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制取氧气 说课稿
制取氧气教学说课稿(5篇)
制取氧气教学说课稿(5篇)制取氧气教学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位教学工作者,相信所有老师都知道说课稿对于课堂教学的巨大作用。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制取氧气教学说课稿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制取氧气教学说课稿篇1一、教学目标《制取氧气》教学设计1、知识目标:掌握实验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2、讲练结合四、教学用具实验药品: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
实验仪器:铁架台(带铁夹)、大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试管夹、药匙。
其它:火柴。
棉花。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能否从空气中获得氧气?【板书】一、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问题】这个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答: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答:工业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
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
通过复习空气的组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离空气制氧气。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问】实验室用什么方法获得氧气?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实验】分别用酒精灯同时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片刻后用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现象。
【小结】用酒精灯加热氯酸钾至较高温度时产生氧气。
加热二氧化锰不产生氧气。
观察记录:氯酸钾是白色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
氯酸钾加热至熔化后产生少量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同时加热的二氧化锰不产生气体,带火星木条没有变化。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将试管内的二氧化锰迅速倒入热的氯酸钾中,把带火星木条伸到管口内观察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说课稿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的中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好奇心,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索欲望。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能够理解实验现象背后的原理,但对于复杂的化学方程式和实验操作还不是很熟练。在学习兴趣上,学生对实验操作和直观现象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可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依赖教师的引导,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2.操作步骤:制取氧气的具体步骤,包括装置搭建、药品加入、加热、收集、验满等。
3.注意事项: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提示和关键点。
板书风格简洁明了,采用不同颜色粉笔突出重点,以图表、流程图等形式直观展示知识结构。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强化记忆。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
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将:
1.加强实验前的讲解和示范,确保学生掌握基本操作。
2.增强安全意识教育,严格监控实验过程,及时纠正错误操作。
3.设计更多互动环节,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分析操作步骤和知识掌握情况。
2.课后访谈,了解学生的收获和困惑。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设计有趣的实验现象,如使用彩色试剂,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感受到化学的神奇。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例如:为什么会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是什么气体?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实验心得,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对学生的实验操作给予及时反馈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制取氧气》说课稿
《制取氧气》说课稿一、课程概述本节课《制取氧气》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章节,它不仅涉及到氧气的性质和制备方法,还与生活中的许多应用紧密相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基本操作,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理解氧气的气体性质及用途。
学会使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经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原理。
难点:排水集气法的操作要点和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四、教法与学法教法:本节课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演示法展示实验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步骤;通过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学法:学生在本节课中主要采用观察法、实验法和归纳法进行学习。
通过观察法了解实验现象和结果;通过实验法亲手操作实验,验证所学知识;通过归纳法总结实验经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与氧气相关的生活场景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氧气的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2. 讲授新课(20分钟)讲解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同时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注意事项。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氧气的气体性质及用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氧气的性质。
3. 实验操作演示(10分钟)教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包括实验器材的准备、实验步骤的完成以及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记录。
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实验过程,并记录下关键步骤和现象。
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如何改进实验装置和提高实验效率”进行讨论。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制取氧气》说课稿
《制取氧气》和义学校张陈晨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制取氧气”,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三《制取氧气》的内容,我从以下四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讲解。
一、教材分析第二单元属于“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个一级主题,本课是“学习基本实验技能和地球周围的空气”这个二级主题,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材的知识体系中,本节课作为实验室制备物质的启蒙课,学生应通过本课题学习初步建立制备物质的一般方法,为以后系统地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因此,本节课是初中化学必须处理好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课,学习热情很高。
氧气是学生很熟悉的物质,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对物质的制备有了一些零散的、局部的认识。
学生的化学知识、实验技能、探究能力都处在初级的阶段。
让他们试一试、做一做,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生活动,认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能正确表示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2、再次练习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基本操作,并能检验氧气的产生3、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制取氧气的过程,初步学习通过化学实验制备物质的一般方法2、通过氧气制取原理的探究,初步学习运用分析素材、查找资料等有效方法解决问题3、初步感受科学探究的步骤与环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感知制氧气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情境,初步体会运用化学方法制备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2、通过体验实验过程,尝试实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原理和装置;2、认识分解反应。
难点认识催化剂和设计实验方案及实验装置。
四、设计思路与教学过程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对教学过程进行讲解(一)情境引入介绍氧气的用途、自然界氧气循环和工业制氧气方法。
活动一:1、提出如何制取一种新气体2、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动机讨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选择,过氧化氢H2O2、氧化汞HgO、水H2O、高锰酸钾KMnO4、氯酸钾KClO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说课稿:2.3制取氧气1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说课稿:2.3 制取氧气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和步骤。
–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会观察、实验和操作的基本技能。
–学会提问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动手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实验步骤。
–理解氧气的应用,如促进燃烧等。
2.教学难点:–学生对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和原理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燃烧瓶、放大镜、橡皮塞、酒精灯、导管、蜡烛等。
2.实验材料:酒精、过硫酸钾等。
3.PPT课件:制取氧气实验的步骤和相关实验原理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和引导•学生已经学习过氧、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制取方法,请问如何制取氧气呢?2. 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老师向学生展示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并解释其用途。
–学生根据展示的实验器材和材料,预测实验的内容和步骤。
2.实验操作–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际操作:1.将适量的过硫酸钾放入燃烧瓶中。
2.加入适量的酒精,将燃烧瓶口用橡皮塞密封。
3.用导管连接燃烧瓶和酒精灯。
4.点燃酒精灯,观察燃烧瓶内发生的变化。
5.进行必要的记录和观察。
3.实验结果与分析–学生观察到酒精灯燃烧时,燃烧瓶内液体水平的变化和有无气体产生。
–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
3. 实验原理1.酒精作为还原剂,在酒精灯燃烧时,通过氧化反应释放出氧气。
–反应方程式:酒精 + 过硫酸钾→ 二氧化硫 + 水 + 氧气2.过硫酸钾作为催化剂,加速酒精的氧化反应。
3.橡皮塞的作用是密封燃烧瓶,防止氧气泄漏。
4. 拓展应用•学生通过实验和教师的引导,了解氧气的使用和应用领域,如促进燃烧、呼吸等。
五、板书设计实验步骤:1. 将适量的过硫酸钾放入燃烧瓶中。
2. 加入适量的酒精,将燃烧瓶口用橡皮塞密封。
3. 用导管连接燃烧瓶和酒精灯。
4. 点燃酒精灯,观察燃烧瓶内发生的变化。
人教版制取氧气说课稿
人教版制取氧气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具体目标如下:1. 知识与技能: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用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及其原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学会使用实验室器材,掌握收集气体的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热情,同时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以及氧气收集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及其在制氧反应中的作用,以及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酒精灯、试管、集气瓶、水槽、玻璃片、橡胶塞、导管等。
2. 知识准备:学生已学习过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学生对氧气的认识,引出氧气的用途和制取方法。
- 展示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原理- 讲解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介绍催化剂的定义及其在反应中的作用。
3. 实验操作演示- 演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包括药品的称量、混合、装置的搭建、加热、收集气体等。
- 强调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使用酒精灯的火焰、试管口的朝向等。
4. 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 老师巡回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验,注意安全。
5. 实验结果分析-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收集到的氧气,验证氧气的性质。
- 分析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
6.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制取氧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的要点。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作业布置1. 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及分析。
2. 收集有关氧气在生活中应用的资料,准备下节课的讨论。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2.3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说课稿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采取以下策略和活动:
1.创设情境:以生活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氧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兴趣。
2.实验演示: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及时反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表现给予及时、具体的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遵循清晰、简洁、逻辑性强的原则。板书布局分为三部分:左侧列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中间展示实验步骤和关键反应方程式,右侧用于记录学生讨论的要点和实验注意事项。
1.主要内容:包括氧气的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步骤、氧气收集和检验方法等。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九年级的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探究能力。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较为复杂的实验操作和反应原理。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实验操作和直观的现象较为感兴趣,喜欢动手实践。然而,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尚需培养,如记录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现象等。
(2)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3)氧气的收集和检验方法。
2.教学难点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技巧。
(2)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3)氧气收集和检验的注意事项。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总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为后续化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制取氧气》说课稿6篇
《制取氧气》说课稿6篇《制取氧气》说课稿1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__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制取氧气》。
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教材是在课堂中是架起师生之间关系的桥梁,在课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首先我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制取氧气》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三的内容,主要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高锰酸钾加热,过氧化氢分解,氯酸钾加热。
本节课将主要对高锰酸钾加热的方法进行讲解。
重点讲解实验中仪器装置的注意事项以及氧气的收集方法。
制取氧气是初中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很重要的实验,在中考中也是常见考点之一,所以在整个初中化学阶段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说学情新课改指出,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所以教师要对学生充分的了解,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本节课我所面对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的第二单元的内容,学生也是刚开始接触化学,所以对化学的好奇心还是很重,对化学实验充满了兴趣,这也对我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由于学生还是初步学习化学,所以在实验的注意事项上还需要教师重点讲解。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我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新课标的要求,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二)过程与方法学习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认知用实验验证化学原理,从而进一步体会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的确定,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教学重点: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掌握实验装置实验时的注意事项,以及气体收集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一堂好课离不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以就要求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等。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3 制取氧气-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3 制取氧气-氧气的实验室制取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2.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的原理和步骤;3.学会如何在实验室中安全地制取氧气;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2.3 制取氧气-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三、教学重点1.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的原理;2.学会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步骤。
四、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在实验室中正确、安全地制取氧气;2.学生理解并应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原理。
五、教学准备1.实验室用具和实验药品:锌粉、氢氧化钠固体、试管、集气瓶、水槽等;2.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1. 概述(5分钟)首先,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概述制取氧气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PPT呈现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原理,解释制取氧气的步骤和反应方程式,引导学生了解制取氧气的基本原理。
3. 实验演示(10分钟)在实验室中进行氧气的制取实验,对制取氧气的操作过程进行演示。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反应过程,并注意安全操作要点和相关实验技巧。
4. 实验操作(3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实验操作。
每个小组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制取氧气,并收集氧气样品。
5. 实验总结(10分钟)让学生就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制取氧气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通过小组展示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实验心得,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报告的书写。
七、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授课,我发现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教学准备方面,我在有限的时间内没有准备足够多的实验室用具,导致学生操作时间不够充分。
其次,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没有对学生进行足够的安全教育和操作指导,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教学准备工作,并注重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在安全、规范的环境下进行实验操作。
此外,我还会结合多媒体等教具,更加直观地呈现实验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制取氧气》说课稿
《制取氧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制取氧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制取氧气》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 3 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对氧气有了一定的了解。
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气体的制取,为今后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以及其他气体的制取奠定了基础。
同时,通过实验探究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但对于气体制取的原理、装置和操作还比较陌生。
九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动手实验,但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包括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和加热氯酸钾。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制取氧气方法的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实验装置。
(2)催化剂的概念和作用。
2、教学难点(1)实验装置的选择和组装。
(2)氧气制取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讲授法:讲解制取氧气的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等知识。
(2)实验法: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制取氧气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现象和结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2、学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预习和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制取氧气的知识。
《制取氧气》说课稿(精选3篇)
《制取氧气》说课稿(精选3篇)《制取氧气》说课稿(精选3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制取氧气》说课稿(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制取氧气》说课稿1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制取氧气。
该内容隶属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的说课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在教材分析里,首先说一下制取氧气在课标中的解释:它属于一级主题,科学探究和身边的化学物质下的二级主题,学习基本实验技能和地球周围的空气。
在教材的编写顺序上,前期有小学科学介绍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简单方法,上了初三学习化学后,进一步系统的学习了氧气的主要性质,为本节课的进行做好铺垫。
学生在学完本节课内容后,应该初步掌握了气体制取中如何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方法,进而为下一阶段学习制取二氧化碳做准备。
前期,学生已有的知识及能力是氧气基本性质,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基本实验操作。
要想顺利选择出制取氧气的仪器,还需要掌握的是:用什么药品能得到氧气,以及对所学实验仪器的熟练操作。
经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该能初步掌握气体制取装置选择依据,对实验仪器的使用更加熟悉。
气体性质+仪器使用=气体制取装置选择依据: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得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重点内容是关于气体制取实验装置的学习,并总结出选择装置的一般方法,方便在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制取学习中应用。
难点是通过本节课对仪器装置的探究学习,初步认识到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并且能在实验中与他人交流讨论,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为以后的探究题目练习打好基础。
本节课总体的教学过程分为三部分。
首先是复习氧气的基本性质,引入新课。
之后挖掘学生的兴趣点:怎么得到一瓶氧气呢?进行氧气制取的学习。
最后总结归纳出气体制取装置选择的一般方法。
而在重点介绍的气体制取过程中,又分为三步来学习:反应原理介绍,装置仪器猜测,以及最后教师演示制取一瓶氧气。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2.3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 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2.3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的第2.3章,共分为2个课时,本课是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实验步骤,并通过实验的形式让学生亲自操作制取氧气。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 知识目标:了解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实验步骤; - 过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实验步骤,理解氧气的性质和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掌握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技能,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氧气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场景,如燃烧、呼吸等,引发学生对氧气的兴趣和好奇心,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制取氧气。
2. 学习制取氧气的方法(10分钟)通过讲解氧气的性质和工业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如高温分解和电解水,让学生了解到制取氧气的基本原理。
3. 制取氧气实验(30分钟)3.1 实验准备 - 叫上两名学生担任实验操作员,让其他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 进行实验的材料准备,如烧杯、漏斗、试管、酒精灯等。
3.2 实验操作步骤 - 步骤一:准备实验器材,包括烧杯、漏斗、试管等。
- 步骤二:将含有过氧化氢的过氧化铁放入烧杯中,加热至40°C左右。
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
- 步骤三:将观察到的气体用排气管收集到试管中,并用火柴点燃。
观察火柴的变化。
- 步骤四:观察实验现象,记录观察结果。
3.3 实验讨论与总结根据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与学生共同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实验报告写作(1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实验内容,以制取氧气实验报告为题,按照实验报告的格式要求,撰写实验报告。
5. 小结(5分钟)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实验过程,提醒学生复习所学知识,并对制取氧气的实验进行总结。
氧气说课稿(通用10篇)
氧气说课稿(通用10篇)氧气说课稿第1篇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氧气的制取位于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三。
学生学习本课的目标不光是简单的掌握制取氧气的原理和装置,更重要的是能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研究思路,包括原理的研究,装置的选择,收集方法的选择,操作过程等。
从而能举一反三,为后面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氢气的制取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在上一次课刚刚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在学习方法方面,学生初步学习了实验基本操作,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识和方法。
总体来说,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还处于初级模仿阶段。
因此,学习本课的重点是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难点是对催化剂、催化作用的理解。
教学目标,首先知识与技能:练习仪器装配的基本操作,了解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性实验,逐步学会利用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等获取信息,提高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习兴趣,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说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优选一定的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自主实验学习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说教学过程这堂课我将分为:新课导入,演示探究,分组实验,巩固练习四个步骤进行教学。
新课引入首先,我会带领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接着我会向学生展示一张图片---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同时提出问题:我们都知道,人是要呼吸氧气才能存活的,太空中没有氧气,那宇航员呼吸所需的氧气是哪里来的呢?自然过渡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问题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演示探究演示一:分别加热MnO2,KClO3,MnO2和KClO3的混合物,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演示二:用两个试管分别加入等体积的H2O2,向其中一个试管加入少量的Mn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实验现象。
《制取氧气》说课稿
《制取氧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制取氧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制取氧气》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 3 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对于氧气有了一定的认识。
本课题是对氧气知识的进一步深入,通过学习氧气的制取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实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奠定基础。
教材首先介绍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和加热氯酸钾。
然后详细阐述了氧气制取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等内容。
教材内容编排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学情分析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对化学实验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但在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在心理方面,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的阶段,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来探究化学世界的奥秘。
但同时,他们也容易在实验中出现粗心大意、操作不规范等问题。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及反应原理。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及反应原理。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
《制取氧气》说课稿
《制取氧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制取氧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制取氧气》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 3 的内容。
本课题是学生在学习了氧气的性质之后,进一步学习氧气的制取方法。
制取氧气的实验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还能够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在教材的编排上,本课题先介绍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和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然后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制取氧气的过程。
同时,教材还介绍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为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条件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对化学实验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操作经验。
但是,对于制取氧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还比较陌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和探究。
此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及其原理。
(2)掌握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及其原理。
(2)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教学难点(1)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2)实验装置的选择和组装。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讲授法:讲解制取氧气的方法、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
人教版氧气制取说课稿
人教版氧气制取说课稿一、说课背景及目标本次说课的内容为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关于氧气制取的章节。
该章节不仅是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关键环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氧气的工业和实验室制法,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以及相关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描述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的用途;掌握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及其化学方程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操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实验步骤。
2. 教学难点: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
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氧气的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利用实验器材进行现场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我们知道空气中的氧气是从哪里来的?”“氧气有哪些重要的用途?”等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氧气的基本知识,并激发学生对氧气制取方法的兴趣。
2. 讲解氧气的工业制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氧气的工业制法,让学生了解氧气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及其获取方式。
3.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讲解与演示详细介绍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并现场演示实验步骤,让学生观察反应现象。
4. 学生分组实验学生按照老师讲解的步骤和要求,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老师巡回指导,确保实验安全和操作规范。
5.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讨论,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并对催化剂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
6.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布置相关习题和家庭实验,巩固学生的知识点和实验技能。
《制取氧气》 说课稿
《制取氧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制取氧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制取氧气》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 3 的内容。
本课题是学生在学习了氧气的性质之后,进一步学习氧气的制取方法。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方法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题之前,学生已经对氧气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但是,对于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还比较陌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和探究。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包括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和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实验装置。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教学难点(1)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和作用。
(2)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实验条件。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讲授法:讲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等基础知识。
(2)实验法: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制取氧气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体会,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制取氧气说课稿-PPT
管口应 ( C )
A、朝下
B、朝上
C、略向下倾斜 D、略向上倾斜
2、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
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得集气瓶,这个操作应
在( )D
A、加热固体药品前
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
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
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
环节四 梳理归纳 收获
第四部分 板书设计
制取氧气得原理与方法
一、反应原理
加热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二、装置
1、发生装置:
固-固加热型 固-液不加热型
2、收集方法: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增强对化学的
通过探究活动,初 学习兴趣,陶
步认识科学探究的 冶化学审美情
意义和基本过程; 趣;逐步认识
能主动与他人进行 用实验验证化
交流和讨论,清楚 学理论,进一
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步认识实验探
形成良好的学习方 法。
究的重要性。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 实验室制取氧气得反应原理、实验装 置与操作方法;
难点
• 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得选择。
二、 学情分析
1、学生情况
已掌握氧气得
性质与仪 器操作。
2、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探究法 与交流讨论法 。 学法:实验控究法 与合作学习法。
三、 教学过程
环节1 导入 新课
环节2 活动 探究
环节3 巩固 练习
环节4 梳理 归纳
环节1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氧气
潜水作业
制取氧气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 一、 教材分析 二、 学情分析 三、 教学过程 四、板书设计 五、 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说课稿
教育2009-10-20 15:21 阅读17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评委老师: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课题3制取氧气》(第二课时)。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节课进行具体分析和阐述: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分析,教学
设计分析。
首先我来谈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典型的物质制取课,是在上节课学习《课题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进行复习,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使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为此后系统的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也是中考实验操作考试的内容之一,因此本节课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氧气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观察实验和进行简单实验操作的技能,在《课题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中,初步了解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因此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
活动,激发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练习仪器装配、加热、检查装置气密性、收集气体和检验气体等基本操
作。
2、学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并用实验探究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加
深对氧气化学性质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及合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取问题探究和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活动挂图。
学生用具:学生实验时必备的一些实验用品。
课时安排:1课时
下面我重点谈一下教学设计这一环节:
教学过程
我将教学过程设置为以下几个环节:
复习导入→ 问题探究→活动挂图展示→实验前指导→ 学生分组实
验→ 归纳总结等
环节1:复习导入。
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引出实验室制
氧气的装置。
(展示活动挂图)
环节2:问题探究。
探究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
(1)让学生观察药品也就是反应物的状态。
(2)实验室制氧气需要的反应条件?(3)归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跟哪些因素有关,总结出一般气体的发生装置选择的规律: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发生装置。
探究实验室制氧气的气体收集装置。
分析总结出气体的收集装置选择的规律:根据气体的性质(密度、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
在这里,师生共同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设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如何操作?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课本第40页。
找一个学生复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在试管中放入药品和一团棉花,并固定在铁架台上
(3)将集气瓶盛满水,盖好玻璃片
(4)点燃酒精灯,先均匀加热,再对准药品加热
(5)有气泡连续产生时收集氧气
(6)把导管拿出水面
(7)熄灭酒精灯
教师小结: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查(茶)装(庄)定点收离(利)
熄(息)(板书)
用谐音记忆法归纳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能够让学生尽快地熟悉实
验步骤。
然后,设置几个讨论题:【讨论】1、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2、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4、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为什么?
5、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这5个问题,有些通过刚才阅读课本,心中已经有答案了,有些需要讨论才能得出答案,第3个和第5个问题需要教师再强调一下:
环节3:【展示活动挂图】试管口处的冷凝水倒流入试管底部,水倒吸入试
管。
这时,能够看出学生非常想制取氧气,可以提问:
【提问】你们想试试如何制取氧气吗?下面我们将亲自体验制取并收集氧气,再用收集到的氧气试验氧气的化学性质。
环节4:实验前指导。
【展示板书】实验内容:(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并收集2瓶氧气
(2)木炭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注意事项:
1、操作顺序
(1)检验气密性(2)装药和棉花(3)倾斜固定试管(4)集气瓶盛水做准备(5)先预热后加热(6)连续气泡收集(7)先拿导管后熄灯
2、燃烧实验
(1)木炭用坩埚钳夹住,由上往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2)燃烧铁丝的集气瓶中预先留少量的水
3、实验完毕后整理仪器和桌面
根据板书内容的提示,学生能够较顺利地进行实验操作。
环节5:【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发现学生操作中的错误及时纠正。
接下来,设计问题:【讨论】(1)为什么木炭要由上往下缓慢伸入集气瓶?
(2)为什么要在燃烧铁丝的集气瓶中放少量的水?燃烧木炭时为什么不放
水?燃烧硫要放水吗?为什么?
通过讨论,学生知道了这样做的原因,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印象更深刻了。
【设问】学完本课,你知道了什么?环节8:【学生小结】
【布置作业】完成《实验探究报告册》第6页《制取氧气氧气的性质》
通过以上设计,达到的目标是: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能较好的熟悉制取氧气,知道哪部分是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掌握连接仪器,制取及收集气体的方法。
归纳总结拓展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为以后的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谢谢!
板书设计:
实验步骤:查(茶)装(庄)定点收离(利)熄(息)
实验内容:(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收集2瓶氧气(2)木炭和铁丝在氧
气中燃烧
注意事项:操作顺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7
个步骤)
(1)检验气密性(2)装药和棉花(3)倾斜固定试管(4)集气瓶盛水做准备(5)先预热后加热(6)连续气泡收集(7)先拿导管后熄灯
2、燃烧实验
(1)木炭用坩埚钳夹住,由上往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2)燃烧铁丝的集气瓶中预先留少量的水
3、实验完毕后整理仪器和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