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研发中原料药工艺小试到中试放大的关键点
药品中试试验
药品中试试验篇1:药物合成小试中试大生产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枫糖蹄筋儿的回答(16票)】:天了噜谢 @袁霖邀啊!你是如何洞察出我在药厂搬过砖的!大家已经说的挺多了~~~我来简单说点好像被大家忽略掉的好啦~~~辣么,小试和中试是什么呢?小试和中试都是药品正式投产前的试验啦,是较小规模的试验。
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小试的量小,中试的量稍大。
小试和中试并不都是一次成功的,也要不断地进行摸索和改进的。
就像最小二乘法可以用来寻找最优的函数匹配,小试和中试可以逐步逼近,帮助寻找最优的生产工艺(好奇怪的比喻)。
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别又有什么呢?虽然小试和中试都是在正式生产前的摸索过程,但小试到中试并不单纯是量的放大,略有不同的是两者的侧重。
在我的理解里,小试是确定流程。
这个流程包括了反应和制剂各个方面的工艺流程。
待到小试的收率稳定了;各个工艺流程确定下来;结构和杂质都确定了;稳定性研究也做成了;各个步骤的分析方法确定下来;设备的一些因素初步考虑了;生产安全的问题也解决了……那么就可以开始考虑中试了。
在我看来,中试的目的则是把小试确定下来的流程在工业生产中实现出来。
中试最后定下来的方案则是最后实际生产的基本框架了。
举个栗子,我们在小试时溶解某个物质只需要加点溶剂,把东西扔进去然后一顿狂搅就好了,而中试中则要考虑用什么样的泵把东西输过去,速率得多少;用什么样的搅拌机,搅拌速率是多少;送的料会不会腐蚀或者堵掉管道等等……再比如,小试的时候设计的冻干过程做出来的冻干剂样品明明棒棒哒,按照同样的参数,放大一些再做,出来的冻干曲线很有可能变得亲娘都不认得了(淚目),样品也可能变成千奇百怪的样子哦。
个中细节题主若是有兴趣可以去参考相关的指导原则,内容丰富翔实,所有小试和中试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的数据都可以查到,保管能解答您所有的疑问。
[推销脸为什么药厂在[实验室研发出新药-大生产]之间需要做小试和中试呢?上面的解释可以看出,做实验和生产几乎是完全不同的。
原料药工艺研发与控制-小试工艺的中试放大
工艺过程的概念:在生产过程中凡直接关系 到化学合成反应或生物合成途径的次序,条 件(包括配料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方 式,后处理方法和精制条件等)通称为工艺 条件。
制药通行惯例是: 1. 小试阶段——开发和优化方法 2. 中试阶段——验证和使用方法 3. 工艺验证/商业化生产阶段——使用方法,并根据变更情
② 物料输送的方法(投料、出料、各步之间的流转),如何防止跑料、 凝固和堵塞等
③ 离心、抽滤、压滤、提取、过柱、蒸馏、精馏等分离条件是否满足 ④ 根据以上情况和其他工艺要求,对设备,管路进行适应性改造。 ⑤ 反应有无气体生成?会否冲料?如有必要,应加气液分离器,安装
回流管。 ⑥ 真空度的要求?尾气及有毒气体的吸收?
3. 原料和溶剂的回收套用:合成反应一般要用大量 溶剂,多数情况下反应前后溶剂没有明显变化, 可直接回收套用。有时溶剂中可能含有反应副产 物,反应不完全的剩余原料,挥发性杂质,或溶 剂的浓度改变,应通过小试研究找出回收处理的 办法,并以数据说明,用回收的原料和溶剂不影 响产品的质量。原料和溶剂的回收套用,不仅能 降低成本,而且有利于三废处理和环境卫生。
况以决定是否验证 4. 批量的讨论 备注:中试批量应该不小于大生产批量的十分之一(√)
大生产批量不得大于中试批量的十倍(×)
1. 确定所有可能影响生产工艺的工艺参数和物料属性 2. 利用风险评估的方法确定高风险参数和/或属性 3. 确定这些高风险参数和属性的水平和范围 4. 采用合适的DOE来设计实验方案 5. 开展实验研究 6. 分析实验数据,确定哪些工艺参数或物料属性是关键的 7. 当一个工艺参数或物料属性发生实质性变化就能导致无
中药片剂生产工艺中试和放大的验证
中试放大验证的重要性1.1从科研成果到中药的产业化生产是质的变化数量变化是实验室研究转化至工业规模化生产中最直观,也是最首要的变化,在实验室中可以轻易地成倍增长能量流和物料流,而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这些环节必须依靠专门的设备和操作单元。
由此可见,从实验操作到工业生产,不仅仅是量的变化,更是质的变化。
制备中成药需要通过不同的操作过程走完各个流程,这点类似于化工产品生产过程,总之,中药工程的主要内容就是对中成药的理论、设计、装备和计算进行研究[1]。
1.2中试放大验证减少中药产品产业化的实施风险实验室中,物流量可能只有几十克或者几百克,而转化到工业规模生产之后,物流量会放大至几十公斤或者几百公斤,这种超大倍数的放大会导致工业生产中新增实验室中未能出现的问题。
有研究表明,实施风向的变化会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大。
高放大倍数工程分为几步,例如,将5000倍分为50X100倍两部分,其中,在50倍的中试工作时,应当做好现场观察和数据收集,并及时总结经验,将规律运用至100倍的放大,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对每轮的放大效应进行有效缩小。
第一轮即便做错,经济损失也较小,有利于总结问题和总结经验。
1.3评价放大效应放大后会有很多放大前未能出现的规律、问题和现象相继显现,例如在实验室进行热反应时,可以通过加热保温反应瓶,来避免散热量过大,但是工业生产中,取走反应热的方法只能依靠冷却水。
我们应当客观科学的评价中试及生产过程中的放大效应,并总结规律,采取措施,避免中药生产中由于倍数放大过大而引发的风险[2]。
Part2中试放大验证的内容2.1单元过程中试装备的选型、设计、制造与安装单元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中试设备的选型,由于中药生产不同于其他工业生产,具备一定的特点和个性,因此,只有部分化工单元设备类型符合中药制药生产要求。
举例而言,中药大多具备吸湿性,因此无论蒸发设备,还是造粒设备和干燥设备,都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特点。
小试,中试到放大生产的常见问题及解决
小试,中试到放大生产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把处方筛选和工艺参数筛选工作做充足,在生产出现问题时能够准确的判断解决问题的方向。
(例如关键辅料的加入量从少到多对制剂的影响;关键工艺参数(温度,时间等)的可行性范围,超出范围下限会怎样影响制剂,超出上限会怎样影响制剂等。
)充分了解和掌握原辅料的性质,熟悉小试和生产的设备(小试和生产设备原理最好一致)。
1.原料药待收集2.中药提取待收集3. 片剂片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湿法制粒压片法、干法制粒压片法、粉末直接压片法这三种,最常用的是湿法制颗粒压片法。
主要工艺步骤有粉碎、混合制粒、干燥、整粒、混合、压片和包衣。
粉碎:一般不会出现问题粘合剂:粘合剂溶液的加入量,从小试到放大,比例是更大还是更小?例如,小试粘合剂溶液用量是粉末量的10%,放大10倍后,一般是12%,还是8%?因为制粒系统或参数不一致,所以达到相应润湿度,需要溶液不一样,一般放大后需量略小。
如果是粉末添加,建议10%不要改变,根据制粒情况适量变动润湿剂的用量。
否则处方变动,对后续影响较大。
混合制粒:这是比较关键的步骤,也经常出现问题,首先要测试能够混合均匀的时间,混合不均匀,含量会不合格;其次,粘合剂润湿剂的加入量,和小试不是单纯的加倍关系,要摸索,加少了可能会造成细粉多,不成粒,流动性不好,加多了制备的颗粒太硬影响压片,或者物料结块影响收率;机器的搅拌和剪切速度以及时间要摸索,小试中得不到这些参数,这些参数也影响所制备颗粒的质量。
对于制粒完过筛,我遇到过特别腻筛的,因为物料本身原因。
粘合剂是水,比例是物料重的45%(经比例摸索得出较好的),制粒后过筛在中试放大特别堵(正常的24目),解决方式为,先过10目筛把物料颗粒整碎一点,烘干(水分3%以下)后再用24目整粒,效果良好。
目前做的缓控释制剂,由于本身API有液体,加入乙基纤维素后比较黏,用做粘合剂。
小试处方以筛完,放大中试怕粘合剂损失过多,还未找到稳妥的办法。
制剂中试放大和技术转移的流程及要点解析
制剂中试放大和技术转移的流程及要点解析以制剂中试放大和技术转移的流程及要点解析制剂中试放大和技术转移是新药研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从实验室研究到工业化生产的转化,对于新药的成功上市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对制剂中试放大和技术转移的流程和要点进行解析。
一、制剂中试放大的流程及要点解析制剂中试放大是在实验室研发阶段成功的基础上,将实验室制剂放大至工业化生产所需规模的过程。
其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原料准备:根据实验室制剂的配方和工艺要求,准备好所需的原料和辅料,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规定的标准。
2. 设备调试:将实验室所使用的设备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改造和升级,以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3. 工艺优化:根据放大规模的不同,对实验室制剂的配方和工艺进行优化,以提高制剂的稳定性、纯度和产出率。
4. 中试生产:按照优化后的配方和工艺要求,进行制剂的中试生产。
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严格控制各个工艺参数,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
5. 产品评价:对中试生产的产品进行全面的评价,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等方面的测试和分析,以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6. 技术总结:对中试生产的工艺过程进行总结和归纳,分析其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为后续的技术转移做好准备。
制剂中试放大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严格控制质量:在制剂中试放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原料的质量,确保其符合规定的标准。
同时,要加强对中试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 工艺优化:通过对实验室制剂的工艺进行优化,可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纯度和产出率,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 设备升级:根据放大规模的不同,对实验室使用的设备进行必要的改造和升级,以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4. 产品评价:对中试生产的产品进行全面的评价,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等方面的测试和分析,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已有国家标准原料药中试放大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已有国家标准原料药中试放大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张震陈海峰审评四部审评八室张震陈海峰关键词:已有国家标准,原料药,生产工艺,中试放大。
摘要:本文就已有国家标准原料药中试放大研究中反应设备、溶剂、原材料级别的改变对反应路线、收率和产品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简单阐述,对中试生产的重要性进行了说明。
中试放大是在实验室小规模生产的工艺路线打通后,采用该工艺在模拟工业化生产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工艺研究,以验证放大生产后原工艺的可行性,保证研发和生产时工艺的一致性。
中试放大是药品研发到生产的必由之路,也是降低产业化实施风险的有效措施。
文献报道的药物的合成工艺多为实验室工艺,为科研人员的进行科学研究所采用的工艺。
在药物的研发初期申报单位所采用的合成工艺多在文献工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但该工艺在产业化生产时仍需进行很多改进。
中试放大是联结二者的桥梁,可为产业化生产积累必要的经验和试验数据,具有重要意义。
已有国家标准的原料药在申报时,原则上要求提供中试以上规模样品的研究结果。
但在实际的申报中,很多申报单位仅进行了实验室规模样品的试生产,或仅将实验室规模进行了成比例的简单放大(几何放大),忽视了中试放大生产中可能会产生的新问题,有可能会给将来实际生产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例如:如果在规模化生产时发现原工艺行不通,则还需要以补充申请的形式对原工艺进行修改;同时,工艺的改变还会带来产品质量和稳定性的相应改变,也需进行相应的研究,甚至还需要对原质量标准进行修改,造成时间上和经济上较大损失。
中试放大时,可能会出现实验室规模生产不会出现的现象、问题,这统称为放大效应。
放大效应的存在使得许多在小规模条件下很容易实现的操作或很容易纠正的错误有时会变得非常复杂,需要进行深入探索改进。
个人认为已有国家标准原料药工艺中试放大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方面,并应进行相应的研究。
1、反应设备的改变对反应条件的影响:实验室生产的反应设备一般采用玻璃仪器,玻璃仪器耐酸碱,耐骤冷骤热,热量传导容易;而中试以上规模生产一般采用不锈钢或搪瓷反应罐。
原料药小试工艺的中试放大
回收副产物并综合利用以及防治三废提供数据
对无分析方法的化学成分要进行分析方法的研究。
对3-5批稳定性试验的数据,每批按每个单元 反应或每个设备体系进行物料衡算,对物料衡 算中出现的不平衡去向作出合理的说明。 物料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整 个工艺设计的可靠程度。
甲苯磺化过程的物料平衡表 物料名称 原料甲苯 输入 浓硫酸 1100 质量/Kg 1000 质量组成/% 纯品量/Kg
中试放大也为政府部门对产品的投产进行审批和验收提
供了有关消防、环保、职业病防治的数据与文件。
小试工艺成熟后,必须完成工艺报告。中试不单是小试 的简单的放大,中试搅拌、传热、浓缩、过滤、干燥的 过程均与小试不同,小试时尽量摸拟中试的条件去做,
另外,切记每一步须做破坏性试验。弄清中试的设备,
物料的物化特性。安全第一。中试前小试跟踪、过程跟 踪,有时候放大过程中会出现莫名其妙的问题,你怎么 都凭空想象不出来的,所以要仔细认真的跟踪过程中的 每个细节,尤其是异常情况不要放过,否则非常麻烦。
工艺路线和单元反应操作方法的最终确定
设备材质和型号的选择。
搅拌器型式和搅拌速度的考察。 反应条件的进一步研究。 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的确定。 进行物料衡算。
原材料,中间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工常数的测定。
原材料、中间体质量标准的制订。 消耗定额,原材料成本,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等的确定。
① ②
验证小试提供的合成工艺路线,是否成熟、合理。 进一步考核和完善工艺路线,对每一反应步骤和单元操作,均应取 得基本稳定的数据。
甲苯
水 硫酸 水 对甲苯磺酸 邻甲苯磺酸 间甲苯磺酸 甲苯 硫酸 水
99.9
0.1 98.0 2.0 78.70 8.83 8.45 1.05 1.85 1.12 100
原料药中试流程及常见问题汇总
原料药中试流程及常见问题汇总中试阶段是进一步研究在一定规模的装置中各步化学反应条件的变化规律,并解决实验室中所不能解决或发现的问题。
虽然化学反应的本质不会因实验生产的不同二改变,但各步化学反应的最佳反应工艺条件,则可能随实验规模和设备等外部条件的不同而改变。
因此,中试放大很重要。
正确认识并把握关键问题,需要逐步推进:准确认识中试和小试的区分点小试与中试的区分不仅仅在于投料量的多少、以及所用设备的大小之上,两者是要完成不同时段的不同任务。
小试主要从事探索、开发性的工作,化学小试解决了所定课题的反应、分离过程和所涉及物料的分析认定,拿出合格试样,且收率等经济技术指标达到预期要求,就可告一段落,转入中试阶段。
中试过程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釆用工业手段、装备,完成小试的全流程,并基本达到小试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当然规模也扩大了。
该过程也不乏创新、发明的內容。
如:小试中将一种物料从一个容器定量的移入另一器皿,往往是举手之劳,但在中试中就要解决选用何种类型、何种规格、何种材质的泵,采用何种计量方式,以及所涉及的安全、环保、防腐等一系列问题,这就不是简单的放大了,有时要解决此类问题也颇令人伤脑筋,甚至很难达到满意的结果,中试就是要解决诸如此类的釆用工业装置与手段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不仅保含小试中非常注意的物料衡算,也包括小试中不大在意的热量、动量的衡算问题....为进一步扩大规模,实现真正工业意义的经济规模的大生产提供可靠的流程手段及数据基础。
研究机构一般侧重于小试研究,企业侧重于工业化生产。
但由于人力,物力和资金的关系,中间实验往往被研究机构和企业所忽视。
我们应该体会到原料药的制备应原料药的研发规律,即科学的按照小试-中试-工业化生产的规律进行。
原料药及中间体开发的一般步骤是:文献查阅-小试探索-中试研究-工业化生产。
进入中试具备的基础条件进入中试阶段,实验具备的基础条件:1、小试收率稳定,产品质量可靠。
2、造作条件已经确定,产品,中间体和原理的分析检验方法已确定。
中试放大步骤
中试放大的工作步骤首先来说说中试的目的。
中试是从小试实验到工业化生产比经的过渡环节;是利用在小型的生产设备进行生产的过程,其设备的设计要求,选择及工作原理与大生产基本一致;在小试成熟后,进行中试,研究工业化可行工艺,设备选型,为工业化设计提供依据。
原料药和中间体的中试放大要进行的工作步骤包括:1,以据小试操作步骤进行物料衡算和中试工艺流程。
物料衡算包括原材料消耗和生产成本估算。
原料消耗表中应包括回收溶剂的回收估算。
工艺流程应是操作步骤和设备结合的综合体现。
2,依据流程图和中试工艺进行中试工艺装置的安装。
其中重要的方面包括:在改装车间是要从安全,通风,采暖,照明,配电等方面加以考虑。
依据设备布置来布置操作平台。
设备安装和调试。
3,在设备完备的情况下,依据小试操作步骤和流程来编制中试操作规程。
4,同时配合车间人员的操作培训,进行试车。
试车的一般原则是先分步进行,考察每步操作和试车情况,然后在同时进行。
5,开始正式实验。
正式实验过程中要考察的项目主要有:1),验证工艺,稳定収率。
2),验证小试所用操作。
3),确定产品精制方法。
4),验证溶剂回收套用等方案。
5)验证工业化特殊操作过程。
6),详细观察各步反应热效应。
7),确定安全性措施。
6,提出工业化生产工艺方案,并确定大生产工艺流程。
这是中试的最终目的。
工业化生产依据中试提供的数据,可行工艺过程和设备选型,进行工业化设计,安装,试车,正式投入生产。
化工中试放大讲座概述工艺过程的概念在生产过程中凡直接关系到化学合成反应或生物合成途径的次序,条件(包括配料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方式,后处理方法和精制条件等)通称为工艺条件。
其它过程则成为辅助过程。
一,中试的重要性当药品研发的实验室工艺完成后,即药品工艺路线经论证确定后,一般都需要经过一个必小型实验规模放大50~100倍的中试放大,以便进一步研究在一定规模装置中各步反应条件的变化规律,并解决实验室阶段未能解决或尚未发现的问题。
有机合成工艺小试到中试放大之关键知识分享
有机合成工艺小试到中试放大之关键有机合成工艺小试到中试放大之关键在生产过程中凡直接关系到化学合成反应或生物合成途径的次序,条件(包括物料配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方式、后处理方法及精制方法等)通称为工艺条件。
一、研发到生产的三个阶段1、小试阶段:开发和优化方法2、中试阶段:验证和使用方法3、工艺验证/商业化生产阶段:使用方法,并根据变更情况以绝对是否验证注:批量的讨论:中试批量应不小于大生产批量的十分之一二、小试阶段对实验室原有的合成路线和方法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改革。
在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批量合成,积累数据,提出一条基本适合于中试生产的合成工艺路线。
小试阶段的研究重点应紧紧绕影响工业生产的关键性问题。
如缩短合成路线,提高产率,简化操作,降低成本和安全生产等。
1、研究确定一条最佳的合成工艺路线:一条比较成熟的合成工艺路线应该是:合成步骤短,总产率高,设备技术条件和工艺流程简单,原材料来源充裕而且便宜。
2、用工业级原料代替化学试剂:实验室小量合成时,常用试剂规格的原料和溶剂,不仅价格昂贵,也不可能有大量供应。
大规模生产应尽量采用化工原料和工业级溶剂。
小试阶段应探明,用工业级原料和溶剂对反应有无干扰,对产品的产率和质量有无影响。
通过小试研究找出适合于用工业级原料生产的最佳反应条件和处理方法,达到价廉、优质和高产。
3、原料和溶剂的回收套用:合成反应一般要用大量溶剂,多数情况下反应前后溶剂没有明显变化,可直接回收套用。
有时溶剂中可能含有反应副产物,反应不完全的剩余原料,挥发性杂质,或溶剂的浓度改变,应通过小试研究找出回收处理的办法,并以数据说明,用回收的原料和溶剂不影响产品的质量。
原料和溶剂的回收套用,不仅能降低成本,而且有利于三废处理和环境卫生。
4、安全生产和环境卫生:安全对工业生产至关重要,应通过小试研究尽量去掉有毒物质和有害气体参加的合成反应;避免采用易燃、易爆的危险操作,实属必要,一时又不能解决,应找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小试实验设计、中试放大关键点
小试实验设计、中试放大关键点小试,放大实验和中试生产三者是相互联系非常密切的三个部分。
三者的反应都是同一个反应,也就是说它们的反应原理是一致的。
但是在细微操作上,三者总是有着或多或少的区别。
很多反应稍微一经放大就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其实并非它们反应的过程出现了什么问题,而是在反应的处理上两者应该有着细微的差别。
很多老师或者工程师在放大的时候从200ml的反应瓶放大到500ml的反应瓶中的时候,总是出现反应收率下降或者反应的温度区间跟原来的区间稍微有些差别。
其实这些差别也算不得是什么差别,只是在不同的空间内,该反应的传质传热空间不同而已。
由于空间有了细微的差别,导致在细致的操作中,相同的操作实际上也就有了细微的差别,而这个差别就导致了我们常见的收率下降和温度区间的变化问题。
只要我们能够将这个问题仔细的分析清楚,这个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放大实验和中试生产稍微有些不同,因为两者的基础是都是小试的放大,不过由于放大的倍数和区间不同,导致两者表现出来的东西也就不同。
这也就是相同的积分元在不同的积分区间积分出来的不同结果而已。
我们只要明了这个积分元在不同积分区间的不同特性就能够得出积分的变化趋势,从而调整各个因素使积分向我们需要的方向转化。
总之,三者的联系就是同一个积分元在不同积分区间积分的结果。
贯穿三者的同一主线就是主反应过程。
当反应被放大时,由于空间的增大,导致物料的传输空间增大,也就是反应物分子的活动空间变大了,导致在反应一旦开始进行后,参加反应的分子碰撞的几率就开始变小,这是个概率学问题,因而放大反应在与实验室相同的时间内是反应不到相同的转化率的,因此我们需要延长反应时间来使反应进行的更加彻底,但是当反应受动力学控制时,我们很容易遇到即使反应很长时间也不能使得反应更进一步的进行,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手段来使得我们的物料浓度变得更大一些,以使反应更进一步进行,如回流或蒸出部分溶剂等操作。
同时,由于空间的增大,导致热量的传输开始变慢,因为在实验室时,物料量比较少,而与外界的加热设施接触比较紧凑,因而热量的传输比较快,只要控制得当,基本不会出现物料温度暴涨或者暴跌的情况,从而出现影响产品质量甚至于产品收率都要受很大影响的状况。
原料药制备工艺研究及中试放大综述
4.8.3 质量可控性的回顾
对中试在各个阶段出现的中间体/产品的 有关物质、含量、晶型、溶残等质量波 动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列出每个单 元反应或单元操作中影响质量状况的关 键工艺参数。
设定每个单元反应/单元操作的质量控制 点,并按中试的实际情况调整中间体/产 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 产品的合成路线已确定 ❖ 小试的工艺考察已完成 ❖ 对成品的精制、结晶、分离、干燥的方
法及要求已确定 ❖ 小试的3-5批稳定性试验说明该小试工
艺可行、稳定 ❖ 必要的材质腐蚀性试验已经完成 ❖ 已建立原料、中间体、产品的质控方法
和质量标准
3、中试要实现的目标
制订产品的生产工艺规程(草案)
• 证明各个化学单元反应的工艺条件及操作过程,在使 用规定原辅料的条件下在模型的设备上能生产出预定 质量标准的产品,且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可靠性
4.2 设备材质与形式的选择与确定
❖ 按小试对各步单元反应及单元操作的内容物所 进行的腐蚀试验和对传热的要求,选定各单元 反应使用的反应釜的材质,如搪玻璃(氢氟酸、 强碱)不锈钢
❖ 反应釜或单元操作所需的热传导的要求,选择 相应的加热剂或冷却剂的类型
❖ 按放大系数确定相应设备的容量,选定反应釜 和各单元操作的设备的型号
准 • 设备类型 • 母液套用,试剂、溶煤、辅料、中间体、原料
等的回收操作方法
4.1 中试阶段的研究内容
确定放大系数
• 考虑因素:品种大小、预计的市场容量及生产规模 • 难点:反应物浓度波动范围大,工艺与设备尚有诸多
不确定因素;特殊反应的要求,单元反应的放大系数? • 终产品批量:
小剂量品种达到单剂量的10000倍以上 大剂量品种的终产品产量达到公斤级,如头孢类 • 单元反应体积不小于20立升
药品研发中原料药工艺小试到中试放大的关键点
药品研发中原料药工艺小试到中试放大的关键点在生产过程中凡直接关系到化学合成反应或生物合成途径的次序,条件(包括物料配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方式、后处理方法及精制方法等)通称为工艺条件。
一、药品研发到生产的三个阶段1、小试阶段:开发和优化方法2、中试阶段:验证和使用方法3、工艺验证/商业化生产阶段:使用方法,并根据变更情况以绝对是否验证注:批量的讨论:中试批量应不小于大生产批量的十分之一二、小试阶段对实验室原有的合成路线和方法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改革。
在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批量合成,积累数据,提出一条基本适合于中试生产的合成工艺路线。
小试阶段的研究重点应紧紧绕影响工业生产的关键性问题。
如缩短合成路线,提高产率,简化操作,降低成本和安全生产等。
1研究确定一条最佳的合成工艺路线:一条比较成熟的合成工艺路线应该是:合成步骤短,总产率高,设备技术条件和工艺流程简单,原材料来源充裕而且便宜。
2用工业级原料代替化学试剂:实验室小量合成时,常用试剂规格的原料和溶剂,不仅价格昂贵,也不可能有大量供应。
大规模生产应尽量采用化工原料和工业级溶剂。
小试阶段应探明,用工业级原料和溶剂对反应有无干扰,对产品的产率和质量有无影响。
通过小试研究找出适合于用工业级原料生产的最佳反应条件和处理方法,达到价廉、优质和高产。
3原料和溶剂的回收套用:合成反应一般要用大量溶剂,多数情况下反应前后溶剂没有明显变化,可直接回收套用。
有时溶剂中可能含有反应副产物,反应不完全的剩余原料,挥发性杂质,或溶剂的浓度改变,应通过小试研究找出回收处理的办法,并以数据说明,用回收的原料和溶剂不影响产品的质量。
原料和溶剂的回收套用,不仅能降低成本,而且有利于三废处理和环境卫生。
4安全生产和环境卫生:安全对工业生产至关重要,应通过小试研究尽量去掉有毒物质和有害气体参加的合成反应;避免采用易燃、易爆的危险操作,实属必要,一时又不能解决,应找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尽量不用毒性大的有机溶剂,寻找性质相似而毒性小的溶剂代替。
药品工艺研发小试、中试、放大详解【最新版】
药品工艺研发小试、中试、放大详解什么是工艺过程工艺过程的概念:在生产过程中凡直接关系到化学合成反应或生物合成途径的次序,条件(包括配料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方式,后处理方法和精制条件等)通称为工艺条件。
制药通行惯例是:1、小试阶段--开发和优化方法2、中试阶段--验证和使用方法3、工艺验证/商业化生产阶段--使用方法,并根据变更情况以决定是否验证4、批量的讨论备注:中试批量应该不小于大生产批量的十分之一(√)大生产批量不得大于中试批量的十倍(×)小量试制阶段对实验室原有的合成路线和方法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改革。
在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批量合成,积累数据,提出一条基本适合于中试生产的合成工艺路线。
小试阶段的研究重点应紧紧绕影响工业生产的关键性问题。
如缩短合成路线,提高产率,简化操作,降低成本和安全生产等。
小试阶段的主要任务:1.工艺:反应参数,工艺过程后处理方式2.物料: 物料属性, 物料控制3.结构确证小量试制阶段的任务:1、研究确定一条最佳的合成工艺路线:一条比较成熟的合成工艺路线应该是:合成步骤短,总产率高,设备技术条件和工艺流程简单,原材料来源充裕而且便宜。
2. 用工业级原料代替化学试剂:实验室小量合成时,常用试剂规格的原料和溶剂,不仅价格昂贵,也不可能有大量供应。
大规模生产应尽量采用化工原料和工业级溶剂。
小试阶段应探明,用工业级原料和溶剂对反应有无干扰,对产品的产率和质量有无影响。
通过小试研究找出适合于用工业级原料生产的最佳反应条件和处理方法,达到价廉、优质和高产。
3. 原料和溶剂的回收套用:合成反应一般要用大量溶剂,多数情况下反应前后溶剂没有明显变化,可直接回收套用。
有时溶剂中可能含有反应副产物,反应不完全的剩余原料,挥发性杂质,或溶剂的浓度改变,应通过小试研究找出回收处理的办法,并以数据说明,用回收的原料和溶剂不影响产品的质量。
原料和溶剂的回收套用,不仅能降低成本,而且有利于三废处理和环境卫生。
药物合成中试放大中的注意事项
药物合成中试放大中的注意事项1.1简介在工艺放大过程中遇到的很多“意外”,都是可以预测的,如果小试时能多注意一些细节,做一些简单的实验,收集一些数据,对以后的工艺放大会有很大帮助。
试验采用的玻璃烧瓶,一般不会有腐蚀问题(玻璃不耐氢氟酸和可能分解产生氟的化合物、热的浓碱)。
但生产中物料和材质的相容性是必须考虑的,这也是GMP对设备选型的要求。
如果小试时能考虑做一下材质的腐蚀试验(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不锈钢或其它材质试片)就会节省以后设备选型时的时间。
简单测量一下滤饼的堆密度,有利于今后生产中对于产品滤饼体积的估算和设备选型,过滤的速度和过滤面积、滤饼的厚度都有一定关系。
1.2 典型的放大问题工艺放大中最常见的问题是反应选择性改变,这会影响到产品的产率和纯度,这主要是小试的混合效果和生产不一致。
如果在小试已经评估过转速的影响,在出现问题时,就会快速找到原因,中试车间的反应釜都配有变频调速,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定合适的转速。
在放大中出现新的晶型也是常见的。
放大中,产品的分离也会出现问题,生产中对于滤饼的洗涤效果达不到小试的水平,杂质不能完全洗去。
带搅拌的过滤洗涤干燥三合一设备,在某些工艺条件下可以代替离心机,使用三合一设备可以过滤后直接加入溶剂洗涤和打浆,洗涤效果要比离心机好。
产生放大问题的另一原因是生产操作时间的影响,小试有必要进行时间延长对产品影响的实验。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蒸馏时间的延长,导致产物分解,发生副反应的情况出现多次。
放大问题产生的原因,对于反应机理不理解,结晶和混合是最常见的三种原因。
在下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有很多问题是和混合和传热有关,但根本在于对于化学的理解,除了主反应,还会有什么副反应发生?什么条件下会促进副反应的发生?放大中什么会改变?这些改变对反应选择性会有什么影响?在生产实际中,目前反应釜的传热条件基本无法改变(可以通过控制加热、冷却介质和釜内体系的温差,加热/冷却的速度来减少局部过冷/热),混合可以通过转速和桨型的选择加以改善。
原料药从研发到生产的4个关键阶段总结
原料药从研发到生产的4个关键阶段总结药物研发是一项投资高、风险高、周期长的工程,如化学药研发流程包括最初的实验室的先导化合物的确定、先导化合物优化、临床前动物实验以及临床试验等阶段。
药物研发的目的在于设计一个高质量的产品,以及能够持续生产出符合其预期质量水平的产品的生产工艺。
原料药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指的是用于生产各类制剂的原料药物,一种原料药从研发到生产总的来说需要经历实验室研究、小量试制、中试生产到工业化生产等阶段。
1、新药研发的探索阶段:实验室研究该阶段会采用反复分馏、多次重结晶、各种层析技术等一切分离纯化手段,来制备少量的样品供药理筛选,很明显这样的合成方法与工业生产的差距很大。
实验室研究阶段在化学药研发流程中比较重要,这阶段的主要任务有:(1)了解合成路线是否存在知识产权问题、生产成本能否接受;(2)合理设计化合物尽快完成该化合物的合成;(3)采取各种手段,确证化合物的化学结构;(4)测定化合物的主要物理参数;(5)对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不作过多的研究,只需要了解化合物的一般性质。
2、小量试制阶段新药苗头确定后,要进行小试研究,小试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实验室原有的合成路线和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在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批量合成、积累数据,提出一条基本适合中试生产的合成工艺路线。
为了研究确定一条最佳的合成工艺路线需要做到:(1)通过小试研究改掉实验室的那些不符合工业生产的合成步骤和方法;(2)在小试阶段需要探明用工业级原料和溶剂对反应有无干扰,对产品的产率和质量有无影响;通过小试研究找出适合于用工业级原料生产的最佳反应条件和处理方法,达到价廉、优质和高产;(3)通过小试找出原料和溶剂的回收套用方法,降低生产成本;(4)通过小试研究尽量去掉有毒物质和有害气体参与的合成反应,选择工艺路线时要考虑三废问题。
3、中试生产阶段根据小试实验研究工业化可行的方案,进一步研究在一定规模的装置中各步化学反应条件的变化规律,并解决实验室所不能解决或发现的问题,为工业化生产提供设计依据。
原料药工艺放大需要注意的几大问题有哪些
原料药工艺放大需要注意的几大问题有哪些药物活性成分——原料药,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药品的安全和有效性。
为了保证药品的生产质量,保证人民安全用药,需要关注原料药生产车间的GMP现场管理。
GMP生产车间对于有效落实生产质量管理工作,生产高质量的药品意义重大。
而当原料药的生产准备从实验室规模放大到工业规模时,需要注意原料药工艺放大时可能存在的问题。
(1)原料中间体的可用性评价在进行放大反应之前,应检查原料中间体的成分,以确定能否得到预计的收益和提供预计的产率和质量的产物。
原料与中间体的可用性评价应注意两结合:分析测试与实验验证相结合;原料的评价与中间体的评价相结合。
(2)原料药生产工艺路线的复审工业化是原料药开发工艺的最终目标,在路线选择时首要考虑是否可以工业化批量生产。
一般情况下,单元反应的方法和生产工艺路线应在实验室阶段就基本选定。
在中试放大阶段,只是确定具体工艺操作和条件以适应工业化生产。
但是当选定的工艺路线和工艺过程,在中试放大时暴露出难以克服的重大问题时,就需要复审实验室工艺路线,修正其工艺过程。
(3)工艺放大路线应当尽量避免复杂在工艺发展和放大中要尽可能简单,越简单产生工艺错误的机会越少。
在实际操作中,越复杂的工艺越不易为操作人员掌握,也很难通过操作规程详细的描述。
简化不仅是从安全考虑,同时可以减少生产周期,减少废物等。
避免使用非常特殊的设备的反应,或者非常危险需要安全设施的反应,如硝化、氢化等。
工艺的简化来源于反应路线的简化,往往反应步数最少的路线就是较好的路线。
在工艺研发阶段需要考虑是否可以避免中间体的分离,合并反应,减少溶剂使用的种类和数量。
美迪西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
其特有的“定制化”制药工艺研发模式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能够让客户尽早得到API 以便展开临床研究。
美迪西工艺研发部门在对工艺优化,开发新型、安全和环境友好的工艺路线有着丰富的经验,致力于帮助客户开发稳定低成本且适合大规模生产的工艺。
药品研发中试放大的任务
药品研发中试放大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十点,实践中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分清主次,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1、工艺路线和单元反应操作方法的最终确定。
特别当原来选定的路线和单元反应方法在中试放大阶段暴露出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时,应重新选择其他路线,再按新路线进行中试放大。
2、设备材质和型号的选择。
对于接触腐蚀性物料的设备材质的选择问题尤应注意。
3、搅拌器型式和搅拌速度的考察。
反应很多是非均相的,且反应热效应较大。
在小试时由于物料体积小,搅拌效果好,传热传质问题不明显,但在中试放大时必须根据物料性质和反应特点,注意搅拌型式和搅拌速度对反应的影响规律,以便选择合乎要求的搅拌器和确定适用的搅拌速度。
4、反应条件的进一步研究。
试验室阶段获得的最佳反应条件不一定完全符合中试放大的要求,为此,应就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如加料速度,搅拌效果,反应器的传热面积与传热系数以及制冷剂等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掌握其在中间装置中的变化规律。
得到更适用的反应条件。
5、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的确定。
要考虑使反应和后处理操作方法适用工业生产的要求。
特别注意缩短工序,简化操作,提高劳动生产率。
从而最终确定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
6、进行物料衡算。
当各步反应条件和操作方法确定后,就应该就一些收率低,副产物多和三废较多的反应进行物料衡算。
反应产品和其他产物的重量总和等于反应前各个物料投量量的总和是物料衡算必须达到的精确程度。
以便为解决薄弱环节。
挖潜节能,提高效率,回收副产物并综合利用以及防治三废提供数据。
对无分析方法的化学成分要进行分析方法的研究。
7、原材料,中间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工常数的测定。
为了解决生产工艺和安全措施中的问题,必须测定某些物料的性质和化工常数,如比热,黏度,爆炸极限等。
8、原材料中间体质量标准的制订。
小试中质量标准有欠完善的要根据中试实验进行修订和完善。
9、消耗定额,原材料成本,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等的确定。
在中试研究总结报告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基建设计,制订型号设备的选购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研发中原料药工艺小试到中试放大的关键点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药品研发中原料药工艺小试到中试放大的关键点在生产过程中凡直接关系到化学合成反应或生物合成途径的次序,条件(包括物料配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方式、后处理方法及精制方法等)通称为工艺条件。
一、药品研发到生产的三个阶段1、小试阶段:开发和优化方法2、中试阶段:验证和使用方法3、工艺验证/商业化生产阶段:使用方法,并根据变更情况以绝对是否验证注:批量的讨论:中试批量应不小于大生产批量的十分之一二、小试阶段对实验室原有的合成路线和方法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改革。
在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批量合成,积累数据,提出一条基本适合于中试生产的合成工艺路线。
小试阶段的研究重点应紧紧绕影响工业生产的关键性问题。
如缩短合成路线,提高产率,简化操作,降低成本和安全生产等。
1研究确定一条最佳的合成工艺路线:一条比较成熟的合成工艺路线应该是:合成步骤短,总产率高,设备技术条件和工艺流程简单,原材料来源充裕而且便宜。
2用工业级原料代替化学试剂:实验室小量合成时,常用试剂规格的原料和溶剂,不仅价格昂贵,也不可能有大量供应。
大规模生产应尽量采用化工原料和工业级溶剂。
小试阶段应探明,用工业级原料和溶剂对反应有无干扰,对产品的产率和质量有无影响。
通过小试研究找出适合于用工业级原料生产的最佳反应条件和处理方法,达到价廉、优质和高产。
3原料和溶剂的回收套用:合成反应一般要用大量溶剂,多数情况下反应前后溶剂没有明显变化,可直接回收套用。
有时溶剂中可能含有反应副产物,反应不完全的剩余原料,挥发性杂质,或溶剂的浓度改变,应通过小试研究找出回收处理的办法,并以数据说明,用回收的原料和溶剂不影响产品的质量。
原料和溶剂的回收套用,不仅能降低成本,而且有利于三废处理和环境卫生。
4安全生产和环境卫生:安全对工业生产至关重要,应通过小试研究尽量去掉有毒物质和有害气体参加的合成反应;避免采用易燃、易爆的危险操作,实属必要,一时又不能解决,应找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尽量不用毒性大的有机溶剂,寻找性质相似而毒性小的溶剂代替。
药物生产的特点之一是原材料品种多,用量大,化学反应复杂,常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渣和废物,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环境保护,造成公害。
三废问题在选择工艺路线时就要考虑,并提出处理的建议。
三、中试阶段1、中试与小试的区别小试与中试的区分不仅仅在于投料量的多少、以及所用设备的大小之上,两者是要完成不同时段的不同任务。
小试主要从事探索、开发性的工作,化学小试解决了所定课题的反应、分离过程和所涉及物料的分析认定,拿出合格试样,且收率等经济技术指标达到预期要求,就可告一段落,转入中试阶段。
中试过程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釆用工业手段、装备,完成小试的全流程,并基本达到小试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当然规模也扩大了。
2、为何要中试(1)规模不同(2)原料来源不同(3)搅拌方式不同(4)热量的传递方式不同(5)反应器的材质不同3、中试放大的目的中试是从小试实验到工业化生产必经的过渡环节;在生产设备上基本完成由小试向生产操作过程地过渡,确保按操作规程能始终生产出预定质量标准的产品;是利用在小型的生产设备进行生产的过程,其设备的设计要求,选择及工作原理与大生产基本一致;在小试成熟后,进行中试,研究工业化可行工艺,设备选型,为工业化设计提供依据。
所以,中试放大的目的是验证,复审和完善实验室工艺所研究确定的合成工艺路线,是否成熟、合理,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是否接近生产要求;研究选定的工业化生产设备结构,材质,安装和车间布置等,为正式生产提供数据和最佳物料量和物料消耗。
4、中试放大的重要性中试就是小型生产模拟试验。
中试试是根据小试实验研究工业化可行的方案,它进一步研究在一定规模的装置中各步化学反应条件的变化规律,并解决实验室中所不能解决或发现的问题,为工业化生产提供设计依据。
虽然化学反应的本质不会因实验生产的不同二改变,但各步化学反应的最佳反应工艺条件,则可能随实验规模和设备等外部条件的不同而改变。
一般来说,中试放大是快速,高水平到工业化生产的重要过渡阶段,其水平代表工业化水平。
中试放大是药品研发到生产的必由之路,也是降低产业化风险的有效措施。
5、中试放大阶段的任务(1)考核实验室提供的工艺路线在工艺设备、条件、原材料等方面在中试放大时是否有特殊的要求,是否适合工业化生产。
(2)验证小试工艺是否成熟合理,主要经济指标是否接近生产要求。
(3)进一步考核和完善工艺条件,对每一步反应和单元操作均应取得基本稳定的数据;进行物料衡算。
(4)设备材质和型号的选择。
(5)确定各步反应对传热和传质的要求。
放热反应中的加料方式,加料速度对反应的影响。
(6)搅拌器型式和搅拌速度的考察。
(7)加热/冷却载体的类型及要求(蒸汽、热水、冷盐水)(8)提出“三废”的处理方案(9)原材料、中间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工常数的测(10)根据中试研究资料制订或修订中间体和成品的质量标准、分析方法(11)确定所用起始原料、试剂或有机溶媒的规格或标准;一般来说,中试所采用的原料、试剂的规格应与工业化生产时一致。
(12)消耗定额,原材料成本,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等的确定。
(13)提出整个合成路线的工艺流程,各个单元操作的工艺规程。
小试工艺成熟后,必须完成工艺报告。
中试不单是小试的简单的放大,中试搅拌、传热、浓缩、过滤、干燥的过程均与小试不同,小试时尽量摸拟中试的条件去做,另外,切记每一步须做破坏性试验。
弄清中试的设备,物料的物化特性。
安全第一。
中试前小试跟踪、过程跟踪,有时候放大过程中会出现莫名其妙的问题,你怎么都凭空想象不出来的,所以要仔细认真的跟踪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尤其是异常情况不要放过,否则非常麻烦。
修订并确定在中试设备条件下各步反应最佳工艺参数的适用范围,必要时修正或调整相关的工艺过程,严密观察在中试情况下(局部过热、反应介质的不均匀性)各操作单元中副反应及有关物质的变化情况。
6、中试放大的方法(1)经验放大:主要是凭借经验通过逐级放大(小试装置-中间装置-中型装置-大型装置)来摸索反应器的特征。
它也是目前药物合成中采用的主要方法。
(2)相似放大:主要是应用相似原理进行放大。
此法有一定局限性,只适用于物理过程放大。
而不适用于化学过程的放大。
(3)数学模拟放大:是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放大,它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7、进行中试要具备的条件(1)小试收率稳定,产品质量可靠。
(2)各步反应的工艺过程及工艺参数已确定(如加料方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压力、终点控制,提取、分离、结晶、过滤、干燥等);(3)对成品的精制、结晶、分离、干燥的方法及要求已确定(晶型、溶残);(4)小试的3~5批稳定性试验说明该小试工艺可行、稳定;(5)必要的材质腐蚀性试验已经完成;(6)已建立原料、中间体和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质量标准。
(7)进行了物料衡算。
三废问题已有初步的处理方法。
(8)已提出原材料的规格和单耗数量。
(9)已提出安全生产的要求。
8、中试要实现的目标(1)通过中试制订产品的生产工艺规程(草案)(含每个单元反应与单元操作的岗位操作法及过程控制细则、产品的流程图、物料衡算及产品的原材料单耗)。
(2)证明各个化学单元反应的工艺条件及操作过程,在使用规定原辅料的条件下在模型的生产设备上能生产出预定质量标准要求的产品,且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可靠性;(3)产品的原材料单耗等技术经济指标能为市场所接受(4)三废处理的方案及措施能为环保部门所接受;(5)安全、防火、防爆等措施能为公安、消防部门所接受;(6)提供的劳动安全防护措施能为卫生职业病防治部门所接受9、设备的选择和工艺管路的改造(1)根据小试的结果,在多功能、中试车间,对设备进行选择,首先应考虑设备容量是否适宜,设备材质、管路材质与工艺介质的适应性,是否耐腐蚀,加热、冷却和搅拌速度是否符合要求。
(2)物料输送的方法(投料、出料、各步之间的流转),如何防止跑料、凝固和堵塞等(3)离心、抽滤、压滤、提取、过柱、蒸馏、精馏等分离条件是否满足(4)根据以上情况和其他工艺要求,对设备,管路进行适应性改造。
(5)反应有无气体生成会否冲料如有必要,应加气液分离器,安装回流管。
(6)真空度的要求尾气及有毒气体的吸收10、搅拌器型式和搅拌速度的考察。
在实验室中由于物料体积较小,搅拌效率好,传热、传质的问题表现不明显,但是在中试放大时,由于搅拌效率的影响,传热,传质的问题就突出地暴露出来。
因此,中试放大时必须根据物料性质和反应特点注意研究搅拌器的型式,考察搅拌速度对反应规律的影响,特别是在固-液非均相反应时,要选择合乎反应要求的搅拌器型式和适宜的搅拌速度。
按反应的均相、非均相等反应物料的性质和反应特点及小试工艺考察中对反应液混合要求的认知,初步选择搅拌的类型和转速,并通过中试考察搅拌对反应影响的规律确定搅拌的类型及转速(推进式、涡轮式、桨式、锚式、框式、螺式)11、反应条件进一步研究(1)试验室阶段获得的最佳反应条件不一定完全符合中试放大的要求,为此,应就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如加料速度,搅拌效果,反应器的传热面积与传热系数以及制冷剂等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掌握其在中间装置中的变化规律。
得到更适用的反应条件。
(2)对热敏反应或对升温、降温时间要求苛刻的反应按中试实际情况,如反应釜釜体传热面积不能满足工艺要求时,则需用反应釜内置排管或蛇管或外接冷却设备的方式来调整传热面,使其尽可能满足相关工艺的要求。
(3)要考虑使反应和后处理操作方法适用工业生产的要求。
特别注意缩短工序、简化操作、注重安全、提高劳动生产率。
从而最终确定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
12、精制、晶型、分离、干燥等单元操作设备的选择与确定(1)设备选择和确定的原则是该设备能满足实施工艺要求,得到的中间体/产品能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
这一部分设备的选型将在收率、晶型、有机溶媒残留等方面对质量产生较多的影响。
(2)按FDA相关指导原则的要求下述的任何变动都要向FDA备案原料药制备过程中自最后一个中间体以后制造过程的任何变化,可能对原料中的杂质或其物理、化学或生理学性质有影响的任何变化。
(3)凡在质量标准中对晶型有要求的产品,对中试时产品精制结晶工序的搅拌型号、温控方式、结晶速率,乃至结晶釜的底部的几何形状等都应进行研究与验证,以确保中试产品的晶型与质量标准相一致。
确保小试样品—临床样品/中试样品在晶型上的一致性。
(4)凡含结晶水或结晶溶媒的化学原料药,对中试时产品的干燥方式及与干燥相关的工艺参数进行研究与验证,以确保中试产品所含的结晶水/结晶溶媒与质量标准相一致。
确保小试样品—临床样品/中试样品所含结晶水或结晶溶媒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