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饮料检验作业指导书样本

合集下载

饮料成品取样检验作业指导书

饮料成品取样检验作业指导书
6.1.6 检测仪器必须符合要求,对有相关标示的仪器。必须做到每天检查。对有破损的标 示进行更换处理。
6.1.6 检测仪器必须每天进行相关校正,并做好维护、清洁、保养记录。
6.2 成品检验的要求见表一
表一
类别 项目


样品不少 批量范围
于数


菌落总数<1cfu/5ml

每杀菌 1

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酸液 (HNO3)
热工艺水
中间法
×
×
×
×
√(热水)
二步法

×
×
×
√(热水)
三步法


×
×
√(常温水)
五步法




√(常温水)
注:其中灌注机清洗过程中,二步法、三步法、五步法中的常温水全部更换为热水。 6.1.3 三步法或五步法进行 CIP 时,最后一步水冲洗终了时,连续两次检测(两次检测的时
间间隔至少要超过 5 分钟)结果的 pH 值都在 6.5-8.5 的范围内并且相差不超过 0.3, 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生产,不合格用清水冲洗至合格为止。 6.1.4 水质感官:外观及气味与清洗前的水质保持一致 6.1.5 容器、管道(不经过拆卸能观察的或验证时)内表面检查:清洗表面光亮,无粗糙 感,无茶垢等。
每批次 125
3、 T2 类短缺不允许出现。
pH 值
4.7-7.0
每调配缸 1
Brix
8.60-9.00
每调配缸 1
吸光度
2.5mm 比色皿 400nm 时 A: 0.23-0.49
每调配 1

内容物 具有该品种特有的颜色和滋味,无异 每调配缸 1

饮用水生产净含量检验作业指导书.doc

饮用水生产净含量检验作业指导书.doc

1目的规范产品净含量的检验操作,确保产品的净含量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以及公司要求。

2范围公司所有产品净含量的检验操作。

3具体内容3. 1批的确定同一班次、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产品为一批。

3. 2抽样方法和数量每批随机抽取3瓶样木用于检验净含量。

3. 3方法一:绝对体积法3. 3. 1检验原理和适用范围3. 3.1. 1本方法检验原理是将液体商品内容物直接倒入量器(一般为量筒),读取示值,即得到商品净含量。

木方法适用于流动性好,不挂壁的液体商品,如纯净水饮料等。

3. 3. 1.2由于本方法精确度相对较低,如果用本方法检验得出净含量结果与样本单位标注净含量的偏差绝对值小于5mL时应选用方法二进行检验,以方法二的结果作为最终检验结果报告。

3. 3. 2测量设备本方法检验计量设备主要是量筒。

在具体选择量筒吋,应满足量筒容量应介于样本单位标注净含量1〜4倍之间。

3. 3. 3检验步骤3. 3. 3. 1将样本单位内容物直接倒入量量筒中。

要求倾倒时内容物不得向筒外飞溅,且达到内容物在3分钟内滴出量少于1滴为止。

3. 3. 3. 2保持量筒垂直,并使液面与视线平齐,按液面的弯月面下缘读取示值。

该示值即为样本单位的净含量。

3. 3. 4检验数据处理并填写检验报告木方法由于直接测得净含量,所以净含量无需计算,直接将结果填写于“净含量检验报告” 中。

3. 4方法二:密度法3.4. 1检验原理与适用范围本方法检验原理是通过测量商品的内容物的重量和密度,以其重量除以密度进行计算,得到商品内容物的体积,即商品净含量。

计算公式为v= (6-1)样本单位密度二容虽瓶和其内容物重一容虽瓶重瓶量瓶的标称容量(6-2) P式中:V——商品净含量(体积);in ----- 商品内容物重量;P一一商品内容物密度,P二出 ;V瓶m,——容量瓶内容物重;V瓶——容量瓶容积(体积);本方法适用于商品内容物密度均匀或测量时可摇匀密度的液体商品。

如,饮用纯净水、果汁饮料、茶饮料、含乳饮料等。

果汁饮料作业指导书(合众饮料厂)

果汁饮料作业指导书(合众饮料厂)

果汁饮料作业指导书(合众饮料厂)果汁饮料作业指导书(合众饮料厂)目的鉴别、分析与热灌装饮料的生产、储存相关的危害和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手段,确保产品不会对消费者健康产生危害。

范围适用于热灌装饮料生产关键点的控制活动。

职责1.HACCP小组:建立、实施、维护和改善HACCP体系,监督HACCP体系日常运行情况,跟进改善结果。

2.部门主管:督导相关人员有效实施HACCP计划,持续改进运作中存在问题。

3.HACCP组长:对本手册的有效性负责。

程序1产品描述及用途声明1.1产品名称及主要成分。

1.2 微生物稳定性:通过高温杀菌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1.3 保质期和贮存:12个月;常温贮存。

1.4 运输方式:海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 1.5 包装形式:PET 瓶 1.6 饮用方式:直接饮用 1.7 消 费 者:适宜人群 2 过程流程图原多介一级除碱 原水二级精滤 饮验收投糖熔糖活性碳反应过滤单糖砂反渗一级RO 水过滤UHT杀注入封盖冷瓶 套标 打码 成品PET 瓶主剂确认冲氯水4根据知识、经验,及SY-HACCP-R-10704.01-01使用判断树工具确定CCP点方法对热灌装各过程进行危害分析,确定CCP点。

具体内容见危害分析工作表2表2多介质过滤物理的:无化学的:重金属生物的:细菌/大肠菌群水中添加的三氯化铁水中存有絮凝物质按SOP文件规定的频次检验水中铁含量按SOP文件要求对多介质过滤罐定期进行反正洗。

按SOP文件要求定期对多介质罐进行氯水消毒。

否一级碳滤物理的:无化学的:无生物的:细菌/大肠菌群水中存在细菌/大肠菌群按SOP文件要求对一级碳罐定期进行蒸汽杀菌。

否续表2产品描述:新源新果汁饮用方法:直接饮用贮存方法:常温消费者:适宜人群工序加工步骤潜在的危害危害的依据危害的预防措施CCP判定水处理除碱生物的:无物理的:无化学的:无原水杀菌生物的:细菌/大肠菌群物理的:无化学的:无原水存在有细菌/大肠菌群细菌/大肠菌群在水箱中繁殖1 水箱氯含量控制在6-8ppm2 每半年彻底清洗水箱是二级碳滤物理的:无化学的:三氯甲烷生物的:细菌/大肠菌群原水中存在三氯甲烷细菌/大肠菌群可能在碳缸中繁殖每年换碳,每48小时对碳缸进行反正洗1 碳缸每两周至少高温消毒一次2 根据微生物检测结果及时消毒是是精滤生物的:细菌/大肠菌群物理的:无化学的:无细菌和大肠菌群可能在精氯器中繁殖1精滤器每周至少高温消毒一次2每月更换滤芯3 根据微检结果及时消毒否续表2产品描述:新源新果汁贮存方法:常温饮用方法:直接饮用消费者:适宜人群工序加工步骤潜在的危害危害的依据危害的预防措施CCP判定单糖配制白砂糖验收物理的:无化学的:重金属生物的:霉菌/酵母/细菌白砂糖中存在铅/砷/铜等重金属白砂糖在制造、贮运过程中会存在霉菌/酵母/细菌污染和繁殖要求供应商每年提供权威机构的检验报告(包括铅/砷/铜等重金属检验)1、可口可乐公司认可的供应商采购原料,并要求供应商每批原料COA。

食品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食品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食品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1. 背景食品产品检验是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指导书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检验操作的指导,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2. 检验前准备在进行食品产品检验前,确保以下准备工作已完成:- 检验设备的校准和保养- 检验样品的准备和标识- 相关文件和记录的准备3. 检验流程食品产品检验的基本流程如下:1. 样品接收和登记2. 样品标识和记录3. 检验项目选择和准备4. 检验操作执行5. 结果录入和分析6. 报告编写和归档4. 检验操作指导根据不同的食品产品和检验项目,操作指导可能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一般性的检验操作指导:- 样品准备:确保样品的清洁、完整和代表性- 设备操作:按照设备操作说明进行操作,确保准确性和安全性- 检测方法:根据标准检测方法进行检测,遵循操作规程- 数据记录:准确记录检测结果和观察到的异常情况- 结果分析:根据标准要求和公司的要求进行结果分析和判断5. 质量控制在食品产品检验中,质量控制是确保检验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质量控制技术:- 样品平行检测:使用同一样品进行重复检测,评估分析的稳定性- 样品加标法:向样品中添加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评估分析方法的准确性- 参比物检测:使用已知浓度的参比物进行检测,校正和验证分析结果6. 安全和环保要求在进行食品产品检验时,注意以下安全和环保要求:-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和口罩- 定期维护和清洁检验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准确性- 合理使用和储存检验试剂和标准物质,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7. 食品产品检验注意事项在进行食品产品检验时,注意以下事项:- 严格按照检验标准和方法进行操作- 注意操作规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警示信息- 及时处理检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和问题- 详细记录检验操作和结果,确保可追溯性和可复审性8. 参考资料以上是食品产品检验作业的一些指导,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咨询食品安全管理部门或专业人士。

食品检验饮料检验作业指导书样本

食品检验饮料检验作业指导书样本

包装检查岗位职责与工作内容一、直接主管: 车间主任、工段长1.三、工作内容:2.准备好今天工作所用原始记录、报表;3.准备好合格证、外箱日期条码;准备好检测用器具: 比重计、量筒、折光仪、测漏液、电子称等;3.1每罐第一盒检测项目: 口感、气味、色泽、温度、比重、杂质、固形物含量;3.2生产过程中取样检测项目: 口感、温度、比重、杂质、固形物含量;3.3临近结束时抽检项目: 口感、温度、比重、杂质、固形物含量;4. 3.4每一次停机后, 重新开机要检测头几盒产品, 项目: 罐装量、杂质等物;5. 3.5如果成品奶中泡沫较多不易测定, 则对其进行固形物含量检测;6.检查纸盒(瓶子)成形后外观及密封状况;7.检查灌装后净含量(或称重)、批号与否对的(注意漏打批号);8.检查箱、盒、合格证、吸管与否一致;产品合格证领取、填制与发放:7.1合格证上应有检查员号码和生产日期;7.2按每个批号数量发放合格证;9.产品取样: 按品控部规定进行取样(取样要有代表性)并入库存储(标记);10.产品入库: 检查核算数量, 检查有无漏打及其他不合格状况。

(每一托盘应有标记: ①生产日期;②罐号;③批号;④数量。

)11.产品品尝后需倒掉, 其她人一律不得品尝;12.认真填写“包装检查登记表”和“包材领用及使用登记表”(后表需班长签字);13.生产结束后把各种记录上交到生产办公室。

检查员有权对车间卫生进行检查, 如卫生不合格班长签字。

饮料车间灯检岗位登记表审核: 填表人:阐明:原则上灯检人员每30分钟轮换一次, 记录填写可用“√”表达正常;无法用数字表达, 可用“严重”或“较严重”表达;无此项用“/”划掉, 备注栏内应填入停机起始时间及因素。

FM080401-E REV:1.0一、热灌装(含奶量25%)保质期90天标记为: R-25二、绿A(含奶量25%、瓶装)保质期90天标记为: C-25三、绿梦B(含奶量45%)冷藏、保质期30天标记为: L-45四、妙鲜乳(含奶量65%)冷藏、保质期30天标记为: L-65五、果汁(原汁含量≥50%)保质期90天标记为: G-50资料源自网络。

饮料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饮料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生效日期20141、取样:由卸笼岗位人员取杀菌后未喷码的单罐,每个杀菌釜取6罐,标记3R24 2014.11.06 13:56表示产品取自于2014年11月6日13:56分第2个杀菌釜的第3个循环的第4笼,具体抽样方案见工艺规程;2、感官检验:从每个杀菌釜的每个循环所取的6罐产品中随机挑取1罐产品检验其口感、色泽、糖度、粘度、PH,填写相应原始记录表格,以所有测的指标的平均值填写该批次成品检验报告;3、蛋白质测定:从上述检验过感官的单罐产品中,以调配缸为基数抽取8罐产品,检验蛋白质含量,步骤如下:计算:备注:X——试样中蛋白质的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 g);V1——试液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滴定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2——试剂空白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滴定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3——吸取消化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c——硫酸或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0.0140——1.0 mL 硫酸[c (1/2H2SO4)=1.000 mol/L]或盐酸[c (HCl) =1.000 mol/L]标准滴定溶液相当的生效日期2014氮的质量,单位为克(g);m——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F以6.38计算以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蛋白质含量≥1 g/100 g 时,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蛋白质含量<1 g/100 g 时,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脂肪测定:取上述检验过蛋白质的单罐产品,检验其脂肪含量,步骤如下:索氏提取法测粗脂肪含量:参照GB14772计算:X——样品中粗脂肪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m2——处理样品测得的粗脂肪收集瓶和抽提物的质量,单位为克(g);m1——脂肪收集瓶的质量,单位为克(g);m——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g);以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非浓缩橙汁检验作业指导书

非浓缩橙汁检验作业指导书

非浓缩橙汁检验作业指导书1 目的制定本公司非浓缩橙汁的采购及验收标准,以保证本公司生产产品的质量。

2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生产所用非浓缩橙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签、包装、贮存的要求。

3 参考引用标准GB/T 21731 橙汁及橙汁饮料4 检验标准及方法4.1 检验标准4.1.1 原料供应商首先向本公司提供“三证两报告一标准”。

“三证”:指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两报告”:产品出厂检验报告、经权威机构认证的产品检验报告单(进口产品提供出入境检验检疫报告);“一标准”:指质量指标执行标准。

4.1.2 感观要求4.1.3 理化指标4.1.4 微生物指标4.2 检验方法4.2.1感官检验取50克样品置于100毫升无色透明容器中迎光观察其状态、颜色和杂质,并嗅其气味、品尝其滋味。

与标样进行比较作出判断。

4.2.2 可溶性固形物测定按GB/T 12143规定的方法测定。

4.2.3 糖酸比按GB/T 12456规定的方法测定总酸(以柠檬酸计),再计算糖酸比。

4.2.3 果肉含量向2支刻度离心管中各加入10毫升检测样品,对称放入离心分离机,调整转速3000转/分,离心10分钟。

读取不溶性固形物所占的体积比,,即为不溶性固形物含量。

4.2.4 微生物指标分别按照GB4789.2、GB4789.3、GB4789.15规定的方法测定。

5 检验规则5.1 组批同批进货、同一规格的产品视为一批作一次验收;不同批次分别验收。

5.2 抽样每批抽1桶取样,用钥匙从每桶取样200g左右,分成2份,注明产品名称、批号、生产日期等,一份供检验用一份作为留样备查(保存到该批次产品使用6个月后)。

5.3检验分类5.3.1 来料检验来料检验项目为本标准中规定的感官、理化指标中全项及微生物中菌落总数。

应逐批进行检验。

5.3.2 型式检验5.3.2.1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1)出现较大质量问题时;(2)正常生产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作业指导书及检验规程

作业指导书及检验规程

碳酸饮料生产作业指导书1、目的指导生产人员生产操作,使碳酸饮料生产操作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碳酸饮料的生产操作。

3、职责3.1生产车间负责碳酸饮料的生产操作,并负责进行记录。

3.2检验室负责在制品质量检查,并负责不合格品的处置4、作业过程4.1工艺流程见文件《生产工艺流程图》4.2作业流程4.2.1原料验收选用符合产品标准的各类食品用原辅料,已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原果浆、果葡糖浆、白砂糖、食品添加剂等产品须采购有食品生产许可证(QS证书)的产品。

按《进货查验及记录规范》的规定进行验收,不合格原料严禁投入生产。

食品生产用各类原料必须使用食品级原料,农产品应新鲜良好,无萎缩、畸形、病虫及霉烂现象,不得使用来历不明的原料进行生产。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添加量应严格按照GB2760的规定。

4.2.1工艺水制取4.2.1.1每天生产前,对砂滤罐、碳滤罐进行5~10分钟“反、正”冲,直到排出之水无杂质。

4.2.1.2经砂滤、碳滤制取初滤水入水罐中备用。

4.2.1.3生产时打开初滤水罐底阀,并开启紫外线灭菌器,启水泵经5u和1u精滤和紫外线消毒器消毒以制取精滤工艺水,供生产备用。

4.2.2溶糖工序4.2.2.1根据配方要求准确称取并经复核无误之相应份量之果葡糖浆,加入350kg纯净水(属本日第一次生产时需先排出管内前一天所残存的纯净水约3~5分钟),使其完全溶解并继续加热至90±2℃,保温20分钟。

4.2.2.2保温结束后,启动泵把溶糖缸管道的糖浆回流到溶糖缸(持续3分钟)后,启动冷却水塔,并把糖浆经过5μ过滤器和板式换热器冷却至45℃±5℃,放至对应的调配缸。

4.2.3 配料调配4.2.4.1调配操作员按产品配方单规定的原料品种、数量和投料顺序,在“关键质量控制点监控记录上”登记好用量,复核查对无误后,严格按工艺规程进行投料、操作,严禁将不合格的原材料投料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装检验岗位职责与工作内容
一、直接主管: 车间主任、工段长
二、检验员的职位目的: 对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检测, 做到每盒、每件合格。

三、工作内容:
1.准备好今天工作所用的原始记录、报表;
2.准备好合格证、外箱日期条码;
3.准备好检测用器具: 比重计、量筒、折光仪、测漏液、电子
称等;
3.1每罐的第一盒检测项目: 口感、气味、色泽、温度、比重、杂质、固形物含量;
3.2生产过程中取样检测项目: 口感、温度、比重、杂质、固形物含量;
3.3临近结束时抽检项目: 口感、温度、比重、杂质、固形物含量;
3.4每一次停机后, 重新开机要检测头几盒产品, 项目: 罐装量、杂质等物;
3.5如果成品奶中泡沫较多不易测定, 则对其进行固形物含量检测;
4.检查纸盒( 瓶子) 成形后的外观及密封情况;
5.检查灌装后的净含量( 或称重) 、批号是否正确( 注意漏打批号
的) ;
6.检查箱、盒、合格证、吸管是否一致;
7.产品合格证的领取、填制与发放:
7.1合格证上应有检验员的号码和生产日期;
7.2按每个批号数量发放合格证;
8.产品取样: 按品控部要求进行取样( 取样要有代表性) 并入库存
放( 标记) ;
9.产品入库: 检验核实数量, 检查有无漏打及其它不合格情况。

( 每一托盘应有标记: ①生产日期; ②罐号; ③批号; ④数量。

)
10.产品品尝后需倒掉, 其它人一律不得品尝;
11.认真填写”包装检验记录表”和”包材领用及使用记录表”( 后
表需班长签字) ;
12.生产结束后把各种记录上交到生产办公室。

13.检验员有权对车间卫生进行检查, 如卫生不合格班长签字。

饮料车间灯检岗位记录表
生产品种/规格: 生产日期: 年月日
审核: 填表人:
说明: 原则上灯检人员每30分钟轮换一次, 记录填写可用”√”表示正常; 无法用数字表示, 可用”严重”或”较严重”表示; 无此项用”/”划掉, 备注栏内应填入停机起始时间及原因。

FM080401-E
REV: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