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虚词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课件知识点——表假设的文言虚词
22、吾其还也
23、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
心犹不死。” 24、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其教之不改而后诛之乎? 25、天其弗识,人胡能觉? 26、溱与洧,浏其清矣
27、北方其凉,雨雪其雱
2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29、彼苍天者,曷其有极
表假设的文言虚词
【变式训练】
30、既见君子,云其何忧
3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3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33、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表假设的文言虚词
【变式训练】
答案:
1—4:第三人称的领属关系“他的”“他们的”“它
的”; 5—7: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 8:第一人称代词“我”; 9—12:指示代词“那”“那些”;
13:指示代词“其中的”;
【变式训练】
27—29:在单音节形容词和象声词之前,起强调
作用;
30—32:句中无实意,凑足音节;
33:表示疑问语气。
解析:其字的主要用法。A代词,代第三人称,他
(它),他(它)的。B代词,代第一人称,我,
我的。C作指示代词。D作连词。E语气副词。 总结点评:明晰“其”字的文言用法。
可译为“吧”“啊”
解析:1、“而”,作第二人称代词,通“尔”,你、你 的。2、也可作连词,表并列,递进,转折,相承,假设 等。3、助词,副词词尾 总结点评:明晰“而”字的文言用法。
表假设的文言虚词
【变式训练】
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也(仍然、还是)。
二、表示假设关系的文言虚词列举 1、而;2、其;3、若;4、则
兼爱ppt课件高中虚词
介词
时间介词
表示时间关系的介词,如:在、 于、自、从。
பைடு நூலகம்
方位介词
表示方位关系的介词,如:在、对 、向、从。
方式介词
表示方式的介词,如:以、按照、 通过。
连词
并列连词
连接并列词语或句子的连词,如 :和、与、及、或者。
转折连词
连接转折关系句子的连词,如: 但、然而、却。
因果连词
连接因果关系句子的连词,如: 因为、所以、于是。
兼爱PPT课件-高中虚词
目录
• 虚词综述 • 常见虚词类型 • 虚词在高中语文中的运用 • 兼爱思想在高中虚词学习中的应
用 • 兼爱思想在古文阅读中的应用
01
虚词综述
什么是虚词
定义
虚词是没有完整词汇意义,但有 语法意义的词。
特点
虚词在句子中主要起连接、辅助 、强调等作用,是构成句子语法 结构的重要元素。
兼爱思想在古文阅读中注重修辞手法的分析,通过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理解文 章的深层含义和表达效果。
探究古文的行文特点
兼爱思想强调对古文行文特点的探究,通过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语言等行文特点,理 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意图。
兼爱思想在古文阅读中的价值
丰富教学内容
兼爱思想为古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丰富 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选取含有兼爱 思想的古文作为教学素材,引导学生 深入探究其中的思想和情感。
05
兼爱思想在古文阅读中的应 用
兼爱思想在古文阅读中的作用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兼爱思想强调对古文的整体理解和细节把握,通过深入分 析文章的思想、结构、语言等特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 读理解能力。
增强文化素养
兼爱思想融合了古代文化的精髓,通过阅读含有兼爱思想 的古文,可以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其 文化素养。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之虚词
• (3)表感叹 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4)表祈使。可译为“吧”。例:吾其还也。毋从俱死也。
• 2.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 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十二、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请以剑舞。《鸿门宴》
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 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 赋》)
六、若
1.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你的。
2.动词,像、如同;比得上 3、连词 (1)表假设,“如果”“假设” (2)表选择 ,“或“或者”
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 或者
某所,而 母立于兹 而 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 复音虚词(不译) 【而已】 罢了 【而后】才,方才。 【而况】即“何况” 【既而】【俄而】不久,一会儿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臣鞠躬尽瘁,死而 后已。
二、何
1、疑问代词:为什么、什么原因、哪里、 什么 2、疑问副词,放在句前或谓语前,译为怎 么、多么、怎么这样等; 3、复音词 [何如][奈何][若何] ,译 “怎么样”“怎么办” “为什么”等; [何以]即“以何(凭什么)”; [无何]译“不久” ;[何乃]译“怎能”
七、所
1、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 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 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 事物”、“所……的情况”等。
2、为+所,表被动 3、所+以,①……原因;②用来……的,
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
4、名词,地方。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劝学》:文言文实词和虚词(课件)
1.秦王必说见臣
2.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城:确实 4.燕王拜送于庭
5.秦王还柱而走
6.卒起不意
1.“说”通“悦”,高兴。 2.“反”通“返”,回来。 3.“振”通“震”,害怕。 4.“庭”通“廷”,朝廷。 5.“还”通“环’,绕。 6.“卒”通“猝”,突然,仓猝。
赢粮而景从
译:人们挑着粮食像影子一样跟从着他。(贾谊《过秦论》)
景,通“影”,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②名词作状语 就是指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对这个动词起着直接修 饰或限制的作用。
(2)词类活用的分类
将军身披坚执锐(《陈涉世家》) 坚,形容词作名词,坚硬的铠甲。
③形容词作名词
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 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 。
天所表示的语义增强了。
示仇恨、怀恨。
感情色彩变化 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 “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中性词,现在
发生了变化,这往往与它们意思的改变分 表示品德低,含贬义。 不开。
古今异义词的判定方法
(1)区分所给成语是否由两个词组成。古代汉语往往以单 音词为主,双音节往往有其固定的义项。
般包含在古义当中。
以东”,今义特指“山东省”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到 “偷”,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
了今天却变成另一个方面的意思了。
今义转移为偷窃。
词义弱化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强, “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全版.ppt
《烛之武退秦师》 1、《左转》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 体史书。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 位。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 称。 5、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 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课件
课件
所
(三)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 用,文言中也常见。 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 段和凭借。 1、表示原因的如: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游褒禅山记》)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课件
13隋书 唐·魏徵等85 14南史 唐·李延寿80 15北史 唐·李延寿100 16旧唐书 后晋·刘昫等200 17新唐书 宋·欧阳修、宋祁225 18旧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150 19新五代史 宋·欧阳修74 20宋史 元·脱脱等496 21辽史 元·脱脱等116 22金史 元·脱脱等135 23元史 明·宋濂、王袆等210 24明课史件 清·张廷玉、万斯同等332
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
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
“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
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 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
“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
兄事之。”张良出,要课件 项伯。
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 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 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 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 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
高中语文“四两拨千斤”——虚词ppt3 人教课标版最新精品课件
(一)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 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等。
(二)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 展趋势的词。如:走、跑、思考、学习、有、 存在、能、可以。
(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 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 词。如:老、好、漂亮、干净、纯洁。
今天 仔细 想 互相 噫
名词 形容词 动词
副词
语气词
语气词“的”和助词“的”的区别
“的”的后面能不能添相应的名词。能添加的是 助词,不能添加的是语气词。
删去“是、的”之后,句子的基本意思改变了的, “的”是助词,没改变的是语气词。
书
这本书是图书馆的。 助词,的字结构 这是图书馆的书。 助词,定语标志 关于科技方面的书。 助词,定语标志 昨天我去过图书馆的。 语气词
①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当地经济( )发展, 国家将在西部新建十大工程。
②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共发现28颗行星,它们( )存 在是通过间接渠道推出来的。
③风险投资的注入可以使你( )钱袋立即充盈,有实 力去市场拼抢厮杀谋求发展。
④他有“乒坛黑马”之称,具备快、灵、狠特点,是 欧亚高手取胜( )最大障碍。
“偶尔”跟“经常”相对,表示“次数少”。“偶然”跟“必 然”相对,表示“意外”。选项C中应该是表示意料之外的 意思,故应用“偶然”而非“偶尔”。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明确:左侧句子中加点词是虚词,具体说是虚词中的介词;右 侧句中加点词是实词,具体说是实词中的动词。
高中语文18个文言虚词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语气词 做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做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地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焉
表示判断语气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动词 通“呵”,喝问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表疑问语气,吗,呢
乎 表反问语气,吗,呢
语气 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吧 助词 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啊,呀
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相当于“于”,在文中有 介词
不同的翻译
词尾 ……的样子,……地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前赤壁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乎:于)(《醉翁亭记》)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乎:在)(《捕蛇者说》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前一个“乎”:在。后一 个“乎”:比)(《师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对)(《劝学》)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 而登仙。(《前赤壁赋》)
他的,他们的,她的,她们的,它的,它们的 第三人称代词,做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
他,他们,她,她们,它,它们 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我的,我(自己),你的,你
指示代词,表示远指,那,那个,那些,那里
指示代词,表示近指,这,这个,这些,这里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加强祈使语气,可,还是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虚词
常见的文言实词有以下120个: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另外还有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也属于考察范围。
文言虚词较之实词比较复杂,灵活多样,难以区分和把握。
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8个,即:之、其、而、则、以、乃、于、者、因、也、乎、焉、与、何、为、若、且、所。
识别常见文言句式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及固定句式等。
尤其是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考察的机率比较高。
同学们可以根据各种句式特点,以课文中的句子为依据进行归类整理,这样既熟透了课文(所谓拉网式复习),又识别和掌握了常见的文言句式。
用汉语翻译文言句这实际上是对考生综合运用文言文能力的考察,既有对实词的考察,也有对虚词的考察;既有对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的考察,又有对文言特殊句式的考察,同时也考察考生运用现代汉语组织语言的能力。
翻译文言句子,一般要看分数的设置,判断几个给分点,一般一个给分点是1分,然后判断哪几个重点实词必须解释出来,该句子含有哪几个特殊语法现象,必须通过翻译体现出来,一定要成竹在胸,不然,心中无数,乱翻一气,是没有多少胜数的。
能默写文言名篇高考一般是五句中任选其中四句,4分。
课内课外兼顾。
散文、诗词兼顾。
课内,要注意三种版本交叉背诵的篇目。
就目前而言,三种版本交叉背诵的篇目为:《师说》、《饮酒》、《琵琶行》(第二段)、《梦游天姥吟留别》、《项脊轩志》(第一段)、《六国论》。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劝学》:文言虚词(课件)
掌握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方法
(1)注重课本,系统积累 文言虚词题是高考与课本联系最直接、最明显的部分。可以把每一个虚词 的不同词性及其不同意义附上课文中的例句,熟记于心。 (2)根据语境分清虚实 文言虚词主要指代词、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有的虚词兼有一 部分实词义,如“之”“与”“因”等,在不同语境中要注意区分。 例:“因”,作为实词“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名词,原因、缘故)” (《孔雀东南飞》);“导大窾,因(动词,顺着、顺应)其固然”(《庖丁 解牛》)”等。作为虚词“或因(介词,依、随着)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兰亭集序》);“不如因(介词,趁机、趁着)善遇之”(《鸿门宴》)”等。
虚词:之。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两个“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考点分析
文言文中虚词
基础知识积累
1.概念理解 文言虚词是区别于文言实词的一个相对概念。这里的“相对”可以从两方 面理解: 一是相对于文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的范畴,文 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二是具体到某一个词,会有虚词的义项,也会有实词的义项,所以不能说 哪一个词一定是虚词,虚词在特定语境中也是会做实词的。
易混虚词用法辨析
(1)“以”的介词和连词用法辨析 “以”是文言文里的“活跃分子”。由于语境的不同,“以”既可以作介 词,又可以作连词,还可以作动词(实词用法略)。 ①作介词 a.从语法位置上看。“以”作介词时,语法位置最为灵活。它有时处在主 语和谓语之间,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有时又与名词或名 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成为后置状语,有时还省略其宾语,单独出现在句中。 如“具以沛公言报项王”的“以沛公言”作状语,“以”译为“把”。 b.从意义作用上看。“以”作介词时,常跟后面的宾语组成介宾短语,表 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方位、对象等。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虚词
(四)焉
代词或兼词VS语气助词 如何区分“焉”是代词或兼词还是语气助词?我们只要注意辩别,就有 规律可循。只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句尾的“焉”字即为语气助词,否 则就是代词或兼词。
1.主语是表示处所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时,句尾的“焉”字为语气助 词。
如“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石钟山记》)中的“焉”表陈述语气。 2.主语是代替表示处所、范围、方位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代词时,句 尾的“焉”为语气助词,如“此之谓三有礼焉”(《孟子·离娄下》), “此”为代词,指前文所说的三个方面的事情,“焉”表陈述语气。
C.连词,表承接,可不译;表转折,意为“却”。句意:而范文正等先生又接着为 此写下诗歌。/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 D.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但苏武得以生还。/是为了防备其它盗 贼的进出和意外变故啊。故选D。
12.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考其意制,中分一物而两之,授者、受者各执其半以待参 验,则符瑞圭璋亦其物也。
3.表修饰VS表顺承
前者侧重“而”后面的动词,“而”前面的词作状语, 修饰后面的动词;后者强调先后关系。例如: (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后面的动词,一般不译。 (2)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而”表顺承关系,不译或译为“就,接着”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文言虚词含义及其用法课件20张
在”“到”
——《五石之瓠》
为什么不把它系 在腰间作为腰舟 在江湖之上浮游 呢?
虚词:者
中 国 风
虚词
义项
例句
例句翻译
代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动宾词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 智慧的人不会困惑,仁
组后,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 者不惧。”《论语》
德的人不会忧虑,勇敢
“的人”“的事物”。
的人不会畏惧。
表因果,译为“因 ”知止而后有定“《大学之道》
为...所以...”,需推
理得出。
表目的,译为“为 ”故亏父而自利“《兼爱》
了”。
看见有德行的人要向他看齐,看见
没有德行的人更要反省自己啊。 靠近有道德的人,然后匡正自己。
有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
人如果不仁德,他如何对待礼呢?
边敲着船边,打着节拍,边应声高 歌。
啊”
《论语》
更要反省自己啊。
虚词:而
中 国 风
虚词 义项
例句
表并列,译为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 “和”“还”“而且”, “任重而道远”《论语》
前后可互换位置。
例句翻译
做事勤勉还言谈谨慎。 责任重大而且路途遥远。
表递进,“不仅...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而且”,强调更加。
助词,用在句末,与疑问词相配合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 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
表示疑问。
乎?“《论语》
去实践它呢?
用于名词之后,标明语音上的停顿,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想要治理国家,先要使
者
并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断。
《大学之道》
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 有序。
用在结果分句后,表停顿。
高中语文文言文虚词参考 公开课件
如“哗哗”、“轰隆隆”。
汉语中的许多词性,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会 发生变化,也即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并不相同。 因此,要学好词性,必须掌握语境中的词性。
• 请看下面的例子: 1、 发明,可作动词或名词。 ①这是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这里的“发明”指某 种成果或产品,是名词。) ②科学家发明了计算机。(这里的“发明”指研究 开发,是动词。)
什
么
很
头
试
常
变
成
我
自
己
你
部
多
时
完
弄
。
但
戏
候
在
这
样
做
时 现 镜 有
场
一
个
就
穿
我
不
想
后
不
好
的
后
和
尔
是
等
我
果
就
戴 。
是 东
得
你
可
希
当
你
真
以 的
■电你是否有这样经历,当 你在做某一项工作 和学习的时候,脑 子里经常会蹦出各 种不同的需求。比 如你想安 心下来看2小时的书,大脑会 蹦出口渴想喝水, 然后喝水的时候自 然的打开电视。。 。。。。,一个小 时过去 了,可能书还没看2页。很多 时候甚至你自己都 没有意思到,你的 大脑不停地超控你 的注意力,你就这 么轻易 的被你的大脑所左右。你已 经不知不觉地变成 了大脑的奴隶。尽 管你在用它思考, 但是你要明白你不 应该隶属 于你的大脑,而应该是你拥 有你的大脑,并且 应该是你可以控制 你的大脑才对。一 切从你意识到你可 以控制你 的大脑的时候,会改变你的 很多东西。比如控 制你的情绪,无论 身处何种境地,都 要明白自己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整体概况
+ 概况1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2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3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2
《考试说明》要求: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20 附常见文言虚词: 计 个 见教材(必修)单元知识
之 其 而 则 乃 (第二册)
14
因 表凭借,依靠。如:因人之力而敝(破坏)之。
介词,依照、根据。如: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又 :趁着,如:因其无备,卒然击之。
因击沛公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沿袭:蒙故业,因遗策。
介词:由于、由、通过。如: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副词:于是、就。
1. 相如因持璧却立。 2. 秦军解(松懈),因大破之。
15
与
先看例句:
如: 欲加之最,其患无辞乎?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6
而:作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也可作连词,
表并列,递进,转折,相承,假设等。如:
余知而无最也。
(你)
故其国富而兵强。
(并列、不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而且)
知文而不知武,知一而不知二。 (却)
林木茂而斧斤至矣。
(于是)
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 (如果)
于其身也,则耻师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⒌表并列。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8
乃:
☆作副词,
于是,这才: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却,竟然: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第二人称代词: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表判断:
其实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这很容易记!
乃夷门抱关者也。
9
讲解:以 于 然 若 为 因(见第三册P312-323)
★连词:格式为“修饰语+而+中心词”
如:⑴ 人立而啼。
⑵ 吾恂恂而起。
7
则:可作名词,“准则”,如“以身作
则”;
作动词,“效法”。
以作虚词为主,有下列用法:
⒈乃、是、就是,可 表判断。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⒉连词。相当于“就、 便、那么”。
故木受绳则直。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⒊连词,表转折。 ⒋连词,表假设。
连词,相当于“而”,只表并列,
如:夫夷以近,则险以远。 表示在……时候,
与方位名词配合使用: 以上,以东。
以秦昭王四十八年 正月生于邯郸。10
于:
介词,译为:在、从、到、向、对于。
如:达于汉阴;
不求闻达于诸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复音虚词“于是”: 1、在这时、在这件事上:吾父死于是。 2、同现代汉语的“于是”: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作动词,认为、以为,如:不以为然。
以:
用: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作介词,如:孙膑以此名显天下。
又表目的:楚人伐宋以救赵。敛资财以送其行。
表原因,另有复音虚词“是以、以是”,作“因此”解。 如:以是分兵屯田,为久驻之计。
介词“用”,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表凭借……身份、按照。
故以言举人,若以毛相马。
2.所以→表原因: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表凭借 :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3.为+所→行将为人所并。 为天下(所)笑。 另:作名词,表处所: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以 于 然 若 为 因 (第三册)
所者何且
(第四册)
也矣焉乎
(第五册)
与 (单元知识未介绍)
3
讲解: 之 其 而 则 乃 (第二册)
之:是一个多类词,主要有三种用法。
1、作代词,在动词或介词后,相当于“他(们)”、 “她(们)”、“它(们)”。
如: 人非生而知之者---人称代词 均之二策 ---指示代词
A、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给)
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结交)
总CD、、结呼玉:尔斗此而一处与双之,的,欲“行与与道 亚”之父均人。为不动受。词,但应记住还有:((赠给送))
◇参加,读yù:蹇叔之子与师。 ◇赞许,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此外——
句末语气词,读yú,表疑问或感叹,常通“欤”。
如:若夫淫雨霏霏……; 至若春和景明……13
为
⑴动词,这较为常见,
如“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统治)
⑵ 又表被动,上例中的“为……所”即是。
⑶介词:给、向、对、替。
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
为击破沛公军。
⑷也可表目的,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⑸ 表语气:何辞为?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主语>
<谓语>
◆宾语前置的标志: 何最之有?
哈, 我知道了!
◆语气助词: 怅恨久之 顷之 5
其:可作代词,代人、事、物等。
如:其将归见其亲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又代“其中的”,如: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
作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 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
句中语气副词:表猜测、反问、期望或命令等。
介词:表比较,解作“胜过、比”。 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表被动,引出动作的施动者。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11
然
1.作动词:燃烧,即后来之“燃”。
2.是的、对的;认为……对的:成然之。 3.指示代词,这样、那样。
如: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4. 复音虚词“然则”:这样……那么
如: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必多(赞赏)也。 然则何时而乐也?
复音虚词:孰与、与……孰,如: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吾孰与徐公美?
介词:跟、和、同,如:……,与曹操共争天下。 16
17
讲解:所、者、何、且(第四册P299-304)
所: 所+动词 “所以”连用
“所”字的用法基本就这三种。
例:
为+所
1.所+动词→表……的人(事、物、地方) 如: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5. 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
如:杂然相许。
烨然若神人
12
若 像、好象,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更若役,复若赋,则若何?
表假设,如果,
如:1、天若有情天亦老;
2、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复音虚词“若夫、至若”,为句首语气词。用于引起下文, 意思为“至于说到……”。
2、作动词,相当于“去、往、到 ……去”等 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4
之: 3、作助词,如作结构助词,或补充音节。
◆定语的标志: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词,相当于“的”字。
如:永之人争奔走焉。
今日之事如何?
◆取消句子独立性:格式——主语+之+谓语,不译。
如: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水也。
<主语>
<谓语>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