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浮与沉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7.5 物体的浮与沉》教学设计

古龙一中王金辉

一、课前准备:

1、教具:气球,孔明灯,密度计,潜水艇模型,铁块,木块、烧杯、水,水槽等

2、教学手段:实验、ppt课件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物体的浮沉现象的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从而培养和强化学生科学的实验研究能力和思维方法,感悟从物理现象到物理本质的飞跃。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浮沉条件的探究,使学生体验猜想的验证过程,培养合作意识;

2、能利用浮沉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及应用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浮沉条件的实际应用,了解物理知识在科学研究和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重点:

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

灵活利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上课前五分钟带学生基本到齐后,开始播放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歌,同时配以泰坦尼克号从出发到沉没的图片,(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感受泰坦尼克号的悲壮故事,从而激发兴趣。)上课铃响刚好放完,教师调整自己和学生的情绪,简述泰坦尼克号并提出问题:它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学生回答是钢铁)

2、教师饱含深情的说:今天我也带了了一个泰坦尼克号,但是是浓缩版的。进而出示一个铁块,(学生哗然)注意,我要让他下水了,大家注意,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然后演示,铁块沉入水底。进而提问为什么会这样?(学生七嘴八舌)

以此教师引入新课。

二)、新课:

【第一部分】物体的浮沉条件

1、板书课题

2、教师提出问题:当我把一个物体完全浸入水中后放手,物体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的运动状态(学生猜想)

3、教师演示(三种情况)进而提问:当我放手后物体在水中受到那几个力的作用,大小如何,引导学生小组实验并讨论。

科学素养培养:分析物理现象,必须抓住问题本质。研究物体的浮与沉,就是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变化,所以必须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进一步结合受力分析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如何改变。

物体不受力保持运动状态不变

物体受平衡力保持运动状态不变

物体受非平衡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教师提问并在小组的补充下进行板书(在此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受力及最终的结果)

问:上浮的最终结果如何,受力怎样

下沉的最终结果如何,受力怎样

悬浮的最终结果如何,受力怎样

此处引导学生分析力和运动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从根本上弄懂浮沉条件及根据现象判断受力及浮沉的能力。

结论:物体的浮沉取决于其所受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

5、教师总结并提出新的问题:(投影出示)你能用物体和液体的密度判断一个完全浸入液体中的实心物体的浮沉吗?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教师提问并板书(布置学生课下用理论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同时可弱化和分散难点)

【第二部分】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及实际案例:

6、教师提出问题:在生活中我们有没有利用到浮力及物体的浮沉知识呢?(出示投影打出相关图片)

7、教师: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大家想认识它吗?出示投影密度计的图片,并结合食物介绍其原理、作用、特点和使用方法。

8、教师投影潜水艇的图片并讲解其结构,引导学生研究潜艇的浮沉原因,学生讨论后教师提问并总结

(进而切入鱼也生活在水里,它的浮沉和潜艇相同吗?引导学生讨论)

9、教师引导学生看书,小组完成对气球,飞艇和孔明灯等的浮沉原因。

10、简介盐水选种,明确原理

六、课堂训练:

1.一艘潜艇从长江潜往大海,它所受的浮力大小会发生变化吗?为什么?

2.学会使用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观察V排与所测液体的密度ρ液的关系,并比较其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

3.如果手边只有一只量筒及适量水,你能利用它们测出一个木块的重量吗?

七、课堂小结:

教师谈教的感受,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予以肯定和表扬,同时引导学生谈一谈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还存在的困惑(学生的困惑有时间则请会的学生来解答,若时间紧则留到课后一对一的帮助解决)

八、课下作业:

1、完成课上布置的几个任务

2、讨论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原因

3、完成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7.5 物体的浮与沉

结果

1、上浮:F>G ρ液体>ρ物体漂浮:F=G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前提:完全浸没2、悬浮:F=G ρ液体=ρ物体在任意深度静止或匀速直线(V排=V物)

3、下沉:F

二、应用:

九、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