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说课稿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3 制取氧气《氧气的实验室制取》说课稿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一个学生实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实验器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是初中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单元所学知识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其中“性质活泼的氧气”就是我们要仔细学习的内容,本课题是典型的物质制取课,也是学生初次通过化学实验来获得新物质,初次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氧气的性质等内容,这就为我们学习氧气的制备作好了的准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也为今后学习制取其他气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组装、收集方法、验满、检验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
(2)掌握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实验室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实验室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的探讨。
二、说学情九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化学,特别对于化学实验有浓厚的兴趣,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具备了简单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所以对于氧气的制取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三、说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2、小组探究合作法;3、集体讨论法;4、多媒体教学。
四、说学法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知识、培养动手能力。
2、合作学习法: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团队意识。
五、说实验器材药品:高锰酸钾。
仪器:大试管、酒精灯、单孔橡胶塞、导气管、集气瓶、水槽、玻璃片等。
六、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引入新知上课前,我会用PPT向学生展示几张人类在特殊环境下,人们是怎样呼吸的?如果在实验室,我们又会怎样制取氧气,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进行探讨。
2、实验探究,引入新知我会向学生系统的说明实验室制取气体应该遵循的方法和步骤。
制取氧气教学说课稿(5篇)
制取氧气教学说课稿(5篇)制取氧气教学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位教学工作者,相信所有老师都知道说课稿对于课堂教学的巨大作用。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制取氧气教学说课稿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制取氧气教学说课稿篇1一、教学目标《制取氧气》教学设计1、知识目标:掌握实验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2、讲练结合四、教学用具实验药品: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
实验仪器:铁架台(带铁夹)、大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试管夹、药匙。
其它:火柴。
棉花。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能否从空气中获得氧气?【板书】一、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问题】这个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答: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答:工业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
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
通过复习空气的组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离空气制氧气。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问】实验室用什么方法获得氧气?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实验】分别用酒精灯同时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片刻后用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现象。
【小结】用酒精灯加热氯酸钾至较高温度时产生氧气。
加热二氧化锰不产生氧气。
观察记录:氯酸钾是白色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
氯酸钾加热至熔化后产生少量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同时加热的二氧化锰不产生气体,带火星木条没有变化。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将试管内的二氧化锰迅速倒入热的氯酸钾中,把带火星木条伸到管口内观察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说课稿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的中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好奇心,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索欲望。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能够理解实验现象背后的原理,但对于复杂的化学方程式和实验操作还不是很熟练。在学习兴趣上,学生对实验操作和直观现象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可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依赖教师的引导,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2.操作步骤:制取氧气的具体步骤,包括装置搭建、药品加入、加热、收集、验满等。
3.注意事项: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提示和关键点。
板书风格简洁明了,采用不同颜色粉笔突出重点,以图表、流程图等形式直观展示知识结构。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强化记忆。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
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将:
1.加强实验前的讲解和示范,确保学生掌握基本操作。
2.增强安全意识教育,严格监控实验过程,及时纠正错误操作。
3.设计更多互动环节,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分析操作步骤和知识掌握情况。
2.课后访谈,了解学生的收获和困惑。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设计有趣的实验现象,如使用彩色试剂,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感受到化学的神奇。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例如:为什么会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是什么气体?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实验心得,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对学生的实验操作给予及时反馈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主要介绍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氧气的性质、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如分解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等)、氧气的收集和检验等。
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制取氧气的实验技能,并能够独立完成氧气制备实验。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实验操作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制取氧气实验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实验注意事项掌握不扎实。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让学生充分理解实验原理,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氧气的性质;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3.学会氧气的收集和检验方法;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3.氧气的收集和检验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氧气的性质及制取方法;2.利用实验演示和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制取氧气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3.通过小组讨论和总结,使学生掌握氧气的收集和检验方法;4.运用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室用具:试管、酒精灯、导管、集气瓶、水槽等;2.实验试剂: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二氧化锰等;3.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氧气的性质,激发学生对制取氧气实验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让学生初步了解实验过程。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确保实验安全。
4.巩固(5分钟)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加深对制取氧气实验的理解。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说课稿
《制取氧气》说课稿淮滨县马集中学李杰各位老师:大家好!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三《制取氧气》第一课时。
下面我从四部分来谈谈本课时的教学设想:第一部分教材分析:(一)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的知识体系来看,本课题与前面的实验基本操作、氧气的性质等知识相链接,也将为学习第六单元二氧化碳、第七单元氢气的制取和总结气体制取方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因此,本课题是初中化学必须处理好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
(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3)介绍工业上得到大量氧气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
(2)在对反应物、催化剂的区分和对实验装置选择的交流讨论过程中形成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良好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提高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以致用的责任感。
(2)进一步认识实验探究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化学课程标准的核心要求是通过学习过程的体验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能力。
因此我确定本课时的重点是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的探究体验。
难点是对催化剂概念的认识体验。
(四)教学准备:20%的H2O2溶液、5%的H2O2溶液、MnO2粉末、KClO3、KMnO4、铁架台、试管、酒精灯、火柴。
第二部分学情分析:1、学生情况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课,学习热情很高。
氧气是学生熟知的物质,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观察实验和进行简单实验操作的技能。
通过知识的更新和实验探究可以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九(2)班正在试行分组学习模式,通过一个月的训练,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基础能力,但在主动性和深入度上还有待加强。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达到预定教学目标我们是有信心的。
《制取氧气》说课稿6篇
《制取氧气》说课稿6篇《制取氧气》说课稿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本节课是典型的物质制取课。
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初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材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学习《氧气的性质》之后,要求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也是中考实验操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考试卷上也常常出现,有的考查实验装置,有的考查实验步骤,有的考查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因此本节课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基于此,我确定了以上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步骤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选择,操作步骤的掌握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堂教学“人本化”让学生思动、手动、口动、互动。
学习方式探究化,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得新知,所以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本节课采取探究法和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下面我重点谈一下教学流程这一环节:教学过程我将教学过程设置为以下几个环节:导入新课→制取原理讲解→活动装置图拼装展示→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思考问题→归纳总结等环节1:导入新课。
展示铁丝、硫在氧气中燃烧图片,并提出问题:实验中的氧气是如何得到的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环节2:制取原理讲解。
让学生们观察药品后回答高锰酸钾的颜色状态,从而讲解高锰酸钾的制取原理,板书上写明文字表达式,初步了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
环节3:装置图拼装并展示。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2.3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 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2.3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的第2.3章,共分为2个课时,本课是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实验步骤,并通过实验的形式让学生亲自操作制取氧气。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 知识目标:了解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实验步骤; - 过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实验步骤,理解氧气的性质和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掌握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技能,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氧气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场景,如燃烧、呼吸等,引发学生对氧气的兴趣和好奇心,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制取氧气。
2. 学习制取氧气的方法(10分钟)通过讲解氧气的性质和工业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如高温分解和电解水,让学生了解到制取氧气的基本原理。
3. 制取氧气实验(30分钟)3.1 实验准备 - 叫上两名学生担任实验操作员,让其他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 进行实验的材料准备,如烧杯、漏斗、试管、酒精灯等。
3.2 实验操作步骤 - 步骤一:准备实验器材,包括烧杯、漏斗、试管等。
- 步骤二:将含有过氧化氢的过氧化铁放入烧杯中,加热至40°C左右。
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
- 步骤三:将观察到的气体用排气管收集到试管中,并用火柴点燃。
观察火柴的变化。
- 步骤四:观察实验现象,记录观察结果。
3.3 实验讨论与总结根据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与学生共同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实验报告写作(1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实验内容,以制取氧气实验报告为题,按照实验报告的格式要求,撰写实验报告。
5. 小结(5分钟)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实验过程,提醒学生复习所学知识,并对制取氧气的实验进行总结。
人教版初中化学课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 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课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教案课题:高锰酸钾是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吗?高锰酸钾是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吗?一、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本节课在学习了氧气实验室制取的基础上,继续进行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的探究,从而对催化剂的概念和作用进一步加深理解,本节课的难点是辨别高锰酸钾是否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以及对本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与归纳等,这些内容需要学生有较多的教化学知识储备。
对于初三的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已经有了较好的成长,如果每节课仍满堂灌输,学生势必厌倦,教师如果能设置一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空间,学生则会欣然接受。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以学生自主实验为平台,多媒体课件为辅助,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有表达自己才华的机会,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02时催化剂的作用。
(2)加深对催化剂的概念及在化学反应中的特点的理解。
(3)探究高锰酸钾是否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1、提出问题:二氧化锰可以做它的催化剂吗?二氧化锰是什么颜色的?二氧化锰溶于水了吗?下面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来观察和探究。
2、学生分组实验: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作用。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
引入核心内容一(在一组学生实验中,故意将高锰酸钾放入二氧化锰的试剂瓶中,为知识展开埋下伏笔)【任务一】二氧化锰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吗?1、引导学生猜想是二氧化锰为什么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2、得出结论。
二氧化锰参与了反应,但反应结束后又全身而退了学生作出思考和猜想。
回顾已学知识,明确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作用原理。
【过渡】有同学在实验中有不同的发现吗?思考回答:在过氧化氢的溶液中加入高锰酸钾粉末后,过氧化氢分解的十分剧烈,而且试管明显发热,如果往反应后的试管中再加入一些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又能继续生成气泡。
引入探究主题。
【任务二】探究高锰酸钾是否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1、引导设计高锰酸钾是否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的实验方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操作时不注意安全,例如不戴实验手套、不注意加热时的距离等。这可能导致实验中的意外事故发生,需要我在教学中更加强调实验安全的重要性,并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改进措施
1.加强实验安全教育:我将加强对学生的实验安全教育,通过讲解实验安全事故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实验安全的重要性,并严格遵守实验规程,确保实验安全。
2.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我将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准确性。
3.增加学生参与度:我将通过设计更多的小组讨论和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同时,我将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度。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实验操作讲解与演示相结合:我在教学中结合了实验操作的讲解和演示,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制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使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更加自信和有条理。
2.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讨论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班讨论实验结果的差异和可能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优化实验操作。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制取氧气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制氧气的原理、实验操作等。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课题3加热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初三年级化学备课组何玲玲【教材分析】“制取氧气”课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3的内容。
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课题,是学生学化学以来遇到的第一种气体的制取,是学生具体地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学习和研究制备物质的开始,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教学中通过对气体制取一般方法予以介绍,让学生对制取气体的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为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打下基础。
本教学设计为此课题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内容主要研究实验室中如何制取氧气,在实验室里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用到催化剂,这里介绍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另外通过对比化合反应提出了分解反应的概念。
【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学习了“我们周围的空气”、“氧气的性质”等,对氧气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如何得到氧气,特别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如何制取氧气还没有系统,深入的认识。
2、通过前面的探究学习活动,学生对科学探究已有一些体验。
在本课题的探究学习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后加以表达和交流,得出相关的结论。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收集方法、检验、仪器装置及操作注意事项。
(2)能说出工业上制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初步学习实验探究过程。
(2)通过“思考与交流”、“问题探究”等活动,增强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教学重难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讲练结合法【教学用品】1.仪器:大试管、酒精灯、铁架台、试管夹、单孔橡胶塞、集气瓶、火柴、棉花、水槽、玻璃片、玻璃导管、胶皮管、2.药品:高锰酸钾【教学过程设计】【引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看一下大家语文学的怎么样?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无题》中用哪一句诗来表达了坚贞的爱情?【图片展示】那我们来看看燃烧着的蜡烛【提问】蜡烛可以燃烧是因为有什么呀?【联系生活】氧气可以助燃,那么氧气在生活中还有什么应用呢?氧气有着广泛的用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那么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氧气是如何制得的,这一节课我们就来进行学习和探究这个问题。
《制取氧气》 说课稿
《制取氧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制取氧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制取氧气》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 3 的内容。
本课题是学生在学习了氧气的性质之后,进一步学习氧气的制取方法。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方法,还能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方法打下基础。
在教材的编排上,本课题先介绍了氧气的工业制法,然后重点讲解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和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教材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从而得出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氧气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但是,对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思路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逐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方法。
(3)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方法。
(2)催化剂的概念和作用。
2、教学难点(1)氧气制取装置的选择和组装。
(2)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制取氧气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制取氧气说课稿
《制取氧气》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制取氧气》。
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对本课题的理解和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内容。
上承常用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操作、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下接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制取气体的综合实验能力,为今后系统学习气体制取奠定基础。
2、教材的内容和结构特点本课题的结构分两部分:一是让学生系统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二是组织好制备氧气的实验活动。
教材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例,但过程和细节交代不多,同时对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装置和过程没有介绍,为了以后教学的方便,教师要给与学生足够的指导,让学生在实验中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掌握两套装置的使用原理。
3、教学重点和难点依据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我认为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包括方法、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检验方法、收集方法等,难点是两套制取气体装置的使用原理。
二、说三维目标根据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我认为本课题的三维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认识分解反应,知道氧气的工业制法,认识催化剂。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探究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的设计,提高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学会依据反应原理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设计装置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在实验中激发兴趣,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创新意识。
三、说教法、学法1、教法本课题的教法以演示为主,结合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引导法、归纳总结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由浅入深,逐渐理解和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系统知识。
2、学法本课题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装置,突破教学的难点,让学生会从反应原理选择反应装置。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严密的实验步骤和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说课稿
《制取氧气》说课稿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是2011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的内容。
第二单元属于“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个一级主题,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题是典型的物质制取课,也是学生初次通过化学反应来获取新物质,初次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实验课。
在教材的知识体系中,本节课与前面的仪器操作、氧气的性质等知识相链接,也为以后系统地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因此,本节课是初中化学必须处理好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学科,学习热情很高。
氧气是学生很熟悉的物质,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观察实验和进行简单实验操作的技能。
让他们试一试、做一做,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但如何将单个的实验操作有机地结合、连贯起来并制取出具体的物质更毫无所知。
所以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学生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还很有限,所以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教师要及时观察并给予恰到好处的启发和引导,但不能包办代替。
三、教学目标依据现代教学理念,结合本校“以学为主、精讲精练”教学模式,根据教材内容,本节课,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检验, 验满,放置及操作注意事项。
2.练习仪器装配、加热、检查装置气密性、收集气体和检验气体等基本操作。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学生实验,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及合作能力。
2.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2.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课程标准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是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
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2.3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5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2.3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这 4 个讨论题,有些通过刚才操作中的现象,心中已经有答案,有些需要讨论才能得出答
案,意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适时反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让学生明白实验操作过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学习并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式、检验及操作注意 事项
2、 理解催化剂的定义和催化作用 3、 理解分解反应的涵义 4、 区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利用实际操作的方式演示实验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并增强观察、分析和总 结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从中养成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四、重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五、难点:用高锰酸制取氧气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的探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预热,防止试管受热不
么验证? 【展示】实验步
均,使试管炸裂
骤:
不能,等到导管口有均匀
1、 查:检查装置气密
气泡冒出时方可收集,因
4/5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2.3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性
为开始冒气泡就收集会
2、 装:装入药品,安装
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
仪器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
3、 定:固定装置
气瓶,若复燃,则是氧气。
的严谨性。一切实验一定要规范操作,决不能粗心大意。
环节 7、归纳总结。问题解决后,学生们对于本节课重点难点已基本掌握,最后我提出寻求
帮助,创设情境,给出一组老师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照片,让学生小组讨论帮老师按拍摄时间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为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本节课在课程体系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学生在学习了空气、氧气、分子和原子等基本概念后,对氧气制取方法的一次实践操作。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及原理;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辅助教学:实验仪器(如集气瓶、酒精灯、导管等)、实验操作视频、PPT演示文稿、在线化学模拟软件。实验仪器是进行实验操作的基础,能够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实验过程。实验操作视频可以为学生提供标准操作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步骤。PPT演示文稿用于呈现知识点和实验原理,增强教学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在线化学模拟软件可以帮助学生模拟实验过程,提高实验安全性,并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板书内容主要包括:
1.氧气制取的原理和反应方程式;
2.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实验现象的观察要点;
4.课堂讨论的精华。
风格上,板书采用清晰的字体,关键信息用不同颜色或标记突出显示,以增强视觉效果。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直观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会在课前精心规划板书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更新板书,避免过度拥挤。
1.分析学生的作业和实验报告,找出共性问题,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2.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如增加实验操作练习或小组讨论;
3.定期回顾教学设计和实施情况,持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2.氧气制取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氧气制取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及产物;
4.氧气制取实验的实验现象及解释。
(二)教学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说课稿
一、课题分析
本课题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典型的物质制取课||,也是学生初次通过化学反应来制取气体||,是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将知识点铭记于心||。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课题2的学习和活动||,对氧气的性质及用途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氧气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加之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储备||,学生早已渴望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
本课题学生第一次学习气体的制备||,没有头绪||,所以在课前录制了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视频||,给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充分准备||。
关于气体的收集||,学生在第一单元课题2 第二课时中已有所了解||,在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的物理性质”的学习中||,学生也知道: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大||,故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三、学习目标
1、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记住实验步骤及各步注意事项||。
2、通过实验练习仪器的连接、药品的取用、加热、收集等基本实验操作||。
3、体验化学实验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重点: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基本操作
难点: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四、教学流程
实验探究: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环节一:视频导课||,引入课题
环节二:关注操作规范;总结实验步骤
环节三:实验操作
环节四:总结评价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一、原理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二、步骤
查茶
装庄
定定
点点
收收
离利
熄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