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_普通心理学知识(感知觉)

合集下载

心理学感知觉完整ppt课件

心理学感知觉完整ppt课件

3.反映事物的内容和水平不同。
.
运动中感知觉的研究现状
❖ 感觉在运动中的研究现状 以本体感觉为主
❖ 知觉在运动中的研究现状 时间知觉
.
.过程的开始 ❖ 感觉是一切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 ❖ 感觉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
(二)知觉:
❖ 一般概念。 ❖ 知觉的分类。 ❖ 知觉的基本特征。 ❖ 感知觉的联系与区别。
.
知觉的一般概念:
❖ 一般概念: 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
脑中就产生了对这些事物各个部分和属性的 整体的反映。
❖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
知觉的恒常性。
❖ 在知觉条件发生一定的变化时,被感知 的对象仍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不变,这 是知觉恒常性的表现.
❖ 大小、颜色、形状恒常性。
.
感知觉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同点:都是人脑对当前刺激的反映;感性认识
1.影响因素不同。
区别
2.性质不同。
E=1/R
.
人类各种感觉的绝对感觉阈限
❖ 视觉:30英里以外的一烛光 ❖ 听觉:安静环境中20英尺以外的手表滴答声 ❖ 味觉:两加仑水中的一匙白糖 ❖ 嗅觉:弥散于6个房间中的一滴香水 ❖ 触觉:从一厘米距离落到你脸上一个苍蝇的翅膀
.
感觉剥夺实验
贝克斯顿(Boxton) 在美国麦吉利大学所做的 感觉剥夺研究,募集了大 学生志愿者作为参加实验 的人。
.
感觉的分类
外部感觉
❖ 远距离感觉(视觉、听觉)
❖ 近距离感觉
(味觉、嗅觉和肤觉。肤觉又可细分为触觉、温度觉 和痛觉)。
内部感觉
❖ 动觉 感受身体运动与肌肉和关节的位置。

心理学-感知觉

心理学-感知觉



内耳因其形状复杂,也被称为迷路(labyrinth),由两部分构成:骨 迷路(bony labyrinth)和膜迷路(membranous labyrinth)
其他感觉 3.嗅觉 某些物质 的气体分子作用于鼻腔黏膜时产生的感觉。 4.味觉 可溶性物质作用于味蕾产生的感觉。
5.皮肤觉(skin sense) 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叫皮肤觉(肤觉)。 皮肤感觉可以分为触压觉、冷觉、温觉、痛觉等。 触觉:当机械刺激作用于皮肤表面而未引起皮肤变形时产生的 感觉。 压觉:当机械刺激作用于皮肤表面变形但未达到疼痛时产生的 感觉。 温觉:指皮肤对冷、温刺激的感觉。 痛觉:对伤害有机体的刺激产生的感觉。
适宜刺激
380----780nm 有气味的挥发性物质 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作用于皮肤的刺激
感受器
视锥细胞、视杆细胞 嗅细胞 味蕾 触点、冷点、温点和痛点 声音 气味 味道
反映属性
颜色、明暗
16----20000Hz的声波 耳蜗内的毛细胞
触觉、冷觉、温觉和痛
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 肌肉组织、肌腱、韧带和
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 关节 身体位置、方向变化 前庭、半规管 内脏器官壁上的神经末梢
身体运动、位置变化
身体位置变化 饥渴、饱胀、恶心、疼 痛
内脏感觉 内脏活动
三、感觉的一般规律
(一)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的依从性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或刺激强度是感觉阈限。
2.绝对感受性和绝对阈限
绝对感受性指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强度的能力。
(二)社会知觉 1. 定义 以社会生活过程中的人为知觉对象的知觉。 2. 社会知觉的种类 (1)对他人的知觉 对他人知觉主要是通过与别人的接触,感知别人的外部特征和内心世界。 (2)人际知觉 人际知觉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包括自己与他人,他人与他人的关系。 (3)自我知觉 以自己为知觉对象,对自身的生理变化和心理状况的知觉 。 (4)角色知觉 根据他人表现出来的行为,对其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的知觉 。

普通心理学 感知觉

普通心理学 感知觉
普通心理学 感知觉
深入理解人的感知过程与机制
作者: xx 汇报时间: 2024/02/03
目录
01 知觉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03 影响知觉的因素 05 知觉
02 知觉的产生过程 04 知觉的实验研究方法
01 知觉的基本概念和分 类
知觉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1 知觉的定义
知觉是个体对外界刺激进行信息加工、理解并赋
03 影响知觉的因素
影响知觉的因素
视觉刺激
视觉刺激是我们获取信息的 主要途径,包括光线、颜色 、形状和大小等,这些因素 都会影响我们对物体的知觉 。
个体经验
个体的经验也会影响知觉, 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知 识背景都不同,这会导致我 们对同一物体有不同的理解 和感知。
社会文化背景
社会文化背景也是影响知觉 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文化背 景会对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价 值观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我 们的知觉。
04 知觉的实验研究方法
知觉的实验研究方法
1 实验设计的重要性
在知觉的实验研究中,实验设计是关键。通过合
数据收集与分析
2
理的实验设计,我们可以控制变量,确保实验结
数据收集是实验研究的基础,我们需要使用科学
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的方法来收集数据。数据分析则是对收集到的数
据进行处理和解读,以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知觉的过程包括感觉输入、 信息处理和解释输出三个阶 段,这是一个动态的、连续 的过程。
知觉具有选择性、整体性、 对比性和恒常性等特性,这 些特性影响了我们对环境的 理解和判断。
谢谢大家
3
实验结果的应用
实验结果不仅可以验证我们的假设,还可以为我
们的生活、工作提供指导。例如,我们可以通过

《普通心理学知觉》课件

《普通心理学知觉》课件

2
感觉和情感
揭示感知如何与我们的情感和情绪相互联系,影响我们的情绪体验。
3
感觉和学习
探究感知如何与学习和记忆相关,以及如何利用感知提升学习效果。
知觉的误差和病态
感知失调
探索感知失调的原因 和影响,以及如何应 对和纠正失调。
错觉
揭示各种常见的错觉 现象,包括光学错觉 和听觉错觉。
偏见
了解感知中的偏见是 如何产生的,并思考 如何消除和减少偏见。
病态感知
探索一些罕见的感知 病态,以及它们对个 人生活和日常功能的 影响。
结论
1 知觉是人类认知的一部分
总结知觉对我们的认知和行为的重要性。
2 感知错觉和病态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强调感知中常见的错误和异常情况,并思考其原因和影响。
3 知觉研究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指出通过深入研究知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以及与他人和环境的互动。
《普通心理学知觉》PPT 课件
《普通心理学知觉》PPT课件将带您探索人类感知世界的奥秘。从感知的定义 和过程开始,一直到感知的误差和病态,我们将深入了解感知如何影响我们 的认知和行为。一起开始这个令人着迷的旅程吧!
知觉概述
1 知觉定义
探讨什么是知觉以及它的重要性。
2 知觉过程
介绍感知世界的过程,包括感觉器官和感觉 加工。
感觉器官
视觉
揭示人类最重要的感 觉器官——视觉系统, 以及我们如何通过视 觉感知世界。
听觉
探索听觉系统的奥秘, 包括如何分辨声音和 感知音乐的美妙。
嗅觉
了解嗅觉系统如何帮 助我们感知气味,并 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记 忆。
味觉
发现味觉系统如何使 我们能够品尝食物的 味道,以及味觉的文 化差异。

普通心理学07感知觉

普通心理学07感知觉

第七章感觉与知觉〖导学提示〗感觉与知觉是最初级,也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

现实生活中,纯粹的感觉几乎就是不存在的,它总是与知觉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也称感知觉。

心理学对感知觉的研究有着最长的历史和最为丰富的内容,本章只着重介绍感觉的基本规律、知觉不同于感觉的特征、以及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等的基本现象。

〖本章术语〗第一节感觉知觉知觉的对象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第二节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韦伯分数费希纳定律感觉适应感觉后象感觉对比联觉第三节空间知觉双眼视差第四节时间知觉Tau效应Kappa效应第五节运动知觉似动知觉PHI现象自主运动诱导运动瀑布效应第六节错觉日月错觉第一节概述一、感觉及其神经信息加工(一)什么是感觉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在日常生活中,外界的许多刺激物作用于我们的各种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在我们的头脑里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感觉。

我们看到某种颜色、听到某种声音、闻到某种香味、感受到一定的温度等等。

同时,感觉也反映机体内部的刺激。

我们觉察到自身的姿势和运动,感受到内部器官的工作状况——舒适、疼痛、饥渴等等。

不论是对外部刺激的反映或是对内部刺激的反映,感觉是对刺激给予感觉器官的直接感受,是对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人对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对刺激给予感觉器官的直接感受,通常总是与其过去经验联系在一起的。

例如,当我们看到某种颜色时,我们就知道“这是白纸的白颜色”、“这是红旗的红色”;当我们用手接触某个物体时,会说:“这是又硬又冷的东西”、“这是一块玻璃”。

这些回答都说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单纯的感觉是不存在的(除非是新生儿或在特殊的条件下)。

感觉信息一经通过感觉器官传达到脑,知觉也随之产生了。

虽然,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但它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只有通过感觉,我们才能分辨事物的各种属性,感知它的声音、颜色、软硬、重量、温度、气味、滋味等等。

心理学 感知觉

心理学 感知觉
特征觉察器理论
02
该理论认为,个体的知觉系统具有专门的特征觉察器,这些觉察器对特定的刺激特征进行检测和识别。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加工理论
03
该理论认为,知觉过程既包括自下而上的加工(即由刺激本身特征引起的加工),也包括自上而下的加工(即由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期望引起的加工)。
该理论认为,感知觉过程是由神经元完成的,神经元通过接收和传递信息来产生感觉和知觉。
生存和适应
感知觉是认知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感知觉的刺激和经验,个体能够形成概念、记忆和思维等高级认知功能。
认知发展
感知觉与情感体验密切相关,不同的感觉刺激能够引发不同的情感反应和情绪体验。
情感体验
感知觉在人类社会交往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感知觉信息,人们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社会交往
感觉
CATALOGUE
02
总结词: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知觉之一,通过眼睛接收光线信息,转化为视觉信号,进而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
总结词:听觉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耳朵接收声音信息,转化为听觉信号,进而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
总结词:触觉是人们与外界环境互动的重要感知觉之一,通过皮肤接触感受外界刺激,进而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
空间知觉对于个体在生活和工作中进行定位、导航和操作物体等活动至关重要。
空间知觉依赖于多种感觉通道,如视觉、听觉、触觉等,其中视觉在空间知觉中起主导作用。
空间知觉的障碍可能导致方向迷失、判断失误等问题,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
时间知觉是指个体对时间的流逝和持续时间的感知能力。
时间知觉依赖于多种线索,如物体运动的速度、光线的明暗变化、生理节律等。
运动知觉的障碍可能导致动作不协调、反应迟钝等问题,影响个体的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

【普通心理学、感知觉】

【普通心理学、感知觉】

【普通心理学、感知觉】一、.普通心理学(常考题型:选择题)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方面心理过程: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

知(认知)、情(情感)、意(意志)*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感知过的事务反应),思维(认识事物本质),想象,注意。

情感过程:认识事物伴随的情感体验。

意志过程:克服困难达到目标的过程。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个性心理特征(个体形成的较为固定的特征,包括性格、气质、能力)。

二、研究方法(常考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观察法(参与式,如老师和学生一起游戏,老师从中观察;非参与式,如从车窗户里观察)实验法(控制条件观察)调查法(问卷,书面形式;访谈,口头形式)测验法(专业的心理测验,常见的智力、人格测验)个案法,对某一个体或特定整体进行详尽细致的研究,(如对裂脑人的研究,或某一城市某一领域的研究)(区别:问卷法,非专业设计。

测验法,专业人员如心理学家专业设计的方法,如专业心理测验)三、发展历史(常考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萌芽亚里士多德《论灵魂》最早的心理学著作※诞生标志:关键词:冯特,莱比锡大学,第一个心理实验室,1879,科学心理学诞生流派构造主义: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研究心理构造,实验内省法。

机能主义:詹姆斯、杜威,应研究人的心理机能,意识对社会的适应功能。

行为主义:华生,研究行为,实验方法,第一势力。

格式塔学派:考夫卡、科勒、韦特海默,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研究动机,无意识,性欲论,潜意识学说,冰山理论,解梦,分析口误,第二势力。

人格结构和人格发展阶段学说: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现代认知:皮亚杰,奈塞尔,信息加工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实现,(强调自我实现,如爱因斯坦,丘吉尔等都是实现自我的人)第三势力精神分析VS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研究不正常心理,心理的阴暗面;人本主义研究心理阳光面。

普通心理学-感觉和知觉

普通心理学-感觉和知觉

知觉的过程和特点
- 形成知觉的步骤:感觉信息被加工和整合,从而形成有意义的知觉。 - 知觉的主观性和可变性:知觉受个体的经验、态度和期望的影响,因此可能因人而异。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 感觉对知觉的影响:感觉提供了知觉所需的初始信息和原始材料。 - 知觉对感觉的补充和解释:知觉帮助我们理解感觉,将其解释为有意义的经验。
感觉知觉的误解
- 感觉的易被误解性:感觉受到注意力、情绪和预期的影响,可能导致感觉的 错误理解。
- 知觉的主观偏见:个体的知觉可以受到个人偏好、文化背景和社会因素的影 响。
感觉和知觉的应用
- 感觉和知觉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觉和知觉帮助我们认知世界,做出决策, 与他人交流,以及适应环境变化。
普通心理学-感觉和知觉
感觉和知觉是了解我们周围世界的重要过程。感觉是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 刺激,而知觉是将这些刺激转化为有意义的经验。
感觉和知觉的定义
感觉是我们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部刺激的过程,而知觉是将这些感觉整合、 解释和赋予意义的过程。
感觉的过程和组成部分
- 五种感觉器官:视觉、听力、触觉、味觉和嗅觉。 - 感觉传递到大脑的路径:感觉信号经过感觉神经通路传递到大脑,进而被加 工和解释。

【普通心理学】3、感知觉

【普通心理学】3、感知觉

感觉的相互作用。 (1) 一种分析器的微弱(强烈)刺激,能提高(降低)其 他分析器的感受性。比如吃麻辣的食物后再吃其他味道的 东西。 (2)感觉补偿,它是指某种感觉缺失后,其他感觉的感受性 增强而起到部分弥补作用的现象。盲人的听觉会更敏锐。 (3)联觉也是一种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的现象,它是指一种 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在另一感觉道也产生了感觉的 现象。冰冷的颜色、温暖的味道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一、感觉的涵义 (一)什么是感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通过感觉才可以进行复杂的知觉、记忆和思维等活动,从而更 好地反映客观事物。 •感觉是维持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如果把感觉剥夺, 就会使人的思维过程发生混乱,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会 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 •第一个感觉剥夺实验是由加拿大吉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赫布和 贝克斯顿等人于1954年进行的。
明暗同时对比
盯着灯泡看30秒以上, 尽力不要移动你的目光。
然后把你的目光移到任
何白色的区域,你看到 了什么变化?
凝视左边的十字约30秒,再看右边的十字,
你看到了什么变化?
⒉)听觉:
• 听觉是声波作用于分析器所产生的感觉。适 宜刺激是16——20000赫兹的声波。 内耳耳蜗是听觉器官。它接受10%以上的 信息 。
(五)、感觉的测量 感觉测量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说明心理量 与物理量之间的相对应关系,对人的心理活动内容的 量的说明。 一)什么是感受性 感受性是指人的感受器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阈限是刺激强度的界限或临界值。 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者是刺激变化 的强度。
主 观 轮 廓
主 观 轮 廓
主 观 轮 廓

普通心理学 感知觉

普通心理学 感知觉
37
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 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称 为后像。 ①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 ②负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
视觉后像: 注视30秒以 上,然后看 白色背景, 会看到一个 发亮的灯泡。
38
2.感受性的发展。人的感受性,无论是绝对 感受性,还是差别感受性,都具有巨大发展的 可能性。人的感受性的发展依赖于以下条件: 社会生活条件和实践活动是感受性发展的基
53
54
(三)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 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 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 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 具有一定的意义。
55
理 解 在 知 觉 中 的 作 用
隐匿图形 你觉得这仅仅是一些斑点吗?
56
理 解 在 知 觉 中 的 作 用
不完整图形 你觉得这个图形像什么?
52
(4)封闭性(closure) :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 加以补充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 (5)良好图形(goodness):具有简明性、对称性 的客体更容易被知觉。
知觉的整体性不仅与对象本身的特性有关,而且 取决于个体的知识经验与主观状态。例如,在下 图中,人们在图形的中心位置似乎看到一个白色 三角形,这种在客观上并不存在而由主观认识产 生的轮廓称为主观轮廓。
E=
R
测定绝对感觉阈限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最小变化法。
29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difference threshold)是
指那种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同类刺激的最小变 化量。
差别感受性(difference sensitivity)是指
刚刚能够觉察出两种同类刺激之间最小差异量的 感觉能力。

感知觉概述

感知觉概述
当物体的这些个别属性作用于你的感官时,你所 产生的最初的心理过程,就是感觉;感觉是人认识客 观世界的开始,只有通过感觉才能获得关于客观世界 的一切知识。客观世界是感觉的源泉,感觉是对客观 世界的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对感觉的解释。
1.感觉的特点:
1.当前刺激: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 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2.个别属性: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 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
C、根据知觉中哪一种感受器的活动占主导地位:可 以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以及味 知觉和触知觉。
知觉链
外 界 环 境 中 介 物
相 互 作 用
传 到 大 脑
整 合 信 息
环境作为 知觉来源 的客观事 物的各种 属性、特 征、位置 及分布。
物体通过 中介物如 光、空气 、热等传 递到人的 感觉器官 。
感觉的编码
外界输入的 物理能量 和化学能量
感官的 换能作用
神经系统 能够接受的 神经能或 神经冲动
感觉的产生,必须具有分析器所有部分的完整 性:
首先,感受器能把外界刺激的物理能量转化为 神经冲动,故又把它称为“换能器”,即将感觉 器官接收的各种适宜刺激,转换为生理电能。 其次,传入神经把神经冲动通过神经系统传递 至大脑皮层,并在复杂的神经网络的传递中,对 传入的信息在不同阶段上进行有选择的加工。
边缘系统
中央后回最下部
挥发性物质
溶解于水、唾液和脂类 的化学物质
皮肤觉
中央后回
机械性和温度性刺激物
运动觉 内 部 感 觉 平衡觉
中央前回 前外雪氏回 下丘脑、第二感 觉区和边缘系统
骨骼肌运动、身体四肢 位置状态 头部运动的速率和方向 机体内部各器官的运动 和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刺激 换能 感觉 感知
光波
神经信号
感觉——了解世界的窗口

感觉的作用(意义): 感觉虽然简单,但却很重要,它在人们的 生活和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感觉是人类一切知识的来源。人对客观事物 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通过感觉提供了内 外环境的信息,开始了人对世界的认识。 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平衡(信息超载与 不足都会破坏信息平衡,个机体带来不良影 响)。 感觉是一切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是人全部 心理现象的基础。
知觉类型
③ 时间知觉的特性: 时间知觉与空间知觉相比,有如下特点: a. 时间知觉并非由固定的刺激所引起。 b. 时间知觉没有提供信息的感觉器官。 由上述两点的原因时间的判断具有很大的个 别差异。 c. 时间知觉在多数情况下,是在时间进行之 后才作出反应的。而且由于时间具有不可逆的 性质,因此,我们只能知觉过去发生的事情, 而不能知觉过去的时间。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 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对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觉察) 能力,即感觉的灵敏度。 两者的关系——数值上成反比.公式:E=1/R 绝对感觉阈限不是绝对不变的;也不是“全 或无”现象(阈下刺激也可以引起反应)。 绝对感觉阈限值并非是绝对不变的。
பைடு நூலகம்
视觉后像: 注视左图30秒 以上,然后看 白色背景,会 看到一个发亮 的灯泡。
感觉的基本规律
感觉适应(感受性的变化) 人的感受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 下可以发生变化。感受性最常见的变化是适应. 适应的含义 由于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而使感 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适应既可以使感受性提高,也可以使感受 性降低。其一般规律是:在弱刺激的持续作用 下,感受性提高;在强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 受性降低。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
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也称最小可觉差) 。 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 两者的关系——数值上成反比。 韦伯定律——为了引起差别感觉,刺激的增 量与原刺激量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用公式 表达为:K=∆ I/I。在中等强度刺激下,韦伯 数为一个常数。
知觉概述

感知觉的关系 感觉与知觉是两种既相同又相异的,相互 紧密联系的心理活动过程。两者既有区别又有 联系。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都是以知觉的形成 直接反映客观事物的,感觉只是作为知觉的组 成成分而存在于知觉之中,很少有孤立的感觉 存在。 感觉与知觉是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人们 认识世界的开端,也是其他心理活动的基础。
垂直——水平错觉
错觉图形

形状错觉
冯特错觉
爱因斯坦错觉
错觉图形

螺旋错觉
旋 转
错觉图形

明暗错觉
错觉图形

运动错觉
错觉图形
火花错觉
Hermann格栅
本章思考题
1.简述感觉在人类工作和生活中有什么意义?
2.试分析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 3.知觉有何基本特性?为什么? 4.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5. 研究错觉有什么的意义。
感觉的基本规律
适应的意义:
利弊兼俱: 利——(适应)有助于变化环境的适应,
减少身心负担;
弊——对刺激的感性降低,难免使人丧失
警觉性(麻木)。
第二节 知觉

一、知觉概述
人们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 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综合与解释),产生了对事 物整体的认识,就是知觉。 概念: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 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理解: ①知觉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产生的。 ②知觉以感觉为基础, 但不是后者的简单相加. ③知觉包含了觉察﹑分辨和确认等一系列过程.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特性
格式塔知觉组织原则:
接近性
相似性
连续性
主观轮廓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
含义 人在知觉客观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 解它,使它有一定意义,并用词语把它标示出来,即知觉理解 性。理解在知觉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正确知觉的条件. 影响因素 (1)客观因素 对象的完整性、清晰程度、线索多少、背景多少 (2)主观因素 ① 个人的知识经验。 ② 言语的指导作用对知觉对象的理解具有重要作用。 ③ 心向,即人对所知觉事物的预期。 ④ 社会文化。
错觉

错觉的种类 错觉在各种知觉中都有发生, 而且十分普 遍,其中最常见的是视错觉。 几何图形错觉 方位错觉(倾斜错觉、倒飞错觉) 大小错觉(太阳、月亮错觉) 运动错觉(运动后效) 时间错觉 形重错觉(同样重量的铁比棉花重)
错觉图形(视错觉)

大小错觉
缪勒—莱耶错觉 (箭型错觉)
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类型

三、知觉的类型
根据知觉对象,可分为社会知觉和物体知觉。 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包括自我知觉、对他 人的知觉和人际关系知觉;除社会知觉之外, 人对其他事物的知觉都可以称为物体知觉。 根据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简单知觉可分为:视 觉、听觉、味觉、嗅觉、皮肤觉等五种。 根据人脑认识事物的特征,复杂知觉可分为空 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根据知觉反映的正确程度,可分为正确知觉与 错觉。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
含义 当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事物时,虽然物体在视网膜 上的投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人仍然能把它知觉成用 一形状。也就是知觉的条件在一定的范围或一定的程度 上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保持相对的稳定。 主要有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亮度恒常性、颜 色恒常性等。 上述事实表明,人的知觉并不完全随着客观条件的 变化而变化,而是一种主观的映象。 影响因素:(1)客观参照(2)人的知识经验
知觉的特性

二、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选择性
含义 人们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 物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背景,以便清晰 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这种有选择地将知觉对象 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做知觉的选择性。 现实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有大量信息作用与人的感 官,但由于信息通道的局限性,只有少数事物能成为 人的知觉对象。 在知觉过程中,对象和背景不仅相互依赖,而且 相互转化。
感觉概述
没有感觉会怎样——感觉剥夺实验
/system/2008/01/22/002703736.shtml
感觉概述

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指接受身体外部刺激、反应外界事物 个别属性的感觉。主要包括视、听、嗅、味、皮肤 (温度、触压、痛觉,通常这三种感觉混在一起, 在感觉上严格区分开来十分困难)等诸感觉。 内部感觉——指接受机体内部(有机体本身)的刺 激,反映机体位臵、运动和内部器官状态的感觉。 主要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也称内脏感觉。 其特点:性质不确定,缺乏准确定位,又称“黑暗 感觉”)。 当内部器官工作正常时,各种感觉便融合成人 的一般自我感觉。
第一节 感觉
一、感觉概述
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刺激)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特点 感觉是一种直接的反应形式。 感觉是人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单一分析器的活动过程,不同的感 官活动,产生不同的感觉。

感觉——了解世界的窗口
简单地说,感觉是外界刺激作用与人脑而产生 的。那么,刺激是如何变成感觉的?

知觉选择性

影响因素
(1)客观因素 ①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②对象的活动性 ③熟悉的对象 (2)主观因素 ①动机、需要与兴趣 ②情绪状态 ③期待与知觉定势
知觉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 含义 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 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 影响因素 (1)知识经验 (2)客观事物各部分的作用 (3)客观事物各部分的关系

感觉的基本规律
适应现象:适应现象存在于多种感觉中,以视
觉的适应最为明显:表现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嗅觉:“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取鲍鱼 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即嗅觉的适应现象; 味觉:口味的轻重; 皮肤感觉:触压觉、温度觉 听觉的适应现象不明显,但当较强的刺激持续 作用于人时,可使听觉感受性降低; 痛觉的适应现象很难出现。一但伤害性刺激的 持续作用,非但不能减轻疼痛,有时还趋向于 增强(其中有恐惧情绪的作用)。
知觉类型
④ 时间知觉的依据: a.自然界周期现象。 b.人体的生物节律(心跳与脉搏、觉醒与 睡眠、饥饿与困倦)。
c.周期性的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及活动对
象的变化)。
d.计时工具。
知觉类型
⑤ 影响时间知觉(估计)的主要因素 a. 时间间隔的长短:1秒钟作用的时间估计地 最准。 b. 一段时间内发生事件的数量与性质 正经历时:事件数量多,倾向于短估,事件 少,倾向于长估;回忆往事时,则相反。 c. 感觉通道性质:依次:听觉、触觉、视觉。 d. 人们的兴趣、期待与情绪(心理因素) e. 人们的知识经验,职业及训练。 f. 年龄和个体差异
感觉与知觉
视觉大师艾舍尔
视觉大师艾舍尔
视觉大师艾舍尔
本章概要:
人如何感知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刺激与人的感觉能力之间有什么关系? 知觉有那些特性? “眼见为实”是真的吗?错觉的产生由哪些 原因? ……

感觉——了解世界的窗口
每天24小时都有来自外界的刺激不断地冲 击着我们的身体。 此时此刻,我们被光线、声波、热量、压 力,振动,甚至各种粒子、射线、机械力包围, 如同臵身在一个变化多端的万花筒中。如果我 们没有感觉,那么这一切都不复存在,除了一 片黑暗和寂静。 因此,当你再次沉浸在夕阳的美丽、花儿的 多姿和朋友 的欢乐之时,千万不要忘了——感 觉让这些美好变为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