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城市知识点汇总:城市的空间结构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2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课件 新人教版

住宅 区附近,与
低级住宅区
区 低地、工业 背向发展
区联系
经济活动最繁忙;人
商业区
口数量昼夜差别大, 市中心、交 知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
识 梳
(中心商
建筑物高大稠密;功 通干线两侧 理
条状 务区)
核
能分区明显,有水平 或街角路口 心 突
破
分异、垂直分异
图
解
集聚成片,工业城市尤
不断向市区
考 点
专业化程度高、竞
③
状如成都、合肥、华盛顿等 式如重庆等 状如兰州、洛阳、西宁、宜昌等
突 破
图 解 考 点
巩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
固 落
实
地等
自我校对
①团块 ②组团 ③条带
知 识 梳 理
核 心 突 破
图 解 考 点
巩 固 落 实
知 识 梳 理
核
心
突
自我校对
固
答案:C
落 实
核心一 城市的三类基本功能区
知
识
功能区
形态
市的外
核 心 突
破
上,出现高 住宅 缘,与高
占地面积大,是城市 级、低级分
区
坡、文化区
图 解 考 点
的主要功能区,工业
住宅区
化;位置
联系
巩
化后出现分化,占城
低级 内城、工业
固 落
上,高级与
实
市空间的40%~60%
梳 理
A.靠近原料产地
B.邻近城区市场
核 心
突
破
C.生态环境优美
知 识 梳 理
核 心 突 破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形态分为组团状(重庆)、团块状(北京、成都、合肥、华盛顿)、放射状(延安)、条带状(兰州、洛阳、西宁、宜昌)等。
2、影响城市形态的因素存有自然条件(地形、河流等)和社会经济条件(交通、经济、
文化、历史等)。
例如:平原地区的城市形态多为团块状,山区和丘陵区的城市形态则多
为组团状。
3、城市中最常见的功能区主要是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各功能区之间没有明显
界线;各功能区可能兼有其它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城市,其功能区构成不同。
4、住宅区:城市最广为的土地利用方式,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呈圆形背向发展。
5、商业区:需要便捷的交通及大量消费者;分布以市场最优或交通最优为原则;多
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大多呈点状或条状。
6、工业区:专业化程度较高,相互之间协作性弱;不断向外缘移动;原产于交通便
捷地区(紧邻公路、铁路、河流等)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如地租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交
通便捷程度及距市中心远近)、各类土地利用方式的付租能力等。
8、图中a则表示工业,b则表示住宅,c则表示商业,由市中心向外缘递变最快的就
是商业,①-③中适宜发展住宅区的就是②,适宜发展工业区的就是③,适宜发展商业区
的就是①。
9、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包括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10、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必须兼具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比如:必须存有便捷的交通
条件;协同不好相互的边线关系,以增加污染;设置必要的防水拎;必要的卫星城建设等等。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城镇(一)乡村和城镇的空间结构

乡村和城镇的空间结构1、聚落的成因(1)地形①在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耕;利于聚落向四周扩散②在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③在山区,聚落一般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或者通过改变建筑物的形态以适应山区地形(2)气候:多分布在气温适宜、降水适中的中低纬度沿海地区(3)河流①分布于河流沿岸和河口地区,便于取水,河运便利,有利于军事防御②分布于河流沿岸地势较高处,减少洪灾发生(4)自然资源:分布于矿产资源产地附近,有利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工矿业的发展(5)交通:沿海、沿江河、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分布;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影响城市的兴衰(6)其他:宗教中心、军事要塞、边境口岸和政治中心往往形成聚落;科技、旅游对聚落形成的影响越来越大2、乡村的土地利用(1)乡村的概念:乡村是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2)农业用地:依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用地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不同的类型。
为了方便生产,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
(3)乡村的土地利用:乡村以农业用地和居住为主。
当乡村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村落出现了一些满足居民社会需求的公共设施,以提供祭祀、聚会、娱乐、商业、医疗、教育等多种服务。
这样,村落内部土地利用出现了简单的分化,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3、乡村聚落的形态(1)团状:分布于平原、盆地,位于耕作区的中心(2)带状:分布于沿河地势高处,为避免洪水浸淹(3)环状:绕山(山地)环水(池塘、井)而建(4)零星分布:分布于绿洲地区、丘陵和山地缓坡处等,自然条件差(生产力水平低),田块小4、城镇的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镇的概念:城镇包括城市和镇,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地区。
(2)城镇土地利用类型:一般将城镇用地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3)城镇功能区①形成:城镇里人口相对较多,经济活动多样,出现了土地利用的专业化,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高考地理知识城市地域结构

高考地理知识城市地域结构
高考地理知识:城市地域结构
指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构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
(1)三种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2)地域结构影响因素:
①经济因素:影响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是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的影响:地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b交通便捷程度对地租的影响: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
②历史文化: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可继承和改造;
③社会因素:包括收入状况、知名度和因种族宗教、人种的聚居等;
④行政因素:作为政府行为的行政干预对城市规划影响很大。
高考地理知识: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1)经济因素(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但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因素,如故宫)
(2)城市土地的利用类型取决于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并不完全取决)
(3)影响地租高低的直接因素:
①交通通达度:一般来说,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
②距市中心远近: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地租由市中心向外递减,但并没有以市中心为同心圆向外递减(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沿街道弯曲)。
高二地理城市的空间结构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二地理城市的空间结构重要知识点总结高二地理城市的空间结构重要知识点总结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形态的概念: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2、城市形态的类型:3、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功能分区: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相互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
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特征: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③建筑物高大稠密;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4、常见功能区比较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3、影响因素: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取决于各功能分区付租能力,地租水平高低(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历史文化(北京市)、种族宗教(黑人区)、建筑设计(欧洲中世纪城市绕教堂布局)、自然条件(城市高坡和低地)、行政因素知识扩展1、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是本节的重点。
城市中经济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的竞争,而同一种经济活动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形成了功能区,如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这三种功能区是城市地域的.基本组成,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
城市功能区是随着城市发展壮大而逐渐形成的,只有城市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才会形成相对集中的功能区。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历史因素、社会因素等。
其中,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功能区分化的最主要原因;历史因素是形成城市功能分区的基础;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等)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住宅区的分化上。
对于某一城市功能区形成原因的分析,既要用综合的观点进行思考,同时更要抓住促使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2、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是本节的难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一讲 城市的空间结构精选教案

第一讲 城市的空间结构一、城市的空间结构1.概念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
2.城市功能分区(1)中心商务区(CBD):①布局:一般位于城市中心部位。
②特点:交通便利、通信发达,早晚人口流动量较大,人口昼夜差异大。
(2)商业区:①组成及分布: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组成,多分布于城区或交通干道旁。
②特点:交通便利、人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
(3)住宅区:①特点:城市中最普遍的用地方式。
有成片住宅楼及配套服务性设施,呈现高级与低级的分化。
②类型⎩⎪⎨⎪⎧ 企业或单位职工住宅区市政统一规划的住宅区(4)工业区: ①布局: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带。
②特点:存在不同程度的噪声、空气、固体废弃物和水污染。
(5)其他功能区:如行政中心区、文化区、混合功能区、郊区等。
[温馨提示]城市功能区无明确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3.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历史原因、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和行政原因。
二、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1.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越大,其地域结构的分化越明显。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1)城市规模⎩⎪⎨⎪⎧ 表达:一般用人口规模表达等级划分: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2)关系: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服务功能就越强。
[温馨提示](1)不同城市行政区具有明显的界线,而非行政区的服务范围之间并非有明确的界线。
(2)在非均质地区,同一级别的城镇的服务范围并不相等,一般人口稀疏的城镇服务范围大。
一、知识联系串一串二、核心问题想一想1.城市功能分区的特点及形成原因有哪些?2.如何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并对其进行评价?3.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哪些?4.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有何差异?以考纲为纲| 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以真题为范| 深挖考题内涵·把握命题精髓[考题精妙][典例] (2017·全国卷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
高中地理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共63张 PPT)

工业集聚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 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从而扩大总 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城市发展初期的老工业区:是以市场、资本、劳 动力、交通网等优越条件吸引工业,自然团聚而成。 布局较乱,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
✓随着工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城 市土地日益紧张,大多数企业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 出。为了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工厂企业 纷纷被迫向市区边缘外移,甚至在市区外围形成一 个包围城市的环状区域。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中心地理论
2011年3月11日 13:46
日本本州岛附近海 域发生9.0级地震, 引发海啸
图为地震前后的城 市
思考:
地震后城市建设 时应该怎么样进 行区位选择?
避开地质灾 害频繁的地 区
1.城市选址应避开地质灾害 (如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频繁的地区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10
2009年上学期
2、气候
世界城市分布图
大约60°N以南的欧洲地区
美国的东北部地区
东亚日本、朝鲜半岛及我 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
世界的城市主要分布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 干旱、高寒、湿热地区,城市分布少。 中低纬度沿海地带,气候温暖湿润。
3、水源(临水而居)
为什么城市大多临近河流、湖泊、海洋? 能提供水源、航运、军事防卫、旅游等功能。 哪些地点容易形成城市?
一、城市概述
1.城市的定义: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 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 中心。 2.城市的分类 (1)按照城市的行政级别:
直辖市、地级市和县级市。 (2)按照城市职能:
2024届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城市空间结构

2024届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在空间上的布局和组织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城市发展的历史、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和规划管理等诸多因素有关。
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和城市之间的空间结构两个方面。
一、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主要包括城市的居住空间、商业空间、工业空间和公共设施空间等。
不同功能的空间在城市内部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空间网络。
1.居住空间城市的居住空间主要包括住宅区、住宅小区、居住建筑等。
居住空间通常分为高档住宅区、中档住宅区和低档住宅区。
高档住宅区多集中在城市中心和繁华商业区附近,而低档住宅区多集中在城市的边缘地带。
2.商业空间城市的商业空间主要包括商业街、商场、超市等商业场所。
商业空间通常分为中心商业区和周边商业区。
中心商业区通常是城市的商业中心,商业活动繁荣,商业设施齐全。
而周边商业区则是中心商业区的辐射区,商业活动相对较少。
3.工业空间城市的工业空间主要包括工业区、工业园区、工业厂区等。
工业空间通常分为重工业区和轻工业区。
重工业区通常位于城市的郊区或者远郊,而轻工业区则更多的分布在城市的中心地带。
4.公共设施空间城市的公共设施空间主要包括学校、医院、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公共设施。
这些公共设施通常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区域,以便为市民提供便利的服务。
二、城市之间的空间结构1.城市体系结构城市体系结构包括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普通城市和小城镇等城市类型。
中心城市通常是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总部功能和辐射功能,次中心城市则是中心城市的辐射区,普通城市和小城镇则是次中心城市的辐射区。
2.城市区域结构城市区域结构包括城市主体区、城市辐射区和城市影响区等。
城市主体区是城市的核心区域,包括市中心、商业中心、文化中心等;城市辐射区是城市的扩展区域,包括市郊区域、工矿区等;城市影响区是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范围,包括城市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城市知识点汇总:城市的空间结构【】多了解一些考试资讯信息,关于学生和家长来讲专门重要,查字典地理网为大伙儿整理了2021年高考地理都市知识点汇总:都市的空间结构一文,期望对大伙儿有关心。
将高中二年级地理中有关都市空间结构的相关知识点进行简要汇总,具体如下:
1、都市功能分区相同的都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都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利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样分布在都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通过。
(3)住宅区:是都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样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
都市建设要注意爱护文物古迹。
2、都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缘故: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都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畴
小都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畴小。
大都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畴大。
二、阻碍都市的区位因素
(一)、自然方面
1、地势平原地区都市密度大
2、气候气候温顺潮湿的地区都市密度大
3、河流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都市区位。
(二)社会经济方面
1、农业基础
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能够形成都市轴线。
北方都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
交通线的变化,会给都市进展带来阻碍。
(如扬州:运河通航时兴,运河淤塞后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卫、宗教、科技、旅行等也能促进都市的形成和壮大。
2021年高考地理都市知识点汇总:都市的空间结构就为您介绍完了,查字典地理网高考站编辑将第一时刻为您整理信息,供大伙儿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