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辩证法的含义以及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文档资料
三(一) 2(2)偶然性与必然性:概念
必然性:事物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
➢ 它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所决定的,体现事物的本质 联系和发展前途
偶然性: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 它是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引起的,对事物的 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本质联系 一秧几瓜、一荚几豆----非本质联系
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本质: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 两者关系:对立统一,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
闪电的本质是云 层中的正电与负 电相遇而发生猛 烈放电的过程。
15
三(一) 2(4) 现象与本质:方法论意义
人们正是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不断深化对事 物本质的认识。
26
其一,整体性思维与个体性思维
• 在西方,古希腊时期人们就持有这样一种观念: 要了解宇宙的构造,就追问最后的元素是什么。 大的物质是由小的元素构造的,小的元素是由更 小的粒子构造的,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现代。可 以说,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是个体的、分析的。
• 中国文化略有不同,重视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文 化的重要特征。我国的先哲从一开始就认为,微 观的元素与宏观的天体是分不开的。
种相互作用中,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
置;在此时或此地是结果,在彼时或彼
地就成了原因,反之亦然。
恩格斯,1995:《反杜林论(之一)》,
《选集》第3卷361页
7
三(一) 2(1)原因和结果:方法论意义
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 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 预测性和调控性
➢ 文化创作要有理念
17
三、(二)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第八章 从客观辩证法到主观辩证法
农耕实践活动的方式决定的。 2、近代以机械工业和力学为主的工业实践活动方 式,决定了近代哲学中辩证法与认识论、方法论 的分离。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辩证法、方法论与方法论 相一致的观点是人类实践和时代发展的反映。 4、现代:辩证法与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具有重 要意义。 思考题: 简述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 2、简述概念的辩证本性。
(4)概念是共性和个性的对立统一 二、概念体系构成的思维之网(P282) (一)判断 1、判断:是在概念内在矛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种更复杂的思维形式 2、概念和判断的关系 (1)任何一个判断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 所构成,因此,没有概念就没有判断; (2)任何概念的内容都是由判断来提示,没有 判断也就没有概念。 3、辩证判断的类型: (1)主词辩证判断。即S是非S 例:肯定就是 肯定。 (2)宾词辩证判断。即S是P又是非P。
2、假说向科学理论的转化 (1)把假说运用于实践 (2)假说向理论转化除了解释性条件外,还应具 有预见性条件。 (3)假说转化为科学理论是一个复杂的辩证过 程
第二节 辩证法、认识论、方法论 一、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辩证法(P288) (一)辩证法与认识论的一致性 1、辩证法为科学认识论奠定了根本前提和出发点。 2、唯物辩证法的规律贯空于认识全过程。 3、辩证法离不开认识论。
第八章 从客观辩证法到 主观辩证法
第一节 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及其关系 (一)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的 重要组成部分 (二)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关系 1、区别: (1)含义不同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的辩证法,是自然 界、社会和人的活动的辩证法,是指以客观事 物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出现的各种物
生了经验论和唯理论。 3、黑格尔将辩证法与认识论结合在一起,但将哲 学立足于绝对精神的神秘运动之上。 4、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就是认识论 (二)方法论和发展历史 1、古代哲学中,方法论作为独立的分支并没有产 生。 2、方法论随着现代大工业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发 展。 3、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辩证法与方法论相统 一的基本原则。 (三)辩证法、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一致是历史和 实践的产物 1、古代认识论与方法论尚未独立,这是由古代的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探析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探析作者:冯璞来源:《西江文艺·下半月》2015年第06期【摘要】: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种表现形式,不是两类不同的辩证法。
但是,国内外学术界对此问题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对辩证法的具体解释和运用上仍存在不少偏见,甚至有人对这种划分本身提出疑义。
本文对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概念及其关系试作剖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辩证法,发挥辩证法对我们实践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客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关系众所周知,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但是,人们在对辩证法的具体解释和运用上仍存在着不少偏见,甚至会陷入语义矛盾之中,认为辩证法不存在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之分,在这种错误的思想斗争下就不能很好地发挥“辩证法”这把利剑的作用。
我们要明确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辩证关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辩证法的内涵。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唯物辩证法是思维把握运动的理论,只有辩证运动的思维才能反映辩证的运动。
这样,思维对运动的反映就有两类:一类是反映在它之外的、不以它为转移的客观世界的运动,表现为客观辩证法;另一类是反映它自身的运动,即对自身运动的反思,表现为主观辩证法。
(一)客观辩证法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指与人类意识相区别的自然运动、社会过程的辩证法,是以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形式出现的各种物质形态运动发展的规律。
概括来说,客观辩证法就是指客观事物的辩证法,即客观规律。
因为客观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而独立地存在着,并且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相互联系和不断发展着的过程,这就是客观世界本身的辩证法,即客观辩证法。
(二)主观辩证法辩证法的规律,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人们很据这个规律去认识世界,形成了辩证法的世界观,这就是概念的辩证法,也是主观辩证法。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引言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是辩证法的两个基本方面,它们旨在通过分析和研究事物的矛盾和发展规律,揭示事物的本质、特点和发展趋势,从而对世界进行深刻而全面的认识。
本文将详细介绍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概念、基本思想和主要特点。
主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指人们在实践中主动地、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改造的辩证思维方法。
它强调观察和把握事物的内在矛盾、内部联系和内在发展规律,以达到认识真理、改造现实、实现个人价值的目的。
主观辩证法的基本思想是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
它认为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主体通过对客体的认识和改造来实现自身的发展。
主观辩证法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不断深化对客体的认识,同时不断完善主体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主观辩证法的特点是实践性、发展性和综合性。
它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对事物的辩证认识。
主观辩证法还强调人的发展和进步,认为人不仅是客观事物的观察者和改造者,也是自身的创造者和发展者。
此外,主观辩证法还注重综合分析,强调对复杂问题的整体思考和综合处理。
客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是指研究和分析客观世界的辩证思维方法。
它强调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以提高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水平和把握能力。
客观辩证法的基本思想是客观与主观的辩证关系。
它认为客观世界是独立存在的,具有自己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
人类的认识是在客观基础上进行的,只有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才能达到真理和完善自身的目的。
客观辩证法的特点是客观性、普遍性和历史性。
它强调客观世界的独立性和客观规律的普遍性,即不受个体主观意志的左右,具有普适性和普遍性。
客观辩证法还强调历史性,认为客观规律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客观规律的历史性体现。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是辩证法的两个基本方面,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并相互制约。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引言:辩证法是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内容,涉及到对宇宙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在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是两个基本的组成部分,相互依存、相互渗透,都是辩证思维和辩证方法的重要表现形式。
本文将详细阐述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内涵和相互关系,并探讨它们的统一关系。
一、客观辩证法的内涵客观辩证法是指对客观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它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根本、最基本的范畴,是反映事物本质及其发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客观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于内在矛盾而发生运动和变化的,矛盾是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源泉。
矛盾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又是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动力。
事物不断地通过矛盾运动、矛盾斗争和矛盾统一而发展前进,形成世界的丰富多样性。
客观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对立统一法则,即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矛盾的斗争和统一。
对立是指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源和推动力;统一是指矛盾的解决,是事物发展的结果。
对立统一的观念强调矛盾的普遍性、重要性和积极作用,指导我们深刻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主观辩证法的内涵主观辩证法是指对主观思维、意识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思维和辩证方法的认识和运用。
它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强调人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社会变革和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主观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指人的主观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是人的意识与事物的本质的统一,是人的实践活动与客观规律的统一。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一种辩证的、主体的、积极的关系,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人能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三、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相互关系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是辩证法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没有主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就缺乏实践的主体;没有客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就缺乏客观的依据。
客观辩证法是主观辩证法的根据和基础。
客观与主观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词解释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与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有阶级性与意识形态性。
世界观:世界观,又称宇宙观,是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看法。
方法论: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方法的学说和理论。
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和历史观的现实表现。
本体论:即哲学中关于存在问题研究的理论。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源,主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坚持物质决定精神。
唯心主义:唯心主义主张精神是世界的本源,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坚持精神决定物质。
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根本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认为感觉、自我意识是真实存在的,是世界的本原。
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精神"先于物质世界独立存在,物质世界是其产物与表现。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心主义都主张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一元论: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精神或精神第一性,精神决定物质。
二元论:哲学史上所谓的二元论,主张世界有精神与物质两个平行的本原,摇摆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最终倒向唯心主义。
认识论:即研究人类认识的本质、来源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
可知论/不可知论:根据对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世界是否可知的不同回答,划分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生产方式、人口与地理环境。
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
更广泛的社会意识还包括科学与社会心理等。
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又称为人文主义,其含义有四:一是指14世纪下半期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与文学运动,构成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要素;二是指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三是指以人的本质、价值、地位等为重心的哲学思潮,存在主义、生命哲学和哲学人类学等是人本主义思潮的代表; 四是指以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与位移主义,宣扬悲观主义、虚无主义与超人哲学。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有决定意义的东西。
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进一步认识它的意义,有助于人们提高科学与哲学意识。
(一)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而所谓的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在自然界中到处发生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
”从本质上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是不同的。
主观辩证法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的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
因此,可以将主观辩证法成为概念辩证法。
(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是统一的。
由于世界本来就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因此,当马克思主义唯物地解决世界本原的问题时,已经内在地包含了辩证法。
同理,当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时,也内在地包含了唯物主义。
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联系或成为关系范畴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唯物辩证法是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位讲联系、讲方位的。
如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原理,就要我们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思路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事物的发展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过程,只有脚踏实地创造质变的条件,才能达成事物质的飞跃;急于求成,揠苗助长,必将事与愿违。
辩证思维方法论文
辩证思维方法论文为了正确和有效地进行理性思维,人们必须把握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等方法。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辩证思维方法论文,仅供参考!辩证思维方法论文(一)(一)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1辩证思维及其客观性在客观世界中,我们可以找到与知识相对应的实体,诸如原子、分子、基本粒子、商品等,却找不到诸如与“分析”、“综合”、“抽象”等方法相对应的实体。
但我们不能由此认为思维方法是纯主观的思维方法本质上是主体化了的客观规律和关系,是人们在客观规律和关系基础上依据主体需要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工具和手段。
思维方法是有客观原型的,思维方法的原型就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客观规律。
例如,比较法是客观事物统一性与多样性关系的反映,有“统一性”才有“同”,有“多样性”才有“异”,这才有“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的比较法。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外部世界(自然和社会)运动的一般规律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从本质上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2辩证思维ǖ奶氐主观辩证法是以概念、判断、推理和理论体系诸形式表现出来的思维发展的辩证法,可以概括地把主观辩证法称为概念辩证法,或者说,主观辩证法是在概念辩证本性的基础上展开的。
概念之所以成为主观辩证法的基础,不仅在于概念凝聚着以往人类的认识成果,是人类思维史的结晶,而且在于概念又是人的思维的“细胞”,在概念的内在矛盾中包含着尔后判断、推理和理论体系深化的“萌芽”。
人的思维反映和把握客观世界正是通过“概念之网”或“范畴之网”进行的。
3辩证思维ㄓ肟凸郾缰しㄔ谑导基础上的辩证关系尽管概念的运行有着自己的特点,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是“自己构成自己”,但归根结底,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而实践辩证法则是连接二者的基础和中介。
主观辩证法之所以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是因为,作为主观辩证法基础的概念本身有其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世界现象、关系、过程的一种抽象,而且一种概念体系向另一种概念体系的变革也不是随意产生的,它本身是人们新的实践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的反映。
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
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一、引言辩证法是哲学中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揭示事物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并以此为基础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辩证法中,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被认为是两种基本的思维方式。
本文将从定义、特点、应用等方面全面介绍这两种辩证法。
二、主观辩证法1. 定义主观辩证法是指人们通过对自身思想、感情和意志等方面的认识和把握,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克服自身错误倾向和缺陷,实现自我完善和进步。
2. 特点(1)以人为本:主观辩证法强调个体对于自身认知和发展的重要性,注重个体内部的矛盾与冲突。
(2)反思性:主观辩证法强调反思自身行为及其背后的动机和原因,并通过反思来纠正错误。
(3)实践性:主观辩证法强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
3. 应用(1)教育领域:主观辩证法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2)职场领域:主观辩证法可以帮助员工认识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
三、客观辩证法1. 定义客观辩证法是指人们通过对事物本身的认识和把握,揭示事物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并以此为基础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 特点(1)以事物为本:客观辩证法强调对于事物本质及其内在矛盾与冲突的认识和把握。
(2)科学性:客观辩证法强调科学分析、实证研究,不断深化对于事物规律性的认识。
(3)变革性:客观辩证法强调通过对于矛盾与冲突的认识和把握,推动事物向更高层次发展。
3. 应用(1)科研领域:客观辩证法可以帮助科学家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2)社会管理领域:客观辩证法可以帮助管理者深入了解社会现实,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四、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两种思维方式。
主观辩证法强调个体对于自身认知和发展的重要性,客观辩证法强调对于事物本质及其内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辩证思维体系。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一、概念客观规律就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与必然的趋势。
主观能动性就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与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与作用。
二、辩证关系1、尊重客观规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与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
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认识、掌握与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就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
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与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与利用规律。
自觉能动性就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
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辩证统一的。
实践就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与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坚持实践的基本途径;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与物质手段。
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必须认识与处理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三、意义1、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就是我们反对唯心论,形而上学,反对“右”的与“左”的错误思想的武器,否认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坑,其表现为“精神万能论”,在革命与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
在政治上会犯冒险盲动的“左”的错误。
夸大尊重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
其表现为“宿命论”,在革命与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落后于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开历史的倒车,犯“右”的错误。
2、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必须尊重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就是,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把革命热情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开创新的局面,加速我国四化建设。
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关系
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关系引言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是辩证法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本质上相辅相成、共生共存。
客观辩证法强调对客观事物的辩证认识和处理,主观辩证法注重对主体思维和态度的辩证思考和转变。
本文将深入探讨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关系,从不同角度分析二者的相互作用、联系以及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客观辩证法的概念和特点客观辩证法是一种处理客观事物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方式。
客观辩证法强调对客观事物的辩证属性和规律的深入认识和理解。
客观辩证法的特点主要包括:1.1. 相对性和普遍性客观辩证法认为客观事物具有相对性和普遍性这两个方面的特点。
相对性指的是客观事物的各个方面、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存在孤立的事物。
普遍性指的是客观事物的规律在不同时间、空间和条件下都具有普遍适用性。
1.2. 统一和矛盾客观辩证法认为客观事物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矛盾构成的统一体。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是事物运动的动力。
客观辩证法要求对事物的矛盾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综合思考。
1.3. 持续性和发展性客观辩证法主张对客观事物进行持续的辩证认识和分析,不断地深化对事物的认识,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客观辩证法认为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只有不断更新认识才能适应事物的发展变化。
二、主观辩证法的概念和特点主观辩证法是人们对待问题、处理思考的一种哲学方法和思维方式。
主观辩证法主要包括以下特点:2.1. 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主观辩证法认为主观和客观是辩证统一的。
主观不是与客观相对立的,而是通过对客观的认识和把握,主动地、有目的地去改变客观。
2.2. 主观的发展性和变化性主观辩证法认为主观思维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人们的认识和思维是逐步提高和完善的,通过辩证思考和认识的不断深化,主观思维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2.3. 主观与客观的相互作用主观辩证法认为主体思维和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
主观能动性通过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对客观进行改造。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第三,分析和综合相互渗透和转化
主观 世界
世 界
客观 世界
综合
人类社会 自然界
分析
无机界 有机界
植物 …… 动物 …… 微生物 ……
分析和综合互相转化
动物
分析
禽兽等 女人
人
男人
综合
张三
李四
女人
……
王五
赵六
男人
……Leabharlann 人 ……3、抽象与具体
感性具体是人们通过感官对事物整体所形成的一 种“混沌的表象”,是一种生动、丰富但相当笼统的 感性认识。
三、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一)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 方法应具备以下能力
3、创新思维能力:破除迷信、超越过时 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 创新的能力
三、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一)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 方法应具备以下能力
4、底线思维能力:客观得设定最低目标, 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 的思维能力
认识的过程考察事物的方法,即从对象的自然历史过程 研究考证描述对象的方法。 • 逻辑方法是指人的思维透过事物的现象,从纯粹的抽 象概括的形态上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法。
(2)历史和逻辑的辩证关系
①两者相互区别:历史是第一性的东西,逻辑是第 二性的东西,历史的东西决定逻辑的东西。历史决定 逻辑,就是存在决定思维
综合是在思维中把分解开来的不同部分、方 面再组合为一个统一整体而加以研究的方法。
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分析和综合互相依赖、互为条件: 第一,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 综合。
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分析和综合互相依赖、互为条件; 第二,分析以综合成果为指导,以综合为 目的。分析离不开综合。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一、概念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二、辩证关系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
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
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
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坚持实践的基本途径;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必须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三、意义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反对唯心论,形而上学,反对“右”的和“左”的错误思想的武器,否认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坑,其表现为“精神万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
在政治上会犯冒险盲动的“左”的错误。
夸大尊重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
其表现为“宿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落后于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开历史的倒车,犯“右”的错误。
2、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必须尊重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开创新的局面,加速我国四化建设。
唯物辩证法的五对范畴
为什么没有纯粹的偶然性
一个事物和现象的出现,除了受非根本 的原因和外部条件影响外,还要受内在 的根本原因所制约。内部有“一只看不 见的手”,即内在的必然性。不可能有 无内政根本原因的事物,也就不可能有 纯粹偶然的事物。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相互转化。
一方面,偶然性可以转化为必然性
1、 定义 (1)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一 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对事物 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爱因斯坦“上帝不是在投子”
(2) 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
定的趋向,可以出现,也可能不出现, 可以这样出现,也可能那样出现,对事 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一棵瓜秧能结几个瓜,一株豆秧能结 几个豆荚” 霍金“上帝不仅投子,还把子投到看不 见的地方”
2、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 (1)相互区别 第一,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 系,可以为人们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则 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只有通过 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第二,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多种 多样的;而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 共同的。 第三,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而本质 则是相对稳定的。
2、辩证关系:
(1)相互区别。现实性是业已实现了的当前 的客观存在,可能性则是目前尚不存在,以后 才会出现的东西。 (2)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现实性不能离开 可能性,它是由可能性转化而来的;可能性也 不能离开现实性,可能性的根据存在于现实之 中。 (3)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下条件下相互转化, 客观事物的发展就是在可能性和现实性的不断 转化过程中实现的。
实际上,没有纯粹的必然性。
4、意义: (1)必然性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 所以要重视对必然性的研究。科学研究 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必须规律; (2)只有认识了必然,才能获得自由;
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例子
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例子【原创实用版】目录1.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概念解释2.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3.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例子4.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正文一、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概念解释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等辩证运动的规律。
简单来说,它是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一种揭示和反映。
客观辩证法以唯物主义为基础,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
主观辩证法则是指人类对于客观辩证法的认识和把握,即辩证思维。
它通过概念的形成、变化和发展来揭示客观世界的辩证规律。
主观辩证法是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强调人的意识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
二、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客观辩证法是主观辩证法的客观基础,为主观辩证法提供了客观规律性的指导。
而主观辩证法则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类思维中的反映,它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把握客观辩证法。
三、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例子以水往低处流这一现象为例,这一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客观辩证法。
水分子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使得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这一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人的意识所影响。
而主观辩证法则是人们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人们通过观察和思考,认识到水往低处流这一客观规律,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一规律,如修建水利工程等。
四、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通过客观辩证法去揭示自然界的规律,如牛顿的三大定律、达尔文的物种演化论等。
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通过主观辩证法去认识和利用这些客观规律,如利用电力驱动机器、运用生物进化理论提高农作物产量等。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相辅相成,它们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马克思主观辩证法
马克思主观辩证法
马克思主观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辩证规律是物质世界自己运动的规律;主观辩证法或辩证的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类思维中的反映。
是最全面、最丰富、最深刻的发展学说。
它包括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等一系列基本范畴,而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
它是宇宙观,又是认识论和方法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观辩证法的含义以及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
主观辩证法作为概念辩证法、头脑中的辩证法,属于意识的范畴。
同“客观辩证法”相对。
指客观世界的辩证运动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以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概念辩证法。
恩格斯指出:“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
”
与主观辩证法相对,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世界本身固有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属于物质的范畴。
客观辩证法是第一性的,主观辩证法是第二性的,后者反映并依赖于前者。
主观辩证法以客观辩证法为实际内容。
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规律和内容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客观事物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也是思维的基本规律。
二者之间的同一决定了认识论、逻辑学和辩证法的统一,但这种同一又是包含差别的具体的同一。
主观辩证法表现为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发展和矛盾运动,表现为人的辩证思维能力,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规律和规则,而这一切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头脑中以逻辑的规律等形式确定下来的。
而在自然界中这些规律是通过不自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二者之间的这种差别性表明,要实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就不仅要研究客观辩证法,而且要研究主观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体系,就其反映的客观内容而言,它是客观辩证法;就其理论形态而言,又是主观辩证法。
主观辩证法并不意味着是主观随意的、完全脱离客观的纯主观的辩证法。
客观辩证法指客观世界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指客观辩证法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
恩格斯指出,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和人类思维的运动规律,“这两个系列的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但是在表现上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人的头脑可以自觉地应用这些规律,而在自然界中这些规律是不自觉地、以外部必然性的形式、在无穷无尽的表面的偶然性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而且到现在为止在人类历史上多半也是如此。
这样,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只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地反映”。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区别同哲学基本问题相联系,二者的关系实质上就是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的关系。
客观辩证法是第一性的,主观辩证法是第二性的,后者依赖于前者并反映前者。
支配着客观物质世界的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同样也贯穿于人类的思维活动当中,客观的辩证规律和思维的规律在本质和内容上是同一的。
但是,外部世界的规律,以物质世界运动的客观必然性的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
思维的规律则通过主观的形式,如概念、判断、推理等等,虽然以客观辩证规律为基础,但这些形式本身并不存在于自然界,而为人的活动和思维所特有的。
客观辩证法和朱观辩证法在内容、本质上的一致性,说明辩证思维所遵循的是和自然界相同的一般规律;客观辩证法和朱观辩证法在形式上的差异性,又表明人的思维的运动规律有自身的特点,需要专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