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浮与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与沉》课后反思
《浮与沉》是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的一个教学内容,这一课共安排了三个逐层递进的教学活动,今天在这里讲的是前两个教学内容。活动一是在学生已有的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猜想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通过实验验证猜想。活动二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方法。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生初步尝试用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又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想象和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方法或多种方法去解决同一问题。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知道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2、能力目标:有选择的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制定可行的研究计划,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3、情感目标:能意识到把大家的意见综合在一起往往是最好的结果。教学重点:学生独立设计实验,科学、实事求是的描述实验想象。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改变物体的沉浮,并归纳方法。
在《浮与沉》这一课的教学中,有三点发挥的比较好:
1、教学开始通过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使学生从故事中想到球浮在水面上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步入新课的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
2、在活动的教学环节,首先是让学生在认识了实验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猜想不同物体可能会产生的沉浮现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在猜想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验证自
己的猜想,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在这个环节后,引导学生提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怎样让浮着的瓶子沉下去,下沉的橡皮泥浮起来,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想要研究的问题,可以是其中的一个也可以是两个问题,这样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探究机会,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里自主设计实验方案,亲自动手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小组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在学生充分进行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汇报,把自己的智慧与全班同学共同分享,同时分享同学的智慧,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又可以促进小组的相互学习,共同分享成就。
3、在本节课的最后,又通过游戏让学生复习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以便加深印象。并布置了制作小潜水艇模型的作业,将科学探究延伸到课外,激发孩子们探究科学奥妙的兴趣。
不足之处:
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驾驭能力,调控好学生做实验的气氛和纪律,汇报时声音应该宏亮。深入挖掘教材,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合作互动的过程
上公开课后的自我介绍
我这堂课采用了以学生实验为主与老师演示实验相结合的一堂实验课。其重点是指导学生认识物体在水中是有沉有浮的现象。浮、沉都受到了水浮力的作用。难点是创造性活动:怎样让小瓶沉下去?怎样让橡皮泥浮起来。其教学设计我是这样安排的。
教学开始通过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用两个量筒依次放进一个乒乓球,一个铁球。让学生思考,谁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把它取出来吗?当学生看到球浮在水面上的情境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就由然而生,为步入新课的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活动的教学环节,首先是让学生在认识了实验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猜想不同物体可能会产生的沉浮现象,在猜想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验证自己的猜想,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在这个环节后,我让学生探究水的浮力作用,通过学生体验和老师演示验证使学生明白了浮、沉的物体都受到了水的浮力。然后是探究提升,引导学生提出研究的问题,怎样让浮着的瓶子沉下去,下沉的橡皮泥又能浮起来,这样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探究机会,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里自主设计实验方案,亲自动手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小组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再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汇报,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探究,轻松地达到学习目标,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我认为这堂课还有许多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提出意见。谢谢大家!
2017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