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公开课获奖优质精练全面课件
《桃花源记》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件
《桃花源记》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中的《桃花源记》。
该文为东晋时期陶渊明所著,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世外桃源。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章背景介绍、生字词解析、文章结构分析、主题思想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了解陶渊明及其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结构的分析,主题思想的探讨。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掌握,文章内容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生字词、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详细解析生字词,分析文章结构,讲解文章主题。
5.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一道阅读理解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桃花源记》2. 作者:陶渊明3. 生字词:xx、xx、xx4. 文章结构:总分总5. 主题思想:追求美好生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桃花源”的理解。
2. 答案要求:观点明确,语言流畅,不少于2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较好,但对文章结构的分析仍存在困难,今后需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陶渊明的其他作品,如《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了解其人其文,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设计;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部分。
桃花源记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第12页
古今异义
7、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古义:问询消息。
问讯 今义:问询
8、遂与外人间隔
间隔
古义: 隔断,隔开。 今义: 距离
9、各人复延至其家
延
古义:邀请。 今义:延长,延伸。
第13页
一词多义
①便舍船,从口入
(放弃、舍弃,动词)
②屋舍俨然
(房屋,名词)
①处处志之 ②寻向所志 ①寻向所志 ②未果,寻病终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既出,得其船 ①武陵人打鱼为业 ②不足为外人道
从课文题目中,你能联 想到一个什么成语?
世外桃源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 乐理想境界。后亦指环境幽静 ,生活安逸地方。亦指幻想中 美好世界。
第2页
学习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 积累文言词语。 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 了解作者笔下社会理想及作 者寄托思想感情。
第3页
陶渊明,名潜, 字元亮,东晋 伟大诗人。
第6页
初读课文,正确朗诵
要求:“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 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 牵强暗记。”
——朱熹 语
第7页
学生朗诵
桃花源记
第8页
第9页
古今异义
1、缘溪行 2、芳草鲜美 3、说如此 4、阡陌交通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6、乃不知有汉,不论魏晋 7、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8、遂与外人间隔 9、各人复延至其家
第24页
生活在东晋陶渊明描绘了这么美 好境界,却是并不存在,而生活在今 天你们,已经拥有了美好幸福今天, 一定对明天有着更为美好憧憬。你希 望自己生活未来社会是什么样呢?请 用漂亮语言加以描绘。
第25页
结语
《桃花源记》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桃花源记》的创作背景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42岁任彭泽县令时的作品,当时他因不满官场黑暗而辞官 归隐,但心中仍怀着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于是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篇。
《桃花源记》公开课一 等奖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目录
• 《桃花源记》的背景介绍 • 《桃花源记》的内容解析 • 《桃花源记》的艺术特色 • 《桃花源记》的影响与评价 • 《桃花源记》的实践与应用
01
《桃花源记》的背景介绍
作者陶渊明的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入刘宋 后改名潜。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 人之宗”,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 柳先生传》等。
语言特点的分析
总结词
富有音乐感
详细描述
文章语言富有音乐感,通过押韵 、节奏和优美的语调,使得文章 读起来抑扬顿挫,悦耳动听,给 人以美的享受。
语言特点的分析
总结词
独特的修辞手法
详细描述
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 手法,使得文章语言更加丰富多彩, 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写作手法的探讨
总结词
叙事性强的写作手法
03
《桃花源记》的艺术特色
语言特点的分析
01
总结词:简练明快
02
详细描述:文章语言简练明快, 用词精准,句子结构紧凑,表达 力强,能够迅速吸引读者的注意 力。
语言特点的分析
总结词:生动形象
详细描述: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 象的描绘,使得文章语言生动形象, 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让读者能够 感受到桃花源的美丽和神秘。
《桃花源记》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PPT课件
从 “ ____________ “ 中 , 我 感 受 到 了 桃 花 源 ” ______” 。
温馨提醒:一边读,一边在作业本上写上关键性语句。
19/3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探访桃花源
合作策略:坐庄法 要求: 1.A同学主持,按照DCBA次序依次讲话。 2.A同学在听取全部组员意见后,进行汇总,并对表现比很 好组员进行表彰。
(注:以上内容是教师还原渔人话语,纯属虚构。)
23/33
历史背景
太元,东晋孝帝年号(公元376-396年)。期间, 政治极度腐败,统治集团内部生活荒淫,相互倾轧, 赋税徭役繁重,战争频发,短短20年就暴发大小战争 60场,结果是: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杜甫(羌村·其三》)
12/33
词句难点
一个意动使用方法:异: 对……感到诧异。
两个借代: 黄发: 老人 垂髫: 小孩
缘=扶
咸=悉=皆=并
同义词: 沿着:缘溪行/便扶向路
都:悉如其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 乐 / 咸来问讯/皆叹惋
13/33
试一试:你能找到出自 本文几个成语?
世外桃源
豁然开朗 怡然自乐
无人问津 黄发垂髫
其
复前行,欲穷其林 既出,得其船
这、那 他,代渔人
武陵人打鱼为业
作为
为 不足为外人道
对,向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给 11/33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也”表判断。)
2.省略句: 山有小口,(小口)好像若有光。
(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村民)问(之)所从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一等奖》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桃花源记简介 • 桃花源记内容桃花源记的实践应用 •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01
桃花源记简介
作者介绍
陶渊明: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的伟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田园诗派的开创者。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自幼 修习儒家经典和文学。
作品评价
•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它以虚构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描写手法,展现了一个理想社会的图景。作品表达了 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该作品被誉为中国文学史 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HAPTER 02
桃花源记内容解析
多种媒介传播
除了传统的纸质书籍外,桃花源记还 通过电子书、网络、影视等多种媒介 进行传播,扩大了受众范围。
桃花源记的文化内涵
理想社会的追求
桃花源记所描绘的理想社会,体 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 求,这种追求具有普世价值,对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产生共鸣。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桃花源记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种思想对于当今社会面临的 环境问题具有启示意义,引导人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深入研究《桃花源记》的主题和思想内涵,探讨其对中国文化和思想的贡献和影响 。
进一步研究《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的生平、思想和创作,深入挖掘其文学价值 和艺术特色。
结合当代文化和社会背景,研究《桃花源记》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和价值,探讨其在 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和启示。
THANKS
[ 感谢观看 ]
CHAPTER 06
总结与展望
对桃花源记的总结评价
内容丰富
该课件详细介绍了《桃花源记》的背景、作者、主题和艺术特色,内容全面且丰富,有助 于学生全面了解这篇经典文学作品。
《桃花源记》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思想启示
评论家认为《桃花源记》 揭示了社会矛盾和现实问 题,为读者提供了深刻的 思考和启示。
《桃花源记》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文学流派
该作品被视为田园文学的 代表,影响了后世许多文 学流派和作家。
创作风格
陶渊明的创作风格对后世 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成 为追求自然、真挚的文学 风格的典范。
文学地位
在文学史上,《桃花源记 》被视为中国古代散文的 巅峰之作,具有不可替代 的地位。
总结词
寓言手法独特、讽刺意味浓厚、批判精神强烈
详细描述
作品采用了独特的寓言手法,通过描绘桃花源的故事情节 和人物形象,深刻地讽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不合理 现象。同时,作品也体现了作者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正义感 ,对于社会的不公和邪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作品风格的探讨
总结词
浪漫主义风格浓厚、想象力丰富、情感表达真挚
人生哲学
通过《桃花源记》,人们可以领悟到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如 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对理想社会的追求等。
文化传承
《桃花源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 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THANKS感谢观看Fra bibliotek频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详细解析《桃花源记》的文本内 容,包括词语解释、句子翻译、 段落分析等,同时结合历史背景 和作者生平,深入剖析文章的主
题和思想。
《桃花源记》在文学创作中的借鉴
主题借鉴
《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理想的 社会景象,其主题被许多后来的 文学作品所借鉴,如《红楼梦》
、《水浒传》等。
01
《桃花源记》的背景介绍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桃花源记示范课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作者为什么虚构一种世外桃源?我们今天应当 如何评价?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
相对照的。——虚构世外桃源,是作者不满社会 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压迫, 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抱 负境界。
但这抱负境界但是是一种抱负化了的小农经济下 的田园生活,并且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请还。 (huán):返回。 延:邀请。
妻子:妻子和儿女。 语(yù):告诉。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一向,具答之。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
(那里的人)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渔人 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作了回答。就有人邀请渔 人到自己的家去,备酒杀鸡做饭菜(款待他)。 村中的人据说来了这样一种人,就都来探询消息. 他们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规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 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 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
3、文言知识小结
A通假字
便要还家 ( 要,通邀,邀请 )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通俱,全部,详尽。
B词类活用:
复前行, 前,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前。 欲穷其林。 穷,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完。
C一词多义
①便舍船,从口入 (放弃、舍弃,动词) ②屋舍俨然 (房屋,名词) ①到处志之 (作标记,动词) ②寻向所志 (标记、记号,名词) ①寻向所志 (寻找,动词) ②未果,寻病终 (随即、很快,副词)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 (其:这、那)
②既出,得其船 (其:他的,代渔人的)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并:全部)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并:一起,一同) ①武陵人打鱼为业(为:作为) ②局限性为外人道(也为:对,向)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为:给)
《桃花源记》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意境营造
总结词
幽深、朦胧、神秘
详细描述
作品通过描绘桃花源的美丽景色和恬静生活,营造出一种幽深、朦胧、神秘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 隔绝的世外桃源,感受到其中的美好与宁静。
CHAPTER 04
《桃花源记》的影响与评价
后世影响
文学影响
《桃花源记》作为陶渊明的代表 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
经典之作。
思想影响
《桃花源记》所表达的隐逸思想、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批 判,对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产生了 深刻的影响。
艺术影响
《桃花源记》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和文学价值,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 艺术表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历代评价
唐代评价
唐代文人评价《桃花源记》为“ 文笔高妙,清新自然”,对其文
总结词
简练、生动、形象
详细描述
作品的语言简练明快,字字珠玑,用词精准,表达生动,如“芳草鲜美,落英 缤纷”等,形象地描绘出桃花源的美丽景色。
结构特色
总结词
曲折回环、层次分明
详细描述
作品采用曲折回环的写法,层层铺垫,逐步深入,层次分明,结构严谨。从发现 桃花源、进入桃花源到离开桃花源,每个情节都紧密相连,引人入胜。
批判现实
陶渊明通过《桃花源记》对当时社会现实进行了批判,启示现代人 要关注社会问题,勇于批判不公。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社会,启示现代人 要关注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CHAPTER 05
《桃花源记》的教学设计与 实践
教学目的与要求
01
掌握《桃花源记》的文 学常识、作者生平及创 作背景。
《桃花源记》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100%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方式,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80%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隐逸文化的理解和欣 赏能力,体会作者对理想世界的 追求。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安排
导入新课、介绍背景及作者、讲解文本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探 讨主题思想、课堂小结。
时间分配
导入新课(5分钟),介绍背景及作者(10分钟),讲解文本内容 (20分钟),分析人物形象(10分钟),探讨主题思想(10分钟 ),课堂小结(5分钟)。
简要回顾《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及其时代背景等元素。
文章内容梳理
回顾文章的主要情节和脉络,包括渔人发现桃花源、与桃源人的交 流、离开桃花源等。
重点词句解析
对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回顾和解析,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等 ,加深学生印象。
学生提问及讨论环节
学生自由提问
分享交流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 的问题或困惑,进行课堂互动。
对比手法
运用对比手法,将现实世界的纷争 与桃花源的宁静进行对比,从而突 出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 社会的追求。
人物形象与情感表达关系
人物形象塑造是情感表达的基础
01
通过对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作者
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情感表达丰富人物形象
02
通过对人物情感的深入挖掘和表达,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学生自主创作实践指导
01
02
03
04
选定主题
选择一个与《桃花源记》相关 的主题,如理想家园、和谐社 会等。
构思情节
在选定主题的基础上,构思故 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注重细节 描写和情感表达。
《桃花源记》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创作背景
陶渊明在归隐之后,深感社会动荡和 人生苦短,创作《桃花源记》寄托自 己的理想和追求。
《桃花源记》以虚构的故事情节描绘 了一个理想的社会景象,反映了作者 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PART 02
《桃花源记》的文学艺术 特色
语言特色
总结词
简练优美、生动形象、音韵和谐
详细描述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语言简练,用词精准,描绘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文章中 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修辞手法,使得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同时 ,文章的语言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2023-2026
ONE
KEEP VIEW
《桃花源记》公开课 一等奖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5
CATALOGUE
目 录
• 《桃花源记》的背景与作者介绍 • 《桃花源记》的文学艺术特色 • 《桃花源记》的主题思想与内涵 • 《桃花源记》的传播与影响 • 《桃花源记》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PART 01
关注社会问题
作品提醒我们要关注现实社会中的各 种问题,如贫富差距、环境保护等。
追求和谐社会
反思个人价值观
引导人们反思自己的价值观,思考什 么是真正的幸福和自由,以及如何实 现自己的内心追求。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和谐美 好的社会环境。
PART
04
《桃花源记》的传播与影 响
文学史上的地位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 中国古代散文的代表作品之一。
和艺术特色。
多媒体辅助
利用PPT课件、音频、 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丰 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
任务驱动法
布置阅读任务,要求学 生完成相关作业,巩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苏东坡、辛弃疾给他高度评价。 •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堪与屈原、李白、杜甫 、苏轼比肩的伟大诗人。代表作:五柳先 生传、桃花源记、饮酒、归园田居。 • 人称他是汉晋南北朝八百年间最杰出的诗 人。
欧阳修说,吾爱陶渊明,爱酒又爱 闲。
• 李白也很仰慕陶 渊明的人品和诗 作,“安能摧眉 折腰事权贵,使 我不得开心颜” ,和陶渊明“不 为五斗米折腰” 的精神一脉相传 。
• 苏东坡曾这样评价陶 渊明:"欲仕则仕,不以 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 以去之为高。饥则扣 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 迎客。古今贤之,贵其 真也。"人贵真,诗亦贵 真,诗真乃由人真而来, 这就是陶诗具有经久 不衰魅力的主要原因 。
• 陶渊明的田园隐逸 诗,对唐宋诗人有 很大的影响。杜甫 诗云:“宽心应是 酒,遣兴莫过诗, 此意陶潜解,吾生 后汝期”。把陶渊 明视为知己。
不为五斗米折腰
• 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 ,来到离家乡不远 的 彭泽当县令。在那年 冬天,郡太守派督邮 到彭泽县来督察。陶 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 贵,不肯趋炎附势, 他长叹一声,道:“ 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 里小人折腰!”说罢 ,索性取出官印,离 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 令的彭泽。
我醉欲眠卿可去
• 不论贵贱,只要有人 拜访陶渊明,只要他 有酒,就会和客人一 起喝酒。陶渊明若先 于客人醉了,就会对 客人说:“我醉了想 睡了,你离开吧。” 渊明的率真就在此处 。
• 白居易非常敬仰 陶渊明的为人, “尘垢不染玉, 灵凤不啄腥”颂 扬陶渊明。
唐朝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对陶渊 明十分崇拜。
• 奇文共欣赏, • 疑义相与析。
• 好读书,不求 甚解; • 每有会意,便 欣然忘食。
• • • • • • • • • •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五柳先生传
•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 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 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 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 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 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 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 得失,以此自终。
• 因为好喝酒,又被称为酒圣陶渊明。陶渊 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为实现“大济苍 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 终至绝望。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诗 和辞赋散文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 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 辟了新的境界。作品平淡自然,出于真实 感受,影响唐代诗歌的创作。
• 自幼修习儒家 经典,爱闲静 ,念善事,抱 孤念,爱丘山 ,有猛志,不 同流俗.
桃 花 源 记
陶 渊 明
• • • • • • • • •
3.作者介绍 4.背景交代 5.生僻字讲解 6-8.课文第一段 9-14.课文二三段 15-16.最后部分 17.朗读视频 18-20.小问题 21.全文总结
目 录
作者介绍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 亮。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 桑人,东晋著名诗人。语言 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练,被 称为“田园诗人”。作品有 《桃花源记》《饮酒》《五 柳先生传》《归园田居》等” 他生活在充满战乱的时期, 自幼博览群书,有大济苍生 的政治抱负。29岁入仕,41 岁辞官归田。与妻一起安贫 乐道,励志耕耘。
• 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 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 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 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 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 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 饭也忘了吃。
生僻字
垂髫( tiáo ) 要( yāo ) 俨然( yǎn ) 邑人( yì ) 阡陌(qiān ) 骥( jì ) 怡然( yí ) 其他的借助课下注释解决.
葛巾漉酒
• 陶渊明正在酿酒 。郡将前来探望 。适值酒熟,陶 渊明顺手取下头 上葛巾漉酒,漉 完之后,仍将葛 巾罩在头上,然 后接待他。
无弦琴
• 陶渊明有一张不 加装饰的琴,这 琴没有琴弦,每 逢饮酒聚会的时 候,便抚弄一番 ,来表达其中意 趣。
白衣送酒
• 王弘做江州刺史的时 候,重阳节这天,陶 渊明没有酒喝,就在 东篱采了一把菊花, 又坐在东篱旁边。过 了一会,陶渊明望见 一个穿白衣的人过来 了,原来是刺史王弘 给他送酒来了。渊明 当即小酌一番,大醉 而归。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 作为 · 沿着,顺着 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 · · · · 的 遇到 溪水的两岸 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 · · · · · · · 落花 芳香的青草 繁多的样子
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 · · · · 向前 对…感到诧异 那
• 在那个老庄盛行 的年代,他也受 到了道家思想的 熏陶,很早就喜 欢自然:“少无 适俗韵,性本爱 丘山”(《归园 田居》)
• 二十岁时,渊明开始了 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 路。二十九岁时,他出 任州祭酒,不久便不堪 吏职,辞官归家。渊明 怀着“四十无闻,斯不 足畏”的观念再度出仕 ,出任镇军将军刘裕参 军。动荡于仕与耕之间 已有十余年,他已厌倦 了也看透了官宦生活, 开始隐居生活。
《桃花源记》的背景
•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兵连祸结的东 晋末年,对现实极为不满。他为了表达自 己的社会理想,曾经写了《桃花源诗并 序》。序中,他描绘了桃源的自然景象和 社会风尚,记叙了桃花源诗的来历,情节 引人入胜,语言简练,质朴自然,读来琅 琅上口,后人把它看作独立的文章。这就 是《桃花源记》。
• 很难想像陶渊明是属于东晋那个朝代的人 ,当时的东晋文坛雕砌浮华之风盛行,而 陶渊明的诗文风格完全与之相反,甚至比 后世唐宋田园诗歌更为朴实自然。东晋时 期产生的那些作品,早已经不住历史的考 验而消声匿迹,唯有陶渊明,在千年的文 学长河里闪烁着耀人的光辉。他的诗歌辞 赋早已超越时代的束缚,由他的思想驭驾 着自由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