的。
西晋时,世居敦煌并长期游历西域的竺法护,译出了《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弥勒下生经》。
十六国时,来自龟兹(今新疆库车)的鸠摩罗什译出了《弥勒下生成佛经》、《弥勒成佛经》。
南北朝时,北凉(治甘肃张掖)王沮渠蒙逊的堂弟沮渠京声在高昌译出《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带到刘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
这些弥勒经典是制造弥勒信仰的主要依据。
与这一社会现象相应,甘肃石窟最早出现了一批弥勒形象,为其它地区所模仿,当是清理中的事。
因为先是流行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的说法,所以甘肃石窟中最造出现的弥勒形象,是头戴五佛冠、身着菩萨装、天人相状的交脚弥勒;接着又流行弥勒下生成佛的说法,甘肃又同内地一样,出现了佛装的弥勒形象。
这种趋势必然导致弥勒的世俗化,人们会在现实生活中去冒充或寻找下生的弥勒。
《魏书·元遥传》记载:北魏延昌四年(515),河北僧人法庆发动起义,自号"大乘",宣称"新佛出世,除去旧魔"。
《隋书·炀帝纪上》记载:大业六年(610)正月初一(俗称这一天是弥勒的生日),隋炀帝驻在东都洛阳,晨光熹微之际,数十人"素冠练衣,焚香持华(花),自称弥勒佛,入自建国门。
监门者皆稽首。
既而夺卫士仗,将为乱"。
这两件事都是依据《弥勒成佛伏魔经》,打着弥勒佛的旗号,所进行的反政府武装暴动,因而很快被镇压下去。
如果不危害封建统治,那又是另外一种结局。
《续高僧传·玄奘传》记载:唐释玄奘于贞观十九年(645)由印度取经回国,到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西郊时,受到热烈欢迎,"数十万众,如值下生"。
民众即把他比作弥勒下生人间。
武则天改唐建周当上女皇帝,群臣上"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的尊号,这与佛教徒曾为她制造她是弥勒菩萨下凡的舆论和社会上流传过一部《弥勒为女身经》有关。
到了五代,出了一位自称弥勒的和尚。
《宋高僧传·契此传》和《佛祖历代通载》卷17记载:这个和尚法名叫契此,其貌不扬,蹙额皤腹,言语无常,寝卧随处,经常以禅杖挑挂一只布袋,出入市廛,见什么乞讨什么,放入布袋中,号为"长汀子布袋师"。
此人行迹诡异,在雪中安眠,竟无片雪沾身。
"示人吉凶,必现相表兆"。
后梁贞明三年(917),他在明州(治今浙江宁波市)岳林寺的一块磐石上端坐说偈云:"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说完安然而化,"人言慈氏垂迹也","江浙之间多图画其像焉"。
宋代人们便以他为模特儿,塑为弥勒佛坐像。
现在最早的这类弥勒佛形象,在浙江杭州飞来峰石窟:只见他席地而坐,笑态动人,两耳垂肩,下巴肥厚,左手持念珠,右手按着一只布袋,腹部束绳,托着一个爆满欲坠的大肚子。
这和上述现在佛寺天王殿中习见的弥勒佛形象略有不同。
这类弥勒佛形象不再具有早期弥勒形象那种庄严凝重的宗教意蕴。
他被改造了,变得随和,贴近生活,同常人一样关心吃喝,一样开怀大笑。
通过弥勒楹联可以捕捉到这种体会。
普遍可见的楹联是北京潭柘寺这一类:"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这是就其形象挖掘含义,劝人豁然大度,处理好世间人和事的关系,而不是劝人出世、解脱。
另外几则也颇有意思。
福建福州鼓山涌泉寺清代乾隆时弥勒座联说:"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甚么来由?" 云南昆明西山华亭寺乾隆时弥勒座联说:"青山之高,绿水之深,岂必佛方开口笑;徐行不困,稳地不跌,何妨人自纵心游!"世界上最大的佛像是四川乐山凌云山的弥勒佛倚坐像,雕造于唐代,因而不是契此模样,但唐代以后的山门关楹联也说:"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弥勒佛可以这样由人随意调侃、揶揄,神圣感也就荡然不存了,这是世俗化的必然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