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栖息地》教学设计
《人类的栖息地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人文地理》
《人类的栖息地》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的栖息地是指人类生活和生存的地方,包括家庭、社区和城市等不同层面的生活空间。
2.掌握人类的栖息地与自然环境的干系,认识到珍爱环境与人类健康休戚与共。
3.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责任感,提倡绿色生活方式,增进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内容:1.人类的栖息地观点及分类:家庭、社区、城市。
2.人类的栖息地与自然环境的干系:生活垃圾处理、空气质量、水资源利用等。
3.人类的栖息地环保认识培养:勤俭能源、减少废物、绿色出行等。
三、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人类的栖息地问题及解决方法。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人类的栖息地与环境的干系,提出解决方案。
3.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社区、城市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环境状况。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入主题,激发学生对人类的栖息地的兴趣。
2.知识讲解:讲解人类的栖息地观点及分类,介绍人类与环境的干系。
3.案例分析: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人类的栖息地问题及解决方法。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改善人类的栖息地环境,提出可行的建议。
5.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附近社区或城市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环境问题。
6.总结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反思人类的栖息地与环境的干系。
五、作业设计:1.书面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人类的栖息地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法的短文。
2.调查报告:要求学生在家庭、社区或城市进行环境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
3.宣传海报:要求学生设计一份宣传海报,宣传环保认识和绿色生活方式。
六、评判标准:1.书面作业:内容完备、观点明确、结构清晰、表达流畅。
2.调查报告:调查深入、数据准确、结论合理、提出的建议切实可行。
3.宣传海报:设计新颖、内容丰富、形式美观、能够吸引人们关注。
七、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志愿活动,增强环保认识和责任感。
2.邀请环保专家或相关机构代表来校进行环保知识讲座,拓展学生的视野。
《人类的栖息地》教学设计
《人类的栖息地》教学设计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城北中学吴英芬一、课程标准1-1-1描述世界各大洲、各大洋的分布概况,说明陆地和海洋对人类生存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能够概括说出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能够说出七大洲的名称和位置,并能在地图上识别它们。
2.能够在地图上识别大陆、岛屿、半岛、大洲;能够根据地图说出大洲的分界线,亚洲的分区,并根据地图说出亚洲各个分区的主要国家。
3.能够根据图文资料说明陆地对人类的重要意义,自觉保护人类的栖息地。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七大洲分布特点,面积大小,大洲分界,洲内分区。
难点:七大洲的轮廓,洲与洲的分界与亚洲的分区。
四、教学过程设计视频导入:《从太空看地球》新课教学第一板块:图“看”地球师:刚才老师请大家欣赏视频《从太空看地球》,现在老师请大家“图‘看’地球”,(PPT 展示图2-2海洋和陆地面积比例示意)从这张图中你能看出什么?生1:海洋占71%,陆地占29%。
生2: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师:是的,地球表面海陆分布不均。
请你从这四张(PPT展示东、西半球图,南、北半球图)半球图中找出水半球和陆半球?(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师:生命起源于海洋,人类繁衍生息于陆地!陆地可以分为大陆、岛屿、半岛,你能根据图2-4说说它们各自的特点吗?(学生通过观察图2-4概括出大陆、岛屿、半岛的特点:大陆是指面积广大完整、地域辽阔的陆地;半岛是指陆地伸入海洋的凸出部分,三面临水,一面同陆地相连;岛屿是指面积较小,四面环水的陆地。
)师: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最后的世界地形图,跟随老师在图中找出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岛屿、半岛、群岛。
(学生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出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第二板块:图“析”大洲师:大陆与其附近的岛屿合称为大洲。
人类的栖息地 (共31张PPT)教案导学案
七上社会二单元第1课大洲和大洋(课时1 人类的栖息地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利用地图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
2.利用地图认识大陆、岛屿、半岛、大洲。
3.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大洲分界线。
4.学会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二、重点难点1.重点:七大洲在图上的位置2.难点:各大洲的轮廓及其分界线三、课前预习导学1.从太空看,蓝色的海洋约占据了地球表面的面积。
而陆地面积仅占。
因此,人们把地球称为“蓝色的星球”。
2.大洲指。
3.按面积大小,七大洲依次为。
4.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5.按照地理方位,亚洲可分为六个地理区域。
6.按照地理方位,欧洲可分为五个地理区域。
四、课堂导学(一)海陆分布你认为我们人类的栖息地是叫“水球”?还是叫“地球”?请说出你的理由。
(二)七大洲1.陆地的形式大陆:岛屿:半岛:大洲:2.指认各大洲的位置【用教材图2-3 】(1)大陆主体部分位于赤道以南的大洲有哪些?大陆主体部分位于赤道以北的大洲有哪些?(2)大陆主体部分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哪些?大陆主体部分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有哪些?(3)跨经度最多的洲?纬度最高的洲?3.描述你眼中的各大洲的形状——探究大洲轮廓(1)南美洲像一根萝卜: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南极洲:大洋洲:(2)“一笔画世界”——根据提示,画出你心中的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的简图。
4.大洲分界线(1)指认亚洲和欧洲之间分界线的山脉、河流、海峡名称【用教材图2-6 】(2)在教材附录中的《世界地形图》上找一找,还有哪两个大洲以运河为分界线?5.地理区域的划分(1)划分地理区域,一般按照什么原则?(2)地图上的旅行——认识地理区域【用教材图2-7 】把“东南亚”、“西亚”、“南亚”、“北欧”、“西欧”等地理区域在图上找出来。
五、当堂测试一、选择题1.人们把地球称为“蓝色的星球”的原因是: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的比例()A. 71%B. 2/3C. 29%D. 1/32.下图为四个大洲的大陆轮廓图。
2.1.1《人类的栖息地》教学设计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2.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3.如何保护地球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
难点:
1.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具体影响。
2.提出合理的环保建议,并付诸实践。
解决办法: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球公民素养,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要爱护地球,保护环境。具体目标如下:
1.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他们关爱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观。
2.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使他们能够与同伴共同探讨环保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环保建议。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人类的栖息地》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人类如何与地球上的各种环境和谐共处的技能。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实施计划:在校园内开展垃圾分类宣传,设置分类垃圾桶,定期进行垃圾分类培训和检查。
-预期效果:通过垃圾分类,减少校园垃圾产生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4.作业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一次参与环保活动的经历,并说明此次活动对你的影响。
答案示例:
-活动名称:社区绿化活动
-活动经历:我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社区的绿化活动,我们种下了树苗,清理了附近的垃圾。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人类的栖息地》导学案
《人类的栖息地》导学案一、程标准1-1-1描述世界各大洲、各大洋的分布概况,说明陆地和海洋对人类生存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能够概括说出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能够说出七大洲的名称和位置,并能在地图上识别它们。
2.能够在地图上识别大陆、岛屿、半岛、大洲;能够根据地图说出大洲的分界线,亚洲的分区,并根据地图说出亚洲各个分区的主要国家。
3.能够根据图文资料说明陆地对人类的重要意义,自觉保护人类的栖息地。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七大洲分布特点,面积大小,大洲分界,洲内分区。
难点:七大洲的轮廓,洲与洲的分界与亚洲的分区。
四、教学过程设计视频导入:《从太空看地球》新教学第一板块:图“看”地球师:刚才老师请大家欣赏视频《从太空看地球》,现在老师请大家“图‘看’地球”,(PPT展示图2-2海洋和陆地面积比例示意)从这张图中你能看出什么?生1:海洋占71%,陆地占29%。
生2: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师:是的,地球表面海陆分布不均。
请你从这四张(PPT 展示东、西半球图,南、北半球图)半球图中找出水半球和陆半球?(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师:生命起源于海洋,人类繁衍生息于陆地!陆地可以分为大陆、岛屿、半岛,你能根据图2-4说说它们各自的特点吗?(学生通过观察图2-4概括出大陆、岛屿、半岛的特点:大陆是指面积广大完整、地域辽阔的陆地;半岛是指陆地伸入海洋的凸出部分,三面临水,一面同陆地相连;岛屿是指面积较小,四面环水的陆地。
)师:现在,请同学们翻开本最后的世界地形图,跟随老师在图中找出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岛屿、半岛、群岛。
(学生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出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第二板块:图“析”大洲师:大陆与其附近的岛屿合称为大洲。
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
第一课时《人类的栖息地》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人类的栖息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2)能在地图上区分、识别重要的大陆、岛屿、半岛、大洲、大洋、海和海峡,理解它们的特征及相互关系;(3)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及分布特征,并且能够在地图中识别它们;(4)举例说明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探究、进一步增强学生阅读地图和从图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看图,能理解和分析地图,并运用地图说明问题,理解地图的语言;(2)通过小组合作、竞赛抢答等方式,锻炼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和宇宙奥秘的兴趣;(2)培养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热爱地球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位置。
教学难点:大陆、大洲、岛屿、海峡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展示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2分钟)开场:上课前,先放松一下,大家一起来猜一位人物,请看大屏幕。
他是谁呢提示一:前苏联伟大宇航员提示二:“太空第一人”(答案:加加林)承接:嗯,就是加加林,他是我们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全貌的人。
这里有个有趣的小故事,当时,加加林从太空中看到了我们美丽的地球,他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他说,我们人类给地球取错了名字,不应该叫“地球”,而应该叫“水球”。
这句话对么我们共同的家园到底是“地球”还是“水球’呢(为什么说是“水球”呢)同学们想不想通过课堂上的学习来亲自求证呢(生:想。
)把书本翻到P20,今天我们要通过认识地球上的大洲和大洋来寻找答案,请同学们先快速浏览一下书本20—22页的内容,大概了解一下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知识。
板书:第一课大洲和大洋(教师黑板)【新课教学】:(一)有关地球表面特点的教学:(3—4分钟)1、问题设计,激发兴趣:承接:(看完书,头抬起来),有句话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既然我们要求证,当然先要和加加林一样看看我们美丽的家园——地球。
《人类的栖息地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人文地理》
《人类的栖息地》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人类的栖息地》是一门专注于人类居住环境的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建设更加宜居的生活空间。
通过本课程的进修,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城市规划、环境珍爱、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掌握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环境珍爱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建设美丽故里贡献力量。
三、教学内容1.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其后果2.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3.环境珍爱与可持续发展4.环境问题解决方案及案例分析四、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教师讲解、PPT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相关知识点。
2.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点和经验,激发学生思维。
3.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作业设计1.个人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城市,分析该城市的规划、建筑设计以及环境珍爱措施,撰写一份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
2.小组作业:要求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选择一个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展示给全班同砚。
3.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参与一次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并撰写心得体会。
六、评估方式1.个人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30%。
2.小组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40%。
3.实践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30%。
七、教学资源1.教材:《人类的栖息地》相关教材及资料。
2.网络资源:如相关网站、视频资料等。
3.实践资源: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所需的资源。
八、总结通过《人类的栖息地》这门课程的进修,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干系,培养环保认识和社会责任感,为未来建设更加美好的故里做出贡献。
希望学生在进修过程中能够不息思考、探索,成为具有环保认识和创新精神的社会栋梁。
《人类的栖息地导学案》
《人类的栖息地》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了解人类的生存环境及其影响因素,培养学生对环境珍爱的认识和责任感。
一、课前准备1. 预习本课内容,了解人类的生存环境及其影响因素。
2. 准备笔记本和笔,做好教室笔记。
3. 参考课实情关内容,做好思考准备。
二、导学内容及步骤1. 人类的生存环境a. 介绍人类的生存环境是指人类居住、生活和发展的地方,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b. 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水资源等因素,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c. 人工环境包括城市、建筑、交通等人类建造的环境,也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影响。
2. 人类的生存环境影响因素a. 人口增长:人口的增加会导致对生存环境的需求增加,可能会引发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b. 工业化经过:工业化的发展会带来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对环境造成破坏。
c. 城市化趋势:城市化的加速会导致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恶化。
3. 环境珍爱认识和责任感a. 珍爱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环境珍爱出一份力。
b. 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如勤俭用水、垃圾分类、减少碳排放等。
c. 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环保宣传等,为珍爱地球故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教室练习1. 请列举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并简要阐述其影响。
2. 你认为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请谈谈你的看法。
3. 你平时是如何珍爱环境的?请分享你的环保经验。
四、课后作业1. 完成教室练习中的题目,并将答案写在笔记本上。
2. 搜集有关环保的资料,写一篇短文,表达你对环保的看法及自己的行动。
3. 每天记录一件关于环保的小事,并在下节课分享给同砚。
五、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深刻了解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及其影响因素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未来的进修和生活中,我将更加注重环境珍爱,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地球故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2.1.1人类的栖息地教学设计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人类文明的摇篮:使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如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和中国等地区,以及这些地区人类文明的特点。
(2)最初的社会组织:让学生掌握早期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如家族、部落和城邦等,以及这些社会组织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预习成果,讨论文明的特点。
-提问与讨论:学生提出疑问,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题内容,掌握相关知识点。
③人类栖息地的形成
-人类栖息地的形成过程: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水资源等因素对人类居住地的影响。
-人类如何适应和改变环境:人类通过迁徙、改造环境、发展农业等方式适应和改变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文明形态。
内容逻辑关系
-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和中国等地区。
-这些地区文明的特点:河流文明,农业生产发达,城市和国家的形成,文字和艺术的产生,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的形成。
②最初的社会组织
-早期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家族、部落和城邦。
-这些社会组织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家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部落由多个家族组成,城邦是国家的雏形,这些社会组织形式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6)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如地图、图片、文献等,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人类的栖息地教案[本站推荐]
人类的栖息地教案[本站推荐]第一篇:人类的栖息地教案[本站推荐]人类的栖息地教案韩琳琳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概括说出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能够说出七大洲的名称和位置,并能在地图上识别它们。
2、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学会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命的意义,保护和爱护我们的栖息地。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教学的重点:七大洲在图上的位置。
2、教学的难点:各大洲的轮廓及其在地图的识别。
三、教学方法图示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四、教具黑板、幻灯片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播放幻灯片,首先让大家猜一个谜语:说它象球不是球,肚子里面啥都有。
人物、动物和植物,全都生活在里头。
高山、森林处处见,江河、湖水向海流。
天天围着太阳转,猜猜它是什么球。
学生:地球教师: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地球,从这个谜语可以看出,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一颗行星,地球是迄今为止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一颗行星,地球是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那么地球表面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学生:海洋和陆地教师:总的来说地球表面是由大洲和大洋组成,这堂课我们就要进入第二单元的学习,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第一课大洲与大洋。
地球上既有大洲和大洋,那到底才是我们的栖息地呢?欲知详情,我们就来进入人类的栖息地。
先给同学们两分钟时间快速浏览本框内容。
(二)讲授新课两分钟之后,教师给出图片,是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从太空看地球你发现了什么?蓝色部分是海洋,黄色部分是陆地,白色部分是白云。
学生:海洋占多数,陆地占少数教师:大家知道海陆分布的具体比例吗?海洋占多少?陆地占多少?学生:海洋占71%,陆地占29% 教师: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地球绝大部分是海洋,那些海洋环抱着的黄色区域是陆地,海洋占了整个地球面积的71%,陆地占了整个地球面积的29%。
我们人类是居住在陆地上的,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下我们生活的陆地。
先给同学们看幅图片,大家知道陆地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陆地是由大陆和岛屿组成的,岛屿是由岛和半岛组成的,看图说说一下概念,大陆、岛屿、半岛和大洲?学生:……教师总结:大陆:大块而完整的陆地岛屿:面积较小,四面被水环绕的陆地半岛:三面临水,一面与大陆连接的陆地大洲:大陆与及其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大洲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大洲的概念,那么大家知道可以分为几个大洲吗?能说出名字吗?学生: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人类的栖息教案
《人类的栖息地》教学设计赤溪中学陈月夏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为:能够概括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了解七大洲的名称和位置,并能在地图上识别它们,能够在地图上识别大陆、岛屿、半岛和大洲。
(2)过程与方法目标为:获得初步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一定的地理思维能里和智力,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和价值,切切实实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七大洲的名称及分布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大陆、岛屿、半岛、大洲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放灯片展示谜面:上一半,下一半,中间有线看不见;两头寒,中间热,一天一夜转一圈。
(谜底:地球)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地球”这个人类的栖息地。
(二)新课教学:1、海陆比例: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出示一个转动的卫地球仪。
师:地球这个名称早已被我们大家所接受,但是人类的第一个太空飞人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却在登上太空之后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给地球取错了名字,不应该叫它地球应该叫它水球。
”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地球仪,想一想为什么加加林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他的理由是什么?生:海洋多一些。
师:从地球仪上我们很清楚的看到,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地球的表面大都是蔚蓝色的海洋,陆地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可以说地球表面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
过渡:那么到底地球表面的海陆面积关系如何呢?请看“海洋与陆地面积关系饼状图”。
生:陆地29%,海洋71%。
师:所以我们可以说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大势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大陆和岛屿等概念过渡:请同学们再仔细的观察地球仪,我们会发现海洋大都是连成一片的,那陆地呢?是否和海洋一样也是连成一片的呢?生:不是师:的确,陆地被海洋分割成了很多块,有的是大陆,有的是岛屿,有的是半岛,你能区分它们吗?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20—21页,完成下列表格。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2.1 人类的栖息地教案 人教版
课题2.1人类的栖息地课时总第课时课型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1.了解陆地、海洋、大洲、半岛、岛屿、海峡等概念。
2.能在地球仪或地图上找出七大洲,能在世界两半球填充图上准确填出七大洲名称,能绘制七大洲的分布简图。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落实七大洲的地理位置、轮廓以及分布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热爱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感情。
2、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善于提出问题、勇于向未知挑战。
教学重点七大洲的名称和分布。
教学难点洲际分界线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导入新授[谜语导入]出示谜面:上一半,下一半,中间有线看不见,两头寒,中间热。
一天一夜转一圈。
猜一物体。
1、展示地球,并简要介绍:这是1972年美国登月飞船阿波罗17号拍摄的地球照片。
播放旋转的地球,给学生以直观的认识。
有人说:地球其实不是个地球,名字取错了,应该叫水球。
你们觉得他说的有没有道理?为什么?2、出示地球仪或世界地图,并通过利用《海洋和陆地面积比例示意》图来加以明确:在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了71%,它是生命物质的起源地,而陆地面积只占了29%,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地学生讨论回答(地球)学生观看后,发表感想。
学生讨论后做答。
让学生结合地图落实重要的地理信息。
指导学生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来描绘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示意图,并请部分同学展示,并说出名称。
出示空白世界地图,请学生说出大洲和大洋的位置与名称。
指导学生认识并能用笔勾勒出六大洲的轮廓。
(除南极洲外),可以直接画在《填充图册》上。
学生讨论合作,结合地图完成任务,并要求学生分小组做答。
激发学生兴趣,以轻松作为开始。
让学生有直观地认识地球,设置问题,引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落实基本地理信息,对世界地图有整体感觉。
在指导中让学生学会描述地理位置,进一步落实基础知识。
通过小组合作落实本课的难点知识,争取学生自主突破。
学生通过回顾明确本课重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2.1.1人类的栖息地教案
2.判断题:
(1)人类栖息地的发展与自然环境无关。(答案:错误)
(2)城市化进程中对环境的破坏是不可逆的。(答案:错误)
(3)乡村和城市是人类栖息地的两种基本形式。(答案:正确)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人类栖息地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同时,本节课还涉及人类社会的多样性,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邀请专家学者或社会工作者来校讲座,分享他们在人类栖息地保护和发展方面的经验和见解,拓宽学生的视野。
(5)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乡村、城市、自然保护区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栖息地的环境特点,提高他们对地理环境的认识。
(6)开展课堂外的小组讨论、辩论、写作等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1.时空观念:通过学习人类栖息地的演变,使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时间和空间观念,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认识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居住地的特点。
2.史料实证: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对人类栖息地的形成与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证精神,提高他们运用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3.历史解释:使学生能够对人类栖息地的演变过程进行合理的解释,理解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形成对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历史认识。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人类栖息地相关的实际问题。
人类的栖息地
《人类的栖息地》教案第一部分:课前系统的设计教授课题:《人类的栖息地》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教材分析:本课是学生从整体上认识社会生活的空间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地球、认识世界的开始,也是学生学习自然及人文特征的基础。
课文主要介绍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位置分布和海陆面积比例;大陆、岛屿、大洲、海峡等一些基本概念;陆地及海洋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地图和图片等直观资料,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化抽象为形象。
学情分析:本课是学生认识地球、认识世界的开始,对地球、大洲、大洋、大陆、海岛、海峡的认识没有明显的轮廓,在脑海中只有初步的概念印象,认识很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地图,使学生对海陆分布有一个更直观形象的了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洋、大陆、半岛、岛屿、海和海峡。
(3)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七大洲的分布、轮廓特征,初步养成读图、填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培养读图、用图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查找资料,搜寻信息和分析、处理、归纳、总结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地球、水球”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世界奥秘的精神。
(2)通过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学习,激发学生了解世界的愿望。
教学重点: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教学难点:认识七大洲的轮廓及其位置的确定。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教学结构:面积比例一、地球上海陆面积比较:分布特点二、七大洲的名称、位置、形状三、大洲分界线和大洲内部分区板书设计:人类的栖息地地球?水球?面积比例: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洋和陆地分布特点:分布不均洋海海大半岛峡陆岛屿七大洲:亚非北南北南极欧大洋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第二部分课堂系统设计板块一:地球上海陆面积比较教学(1)阅读书本P24,图2-1,图2-1和图图2-3 ,回答以下问题:①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比例为多少?②有人说地球应该叫做“水球”,你怎么认为?③海洋主要分布在哪个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哪个半球?(目的:让学生了解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陆分布不均这个特点)(2)阅读书本P25,图2-4,回答以下问题:①根据图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陆、岛屿、半岛、海峡、海、洋等概念②在书本附录中找出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白令海峡、德雷克海峡的位置,回答其分别沟通的是哪两个水域。
《人类的栖息地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人文地理》
《人类的栖息地》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进修《人类的栖息地》,让学生了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对环境珍爱的兴趣。
一、课前预习
1. 请阅读《人类的栖息地》这篇文章,了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思考自己在平时生活中对环境的影响。
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一些环保组织和倡导环保的活动,了解一些环保措施和方法,为珍爱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室进修
1. 阅读课文,了解作者对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的描述,思考人类应该如何对待自然环境。
2. 讨论问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有哪些?这些影响对环境和生物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珍爱环境?
3.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一些具体的环保行动,如勤俭用水、减少垃圾、植树造林等,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三、课后作业
1. 撰写读后感: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撰写一篇关于《人类的栖息地》的读后感,表达自己对环境珍爱的看法和态度。
2. 环保实践:请学生选择一个环保行动,并在平时生活中实践,如垃圾分类、勤俭用水、参与环保活动等,并记录下自己的实践过程和感受。
3. 反思总结:请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影响,总结自己在环保方面的不足和可以改进的地方,为未来的环保行动提供指导和借鉴。
通过本次进修,希望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树立环保认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珍爱我们的地球故里。
愿我们的尽力能够让地球更美好!。
七年级历史上册《人类的栖息地》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人类的栖息地》教学设计.doc》一、教材简说《柳树醒了》,这是一首诗,又似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
课文中的插图,让...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jiaoan/1084968.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人类的栖息地
人类的栖息地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概括说出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能够说出七大洲的名称和位置,并能在地图上识别它们。
2、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学会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命的意义,保护和爱护我们的栖息地。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教学的重点:七大洲在图上的位置。
2、教学的难点:各大洲的轮廓及其在地图的识别。
三、教学方法:图示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住的这个地方大家有没有好好看过它的全貌呢?有机会我们真的好好看一下,如果我们要看清它的全貌,有什么办法?(学生回答略)要看地球这个庞然大物呢?真所谓是不识地球真面目,只缘身在地球中。
接下来我们就去认识一下地球的真面目。
(二)新课教学1、海陆面积教学师:现在我们来观察地球仪,看一下地球的海陆分布情况。
生:海洋占总面积的71%,陆地占总面积的29%出示《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师:我们再来观察《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你能从中得出什么信息?生1:蓝色部分是海洋,黄色部分是陆地。
生2:南半球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而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师:那我们来看一下南北半球的海陆面积是不是跟我们同学说的那样呢?南半球海洋面积占81%,陆地面积占19%;北半球海洋面积占52%,陆地面积占48%,可以看出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我们把南半球称为水半球,而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我们把北半球称为陆半球。
师:我们再来看下南北半球的极地是什么?生:南极是陆地,北极是海洋。
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果:世界海陆分布非常不均,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北极地区几乎是一片汪洋大海,南极却是一块陆地,无论是南北半球海洋面积都是大于陆地面积。
2、大陆、岛屿、半岛教学展示《大陆和岛屿图》师:这就是我们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根据图片我们来回答几个问题(1)陆地由哪些部分组成?(2)总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特点。
说课稿——人类的栖息地
《人类的栖息地》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类的栖息地》。
一、教材分析《人类的栖息地》选自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大洲与大洋的第一目,本课以地球上的各大洲和大洋为主要内容,其中包括陆地和海洋类型,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地理位置、洲际分割等内容,这些为学生学习世界地理奠定非常重要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通过小学的学习已对世界有一定概念,但还未深入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具体特征,因此可在其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构新知识。
七年级学生的特点还表现在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等方面,所以应抓住这些心理,充分为课堂教学服务。
三、教学目标㈠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水陆比例;掌握各大洲和大洋的具体特点;知道各陆地和海洋类型的概念和区别;能说出几大洲之间有标志性意义的分界线。
㈡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直观了解地球整体状况;通过自主学习并及时考察发现遗漏并巩固知识。
㈢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人类栖息地的了解增强热爱地球家园的情感,进一步形成建设生态文明,保护地球的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地理位置和轮廓,亚洲和欧洲的分区。
难点:掌握各大洲大洋的名称,相对应的位置和各自大致的轮廓。
五、教法、学法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六、教具教科书、多媒体课件、地球仪七、教学过程本部分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1、导入:在PPT中展示地球与太阳系其他星球的卫星照片,让学生找不同,由此引出地球与其他星球最大的不同是有水并且所占比例很大,由地球上的水导出人类诞生,从而导入到新课——人类的栖息地。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以初步具备了地球和其他星球的整体概念,拥有一定与地球相关的知识,而学生往往对自己已有所知的内容更感兴趣,因此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学习兴趣。
2、我将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陆地和海洋的类型,问题如下:什么是半岛、海峡?大陆和岛屿、半岛和岛屿、海和洋、海和海峡应如何区分?5分钟后让学生一一回答并最后由我进行总结。
《人类的栖息地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人文地理》
《人类的栖息地》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了解人类的栖息地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认识到珍爱环境的紧迫性,培养珍爱环境的认识和行动。
导入环节:播放一段关于环境珍爱的视频或音频,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栖息地对我们的生活有何重要性。
第一部分:认识人类的栖息地1. 什么是人类的栖息地?人类的栖息地是指人类居住、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包括城市、村落、家庭等各种处所。
2. 人类的栖息地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人类的栖息地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它的环境质量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水平宁幸福感。
第二部分:了解人类的栖息地的问题1. 人类的栖息地存在哪些问题?a. 城市化经过加快,导致城市空气污染严重。
b. 工业化生产增加,导致水资源污染严重。
c. 大量垃圾排放,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2. 这些问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a. 空气污染导致呼吸道疾病增加。
b. 水资源污染导致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
c. 土地资源浪费导致资源短缺和生态平衡失衡。
第三部分:如何珍爱人类的栖息地1. 珍爱环境的重要性环境的质量直接干系到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珍爱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2. 如何珍爱人类的栖息地?a. 减少碳排放,降低空气污染。
b. 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污染。
c. 垃圾分类,减少资源浪费。
3. 我们每个人如何做出贡献?每个人都可以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如少开车、少用塑料袋、多植树等。
结语: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希望同砚们能够认识到人类的栖息地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培养珍爱环境的认识和行动,共同建设美丽的地球故里。
愿我们的尽力能够让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
人类的栖息地教案
人类的栖息地教案教案题目:探索人类的栖息地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的栖息地的概念和特征。
2.认识全球各地不同类型的人类栖息地。
3.掌握使用地图和图片等资源来描述和分析人类栖息地的方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5.增强学生的地理和环境意识,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资源:地理教科书、地图、图片、计算机和投影仪等。
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不同的人类栖息地的图片,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
2.引导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如:你认为人类的栖息地是什么?人类为什么需要栖息地?二、讲解人类的栖息地的概念和特征(15分钟)1.通过讲解地理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向学生介绍人类的栖息地的概念和特征。
2.强调人类栖息地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人类对环境的依赖性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地图分析和讨论不同类型的人类栖息地(30分钟)1.调整学生在座位上,分成小组,分发地图和不同类型的人类栖息地图片给学生。
2.学生利用地图和图片,观察和比较不同类型的人类栖息地,讨论其特征和共同点。
3.学生将观察结果和讨论总结在他们的笔记中。
4.学生代表小组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总结,进行全班讨论。
四、小组活动:制作人类栖息地展示板(30分钟)1.组织学生在小组内收集关于不同类型人类栖息地的信息和图片。
2.学生利用计算机和投影仪,将收集到的信息和图片展示在展示板上。
3.学生使用图片和文字描述人类栖息地的特征、主要活动和其对环境的影响。
4.学生完成展示板后,组内选取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并解释他们的设计理念。
五、课堂总结(10分钟)1.总结人类的栖息地的概念和特征,并强调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类的栖息地对地球的影响,如何保护环境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
六、课后延伸活动1.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特定的人类栖息地,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撰写一份调查报告。
2.学生可以使用其他资源,如书籍和互联网,进一步了解人类的栖息地和环境保护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的栖息地》教学设计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城北中学吴英芬
一、课程标准
1-1-1描述世界各大洲、各大洋的分布概况,说明陆地和海洋对人类生存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能够概括说出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能够说出七大洲的名称和位置,并能在地图上识别它们。
2.能够在地图上识别大陆、岛屿、半岛、大洲;能够根据地图说出大洲的分界线,亚洲的分区,并根据地图说出亚洲各个分区的主要国家。
3.能够根据图文资料说明陆地对人类的重要意义,自觉保护人类的栖息地。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七大洲分布特点,面积大小,大洲分界,洲内分区。
难点:七大洲的轮廓,洲与洲的分界与亚洲的分区。
四、教学过程设计
视频导入:《从太空看地球》
新课教学
第一板块:图“看”地球
师:刚才老师请大家欣赏视频《从太空看地球》,现在老师请大家“图‘看’地球”,(PPT 展示图2-2海洋和陆地面积比例示意)从这张图中你能看出什么?
生1:海洋占71%,陆地占29%。
生2: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师:是的,地球表面海陆分布不均。
请你从这四张(PPT展示东、西半球图,南、北半球图)半球图中找出水半球和陆半球?
(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师:生命起源于海洋,人类繁衍生息于陆地!陆地可以分为大陆、岛屿、半岛,你能根据图2-4说说它们各自的特点吗?
(学生通过观察图2-4概括出大陆、岛屿、半岛的特点:大陆是指面积广大完整、地域辽阔的陆地;半岛是指陆地伸入海洋的凸出部分,三面临水,一面同陆地相连;岛屿是指面积较小,四面环水的陆地。
)
师: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最后的世界地形图,跟随老师在图中找出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岛屿、半岛、群岛。
(学生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出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
第二板块:图“析”大洲
师:大陆与其附近的岛屿合称为大洲。
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
请在图2-3中找出(PPT 展示以下问题):
①七大洲的名称和在图中的位置
②在图中找出赤道以及赤道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大洲
③大陆主体部分位于赤道以南的大洲、位于赤道以北的大洲
④大陆主体部分位于东半球的大洲、位于西半球的大洲
(学生通过观察图2-3完成上述问题)
师:请在七大洲面积比较图中找出面积最大的洲和面积最小的洲。
(PPT展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学生通过比较得出亚洲面积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
师生进一步观察比较,形成七大洲面积排名歌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
师: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请按洲的面积大小在“世界空白地图”上标上序号,并写出大洲的名称。
(学生完成填图练习,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
师:看来这难不倒大家。
下面老师换一张地图──南北半球图再考考大家:读南北半球图,填写七大洲。
由四人学习小组合作完成,老师5分钟后检查完成情况。
(PPT展示空白的南北半球图)
(学生四人合作完成,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对有疑问的小组进行指导。
5分钟后,老师邀请班内完成较好的一位同学上台对照PPT中的地图进行讲解。
)第三板块:图“分”大洲
(老师邀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洲界的图例)
师:请同学们沿着图2-6中的洲界线,自北向南的读出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学生对照图2-6,自北向南依次读出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
师:请同学们继续在图2-6中,找出亚洲和非洲是以什么为分界线的?
(学生继续在图2-6中,找出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
师:洲和洲之间的分界线是人为划分的,山脉、河流、湖泊、海峡、运河都可以作为分界线。
请同学们跟随老师,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出其他大洲的分界线。
(学生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出大洲的分界线)
师:我们中国位于哪个大洲?
生:亚洲。
师:亚洲的分区图中使用什么定向法?
生:一般定向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师:根据地理方位,亚洲可以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北亚六个地区,从地理分区来看,我们中国位于哪一分区?
生:东亚地区。
第四板块:图“悟”地球
(PPT展示图文资料)
师:根据图文资料,说说陆地对人类的生存有何重要的意义?
生:陆地是人类生息繁衍的地方!
师:对,陆地是人类生息繁衍的地方!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家园,自觉保护地球,保护人类生息繁衍的地方!
新课小节:
(学生根据板书进行新课知识回顾)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