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主义文学和卡夫卡
表现主义文学
表现主义戏剧:斯特林堡《鬼魂奏鸣曲》与奥尼尔《琼斯皇帝》
表现主义电影:《卡里加里博士》
表现主义文学流露出一种普遍的抽象化倾向, 作品往往具有浓郁深厚的象征意蕴。作家 们所追求的心灵真实,实际上是一种普遍 地揭示精神本源的真实。
蒙克《生命之舞》
抽象表现主义:康定斯基《第一幅水彩抽象画》
再次,表现主义文学在语言风格上,常常 表现出一种冷漠旁观和平淡冷静的客观态 度,用电报式的简洁、冷漠的语言是一个完全统一协调的运动,其成员 的政治信仰和哲学观点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但他们大都受康德哲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 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强调反传统,不满于 社会现状,要求“革命”。 在创作上,他们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要 求进而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 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的描绘而揭示人的灵魂;要求 不再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而展示 其永恒的品质。
表现主义与同时发展着的后期象征主义既 有相同的方面 ,如对精神、情绪等内心因 素的侧重;也有不同的地方。 表现主义者对社会现实和人类前途有很大 的关注,显出一股干预生活的热情;象征 主义者往往遁入象牙之塔,不大关心世事。
代表作家
诗歌:奥地利的特拉克尔和德国的海姆、 贝恩等 。 戏剧:瑞典的斯特林堡、德国的托勒尔、 美国的奥尼尔、以及爱尔兰的奥凯西等。 小说:奥地利的卡夫卡等。
三、表现主义的美学特征和艺术技巧
首先,表现主义提出艺术“不是现实,而 是精神”、“是表现,不是再现”的口号。 表现主义文学注重通过文字的媒介讲述出 来的某种内心真实,作品内容与客观对象 脱离,仅作为情感心绪的宣泄。
表现主义绘画:蒙克《呐喊》
其次,表现主义大量通过主观幻觉、梦境和错觉, 以及扭曲变形等手法来表现生活。
表现主义文学和卡夫卡讲解
《变形记》一反资产阶级人文主
义者关于人的观念:人是宇宙的精 华,万物的灵长。而是真实的描写 了现代人的卑微,他们像一只只风 干的鸡爪,那么猥琐,那么孤独, 那么可怜!
艺术特点
1、在艺术上,作者认为,世界是荒 诞的,根本无法认识的,无法理喻的, 只有通过荒诞的形式才能感受到这个荒 诞的世界。所以不用优美清新的语言去 编造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不用生动、 形象的语言塑造高大完美的英雄想象, 而是打破外在事物的表象,按照作者内 在情感重新组被称为“孤独三步曲” 的《美国》、《审判》和《城 堡》是三部未完成的杰作。
B、《变形记》
作品分析 表现了人的异化, 人和他周围的环境 以及人的对立,人 在这种环境中的无 能为力的恐慌感。
《变形记》原版封面
《变形记》中的“异化”,不 仅仅表现在格里高尔的“异化”, 更深刻的表现在人际关系、伦理 关系的异化上:人一旦一无所用, 家庭、朋友间温情脉脉的面纱便 全被撕破。
第三讲 表现主义文学和卡夫卡
一、基本特征
1、表现主义强调主观感受,表 现内在实质,要求艺术表现人 的“本质的东西”和“深藏在 内部的灵魂”。
2、象征手法是表现主义最基本 的艺术手法,因此它又被看 作戏剧、小说中的象征主义。
3、他们还常常采用传统文学为使 用的潜台词、呓语、幻景、梦景、 假面具、同步法等现代手法,描写 人的下意识,梦魇等内心状态,还 常常使他们笔下的人和事异乎寻常 的扭曲、变形,这也是表现主义的 一个显著特征。
3、作品具有浓厚的象征性色彩,使 用了一系列象征性的表现主义手法, 如格里高尔变为大甲虫,实质上是不 可预见的灾难的象征;如格里高尔家 人的态度,实质上是麻木的、尚未意 识到自身变形的“众生相”的象征, 是更为可悲的变形者的象征。
第三章 表现主义
第三章:表现主义文学表现主义于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而后蔓延到欧美各国,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表现主义文学善于透过事物的外层表象,展现内在的本质,从人的外部行为揭示内在的灵魂;善于直接表现人物的心灵体验,展现内在的生命冲动。
表现主义的流行是对注重外在客观事实描写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反拨,它的反叛精神对其他现代主义流派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奥地利的弗朗茨·卡夫卡(1883-1924)20世纪德语文学史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奠基人。
一八八三年七月三日,弗兰茨•卡夫卡生于奥匈帝国治下的波希米亚(今捷克西部地区)首府布拉格。
他的父亲是一个白手起家的犹太商人,母亲是个气质忧郁、耽于冥想的家庭妇女。
卡夫卡幼时受的是德语教育,一九○一年进入布拉格大学攻读日耳曼语言文学,但不久便迫于父命改学法律,并于一九〇六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自一九○八年起,他供职于一家半官方的工人工伤事故保险公司,一九一七年患肺病,一九二二年因病离职,一九二四年六月三日病逝,只活了四十一岁。
卡夫卡短暂的一生中充满了不幸。
他所处的时代、他的社会生活环境、他的家庭,都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卡夫卡生活的时代正是奥匈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末期。
当时在布拉格,民族矛盾、政治矛盾十分尖锐,帝国摇摇欲坠。
作为犹太人,卡夫卡与斯拉夫人没有什么来往,而布拉格的多数居民是斯拉夫人;他受的是德语教育,这使他与周围的人没有共同的语言;他既不是完全的奥地利人,也不是捷克人。
作为保险公司的雇员,他不属于资产者;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劳动者。
他的父亲性情暴烈、作风专横,在家庭中有着绝对的权威。
卡夫卡从小就感到来自父亲的压力,一生都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
他曾三次订婚,又三次主动解除婚约,始终未能建立自己的家庭。
卡夫卡的生活环境以及内向的性格,使他把写作当做惟一的精神寄托。
卡夫卡自幼酷爱文学。
早在学生时代,他就大量阅读世界名著,并涉猎斯宾诺莎、尼采、达尔文等人的学说,受丹麦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恺郭尔思想影响,也研究过中国的老庄哲学。
表现主义文学和卡夫卡
2、象征手法是表现主义最基本的艺术手法,因此它又被看作戏剧、小说中的象征主义。 《变形记》一反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关于人的观念: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3、作品具有浓厚的象征性色彩,使用了一系列象征性的表现主义手法,如格里高尔变为大甲虫,实质上是不可预见的灾难的象征;
义。 表现了人的异化,人和他周围的环境以及人的对立,人在这种环境中的无能为力的恐慌感。
第三讲 表现主义文学和卡夫卡 表现了人的异化,人和他周围的环境以及人的对立,人在这种环境中的无能为力的恐慌感。 第三讲 表现主义文学和卡夫卡
所以不用优美清新的语言去编造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塑造高大完美的英雄想象,而是打破外在事物的表象, 按照作者内在情感重新组合,人物、情节都为表现主观思想的存在。 他与爱尔兰的乔伊斯、法国的普鲁斯特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重要奠基人。 1、在艺术上,作者认为,世界是荒诞的,根本无法认识的,无法理喻的,只有通过荒诞的形式才能感受到这个荒诞的世界。 《变形记》一反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关于人的观念: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梦景、 假面具、同步法等现代手法,描写 人的下意识,梦魇等内心状态,还 常常使他们笔下的人和事异乎寻常 的扭曲、变形,这也是表现主义的 一个显著特征。
二、卡夫卡
1、生平介绍
卡夫卡(18831924),出生于布拉 格一个犹太商人之家, 是一位德语业余作家。 他与爱尔兰的乔伊斯、 法国的普鲁斯特被认 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 的重要奠基人。
2、思想特点
孤独意识 • 恐惧意识 • 障碍意识 • 负罪意识
卡夫卡铜像
现代主义文学(二)卡夫卡
现代主义文学之二表现主义文学一、表现主义文学表现主义,是指艺术中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导致对客观形态的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的一种文学思潮。
它的理论纲领是“艺术是表现不是再现”,文学不应再现客观现实,而应表现人的主观精神和内在激情,表现作家透过表象所把握到的事物的本质,而对事物外在形态的精确描绘毫无意义。
二、“表现主义文学”的渊源1、“表现主义”一词最初是1901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马蒂斯画展上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一组油画的总题名。
1911年希勒尔在《暴风》杂志上刊登文章,首次用“表现主义”一词来称呼柏林的先锋派作家。
1914年后,“表现主义”一词逐渐为人们所普遍承认和采用。
弗兰茨·马尔克《林中鹿》2、传统艺术中的表现主义艺术在北欧各国的传统艺术中早就存在着表现主义的因素:在早期日尔曼人的蛮族艺术、中世纪的哥特艺术、文艺复兴中的鲍茨、勃鲁盖尔等画家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变形夸张的形象、荒诞的画面艺术效果,这些都表露出强烈的表现主义倾向。
格雷考1595年或1610年的《多莱多风景》与20世纪的表现主义作品有惊人的类似处3、“表现主义”的现代影响20世纪表现主义的主要基地是德国,这决定于德国的社会现实,同时受到尼采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影响。
尼采《悲剧的诞生》:将古代艺术分为两类,阿波罗式的艺术是理智、秩序、规则和文雅的艺术;狄俄尼索斯式的艺术是恶毒、混乱和疯狂的艺术。
阿波罗式的艺术代表着理智的理想,而狄俄尼索斯式的艺术则来自于人的潜意识。
表现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狄俄尼索斯式的:鲜艳的颜色、扭曲的形式、绘画技巧上漫不经心、平面、缺乏透视、基于感觉,而不基于理智。
三、“表现主义文学”代表作家及作品诗歌领域:奥地利的弗朗茨·韦尔弗、德国的格奥尔格·海姆、高特弗里德·贝恩;戏剧领域:瑞典的斯特林堡,德国的格奥尔格·凯撒,美国的奥尼尔;小说领域:奥地利卡夫卡。
第7章 表现主义文学
二、从“美国”到“地洞”
《判决》:这篇小说通常被看作一篇关于“父 子冲突”的寓言。卡夫卡在表现“父子冲突” 的同时,也着重表现了父子之间的共存和联系。
《变形记》:这篇小说被普遍认为是一则关于 当代西方社会人的异化的寓言。“人变为甲虫” 成了现代西方人生存状态与心灵感受的寓言。
《美国》:小说中的“美国”并不是指那个历 史上、地理上的具体的美国,它只是一个语意 漂浮的象征符号,批评家和读者完全可以根据 自己的理解将其锚泊在任何一种稳定而清晰的 意义上。
第七章 表现主义文学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卡夫卡 第三节 尤金▪奥尼尔
2
第一节 概述
表现主义文学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极盛于 20年代和30年代的德国、美国等国。表现主义最初萌 生于艺术领域,随后扩展并演变为文学运动。表现主 义艺术着重描述并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情感,而不是自 然界的客观事实,或基于这些事实的抽象观念。表现 主义强调艺术是表现而不是再现。表现主义文学在戏 剧和小说方面成就最大。
✓ 《美国》的主人公卡尔·罗斯曼面对的还算是一个广阔的世界
✓ 《审判》中的约瑟夫·K的活动场所就缩小到大街上、走廊上和工地上了
✓ 《城堡》中的K进而被限定在客栈与村庄里
✓ 老光棍勃鲁姆费尔德便只能龟缩在自己的房间里
✓ 绝食大师更进一步,被关在铁笼里
“耗子王国”的歌手——
✓ 杂耍艺人的世界就是一根秋千
2022/12/31
表现主义文学首先产生于德国,形成了德 国的表现主义戏剧运动。其代表作家是凯 撒和托勒,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从清 晨到午夜》和《群众与人》。
瑞典戏剧大师斯特林堡可谓表现主义的先 驱。他的代表作是《鬼魂奏鸣曲》。
表现主义文学-卡夫卡
K是卡夫卡笔下自传性的人物
卡夫卡曾经在日记中写道:“生活有求于 我的东西,我什么都没有带来,我随身带 来的仅仅是人类的普遍的弱点。我把弱点 当做时代的消极面紧紧地握在我手里。” “在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刻着:‘我能够摧 毁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上则刻着: ‘一切障碍都能够摧毁我’。
如是——卡夫卡
《在流放地》:被判刑之后,罪犯被绑在那架精 妙的机器上,由机器在他身上刻下他违反了的律 条。这律条只是短短的一句,却要用相当繁复花 哨的书法刻出来,刻遍罪犯的全身。罪犯开始只 是感到痛苦,过了大约六个小时之后,他会开始 觉醒,开始用心解读机器在他身上刻画的字迹。 “用眼睛辨认那些文字不是那么容易;犯人却要 凭身上的创口解读,就更费力了。”机器不断地 将刻痕加深加复杂,因为罪犯需要六个小时才能 读懂;之后机器刺穿他的额头,把他叉起来丢进 坑里,执刑者们把他埋掉。(诡异,夸张的描写 手法,让读者感同身受,体现出酷刑的残忍)
弗兰兹· 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
在 20 世纪现代主义小说史 上,弗兰茨 · 卡夫卡堪称是 一个奠基者。 奥地利著名作家,被尊为 “现代主义小说的鼻祖”。 虽被公认为是表现主义大 师,但他的小说对现代主 义各个流派都产生了或大 或小的影响。
(一)生平简介
“城堡”的象征意义
生活扭曲了作家,作家就会病态地反映生活。城 堡象征着罪恶的力量,包容了卡夫卡所生活的奥 匈帝国:等级森严,权贵高居于平民之上,使人 可望而不可即,官僚机构密密层层,象迷宫一般 强大而又神秘,权贵与小人物之间的隔绝和对立, 是根本无法缩小和消除的。
2、主人公K
K是被卡夫卡完全抽掉了“自我”,而成为了“群 体” 的人的象征。他是一个被社会压扁了身子吓 破了胆的小人物,具有双重的批判性:一方面值 得同情,一方面又令人厌恶。他的目的是那样的 卑微,只要求在大千世界上获得一席之地,然而 却办不到;这一方面是因为城堡当局窃居高位, 根本不理睬有这么一个小人物的存在;另一方面, 他又不敢、也不想正面抗争,因而他就永远无法 摆脱自己的困境,他诚惶诚恐地爬向敌人的战壕, 是为了向胜利者投降,乞求敌人的收容和恩典。
表现主义文学及卡夫卡小说赏析
及卡夫卡小说的艺术特点
表现主义是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 代盛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文艺思 潮。它首先出现在德国,盛行于 奥地利,进而在瑞典、波兰、英、 法、美等国广为流传。它起于绘 画,后来在音乐、戏剧、小说、 电影等整个文艺领域中获得发展。
表现主义文学是20 世纪初盛行于德国、 奥地利、北欧、俄国、美国的文学流 派,代表作家有瑞典的斯特林堡、德 国的托勒尔、奥地利的卡夫卡等。这 个流派在创作 上强调表现主观感受, 注重内在心灵、感觉体验的表现,主 张透过事物的表面揭示内在本质。多 采用象征、隐喻、抽象、夸张、变形 的表现手法,以突出主观感受。
语言风格
表现主义文学在语言风格上,常常表现出一种冷漠 旁观和平淡冷静的客观态度,用电报式的简洁、冷 漠的语言进行叙述描写,很少抒情议论。
表现主义文学作品中还常常随心所欲地使用新奇 的语言,奇特的倒装、定冠词的省略、词语的重 复、扭曲句子结构等方式,形成了一种过于紧张 而急促的节奏,藉此表现人物内心激烈狂热、喧称的叙述手法,“作者”与主人公 “我”是与故事同质的身份。“我”是孤独的、痛苦的,“离群索居、 寂寞孤独,只是做着我的毫无指望,但对我来说不可或缺的小小研究”叙 述者以第一称的视角,以个人化的角度,深入“我”的内心,用内心独白 的方式讲述“我”的耳闻目睹﹐复杂的内心世界。“我”在回忆年轻 时期时,“叙述者”就有两种眼光交替,一个为叙述着“我”追忆往 事的眼光,另一个为被追忆的“我”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我”回 想起我年时代的一件事,“我当时处在一种快乐之极﹑无法解释的骚 动不安的状态中,这种状态大概每一条狗儿时都经历过,我当时还是一条 很年轻的狗,一切都令我满意,一切都与我有关联。”
卡夫卡提出艺术不应是对客观现实的单纯墓写,而应是自我内心世 界的表现,并强调用主观的表现方法来再造世界,在这种艺术观的指 导下,他的创作表现出强烈的主观色彩,带着他深深的心灵印记。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名词解释
1.现代主义(1)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最早于19世纪70—90年代流行于法国。
20世纪20—40年代象征主义走出法国波及全欧,形成了具有国际影响的后期象征主义流派。
后期象征主义仍然坚持以象征暗示的方法表现内心“最高的真实”。
反对过多强调主观精神的自由与无限,以至走向过分抽象化,也反对过于强调客观事物的形象、具体而走向平淡无意蕴,同时又反对前期象征主义的隐晦艰深,主张情与理、主观与客观、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
后期象征主义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诗歌创作。
英国的艾略特是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
代表作《荒原》(2)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出现最早的一个思潮流派,表现主义的中心在德国,20—40年代达到鼎盛,成为20世纪头30年最有声势、最为重要的先锋派文艺运动。
表现主义文学善于透过事物的外层表象,展现内在的本质,从人的外部行为揭示内在的灵魂;善于直接表现人物的心灵体验,展现内在的生命冲动。
奥地利的弗朗茨·卡夫卡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家。
此外还有美国的尤金·奥尼尔,是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
代表作《琼斯皇》、《毛猿》。
(3)意识流小说(im):20世纪20、30年代流行于英、法、美等国的一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意识流小说不重视描摹客观世界,而着力于表现人的内心真实,特别是着力于表现人的意识流程,从而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和结构方法,用心理逻辑去组织故事。
法国小说家马赛尔·普鲁斯特是西方意识流小说的奠基者,现代主义文学先驱,代表作《追忆似水年华》。
另外还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2.后现代主义(1)存在主义文学是在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基础上产生的现代注意文学流派之一,是一种对存在主义哲学进行形象阐述的文学思潮.它于20世纪30年代末兴起于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影响欧美,波及亚非诸国,50、60年代达到高潮,70年代逐渐衰弱,80年代随着萨特的去世而结束。
它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寓哲理于形象、情节中,其基本主题是表现人生的荒谬与痛苦、人的被异化,不拘一格地运用传统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及各种技巧,体裁是小说与戏剧。
外国文学2名词解释
威塞克斯小说:指19世纪英国作家哈代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是一类被他称作“性格与环境”的小说,包括:《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
由于这些小说主要以英国西南部多塞特郡及附近地区为背景,哈代在小说中给它起了一个假想的名字“威塞克斯”,所以又称之为“威塞克斯小说”。
这类作品一般以威塞克斯人的命运不测为主题,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
复调小说:复调本是音乐术语,指多声部音乐,著名文艺家巴赫金称陀氏的小说是“复调小说”,复调性指的是“多声部”小说、全面对话的小说,复调小说的主人公不仅是作家描写的对象和客体,也是存在着独立意识、表现自己观念的主体,主人公与作家的关系是平等的对话的关系,各自有其独立意识,不可替代。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是复调小说的典范。
小人物:19世纪俄国文学中由普希金开创的一类艺术形象。
他们是小公务员或城市底层人民的典型,社会地位卑微,在经济上极度贫困,他们的安分守己、性格懦弱,胆小怕事,不敢反抗,成为被侮辱被损害的对象。
普希金的《驿站长》里德维林是第一个小人物的形象,果戈里、陀斯妥耶夫斯基都塑造过这类人物形象。
多余人:19 世纪30年代以后俄国文学史中出现的一类贵族青年典型。
他们出身于贵族,接受了西方启蒙主义思想,有民主自由的要求,要求变革专制农奴制的社会现实,但由于他们阶级和自身的局限性,自恃清高,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远离人民,想要有所作为而实际上无所作为,忧郁苦闷,最终一事无成,成为生活中的“多余人”。
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是第一个“多余人”形象,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都属于“多余人”形象。
自然派:指19世纪40年代--60年代,以果戈理为代表的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真实描写和强烈批判沙俄农奴制罪恶,以下层人民为作品主人公,同情下层人民,反映人民疾苦,描绘现实日常生活图景。
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倾向。
奥地利文学家卡夫卡的简介
奥地利文学家卡夫卡的简介卡夫卡奥地利著名作家,他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
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卡夫卡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卡夫卡生平简介弗兰兹·卡夫卡是奥地利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出生于犹太商人家庭。
在卡夫卡简介中,提到最多的是他生命的短暂和他一生所遭遇的不幸。
他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生活环境,以及他的家庭都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883年7月3日,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幼时接受的是德语教育。
1901年进入布拉格大学攻读日耳曼语言文学,后来迫于父命改学法律,并于1906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1908年起,卡夫卡在一家半官方的工人工伤保险公司供职,1917年患肺病,1922年病休,1924年6月3日病逝于维也纳附近的基尔林疗养院,终年41岁。
从卡夫卡简介中可以看出,他的一生非常短暂,年仅41岁就离开了人世。
而且,卡夫卡的一生也是非常不幸的。
他生活的时代正是奥匈帝国的末期,当时的布拉格,民族矛盾、政治矛盾十分尖锐,帝国摇摇欲坠。
作为犹太人的卡夫卡与撕拉夫人没有什么往来,而布拉格的多数民族是斯拉夫人;他受的是德语教育,这使他与周围的人没有共同语言,这样一来他的生活显得特别孤立。
卡夫卡的父亲是个白手起家的商人,性格刚强,在家庭中有绝对的权威,对自己唯一的儿子态度简单粗暴,作风专横。
卡夫卡从小就感觉到来自父亲的压力,一生都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
这样的生活环境以及他内向的性格特点,以至于写作成为他唯一的精神寄托。
卡夫卡真的是犹太人吗弗兰兹·卡夫卡生活在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捷克,他出生于1883年7月3日。
卡夫卡是犹太人吗,这样的问题应该从他的家庭史上来分析。
卡夫卡的父亲和母亲都是犹太人,从这方面讲,卡夫卡应该是一位地道的犹太人。
对于卡夫卡是犹太人吗,这个问题应该是非常明确的。
从卡夫卡的出生地来看,他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波西米亚首府布拉格,也就是现在的捷克西部,那里正是犹太人的聚集地,根据这个条件可以推断,卡夫卡就是犹太人,同时,他的父母都是犹太人,那么卡夫卡是犹太人那是必然的。
卡夫卡与表现主义
《推销员之死》(1949) 742场
(Death of a Salesman)
主题:探讨当代美国旳社会问题,同情小人物 “一种被悲剧所困惑旳马克思主义者” “一枚被巧妙地埋藏在美国精神大厦下面旳定
时炸弹”
《推销员之死》
作品内容 主人公旳现实经历(外部情节) 主人公旳心理历程(内心情节)
“我”究竟是谁?
不被认同旳处境 当代人“自我”旳丧失 家庭环境 爸爸是白手起家犹太商人,性情暴躁专制 严重压抑卡夫卡个性旳发展 父子俩从体格到气魄天壤之别 自惭形秽 恐惊感、负罪感、内疚感 所受教育 本专攻文学,后屈从父命改读法律 法学博士
工作经历
正职──律师事务低档职员 业余──全情投入文学创作
结局,“消灭自己旳决心比妹妹还强烈” 临死“怀着温柔和爱意想着自己旳一家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变形记》旳“异化”主题
何谓异化? 德国古典哲学术语
本意是指主体在一定旳发展阶段,分裂出 其对立面,变成外在旳异己力量与主体相对 抗。
上帝造人? 人造上帝? 人把自然“类”旳本质异化为一种全能旳 和无限旳上帝 一切权威都是异化
《法律门前》主题
1、体现当代西方人深刻旳思想危机,无从把握自 我旳精神困顿,欲求真理而不得旳苦恼和彷徨
2、嘲讽与揭发现存制度尤其是司法制度旳罪恶与 腐败。
《法律门前》艺术特色
1、变形、荒诞旳体现方式
2、比喻、象征旳体现手法
多义性
K、乡下人:
作者本身旳写照
一类人(弱势群体)、全人类旳象征
卫士:
法律、执法者、国家机器、恶势力
把往事化为详细、直观旳场面 打破时空限制、打破舞台界线 幻景 – 与现实场面相联 对“本”旳幻影 自语 心理外化 丰富了戏剧旳体现力
从表现主义分析卡夫卡的《变形记》
欧美现代主义文学,是对思想上具有强烈反传统倾向,艺术形式上追求实验、创新的20世纪西方众多文学流派的总称,主要包括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主义等重要文学流派。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从思想内容上看,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是“现代人的困惑”,即揭示周围世界的荒诞、冷漠、不可理解,以及人置身于其中的孤独、陌生、焦虑、痛苦的情绪。
从文学发展的历史上看,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锐意创新的文学,它反对文学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这一传统美学观,强调表现人对世界的主观感受,热衷于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和潜意识活动。
从艺术手法上看,现代主义文学反对传统的表现技巧,用荒诞的情节来取代故事的逻辑性、用虚化的、富有象征性的空间,场景和人物来取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用时序跳跃、交错的心理时间来取代时序递进的物理时间,用隐晦、暗示性的语言取代语言的鲜明性。
表现主义文学思潮发端于20世纪的德国,它是由绘画艺术领域扩展而来的。
它在文学理论和批评史上主要是指以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和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阿诺?里德等人为代表的以艺术为表现的文艺理论。
表现主义文学思潮在德国和奥地利的表现得尤为强大。
表现主义作家不满于印象主义注重外在的客观事物(如光和影)的描绘,他们强调描写人们的主观世界、直觉和潜意识,用特殊手法来反映现实世界。
卡夫卡是小说领域的杰出代表。
《变形记》中的表现主义1、融合对立的元素――现实与非现实、正常人与非人、合理与荒诞的矛盾组合在小说《变形记》当中,无论是现实与非现实的场景,合理与荒诞的事物,还是正常人与非人都可以共存于作品当中。
这些元素看似矛盾却不损减作品的艺术价值,而且能和谐地融为一统一体。
矛盾的各方并不消除对立关系,却在对立状态中互相抗衡、冲击,比较、映衬,使读者产生非常新奇的审美感受。
《变形记》这部小说便产生了强大的艺术张力,从而增加了作品的审美意蕴。
20 世纪外国文学各大流派之著名作家作品列表
20 世纪外国文学各大流派之著名作家作品列表表现主义: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长篇小说《审判》(1925 )、《城堡》(1926 )、《美国》(1927 )、中短篇小说集《观察》(1939 )、《变形记》(1915 )、《在流放地》(1919 )、《乡村医生》(1920 )、《饥饿艺术家》(1924 )。
意识流:艾杜阿、杜夏丹,法国小说家。
《月桂树被砍掉了》(1887 )。
马塞尔·普鲁鲁斯特,法国小说家。
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
威廉·福克纳,同美国小说家。
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1929 )、《我弥留之际》(1930 )获得1949 年诺贝尔文学奖。
詹姆斯·乔伊斯英国小说家《青年艺术家的画像》(1916 )、《尤利西斯》(1922 )、《芬尼根们的苏醒》(1939 )。
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小说家。
《达罗卫夫人》(1925 )、《副灯塔去》(1927 )、《浪》(1931 )。
存在主义:萨特,法国小说家,短篇小说集《墙》(1939 )、获得1964 年诺贝尔奖。
长篇小说《恶心》(1938 )、剧本《苍蝇》(1942 )、《间隔》(1945 )、《死无葬身之地》(1946 )、《肮脏的手》(1948 )、《魔鬼与上帝》(1951 )、长篇小说《自由之路》(1945-1949 )、哲学著作《存在虚无》(1943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7 )、自传《词语》(1955-1964 )。
加缪,法国小说家。
长篇小说《鼠疫》(1947 )中篇小说《局外人》(1942 )、《随落》(1956 )、短篇小说集《流放与王国》(1957 )、散文集《反与正》(1937 )、《婚礼》(1939 )、哲学随笔《西西弗的神话》(1942 )、《反抗者》(1951 )。
新小说派:娜塔丽·萨洛特:法国小说家。
《向性》(1932 )、《一个陌生人的肖像》(1947 )、《天象馆》(1959 )、《金果》(1963 )、论文集《怀疑的时代》(1956 )、自传《童年》(1985 )、米歇尔·布托尔:法国小说家《米兰弄堂》(1954 )、《时间的运用》(1956 ,又译成时间表)、《变》(1957 )、《变》(1960 )、克洛德、西蒙,法国小说家1958 年获诺贝文学奖,《草》(1958 )、《弗兰德公路》(1981 )、《风》(1957 )。
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概述
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概述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它在文学形式、风格和主题上都与传统文学有着明显的区别。
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包含了许多不同的风格和流派,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
本文将对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进行概述,介绍其特点、代表作品和影响。
一、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强调意象和象征的运用,追求超越现实的表达。
象征主义文学作品常常充满了隐喻和象征,语言意味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感悟。
代表作家有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美国诗人艾略特等。
1. 波德莱尔波德莱尔是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充满了神秘主义和象征主义的色彩,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和宇宙的奥秘。
他的代表作品《醉舞》、《恶之花》等被认为是象征主义诗歌的经典之作。
2. 艾略特艾略特是20世纪英国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象征主义的意味。
他的代表作品《荒原》被认为是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之一,探讨了现代社会的虚无和荒凉。
二、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中另一个重要的流派,它强调对内心世界和情感的表达,追求对现实的扭曲和夸张。
表现主义文学作品常常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情绪张力,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控诉。
代表作家有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等。
1. 布莱希特布莱希特是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人物,他的戏剧作品充满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反思,探讨了人类存在的困境和无奈。
他的代表作品《断头台上的罗莎》、《加里波第》等被认为是表现主义戏剧的经典之作。
2. 卡夫卡卡夫卡是20世纪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充满了荒诞和幻想的色彩,探讨了人类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和迷茫。
他的代表作品《变形记》、《审判》等被认为是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品。
三、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流派,它强调对潜意识和梦境的探索,追求超越现实的表达。
超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常常具有超现实的想象力和幻想性,探讨了人类内心世界的奥秘和深度。
表现主义代表人物
表现主义代表人物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现代重要艺术流派之一。
20世纪初流行于德国、法国、奥地利、北欧和俄罗斯的文学艺术流派。
表现主义代表人物:1、表现主义小说代表: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人。
他是个生前无闻身后成名的人,善用象征、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来揭示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困境和“现代人的困惑”。
作品情节荒诞不经却蕴涵深意。
代表作:《变形记》。
2、表现主义戏剧代表:尤金·奥尼尔(1888——1953),美国,主要代表作:《毛猿》(1917)、《琼斯皇》(1920),曾经先后四次获得美国普利策奖1936年,以“体现了传统悲剧概念的剧作所具有的魅力,真挚和深沉的激情”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是美国当代戏剧的奠基者。
3、表现主义绘画代表:挪威的蒙克代表作《呐喊》,俄国康定斯基代表作组画《秋》、《冬》、《乐曲》、《即兴曲》、《构图2号》等。
格罗斯代表作:《夜》,《壕沟战》,《启程》。
4、表现主义音乐代表:阿诺尔德·勋伯格(AmoldSchoenberg,1874—1951年),美籍奥地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是二十世纪着名的现代音乐作曲家之一,“表现主义”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有:交响诗《光明之夜》、《摩西与亚伦》、《室内交响曲》、歌剧《期望》以及为朗诵、男声合唱和乐队而写的《一个华沙的幸存者》。
此外还有几首弦乐四重奏和许多钢琴、声乐作品等。
表现主义产生的背景:表现主义是德国二十世纪初的文艺思潮和运动,表现主义成员对资本主义的都市文明不满,对机械文明压制人性和个性反感,并从东方和非洲艺术中吸收营养。
他们反对机械地模仿现实,从主观唯心主义角度出发,强调表现自我感受和主观意象,表现“精神的美”表现主义的三个阶段:1、桥社(1905德累斯顿)。
桥社的青年艺术家试图建立一个把生活与创作结合为一体的社团。
他们到工厂体验工人的生活,对雇请的模特采取平等态度,认为艺术不仅是具有自身独立价值,还有为人生、为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目地,主张创作者与欣赏者处于平等地位。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包括哪些流派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包括哪些流派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一)象征主义文学:它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出现最早、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流行于法国,以诗歌和戏剧为主.1886年诗人莫雷亚斯发表《象征主义宣言》,标志着象征主义流派的诞生.一战后,后期象征主义应运而生,上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达到 *** .象征主义的特征是: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主张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想像.法国早期象征主义的诗人鼻祖、及三主将:1,波德莱尔:他于1857年发表的《恶之花》,是象征主义文学的开山之作,成为法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件令人瞩目的大事. 2,马拉美:1876年他的诗歌《牧神的午后》,在法国诗坛引起轰动.1896年,他被选为“诗人之王”,是法国象征主义运动的领导人物. 3,魏尔伦:他的主要作品是《无言的浪漫曲》等,他的诗风明朗轻快,清新流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因此受到了普通读者的喜爱. 4,兰波:他15岁就擅长写作拉丁文诗歌了,并掌握了法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格律.他的创作生涯虽短,但才华横溢,他主要的诗集有《地狱的一季》、《彩图集》.后期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1,比利时剧作家梅特林克:他是象征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梦幻剧《青鸟》(1908),是他戏剧生涯的巅峰之作.青鸟象征着幸福,主题是歌颂人们对幸福和光明的追求.他获得了191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2,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叶芝:他的诗作《驶向拜占庭》,描绘了一个老人远渡重洋去圣城拜占庭,追求永恒的精神生活的故事.叶芝由于“表达了整个民族精神”,而获得了1923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3,法国诗人瓦雷里:他的巅峰之作是晚年的《海滨墓园》(1926),诗的主旨是关于绝对静止与人生交易的对立统一关系.开篇一句“这片平静的房顶上有白鸽荡漾”,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4,奥地利诗人里尔克:他是象征主义在德语文学中的代表.他著名的组诗《致奥尔弗斯十四行诗》和《杜伊诺哀歌》,奠定了他在现代诗坛上的大师地位,并对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尽管其风格晦涩难懂,但扩大了诗歌的艺术表现领域.5,俄国诗人勃洛克:1918年发表长诗《十二个》,是他的代表作,他是自莱蒙托夫以后俄国最杰出的诗人.6,美国诗人评论家庞德:他的鸿篇巨制、现代叙事诗《诗章》,加上他对其他作家的影响,以及多部的文学评论集,使他登上了现代主义文学大师的宝座.7,英国诗人剧作家艾略特:他的诗作《荒原》(1922),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诗歌,它以悲剧的视角,展现了战后欧洲文明的荒凉.另外他还有诗剧《大教堂凶杀案》,诗作《四个四重奏》等等,他在194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二)表现主义文学:是一战前后流行于欧美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流派,它起源于德国,先从绘画开始,后波及文学.尼采“重估一切”的极端主张,对德语世界的表现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提法最早出现于德国评论家瓦尔登在《狂飙》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绘画评论,强调要突破事物的外在表象,表现内在世界,用“表现”取代“再现”.表现主义的特征是:抽象化,变形,面具的运用,时空的真幻错杂,注重声光效果,及象征和荒诞的手法.其理论纲领是“艺术是表现不是再现”,主张文学不应该再现客观现实,而应表现人的主观精神和内在 *** ,表现透过表象所把握到的事物本质,而对事物外在形态的精确描绘,毫无意义.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1,瑞典作家斯特林堡:欧洲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他的代表剧作是《到大马士革去》,《鬼魂奏鸣曲》.2,德国剧作家托勒和恺撒:前者的代表作是《转变》.后者的代表作是《煤气》三部曲.3,捷克剧作家恰佩克:其代表作品是《万能机器人》(1920).4,美国剧作家奥尼尔:他将表现主义艺术手法融于自己的创作,形成独具特色的“奥尼尔派”,《安娜·克里斯蒂》(1920),《琼斯皇帝》(1920),《毛猿》(1921),是表现主义剧作的典范作品.他是美国戏剧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作家,193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5,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他的小说大多表达世界荒诞、人性“异化”的主题,在西方现代文学发展中具有开拓性意义,是西方现代文学的鼻祖.他的主要作品包括《美国》(1914)、《城堡》(1922)、《诉讼》(1919)《变形记》(1912)等等.(三)意识流文学:是西方现代文学艺术中,特别是小说和电影中广为应用的写作技巧,是现代派小说的一个重要类型.它兴起于上世纪20年代的英国,后波及到了欧美各国,理论基础是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意识流”的概念是由詹姆斯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像一条河流一样,是不间断的主观思想意识的流动.意识流小说的特点,它不是传统小说那样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编撰故事的.其情节之间的安排和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逻辑、或因果关系的限制,它可以随意跳跃、多变、穿插,过去、现在、将来时序,交叉重叠,在前后的两个场景之间,没有时间、地点等方面的紧密逻辑联系,等等.它是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又收回,经过不断地循环往复,而形成的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意识流”的艺术技巧:1,内心独白:在假定没有其他人倾听的情况下,一个人物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毫无顾忌地直接表露出来,就是“内心独白”,这是意识流文学最常用的写作技巧.2,内心分析:所谓“内心分析”,是指小说中的叙事人或人物,很理智地对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进行分析追索,并且是在并无旁人倾听的情况下进行的.它与“内心独白”的区别在于,它以理性为指引,做出合乎逻辑的、有条理地推理或说明,而非任意识自然流动.3,时间和空间蒙太奇:蒙太奇是电影中用来表现事物多重性的一系列手法,如“多视角”、“慢镜头”、“特写镜头”、“闪回”等等.意识流小说家为了突破时空的限制,表现意识流动的多变性、复杂性,经常采用这类手法.4,诗化和音乐化:为了加强象征性的效果,意识流小说家有时采用诗歌和音乐的手段,广泛运用意象比喻、乐章结构、节奏韵律、标点符号、甚至离奇的拼写方式,来暗示人物在某一瞬间的感受、印象、精神状态、或作品寓意.伍尔芙《海浪》的语言,就和意象派诗歌非常相似,乔伊斯《尤利西斯》第十一章“海妖”,运用了巴哈赋格曲的结构.“意识流”文学著名的代表作家:1,法国作家普鲁斯特:他是意识流文学的开山鼻祖,因著名的作品《追忆逝水年华》,而在世界文学史上留名.他作品的“内心独白”,只是受到理性控制的“内心分析”,而不是意识彻底地自然流动.2,爱尔兰作家乔伊斯:他的著名作品《尤利西斯》(1922),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意识流作家中成就最高者,代表了这一文学流派的巅峰.该作品中有大量独白,其特点是在独白中完全看不到作者的行迹,纯粹是小说中人物自己的真实意识流露,这种内心独白被成为“直接内心独白”.3,美国作家福克纳:他是“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也是美国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以描写错乱意识著称.代表作是一系列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小说,包括15个长篇和几十个短篇.《喧哗与骚动》(1929),是福克纳最优秀的意识流作品,1949年,福克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4,英国作家伍尔芙:她是意识流作家中成就最高的女性,她的小说往往富有诗意,在语言上更像诗体散文,富有唯美主义的情调.她著名的作品是:《到灯塔去》《海浪》.(四)超现实主义文学:它诞生于1924年的法国,由达达主义发展而来,从1924年到上世纪60年代,历经了半个世纪,扩及欧美24个国家.这一流派有明确的政治、社会和文学理论,以及一套实验性的艺术方法,但情况极为复杂.作为一场广泛的文艺运动的超现实主义思潮,尽管其影响极为广泛,但就文学领域而言,实际成就仅局限于诗歌领域.超现实主义者认为,文学不是再现现实,而是要表现“超现实”,即由“梦幻与现实转化成的绝对现实”,是现实与非现实两种要素的统一物.为了在内容上描绘超现实,他们反对逻辑推理的思维活动,主张写人的潜意识、梦境,写事物的巧合,甚至让文学成为梦幻、潜意识、乃至精神错乱的产物,并提出“自动写作法”,作为表现上述内容的创作方法.强调梦幻、贬斥理性,成为其美学的重要标志.(五)未来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兴起于意大利的一个文学流派,是未来主义艺术在文学领域的体现,其文学的成就不如绘画的成就高,也没有如法国象征主义文学和德国表现主义文学一样,发展成国际性的文学运动,主要局限于意大利一国.在晚期,也波及邻国法国,和刚刚成立不久的苏联.创始人是意大利的马利奈蒂,他1909在法国《费加罗报》上发表了《未来主义宣言》,次年又发表了《未来主义文学宣言》,进一步宣布其主张.在文学艺术的主题上,主张调动一切艺术手段,集中表现运动中的物和人,通过动态来赞美运动感、力感和立体风格.艺术形式上,主张彻底摒弃传统手法.主要的作家及其作品是:1、俄国的马雅可夫斯基的长诗:《穿裤子的云》2、法国阿波里奈尔:首创“楼梯式”的诗歌形式.(六)意象派:是象征主义的一个变种,意象派诗歌的特点:清晰、精确、浓缩、具体,不宣泄感情,不宣讲道理,重在表现诗人的直观形象,但作者的直观感受并不直接表露,而是通过意象来暗示.美国诗人庞德的《地铁车站》,是典型的意象诗.(七)隐逸派:是20世纪上半叶在意大利和西方颇有影响的诗歌流派之一,它产生于一战后,30年代达到鼎盛.它以主观唯心主义为理论基础,主张艺术家避开严酷的现实,逃遁到个人的情感世界里去.它的题材主要是描写片断的自然场景,抒发人的瞬间感受、幻想、和隐藏在内心的微妙情绪,表现人生的孤独、忧郁和生活的邪恶.在艺术上,隐逸派侧重以奔放的想象,借助独特的隐喻和意象,来建立艺术形象,诗歌大多是自由体,讲究韵律,追求诗歌的音乐性,强调词的声音、比词的意义更富有表现主观感觉的力量,力求挖掘词语蕴含的感*** 彩,而舍弃它的普通的、日常的涵义.隐逸派的代表作家是:1,意大利诗人夸西莫多:作品是诗歌《消逝的笛音》,他于195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意大利诗人蒙塔莱:作品是诗集《乌骨贼》等,他于197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存在主义文学.存在主义文学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文学现象,具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扫荡了西方人的一切价值观念,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个满目疮痍、惨绝人寰的荒诞世界.这使得西方社会在信仰、价值观念上发生了严重的危机、思想理论出现了真空状态.在这个特定历史时期具有浓郁哲学色彩的存在主义文学的出现使西方人找到了一艘解救自己的存在主义方舟.存在主义告诫世人,上帝死后,人在这个世界上是孤独的,谁也不能代替他拯救他.同时,存在主义又给人传递着一种信息,那就是“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人应超越荒诞外界,反抗荒诞,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创造自己的本质.这种哲理思想使西方人看到了希望,并得到了许多人的共鸣.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的宣传下深入人心,老幼皆知,存在主义文学为其哲学的广泛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是法国的萨特、阿贝尔·加缪(1913—1960)和西蒙娜·德·波伏娃(1908~1986).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50年代崛起于现代拉丁美洲文坛、富有撼动世界的轰动效应的现代派文学重要流派.至今在世界文坛上有着广泛的影响.魔幻现实主义植根于拉美寡头黑暗统治的现实生活中,融汇、吸纳古印第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有益经验,将幻象与现实、神话与现实水*** 融,大胆借鉴象征、寓意、意识流等西方现代派文学各种表现技巧、手法,以鲜明独异的拉美地域色彩为特征.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体裁上以小说为主.这些作品大多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于美洲各国的现实生活,“把神奇和怪诞的人物和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的现象插入到反映现实的叙事和描写中,使拉丁美洲现实的政治社会变成了一种现代神话,既有离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现实主义的情节和场面,人鬼难分,幻觉和现实相混”.从而创造出一种魔幻和现实融为一体、“魔幻”而不失其真实的独特风格.因此,人们把这种手法称之为“魔幻现实主义”.从本质上说,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所要表现的,并不是魔幻,而是现实.“魔幻”只是手法,反映“现实”才是目的.魔幻现实主义主要代表作品有:危地马拉M.A.阿斯图里亚斯的里亚斯的《玉米人》、古巴作家A.卡彭铁尔的《这个世界的王国》、墨西哥作家J.J.鲁尔福的《彼得罗·巴拉莫》、秘鲁作家J.M.阿格达斯的《深沉的河流》和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用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生活.在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笔下,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与传统现实主义定义中的“现实”,有着根本的区别.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所表现的是一种拉丁美洲充满这饿光怪陆离、虚幻恍惚的现实,也就是卡彭铁尔所说的“神奇现实”.在这种现实中,生死不辨,人鬼不分,幻觉和真实相混,神话和现实并存.“黑色幽默”派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流派,对现代世界文学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作品《第二十二条军规》、《万有引力之虹》、《烟草经纪人》和《第五号屠场》等“黑色幽默”派影响最大、也最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黑色幽默”的小说家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因此,有一些评论家把“黑色幽默”称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们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会现实,表达作家对社会问题的观点.在描写手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传统,小说的情节缺乏逻辑联系,常常把叙述现实生活与幻想和回忆混合起来,把严肃的哲理和插科打诨混成一团.例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平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小伏尼格的《第一流的早餐》.有些“黑色幽默”小说则嘲笑人类的精神危机,如巴斯的《烟草经纪人》和珀迪的《凯柏特·赖特开始了》.垮掉的一代垮掉的一代/或称疲惫的一代(BeatGeneration)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于美国的一群松散结合在一起的年轻诗人和作家的*** 体.这一名称最早是由作家杰克·克鲁亚克于1948年前后提出的.在英语中,形容词“beat”一词有“疲惫”或“潦倒”之意,而克鲁亚克赋予其新的含义“欢腾”或“幸福”,和音乐中“节拍”的概念联结在一起.新小说派“新小说”是20世纪50年代中叶出现在法国文坛的一个新的文学流派,他们的文艺观和写作方法迥然不同于巴尔扎克以来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具有“反小说”的倾向,是二战后最具革命性的文学流派,在理论和创作两方面都有建树,当时公认为属于“新小说”派的作家有:阿兰·罗伯—戈里耶、娜塔莉娅·萨洛特、米歇尔·布托尔、克洛德·西蒙、克洛德·奥利尔及玛格丽特·杜拉丝等等.1956年萨洛特发表了她的著名论文《怀疑的时代》,被视为“新小说”派的宣言.罗伯—戈里耶在1956年和1958年也发表了《未来小说的道路》、《自然、人道主义、悲剧》等论文,更明确阐述了新小说派的文艺观点.新小说派发展的两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前的“受冷落”和其后长达三十多年的“热闹期”,至1985年克洛德·西蒙获诺贝尔文学奖达到高峰.荒诞派戏剧荒诞派戏剧: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反传统戏剧流派.1950年法国剧作家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问世,1953年贝克特又以剧作《等待戈多》轰动法国舞台,1961年英国批评家艾思林发表《荒诞戏剧》一书,将这类作品作了理论上的概括,并予正式命名.此后,荒诞派戏剧达到了成熟和全盛的阶段.荒诞派戏剧家提倡纯粹戏剧性、通过直喻把握世界,他们放弃了形象塑造与戏剧冲突,运用支离破碎的舞台直观场景、奇特怪异的道具、颠三倒四的对话、混乱不堪的思维,表现现实的丑恶与恐怖、人生的痛苦与绝望,达到一种抽象的荒诞效果.代表作家有尤奈斯库、贝克特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