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的光和热 教案(表格式)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五课《太阳的光和热》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五课《太阳的光和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说出太阳能够发光,太阳能够发热,2.能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探究过程,能与同学讨论交流。
二、教学准备石块、玻璃杯、铁片和太阳伞。
二、教学重难点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由太阳的光和热引发的现象进行观察和探究。
三、教学设计(一)提出问题太阳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们热爱太阳,崇拜太阳,赞美太阳,把太阳看作是光明和生命的象征。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一起来认识太阳,同学们你们对太阳了解多少呢?(二)动手探究1.找证据证明太阳发光和发热的特点。
(1)发光的特点,学生们很快从直观体验中找出证据(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实验发现太阳是一个能自己发光的球体。
特别强调学生在感受太阳的光时,要注意“安全提示,保护眼睛”。
正确地进行观察,不要直视太阳,以免伤害眼睛。
)(2)课前让同学们分别摸一摸背阴处的墙和阳光下的墙,谁来说一说感觉如何?(引导学生说出背阴处的墙凉阳光下的墙热)2.摸教室内石块、玻璃杯、铁片,再把它们放到阳光下晒一会再摸。
(三)合作交流1.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表格。
摸教室内和阳光下物体的感觉: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后汇报:用手摸教室内和阳光下物体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用手摸教室内的石块、玻璃杯、铁片的感觉,用手摸阳光下的石块、玻璃杯、铁片又有什么感觉?)3.师生总结:太阳是一个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巨大球体。
(四)拓展延伸1.在阳光强烈的日子里,和家人进行户外活动时,应注意什么?(事先准备防晒品,引导学生把准备的防晒品写一写或画一画。
)2.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可以回家分享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或其他的家人。
二上科学太阳的光和热教案

《太阳的光和热》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制二年级下册14-15页。
教学目标1.知道太阳可以发光发热。
2.能在教师引导下,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和感受阳光下的多种现象。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阳光下的物体表现出探究兴趣;增强强光下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通过室外的体验活动等,让学生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教师出示一组照片:学生分别在背阴处与阳光下用手扶墙。
教师提出问题:仔细观察,请说出这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
师生交流:一个有影子,一个没有影子。
教师提出问题:慢慢闭上眼睛,想一想太阳晒在身上的感觉。
师生交流。
教师总结,出示课题:太阳的光和热。
(设计意图:从学生常见的现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新课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题。
)二、自主探究,交流提高(一)户外亲身体验。
师:请同学们在教室内观察、触摸自己带来的石块、铁勺子、玻璃杯,说一说你们的感受。
学生操作并谈体会。
师:我们把它们放到阳光下晒一会儿再摸一摸,感受还一样吗?师生及时交流感受,教师根据交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二)充分利用户外资源进行体验教师引导学生:大家可以摸一摸校园中阳光下与背阴处的树干、石块、台阶、墙面等,感受这些物体的温度。
师:同学们还可以向老师这样找一个墙角或一些树木,让身体一半在太阳光线下,一半在背阴处。
(教师演示。
)一段时间后,谈一谈自己身体的感受。
(三)根据实际体验谈感受。
教师提出问题:想一想:这些热是怎么来的?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太阳会发出大量的热。
(四)填写活动手册。
活动结束后,教师将学生安全带回教室,统一填写活动手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实验,体会太阳的光和热。
)三、拓展活动请学生对比有阳光照射和没有太阳光照的情况,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室内外物体温度与亮度差别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太阳发出的光和热,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太阳的光和热-青岛2017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太阳的光和热-青岛2017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知道太阳是地球的能量来源,了解太阳的光和热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观察实验,探索太阳的光和热对物质的影响,认识太阳的能量转换过程。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太阳能源,珍惜资源的意识。
教学内容:•太阳是地球的能量来源。
•太阳的光和热对生命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太阳能量的转换过程。
教学重点:•知道太阳是地球的能量来源,了解太阳的光和热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打破学生对“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二元对立性思考,让学生学会从“人-自然-社会”三者的相互关系中去认识自然和社会。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归纳法•实验法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1.教师会先向学生展示太阳的图片,告知太阳是地球的能量来源。
2.通过图片教材页10,教师谈论“人人都在利用太阳光和热,你们知道太阳的光和热对我们和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吗?”二、比照实验体验太阳的辐射热(20分钟)实验材料:•两张白纸•一个热能称实验步骤:1.首先,让学生将两张白纸平放在同一处,由于没有太阳的反射,它们的温度是相等的。
2.然后,在有阳光的情况下,让学生把一张白纸暴露在阳光下,把另一张白纸遮盖好,以确保它没有任何阳光。
3.等待4至5分钟,让学生触摸两张白纸的感受。
实验分析:学生会发现经过了4至5分钟的直射阳光辐射后,直射阳光下的那张白纸会比遮盖阳光的那张白纸更热一些。
这是因为太阳辐射充满了空气中的热量,而直射阳光下的白纸能够吸收这些光线,转换为热能,热量会传递到白纸的表面,让它变得更热。
而遮盖阳光的白纸由于没有接受太阳的直接辐射,所以温度不会上升。
三、归纳太阳的能量转换过程(20分钟)根据在第二个步骤中进行的实验讨论,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一些关于太阳能量传递的信息。
•太阳辐射能源太阳向地球释放的能量是高达3.8 × 10^26瓦的热核合成反应,能够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等多种形式的能源。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制)二年级上册5《太阳的光和热》教学设计

《太阳的光和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太阳的光和热》是青岛版二年级上册《太阳和月亮》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从“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这一明确科学问题开始,引导学生思考作为学习切入点,同时具体向学生提出课前的准备材料。
提示学生课前做好知识准备和材料准备,为课堂探究活动做好铺垫。
教材的主要学习活动由以下内容组成:一是通过地面上的影子,暗示太阳会发光;二是让学生体会太阳晒在身上的感觉,通过比较阳光下和树荫里的身体感受,引导学生说出阳光下与背阴处的感受不同;三是通过触摸地面的石头,从另一方面体会太阳的热。
教材中中通过学生语言:“阳光下好热呀”引导学生认识到除了从光线的方面,还要从自身感受上谈体会。
通过图中举着遮阳伞的孩子和警示语,提醒学生在户外活动时注意安全。
在教材中两个学生分别摸背阴处和阳光下墙面的学习活动,这两处墙面是相同材质的,但是看上去的颜色有区别,摸上去的感觉也是不同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太阳的光的热。
此外教材呈现了三个学生在教室中讨论的场景,三个学生分别拿着玻璃杯、石块和铁片,通过学生语言“把它们放到阳光下晒一会儿再摸”,提示了实验的方法,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对比实验,体会太阳的光的热。
通过户外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切身感受太阳会发光发热的特征。
此外通过对比室内外物体的探究活动,锻炼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意识太阳发出的光和热。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低年级在自身一定的经验基础上,通过对比能够获取更加全面地认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体会到科学方法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分析】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储备、经验基础和团队意识,但在思考问题的逻辑性和全面性还需要教师进行积极地、及时地加以指导帮助,从而促进学生对科学学习能够表现出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欲望,使之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更加有效。
光和热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学生对光和热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的现象,而对此现象与太阳建立联系还需要教师在一系列活动设计、科学问题思考的积极引导下,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进行探究学习和对比发现,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将会有很大提升。
小学科学太阳的光与热(教案)

小学科学太阳的光与热(教案)【导语】小学科学课程中,太阳的光与热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本节课将以探究活动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太阳是地球的光源和热源,并且了解太阳的光和热是如何传播的。
本教案由于篇幅限制,无法展示所有的活动步骤和板书设计,仅包括核心的探究活动和教学目标,以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了解太阳是地球的光源和热源。
b. 探究太阳的光和热是如何传播的。
2. 过程与方法:a. 进行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b. 提供合作学习机会,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培养学生对太阳和光热的兴趣。
b.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太阳是地球的光源和热源。
2. 太阳的光和热是如何传播的。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探究太阳是地球的光源和热源的特点。
a. 师生互动: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太阳的好奇心。
例如问:“小朋友们,我们每天都看到一个特别亮的东西,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b. 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小组内,观察太阳的形状、颜色和发出的光线等特点,并记录下来。
c. 分享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太阳是地球的光源和热源。
2. 探究太阳的光和热是如何传播的。
a. 师生互动: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太阳光和热传播的思考。
例如问:“太阳的光和热是如何传播到地球上的呢?”b. 学生观察实验:在教室内设置一个暗箱,将其中一个面板打开,用一个镜子放置在对面,让太阳光射入暗箱,并观察光线的传播情况。
c. 学生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太阳的热是如何传播的,并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d. 分享讨论与总结: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太阳的光和热是如何传播的。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1. 观察学生在教师提问时的反应,是否能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
2. 观察学生在合作探究环节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程度。
3. 分享讨论环节中,是否能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合理的讨论。
一年级科学教案第六课太阳的光和热(五篇范文)

一年级科学教案第六课太阳的光和热(五篇范文)第一篇:一年级科学教案第六课太阳的光和热第六课太阳的光和热【教学目标】1、能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探究太阳是否会发光发热。
2、能用语言描述观察结果。
3、能说出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4、能简述探究过程和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教学重难点】重点:太阳能发光发热。
难点:理解太阳发热。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材质、形状、大小相同的两个金属盘。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导入出示叔叔骑车的两幅图片,白天有太阳时穿着半袖,晚上时穿着长袖外套骑摩托车。
师:叔叔的衣着和驾驶的摩托车,在白天和黑夜有什么不同?二、探究与发现1、活动:看看大树,看看身边的实物,白天和黑夜有什么不同?2、师:如何证明太阳会发热,会用到什么材料?怎样来证明?学情预设应对策略补充与修改生:叔叔白天引导学生从穿着半袖,晚上穿光和热的角度思着长袖,晚上开着考为什么不同?摩托车。
鼓励学生善生:白天能看于观察生活,引导得见,晚上开不学生说出白天有见。
太阳,太阳能发光。
指导学生摸生:晒一会铁盘子时要慢慢放盘子,盘子会发到金属盘上,小心热。
烫手。
鼓励学生爱动脑,爱动手。
3、动手实验把盘子放到有阳光的地方晒一段时间,指导学鼓励学生认生动手操作。
生:我用到的真思考,动手能力4、表达与交是盘子,是铁做强,表达好。
流的,我发现盘子热师:“我用到了。
的材料是?,是? 做的,我发现了?” 鼓励学生善三、总结生:因为太阳于观察生活。
太阳能够发发光,所以屋里很光发热。
四、应用与以夏天沙子烫脚。
拓展师:我们知道了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有哪些现象可以用今天的知识来解释。
板书:太阳能发光发热太阳的光和热第二篇:太阳的光和热太阳的光和热教学目标1、知道太阳可以发光发热。
2、能在教师引导下,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和感受阳光下的多种现象。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阳光下的物体表现出探究兴趣;增强强光下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探究太阳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5 太阳的光和热 青岛版(五年制)

太阳的光和热【教材分析】本课的目的是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来联想到太阳的光和热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作用效果。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观察白天与夜晚光暗的区别;2.通过实践探究身边事物受热,来探究太阳是如何发热的。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观察生活中身边事物受太阳发光发热的作用影响,来明白太阳发光发热对地球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细心观察身边事物是如何受太阳发光发热的影响,培养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问题,并大胆提问的观念。
【教学重点】1.学会观察白天与夜晚光暗的区别;2.通过实践探究身边事物受热,来探究太阳是如何发热的。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观察身边事物来探究太阳是如何发光发热的。
【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素材。
2.学生:观察太阳光对我们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如果没有太阳我们的地球会变成什么模样?太阳的发光发热对我们的世界意味着什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来进入我们的课程。
(二)探究新知活动一:探究身边事物,研究太阳发光发热现象1.同学们,太阳是一个巨大的发光发热的球体,它距离我们地球非常遥远,但就算距离很远,它所发出的光和热对地球还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面就让我们来讨论一下我们身边有哪些事物体现了太阳发光发热的现象。
2.同学们发言。
3.老师总结:同学们,你们回答的真好!真棒!在生活中,白天很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东西,而夜晚很暗看不清楚,就是受太阳发光的影响,而夏天海边的沙子很烫脚则是因为太阳发热的影响。
活动二: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会怎样同学们,在之前的活动中我们知道了太阳对地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促进了植物的生长,为我们人类带来了光能和电能,那么你们知道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吗?1.同学们积极发言。
2.老师小结:同学们,你们说得真好,如果没有太阳的话,植物将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将会死亡,同时我们人类也会逐渐被灭绝,地球将会变成一个漆黑冰冷的星球。
太阳的光和热-青岛五·四学制2017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太阳的光和热-青岛五·四学制2017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太阳光和热的特点、产生原因以及与生命息息相关的作用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的光和热的基本特点。
2.了解太阳光和热的产生原因。
3.知道太阳光和热的作用。
4.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三、教学重点1.太阳光和热的基本特点。
2.太阳光和热的作用。
四、教学难点1.太阳光和热的产生原因。
2.如何观察和感受太阳光和热。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在阳光下,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和亮度等变化。
2. 播放视频播放与太阳光和热有关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太阳的形态、亮度和热度等特点,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相互讨论太阳光和热的产生原因、太阳光和热与生命的作用,以及如何观察和感受太阳光和热。
在讨论中,老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引导。
4. 复习概念让学生回顾太阳光和热的基本概念:太阳光和热是太阳向外发送的热辐射和光辐射。
太阳光和热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能源。
太阳光和热可以照亮地球,使植物生长,给人类带来温暖。
5. 练习老师带领学生观察并感受太阳光和热在生活中的存在和作用,并通过模拟实验、卡片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太阳光和热的产生和作用。
6. 总结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深入了解太阳光和热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有视频播放、小组讨论、模拟实验、卡片游戏等,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太阳光和热的产生和作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有些学生缺乏实验耐心和观察细心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培养。
太阳的光和热-青岛2017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太阳的光和热-青岛2017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的作用和重要性2.学习太阳的光和热的特性和作用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太阳的光和热的作用二、教学准备1.青岛2017版二年级科学上册课本2.球、石头或其他小物件3.计时器或手表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用生动的图画和实物模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太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什么样的作用,太阳为人类、动植物等生命体提供了哪些宝贵的资源等。
2. 观察实验(15分钟)步骤:1.给每位学生一颗球、一块石头或其他小物件,在教室外找一个干燥的地方,每个学生放置好自己的物件。
2.观察5分钟,让学生感受球或石头在太阳下会发生什么变化。
3.让孩子分析,玩具为什么会发生变化?3. 情境探究(10分钟)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了解太阳的光和热之间的关系。
可以用以下问题帮助学生探究:•为什么太阳下物体会感到热?•太阳下的玩具会呈现什么样子?•太阳的光线和热能能直接给我们带来什么?4. 学习认识文字(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太阳的光和热对我们身体有着怎样的影响,提供简单的学习资料帮助了解太阳和它的能量。
5. 练习巩固(20分钟)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练习、填空和编写简答等不同形式的练习内容。
6. 总结回顾(5分钟)教师通过小结和讨论的方式,来巩固学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课程内容。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根据本次教学的课程目标和教学手段,进行评估与检测。
经过考核,评价学生是否达到课程目标,并为下一次课程的教学提供具体而有针对性的建议。
五、教学延伸在学完本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例如:1.学习更多关于太阳的知识;2.体验和观察太阳的颜色和亮度的变化;3.了解如何保护我们的皮肤,避免被太阳的光线伤害。
六、教学反思总体来说,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太阳的光和热等知识有了更深入和科学的了解。
同时,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评估方式来帮助学生达成课程目标。
一年级冀人版《太阳的光和热》教学设计

一年级冀人版《太阳的光和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认识到太阳能够发光和发热,是地球上光和热的主要来源。
了解太阳的光和热对地球上的生物、天气、季节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知道不同时间和季节太阳的光和热强度会有所不同。
2.科学探究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和体验等方式,感受太阳的光和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
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测量和比较太阳的光和热强度,如用手触摸、观察物体影子的变化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精神。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关于太阳光和热的问题,并尝试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学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太阳的光和热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自然的情感。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尊重事实、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相互交流、协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太阳的光和热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了解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发电等,培养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认识到合理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身感受太阳的光和热,认识到太阳是地球光和热的主要来源。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太阳的光和热对物体和环境的影响,以及不同时间和季节太阳光和热强度的变化。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太阳的光和热是如何传递到地球上的,以及它们在地球上产生各种现象的原理。
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来探究太阳的光和热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实验法、体验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包含太阳的图片、视频资料,以及太阳能利用的实例介绍等。
温度计、放大镜、黑色卡纸、白色卡纸、小镜子、蜡烛、火柴、太阳能小风扇、太阳能热水器模型等实验器材。
选择一个阳光充足的户外场地,用于进行部分实验和观察活动。
太阳的光和热教案一年级人与自然

太阳的光和热教案一年级人与自然教案主题:太阳的光和热教案科目:一年级人与自然教案时长:2节课(共4个学时)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太阳的光和热,让学生了解太阳的重要性和作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3.引导学生形成勤于观察、思考和探究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理解太阳的光线和热量是如何产生的。
2.探究太阳的光和热对人类和自然界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太阳模型或图片。
2.放大镜。
3.温度计。
4.拇指姑娘的故事(或其他相关的故事书)。
教学过程:第一节课导入(10分钟):1.给学生展示太阳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形状和颜色,了解太阳是什么。
2.提问:太阳在哪个方向?它是白天还是晚上?太阳对我们有什么帮助?探究(20分钟):1.给每个学生发放一把放大镜,请学生观察阳光透过放大镜后的现象。
2.引导学生讨论:通过放大镜,阳光变得更亮了吗?为什么?3.解释:太阳发出的光线经过放大镜的透镜时,会被弯折,使得光线聚集在一个地方,所以看起来光线更亮。
4.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的光线是如何产生的?讲解(10分钟):1.解释:太阳产生的光线其实是太阳内核中的氢和氦等物质发生核反应后放出的能量。
2.与学生对话: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的光照在我们身上时,我们感觉到了什么?”3.学生回答“热”,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的热是从哪里来的。
小结(5分钟):1.学生总结:太阳发出的光线和热是太阳内核中的物质发生核反应后释放出的能量。
2.学生回家后尝试观察和思考太阳的光和热。
第二节课导入(10分钟):1.复习太阳发出的光和热是怎么产生的。
2.引导学生回顾太阳的光和热对人类和自然界的重要性。
探究(20分钟):1.给学生发放温度计,请学生测量不同位置的温度,如阳光直射的地方和遮阴的地方。
2.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数据,讨论温度的变化情况。
3.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的光和热对自然界有什么影响?例如对植物的生长和水的蒸发等。
二年级科学上册《太阳的光和热》教案

二年级科学备课
一、观察讨论
看大树.白天树叶看得很消楚.晚上为什么看不清楚了呢?
看两组图片.观察白天和晚上有什么不同?
观察结论:太阳能够发光.
2、实验探究,晒金属盆
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金属盆同时分别放到室内和室外放到室外的金属盆一定要放到能被太阳直接晒到的地方.而且要晒10-20分钟.然后拿到室内.与室内的金属盆放在一起。
用手摸一摸.在摸金属盆时.注意要把手轻轻放到金属盆上.小心烫手.
实验结论:太阳能发热.
三、应用与拓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太阳能
够发光发热.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解释下面的这些现象呀?
课堂检测
与反馈
板书设计
⑤太阳的光和热
实验
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科学教案上册 5、太阳的光和热

师:这些热是怎么来的?
生:太阳带来的。
3、比较在阳光下雨背阴处的感受
师:阳光下的物体和背阴处的物体的温度有什么不同?
、生:阳光下的物体温度高,背阴处的物体温度低。
师:我们怎样比较?
学生讨论后汇报。
教师小结。
师:哪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指名谈发现。
4、拓展研究
注意采取防嗮措施,避免晒伤。
注意比较在背阴处与阳光下的感受。
教师补充:我们还需要带什么?(带好物品和生活手册,随时进行记录)
(2)开展实验。
1、体验在阳光下自己身体的感觉
师:身体有什么感受?
指名谈感受。
教师小结。
2、安全触摸物体、
师:太阳光下的物体是不是和我们的身体一样热呢?我们可以摸一摸试试。
学生亲自体验试一试。
教案
第5课太阳的光和热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科学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1、知道太阳可以发光发热。
2、能在教师引导下,利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感受阳光下的多种现象。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阳光下的物体表现出探究兴趣;增强强光下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太阳能发光发热。
教学难点
理解太阳发热。
教学准备
早上摸一下户外的旗杆、篮球架、墙壁等温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生活经验
师: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白天在家里不用开灯,而夜晚需要开灯呢?
指名回到。
教师小结:白天光线充足,夜晚光线不足,太阳能发光发热,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课。
最新青岛版(六三学制)科学二上 5 太阳的光和热 教案(表格式)

4、初步了解布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把用过的布料,变废为宝——做一个布艺。
重
难
点
观察布料,获取信息,比较信息,描述出布料柔软、有弹性的特点与能吸水的特性。
青岛版(六三学制)科学二上5太阳的光和热教案(表格式)
5、太阳的光和热
授课时间
主备人
课时
课型
探究
教
学
目
标
1、知道太阳能发光发热。
2、能用语言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3、能对太阳发光发热的现象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并如实讲述观察到的现象。
重
难
点
教学重点:知道太阳能发光发热
教学难点:能描述观察到的现象与活动过程,并能与同学讨论交流,从多个角度总结太阳的发光发热。
小结:太阳带给我们光。
第三部分:室外体验,感受太阳热
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户外活动应该注意什么,然后教师总结强调:课件出示注意事项
交待好注意事项,做好准备工作之后教师才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中进行初步的观察体验。
第一个活动:体验阳光下身体的感受。引导学生说一说站在太阳下身体有什么感受?摸一摸身边的物体,有什么感觉。
完成实验后,教师带领学生安全回教室,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同时指导学生完成活动手册。思考交流并总结:太阳带给我们光和热
第四个部分: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问“太阳对身体的伤害可以分为几种?”引导学生思考。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描述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可以按照伤害的原因进行分类,也可以根据伤害的身体部位进行分类,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防护。最后引导学生将自己思考结果用写或者画图的形式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教学设计】《太阳的光和热》_科学_小学_都继萌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太阳光和热》教学设计烟台市莱山区解甲庄中学都继萌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太阳和月亮》第五课。
本单元是小朋友们较全面地认识、了解、探索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本课探究的内容《太阳的光和热》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孩子们可以在自身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观察和思考,进而提高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培养科学精神。
二、学情分析学生喜欢大自然,特别是对身边的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问为什么,喜欢提问题,爱提问题。
这将驱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这门学科不是非常重视,有的学生不爱动脑,不爱动手,依赖性强,这都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低年级学生对科学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欲望,科学内容贴近小学生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1)能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探究太阳是否会发光发热。
(2)能用语言描述观察结果。
(3)能说出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4)能简述探究过程和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知道石头是常见的自然资源,了解太阳能够发光发热,初步了解石太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 能够用观察,探究的角度理解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五、教学准备:《太阳的光和热》ppt,玻璃杯等材料。
六、教学方法:观察交流法、合作探究法七、教学课时: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兴趣开题师:这节课老师带大家来上一节科学课,首先大家来看一下老师给大家出的三个谜语,一个请看大屏幕,一个球,圆溜溜,夜里人人不见,白天家家有。
这是一个谜语的谜面,好,不要着急,再来看第二个一个金球圆滚滚,夜里人人看不见,除非下雨和刮风,天山天门家家到。
好啦,相信我们好多同学已经把谜底猜出来了,不要着急,我们看最后一个,一位老公公,整天脾气暴,大家围着转。
好,老师给十秒钟的思考时间,知道的同学请举起你的小手。
《太阳的光和热》作业设计方案

《太阳的光和热》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2. 了解太阳的光和热对地球的影响;3. 学会如何利用太阳的光和热。
二、教学内容:1. 太阳的光和热是什么;2. 太阳光对地球的作用;3. 太阳热对地球的作用;4. 太阳能的利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1. 太阳的光和热对地球的影响;2. 太阳能的利用方法。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实验材料:太阳能电池板、温度计等;3. 视频资源。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利用PPT展示太阳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太阳的好奇心;2. 学习:通过PPT介绍太阳的光和热是什么,以及对地球的影响;3. 实验: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和温度计等实验材料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太阳的光和热;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太阳能的利用方法,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讨论;5. 总结:通过小结,加深学生对太阳的光和热的理解。
六、课堂作业设计:1. 看视频《太阳的光和热》,写一篇心得体会;2. 制作一个太阳能工具模型,展示给同学们;3. 结合实际,写一篇关于太阳能利用的作文。
七、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2. 作业评价。
八、拓展延伸:1. 参观太阳能发电厂;2. 与家长讨论太阳能的利用方法。
九、教学反思:1. 学生对太阳的光和热的理解程度;2. 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
通过本次《太阳的光和热》作业设计方案,希望能引起学生对太阳能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环保能源的认识,培养环保意识,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个作业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愿学生们在本课程中,能够收获更多的知识和快乐。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是地球上重要的能源来源,掌握太阳的光和热对地球和生物的重要性。
2. 帮助学生理解太阳的光和热对地球气候、水循环等自然现象的影响。
3. 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提倡节约能源的观念。
教科版科学五上《光与热》表格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上《光与热》表格教案
20教科版科学五上光与热表格教案课题光与热计划课时1教学内容分析从第5课开始,将研究光与热的关系,这里的“光”主要是指太阳光,许多光源在发光的同时也在发热
2.老师补充:光源的两大类,热光源与冷光源。
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光的强弱与温
1.让我们通过实际观察学生归纳实验证猜测希望通过老师的启发度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验步骤知道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
老师启发:怎样才能得将本组数据到强弱不同的光呢怎记录在书上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么知道光强与光弱时温的表格中。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数据能力。
度用什么小同呢通过绘制图培养绘图能力。
2、师生共同归纳出实验的两大步骤。
名小组汇报
(1)观察一面镜子和多数据绘制柱面镜子的反射光的强弱状图。
有什么小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结合图表分析一开始的假设。
介绍两种镜子学生阅读书了解两种镜子的作用及原理。
上的资料并凸面镜、凹面相互说说放镜介绍大镜、铜镜、奥运圣火取得。
作业设计作业:光的强弱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呢说说自己的猜想。
太阳的光和热教案一年级人教版

太阳的光和热教案一年级人教版教案标题:太阳的光和热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是地球的光和热的来源。
2. 能够描述太阳的光和热对人类和自然界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明白太阳能的可再生性。
教学重点:1. 太阳是地球的光和热的来源。
2. 太阳的光和热对人类和自然界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明白太阳能的可再生性。
教学准备:1. 太阳图片或实物模型。
2. 太阳能利用的图片或实物模型。
3. 太阳能利用的简单实例,如太阳能热水器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 (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光源,提问:“你们知道光是从哪里来的吗?”2. 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告诉他们光的来源是太阳。
Step 2: 学习太阳的光和热 (15分钟)1. 准备太阳图片或实物模型,向学生展示,并解释太阳是地球的光和热的来源。
2. 通过简单的语言和例子,向学生解释太阳的光和热对人类和自然界的重要性,如提供光明、温暖、促进植物生长等。
Step 3: 引导学生思考太阳能的利用 (15分钟)1. 准备太阳能利用的图片或实物模型,向学生展示,并解释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2. 通过简单的实例,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等,向学生展示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节约能源,鼓励他们提出使用太阳能的好处和方法。
Step 4: 小结与评价 (5分钟)1. 复习太阳是地球的光和热的来源,以及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2. 提问学生关于太阳的问题,检查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
Step 5: 课后延伸 (作业) (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绘制一幅关于太阳光和热的图片,并写下自己对太阳能利用的想法和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索,帮助他们理解太阳是地球的光和热的来源,以及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同时,通过作业的布置,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太阳能的利用,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太阳的光和热教学设计

太阳的光和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2、能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探究太阳是否会发光发热。
3、愿意倾听、分享他人信息,乐干表达。
讲述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说出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三、教学难点:探究太阳是否会发光发热。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观察图片,叔叔的衣着和驾收的摩托车,在自天和果夜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不同?
(二)探究新知
1、看看大树。
白天材叶看得很清楚,晚上为什么看不清楚了呢?
观察白天和晚上有什么不同?
观察结论:太阳能够发光。
2.实验探究:晒金属盘
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金属盘同时分别放到室内和室外,放到室外的金属盘-定要放到能被太阳直接晒到的地方,且要晒10-20分钟。
然后拿到室內,与室内的金属盘放在一起。
用手摸一摸在提金属盘时.注意要把手慢慢放到金属盘上,小心烫手。
实验结论:太阳能发热。
三、应用与拓展
通过本节果的学习,我们细道了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觶释下面的这些现象吗?
分组讨论、连线。
四、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1:阳光下很热,阴凉的地方很凉快。
生2:阳光下看东西明亮,阴凉的地方看东西很暗。
师:换一种说法,太阳照到的时候......(生:热、明亮),太阳照不到的时候......(生:凉快、暗)
师:为什么会这样?小组讨论一下。
引导学生作出假设:太阳能发光发热。
小学科学学科二年级上册(青岛版)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5.太阳的光和热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太阳能发光发热。
科学探究目标:能运用比较的方法对阳光下与背阴处的不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目标:培养学生求知欲,对阳光下与背阴处的不同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太阳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
本课从学生最熟悉的太阳入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知道太阳能发光发热,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热情。
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说出太阳有发光发热的特点。
难点:学生能运用对比的方法,通过光照下和阴凉处的对比得出太阳能发光发热的结论。
教学准备
石块、玻璃杯、铁片、太阳伞
教学方法
从生活情境入手,运用谈话法、讨论法等
(二)通过物体感受太阳的光和热
1、摸一摸阳光下和阴凉处的墙有什么不同
2、石块、玻璃杯、铁片等,先在室内摸摸感觉一下,然后放在太阳下直射10min,摸一摸,说说感觉。
通过对比,得出结论:太阳能发光发热。
课后拓展
如果受强烈阳光的直射,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伤害,你知道那些防晒措施?课下收集一下,下节课跟同学们介绍一下。
个性修改(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5、太阳的光和热
太阳能发光发热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一个火球,挂在空中,四季出现,冬天少见,是什么呢?
生:太阳。
师:同学们真聪明,反应也很快。直接感受太阳的光和热
带着孩子们在室外太阳照射下,与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感觉。再去阴凉的地方,与同学说说自己的感觉。(注意:不要用眼睛直接看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