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上海)第二册第六篇专题19城市的空间结构同步练习题

合集下载

中图版(上海)高中地理第二册-专题19 城市空间结构-学案设计(无答案)

中图版(上海)高中地理第二册-专题19 城市空间结构-学案设计(无答案)

城市空间结构【学习内容】城市功能分区【学习目标】1.说出城市功能区的一般类型,指出各功能区的区位特点。

2.运用实例,结合模式图,分析历史、经济、社会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知道城市功能区的一般类型,指出各功能区的区位特点。

【学习过程】相关调研调查所在城市的空间结构,分析其合理与否并提出修改建议。

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图像资料,体验其发展变化。

探究一:城市功能区工业活动为什么会形成工业区?结合教材判断,目前工业活动主要集聚在城市什么部位?探究二: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1.读教材图,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两方面因素,说明由市中心向城市外围分别形成哪些功能区?2.社会因素主要影响哪种功能区的分化?试举例说明。

探究三: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以美国和欧洲为例,分析城市建筑景观的差异和成因。

课堂检测1.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A.住宅B.商业C.工业D.交通2.主要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的城市功能区是()A.商业区B.住宅区C.行政区D.工业区3.商业区多位于()①市中心②城市的外缘③街角路口处④交通干线的两侧A.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D.②④4.工厂企业寻求近河流、近铁路、近公路的低平地带进行布置,是因为()A.生产产品种类的需要B.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大量运输需求C.生产工艺中消耗大量能源的需要D.工厂、企业周围环境的需要5.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是()A.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B.商业区、工业区、教育区C.工业区、教育区、行政区D.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区6.在下列城市内部职能分区中,一般来说,地价最高的是()A.成片住宅区B.中心商务区C.大型绿地区D.招商引资的工业小区7.城市中心对任何功能分区都具有吸引力,但吸引力最大的是()A.工业B.商业C.住宅D.公共用地8.经济因素对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影响是()A.距离市中心越远,地租越高B.交通通达度越差,地租越低C.靠近城市中心的用地,工业支付的地租最高D.远离市中心,住宅支付的地租最低9.直接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因素有()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②交通的通达度③种族、民族与宗教团体④收入与知名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我国许多城市新兴工业园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看作是下列哪种因素作用的结果?()A.历史因素B.经济因素C.社会因素D.行政因素11.市中心对商业活动吸引力最大的原因是()A.易筹集资金B.地租最便宜C.接近最大的消费群D.经营成本最低12.对市中心的土地付租能力最高与最低的城市功能活动分别是()A.商业和工业B.商业和住宅C.住宅和工业D.工业和住宅13.从经济因素考虑,城市的各种功能区由市中心到郊区依次为()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14.读某大城市功能分区分布简图,回答(1)—(3)题。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检测题(含答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检测题(含答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检测题(含答案)《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检测题一、单选题某中学地理实验小组对某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环境进行观察测算,得到了白天(晴天)6:00至18:00的气温变化数据并绘制了以下两图(基准气温取某日平均气温)。

左图中小区1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高于小区2。

右图中小区3风速大于小区4。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文可知,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度变化的影响及原因是①表面材料吸收率小的小区的温度上升幅度要小于吸收率大的小区。

②表面材料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越少,那么它反射到大气中的热量就越多。

③表面材料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越少,其通过地面辐射释放到空气中的热量就越少。

④表面材料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越多,那么空气直接吸收的热量就越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据图文可知,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与原因是①风速与热岛强度(升温幅度)呈正相关②风速与热岛强度呈负相关③风速大有助于减弱小区的“热岛效应” ④“热岛效应”越强,风速越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简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13.从图中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格局来看,最接近()A.同心圆模式B.扇形模式C.多核心模式D.田园模式4.图中可能成为高级住宅区的是()A.①B.②C.③D.④5.该城市汽车4S店的选址靠近()A.交通干道B.客流中心C.工业区D.货源地爷爷的乡愁是家里的麦田,爸爸的乡愁是祖居的老屋,我的乡愁是村口的柿子树,如今久居城市的儿子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寻找那些终将逝去的农耕文化》。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这种变化反映了A.农村经济走向衰落B.农村人力资本流失C.农村空巢老年化减轻D.农村生态环境恶化7.家乡的变化体现了当地处于城市化进程的A.郊区城市化阶段B.再城市化阶段C.衰退期D.逆城市化阶段到2020年西安城镇人口预计达到1100万人,并形成“一核五区十卫星城”的总体布局。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2章第1节《城市的空间结构》练习及答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2章第1节《城市的空间结构》练习及答案

第二章第一节一、单项选择题读“我国东南某地城镇规划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地,最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得就是( )A.甲B.乙C.丙D.丁2.图中批发市场区位选择最主要得原因就是( )A.位于上风向,污染较小B.交通便利,地价较低C.接近工业区,运费较低D.远离河流,不污染水源答案1、C 2、B解析第1题,丙地位于河流得上游,靠近湖泊与风景区且远离工业区,环境优美,最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

第2题,图中批发市场位于城市得外缘,地价较低;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3.土地价格就是形成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得重要因素,影响地价得最主要因素就是距离城市中心得远近与交通就是否便捷。

图1就是某地区地价等值线分布图,图2选项中能正确反映①、②两地之间地价高低情况得就是( )答案 B解析①位于市中心,有两条主要公路十字形穿过,通达度最高,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

②位于城市附近得卫星城,两条公路丁字形交会,通达度较高,地租也较高。

二者之间通达度降低,地价也降低。

4.(2018·北京学业水平测试)下图为“浙江省温台城市群示意图”,温州市与杭州市相比( )A.城市级别高B.城市规模大C.服务范围大D.服务种类少答案 D解析从图中可以瞧出温州得城市等级低于杭州,因而其城市规模小,服务范围小,服务种类少。

读“某地区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回答5~6题。

5.图例中得城市功能区,正确得就是( )A.甲——低级住宅区B.乙——重工业区C.丙——轻工业区D.丁——高级住宅区6.甲功能区布局得有利条件不包括...( )A.位于盛行风得下风向B.位于河流得下游C.位于居住区附近,劳动力充足D.靠近铁路,交通便利答案5、D 6、C解析第5题,图中功能区丁位于河流得上游,盛行风得上风向,且靠近旅游景点,因而为高级住宅区;功能区甲、乙、丙分别为重工业区、轻工业区与低级住宅区。

第6题,功能区甲为重工业区,其位于盛行风得下风向,河流得下游,不易对城区造成大气污染与水污染;靠近铁路,有利于原料与产品得运输。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2同步习题:2.1 城市的空间结构 含答案 精品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2同步习题:2.1 城市的空间结构 含答案 精品

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城市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服务功能与丁相同B.乙的地域结构分化最明显C.丙的某项服务功能可能超过甲D.丁的服务范围明显大于乙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规模和城市数量呈正相关B.等级高的城市,多位于城市群的边缘地带C.合理的城市体系结构有利于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D.城市规模等级模型呈倒金字塔形读某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示意图,完成3~4题。

3.在图中,③区(CBD)( )A.是城市的生产中心B.常住居民最多C.内部分区明显D.环境质量最差4.①②是以住宅用地为主的卫星城。

造成它们地价差异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与市中心的距离B.自然环境条件C.基础服务设施D.交通通达度读某大城市功能分区分布简图,完成5~6题。

5.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内在原因是( )A.行政干预B.经济活动之间的空间竞争和集聚C.交通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D.城市规划的需要6.若在该城市建设一幢集零售、娱乐、餐饮、办公于一体的高层楼房,应布局在( ) A.a B.b C.c D.d下图为某地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7题。

7.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的依次是( )A.⑥①②B.⑤③⑥C.③②④D.①④⑤8.读某城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_______。

(2)除考虑风向外,从图中分析该市工业布局的合理性有哪些?(3)F、G所示两地中,表示商业中心的是________地。

(4)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地,原因是什么?下图为印度半岛某城市示意图。

读图,完成9~11题。

9.图中甲、乙、丙三地依次对应的城市功能区是( )A.工业区、工业区、高级住宅区B.低级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C.绿化区、商业区、高级住宅区D.高级住宅区、商业区、仓储批发区10.下列企业最适宜在丁处布局的是( )A.水泥厂B.自来水厂C.化肥厂D.服装厂11.图中戊地拟建大型疗养中心,其不利的条件是( )A.离城市远B.山区多灾害C.近湖泊,湿度大D.交通不便长江三角洲已初步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第2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第2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1)造成上海与周边地区通勤数量差异的因素主要有()①距离②交通③文化④政治1.(2)该通勤行为可以()①减轻上海住房压力②缓和周边地区交通拥堵③缓解上海就业压力④提高周边地区土地价格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A【解析】(1)由材料信息“通勤行为指的是居民在工作日往返于工作地、居住地的行为”并结合图示“上海和周边部分地区部分地区跨区域通勤联系抽样统计图”知距上海距离越近通勤人数越多在距上海市相同距离的范围内交通越便捷通勤人数越多故①②正确从材料中无法证明通勤数量差异与区域文化和政治有关故③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答案】D【解析】(2)上海与周边地区的通勤行为缓解了上海市住房压力大量的城市人口涌进周边地区会造成周边地区土地价格的上涨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通勤人员数量的增多会出现大量的人员在城里上班在乡下居住的现象从而加剧上海就业压力职住分离是导致通勤人数增多的主要原因是造成城市与周边地区早晚交通紧张的原因综上分析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D正确 ABC错误故选D2.(1)有关图中人口统计数据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2.(2)下列文化现象对上题中统计数据变化有明显影响的是()A. 劳动力总数减少B. 性别比例渐趋均衡C. 城市化速度减慢D. 老年人口数量减少【答案】B【解析】A、读图可知劳动力人口(15﹣59岁)比重增加故不符合题意B、读图可知性别比例从106.7 100到105.2 100 性别比渐趋均衡故正确C、城乡人口比例增加说明城市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城市化速度加快故不符合题意D、读图可知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比重增加故不符合题意【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我国的男女性别比逐渐趋平衡的状况分析我国在生育观念上也发生了改变从重男轻女的观念到男女都一样的观念3.(1)图中字母A—E反映的现象是()3.(2)产生字母E—F现象的原因不是()A. 城市化B. 滞后城市化C. 逆城市化D. 城乡差别拉大【答案】A【解析】(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是城市化过程的标志故选A【答案】D【解析】(2)字母E—F现象表示城市人口比重减小属于逆城市化现象原因包括城市环境污染、城市交通拥挤、城市房租昂贵等城乡差别拉大不是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故选D4.(1)导致安徽歙县内涝直接的水循环环节是()4.(2)安徽歙县缓解城市内涝的可行措施是()A. 水汽蒸发B. 水汽输送C. 大气降水D. 地下径流【答案】C【解析】(1)由于短期内有大量的大气降水使得安徽歙县出现大量积水排水不畅而导致内涝所以导致安徽歙县内涝的直接水循环环节是大气降水 C正确注意题干关键词“直接” 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地下径流等均不是导致安徽歙县内涝形成的直接水循环环节 ABD错误故选C【答案】D【解析】(2)将硬化路面全部改为透水砖并不现实不是可行性措施 A错降水强度主要与区域气候有关采用科技减少降水强度不现实 B错在城区修建大型湖泊滞蓄雨水可以缓解城市内涝但大型湖泊的建设会占用大量土地并不可行 C错可以加快建设雨水滞蓄设施加强雨季的调蓄能力从而缓解城市内涝 D对故选D5.(1)图示时间段内该服务点自行车数量增多的时间约有()5.(2)该服务点最可能位于杭州的()A. 3小时B. 5小时C. 7小时D. 9小时【答案】B【解析】(1)读图可知该服务点在11-13时和16-19时两个时间段还车数量多于借车数量即自行车数量增多故图示时间段内该服务点自行车数量增多的时间约有5小时故选B【答案】C【解析】(2)图示反映该地区的借车高峰主要在上午10时前后和下午14时前后与游客的高峰期一致故判断可能为风景区故选C6.(1)柬埔寨选择在西哈努克市建立经济特区的首要因素是()6.(2)西港特区的开发建设会()①提升西哈努克港的等级②扩大西哈努克港的腹地③增加当地就业机会④促进西港特区的产业结构升级A. 政策优惠B. 交通便利C. 产业基础好D. 能源丰富【答案】B【解析】(1)西哈努克市是柬埔寨唯一的国际港口城市公路、航空、海运等交通十分便利在此建立经济特区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故选B【答案】D【解析】(2)西港特区的开发建设必然有大量原材料及工业制成品要经西哈努克港进出口会使得西哈努克港货物吞吐量增加从而提升港口等级西港特区的开发建设大量企业入驻必然会增加就业也有利于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故选D7.(1)该城市群分布在()7.(2)该城市群的主要变化是()A. 河谷地区B. 河口地带C. 陕西省境内D. 山麓冲积扇【答案】A【解析】(1)结合材料可知关中平原位于西北地区西北的主要限制性条件是水分而关中平原城市群位于河谷地区水源相对充足地势平坦有利于城市的产生故选A【答案】B【解析】(2)据材料中近年来各城市建成区面积逐渐扩大城市群内部交通运输网络逐渐健全判断建成区面积逐渐扩大中心城市服务范围扩大交通运输网络逐渐健全则会扩大中心城市服务范围增加其影响范围 B正确城镇经济联系会加强城镇融合发展加快城镇分布密度增加 ACD错误故选B8.(1)人口生育意愿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似的国家是()8.(2)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而表现出来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韩国、泰国、菲律宾B. 菲律宾、泰国、尼泊尔C. 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D. 哥伦比亚、肯尼亚、委内瑞拉【答案】C【解析】(1)由表中数值可知巴基斯坦、尼泊尔和韩国的“重男轻女指数”较高而中国传统文化中“重男轻女”思想很严重 C正确故选C【答案】A【解析】(2)“稻米文化”是指传统农业中的水稻种植业因劳动强度大对男性劳力的需求量大逐渐演变为“男孩偏好” 并形成传统 A正确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性偏好”的传统思想重视的是子女忠、孝、节、义等传统道德对于子女自我发展往往以“大逆不道”扼杀 B错误韩国属于发达国家却受儒家文化影响“重男轻女”思想严重 C错误“重男轻女指数”如果小于1 证明生育女孩的意愿较高委内瑞拉和菲律宾属于发展中国家“重男轻女指数”均小于1 D错误故选A9.(1)沿图中四条线交通通达度最差的是()9.(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地理事物分布比较合理的是()A. OAB. OBC. OCD. OD【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O是市中心离中心越远地租越低表明OB线附近地租比两侧低【答案】D【解析】A、甲地位于河流的上游故不符合题意B、乙地位于河流的下游故不符合题意C、丙事物为铁路对交通有一定的影响D、丁地位于河流的下游钢铁厂的布局是合理的从1980﹣2010年之间()10.(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是()A. 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均缓慢B. 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趋缓C. 世界城市人口数量一直大于农村人口数量D.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均超过发达国家【答案】D【解析】表中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发展快 A错结合表中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趋缓 B错世界人口在2010年以前城市人口数量没有大于农村人口数量通过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1980~201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均超过发达国家【答案】A【解析】目前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不合理的城市化可能产生交通拥挤环境恶化11.图中甲地最有可能形成的功能区是()A. 住宅区B. 行政区C. 商业区D. 文教区。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检测题(含答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检测题(含答案)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检测题一、单选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一种怪现象——“鬼城”。

“鬼城”现象,是指新城、新区的规划面积远远超出人口的入住情况,从而导致城市空置率过高,甚至城市被废弃,夜晚漆黑一片的现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鬼城”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自然环境恶劣,矿产资源储量少 B.城区人口数量少,增长较慢C.盲目建设,城市配套建设跟不上 D.地理位置偏远,经济不发达2.为缓解“鬼城”危机,可行的做法是( )A.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一产业 B.变卖土地,缩小城区规模C.增加资金投入,吸引外来人员 D.合理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城市无限制低密度向外扩张的问题,美国规划师协会(APA)于2003年提出城市“精明增长”的理念,推行高效、集约、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

美国“精明增长”的先锋城市——波特兰,通过制定严格的城市增长边界来控制城市向外蔓延,同时在城市增长边界内提高建筑密度,并采取增加绿色环境和公共空间、大力推行公交和慢行系统来缓解高密度带来的负面影响。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波特兰成为了一个家居、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化城市。

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3.“精明增长”理论的核心是限制了A.人口密度B.城市等级C.城市面积D.服务范围4.波特兰通过“精明增长”的规划方案,可以A.保护城市边缘农田B.解决城市交通拥堵C.提高城市化水平D.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下图为“某城市主要功能区规划图”,该城市常年盛行东北风。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图中①②③表示的功能区分别为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C.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D.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6.④区域被规划为高级住宅区,其理由不包括A.靠近高等院校,人口素质较高 B.位于常年盛行风的上风向C.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高 D.距离商业区较近,生活方便7.该城市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主要是A.教育压力增大B.环境污染严重C.失业率增高D.交通拥堵,住房条件差8.下列关于地域文化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B.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C.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D.地域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总量相适应。

中图版高中地理同步测试必修二2.1城市的空间结构

中图版高中地理同步测试必修二2.1城市的空间结构

中图版高中地理同步测试必修二2.1城市的空间结构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杭州在规划海绵城市时,根据不同区域建设用地对“渗、滞、蓄、净、用、排”的适宜性,把杭州划分为五个不同主要功能片区: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区、雨水资源综合利用区、雨水污染控制区、高强度城区控制区域和工业物流集中区海绵建设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杭州海绵城市建设后,将会减少()A.地表径流B.雨水下渗C.大气降水D.植物蒸腾2.杭州构建的海绵城市净化后的水最可能用于()A.生活用水B.工业用水C.农业用水D.绿化园林用水3.杭州建设海绵城市有利于()A.提升杭州城市等级B.完善城市交通布局C.缓解城市热岛效应D.扩大杭州用地规模4.城市的地域形态受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 ( )①地形②交通③政治④文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指出下列四幅图中,哪一幅城市功能分布是较合理的()A.A B.B C.C D.D下图为“某城市主要功能分区示意图”且功能区分布合理。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图示城市功能区中,最可能为工业区的是( )A.a B.b C.c D.d7.该地主导风向最不可能是( )A.正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8.这是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该城市功能区布局的明显不合理之处是()A.住宅区占地面积太大B.预留工业用地在城市郊外C.城市建设呈现多核心模式D.部分工业区位于盛行风上风向9.读“我国小学生人口密度和小学平均服务范围图”,关于小学生人口密度与小学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学生人口密度大,小学服务范围小B.小学生人口密度大,小学服务范围大C.小学生人口密度小,小学服务范围小D.小学生人口密度大小与小学服务范围无关读市内地租立体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0.图中字母a、b、c、d分别代表不同地块的地租,它们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a、b、d、c B.a、b、c、dC.b、d、a、c D.d、a、b、c11.图例①②③④所代表的主要功能区排列正确的是( )A.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外围商业区、工业区B.外围商业区、工业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C.中心商务区、外围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D.外围商业区、住宅区、中心商务区、工业区1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内在原因是()A.城市规划的需要B.功能活动之间的空间竞争和集聚C.交通条件的发展D.人口的消费需要13.荷兰人在规划圩田居民点时,尽可能将高一级居民点设置在()A.低一级居民点中央B.低一级居民点边缘C.陆地边缘D.港口附近下图为“某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图中①区最有可能为()A.住宅区B.工业区C.商业区D.旅游区15.工业区不断向外缘移动的主要原因是()①降低生产成本②加强城市经济实力③保护城市环境④拓宽城市地域范围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下图表示某城市一区域地铁路段的平均客运量,完成下列各题。

【推荐下载】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同步练习试题

【推荐下载】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同步练习试题

张小只高中知识库
张小只爱读书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同步练习题
摘要: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习高二年级地理必修知识,请同学们认真做题,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精品学习网为您分享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同步练习,供您参考!
总结: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同步练习题就为您呈现完毕了,希望对您的学习有帮助!
相关推荐:
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二城市与城市化教案
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二复习ppt
更多频道:首页高中高二年级高二年级地理高二年级地理必修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版(上海)第二册第六篇专题19城市的空间结构同步练习一、单选题
1.以下各组城市的排序,符合交通一宗教一资源原因而形成的顺序的是
A.株洲→大庆→拉萨B.伯明翰→郑州→麦加
C.石家庄→麦加→克拉玛依D.宝鸡→大同→洛阳
2.下列首都属于以政治职能为主的城市是
A.华盛顿B.东京
C.巴黎D.伦敦
下图为某城镇多年平均风频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该城镇可能位于
A.我国东南沿海B.印度半岛境内
C.我国西南地区D.西欧平原上
4.如果在该城市布局一个火电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应该布局在该城市的
A.西北B.东南
C.东北D.西南
5.下列城市中分别以石油、煤矿和铁矿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城市是
A.玉门、匹兹堡、伯明翰B.匹兹堡、大冶、包头
C.阿伯丁、鹤岗、平顶山D.大庆、抚顺、攀枝花
6.一般来说,外部形态比较破碎的城市分布在()
A.平原地区B.山区或丘陵地区
C.内陆地区D.湿润的气候区
7.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区功能用地B.住宅区功能用地
C.工业区功能用地D.文化区功能用地
8.下列不属于促进上海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的是
A.地处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
B.拥有发达的铁路网
C.位于河流三角洲,地势平坦
D.能源矿产丰富
9.随着城市发展,工业区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这是出于下列哪些原因()
①为了降低生产成本②为了寻求交通方便的地方
③为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④为了进一步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0.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是()
A.工业区B.居民区
C.旅游区D.中心商务区
等时线一般指从中心地出发,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到达的最远空间范围的连线。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市内交通1小时交通圈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1.图示地区的等时线在西部和西北部出现明显的“外凸”现象,影响其的因素最可能是
A.交通B.地形
C.降水D.人口
12.从方便工作和生活角度考虑,该市未来兴建城外的住宅区应选择的方位是
A.东南部B.西北部
C.东北部D.西南部
13.下列不属于农业用地范畴的是()
A.林地B.耕地C.水域D.道路
14.某特大城市一专营多种高档商品的大型商厦,位于远离商业中心的城郊地带,经营却获得了成功。


区位因素看,主要是由于
①地价便宜②人流量大③接近货源地④道路通达性好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15.下图为城市规划示意图,其中布局合理的是()
A.B.C.D.
16.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A.甲为普通服装店乙为家具商店丙为星级宾馆
B.甲为面包店乙为汽车销售店丙为家用电器商场
C.甲为珠宝行乙为家具商店丙为面包店
D.甲为星级宾馆乙为珠宝行丙为面包店
纽约曼哈顿有两个中心商务区,一个是华尔街地区,为著名的金融贸易区,白天人来车往,可一到晚上人去楼空,成为“空心城”;另一个是以洛克菲勒为中心的商业区,白天游人如织,夜晚歌舞升平,成为“不夜城”。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空心城”反映中心商务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
A.经济活动最为繁忙B.建筑物高大稠密
C.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D.内部分区明显
18.与“不夜城”相比,“空心城”没有发挥中心商务区的哪一项功能( )
A.商业活动B.金融贸易
C.通信联络D.休闲、娱乐
19.城市中心商务区的特征是
①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经济活动频繁
②高楼林立,地价便宜
③建筑物高大密集,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
④中心商务区有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的趋向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20.下图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优先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a B.b C.c D.d
二、综合题
21.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_________)
A.规模的大小 B.重要的程度
C.付出租金的高低 D.由政府的决策
(2)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②土地利用方式③交通通达度④ 企业的支付能力,其中主要的是(_________)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_______;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_______区,因为这里接近最大的_______,故租金最_______。

(4)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______区,因这里靠近_______,既有利于_______,又方便_______。

(5)图中C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______区。

(6)图中A、B、C中占地面积最小的是_______(填字母)。

22.下图是亚洲某城市略图,该城市有四个工业区,分别是钢铁、机械、轻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图中分布工业较为合理,则流经该市河流的流向是,理由
是。

(2)A工业区是,理由是。

(3)城市道路分布明显不合理的是,带来的影响是。

(4)钢铁工业应布局在图中A、B、C、D四地当中的,原因是该
地、、。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图所示地区气候干旱。

近年来,因石油资源枯竭,M城日渐衰落,政府计划将M城整体搬迁至N城。

(1)读图1,M、N两城相比,M城有利区位条件主要是____,N城有利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

(2)读图2,在A、B两个功能区中,住宅区是______,有可能出现中心商务区的是_____。

(3)推动城市化的动力是_____,图中直接反映城市化过程的信息是城市用地规模_____。

24.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武汉目前在校大学生的数量超过100万人,在校大学生数量在世界城市中排前列,2009年武汉东湖开发区被列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1)甲为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城市,请分析该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2)武汉的高校林立、在校大学生数量庞大,对武汉城市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C2.A3.A4.C5.D6.B7.B8.D9.C10.D11.A12.B13.D14.D15.A16.B 17.C18.D19.B20.D
21.C B A 商业区消费人群高住宅区市中心上
下班购物工业区 A
22.(1)西南流向东北自来水厂应该位于河流上游
(2)高速公路穿越老城区加大城市内部交通压力;带来噪音污染。

(3)D 靠近铁矿(原料);交通便利;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大气污染较少。

23.有石油资源(只填资源丰富不得分)水源多交通便利 B A 社会经济发展(或生产力水平提高)扩大
24.(1)位于汉江与长江干流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地处江汉平原,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京广铁路、高速公路、长江水运等水陆交通便利;该市(武汉市)是湖北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2)高校的技术与人才集聚,促进了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百万学生集中
在武汉市)增加城市人口数量,扩大城市规模;促进城市消费,拉动了城市第三
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