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学习资料
管理学周三多第二章 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
![管理学周三多第二章 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b4ee00d65ef7ba0d4a733bb2.png)
公平公正道德观
作者信观息:点:管理者不能因种族、性别、个性、个人爱好、国 籍、户籍等因素对部分员工歧视,而那些按照同工同酬 的原则和公平公正的标准向员工支付薪酬的行为是善的
对“公平公正”的认识:
• 主要指支付薪酬的依据应当只是员工的技能、经验、绩效或 职责等因素,而不是其他各种似是而非的因素
公平公正道德观
合理性:
作者信息: 保护了那些未被充分代表的或缺乏权力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 护弱势群体)
局限性:
不利于培养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创新精神
这种道德观在理论上是完全正确的,但在实践中问题十分复杂
社会契约道德观
观点:只要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和员工都能接受的社会 作者信契息:约所进行的管理行为就是善的
• 任何社会任何组织要想长期生存,不仅需要遵守法律,同时还要 作者信遵息:守一定的道德规范。
• 管理道德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现代管理道德的发 展,使社会责任成为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课题。
• 伦理道德是现代工业的核心价值构件,具有特殊的管理意义和文 明意义。
企业为什么需要伦理道德
作企者信业息管:理之所以需要伦理道德,不只是因为现代业的经济运行面临诸多伦理 困境与道德风险,更不是因为伦理道德作为有效的文化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 达到经济目的,最根本的是,伦理道德是现代企业的核心价值构件,具有特殊的
的途径
6.对绩效进 行全面评价
5.对员工进 行道德教育
3.在道德方 面领导员工
4.设定工作 目标
改善企业的管理道德的途径有以下八个方面
作者信息:
1、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
挑选过程被视为是了解个人道德发展水平、个人价值取向、个性差异的一个 重要途径。
第四章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第四章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b91cd13d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47.png)
二、管理道德的特征
• (1)普遍性 • 无论是行政管理、经济管理、企业管理、文化管理,还是单位、
部门、家庭和邻里的人际关系管理,都应当遵守管理道德的原 则和要求
• (2)特殊性 • 管理道德不同于一般的社会道德,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它
所调整的关系Biblioteka 管理关系,规范的行为是管理行为• (3)非强制性
层的沟通渠道,尊重员工的话语权,为员工创造自由的工作环 境。 • 第二,企业应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慈善活动,帮助社会 上的困难群体。 • 第三,企业在生产中也要充分考虑到社会责任。
四、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1、对雇员的责任 •2、对顾客的责任 •3、对竞争对手的责任 •4、对环境的责任 •5、对社会发展的责任
• 2、社会经济观
• 它与“古典观”相对立,它认为,企业处理要赚取合理利 润以外,还应该为相关利益群体(如债权人、供应商、 消费者、员工、所在社区乃至政府等)承担其应该负担 的社会责任。
三、社会责任与经营业绩
• 从长期来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大小与其经营业绩呈正相关。 •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需要做得工作: • 第一、企业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建立企业员工与管理
三、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 管理者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一般受管理者所处的道德阶段、 管理者的个人特征、组织结构变量、组织文化以及道德问题的 强度五种因素的影响。
• 1、道德的发展阶段
• (1)前惯例层次
• 这是道德发展的最低层次,行为者认为:
• (2)惯例层次
• 有良性也有恶性,一些真正为企业整体利益着想的就是良性的。 相反,以个别人期望为是非标准的管理道德就是恶性的
容和形式,这体现了管理道德的 • A.普遍性B.特殊性C.变动性D.社会教化性
管理学重点知识归纳--第三章 管理道德与企业责任
![管理学重点知识归纳--第三章 管理道德与企业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d4c03a0a84868762cbaed539.png)
第三章管理道德与企业责任1.管理环境(选、填★★)(1)一般环境亦称宏观环境或社会大环境,主要包括: (1)经济环境;(2)政治和法律环境;(3)社会文化环境;(4)科技环境;(5)自然环境等,简称PEST. 外部环境=任务环境+一般环境>内部环境。
(2)具体环境,也称产业环境或行业环境(微观环境、竞争环境、任务环境、经营环境),主要包括:顾客、供应商、竞争者以及其他一些具体环境因素。
(3)组织面临的环境类型:根据环境的复杂性(需要的知识广度)和环境的不确定性(产品的变化程度)可以把环境分为四种环境,即简单+稳定的低不确定性环境(如软饮料罐装厂、啤酒批发商、食品加工厂)、复杂+稳定的较低不确定性环境(如大学、医院、电气制造厂、化工公司、保险公司)、简单+动态的较高不确定性环境(如时装公司、玩具制造厂)以及复杂+动态的高不确定性环境(如电子公司、航空公司、电子通讯公司)。
2.几种常见的道德观的比较(选、填★★★★★)(1)道德的功利观强调“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作出”,认为解雇20%的员工是为了剩下80%的员工,代表观点: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不择手段),核心是“有用性”,可能产生利益分配的不公平,可根据行为结果的好坏来判断。
(2)道德的权利观强调“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认为当雇员揭发雇主触及法律时,应当对他们的权利加以保护,代表观点:个人权利至上。
追求的是“绝对的个人权利”,可能导致无组织状态。
(3)公平公正道德观,强调“决策者要公平地实施规则”,认为向新来的员工支付比最低工资高一些的工资,代表观点:同工同酬,支付老员工的工资比新员工高一点。
追求理想公平,不利于培养风险意识和创新精神。
(4)社会契约道德观,强调“决策人在决策时综合考虑实证和规范两方面的因素”,认为“管理者应考察各行业和各公司中的现有道德准则,以决定是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实质上认可同工不同酬(实质上是功利主义道德感的变种),既不符合权力至上道德感,也不符合公平公正道德感,但可以节约成本、增加利润。
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
![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339216622b160b4e767fcff8.png)
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本章纲要本章共分五节,要求准确掌握第五节。
本章对管理以及道德管理的定义、特征进行阐述,分析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提出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在第五节中,着重介绍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考生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准确掌握并能进行深入的分析。
本章知识脉络结构图重点知识梳理一、伦理道德的管理学意义在经营活动中,企业伦理与管理道德的管理学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经济与经营活动的意义,尤其是对终极意义的追求2.企业组织伦理道德对于企业组织的意义,不仅在于构建”人际关系“,更重要的在于造就真正合理有效的企业组织。
3.人文力与企业精神企业管理一方面透过伦理道德建立个体与组织相统一的内部伦理关系;另一方面藉此建立企业与社会相统一的外部伦理关系,同时还透过伦理道德的有效合理运作,建立企业的人文力体系,从而形成企业的伦理精神,构筑作为企业灵魂的”企业精神“。
4.企业及其产品的价值观伦理道德的着力点,就在于生产者的劳动价值观与管理者的经营价值观。
企业成功与产品质量的真谛全在于诚信。
二、道德及五种道德观道德通常是指那些用来辨明是非的规则或原则。
道德在本质上是规则或原则,这些规则或原则旨在帮助有关主体判断某种行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或这种行为是否为组织所接受。
1.功利主义道德观基本观点: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
合理性:如果行为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当然就可以认为该行为是善的,必然得到大多数人支持。
局限性:没有考虑取得最大化利益的手段;没有考虑所得利益的分配。
2.权力至上道德观基本观点: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做出。
合理性:保护了个人的自由和隐私。
局限性:接受这种观点的管理者把对个人权利的保护看得比工作的完成更加重要,从而在组织中会产生对生产率和效率有不利影响的工作氛围。
3.公平公正道德观:要求管理者按公平的原则行事。
按公平原则行事,也会有得有失。
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
![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f4b9a94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a.png)
THANKS 感谢观看
。
促进可持续发展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实现 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 展,提高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增强员工归属感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增强 员工的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 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绩效。
降低风险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降低 企业面临的环境、社会和法律 等方面的风险,减少潜在的损
失。
04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
公平
对待员工、客户和利益相关者时,应 遵循平等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
公正
在决策和分配资源时,应依据客观事 实和标准,不受主观情感或偏见影响 。
尊重与责任
尊重
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侵犯他人的权益,维护良好的人 际关系。
责任
勇于承担管理责任,对组织、员工和社会的福祉负责,积极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03 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与重要性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6 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的后果
法律后果
违反法律法规
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可能违反国 家法律法规,导致罚款、吊销执
照等行政处罚。
合同违约
企业未能履行合同中规定的社会责 任,可能导致合同违约,承担违约 责任。
刑事责任
严重的不履行社会责任行为可能构 成犯罪,企业需承担刑事责任。
声誉损失
消费者权益保护
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企业应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安全可靠,不欺诈消费者。
保障消费者信息安全
企业应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建立消费者反馈机制
企业应建立消费者反馈渠道,及时回应和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和意见 。
05 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融合
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融合
第三章 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
![第三章 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bd956d2025c52cc58ad6be37.png)
第三章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考核要求:1.管理与伦理道德伦理道德的真谛:伦理道德作为人类文明的基本因子,是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物体,是指评价人类行为善与恶的社会价值形态,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为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伦理道德的管理学意义①:(1)经济与经营活动的意义,是对终极意义的追求。
(2)企业组织。
在于造就真正合理有效的企业组织,因为“伦”本身是个体性与实体性的统一。
(3)人文力与企业精神。
(4)企业及其产品的价值观。
伦理道德的着力点,就在于生产者的劳动价值观与管理者的经营价值观,这就是韦伯所说的“天职”的劳动价值的意义。
名言“企业成功与产品质量的真谛全在于诚信”就是伦理道德管理学的核心意义。
2.几种相关的道德观功利主义道德观②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
这是一种根据行为结果即获得的功利来评价人类行为善恶的道德观。
理解:(1)功利主义的所谓“最大利益”是“最大福利”;(2)功利主义的核心是“有用性”。
特点:(1)决策要求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做出;(2)其目标是为尽可能多的人谋求进尽可能多的利益;评价:(1)功利主义对效率和生产效率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并促进利润最大化的目标;(2)它会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导致一些利益相关者的权力被忽视。
权力至上道德观②能尊重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行为才是善的。
所谓基本权利就是人权,只要是人就应当平等地享有人地基本权利(如生存权,言论自由权、受教育权、医疗保障权、工作权)特点:决策要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隐私权、言论自由权)的前提下做出。
评价:(1)保护了个人的基本权利;(2)容易在组织中产生对生产效率不利的工作氛围公平公正道德观②:所谓公平公正是指支付薪酬的依据应当只是员工的技能、经验、绩效或职责等因素,而不是其他各种似是而非的因素。
社会契约道德观①:是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和员工都能接受的社会契约所进行的管理行为就是善的。
,这种道德实质是功利主义道德的变种。
企业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
![企业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https://img.taocdn.com/s3/m/2cfc8a2fed630b1c59eeb51f.png)
企业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企业管理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是从事管理工作的管理者的行为规范。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
论文关键词:管理道德道德规范社会责任经济效益论文摘要:企业是现代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行为的根本目的是取得最大利润。
但企业处于整体的社会环境中,企业要生存,赢得长期的经济利益,就要注重自身的管理道德和社会责任。
本文试图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双重角度,通过对企业管理道德、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三者之间关系的分析阐明这样一种观点:企业的管理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正相关的。
这种认识对于处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的企业发展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其市场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是企业又是社会行为者,在进行管理活动中,必然面对不同的利益、不同的人际关系以及不同的社会群体,因此企业在获得生存的前提下,在管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道德和社会责任问题。
据调查:65%的美国人认为,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20世纪80年代,社会道德的总体水平下降了。
华尔街的金融丑闻,安然、世通公司的破产,大量的会计造假事件等,引起了人们对企业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的关注。
管理道德和社会责任,首先是一个价值判断的概念,与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的“经济人”的理性假设不同。
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和社会交易过程中,很可能会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其他人的利益,比如,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收益,这显然是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行为,违背了基本的道德规范。
一、管理道德和社会责任的含义管理道德或称之为道德规范,是指规定管理行为是非的惯例或原则的总和。
简言之就是人们判断一件事情对与错的原则和信条。
管理学第四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管理学第四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370c5ae0f12d2af90342e6e4.png)
第一节 企业管理为什么需要伦理道德
三、伦理道德的管理学意义
➢“财富创造是一种道德行为” ➢在经营活动中,企业伦理与管理道德的管理学意义表现在以
1、经济与经营活动的意义,尤其是对终极意义的追求; 2、企业及其产品的价值观; 3、企业组织:共同目的;协作的愿望;信息的沟通; 4、人文力与企业精神。
一、企业与现代社会
1、企业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管理学
第五节 企业的社会责任 一、企业与现代社会
2、两种关于社会责任的观点 传统经济学观点:为股东实现组织利益的最大化是企业的天职,否则就不成其为 福利是政府和非赢利组织的责任。 社会经济学观点:企业不只是对股东负责的独立实体,他们还要对社会负责,因此 造利润,还应包括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
管理学
第五节 企业的社会责任
二、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系 价人或组织行为善恶的标准和原则。
➢企业价值观主要表现在全体成员对本企业“应当是什么 什么”的高度认同。
➢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社会责任间的关系:衡量企业价值观 好标志,就是企业对待社会责任的态度。企业价值观越 展越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
管理学
第三节 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一、道德管理的特征
合乎道德的管理的特征:
1. 不仅把遵守道德规范视作组织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而 织的一项责任;
2. 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应从社会整体角度看问题;
3. 尊重所有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善于处理组织与 系,也善于处理管理者与一般员工及一般员工内部的关
➢一个组织的文化是由组织共享的价值观构成的; ➢就道德风险而言,最有可能鼓励高道德标准的是有无诚
织文化; ➢基于价值观的管理(values-based nagement); ➢与弱文化相比,一种强文化能够对员工施加更多影响。
管理学-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管理学-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0d29903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4.png)
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道德管理的因素
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道德发展阶段 个人特征 组织结构 组织文化 问题强度
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途径
挑选高道德 建立道德守则 素质的员工 和决策规则
在道德方面 领导员工
设定工作目 标
对员工进行 道德教育
对绩效进行 全面评价
进行独立的 提供正式的
社会审计
保护机制
企业的社会责任
四、社会契约道德观
这种观点认为,只要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和员工都能接受的社会契约所进行的管理行为就是善的。 这种道德观实质上是功利主义道德观的变种。既不符合权利至上的道德观更不符合公平公正道德观的基本原则,却能大 幅度降低企业人力资源的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 契约论的道德观有其深刻的局限性。因为契约具有很强的情境特征在很多场合是利益博弈的结果,与合理性无关。而且, 契约的对象必须严格限制,哲学家已经多次指出,许多东西,比如人格、道德、婚姻、家庭是绝对不可以契约的。契约主义 的泛滥,会导致严重的经济与社会后果。
几种相关的道德观
三、公平公正道德观
这种观点认为,管理者不能因种族、性别、个性、个人爱好、国籍、户籍等因素对部分员工歧视,那些按照同工同酬的 原则和公平公正的标准向员工支付薪酬的行为是善的。
所谓公平公正,主要是指支付薪酬的依据应当只是员工的技能、经验、绩效或职责等因素,而不是其他各种似是而非的 因素。这种道德观在理论上是完全正确的,但在实践中问题十分复杂。
企业与现代社会
企业的价值观
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感谢你们的聆听
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20世纪西方学术的发展提供了几个不断递进的解释和实践模式: 1.理想类型论-20世纪20年代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 2.文化矛盾论-20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贝尔 3.最强动力-最好动力论-20世纪末期德国著名经济伦理学家彼得●科斯洛夫斯基 4.竞争力论-20世纪90年代查尔斯●汉普登-特纳等
管理学第02章 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
![管理学第02章 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fbd89c771711cc7931b716d9.png)
第三节 道德管理的特征和 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四)组织文化 1、组织有无诚信。 2、组织文化的包容性。
第三节 道德管理的特征和 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五)问题强度
(1)受伤害者的范围多大和受益者的利益多大 (2)有多少人认为这种行为是邪恶的(或善良的) (3)行为发生并造成实际伤害或受益的可能性有多大
(4)在行为和预期后果之间的时间间隔有多长
(5)行为伤害者或受益者与你挨得多近 (6)道德行为对有关人员的影响的集中程度
第四节 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一、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
第四节 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二、建立道德守则和决策规则
第四节 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三、管理者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 1、言行示范 2、奖惩机制 3、高层管理者的责任感
思考题
1.何谓道德?在商业道德方面存在哪些观点? 2.目前中国的商业道德状况如何?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入 手加强中国的商业道德建设? 3.崇尚道德的管理具备什么样的特征? 4.影响管理者的道德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5.提升员工的道德修养的途径有哪些? 6.何谓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与社会义务、社会反应有何区 别? 7.支持与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各有哪些? 8.企业的社会与利润取向的关系如何?
本章关键词
伦理(ethics)
道德观(morality) 权利至上观(outlook of The Will to Power) 社会契约观(outlook of social contract) 责任(responsibility)
道德(morals)
功利观(outlook of utility) 公平公正观(outlook of justice and equity) 推己及人观(outlook of put oneself in the place of another) 社会责任(social responsibility)
管理学周三多第二章-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
![管理学周三多第二章-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45c002e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5f.png)
nd
几种相关的道德观 管理管理的特征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企业的社会责任
作者信息:
作者信息:
作者信息:
作者信息:
作者信息:
作者信息:
强生公司在1982年遇到了一次危机,有人对其生产的泰诺(退热净)做了手脚, 致使芝加哥有7个人因服用了受污染的药而死亡。强生公司面对该突发事件,立 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管理意义和文明意义。
20世纪60年代以前,企业的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问题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 关注。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公众意识的提高,企业的管理者经常遇到需要考虑社会 效益的决策,如慈善事业、定价问题、雇员关系、资源保护以及产品质量等。可 以说社会责任是企业对变化着的环境的一种积极反应,而道德思考已经成为管理 者在制定企业决策时的一个重要标准。
• 功利主义道德观有其合理的一面 • 存在两个问题:取得最大利益的手段;利益的分配
• “功利主义”价值观移植到企业管理中
• 所谓“最大利益”是“最大福利” • 功利主义的核心是“有用性”
权利至上道德观
观点:能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行为才是善的
作者信息:
• 决策的依据是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把对个人权利的保 护看得比完成工作、获取利润还重要
它是中国儒家道德观的高度概括
作者信息:
其核心观点:“仁”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恭、宽、信、敏、惠 • 仁、义、礼、智、信
管理与伦理道德
nd
几种相关的道德观 管理管理的特征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企业的社会责任
道德管理的特征
• 追求道德的管理者通常为组织确立起较为崇高的价值观,以此来引导组织
管理学-第二章-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
![管理学-第二章-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a07416f2aeaad1f346933fc6.png)
二、建立道德守则和决策规则
道德准则是表明一个组织基本价值观和它 希望员工遵守的道德规则的正式文件。 一方面,道德准则应该尽量具体的向员工 表明他们应以什么精神从事工作; 另一方面,道德准则应当足够宽松,从而 允许员工有足够的判断和思考的空间和自 由。(麦道公司的员工道德守则)
三、管理者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 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完 全是企业出于义务的自愿行为。
2.两种企业社会责任观
关于企业与社会责任的两种对立观点: 传统经济学观点:为股东实现组织利润 最大化是企业的天职,否则就不成其为 企业,增进和保护社会福利是政府和非 赢利组织的责任。 社会经济学观点:企业不只是对股东负 责的独立实体,它们还要对社会负责, 因此企业的责任不只是创造利润,还应 包括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
不仅从组织自身角 度,更从社会整体 角度考虑问题
遵守道德规范不 仅是获得手段, 更是组织的责任 把遵守道德规 范看作责任
组织所推崇的, 并为全体成员 所 认同的价值观
以社会利益 为中心 重视利益相 关者利益 组织与利益相关 者是相互依赖的
以组织的价值 观为行为导向
合乎道德的 管理的特征
自律
视人为目的
伦理关系是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伦理行为 的本质是个人作为共同体的成员而行动。也 就是伦理是个人的单一性与共同体的普遍性 的统一,但它不是借助外在的强制如法律规 范的形式达到统一,而是透过精神所达到的 统一。
• 伦理与道德作为人类文明的基本因子,是指评价 人类行为善与恶的社会价值形态,在日常生活中 具体表现为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做正确的事情”
• 企业从社会得到的权利与依法克尽的义务 之间并不平衡。 • 对许多企业而言所得可能是完全合法的, 但不一定完全是道德的。企业应从道德的 层面担负起更宽广的企业责任,以感恩的 心情来回报社会为企业行为付出的代价和 时代给予的机遇。 • 企业不只是一个经济实体,也必须是一个 伦理实体。
社会责任培训资料
![社会责任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bacd64f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0a.png)
社会责任培训资料一、社会责任的概念和重要性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社会和环境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具有广泛的内涵,包括经营合法性、道德行为、环境保护、员工关怀、社区支持等方面。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范围1. 经济责任:企业的首要责任是实现经济效益,为股东创造利润。
企业应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同时遵守相关的商业规范和道德规范。
2. 法律责任: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履行相关的税收义务,确保合法经营。
同时,企业也应对员工进行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
3. 社会责任: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重视环境保护、社区支持和员工关怀等社会责任。
企业应积极推动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同时,企业也应关注员工的福利,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和管理1. 制定社会责任政策:企业应制定明确的社会责任政策,明确其社会责任目标和原则。
该政策应与企业的战略和价值观相一致,并得到高层管理层的支持和承诺。
2. 落实责任到具体行动:企业应将社会责任要求融入到日常经营管理中。
比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推行员工福利计划、开展社区义工活动等。
3. 监督和报告:企业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社会责任政策的有效实施。
同时,企业也应定期向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报告其社会责任表现。
四、企业社会责任的成功案例1. 奔驰汽车公司:奔驰汽车公司在环保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该公司致力于推动清洁能源汽车的发展,减少汽车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奔驰汽车也通过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让员工成为环保行动的倡导者。
2. 耐克公司:耐克公司在劳动权益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他们与供应商合作,确保工人享有公平的工资待遇,同时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此外,耐克还通过教育计划提供培训机会,帮助工人提高技能和就业前景。
五、企业社会责任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日益增加,未来企业社会责任将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企业社会责任与道德管理
![企业社会责任与道德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ce3bd7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62.png)
企业社会责任与道德管理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了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点。
企业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企业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与义务。
正因为如此,道德管理也逐渐成为重要的管理手段之一。
本文将围绕企业社会责任与道德管理展开讨论。
一、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简称企业责任,它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在符合法律法规、合理合法获得利益的同时,一方面应重视对员工、股东、消费者、供应商以及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另一方面强调企业作为一个完整的、融入社会的个体所需承担的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应该承担的职责,更是企业的文化和使命。
企业只有通过对社会贡献加强管理和监督,才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道德管理道德管理是企业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
道德管理是企业进行价值观、文化以及企业效益和社会责任之间的统一的管理。
企业的道德管理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企业在在业务运营中,不断总结提升,采用更多的手段和方法来实现道德管理方面的完美。
三、企业社会责任与道德管理的关系企业社会责任和道德管理是相辅相成的。
企业的道德管理为企业实现社会责任提供了基础保障。
如果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侵犯了社会利益或是肆意破坏环境,那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同时,企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化和制度,更能够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企业的社会地位,为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优势提供了保障。
取得完美的社会责任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道德管理能够更好的实现企业的愿景和企业的社会责任,使得企业持续做大、做强。
四、企业社会责任和道德管理举实例讲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已经从以往的追求单一经济利益,向追求社会效益的转型过程之中。
例如,安利公司就非常注重企业的道德管理和社会责任。
在环保方面,安利积极推广绿化、节水等环保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此外,安利还推广许多公益活动,例如通过“安利三零计划”将教育、健康和环保有机结合,走进乡村推广科学生活方式。
《管理学》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知识点以及考点详解含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知识点以及考点详解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ebd91c168884868662d65d.png)
第四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名词解释1. 伦理:关于伦的理性和原理。
伦理的真义是本性上普遍的东西,这种本性上普遍的东西被称作伦理性的实体即伦理性的共同体。
伦理行为的本质,是个人作为共同体成员而行动,并以共同体为行为的目的和内容。
2. 伦:个体处于其中天并与之相同一的共同体或伦理性的实体,其基本形态如家庭、民族、市民社会。
3. 理:关于伦理的理性或原理,是意识形态中的伦或思维存在中的伦,其典型形态是伦理泛型。
4. 道:冲动形态或意志存在的伦,其表现形态就是各种道德规范及其体系。
5. 德:个体透过理对伦的内植和内化,是个体内在的实体性或伦理普遍性,有了德,人便有个体上升为主体。
6. 得:个体以德处理世俗生活中的诸利益关系所达到的义利合一、德得想通的状态和境界。
7. 功利主义道德观★★:这种观点认为,能给行为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
功利主义道德观合理的一面是因为人类的行为一般都基于动机,动机就是期望行为带来某些有利的结果。
不合理处在于为了实现最大利益,可能会采取不公平的手段;只规定了对大多数人有利,却没有规定利益如何分配,可能会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合理利用:最大福利,与幸福相关;核心是有用性,财富、人对社会的有用性)8. 权力至上道德观★★:能够尊重和保护个人的基本权利的行为才是善的。
所谓基本权利就是人权,只要是人就应该平等的享有人的基本权利。
(权利的意思为正确,正当;权利是相互的)9. 公平公正道德观★★:管理者不能因为种族、性别、个性、个人爱好、国籍、户籍等因素对部分员工歧视,而那些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则和公平公正标准向员工支付薪酬的行为才是善的。
所谓公平公正主要是指支付薪酬的依据应当只是员工的技能、经验、绩效或职责等因素,而不是其他一些似是而非的因素。
10. 社会契约道德观★★:这种观点认为,只要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和员工都能接受的社会契约所进行的管理行为就是善的。
这种道德观实际上是功利主义道德观的变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道德与社会责任
填充题
1.在商业道德方面存在四种道德观:____,____,____和____。
2.公平观保护了_____的利益
3.综合观主张把____和____两种方法并入到商业道德中去。
4._____要求管理者考察各行业和各公司的现有道德准则,以决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5.崇尚道德的管理不仅把道德规范视作组织获取利益的一种_____,更把其视作组织的_____。
6.崇尚道德的管理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从____角度看问题。
7.崇尚道德的管理不仅把人看做手段,而把人看做_____。
8.人类的道德发展要经历_____,_____,和_____三个层次。
9.只受个人利益影响的道德发展层次是_____。
10.除价值准则外,还有两个个性变量也影响着个人行为,这两个变量是_____和_____。
11.影响管理者道德行为的影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12.受他人期望影响的道德发展层次是______。
13.受个人用来辨别是非的道德准则影响的道德发展层次是______。
14.最有可能产生高道德标准的组织文化是那种较强的_____以及_____的组织文化。
15.在弱组织文化中,管理者可能以_____作为行为的指南。
16.崇尚道德的管理以_____为行为导向。
17.道德准则是表明组织的_____和_____的正式文件。
18.为了提升员工的道德修养,不能仅以_____来衡量绩效,还要考察行为的_____。
19.只履行社会义务的企业只追求那些对其____有利的社会目标。
20.有_____的企业受道德力量的驱动,去做对社会有利的事而不去做对社会不利的事。
21.企业的伦理经营意味着企业注重维护_____的利益,从而要采取行动并付出一定的成本。
22.两种社会责任观分别是_____和_____。
23.古典观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指_____。
24.理论的功利观认为决策要完全依据其_____或_____做出。
25.功利主义的目标是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尽可能多的_____。
26.理论的权利观认为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_____的前提下做出。
27.正式的规章制度可以降低模糊程度,从而_____理论行为产生。
28.人生的完善包括_____和_____两个方面。
29.法律不能激发人们追求卓越,它不是_____的准则,甚至不是_____的准则。
30.道德发展的前惯例层次包括_____和_____两个阶段。
31.道德发展的惯例层次包括_____和_____两个阶段。
选择题
1. _____认为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做出。
A.功利观
B.权利观
C.公平观
D.综合观
2.假如管理者认为解雇工厂中20%的工人是正当的,因为这将增强工厂的赢利能力,使余下的80%的工作更有保障,并且符合股东的利益,那么这位管理者接受的道德观是_____。
A.综合观
B.公平观
C.权利观
D.功利观
3.接受____的管理者可能决定向新来的员工支付比最低工资高一些的工资。
A.功利观
B.权利观
C.公平观
D.综合观
4. _____要求管理者考察各行业和各公司的现有道德准则,以决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A.功利观
B.权利观
C.公平观
D.综合观
5.如果一个人做周围人所期望的事,他正处于道德发展的_____层次。
A.前惯例
B.惯例
C.原则
6.如果一个人只在符合自己的直接利益时才遵守规则,那么他正处于道德发展的_____层次。
A.前惯例
B.惯例
C.原则
7.用来度量人们在多大程度上是自己命运的主宰的概念是_____。
A.自我强度
B.控制中心
C.强化中心
8.如果一个人遵守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即使这些准则违背了法律,也说明他正处于道德发展的_____层次。
A.前惯例
B.惯例
C.原则
9.下列问题对管理者的道德行为的影响较大的是_____。
A.受伤害的人较少
B.很多人认为这种行为是邪恶的
C.行为的后果出现得很晚
D.行为发生并造成实际伤害的可能性小
10.如果一个企业仅仅履行了经济上和法律上的义务,我们就说该企业履行了它的_____。
A.社会责任
B.社会义务
C.社会反映
11.影响管理道德的主要因素中,最不应该包括的是_____。
A.当地所实行的经济制度
B.伦理道德的发展阶段
C.行为本身所涉及道德问题的严重程度
D.组织文化的内容和强度
12.为了提升员工的道德修养,组织的高层管理者应特别重视_____。
A.新员工招聘
B.建立明确可行的工作目标
C.定期的道德教育
D.以上都是
13.以下_____措施与提高组织的道德标准或提升员工的道德修养无关。
A.对绩效进行全面的评价
B.以市场占有率最高而不是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
C.确立道德准则
D.建立正式的保护机制
14.克制冲动并遵守内心信念的可能性最大的人是____的人。
A.自我强度高
B.自我强度低
C.具有内在控制中心
D.具有外在控制中心
15.下列对道德发展的前惯例层次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
A.通过旅行允诺的义务来维持平常秩序
B.只受个人利益的影响
C.尊重他人的权利
D.遵守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
16.下面_____不是人本管理的观点?
A.职工是企业的主体
B.人是“经济人”,所以只要给予足够的物质刺激,就能让他为企业卖力
C.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
D.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
E.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组织,对此管理者要给以压制
17.大多数研究表明,企业的伦理经营和长期效益之间有_____关系。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18.职责和权限,利益和能力之间的关系遵循等边三角形定理,_____是三角形的三个边,他们应该是相等的?
A.权限,利益,能力
B.职责,权限,利益
C.职责,权限,能力
D.职责,利益,能力
19.下列关于伦理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合乎伦理的管理具有他律的特征
B.具有外在控制中心的人,伦理判断和伦理行为可能更加一致
C.合乎伦理的管理超越了法律的要求
D.合乎伦理的管理仅仅把遵守伦理规范视为组织获利的一种手段
20.市场经济中要提倡“以义治商”和“以义取利”,这里的“义”指的是_____。
A.义气
B.法律
C.和气
D.伦理道德
21.以下行为中不属于企业伦理表现的是_____。
A.治理污染
B.定期和不定期培训员工
C.为顾客提供售后服务
D.开发新产品
22.关于影响伦理的结构变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正式的规章制度会减少伦理行为的产生
B.在仅根据手段来评估绩效的地方,伦理标准会降低
C.管理者的行为是个人的事情,对企业的管理伦理没有影响
D.压力越大,越可能降低伦理标准
三.简答题
1.什么是道德?
2.崇尚道德的管理具有哪些特征?
3.道德发展阶段是如何影响个人的道德判断的?
4.个人特征是如何影响管理者的道德行为的?
5.组织文化是如何影响管理者的道德行为的?
6.影响问题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7.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的反对意见和赞成意见分别是哪些?
8.什么是“社会责任”?区分社会责任,社会义务和社会反映。
9.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有哪些?
10.支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有哪些?
11.简述两种社会责任观。
12.企业对顾客的理论行为表现在哪些方面?
13.企业的理论行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四,问答题
1.在商业道德方面存在哪些观点?他们各自有哪些特点?
2.影响管理者道德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3.管理者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提升员工的道德修养?
4.支持与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有哪些?
5.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的关系如何?
6简述道德的三个发展层次。
7.与法律相比,伦理有哪些特征?伦理与法律及效益的关系各是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