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3古诗两首(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古诗两首

第课时

1.学会运用读诗歌想画面的方法。感受诗的意境,习得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枫桥夜泊》。

2.能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情感,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

运用读诗歌想画面的方法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诗的意境。

【难点】

能把想象的画面说出来或用笔写出来。

谈话导入,理解题意。

师:有一首诗,让一位诗人名垂千古,让一个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成为当地三百余座名桥之首,让一座寺庙成为中外游人向往的胜地。这首诗就是《枫桥夜泊》。(师板书课题,齐读题目)

师:通过预习,你知道题目的意思吗?(“泊”是停船靠岸的意思。“枫桥夜泊”就是夜晚把船停靠在枫桥岸边。引导学生理解“枫桥夜泊”实际顺序是“夜泊枫桥”,诗人为了押韵而颠倒词语的顺序。)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的张继。(出示张继的图片)张继的诗作并不多,然而他却能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一样名垂千古,由此可见《枫桥夜泊》的影响是多么深远。(师简介张继) [设计意图] 以谈话的形式,直奔本节课教学主题。

上节课我们运用读诗歌想画面的方法学习了《山行》。谁来说说是如何读诗歌想画面的?(课件出示“读懂诗意——感悟诗情——想象画面——诵读古诗”。指名读)

这节课我们继续运用这种学习方法来学习《枫桥夜泊》。

一、读懂诗意,读出韵味。

1.出示课件,指名读古诗。(指名两到三名同学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读古诗,师生共评)

2.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跃跃欲试,能让老师读一下吗?(师范读全诗)

3.你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想跟老师读得一样吗?

师:我们在读诗的时候,一定要把诗读得字正腔圆,所以我们可以像老师一样来读,里面有停顿。我们也还可以按古人最基本的读法来读。

生:四声读法,一声二声可以拉长声音读。

生:三声四声读得短促一点。

师:同学们,请大家在书上为每个字标上调号,然后根据老师的提示,并模仿老师的读法来练读这首诗。

4.学生练读。

5.指名读。(出示带节奏的诗句)

师:刚才,我们这样读只是把诗的平仄读出来了,其实要想真正地读好这首诗,还必须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们先来看诗的题目,只有四个字,看看这四个字写了几样东西。

生:枫树。

生:桥。

生:江船。

生:人。

师:同学们真厉害!居然从四个字中就读懂了这么多内容,诗句共有28个字,你们一定能从里面读出更多的东西!请同学们细细地品读这28个字,你能把哪些地方读懂,还有哪里不懂?如果有读不懂的地方你可以与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6.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

7.共同交流,汇报自学情况。

生:是冷月、悲鸦与寒霜在和诗人相伴,是江枫、渔火在与诗人陪伴。

生:这一“对”,“对”出一个字,愁。

师:你能根据刚才的理解和老师的指导读好这首诗吗?

(指名读,齐读。重点指导读好“月落”“霜满天”“对愁眠”“夜半钟声到客船”) 二、想象画面,深情诵读

师:古诗和画都是紧密联系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能边读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吗?

生:我们先从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开始想象,你想到什么了?

生:第二句,诗人想要睡觉时的情景。

生:从“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你想到了什么?

师:听了同学们的描述,老师的眼前真的浮现了一幅画:深秋的夜晚,月亮西沉,寒霜满天。诗人张继孤身在外,只有小船、渔火相伴,愁思满怀,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传来的钟声,沉重而悠远,使诗人张继感到非常惆怅。

师:在这幅画里,哪些景物是诗人看到的?

生:霜天。

生:江枫。

生:渔火。

生:桥。

生:客船。

师:看到秋霜,你的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感觉?

生:凄凉。

生:孤单。

生:忧愁。

师:对!诗人也有这样的感受,他一样孤单,一样忧愁。让我们一起读这首诗,读出诗人的那份凄凉。(出示诗句,学生齐读)

师:眼睛看到的景物让诗人感到凄凉、孤单,然而此时诗人又听到了让他感到忧愁的声音。他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乌啼。

生:钟声。

师:你们喜欢听乌鸦啼叫吗?为什么?

生:(不喜欢。)张继也不喜欢听,因为这会让他感觉孤单、凄凉。

师:你知道诗人真正忧愁的原因吗?

师:我来讲述张继落榜的小故事。张继和好友一起进京赶考,结果同窗好友一个个榜上有名,张继却名落孙山。落榜后,张继非常失望,他一个人独自来到苏州,想借苏州的美景,排解心中的烦闷,可看着眼前的美景,他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别人的风光和自己的落寞,不但没有解去心中的烦闷,反而新增了许多忧愁。此时,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在诗中哪一个字集中表达了诗人此时的心情?

生:愁。

师:是的,他整夜无眠,满腹愁绪。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在他的眼中也格外凄清。朗读诗句,体会诗人内心的愁绪。

1.创设情境,有感情地诵读。

(1)默读全诗,作者在描写秋夜景物时,哪些字表达了他满腹的愁绪?(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流露的愁绪)

(2)引读全诗,张继怀着满腹的愁绪,收拾行囊,返回家乡。夜晚,他睡在江边的小船上,听着寒山寺传来的钟声,他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眼前的一切更加凄清。(齐读古诗)

(3)张继一生漂泊,当时的社会战争不断,许多地方一片荒凉。经过战乱,许多人都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这让他不由得想到,何年何月才可以回到家乡,这阵阵钟声带给他无尽的思念。(齐读古诗)

(4)这首诗通过描写伤感的凄美秋景,表达了作者幽怨浓浓的愁绪,成为千古佳作。在苏州,离寒山寺不远的枫桥也因此成为游人争相前去的景点,大家漫步桥畔,似乎还能听到张继当年的吟诵。(齐读古诗)

2.学生练习背诵这首诗。(形式可多样,如个人诵读、集体诵读、引读、对读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设计意图] 背诵古诗文,其目的是要夯实我们古诗文的基础,有一定量的积累,达到提高鉴赏古诗文能力的目的。

三、巩固训练,拓展练笔

1.想象《枫桥夜泊》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注意要写清楚描写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画面中的张继的心情如何。

2.展示评改。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

(1)学会了读古诗想象画面。

(2)学会了用笔描绘古诗画面。

作业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