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9城市空间结构(学案)

合集下载

专题19 城市空间结构

专题19  城市空间结构

观察比较不同自然地理 环境下城市空间结构的 差异?
六、城市空间结构 的差异
宜昌市位于长江中上游,地处鄂西山区与江汉平原过渡地带,“上扼巴蜀,下引 荆襄素有“川鄂咽喉”之称。长江自西北向东南横贯中部,河流还有北部的沮漳、 黄柏河和清江。 (城市用地沿江狭长布局)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主要地形为丘陵、低山、中 山、高山4种主地貌类型和河谷平地、山间盆地2种副地貌类型 (山区城市沿山谷扩展) 大连市地处辽东半岛的南端,港口港阔水深,不淤不冻,自然条件非常优越,是 转运远东、南亚、北美、欧洲货物最便捷的港口。拥有集装箱、原油、成品油、 粮食、煤炭、散矿、化工产品、客货滚装等84个现代化专业泊位,其中万吨级 以上泊位52个。 (沿海城市多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西部,全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以平原和洼淀为 主。平原862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9% 。洼淀区2432平方公里,约占总面 积的11%。 (平原地区城市由中心向四周均匀扩展)
功能特点
零售、服务、商 务办公、金融、 贸易 居民居住地
区位条件
由各种商业街和购 物区相成;交通便 捷,人流量大
交通方便、环境 适宜
工业用地分布
远离居民、交通便 利、土地资源充足; 形成多个不同类型 的工业区 较好的交通、通 讯条件和优美的 环境 环境条件好
大专院校、科研 单位等集中区 休闲和旅游的区 域
土地面积:6340.5平方公里 (重庆:8.2万km2,北京1.68万km2) 常住人口:2000多万 经济概述:最大的工业城市、商业和金融中心。 一:二:三
0.8 : 45.5 :53.7
人均6.5万元全国第一
2008年GDP达1.4万亿元,占全国5.6%

城市空间结构教案

城市空间结构教案

城市空间结构教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关注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教学内容:1. 介绍城市空间结构的定义。

2. 探讨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性。

3. 分析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了解。

2. 介绍城市空间结构的定义,并引导学生思考其重要性。

3. 分析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思考其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作业:1. 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思考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并准备进行小组讨论。

章节二:城市空间结构的组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

2. 引导学生关注城市空间结构的不同层次。

教学内容:1. 介绍城市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

2. 探讨城市空间结构的不同层次。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城市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

2. 介绍城市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并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层次的城市空间结构。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城市空间结构不同层次的理解。

作业:1. 让学生绘制城市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图。

2. 让学生思考城市空间结构的不同层次,并准备进行小组讨论。

章节三: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历程。

2. 引导学生关注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1. 介绍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历程。

2. 探讨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趋势。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历程。

2. 介绍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历程,并引导学生关注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趋势。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城市空间结构发展趋势的理解。

作业:1. 让学生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案例,并准备进行小组讨论。

2. 让学生思考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趋势,并准备进行小组讨论。

章节四: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功能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功能的关系。

城市空间结构学案

城市空间结构学案
城市空间结构一
编号
班级
小组
姓名




|

1.关于城市区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重要河流两岸布满了城市
B.气候干旱的地区也有城市分布
C.经济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相对稳定
D.在著名旅游地和边境口岸有可能形成较大的城市
2.以下地区中不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的是( )
~
A.大江大河源地B.河流河运起点C.干支流交汇处D.河流人海口

A.地形 B.气候 C.能源 D.水资源
6.下列各组城市中,其主要区位因素完全不同的是( )
A.杭州、苏州、桂林B.西安、洛阳、杭州
C.大庆、拉萨、上海D.徐州、襄樊、怀化
7.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分别位于( )
A.西欧、东欧、北美B.西欧、东亚、北美
C.西欧、南亚、北美D.西欧、西亚、北美
8.我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是因为( )
3.一般来说,外部形态比较破碎的城市分布在()
A.平原地区B.山区或丘陵地区
C.内陆地区D.湿润的气候区
4.从城市选址的角度看,上海、伦敦、纽约三城市的共同之处在于( )
A.位于海岸、河口的沿岸
B.临近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
C.居于灌溉条件便利的大河冲击平原中央
D.位于当地物资易于汇集的军事要冲
5.限制我国华北平原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课前自主学习型学案1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主编(地理组)审核
教材序列
必修二
课题
城市空间结构一
编号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
目标
1.理解城市及城市区位的概念。

城市空间结构 导学案.doc

城市空间结构 导学案.doc

课题:2. 3城市空间结构学习目标:1,认识城市的主要功能区,知道各功能区分布特点。

2、学会分析城市功能区的成因;结合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

3、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重点难点:1、结合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2、分析城市功能区的成因K导学过程』【知识回顾】1、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城市等级越高,规模越_,功能 ___________ ,服务范围___________ ,数量______ ,距离_3、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是: _____________【预习】课本45页到48页一、城市功能区1.形成: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个地块的交通通达性和地价不同,各项经济活动之间必然要发生________ ,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________________ ,形成了城市功能区。

2.构成:(1)住宅区:a.地位:城市________ 的功能区,城市中__________________ 的土地利用方式。

b.发展趋势:⑴在建筑质量上,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⑵在位置上,出现了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趋势。

同时,低级住宅区往往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联系,高级住宅区则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联系。

⑵工业区a.形成:工业企业在城市地域集聚可获得_____________ 效益和___________ 效益。

b.区位:一般分布在城市_____________ ,并沿主要________________ 分布。

⑶商业区a.组成:由__________ 和各种商场组成。

城市空间结构学案

城市空间结构学案

2013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导航内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 课时:1 课时 主备:刘永丽 赵艳辉 审核:高三地理组 考纲下载1.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2.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形成原因。

知识梳理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形式多种多样,一般分为 、工 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 等不同类型。

2.城市功能分区(1)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 而形成。

(2)主要类型: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 两侧或街角路口。

工业区:靠近 、铁路、 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3)特点:无明确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含义: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 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模式:同心圆模式、 、多核心模式。

3.形成因素 ⑴ 因素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 程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 不同活动的付租能力(2)社会因素⎩⎪⎨⎪⎧⎭⎪⎬⎪⎫收入的不同知名度种族或宗教导致 的分化 (3)历史因素:早期的 方式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4.变化: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三、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城市等级划分依据: 。

3.城市等级体系的分区(1)不同等级城市的数目和距离是的: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距离较近。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的.巩固检测下图为“某城市用地示意图”,A为主城区,兼有B、C、D、E各城区。

读图回答1~3题。

1.关于水厂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水厂的位置都合理B.①、②合理,③不合理C.①、②不合理,因为位于河流的上游,水量较小D.③合理,位于D城区的上游,水质好2.关于在B处建水泥厂的区位因素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接近石灰岩产区,原料丰富 B.靠近主干道,交通便利C.靠近河流,影响水质 D.对城区完全没有污染3.下列关于B、C、D、E四城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离主城区较远,交通不便 B.有利于改善和保护城市环境C.有利于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 D.有利于城市的合理发展读下图,完成4~5题。

城市空间结构课程教学设计

城市空间结构课程教学设计

第三节城市空间结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城市功能区的类型和各功能区的形态、空间分布特点等。

2、通过个案理解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并能分析解释城市的空间结构。

3、了解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绘图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应用综合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看问题,避免使所学知识公式化。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城市各功能区的分布是有规律可循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和变化,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

2、通过认识城市,理解三大因素对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合理规划起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进一步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

【教学重难点】1、掌握城市功能区的类型和各功能区的形态、空间分布特点等。

2、通过个案理解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并能分析解释城市的空间结构。

【教学准备】图片准备:通过扫描、网络查询等方法获得各功能区的典型图片、著名中心商务区的图片、教材、地图册图片等。

【教学方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构,强化同心圆模式分析影响地租的其它因素呈现上图学生思考:1、为什么在市中心附近出现住宅区?2、该图说明还有什么因素影响地租?通过读图分析让学生主动获知远比直接呈现知识能激发学生思维课堂练习学生总结新课,完成练习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示意图,回答:(1)把等值线数据标在图中适当位置(单位:元/m2):100、50、25、5。

(2)用适当图例绘出商业中心用地、外围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的范围。

(3)______地租最高,沿_______往外地租逐渐下降,在_______又有所上升,形成地租________,随后往外又继续下降。

(4)从图中可看出,影响城市土地租金的因素,不仅有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

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新课,并能拓展提升。

【课后探究】登陆淮安规划局网站,试用模式图画出淮安主要功能区的分布格局,分析这样分布的理由;对于这个分布格局,你是否有不同意见,说说你的想法。

城市空间结构导学案

城市空间结构导学案

第一章:城市与环境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导学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市中心到远郊间结构示意图。

据(2)题。

①②③楼

布局理由
.吹南风和东南风时,雨量最多

__;



在一地区内,不同级别的城市构成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
的,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

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
、城市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并具有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异图中①②③④所
)除中心商业区外,①~⑦中哪个区域的房价最低和最高,为什么?
区发展成新工业区。

假若你是政府人员)假若你是厂商,不想搬迁,你用什么理由向政府游说?。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学案)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学案)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

2、掌握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

【学习重点】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学习难点】经济因素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

【预习检测】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商业用地、________用地、政府机关用地、________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功能分区。

(1)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空间上的________。

(2)特点:无明确的________,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3)类型:①住宅区:特点: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分化:____________住宅区与____________住宅区。

②商业区:位置:市中心、________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形状:点状、条状;中心商务区(CBD):商业活动中心与服务中心。

③工业区:工业企业________程度高、协作性强;位置:靠近河流、铁路、公路。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也叫___________。

4.主要模式:________模式、________模式、________模式。

5.影响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______________因素;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其愿意付出__________的高低。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下图中的ABC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________地貌和________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________(内力或外力)作用有关。

2.河流________地貌是指河流在流动过程中,破坏并搬运地表物质而形成的地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专题19城市空间结构
成功的要领:
1、能说出城市的基本特征。

2、知道城市土地利用同心圆结构的组成并阐明某地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利用效益的关系
3、对某城市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城市功能分区进行评价
4、学会从某区域地形、地貌、河流等要素,解析城市空间形态
成功的探索:
一、城市的基本特征
1、城市是具有一定 ____________ 、以 ____________ 为主的居民聚居地。

2、基本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
1、城市土地利用同心圆结构的组成:
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呈现出从城市中心向外围,依次出现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的同心圆结构。

2、影响地价的最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利用效益的关系:
无论是何种用地类型,其土地利用效益都遵循从______________ 向______ 递减的规律。

三、城市功能分区
城市主要功能区有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等。

四、城市空间结构的差异
1、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差异的因素:
城市空间结构受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类型的城市、不同地域的城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2、城市空间形态差异:
沿江城市,城市用地沿______________ 布局。

山区城市则沿________________ 扩展。

沿海城市则多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扩展。

平原地区的城市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扩展。

成功的尝试(基础形成题):
1、关于城市的基本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D )
A.产业结构以第一、二产业为主。

B.人口、商业、建筑集中,单位面积土地产生的经济价值不高。

C.农业人口占有较大的比例,人口的流动性强。

D.教育、科技、文化事业比较发达。

2、一般情形下,从城市中心向外缘,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依次出现(B )
A.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农业用地
B.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
C.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
D.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农业用地、工业用地
3、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主要是(B )
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人口密度的高低
B.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的通达度
C.人口密度的高低和气候的适宜度
D.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气候的适宜度
4、大连是我国北方的重要沿海城市,哈大铁路线的终点。

其城市空间形态表现为( C )
A.从中心城区向外均匀扩展 B .沿铁路线狭长分布
C.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 D .沿海岸线绵延分布成功的小结:
1、城市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2、城市空间结构主要包含哪两个方面。

成功的引伸:(思维拓展题)
1、读城市土地利用同心圆结构图,完成以下作业。

(1)图中M N O P表示各土地利用效益曲线,其中M表示
________ 土地利用效益曲线,P表示_________ 土地利用效益曲线,N表示
O
________ 土地利用效益曲线,0表示_________ 土
地利用效益曲线。

(2)各土地利用效益虽然斜率有很大的差异,但总的趋势都是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图中A、B C D表示土地利用类型,其中表示商业用地的是 _____________ ,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农业用的的是 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读某城市规划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拄宅区
工业区
文优区
〜等鬲线
~河滾
—公薦
(1)图中沿“ A T B”线地价最高的是___________ 区,最低的是__________ 区。

(2)图中信息显示河流流向________ ,盛行风为__________ 风(风向)。

图中三类企业(口、△、▲)污染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最小的是______ 。

(3)若该城市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电子仪器厂,最合适厂址位于______ 处,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若该城市a、b、c、d四个地块中选择一处建高级住宅区,最佳地块: ______________ 。

简要说明选择该地块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商业工业(2)西南东北▲ 口(3)丁靠近文化区科技力量强(4)d 势较高的城郊,视野开阔,噪音污染小靠近文化区,远离工业区位于城市主导风向上风地带,气环境较好靠近河流,且在河流上游方向,水质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