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公路养护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公路养护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发表时间:2018-11-15T09:39:10.88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作者:赖柳军[导读] 本文笔者简要分析了公路养护与管理的弊端及改善措施,供同行参考。
摘要:日常养护工作中的全过程安全管理,就是安全管理要从安全制度的建立健全开始,采取多种手段保证制度的严格实施,在全部的日常养护作业中从始至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经常性的组织自查、检查、演练,达成“预防”的效果,从而达到“安全第一”的目的,不能将安全方针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书面上,而要采取“综合”的手段,全方位的进行管理。本文笔者简要分析了公路养护与管理的弊端及改善措施,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公路;养护;管理
一、公路养护的概念
公路养护是指为保持公路经常处于完好的状态,防止其使用质量下降,并向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所进行的作业。公路养护统一划分为日常养护、定期养护、特别养护和改善工程四类。
公路养护管理特指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所进行的养护作业管理。其目的是充分实现公路的使用功能,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二、公路病害及成因的分析
导致路面发生破损的原因很多,如路面结构、材料组成、车辆荷载和外部环境等。现结合实际情况,对上述主要病害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得到以下几方面的结论: 1、强化安全生产意识
养护作业开始前,必须做好工人的安全教育工作,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从思想上重视,从上层领导抓起,层层落实,让安全意识不仅仅是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而是要在每个人心里树立起安全的重要性。首先,要实现领导问责制度,明确责任,层层落实,狠抓安全意识建设,培养安全生产意识高的养护作业队伍。其次,要强化养护队伍保障作业人员自身、设备、过往车辆安全的意识。具体措施是:与作业队签订《安全生产合同》,在合同中对作业队就安全生产保证措施、突发事故应急方案和安全人员名单做文字性的交底,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强化安全生产的意识。最后,对所有人员进行集中培训,通过讲解、培训,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规定、施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做系统的学习,强化所有人员的安全意识,有条件的组织各部门进行应急演练,加强每个人在安全工作中的作用,从源头上减少安全隐患。
2、渠化交通和车辆制动引发车辙。车辙是道路主要病害之一,结合大城市内交通的特点,产生车辙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①大城市交通量大,渠化交通现象普遍,尤其是在快速路主干道上,许多大型运输车辆排队高速行驶,这是诱发车辙的主要原因之一;②调查显示,除主路某些路段产生严重车辙外,辅路交叉口的停车等候一侧是车辙的另一个高发区,且交叉口处的车辙深度较大,严重地段可达3~4 cm,长度可延伸几十米。从力学分析角度出发,这是由于车辆在红灯时到达交叉口而快速刹车,相对于匀速行驶状态,刹车状态时路面与车轮间的摩擦力较大,于是在路面内部引起较大的水平剪切力,当路面反复频繁地承受这种水平推移作用时,便导致了车辙的产生。
三、安全养护的事中及事后控制
1、施工现场区域的划分和设立
养护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就是现场作业的安全管理,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要强调养护现场作业的安全管理。在公路养护施工的时候,我们要严格划分施工区域,因此来设施安全警示标志,让六个区域(是指上游过渡区、缓冲区、作业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保证给道路使用者和现场施工人员以最好的保护。
2、养护作业现场的交通安全管理
养护作业现场的交通安全管理是安全作业的关键环节,在复杂多变的养护作业现场,维持好来往车辆的秩序,保护好现场工作人员、机械的安全,有效的落实交通安全管理措施,充分发挥现场安全员的作用。
3、养护作业进行中的安全管理
在养护作业过程中,由于公路养护作业场地狭小,再加上沥青混凝土施工时毒性大,作业人员容易发生中毒事故;由于施工机械较多,穿插作业,容易产生碰撞事故。所以,养护施工时,要做好施工中的安全工作和现场管理工作,努力杜绝事故的发生。此外,在作业过程中,还要增派安全巡逻人员,每天不少于4次对现场进行督查,做好每日巡查记录,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并对现场不规范、影响交通安全的施工人员进行教育,保证道路施工的安全和人员的安全。
四、公路养护与管理的弊端
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公路管理体制中的主要弊端是政企不分、效率低下,缺乏活力和竞争机制,公路管理体制深层次的矛盾,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日益暴露。重建轻养现象十分严重。
(1)养护管理体制陈旧。目前我国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不利于社会市场形成,不利于社会融资,严重影响养护技术的革新与管理机制的创新,制约着养护质量的提高和养护规模的扩大。
(2)养护运行机制不完善,养路与养人的矛盾日益加剧。对养护资金投入信心不足,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加之养护队伍过于庞大臃肿,消耗大量资金,使公路不能按需养护。
(3)养路员工文化素质偏低。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运行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时期,养路员工是一个不被重视的社会群体,养路员工历来与苦、脏、累划等号,在社会上处于边缘人群,因而招来的工人相对条件比较低,文化要求也不高,只要有力气就行。由此,造成养路员工接受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有一定的困难,也因此制约了公路的养护水平。
(4)养护机械设备陈旧(缺乏)。由于运行机制以及管理制度上所存在的问题,在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养护资金紧张的现象,从而导致先进的养护机械设备较为缺乏,影响到养护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主要表现在一些技术含量高以及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缺乏。
五、公路养护与管理的改善措施
1、实现公路的全面养护和管理
首先要实现对公路规范化、标准化以及美化建设的强化,将其建设强化的工作定位为文明公路的创建,同时要确保公路养护工作的不断加强,并在资金投入以及计划安排上给予保证;第二是要在保证日常养护的同时,实现对周期性以及预防性养护的加强,从而实现公路养护的良性循环。在对公路养护周期进行延长的同时,还有适应目前重轴载车辆的增加,并且需要加强对养护工作中的人力投入;第三,要依靠各级政府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多方筹资的绿化工作机制,进一步注重公路绿色通道实效,建立绿色通道工程管护长效机制,切实保护好已有的建设成果;第四,要增加公路水毁修复工程的投人,在修复的基础上提高抗灾能力。要继续大公路管理站的建设,加快推进公路养护机械化、专业化的进程。
2、管理制度的完善
完善管理制度是搞好养护管理工作的基础制度是规范各项工作和人们行为的准则,一套好的规章制度,能使各部门工作正常衔接,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单位就像一部运转的机器,每个人就是机器中的每个部件,要让整部机器运行正常,就必须保证每个部件运转正常。首先需要涵盖工作范围的每项工作,每个步骤,每个岗位;其次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详细的日常性原始记录,如公路巡视日记,养护工作日记,异常天气记录,路产损坏记录,维修工程日记及技术调查记录。
3、坚持机械化养护
公路本身固有性质决定了公路损坏后必须及时进行修补,尤其是路面部分损坏极易造成交通事故。时刻为道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路况,是公路养护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因此必须培养一支反应快速,技术熟练,设备配套的机械化养护队伍,才能保证养护的及时性快捷性,在养护中实行内部企业化管理,最好位于所养路段的中心,呈放射状最好,负责路基路面,桥涵,防护及维护与抢修,负责路面标线,标志,防撞护栏,隔离栅,收费,通讯,监控系统维修与养护。
六、总结
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公路作为现代交通的一种重要途径愈显重要。如何提高公路的养护管理水平是实现公路优良性能的重要环节。正确树立“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也是发展”的观点,从公路可持续发展角度,研究现代化公路养护管理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 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3―9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2] 王正君论公路养护管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森林工程,2005年2月.
[3] JTJ073-96《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北京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