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案例分析 (谢妙影)

合集下载

(完整)多动症儿童的教育个案分析[1]

(完整)多动症儿童的教育个案分析[1]

多动症个案分析一、研究对象:王财财,今年10岁,曾经在幼儿园间断性地就读两年,因为上课坐不住,经常大喊大叫影响其他学生,被多家幼儿园婉拒。

到医院诊断确诊为多动症,曾用药物进行治疗过半年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效果,后来因家庭经济原因停药.去年9月份到我校就读.他认字能力强,记忆力好,但对数字有抗拒心理,三个数以上就数不清。

能认识较多的汉字,掌握的词汇也比较多,但不理解字词意思,不能正确说一个句子。

在行为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刚到班级的时候,把教室里的桌子推到一边。

上课时,他在教室跑来跑去,还不时去拿同学的书本、文具等,经常是整节课因为他的存在而无法进行。

当他不开心的时候,他时常会大喊大叫,大声骂人。

二、问题原因:在他进入学校后,我们对他的情况进行了了解,分析造成他不良行为的主要原因有家庭原因和学校原因.1、家庭原因平时父母上班,无暇教育孩子,孩子自小跟奶奶一起。

从小被奶奶宠爱着,如果他的行为太过分了,他奶奶就会告诉他的爸爸,他爸爸的教育方法就是打和骂,他妈妈如果在家,就随口骂两句.家里人见他发脾气的时候,就会骂他,或吓唬他,编造一些东西吓得他不敢吵。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他的自控能力受到了更大的限制,导致他在学校经常骂人,虽然他不知道骂的意思,但还是经常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说一些古怪的事。

同学都不跟他一起玩,他就更是到处跑,不断发脾气。

2、学校原因王财财刚来到学校时,对学校纪律非常不适应,上课的时候,同学们都坐在自己座位上,他就拉这个扯那个,或者去拿别人的书,又去玩教室的扫把,拿凳子拖着走,老师制止他,他就躺地上,一边打滚,一边喊:救命啊,救命!很多学生都来看热闹,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他的这种行为不但没改变,还变本加厉了,很多老师一上课就头疼,不知道怎么对付他,对他产生一种惹不起躲得了的意识。

因此只要他能在教室不怎么捣蛋就算了,随便他怎么走。

但即使这样,他还是不愿意,经常在上课的时候,跑到讲台上,要求老师陪他做什么事,遭到拒绝就在讲台上打滚,闹得一节课不得安宁.三、多动症导致的问题行为1、伤人由于他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经常不经过别人同意就去拿同学的东西,学生都不愿意给他拿,要跟他拿回来。

多动症儿童案例分析

多动症儿童案例分析

多动症儿童案例分析多动症,也称为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发展障碍。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例多动症儿童的案例,探讨其症状表现、成因及干预治疗方法。

该儿童名叫小明,男性,8岁。

根据教师和家长的观察,小明在课堂上经常不能静坐,容易分心,不能长时间集中精力完成任务。

他很容易中断别人的谈话,喜欢插话,不能等待轮到自己发言。

此外,小明的行为表现也比较冲动,经常难以控制自己的冲动,一旦冲动而行为不当,则后悔和道歉。

多动症的症状主要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和抑制不良。

对于小明的注意力不集中,主要体现在无法长时间集中精力,容易分心。

这可能是由于小明大脑中与注意力控制相关的神经递质功能异常导致的。

而多动冲动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插话、中断他人言论等,这可能与小明的抑制控制能力较差有关。

多动症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

遗传因素在多动症发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近亲属中多动症患病率较高。

此外,环境因素如家庭教育方式、生活环境、学业压力等也对多动症的发生起到了一定作用。

对于小明这样的多动症儿童,针对症状进行干预治疗非常重要。

药物治疗是目前多动症的主要治疗方法。

常用的药物有甲基苯丙胺(俗称Ritalin)、阿莫西林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功能,改善多动症患儿的症状。

但是药物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患儿,也有一定的副作用。

除了药物治疗,行为疗法也是多动症儿童的常见干预方式之一。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技巧,如将学习任务分为小块,适当的间隔时间来增加患儿的专注度和注意力。

此外,培养约束性规则意识和行为自我监控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与家长和老师的沟通合作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多动症儿童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症状。

其发病原因复杂,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干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通过合理的干预措施可以改善多动症患儿的生活质量。

多动症儿童的情绪调节计划案例分析

多动症儿童的情绪调节计划案例分析

多动症儿童的情绪调节计划案例分析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其特点是注意力不集中、过动和冲动。

这些症状会对儿童的生活和学习造成明显的影响。

为了帮助多动症儿童更好地调节情绪,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以下是一个情绪调节计划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在某小学三年级班级中,有一名名叫小明(化名)的学生,它被诊断出患有多动症。

小明在课堂上经常无法集中注意力,容易分心,经常动来动去,对教师的指导缺乏积极的响应,无法按时完成作业。

此外,他的冲动行为也给班级带来了很多困扰。

为了帮助小明理解、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他的学习表现和社交能力,制定了以下情绪调节计划。

二、情绪调节计划1. 环境调节为了创造一个有利于儿童情绪调节的环境,在课堂上安排小明坐在教师附近,远离窗户和其他可能会引起分心的因素。

另外,为小明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空间,避免过多的噪音和外界干扰。

2. 情绪识别通过教师与小明的密切合作,帮助他准确地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绪。

教师可以使用情绪卡片或图片,让小明选择与他当前情绪相匹配的图片,然后与小明进行简短的交流,帮助他了解情绪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3. 情绪监测制定一个情绪监测表,用于记录小明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下的情绪变化。

监测表中可以包括情绪的种类、持续时间和引发情绪的原因。

这样,小明和教师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判断和分析情绪变化的规律,进一步制定合适的调节措施。

4. 情绪调节策略根据小明的情况,制定一些适合他的情绪调节策略。

例如,当小明感到焦虑或愤怒时,可以使用深呼吸、计数或数数羊来帮助他平静下来。

此外,教师还可以与小明一起制定一个情绪调节方案,包括安排短暂的休息时间或参加体育运动来释放过剩的能量。

5. 情绪教育通过情绪教育,帮助小明了解情绪对个人行为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可以通过故事、绘本、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小明认识到情绪的正常波动,并教导他正确的情绪表达和处理方式。

(完整版)多动症案例分析(谢妙影)

(完整版)多动症案例分析(谢妙影)

多动症学生个人案例分析在今年接手教一年级的学生中,有一个特别好动的学生×××,性别男,今年6岁。

该学生的现象属于儿童的多动行为,这些现象有些是学生特有的,有些是后天形成的。

这种多动行为或多或少都会妨碍儿童身心的正常发展。

我认为该生的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一)不能自主的多动行为,由于特有的年龄特征,学生常情绪不稳,容易冲动,对自己欲望的克制力很薄弱,常发生一些不受自我控制的多动行为, 如早操时,该学生都认真的做着操,他却装成“打醉拳”的样子,东倒西歪,一会儿碰碰这个小朋友,一会儿摸摸那个小朋友……这是学生自我意识心理作用较强表现。

由于坐立不安,好动,他们上课、做作业注意力就不能集中,这必将严重影响其学习效果。

(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该学生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喜欢玩弄各种自己弄不明白的玩具、东西或物品,这些对儿童理智感、求知欲的发展有极大的启迪作用、其好奇心极强,这是他们长时间地坐着或等待轮流玩是很难做到的效果,由此会产生一系列的多动行为。

(三)希望受到别人关注的多动行为学生都希望受到同伴、老师、父母的关注和认可。

大部分学生会用好的、积极的行为。

如通过帮助他人、关心同伴等行为,来得到同伴的认可、老师的肯定与表扬;也有少数学生会做出一些消极行为。

如日常活动中,该学生常常把椅子靠背放在前面倒着坐,有时把椅子当跷跷板,跷着跷着就连人带椅子摔在地上,我走过去扶起他,告诉他一些规则,但过一会儿,他还是我行我素。

当老师对他们的这种行为进行教育时他们常常会不以为然,甚至有时候会窃喜,认为自己引起了老师或父母的关注,达到了效果。

这是学生的社会意识心理和自我意识心理被压抑或没有得到较好的引导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针对“×××”的这种行为,我认为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对多动的学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和教育:1. 用爱心交换信任陶行知先生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

一个多动症的案例分析

一个多动症的案例分析

一个多动症的案例分析姓名叶优微学号 11102801007004一、案例简介我们班有坐不住小朋友。

孩子多动、做事不专心、爱拆卸东西前来。

孩子六岁多,上幼儿园大班,九月份将入小学。

孩子在班里属于“屁股上长刺儿”的人,根本坐不住。

老师开始上课没有几分钟,孩子就开始做小动作、东张西望、挑逗同学,有时候忽然离开座位走到教室另一头;老师布置了家庭作业,孩子在家也是边做边玩,外边一点小动静就要出去看,家长只好在旁边监督。

作业本子又脏又乱,家长一批评就把刚写好的一页撕掉,他的作业本明显地比别人的本子薄。

一天,我一边和这位母亲交谈,一边关注着孩子的举动。

我发现,自从进来之后,孩子就时刻动个不停。

他先是坐在他妈妈旁边,然后坐在沙发扶手上,后来又挤到我的单人沙发上。

他不断插话,让谈话很难进行,我就打开电脑让他上网看动画片。

哪知道这孩子连动画片也没有耐心看完,他拿着鼠标用力往桌子上摔,想把鼠标摔裂看看里面到底有没有“老鼠”。

再往后他又坐回到我身边,要往我的后背上爬,他妈妈的厉声斥责对他也不起作用。

从他的行为表现和他妈妈的陈述看,我初步判断他是多动症患儿。

正当我犹豫不决,考虑是否把这个判断告诉这位家长的时候,他妈妈拿出了前不久在某医院所做检查的病历本,果然是多动症。

点评:幼儿多动症又叫“注意缺陷障碍”,是指幼儿表现出与其实际年龄和身心发育阶段明显不相称的、以活动过多为主要特征,以注意缺陷为最突出表现的幼儿行为障碍。

其症状一般在学龄前出现,9岁左右是症状最突出的表现阶段。

一般男孩多于女孩。

当然幼儿多动并不都是多动症,应注意区分多动与多动症。

假如一个幼儿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课,动作很多,但是对于感兴趣的活动表现出来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这个幼儿就不是多动症而是多动。

一般来说,判断一个孩子是否属于多动症,主要依据下列表现:(1)活动过度:这是多动症儿童的主要特征之一。

有多动症的孩子不分场合地过多活动,甚至晚上睡觉也不安稳,来回翻动。

多动症学生的个案分析

多动症学生的个案分析

多动症学生的个案分析一、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即将结束,我班有一学生小遥的行为与其他有所不同,他最明显的是双手互掰和翘板凳。

上课从不会集中精神最多一两分钟注意力就会转移,容易受身边的事物所影响,甚至窗外的脚步声就能转移他的注意力,而且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属于三快(手快、嘴快、脚快)儿童,干扰其它学生听讲,头脑中从来没有守纪律的概念。

我询问过他的家庭情况:他爸爸在县城开三轮车帮人送货;妈妈属于脑子不太好使的那种;在家每天接送小遥上学。

夫妻二人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简单而且也很少。

二、个案观察记录发现该幼儿行为异常(扳手指)以后我怀疑他是否有多动症为了证实我的想法我开始对他的行为进行观察。

在两周的观察后我发现有如下一些明显性的行为:1、上课在上课时学生举手回答问题而他则从不举手并且老是翘凳子和扳手指头一下又望望后面的同学一下又学着老师表扬其他学生的语气说:’你真棒”的神情游离不定又像关注又似在沉思自己掐手指头的快感中。

其他同学在答题时他常常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动作很不优雅喜欢把一只腿搭在凳子上一下又一下的摇或是下位打扰旁边的同学,从不关注老师和黑板。

他上课时的常见动作是用两只手互掐手指头和翘凳子。

2、课间操做操时他总是跳来跳去不按规矩排队。

硬是让他站好也没有按照要求做完全是他自己在自由的手舞足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课间操做完其他学生都回教室去了他却满操场跑、叫。

3、就餐吃饭从不坐着而是跪着凳子上习惯性地到处望来望去饭粒经常掉到桌子上、衣服上、地上想喝水了就叫着要喝水就自己跑开了去倒了一杯水。

三、研究与分析(一)判定分析通过这些观察记录我们能否判定小遥就是有多动症呢?这需要通过心理测试、医院诊断等专业手段才能判定。

而我们因条件的限制,只能通过查资料了解多动症的基本症状,通过观察来判断。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我了解到儿童多动症是指儿童注意障碍和注意障碍伴有多动的一种病态行为。

又称为轻度脑功能失调、注意缺损、儿童行为问题等。

幼儿园多动症案例分析

幼儿园多动症案例分析

幼儿园多动症案例分析幼儿园多动症案例分析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过度活跃、注意力不集中和冲动行为的症状。

通过观察和分析多动症患儿的行为,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支持和帮助。

小明(化名)是一名四岁的男孩,就读于某幼儿园。

他的家长向幼儿园老师反映了他的多动症疑虑,并希望能够得到学校的帮助和指导。

根据对小明的观察和与他家长的交流,以下是对小明多动症案例的分析。

小明在班级中表现出明显的多动症症状。

他无法保持安静,经常在教室里四处走动,难以坐在座位上持续集中注意力。

在上课过程中,小明经常打断老师或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任务和活动缺乏耐心,往往较早就开始转移注意力。

此外,他也常常冲动地打扰其他同学,很难等待自己的轮到。

幼儿园老师对小明的多动症症状给予了积极的注意和支持。

他们采用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策略来帮助小明控制行为和提高注意力。

首先,他们与小明的家长密切合作,了解他们的观察和发现,以及他们在家中所采取的支持措施。

其次,他们给予小明更多的个别关注和鼓励,通过肯定他的努力和积极行为来增加他的自信心。

同时,他们也提供了一些额外的活动,例如递给小明一只小球,让他进行一些富有动感的活动,以释放他过剩的精力。

此外,幼儿园老师还采取了一些在课堂上改善注意力的策略。

他们将小明的座位安排在离老师近且没有分散注意力的地方,以便能够及时介入和引导他。

他们也尝试增加小明的参与感,更频繁地向他提问或让他参与讨论,以保持他的兴趣和投入。

同时,他们采用了定期的提醒和规则强化,帮助小明养成自控力和遵守规则的习惯。

通过这些支持和帮助,小明的多动症症状有所改善,他能够在课堂上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注意力。

他开始学会坐在座位上集中注意力,能够更好地参与课堂活动。

他对老师和同学的打断行为也明显减少,能够更好地等待自己的轮到。

他的家长对幼儿园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并觉得他们与孩子一起共同应对多动症的经验得到了积极的改善。

特殊儿童多动个案分析及记录范文

特殊儿童多动个案分析及记录范文

特殊儿童多动个案分析及记录范文大家好!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特殊儿童多动的个案分析及记录。

我遇到的这个孩子是个小男孩,特别好动。

在课堂上,那简直就像个小陀螺一样,停不下来。

一会儿摆弄铅笔盒,一会儿又去扯旁边小朋友的衣服。

我当时就想,这可咋整呢?这孩子这么好动,肯定会影响他的学习和社交呀!首先呢,我们得仔细观察这个孩子。

我就花了好几天时间,专门盯着他看(哈听起来有点怪,但真的很必要)。

我发现他动的时候并不是毫无规律的。

比如说,当老师提出比较难的问题,或者周围环境突然变得很嘈杂的时候,他就会动得更厉害。

这说明了啥呢?我觉得啊,这可能是他应对压力或者外界干扰的一种方式。

然后呢,我就开始做记录啦。

这个记录可不能随便乱写,要有条理。

我就把他每天不同时段的表现都记下来,像早上刚到学校的时候,课间休息的时候,还有上不同课的时候。

你知道吗?这样做可有用了!从这些记录里,我就能看到一些模式逐渐浮现出来。

我还跟他的家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呢。

家长也很无奈,说在家也是这样,根本坐不住。

不过呢,从家长那里我了解到了一些小时候的情况,原来这孩子小时候受过一点小惊吓,这会不会是导致他多动的一个潜在原因呢?我心里就在琢磨这个事儿。

那针对这个孩子的情况,我觉得我们得采取一些措施。

比如说,给他创造一个相对安静、简单的学习环境。

教室里那些花花绿绿的装饰,对他来说可能就是干扰源呢。

我就试着把他周围的环境弄得简洁一点,嘿,你还别说,真有点效果!他动的频率好像稍微降低了一些。

还有啊,我们不能总是批评他。

每次他一动,就批评他,只会让他更紧张,动得更厉害。

我就尝试着在他安静一小会儿的时候,赶紧表扬他。

“哇,你现在坐得好端正呀!”这孩子听到表扬,眼睛都亮了呢。

这让我深刻感觉到,正面的激励对于特殊儿童是多么的重要啊!那关于这个个案的记录呢,我觉得要保持持续性。

不能说今天记了,明天就忘了。

要把他的每一个小变化,无论是变好还是变坏,都记录下来。

这样,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他整个的发展轨迹,也能及时调整我们的帮助策略。

多动症儿童的注意力训练计划案例分析

多动症儿童的注意力训练计划案例分析

多动症儿童的注意力训练计划案例分析在教育领域中,多动症儿童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多动症(ADHD)是一种神经发育异常,其特点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性行为。

这些问题常常导致儿童在学习和社交方面遇到困难。

因此,为多动症儿童设计专门的注意力训练计划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注意力训练计划案例,探讨如何有效地帮助多动症儿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

1. 案例背景小明(化名)是一名8岁的多动症儿童。

他在学校中经常难以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容易分散注意力,并且经常表现出过度活跃的行为。

这导致他在学习上进展缓慢,并且在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中有一些困难。

因此,一份个性化的注意力训练计划被制定出来,以帮助小明克服这些困难。

2. 目标设定为了确保训练计划的有效性,明确目标对于多动症儿童非常重要。

对于小明而言,目标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提高注意力和控制冲动性行为。

注意力训练计划的目标是帮助小明增强他的专注力并减少过度活跃的行为,从而提高他的学习成绩和社交技能。

3. 计划实施注意力训练计划应该包含一系列的活动和训练,旨在帮助小明发展和掌握控制自己注意力的技巧。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注意力训练计划安排:3.1 增强专注力- 创造一个安静、无干扰的学习环境,以帮助小明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 使用定时器设置专注时间,逐渐增加时间长度。

- 引导小明使用笔记本记录重点或思维导图,以帮助他更好地记住信息。

- 强调小明的进步和成就,以提高其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3.2 减少过度活跃行为- 提供体育运动或户外游戏时间,以帮助小明释放过剩的能量。

- 引导小明掌握冷静下来的方法,例如深呼吸和数数。

- 建立规则和奖励机制,以鼓励小明控制自己的冲动性行为。

- 增加小组活动和团队合作的机会,以培养小明与其他孩子的社交能力。

4. 计划评估在实施注意力训练计划期间,对小明的进展进行定期评估是必不可少的。

这可以通过教师、家长和儿童心理学家之间的合作来实现。

评估的方法可以包括观察小明在学校和家庭环境中的行为变化,进行注意力测试和获取相关反馈意见。

多动症治疗案例分析(三)

多动症治疗案例分析(三)

多动症治疗案例分析(三)很多家长认为,儿童多动症不是什么大病或者根本上就没有把它被当做病,认为好动是孩子的天性。

然而事实告诉我们儿童多动症是现在儿童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任其发展会给孩子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

【小儿多动症的诱因】1、遗传因素:大约30%多动症患儿的父母,其同胞和其他亲属在其童年也患此症,单卵孪生儿中多动症状的发病率较双卵孪生儿有明显的增高,多动症同胞比半同胞(同母异父、异母同父)患病率高,且高于一般孩子,上述几点均提示:遗传因素与多动症关系密切,这也是引发多动症的病因。

2、脑组织器质性受损:大约85%的多动症患儿是由于额前叶或尾状核功能障碍所致,包括:母亲孕期疾病例如像高血压、肾炎、贫血、低热、先兆流产、感冒等;分娩过程异常例如早产、钳产、剖腹产、窒息、颅内出血等;生产1~2年内,中枢神经系统有感染及外伤。

有上述情况的儿童,发生多动症的机会多,这是引发多动症的病因。

3、环境因素:儿童多动症的诱因还有社会、家庭、心理因素。

不良的社会环境、破裂的家庭、父母性格不良、意外精神刺激等都易导致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也有研究发现,维生素缺乏或某些食物添加剂或色素所致的代谢紊乱与儿童多动行为有关。

铅中毒是比较流行的理论,但并非同一种情况的孩子都多动,所以这一儿童多动症的诱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生物因素:经大量研究证实,多动症儿童中枢单胺类受一种神经介质,起传递大脑信息的作用,是与精神活动密切相关的化学物质)更新较慢。

美国哈佛大学最新医学研究发现,患有多动症儿童的前额叶影像图比正常儿童暗,也就是由于统管注意力和执行大脑中枢神经指令功能的前额叶抑制系统的缺陷,才导致儿童多动症。

以上是关于儿童多动症的简单分析,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多动症的解决方案,可以联系鄭州市@第二中醫@院咨询中心,〇③⑦①-⑥⑥②①⑦⑥⑥⑧将有专业的咨询师为您答疑解惑。

多动症儿童案例分析

多动症儿童案例分析

多动症儿童案例分析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行为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和易分心等症状。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对多动症儿童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这一问题。

小明,8岁,是一个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儿童。

他在课堂上总是坐不住,经常揣着手玩玩具,对老师的讲解不够专注。

在家里,他也经常无法静下心来完成作业,父母经常需要反复提醒他才能完成一件事情。

同时,小明的冲动和易分心也给家庭带来了很多困扰,他经常会做出一些冲动的行为,比如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或者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针对小明的多动症状,他的家人和老师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干预措施。

首先,他的家人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接受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帮助小明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同时,学校也给予了小明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老师们采用了更多的互动式教学和个性化辅导,帮助小明更好地融入学习和生活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和治疗,小明的症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他在课堂上能够更加专注地听讲,完成作业的效率也有所提高。

在家庭生活中,小明也变得更加懂事,更能够控制自己的冲动和情绪。

这些变化不仅让小明自己更加快乐,也给家人和老师们带来了很大的鼓舞和信心。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多动症儿童在得到及时干预和治疗的情况下,是有可能得到改善和帮助的。

家庭、学校和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对于帮助多动症儿童走出困境,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多地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能够在一个更加包容和温暖的环境中成长和学习。

总之,多动症儿童是一个需要我们关注和重视的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通过本文的案例分析,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多动症问题的关注,让更多的多动症儿童能够得到及时的干预和帮助,走出困境,健康快乐地成长。

孩子,你慢慢来对一例多动症儿童的个案辅导及反思

孩子,你慢慢来对一例多动症儿童的个案辅导及反思

二、个案辅导
2、注意力训练:我们设计了一些注意力训练活动,如舒尔特表格、听写等, 帮助小李提高注意力和抗干扰能力。此外,我们还教授了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 吸、冥想等,以帮助他在需要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和状态。
二、个案辅导
3、家庭支持:我们与小李的家长进行了沟通,让他们了解孩子的状况并给予 支持。我们建议家长在家庭中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如固定的作息时间和作业时 间,以帮助小李保持专注和提高效率。
三、问题分析
三、问题分析
小明的多动症表现为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这使得他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很 多困难。我们通过观察和评估发现,小明的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三、问题分析
1、注意力不集中:小明在课堂上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导致学习困难。 2、冲动行为:他常常无法控制自己的冲动,比如突然打断别人的谈话或未经 允许就离开座位。
四、反思与总结
此外,我也认识到多动症儿童的辅导需要家庭和学校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家 庭和学校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长环境之一,对于孩子的行为和情感发展有着重要的 影响。因此,我积极与小华的家长和老师沟通合作,共同制定辅导计划和方法, 为小华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四、反思与总结
总之,给多动症孩子注入正能量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通过个案 辅导的方式,我们可以针对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和方法,帮助 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我成长。我们也需要不断反思和总结经验教训,为更多的 多动症儿童提供更好的辅导和支持。
二、辅导过程
5、注入正能量:我定期与小华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理解和接受自己的情况, 培养积极的心态。我鼓励他自己的进步,让他感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
三、辅导效果
三、辅导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小华的行为有了明显的改善。他在课堂上能够保持安 静,专心听讲;他与同学和老师的互动也更加积极;他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 提高。同时,他也更加自信和开朗,能够积极面对自己的情况。

特殊儿童多动个案分析及记录范文

特殊儿童多动个案分析及记录范文

特殊儿童多动个案分析及记录范文一、个案基本情况。

1. 小明(化名):男,8岁,就读于[具体学校]二年级。

这小家伙长得虎头虎脑的,看起来特别机灵,可就是这多动症让他在学校里没少“惹事儿”。

2. 家庭背景: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父母都是普通上班族,工作比较忙。

平时主要是爷爷奶奶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爸爸妈妈对他的教育方式有点简单粗暴,一看到他调皮捣蛋就忍不住训斥。

二、多动表现。

# (一)课堂上。

1. 坐不住。

这孩子就像屁股上长了刺儿似的,凳子上就像有钉子在扎他。

上课没几分钟就开始扭来扭去,一会儿把身子歪到左边,一会儿又歪到右边。

有时候甚至直接站起来,在座位旁边晃悠,搞得周围的同学都没法安心听课。

老师经常提醒他“小明,坐好!”,可他就像没听见一样,过不了多久又开始动起来了。

2. 小动作多。

他的手就没有闲下来的时候,不是摆弄铅笔盒里的文具,把铅笔拿出来又放进去,就是撕作业本的角。

还经常拿橡皮擦在课桌上乱画,好好的一张桌子被他画得乱七八糟。

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他还会去揪前排同学的头发,惹得同学哇哇叫。

# (二)课间休息。

1. 跑来跑去。

下课铃一响,他就像火箭一样冲出去,在教室里或者走廊上跑来跑去,横冲直撞的。

有时候差点撞到其他同学,大家都躲着他。

他也不管不顾,就沉浸在自己的“奔跑世界”里。

别的同学在课间休息的时候聊天或者玩一些安静的游戏,他可没这个耐心,就觉得跑来跑去才有意思。

2. 打扰别人。

他看到有同学在玩游戏,就会突然跑过去捣乱。

人家在玩跳棋,他会一下子把棋子弄乱,还嘻嘻哈哈地觉得很好玩。

要是有同学在看书,他会凑过去抢人家的书,搞得大家都很讨厌他,渐渐地,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了。

三、原因分析。

# (一)生理因素。

1. 经过和家长沟通了解到,小明在婴儿时期就特别好动,睡觉都不安稳。

可能是他的神经系统发育有些问题,导致他的自控能力比较差。

就像一辆汽车的刹车系统不太灵敏,想停的时候停不下来。

2. 另外,他的饮食也不是很健康。

儿童多动症案例分析

儿童多动症案例分析

儿童多动症案例分析【篇一:儿童多动症案例分析】从表5-1可以看出,总体分析,小翔在一个学期的表现,自伤行为转变最小,一个学期来,他最令人头痛的是自伤,虽然其他方面得到了改善,他仍然会不断伤害自己。

在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行为有一个反复期,是在放假到回学校后,所有行为几乎都回到了开学初的时候,为什么短短几天时间,就把两个多月的矫正效果都抹掉了?我们去找寻了原因,了解到,在五一假期,家人难得有个假期休息,早上很迟才起床,而小翔是呆不住的,就起来吵闹,家人对他一开始是忍,后来是骂,最后就变成了打。

而在这几天里,小翔的心情也变得相当糟,动不动就发脾气。

从教育的效果看来,他扰乱课堂的行为得到了最大的转变,这要归功于他的兴趣,因为经过一系列的活动之后,他培养了一些有益的兴趣,为了能参加他喜欢的活动,他就必须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他做到了这一点,说明他内心的需要已经能成为他自控能力的一根指挥棒。

只要他有需要,并知道怎么样达到自己的需要,他就能有较好的表现,多动行为也随之减少。

6.讨论通过这个个案的研究,我们做了如下讨论:第一,兴趣是教育的着手点,培养自控能力是教育的目的。

对于多动症儿童,要改变他们的多动行为,首先要找准他们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兴趣上,多动的行为自然就减少了。

而自控能力是多动症儿童最缺乏也是最需要的,对他们进行教育,就是要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使他们能控制自己的过分行为。

第二,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环境的支持。

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效果也不能脱离家庭环境的支持,多动症儿童也不例外。

他们很多时间都在家里,家庭成员对他的态度,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都直接影响着多动症儿童的行为。

在我们对小翔的教育过程中,家庭环境的支持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家人能根据学校建议,为他创设适合他健康成长的环境,给我们的教育很大的支持。

而在教育过程中,在一个星期的假期里,由于家庭成员的疏忽,对他造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几乎抹杀了前面教育的一切效果。

幼儿多动症案例分析

幼儿多动症案例分析

幼儿多动症案例分析幼儿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

本文将通过一个幼儿多动症的案例分析,来探讨该疾病的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小明,男,6岁,就读于当地一所幼儿园。

他的家长向医生反映,小明在课堂上无法保持安静,经常无法集中注意力,难以完成任务。

在家里,他经常无法安静地坐下来,总是在房间里四处奔跑。

此外,小明在和其他孩子玩耍时,经常表现出冲动和不顾后果的行为,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

这些行为已经持续了数月,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和生活。

根据小明的表现,医生初步怀疑他可能患有多动症。

为了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医生对小明进行了详细的评估和观察。

在评估过程中,医生发现小明的行为确实符合多动症的诊断标准,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

同时,医生还了解到小明的家庭环境和个人发展历程,排除了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因素,如家庭问题或其他心理障碍。

经过综合评估,医生最终确诊小明患有多动症。

针对小明的症状,医生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首先,医生建议小明的家长和老师采取行为疗法,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方式,帮助小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医生还建议小明接受认知行为疗法,帮助他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和情绪,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此外,医生还考虑是否需要药物治疗,以减轻小明的症状。

在治疗的过程中,小明的家长和老师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采取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小明管理症状。

他们制定了详细的行为计划,对小明的良好行为给予奖励,对不良行为进行适当的惩罚。

同时,他们也鼓励小明参与一些适合他的运动和游戏,以消耗他的过剩能量。

在认知行为疗法方面,他们教导小明一些情绪管理和自我控制的技巧,帮助他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经过数月的治疗,小明的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

他在课堂上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在家里,他也能够更加自律地行为,不再频繁地冲动和发脾气。

多动症教育案例分析(2篇)

多动症教育案例分析(2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

多动症儿童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常常面临诸多困难,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干预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分析多动症儿童的教育干预策略。

二、案例介绍小明(化名),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

自入学以来,小明在学校表现出了明显的多动症症状,具体表现为:1. 注意力不集中:小明上课时容易分心,经常与同学讲话、做小动作,无法专心听讲。

2. 多动:小明在课堂上坐不住,经常在座位上扭动身体,甚至站起来走动。

3. 冲动:小明在课堂上容易冲动,经常与同学发生争执,有时还会故意捣乱。

4. 学习成绩较差: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小明在学习上难以跟上进度,成绩较差。

三、教育干预策略针对小明的多动症症状,教师和家长采取了以下教育干预策略:1. 家庭教育(1)家长与教师保持密切沟通,了解小明在学校的表现,共同制定教育方案。

(2)家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减少干扰因素,如关闭电视、电脑等。

(3)家长对小明的学习进行监督,帮助他制定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4)家长鼓励小明参加户外活动,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2. 学校教育(1)教师调整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故事、实物演示等,提高小明的学习兴趣。

(2)教师给予小明更多的关注和鼓励,增强他的自信心。

(3)教师根据小明的特点,调整座位,使其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4)教师与小明进行一对一辅导,帮助他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3. 社会支持(1)学校组织家长培训,提高家长对多动症的认识,帮助家长更好地应对孩子的症状。

(2)学校与社区合作,为小明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如兴趣小组、体育活动等,帮助他融入集体。

四、干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干预,小明的多动症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具体表现为:1. 注意力集中:小明在课堂上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与同学互动减少。

多动症_教育案例(2篇)

多动症_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背景小明,男,8岁,是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

从小,小明就表现出了多动症的症状,例如:上课不能安静地坐下来听讲,经常离开座位乱跑;容易分心,做作业时经常出错;情绪不稳定,容易生气、哭闹等。

由于小明在课堂上表现不佳,学习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下游。

面对这种情况,小明的家长和老师都感到十分困扰。

二、案例分析1. 小明的多动症症状(1)注意力不集中:小明在课堂上很难集中注意力,经常东张西望,无法听清老师讲解的内容。

(2)活动过多:小明喜欢在课堂上随意走动,甚至离开座位去其他地方。

(3)情绪不稳定:小明容易生气、哭闹,有时甚至对同学或老师产生攻击性行为。

2. 小明多动症的原因(1)遗传因素:小明家族中有多动症的病史。

(2)环境因素:小明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缺乏足够的关注和引导。

(3)心理因素:小明可能存在心理压力,如学习成绩不佳、人际关系紧张等。

三、教育策略1. 家校合作(1)家长方面:家长应了解多动症的基本知识,学会正确对待孩子的多动行为。

家长要关心、理解、尊重孩子,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2)教师方面:教师应了解多动症的特点,针对小明的多动行为制定合适的教育策略。

教师要加强与小明的沟通,关注他的情绪变化,给予他更多的鼓励和表扬。

2. 课堂教学策略(1)采用互动式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游戏等方式,激发小明的学习兴趣,提高他的注意力。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师应将教学内容分成小块,便于小明理解和记忆。

(3)关注小明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要及时发现小明的多动行为,适时给予提醒和纠正。

3. 课外活动策略(1)鼓励小明参加体育活动:体育活动有助于提高小明的注意力和自控能力。

(2)培养小明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有助于小明转移注意力,减轻多动症状。

(3)组织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有助于小明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他的社交能力。

四、实施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干预,小明的多动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在课堂上,小明能够安静地听讲,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多动症的孩子教育案例分析与思考

多动症的孩子教育案例分析与思考

多动症的孩子教育案例分析与思考多动症的孩子教育案例分析与思考黄素莲金秋九月,我怀着满腔的激情,带着对上一届学生的怀念,重新带了一个班级体——502班。

这是一个在学校领导和老师心目中比较优秀的班集体,我以为接下来的两年我可以跟以前一样,走进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成为他们的严师益友。

可接任这个班一个半月后,我发现了与以往学生不同的地方,就是我们班的刘镇菘同学,年龄十岁,男,现五年级学生,出生到现在都比较好动,坐不住,属于典型的多动症孩子。

据我了解,该生因长期由父亲带着,没有受到良好的约束,养成了我行我素的坏习惯,上学期间,明显的比其他学生多动,当其他孩子在教室里安安静静看书学习的时候,他经常跑得无影无踪,学生找遍了校园也无法找到他的踪影常常是上课铃响才匆匆忙忙跑进教室。

更为严重的是为了逃课,他伙同另外两名同学躲到厕所里也能玩一节课,其中有一次特别严重,他趁班主任带学生早读的时候,偷偷跑到了学校的楼顶天面去玩,带着跟他一起臭味相投的两个同伴,用铁丝撬开楼顶杂货间的门锁,进到里面去玩,他看到里面有很多课间椅,以及原来午休室遗留下来的席子铺在桌子上,当他们的床,把整间杂物间当作他们的地下活动室。

三天之后,当他们把里面所有的东西都玩腻了,刘镇菘同学心血来潮,把之前偷偷带进校园的打火机点燃几本书,燃火进行取暖,当烟雾起来时,被值日的行政抓个正着,如果不是及时发现,后果真的不堪设想,有时,悲剧就是在一瞬间就发生了。

被学校领导带下来之后,作为班主任的我,当场联系了三名学生的家长,到学校来共同教育。

每个问题学生的背后,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人老师,应该肩负起共同教育孩子的责任,经过学校领导、班主任及家长的配合教育下,这三个孩子第一次低下了骄傲的头,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后果由多严重,并写下保证书,向老师及家长认错,表示愿意改正错误。

但他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余的活动搞恶作剧,常常把同学的作业本藏起来,他还具有精力特别旺盛的特点,常常趁副班老师看午休时偷溜出去玩,其他管午休的班干告诉我之后,在一次午休之间,我悄悄站在教室外拐弯的地方等候他,果然,午休一段时间之后,他大摇大摆的又溜出来了,还唱着歌,吹着口哨,我静静的等着他走到我的面前,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班主任老师在这个时候盯上他,他不自觉的喊了一声“妈呀”,灰溜溜的跟着我回到办公室,我耐心教育了他。

多动症学生的个案分析

多动症学生的个案分析

多动症学生的个案分析一、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即将结束,我班有一学生小遥的行为与其他有所不同,他最明显的是双手互掰和翘板凳。

上课从不会集中精神最多一两分钟注意力就会转移,容易受身边的事物所影响,甚至窗外的脚步声就能转移他的注意力,而且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属于三快(手快、嘴快、脚快)儿童,干扰其它学生听讲,头脑中从来没有守纪律的概念。

我询问过他的家庭情况:他爸爸在县城开三轮车帮人送货;妈妈属于脑子不太好使的那种;在家每天接送小遥上学。

夫妻二人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简单而且也很少。

二、个案观察记录发现该幼儿行为异常(扳手指)以后我怀疑他是否有多动症为了证实我的想法我开始对他的行为进行观察。

在两周的观察后我发现有如下一些明显性的行为:1、上课在上课时学生举手回答问题而他则从不举手并且老是翘凳子和扳手指头一下又望望后面的同学一下又学着老师表扬其他学生的语气说:’你真棒”的神情游离不定又像关注又似在沉思自己掐手指头的快感中。

其他同学在答题时他常常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动作很不优雅喜欢把一只腿搭在凳子上一下又一下的摇或是下位打扰旁边的同学,从不关注老师和黑板。

他上课时的常见动作是用两只手互掐手指头和翘凳子。

2、课间操做操时他总是跳来跳去不按规矩排队。

硬是让他站好也没有按照要求做完全是他自己在自由的手舞足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课间操做完其他学生都回教室去了他却满操场跑、叫。

3、就餐吃饭从不坐着而是跪着凳子上习惯性地到处望来望去饭粒经常掉到桌子上、衣服上、地上想喝水了就叫着要喝水就自己跑开了去倒了一杯水。

三、研究与分析(一)判定分析通过这些观察记录我们能否判定小遥就是有多动症呢?这需要通过心理测试、医院诊断等专业手段才能判定。

而我们因条件的限制,只能通过查资料了解多动症的基本症状,通过观察来判断。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我了解到儿童多动症是指儿童注意障碍和注意障碍伴有多动的一种病态行为。

又称为轻度脑功能失调、注意缺损、儿童行为问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动症学生个人案例分析
在今年接手教一年级的学生中,有一个特别好动的学生×××,性别男,今年6岁。

该学生的现象属于儿童的多动行为,这些现象有些是学生特有的,有些是后天形成的。

这种多动行为或多或少都会妨碍儿童身心的正常发展。

我认为该生的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一)不能自主的多动行为,由于特有的年龄特征,学生常情绪不稳,容易冲动,
对自己欲望的克制力很薄弱,常发生一些不受自我控制的多动行为, 如早操时,该学生都认真的做着操,他却装成“打醉拳”的样子,东倒西歪,
一会儿碰碰这个小朋友,一会儿摸摸那个小朋友……这是学生自我意识心理作用较强表现。

由于坐立不安,好动,他们上课、做作业注意力就不能集中,这必将严重影响其学习效果。

(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该学生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喜欢玩弄各种自己弄不明白的玩具、东西或物品,这些对儿童理智感、求知欲的发展有极大的启迪作用、其好奇心极强,这是他们长时间地坐着或等待轮流玩是很难做到的效果,由此会产生一系列的多动行为。

(三)希望受到别人关注的多动行为
学生都希望受到同伴、老师、父母的关注和认可。

大部分学生会用好的、积极的行为。

如通过帮助他人、关心同伴等行为,来得到同伴的认可、老师的肯定与表扬;也有少数学生会做出一些消极行为。

如日常活动中,该学生常常把椅子靠背放在前面倒着坐,有时把椅子当跷跷板,跷着跷着就连人带椅子摔在地上,我走过去扶起他,告诉他一些规则,但过一会儿,他还是我行我
素。

当老师对他们的这种行为进行教育时他们常常会不以为然,甚至有时候会窃喜,认为自己引起了老师或父母的关注,达到了效果。

这是学生的社会意识心理和自我意识心理被压抑或没有得到较好的引导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针对“×××”的这种行为,我认为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对多动的学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和教育:
1. 用爱心交换信任
陶行知先生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

”爱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开始。

我关注着冯梓浚的一言一行,常常主动与他交流,后来我发现他其实是很喜欢老师的,和他交流得多了他也会主动与我讲话了,后来我在上课或活动时,发现他开小差乱动时,只要走到他身旁,或是微笑的与他讲,他能够马上不乱动了。

2. 用细心发现亮点
我们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多动症儿童“闪光点”。

在教育、观察中,我发现×××是个很有礼貌的孩子,每次他需要什么东西时总是亲热的叫:“老师,我想......”而我们班其他的学生几乎都没有叫“老师”的习惯,而且每次我给他帮助后,他都要回答一声“谢谢!”而许多孩子做不到这一点,我就利用这些教育契机,表扬肯定×××的同时,也教育其他孩子要懂礼貌。

3. 用耐心期待蜕变
多动症孩子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自控能力差,缺乏毅力,不能持之以恒,经常会出现反复动摇现象,因此多动症儿童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次两次教育引导就能奏效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⑴与家长加强交流,我把×××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多沟通,通过家庭和学
校双向对他进行教育。

⑵教育目标要切合实际,适度。

对多动孩子不应苛求过分安静,不要制定过多的清规戒律,而是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少到多。

⑶加强自制力的训练。

在一日活动中,利用一切机会训练其自制力。

×××经常把书本和玩具乱丢,不懂得归位放好,我就带他捡起来并整理好。

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他扔东西的毛病也改善了很多。

⑷加强注意力的训练。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时影响其他同学的正常活动,因此我把他的座位安排在老师容易顾及的地方,在各项活动中培养他的注意力,特别是在操作活动中,督促他集中精力完成任务。

逐步培养其耐心、专注的习惯。

四、学生多动行为的对策研究
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分析,我得出了在针对学生多动行为的矫正过程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正视和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及所能接受的教育方式,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同时,采取适时、适度、适量的教育措施加以引导。

2.了解、洞悉学生发生多动性行为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切不可用训骂、讽刺等不正确的方式,一味地责罚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