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设计探索
小学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研究引言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设计合适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对小学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一、小学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的特点1. 简单易懂: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需要经过简化和具体化的处理,因此问题设计需要简单易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情境化:小学生学习数学时,喜欢通过具体的情境来理解数学概念,故问题设计需要有情境化的特点,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引导性:问题设计要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数学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研究,需要对这些特点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找出合适的问题设计策略,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小学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包括了教学的直接效果和长期效果两个方面。
直接效果主要指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和学习动机,长期效果主要指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1. 直接效果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掌握数学概念和方法。
通过设计有趣、情境化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数学概念。
研究表明,采用情境化的问题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2. 长期效果小学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通过实证研究来探讨小学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为了研究小学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我们计划进行实证研究。
具体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研究对象:选择若干小学数学教师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学校的学生进行研究。
2. 数据采集:采用问卷调查和观察等方式,收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况以及教师在课堂上的问题设计情况。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现阶段 的小 学数学教学不仅是要教会学生会 学 ,还要 教会他们会运用 。学生 的思维只有发散 出去 , 他们才会学会 创 新。一般来说 , 思维是人类智慧 的源 泉 , 是一种深刻 的体 验, 是推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动力。要让学生从现实生活 中主动的寻求和发现问题 , 让他们 的思维 活跃起 来 , 自己解 决问题 。只有学生 的思维被激发 出来 , 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 也会 被调 动起来 ,学生 就能通过 自主探索来学 习数 学思维 , 促 进他们知识与技能的整体发展。 例如 , 在学习“ 比例尺 ” 这一 内容时 , 学生 已经 了解 了比 这一知识 , 同时对地 图、 平面 图等也有了初 步的了解 。因此 , 他们能 够很容易地在纸上 画出同样 大小的三角板 ,然后进 行 比较 , 通过 比较 , 他们可 以得 出“ 图上 的边长 : 实际 的边长 1: 1 ” 。教师在这个时候 问学生 : “ 你们能够把一个长 5 0 m, 宽 3 0 m 的篮球场按照其原来的大小画在纸上吗? ” 学生小声 议论着 。有学生就会说 : “ 篮球场太大 , 纸这么小 , 画不下一 个篮球场 ”的时候 ,这就说 明了他们 的思维矛盾 已经产生 了,这个时候教师要相信学生 能够借 助思考来 解决这个问 题 ,让他们能够主动去探索解决 问题 的办法 ,这样就引 出 了—— 比例尺这一教学 内容 。
着引领的作用 以及对突破疑难的过程进行铺垫。
例如 , 教 师 在让 学 生 认 识 锐 角 、 钝角 的时候 , 小 学 二 年 级的教学内容只是要求学生认识什么样 的角是锐角 ,什么 样 的 角是 钝 角 。没 有让 学 生 学 习 9 0度 这 个 概 念 。而 在 教学 过程中 , 学生要借助三角尺上 的直角作 为工具来 进行 判断 。 这样一节课下来 , 学生并不能熟练地掌握学 习的内容 , 动手 能力也比较差 。教师给学生编了三句话“ 点对点 , 边压边 , 边 重合 是 直 角 , 边 在 内是 锐 角 , 边在外是钝角” 。同时 借 助 三 角 尺来 演示 。这样学生很快就掌握 了判断钝角和锐角的方法 。 3 、 结束语 , 小学 数学教学 过程 巾 , 教师要激发学生学 习的兴趣 , 培 养 良好 的学习习惯 ,强化和进行 扎实的基础训练 。只有这 样, 才能让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增强。提高小学数学 课堂教 学的有 效性 ,教 师数学教学的工作才能够顺利 的进 行, 学生也可 以更好 的掌握课堂知识 , 不断促进学生学 习数 学 的主动性 和积极性 , 提高他们学 习能力 , 才能使学生成为 各方面优秀发展的全能生 。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探索
掌 握 基 小 的数 学 知 识 、基 本 技 能 和 基 本 数 学 思 想 方 法 ,逐 步 养 成 自主 学 习 的 习惯 。对 于 教 学 中 具 有 一 定 探索 意义 的问题 或开 放性 问题 , 要
重课堂气氛 , 而不 注 意课 堂 效 率 ; 续 学 习 的愿 望 。 只 重 活 动 表 现 而 不 重 活 动 本 质 ,有 活 二 、 掘 有 效 教 学 内 容 。 掘 有 挖 挖 动 而 无 体验 ,有 合 作 形 式 而无 合 作 效 的教 学 内容 是 提 高 教 学 课 堂 教 学
实 质 , 率底 下 。 些 问题 直接 影 响 有效性 的重要 因素 。知识 的有 效性 效 这 了教 学 质 量 的 进 一 步 提 高 ,探 索在 是保证教学有效 的一个 十分重 要的 课 堂教 学 中如 何 实 施 有 效 教 学 尤 为 条件 。 实现教学 内容的有效性 , 要 就 迫切 。 要 树 立 新 的教 材 观 ,要 在 如今 的 教 仓陂 有效的 教 学 情 境 为 学 生 材 编 写 意 图 和 准 中教 材 重 、难 的 基 提 供 了 有效 学 习 的 良好 气 氛 数 学 内 础 上 , 活 地 创 造性 地 使 用 教 材 。 灵 教 容 需 要设 置 不 同 的 教 学 情 境 , 同一 学 内容 要 向学 生 的现 实 和生 活 实 际 个 数 学 内容 也 可 以设 置 不 同 的 教 学 开 放 , 反 映学 生 的 不 同 需 求 , 不 能 而 情 境 。但 是 不 论 创设 怎 样 的 教 学 都 是 教 材 的 机 载重 复 。 要 把 握 一 条 原 则 ,那 就 是 为 学 生 数 要 使 教 材 成 为学 生 自主学 习过 学 可学 服 务 , 为 学 生 更好 的 发 展 服 程 冲探 索 知 识 奥 秘 的工 具 ,就 要 活 务。 用 教 材 为 学生 的创 新 服 务 。同 比 , 在 首先 , 境创设要 有 “ 学味 ” 数 学 教 学 教 学 中教 学 要 充 分 挖 掘有 情 数 数 学课 堂上 的 情 境 创 设 应 该 为 生 生 效 的教 学 内容 ,让 学 生 通 过 有 效 的 学习数 学服务 ,应该有利于 学生用 教 学 内容 ,在 认 识 和 情 感 上 均 有 所 数 学 的 眼光 关 注 现 实 生 活 。 应 该 为 发 展 。 三 、 导 学 生有 效 自主 学 习 , 指 引 学 生 学 习 数 学 知 识 与 技 能 提 供 支 导 学 生 有 效 合 作 交流 ,提 高学 生 的 持, 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 。 其 次,情境 创设 要有利 于突出 学 习能 力 。 新 课 程 倡 导 自主 、 作 、 合 重 点和 突破 难 关 。 因 此从 这 个 角 度 探 究 的学 习 方 式 、就 是 要 求 教 师要 上 来 说 ,情 境 的创 设 并 不 一 定 要 在 引 导 学 生 积 极 参 与 教 学 活 动 全 过 课 的开 始 ,也 可 以是 在课 的 中间 和 程 , 发学 生 的 主体 意识 , 养 学 生 激 培 课快要结束 的时候 ,只要 能够帮助 自主 探 究 和 合 作 交 流 的 学 习 品 质 , 学 生 理 解 数 学 知 识 ,情 境 创 设 在 时 使 他 们 做 发 现 问 题 、 析 问 题 、 决 分 解 问上 是 可 以 灵 活安 排 的 。 问题 的主 人 。为 此 , 在课 堂 教 学 中 , 例 如 : 《 平均数 》 在 求 这节 课的 教师要多提供学生从事数学活 动的 开 始 , 设计 了 这 样 的 一 个 情 境 , 我 在 机会 ,要 留给他们充 足的探索 时问 要鼓励学 生质疑问难 , 鼓励 这节课上之前 , 老师准备一些奖 品, 和空间 , 探索 、 解决 问题 。每个学 给 每 一 个 小 组 的 同学 。 老 师 准 备 给 学生发现 、 第 一 小 组 表 现 好 的 同学 奖 励 5支 铅 生 学 习 基 础 、 趣 爱 好 、 力 与 能力 兴 智 笔, 给第 二 小 组 表 现好 的 同学 奖 励 6 等 多 方 面 都 存 在 差 异 ,在 自主学 习 教 支 铅 笔 ,给 第 小 组 表 现 好 的 同 学 过 程 中 必 然 表 现 出 不 同 的 水 平 , 奖 励 7支钳 笔 。 师 还 没说 完 , 有 师 也 应 尊 重 这 些 差 异 ,并 及 时 给予 老 就 学 生 说 : 师好 公 平 !师 : 什 么 指 导 和 帮 助 ,尽 可 能 让 更 多 的 同学 老 为 不 公 平 ? 那 怎 么 才公 平 呢 ? 从 而 引 多 一 些 表 现 自我 的机 会 ,多 一 尝 “ ” 出 “ 多补 少 ” 方 法 , 而 , 进 一 试 成 功 的 愉 悦 ,尽 可 能 让更 多 的 同 移 的 进 再 学 在 自主 学 习 的 过 程 中真 正 理 解 和 步 引 出 课题 。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设计的实践与反思
实效 性 的教 学 内 容 . 教学 内容 的 设 计 不 能过 高 .也 不能 降 低 教 学 要求 . 要
系 统 . 决 教 与 学 的 问 题 . 促 进 学 解 为
生 学 习 和 成 长 而 设 计 的 一 套 系 统 过
知 的 分析 因 此 . 学 教 师要 结 合 学 数 生 已有 的知 识储 备 . 设 计 富有 情 趣 来 和针 对 性 的 数学 教 学 活 动
式 有 效 对接 外 . 学 生 学 习态 度 、 另 对 学 习兴 趣 的 分 析 也 是 不 能 忽 视 的 内
容。
段 的 数 学 课 程 , 据 《 础 教 育 课 程 根 基 改 革 纲 要 ( 行 ) , 合 数 学 教 育 的 试 》结
特 点 . 立 了 “ 识 与 技 能 ” 数 学 思 确 知 “
考 …解 决 问题 ” 隋感 与 态度 ” 四维 ‘ … 等
目标 现 了数 学 教 学不 只是 为 了提 体 高学 生 的 基础 知 识 和 基本 技 能 . 而且
学 情 分 析 是 对 以 学 生 为 中 心 的 教 学 理 念 的 具 体落 实
1学生 的 知 识储 备 新 数 学 课程 . 标 准 指 出 : 要 重 视 从 学 生 的 生 活 实 “ 践 经 验 和 已有 的 知 识 中学 习 数 学 和 理解 数 学 学 生 在 学 习新 知 时 . 般 ” 一 会 受 到 旧知 的 影 响 .在 旧知 的 基 础
师 在 进行 教 学 设 计 时 . 往往 关 注 的是
门科 学 .必 须遵 循 一 定 的 教 育 、 教
找准 教
学 规 律 . 据 课 程 内容 、 生 特 征 和 依 学
环 境 条 件 . 用 教 与 学 的原 理 . 划 运 策 师 生学 习 互 动 活 动 :它 也 是 一 门 艺 术 .必须 融 人 设 计 者 的 丰 富经 验 . 分 析 教 学 中 的问 题 和 生成 的可 能 . 计 设 出有 效 解决 数 学 教 学 的方 法 和 策 略
优秀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究五篇
优秀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究五篇优秀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究1一、联系现实进行教学教学源自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而小学阶段正处于学习形象思维逻辑的阶段,对于问题的学习只是引入表面问题并不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教学,把事实教学带入课堂,把生活中活灵活现的例子带入教学中,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觉得所要解决的问题相对熟悉、常见的,但又会感觉新奇,具有挑战性。
2.打破以往认知,联系实际教学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就是脱离实际。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好动精力不集中的阶段。
在实际生活中教学,要打破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所认知的枯燥无味,吸引学生进行自发的学习。
3.重视学以致用随着现代信息的发展迅速,数学被广泛运用于各个地方各个方面,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而是希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
例如碰到一个应用题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去讲述这个应用题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不是带领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分析教学的话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枯燥无味的,教师要运用有趣生动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对问题的深入讨论、探究、理解和运用。
二、运用教材与多媒体设备教学1.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教材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的好,使学生受益还是要靠教师的灵活运用”,也就是说:要使学生能促进各项能力全方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教师善于灵活运用教材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
在使用教材时要融入自己所有的知识,并对不理解与不懂方面的教学需要请教教学经历多的教师和查找资料。
教师对重点、难点、易懂点要有合理教学理解和教案安排,有效地将所要教学的内容教授。
教师也需要样式多彩的教案来有效的把所要教授的知识点激活,从而形成教师的教学风格,通过实践来提高教学质量。
2.借助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设备或者多媒体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探索(3篇)
第1篇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创新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兴趣。
通过对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探索,本文提出了以下观点: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践操作;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多元化评价,关注个体差异;运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空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创新方法;学生素养一、引言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数学素养难以提高。
因此,探索新的教学实践方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二、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践操作1. 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教学策略(1)设计实践操作活动:通过设计有趣的数学实验、游戏、竞赛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数学素养。
(2)创设问题情境:以生活实例为背景,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合作交流,共同完成数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 教学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2. 教学策略(1)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等手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计趣味数学活动: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富有创意的数学活动,如数学故事会、数学趣味运动会等。
(3)关注学生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贴近生活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
四、多元化评价,关注个体差异1. 教学理念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实践探究
求 问题的答案 , 而是要激 活思 维 , 引发学生深层次思考 。①提
问要 有 针 对 性 。 课 堂 提 问 要 面 向 全 体学 生 , 不 能 总是 提 问个 别 优 秀学 生 , 让其他同学成为 “ 忠实 的听众” , 要采 取个别答 、 自 由答 、 小组 选 派代 表 答 等 形 式 多 样 的 提 问方 式 。 要 尊重 学 生 的 个 体 差 异 ,充 分 考 虑 学 生 的基 础 水 平 ,有 目 的地 选 择 提 问 对 象 . 设 计 难 易程 度不 同 的 问 题 , 让 不 同层 次 的 问题 由不 同层 次
学生来完成 。 ② 提问要有梯度性 。教师要将综合性 、 复杂性 的
问题 设 计 成 若 干 个 具 有 梯 度 的 问题 ,遵 循 由浅 入 深 、 由易 到
个性发展 , 注 重 学 生 在 探 索 过 程 中 获 得 的 成 功 体 验 。 数 学 教 学还 必须 突出“ 数学 味” . 让 学 生 感 受 运 算 的准 确 、 方 法 的统 图 形 的对 称 、 符号 的简洁之美 , 体 会 语 言 的准 确 性 和 思 维
二、 教 学实 施 策 略
、
教师不能拘泥于教学预设 . 要 根 据 学 生 的反 馈 信 息 、 课 堂 的互 动 情 况 灵 活 地 调 整 教 学 方 法 。 营造 能激 发 学 生 兴 趣 、 激 活 学生思维 、 富有 生 命 气 息 的 课 堂 氛 围 。 ( 一) 改 进 课 堂提 问的 有 效 策 略 。提 问 不 是 为 了简 单 地 寻
一
、
难, 步步深入的原则 , 将 学 生 的思 维 引 向深 入 。③ 提 问要 有 启 发性 。 问 题设 计 要 符 合 学 生 的“ 最近 发 展 区” , 留有 学 生思 考 的 时 间 和想 象 的空 间 . 激 发 学 生 的探 究 欲 望 。 ( 二) 提 高 小 组合 作 实 效性 的 策略 。合 作 学 习是 以知 识 基 础、 学 习能 力 、 学 习习惯 、 兴 趣 爱 好 等 不 同 的学 生进 行 异 质 分 组. 组 员 之 间 明确 分 工 。 通 过 协 作 交 流 共 同完 成 学 习 任 务 。但 当前合作学 习中 . 部分教 师不加引导 , 放 任 自流 。 学 生 缺 乏 参 与 讨论 交 流 的 兴 趣 , 教学 重难 点不 突 出 , 合作沦为“ 合 做” 。在 合作学 习 中. 教师 首先要 营造 民主 、 自由、 和 谐 的氛 围 , 让 学
浅探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
读 与 写 杂 志
Re da dⅥ t e idc l a n eP ro ia
2 l 7月 0 0年
Jl 2 1 uy 0 0
浅探 小学数 学有效课 堂教 学设计
陆剑 锋
( 苏 省 启东 市 近 海 小 学 江 而使 课 堂 教 学 达到 最佳 有 效 状 态 关键词 : 效课堂 有 教 学设 计 江苏 启东 263 ) 2 26 摘 要 : 文探 讨 了如 何 使课 堂教 学能 积极 引 导 学生 学 习 , 养 他 们具 有 独 立 思 考 , 于 应 变 , 本 培 善 勇敢 尝 新 意识 , 知识 的综 合 运 用 能 力 , 从
思 路 , 条 不 紊地 引 导 学 生 学 习 知 识 , 握 知 识 和 运 用 知 识 , 有 掌 从 感 悟 到理 性 , 具 体 到 抽 象 , 基 础 、 联 系 突 出 知识 系统 性 。 从 重 讲 学 生在 学 习 的反 复 实 践 中 , 立 完成 学 习 目标 , 本 程 式 有 :1 自 独 基 ()
识本 身深 入 探 讨 捂 出 他们 之 间深 层 的 相公 联 系 , 此外 . 应 对 学 还
境 , 例 学 习 是学 生 思 维 的 碰 撞过 程 。也 就 是 学 生合 作 讨 论 、 案 争
论 的 过 程 , 就需 要 教 师 营 造 合作 的环 境 。 这
4 即 时 练 习 设 计
学 生 疑 : 学 生通 过 自学 发 现 自己 能力 范 围 所 不 能解 决 的 问题 。 让 ( ) 作 质 疑 : 小组 交流 中 , 出本 组 的 疑 难 问题 , 单 问题 立 2合 在 提 简
习 等 方 式 。 学 生 自 己找 到 自己 的学 习 同 伴 。 为 不 同学 生 感 兴 让 因 趣 的 人 或事 不 同要 能 对 同 一案 例 进 行 学 习 ,就 需 要 有 同 样 的 兴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探讨
教育探讨235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探讨★石铭琴所有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都应该是实现最大限度的有效性,但是现阶段小学数学在教学设计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对教材的分析不够细致等方面。
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的措施和步骤,充分发挥调研的作用对教材进行分析,并且结合教学实际作出改变,为之后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借鉴。
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种需要事前规划的实践活动,要想实现教学目标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要做好计划和具体的安排,这种规划会对教学的有效性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围绕着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展开论述,为实现高效的教学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一、教学设计的概念新课标时代的到来使得教学设计的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师在教案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进行中必须要坚持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首要目标。
现阶段学术界对于教学设计的概念众说纷纭,但是都包含着目标、内容、学情等最基本的组成元素,只有各自发挥出最佳的效果才能实现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二、现阶段教学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教学设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尽管很多老师都认识到其重要性,但是对目标的界定不够明确,导致在教学实践中难以落实。
还有的目标设计仅仅将教学目标停留在知识领域,并没有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系统的总结,这会导致目标的可操作性降低,无法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同时也无法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
2、教材分析没有联系实际教材并不是只指教科书一种类型,而是对教学产生指导作用的一系列材料,教师对于教材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实践的有效性,教师在分析教材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出现了相似甚至雷同的情况,这都是盲目照搬教材导致的,并进一步导致教师的独立思考能力下降,难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和实践
口文/ 晶 晶 陈
一
、
“
一
因此 , 数学教 学应重视培 学 生根据长方形和 圆的面积公式组合推 导 调动情感 因素 , 发学习激情 决 问题更重要 。” 焕
培养 学生敢想 、 敢说 、 出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再 如学过 “ 通 个人 的思想只有被浓烈的情感渗透 养 学生 的问题 意识 ,
一
剪 ”“ 、拼一拼 ” ……不仅 能满 足学生好奇
二、 留给思考余 地 。 增强 自信心理 挥 这一优势 ,指导学生掌握 自学例 题的方
目前课堂教学 中,我们经 常会 看到这 法 。如教材 中很多例题的教学不是 一步到
心 的需要 ,更能促使学生于快 乐活动 中主
动获取知识 。
而是分层逐 步呈 现解题过 程 , 留有不 且 样的情景 :由于一些老师偏离 了新 课程 的 位 ,
有的例题有“ 的内容, 想” 要让学生知道 积 极 进 取 。 敏捷的 同学很快便要举手欲答 ,而绝大部 图; “ 堂活 动是实 际的 、 变万化 的 ; 课 千 课 有 概 结语等 用 分反应慢的 同学还未来得及深思 ,脑中就 这是 思考过 程 ; 的法则 、 念 、 创新 的 、 昂的 ; 堂是 思想 激 课 要让学 生清楚这是重点 内容 ; 堂是 质朴 的 、 灌满了别人的意见 。久而久之 ,再遇难题 有色字表示 ,
一
之路上一个永恒 不变的追求 目标 。唯有如 己的思考而得到答案 ,或达到答案 的 “ 边 新知识 的方法 。 才能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活动从 “ 表里 数学教材 的编排 ,前 后知识联 系比较 此 , 缘” 都会 给他们 带来很 大 的快 乐感 , 而 , 从 不一 ” 向“ 走 表里合一” 从而真正持 久地提 , 紧密 ,几乎 每一个新 知识点的学 习都 是运 增强 学习的信心。 高小学数学课堂 教学 效果 , 同追求真实 、 共 三、 适时 引导 提问 , 培养问题意识 用 旧知迁移过来 的。教学 中必须十分重 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探索一些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策略,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索。
1. 创设情境:数学知识应该通过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情境来引入,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或者设计一些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魅力。
2. 引导思考:教师不应该仅仅传授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启发性问题等,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错误并改正。
3. 个性化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用个性化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进行分层教学,提供差异化的教学资源和任务。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展示个性化的解决方法。
4.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探索、共同解决问题。
在小组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思想,互相补充和纠正错误,从而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 游戏化教学:利用游戏、游戏化的元素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增强他们的参与和动力。
6.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图像、动画、视频等元素,呈现抽象概念和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学习平台等,让学生进行在线学习和练习。
7. 提供反馈: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学习成果的反馈和评价,帮助他们发现不足之处并改进。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分享学习心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9篇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9篇第1篇示例:小学数学教育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教授小学生数学知识,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方法。
一、注重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问题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育中,启发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
在教授小学生加减法运算时,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二、运用教具和技术手段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具和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教具可以直观地展现数学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使用小学生常用的算盘、拼图等教具,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律。
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可以为小学生提供更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三、注重实践和体验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实践和体验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面积计算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测量和计算,让他们亲自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利用游戏、竞赛等方式,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
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互动,关心、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扰,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与实践应当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注重启发式教学、运用教具和技术手段、实践和体验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也在不断被研究和探索。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习惯,根据他们的特点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从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和探索角度出发,详细探讨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采取哪些教学方法,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
一、启发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启发式教学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是指教师以发现问题为主导,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来达到启发学生的目的。
启发教学是一种交互式的教学方式,它能够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帮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探究者。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可以用于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概念,建立数学思维的基础。
通过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具深度,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小学数学中,学生需要掌握数学运算的规律。
通过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些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拓展,深化学生的理解。
二、基于案例教学法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同样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可以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从实际生活中选取一个数学问题,将其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和解决。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同时,案例教学法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
三、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通过自主探究,学生可以体会到数学运用的意义,并且能够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可以将学生的思维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
、
联 系 实 际 。 造 性 地 使 用 教 创
材 。 课 堂 教 学 向社 会 生 活 延 伸 让 不 可 否 认 , 行 的 小 学 数 学 教 现 材 都 是 较 好 地 根 据 课 程 目标 , 合 综 考 虑 学 科 知 识 的 逻 辑 顺 序 , 生 的 学 认 知 顺 序 和 心 理 发 展 顺 序 进 行 编 写
一
这 个 问 题 , 其 值 得 重 视 。 结 合 本 尤
人 的 教 学 实 践 , 认 为 可 以 从 以 下 我 几个 方 面 人 手 。
一
个 生 动 的 生 活 画 面 , 发 学 生 探 索 激 数 学 的 兴 趣 , 学 生 体 验 数 学 的 价 让
值 和 神 奇 , 数 学 学 习 过 程 中 去 发 在
的 。 但 是 , 者 考 虑 的往 往 是 学 生 编
学 苦 旅 的 沙 漠 , 向 探 究 学 习 的 绿 奔 洲 , 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从 二 、 极 参 与 , 予 学 生 更 多参 积 赋
与 课 堂 活 动 的 权 利
半 。 例 如 , 学 数学 二 年 级 上 册 3 小 5
问 题 , 是 影 响 和 制 约 小 学 数 学 课 都 堂 教 学 的 不 利 因 素 。 如 果 不 能 很 好 地 解 决 这 些 问 题 , 以后 的 学 习 中 在 就很 难 培养 学 生 的逻辑 思 维 能力 , 以 至 于 使 他 们 对 学 习 数 学 失 去 兴 趣 。 随着 新 课 程 改 革 的 不 断 推 进 和 素 质 教 育 的 大 力 推 进 , 小 学 数 学 对 的 教 学 要 求 越 来 越 高 。 其 中关 于 如 何 提 高 小 学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的有 效 性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探究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发展更为关注,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以新课改为指导思想,对传统教学进行全面改革,为学生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与自主性,让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得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切实推进数学有效教学。
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浅谈如下。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并不对等,教师是高高在上的教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是教学的绝对控制者,将学生视为加工对象,在教学中处于次要从属地位,只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只是在机械地配合着教师的教学,教学是教师一方的单独活动,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
没有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有效教学便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因此要实施有效教学,就必须转变这种对立的师生关系,建立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以此来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让学生主体参与。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地位。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并不是教学的附属,而是具有独立的个人行为的学习主体。
我们要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要将学生视为与自己平等的学习体,引导学生主体参与。
其次,信任学生,挖掘学生的潜能。
学生有着巨大的学习潜能,在教学中我们要发展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真正学习发现者与探索者。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地信任学生,要为学生的主动思考与发现预留空间,让学生有施展个性与才能的舞台。
再次,一视同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公平与公正。
学生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我们对待学生不能因学生成绩好而有丝毫的偏袒,区别对待,而是要一视同仁。
公平地爱学生这才是教育成功的真谛。
我们要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爱护与期待,这样才能让教师真正走进全体学生的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方法运用的探索与实践
学 生 如 果 觉 得有 疑 问 或 者 有难 度 的 ,教 师 应 该 巧 妙 点 拨 . 在 此基础上 , 学生独立思考 , 组探究 , 化 练习 , 取新知 , 让 小 强 获 掌 握 规 律 , 教 师 的 引 导 下 把 新 旧知 识 串 联 在 一 起 , 成 系 在 形 统 的 知识 结 构 .
1 参 与 式教 学 重 在 让 学 生 参 与到 教 学 中 来 . 课 堂 教 学 实 质 上 就 是 师 生 多边 活 动 的过 程 , 化 课 堂 教 优
学 的 关 键 是 教 师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积 极 引 导 学 生 最 大 限 度 地 参
中要 结 合 教 学 内容 , 据 小 学 生 的心 理 特 点 , 学 运 用 高 效 根 科
思 考 中人 人 都 获 得 了成 功 . 者 给 予 了高 度 的赞 扬 和充 分 的 笔
肯 定 . 大地 激 发 了他 们 主 动参 与 学 习 的 积 极性 . 极
总 之 , 论 是 何 种 教 学 方 式 , 重 要 的 是 使 学 生 获 取 知 无 最
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数目统计等。
谢谢!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对互动教学的认识和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和难点。
如何设计合理的互动环节?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互动?如何确保互动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这些问题成为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对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进行深入探究,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意义互动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互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
互动教学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在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学习,借鉴他人的思路,还可以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
研究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互动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可以为教师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体验,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定义与特点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互动和交流,共同构建知识、探究问题、解决难题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将学习者置于活跃的参与者的角色,强调学生在知识获取和构建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积极性。
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教师不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发挥自己的思考和创造能力。
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分享等形式让学生之间相互启发、交流,促进彼此学习。
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互动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听课或者自主学习,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现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探讨
实现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探讨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教师一直在努力追求的工作,也是新课标对学校教育的要求。
针对小学数学的特点,对实现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提出了四点建议: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兴趣;重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发挥;加强师与生、生与生间的交流合作;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教学情境数学兴趣课堂教学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材内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手段。
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并能指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对实现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应用到教学中可以起到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作用。
著名的文学家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依赖的不是教师的强制力,而是学生想要学习的兴趣”。
没有兴趣,学生就不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那么教学活动就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教学效率无疑也是低下的。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可利用一些包含数学知识的游戏、图片和故事等,再加上多媒体教学方式,来巧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数学知识的海洋中。
例如,在进行小学六年级数学“鸡兔同笼”的广角学习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找到一个有教学内容相关的画面:在课件中有很多小鸡和兔子在草地上上来回地跑,学生们在画面上可以看到很多脚,还能听到小鸡们与小兔们的对话。
在引起学生的观看兴趣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一步步进入教学主题了:“一只小鸡几只脚啊,一只兔子几只脚呢?”这样,先让学生明确小鸡是有2只脚,兔子是4只脚。
然后进一步问学生:画面里的小鸡和兔子总共是50只,但又108只脚,那么小鸡和兔子的数量各是多少呢?这样一来,学生对这个问题,都非常感兴趣,积极投入到讨论与计算中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设计探索
【摘要】当前,有效教学设计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
小学数学进行有效教学设计,深入了解学生是有效教学设计的起点;客观分析教学内容领悟并用活教材是有效教学设计的关键;正确处理课标、教材和学生水平的关系是有效教学设计的保证。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为了使学生实现有效的学习而预先进行设计的决策
活动。
当前,有效教学设计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教学的成效与有效教学设计有很大的关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从有效教学设计开始。
有效教学设计是以正确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学习需求,确立教学目标,整合教学资源,优化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与策略,设计、实施和修改教学方案,评价及反思教学结果的过程。
教学设计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作为一门科学,它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作为一门艺术,它需要融入设计者诸多的个人经验,并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再创造,同时灵活、巧妙地运用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
1.深入了解学生是有效教学设计的起点
我们要把学生带到哪里,我们首先应知道学生现在在哪里。
这生动地说明了教师只有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预设出更有效的教学设计。
学习起点主要有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学习的逻辑起点是指学生按照教材学习进度应具有的
知识基础。
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知识基础。
在信息迅速发达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拓宽了,在某些方面学生对信息的掌握可能比教师更快、更多。
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像,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有的学生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的现实起点往往高于学生的逻辑起点,教师与学生接受信息的速度、容量是平等的,也是互补的,教师事先所设定的教学起点不一定是真实起点。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教师把学生拉回来”跟着重复”的现象,这都是重视现实起点不够造成的。
所以在备课前,我们更应该客观地了解学生,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背景,并不时地把自己换位成学生,从孩子的视角去看教材,思考问题,猜测他们可能会有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
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充分预设,这样会使自己备课更有针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执教《圆的认识》新课前,可以对学生做一些这样的调查:
(1)你画过圆吗?(2)如果你已经画过圆,用什么工具画圆的?(3)你知道或者听说过”半径”、”直径”、”圆心”这些名词吗?(4)请在右边圆上画一条直径和半径。
通过课前调查我们会发现学生对“圆”的认识并不是”空白”的,许多学生有过画圆的经历,因此教师一改把画圆作为课堂教学重难点的传统做法,直接从画圆导入新课。
这种课前探底的教学策略,使教师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维起
点。
2.客观分析教学内容领悟并用活教材是有效教学设计的关键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强、逻辑严密的学科,各部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因此,我们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做到真正的理解每一册,每一单元,每一节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就是要细致研究知识间的种种联系,把握知识的贯通和延伸。
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各种联系,把知识贯穿起来,使它们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以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材处理中,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反思能力,对教材的编排多问几个为什么:例题为什么这样设计?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结论为什么这样引出?等。
经过这样一番思考之后,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既要有知识技能的目标,又应有发展性的目标,整体把握教学重、难点,着重要搞清哪些方面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需要在教学中”浓墨重彩”加以突破,哪些方面可以”淡化处理”,只需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稍作点拨即可。
例如,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
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除法中的商不变的规律与这部分知识紧密联系,是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基础。
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关键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观察和发现,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归纳规律。
教材安排了两个学习活动让学
生寻找相等的分数,通过两个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分数的大小相等关系,为观察、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两组相等的分数,寻找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并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在此基础上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
那么,根据教材的编排,本节课教学重点就应放在性质的探索过程以及用语言清晰地表示性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可能会有一定难度,因此还要引导学生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3.正确处理课标、教材和学生水平的关系是有效教学设计的保证在充分理解课标、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如何进行准确的目标定位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一直以来,很多老师一直把”顺利地上完一节课,学生表现出色”作为一节公开课的目标,往往忽视了在表象后的更深层元素,即学生到底有多大的收获?他们的思维是否得到了实质上的提升?他们是否有学习的积极态度?因此,教师在制定目标时也往往满足于最基本的要求,停留在一个较浅的层次。
像《有余数除法》一课,不少老师将教学目标仅着眼于”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包括有余数除法)横竖式的读写法、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这些知识技能目标,忽视”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
这样教学设计带来的结果是:学生获得的仅仅只是知识而不是智慧,仅仅是知道而没有感悟。
因而在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中,我们的着眼点是不仅要使学生学
会这些知识点,更要突出”过程性目标”。
如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应该这样定位:借助”摆一摆”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有余数除法的产生过程,理解余数的意义;再者,对于”余数比除数小”这一特点,要引导学生经历”摆一摆-观察-猜测-归纳”的”数学化”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余数的特点。
三维目标不能只成摆设,要注意纠正只关注知识性目标而忽略过程性目标,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蕴含在过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