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在画像石棺上的呈现
汉代画像中的“事死如事生”观念与孝道思想探讨
・
历史 研 究 ・
汉代画像中的“ 事死如事生 ” 观念 与孝道思想探讨
黄剑 华
( 四川省 文物考古研 究院 四川成都 60 4 ) 10 1
摘
要: 汉代 画像是埋入地下的一种特殊 的画作, 两汉时期厚 葬之风的产 物。这 种性质决定 了它的特殊性 , 是
从图像 内 容到表现形式都服务 于墓主人 , 与丧葬礼俗 有着 密切 的关 系。对幽 冥世界 的关怀与想 象, 始终是 汉代 画 像 着意表现的一个非常重要 的主题 。这个主题有着丰富 多 的 内容 , 由体现孝道思想而产生的“ 死如 事生” 彩 譬如 事 观 念, 汉代 画像里便有生动而深刻的反 映。 在 关键词 : 汉代画像 ; 葬之风 ; 厚 孝道思想; 事死如 事生 ; 墓祭
中图分类号: 8 94 ; 89 4 K 7 . 2 K 7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62— 5 5 2 l ) 1— 0 6— 4 17 8 0 (oo 0 04 0
On Fi a it n h n e tt a ‘h d r rd Lii g i h l l e y a d t e Co c p h t‘ e Un e wo l vn s t e i P t S m e a h rh y ’i rr iso n Dy a t a st e Ea t l ’ n Po ta t fHa n sy
Vo . 9, . 12 No 1
西 华 大 学 学 报 (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哲
Ju a o iu nv r t P i sp y& S ca S in e ) o r l f h aU i s y( h oo h n X ei l o i ce ca y a t ,u i u an ig u e n t e tmb,a e te p o u t n o l e a o aef n rli a tr n s r c : ot t o n d n sy n q ep i t s b r d i h a r s n i o r rd ci f l l b r t u e a e se a d h o a n n w se n Ha y a t s e t r n d n si . e p r at o tn n r e h e d fte d a n eae ls l u e a t u t sa d c s ms e nl o t i c ne t d f msme tte n e so e d a d rl td co e yt f n rlei e t u t . r a o h o q e n o T e c r n g n t n o e u d r ol s t e i v r b y i o tn h me i r at f Ha y a t h a e a d i i a o ft e w rd i h n a a l mp r tt e n p t i o r d n sy.w t oo u o tn . T l ma i h n i a o r s t i c lr l c n e t 1 h f e c n e t f“ h d r o l ii g i h a l s t e e rhy i vvd y a d p o o n y e o i n te p r mt. o c p o te u e w r l n st e s n e a h a tl ” s i l n r fu d mb d e i h o r s n d v i l d t Ke r s p r at o n y a t ;ea r t f n r l i i it y wo d : t i f o r s Ha d n sy l b ae u e a ;f a pey;“ h n e ol vn h a ste e r l ”;me r o l l t e u d r r l i g i t es me a a t y w di s h h mo a i l
从辽代考古资料看儒学在辽代的发展
,
诵孝经 、 论语、 尔雅; 忠孝有原 , 福禄攸向。” 《 梁援妻张氏墓志 f 3 】 袁 海波, 李 宇峰. 辽代 汉文《 永 清公 主墓 志》 考释加. 中国历史文 铭》 有: “ 益旌其孝义; 标表妇仪 , 范模家道 , 以事亲之孝 , 移于 物 , 2 0 0 4 , I 5 ) . 舅姑。 ” 《 王士方墓志》 有: “ 于家尽孝, 而于国存忠” , “ 以忠孝之 【 4 】 薛景平 , 冯永谦 . 辽代梁援墓 志考 【 J 】 . 北 方文物 , 1 9 8 6 , ( 2 ) . 故, 上甚嘉之。” 《 耶律羽之墓志》 有: “ 人皇王日: 朕以孝理天 【 5 】 王未想. 内蒙古巴林左旗发现辽代王士方墓志啊 . 考古, 2 0 0 0 , ( 1 ) .
状, 表情闲适, 神态各异, 极具神韵, 有 明显的唐代风格。 其次, 从辽代墓志 、 碑刻 内容来看儒学在辽代的发展。第 参考文 献 : 【 1 1 ( 宋) 沈括. 梦溪笔谈 ・ 第1 5 卷【 M】 . 南京 : 凤凰 出版社 , 2 0 0 9 . 儒家忠孝思想在墓志中的体现。辽《 永清公主墓志》 有“ 旦 夕精意敬养父母” , “ 能以至孝思亲” 。《 梁援墓志铭》 有: “ 五岁 【 2 】 ( 元) 脱脱等. 辽 史・ 第2 2 卷【 M1 . 北京 : 中华 书局 , 1 9 7 4 .
(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 曲阜 2 7 3 1 6 5 )
【 摘 要】 辽代雄踞 北方两百余年 , 拥有丰 富的 思想和文化 , “ 尊孔崇儒” 成为 了辽代 的基本 国策 , 儒 学在辽代 的社会 发展 中发挥 着十
分重要的作 用, 本 文主要通过对辽代 出土文物、 墓志铭、 壁 画等考 古资料 , 来分析研 究儒 学在辽代的吸收和发展 。 儒 家思想为推动 契丹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介绍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介绍碑林博物馆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庙宇式建筑群。
它的前半部分是由孔庙改建而成,至今仍处处可见孔庙的痕迹。
自古孔庙无南门,礼门仪路两边开。
所以孔庙的门开在东西两侧,西门称礼门,东门称仪路。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西安碑林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西安碑林导游词1西汉时期,厚葬风气极盛,在贵族阶层中“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很强。
他们生前的生活场景和宠幸爱慕的东西雕刻于墓室以尽人间之乐。
汉代画像石便是在这种厚葬风气中逐渐产生的。
石刻艺术室陈列的汉画像石大多出土于陕北。
内容除少数神话故事外,其余的大量取材于现实生活,如牛耕、狩猎、乐舞,贵族生活等。
汉画像石记载了大量的历史史实。
因此,它们既是艺术创作又是历史记录,为研究东汉社会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牛耕图》是汉代画像石的代表作,画面上有一人双手扶犁,前面有两头牛拉着,两头牛的牛颈上有一横杠,这就是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汉朝时农业的耕作水平已经是很高的了.在陕北地区共出土汉代画像石500件,西安卑林博物馆收藏有133件。
隋唐时期的陵墓石刻在这里陈列的有献陵石犀和昭陵六骏。
我们现在所看到地这尊石雕是献陵石犀,它原来位于唐高祖李渊的献陵前,刻于公元635年,重10吨,是用整块巨石圆雕而成。
这种犀牛的品种非常奇特。
大家来看,它头上没有角,鼻子上方有一圆包,因此叫做“圆帽犀”。
这种犀牛原产于东南亚一带,现已灭绝。
据史料记载,唐初,林邑国,也就是今天越南顺化一带,以这种犀牛向唐王朝进贡,李渊非常喜欢。
建造献陵时,唐太宗李世民就特意把石犀置于陵前。
这一石雕注重写实,结构匀称,比例准确,显然是以活犀牛为“模特儿”,使人感到它温顺驯服,憨态可掬。
接下来各位看到的这一组石雕为“昭陵六骏”。
它是原先置于唐太宗昭陵北麓祭坛两侧庑廊的六幅浮雕石刻。
六骏,指唐太宗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曾经骑乘作战的六匹骏马。
相传六骏图形出自于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之手。
原先画面上角刻有唐太宗题铭的四言赞诗,是由欧阳询书写的,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了。
墓葬世界里的伏羲女娲形象——以考古发现资料为中心
第39卷第6期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 .39,N o .62023年11月J o u r n a l o fL a n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 ofA r t s a n dS c i e n c e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N o v .2023ʌ收稿日期ɔ2023G04G16ʌ基金项目ɔ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太昊伏羲祭典 研究与阐释ʌ作者简介ɔ郭永利(1966-),女,甘肃华亭人,兰州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西北地区古代墓葬的考古学研究.墓葬世界里的伏羲女娲形象以考古发现资料为中心郭永利(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所,甘肃兰州㊀730020)ʌ摘要ɔ墓葬出土汉代至唐代伏羲女娲的图像材料不少.两汉时期的伏羲女娲像配置有日月㊁升仙㊁规矩㊁乐器等,表现阴阳㊁升仙㊁护佑墓葬的神灵及帝王形象.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星宿㊁日月配置的固定图像组合,与外来文化的杂糅成为最显著的现象,更表达了外来文化对伏羲女娲墓葬传统的认同.之后作为墓葬主要神灵的伏羲女娲转变为护佑的神煞,逐步退出墓室.ʌ关键词ɔ伏羲女娲;墓葬传统;杂糅与认同ʌ中图分类号ɔK 879.49㊀㊀ʌ文献标识码ɔA㊀㊀ʌ文章编号ɔ2095G7009(2023)06G0014G08AS t u d y o nF u x i Ga n d GN üw a I m a ge s i n t h eB u r i a lW o r l d :B a s e do nA r c h a e o l o gi c a lM a t e r i a l s G U O Y o n gGl i (I n s t i t u t e o f A r c h a e o l o g y a n d M u s e o l o g y ,S c h o o l o f H i s t o r y an dC u l t u r e ,L a n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 ,L a n z h o u 73002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L a r g en u m b e r s o fF u x i Ga n d GN üw a i m a g e sh a db e e ne x c a v a t e d f r o mt o m b s d a t i n g b a c k t o t h eH a n a n dT a n g D yGn a s t i e s .D u r i n g t h eH a nd y n a s t y ,F u x i Ga n d GN üw a i m a g e sw e r ea c c o m p a n i e db y o b je c t s s u c ha s t h e s u n ,t h em o o n ,t h e c o m p a s s ,t h e c a r p e n t e r s s q u a r e ,a n dm u s i c a l i n s t r u m e n t s .I n t h i s c a s e ,F u x i a n dN üw a s y m b o l i s e d y i n a n d y a n g r e s pe c Gt i v e l y ,a n d i m p l i e d t h em e a n i n g sof a s c e n d i ng t oh e a v e n .T h e y w e r ea l s o t h e p r o t e c ti v ed e i t i e sa n de m p e r o r s i nt o m b s .F r o mt h eW e i GJ i n p e r i o d t o t h eT a n g d y n a s t i e s ,F u x i Ga n d GN üw a i m a g e sw e r e r e g u l a r l y s h o w nw i t h s t a r s ,t h e s u n a n d t h e m o o n .I tw a s d u r i n g t h e p e r i o d t h a t t h e F u x i Ga n d GN üw a i m a g e sw e r e d e p i c t e d t o g e t h e rw i t h e x o t i c e l e m e n t s ,s h o w i n gf o r Ge ig n c u l t u r e s a c c e p t a n c e o fChi n e s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t o m bc u l t u r e .A f t e r w a r d s ,F u x i a n dN üw a t r a n s f o r m e d f r o m p r o t e c t i v e d e i t i e s t o s h e n s h a (T o m bD e i t i e s a n dD e v i l s ),a n d g r a d u a l l y d i s a p p e a r e d f r o mt h e t o m b s .K e y wo r d s :F u x i Ga n d GN üw a i m a g e ;b u r i a l t r a d i t i o n ;h y b r i d i t y a n d i d e n t i t y ㊀㊀中国文化视伏羲女娲为始祖神,又为开天辟地的创世神.伏羲,在历史典籍中亦称 牺 伏戏 虑戏 宓牺 庖羲 伏牺 炮牺 .最早记载伏羲的是战国中晚期的«庄子»,之后的文献中记载较多.«易 系辞下»: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羲氏没,神农氏作 [1]这段史料,对伏羲的功绩作了较为全面的概括.女娲的功绩,«风俗通»: 天地初开,女娲抟土为人,剧务,力不暇共,乃引绳横泥中,举以为人. [2]女娲创造了人.«淮南子 览冥训»: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积芦灰以止淫水. [3]经女娲补天之后,天地定位,四海安宁.关于伏羲女娲的形象,流传下来的资料极少,难以得见其历史全貌,须通过考古发现的材料去41认识.目前所见唐以前的伏羲女娲形象资料全部出土于墓葬,这为认识伏羲女娲形象的演变提供了绝好的观察视角和实物证据.中国古代丧葬活动,是将地上生人的生活直接搬入地下,即所谓的事死如事生.在此观念下,古代的墓葬世界,就是对地上生人世界的模拟.先秦时期,在庙祠及宫殿墙壁上就绘有古代圣贤神灵形象.«孔子家语 观周»: 孔予观乎明堂,睹四门墉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诫焉.又有周公相成王,抱之而负斧扆南面以朝诸侯之图焉. [4]明堂壁画里是否绘有伏羲女娲画像,尚不明了,但在地上的建筑墙壁绘有图画的作法很早就已经有了.明确可知在宫墙壁画中画有伏羲女娲形象的例子,是楚先王庙和汉鲁灵光殿.屈原«楚辞 天问»: 女娲有体,孰制匠之? 王逸«楚辞章句»中说,屈原放逐时,见楚先王庙公卿祠堂,上绘天地㊁山川㊁神灵等,其中就有女娲形象[5].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山神海灵 [6],其中写到 伏羲鳞身,女娲蛇躯 ,鲁灵光殿是刘余自汉景帝三年(前154)徙为鲁王后所建,从其内容可知,在宫墙上绘有伏羲女娲像,这也是明确记载二位神同时被绘制在地上建筑里的例子.墓室中的伏羲女娲图像,应是随着庙祠㊁宫殿壁画进入墓室而形成,并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形象变化.墓葬作为礼仪性的祭祀空间,常见的主要神灵有二对,即伏羲女娲和西王母东王公.这是中国古代墓室中最为主要的二对对偶神,是死亡世界的主神,其他神灵的形象极少,也多属于从属地位.从出土资料可知,伏羲女娲的形象成对进入中国古代墓葬的时间,约为西汉时期.与此同时西王母的形象也出现在墓室.东王公的形象出现较晚.墓室中伏羲女娲形象直到唐代仍然可见,而西王母与东王公这对对偶神在唐代已走出了墓室,也足见伏羲女娲在墓葬传统中的重要地位,直到宋元以后逐步走出墓室.一㊁史籍中的伏羲女娲形象:人首蛇身史籍中对伏羲女娲史迹记载的材料很丰富,但对其形象着墨并不多,仅有简单的文字描述.«列子 黄帝篇»: 庖牺氏㊁女娲氏㊁神农氏㊁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状,而有大圣之道. [7]王逸«楚辞章句»: 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 [8]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伏羲鳞身,女娲蛇躯. 曹植«女娲画赞»: 或云二皇,人首蛇形.神化七十,何德之灵. [9]«山海经 大荒西经»: 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粟广之野,横道而处. [10]皇甫谧«帝王世纪»: 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母曰华胥,燧人之世,有大人之迹出于雷泽之中.华胥履之,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为百王先. [11]王嘉«拾遗记 春皇庖牺»: 春皇者,庖牺之别号.所都之国,有华胥之洲.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历十二年而生庖牺.长头修目,龟齿龙唇,眉有白毫,须垂委地. [12]从以上内容可知,形象描述虽然有极小差异,但大体是相同的,均为人首蛇身,即半人半兽,应是其原始形象.二㊁汉代墓葬世界里的伏羲女娲形象:日月 升仙 帝王㊀㊀汉代以前的伏羲女娲形象,出土资料极少,难以窥察其面貌.由考古发现可知,自西汉时期开始,伏羲女娲形象便成对出现在墓室当中.在现河南㊁陕西㊁山西㊁甘肃㊁山东㊁内蒙㊁四川㊁贵州㊁安徽㊁江苏㊁辽宁㊁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均有发现,分布地域极广,可以说在整个汉帝国境内均有分布,也各具有地域性特点.汉代墓室中伏羲女娲的形象,因考古发现有 伏羲 女娲 榜题的壁画墓及石棺材料,依此其形象能够完全识别出来.如四川汉代简阳三号石棺以及陕北靖边杨桥畔东汉壁画墓,均可见到有榜题的伏羲女娲像[13](图1).汉墓里的伏羲女娲形象,大多配置于墓顶㊁墓门以及棺具的盖板上,主要有以下两种形象:分列形象.均为人首蛇身或兽身.伏羲与女娲分别列于星宿图像㊁西王母及配属的仙界的两端或墓门两侧.有的配置规㊁矩或日月以及其他.交尾形象.均为人首蛇身或兽身,二尾交缠.伏羲女娲并列,有的持规㊁矩或日月以及其他.与日㊁月相配置的伏羲女娲形象最为常见,有的将日㊁月配置旁边,有的结合在一起,或绘制于腹部,或手持日㊁月.大多位于墓室顶部,分列在东㊁西方位上.中间主要是西王母及其配属图像.这也是伏羲女娲在墓葬中的最早形象.如西汉时期河南洛阳卜千秋壁画墓㊁洛阳浅井头壁墓等均51为此形象[14](图2).此时的伏羲女娲,形象与世俗人物无异,身着世俗人物的冠服,人首蛇身,双手拱在袖内.王嘉«拾遗记 春皇庖牺»中说到的伏羲 眉有白毫,须垂委地 ,这种特殊的相貌,并没有出现在墓室画像当中.在山西临汾博物馆收藏一件西汉时期的陶壶,绘有伏羲女娲像,伏羲形象为龙首蛇身,太阳与身体结合,女娲像为蛇首人身,却不见月.这是考古发现的唯一一件伏羲不是人首蛇身的材料[15].而交尾与并列形象,为较晚些时代的作法.图1㊀榜题 伏羲 女娲陕西靖边杨桥畔渠树豪东汉壁画墓图2㊀河南洛阳西汉卜千秋壁画墓㊀㊀汉代阴阳五行思想盛行,伏羲手捧太阳或与太阳配置在一起,代表阳;女娲配置月亮,代表阴.«淮南子 天文训»云: 日者,阳之主也,月者,阴之宗也 [3]171.«晋书 天文志»: 日为太阳之精,主生养恩德,人君之象也 月为太阴之精,以之配日,女主之象.[16]伏羲㊁女娲阴阳交合,育有万物,这是阴阳化育万物的开始.«说文»: 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 [17]也因此,在进入墓室这时,这二神的形象便居于最高地位,位于葬具的顶部及墓室的顶部.伏羲女娲与日㊁月㊁星宿配置的作法,在西汉时期便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墓葬传统.在不少的伏羲女娲图像中,有手持的芝草形象.如陕北米脂出土地的东汉画像石上,绘于墓门的伏羲一手中所持芝草是明确的.陕北靖边杨桥畔东汉壁画墓中,伏羲女娲绘于天象图中,伏羲一手持矩,一手持芝草[18](见图1).芝草,也即仙草.汉代丧葬观念里,升仙是主题.从皇帝到民众,人们死亡后的理想归宿是升仙.因此寻找仙山和死后升仙,成为秦始皇和汉武帝的追求的目标,汉代与升仙有关的题材在墓葬图像中大行其道.在此风潮之下,西王母㊁天门㊁昆仑山图像常常表现在墓室中.仙草多绘于西王母所居昆仑山上或持于羽人手中,代表着昆仑世界.伏羲女娲形象进入墓室后,伏羲或女娲手中也出现了仙草的踪迹.也代表着伏羲女娲也具有保佑人们进入仙界的功能,也因此,伏羲女娲形象也可与西王母㊁东王公居于墓门两侧,这里的墓门,是墓葬的入口,也是仙界的入口.两汉时期的伏羲㊁女娲形象为世俗人物模样,但其肩部出现了双翼.河南南阳麒麟岗东汉早期的画像石墓门楣刻有伏羲女娲,腹部是巨大的日㊁61月,二神均有双翼,呈分立形[19](图3).神像肩部出现翼,即代表具有飞仙的性质.如西王母㊁东王公形象绝大部分是有翼的.伏羲㊁女娲肩上的翼应与西王母㊁东王公的双翼一样,将升仙和护佑的功能表达了出来.图3㊀河南麒麟岗汉画像石墓㊀㊀除了与日㊁月㊁西王母相配置外,伏羲女娲手中最常见的形象,是规㊁矩(图4).«墨子 法仪»: 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县. [20]古代人认为规画天㊁矩量地,规矩代表天地秩序,代表治理天地.«淮南子 天文训»中记载: 东方木也,其帝太昊,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 [3]183~184故规具有治理的意义,即维持秩序.汉墓图像中普遍的持规㊁矩的二神形象中,所着意的,更是规矩之代表的意义,这应是汉代对于二神具有秩序特性的认识.因此,可以看到二神形象地位高于昆仑山主神西王母及其配属,可与星宿配置在一起.手持规㊁矩与星宿同列的形象,也是十六国北朝至唐代墓室中主要的形式.图4㊀山东武梁祠画像拓本㊀㊀伏羲女娲手中持乐器的例子,主要集中在四川地区,陕北也有发现,其他地区发现较少.如四川合江东汉四号石棺上的伏羲女娲手中所持之物,应为鼓与排箫[21](图5).发现乐器的例子数量并不少,可以说较为普遍.«说文»: 瑟,庖羲所作弦乐也. [17]虽然现有的相关的文献中并没有提到鼓,与墓室图像中的手中所持鼗鼓似并不相符,但伏羲发明过乐器却也得以反映到了墓室图像当中.图5㊀四川合江四号东汉石棺画像㊀㊀不仅是乐器,伏羲也有作乐.«楚辞 大招»: 伏戏«驾辩»,楚«劳商»只. [5]293伏羲所制乐曲,除«驾辩»外,马啸«绎史»引«孝经钩命决»: 伏羲乐曰«立基»,一云«扶来»,亦曰«立本». [22]«隋书 音乐志»记载伏羲有网罟之詠[23].从汉代墓室图像叙述的角度来看,二像手中如若持鼓与箫,则不会出现规矩的形象,因此可以说与所持规矩具有相同的作用.因此,这里的乐器,能够表现在二像的手上,代替了规矩,同时也是在说明乐也具有秩序的功能.这里的乐器,是秩序的威严.中国古代的礼制,礼与乐不可分.礼是等级,是秩序,而乐也同样是,因此伏羲女娲手中便持有了乐器.东汉时期,伏羲的头冠也在发生变化.西汉时期伏羲头顶着小冠,为常见的世俗普通人形象.东汉时,开始变成了头着通天冠及三山冠的形象(见图3、图4).通天冠为古代帝王所用的冠帽.武梁祠画像中的伏羲形象,就是头着通天冠,手持矩的形象.而更令人深思的是,在画像的右侧,刻有榜题为: 伏羲仓精,初造王业,画卦结绳,以理海内. [13]29这是汉代人心目中的伏羲,有着伟大的历史功绩,戴上通天冠,手持规矩,便是初造王业的第一帝王的形象了.这一形象,直到十六国时期出土的墓葬图像中的伏羲像,也仍然没有改变.而女娲形象更趋于中年妇女形象.着三山冠的伏羲,与东王公头上戴的三山冠是相同的,也仍然是升仙功能的加强.71三㊁魏晋北朝隋唐墓葬世界里的伏羲女娲形象:杂糅与认同㊀㊀魏晋十六国北朝隋唐时期墓葬出土的伏羲女娲像虽然不如汉代数量多,却是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这一时期一方面继承了汉代以来的传统图像形式,同时又与外来文化交融,创造出了杂糅中外文化因素的形象.在新疆吐鲁番阿期塔那北朝唐代墓葬中极为普遍的随葬伏羲女娲像,也说明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魏晋十六国时期考古出土的伏羲女娲图像材料主要出土于河西地区的墓葬.这一地区的伏羲女娲形象绘于墓室的顶部及葬具的顶部,主要为交尾手持规矩的形象,升仙与帝王形象的伏羲仍然可见,这也是延续了汉代中原地区的墓室图像传统.这一时期形象上也有新的变化.在河西嘉峪关毛庄子发现的魏晋时期的墓葬中,木棺的侧梆画有伏羲㊁女娲交尾像,两侧绘上了星宿㊁连绵的山峦(仙山)相配置,尤其是西王母为主神的昆仑山仙山的形象,第一次出现在主像伏羲和女娲的两侧[24](图6).仙山㊁星宿㊁交尾像,这样的图像程序,也是北朝及隋唐时期的最主要的形式,而汉代时期变化多样的其他的伏羲女娲形象再也没有出现墓室中.图6㊀河西嘉峪关毛庄子魏晋棺板画㊀㊀北魏时期,佛教的因素出现在伏羲女娲图像组合中.北魏时期的墓葬材料,是山西大同沙岭七号壁画墓.该墓棺板上有纪年,为公元435年,墓主为北魏鲜卑贵族侍中主客尚书平西大将军破多罗氏的母亲,墓葬等级较高.伏羲女娲像绘在墓室甬道的顶部[25].二像呈交尾形象,中间绘有佛教的摩尼宝珠,宝物在中间,周围为火焰,象征消除疾病与痛苦(图7).伏羲女娲分列于两侧,中间配置佛教摩尼宝珠的作法,还可以在敦煌莫高窟的西魏285窟中见到相类似的形式,这是汉代以来的文化传统进了佛教的殿堂.图7㊀山西大同北魏沙岭壁画墓㊀㊀收藏于河南洛阳关林的一具北魏时期的残石棺盖上,阴刻有人首人身蛇尾的一男一女形象,石棺上的伏羲㊁女蜗分别手托日月,日中有昂首翘尾的三足金乌,月中桂树两侧,有持臼捣药的玉免和舞姿的蟾蜍[26],同时还绘有星宿及银河.这应是汉代以来墓室传统中的伏羲女娲形象.至此,以伏羲女娲为主像,手中高举日㊁月,周围以银河㊁星宿配置,刻于棺盖之上的做法形成了固定模式,直至隋唐时期,图像的组合形式并无大的变化.陕西咸阳北周匹娄欢石棺棺盖中央刻有双手托举日月㊁人首蛇身的伏羲㊁女娲并列像,周边为星宿,与洛阳关林的残石棺较为相似[27].与北魏时期的形象相比有着明显变化的,则是人物肩上多了飘飞的披帛,并且身着胡服,同时伏羲着北周时期世俗官员常见的笼纱冠,面貌类似胡人形象(图8).根据出土的墓志可知,墓主为云州盛乐人,因军功赐鲜卑姓匹娄氏,此人地位不低.陕西西安北周郭生墓出土的石棺盖上刻有伏羲女娲形象.除了星宿㊁云气围绕,双手托日月与匹娄欢等墓葬石棺相似外,伏羲为人首鸟身,蹄足,双手戴钏,女娲为牛头鸟身蹄足,双手戴钏的形象,在棺盖的缘边刻一周忍冬纹样[28].传统的伏羲女娲图式,也只有日㊁月㊁云气的传统还有保留,其他形象均发生了变化,与汉代以来传统中的81人首蛇身形象完全不同,异域文化特点鲜明(图9).图8㊀陕西咸阳北周㊀㊀㊀图9㊀陕西咸阳北周匹娄欢墓石棺㊀㊀㊀㊀㊀㊀郭生墓石棺㊀㊀陕西西安北周李诞墓是经考古发掘的为数不多的在华外来人墓葬.据墓志,李诞为婆罗门后裔,其祖㊁父可能是来自天竺的婆罗门人,来华可能在其祖父时.李诞于北魏正光年间远游罽宾,回长安后因其为婆罗门种族多次受到皇帝的赏赐.伏羲女娲像刻于石棺盖上,为人首蛇身形象的一男一女,双手托举日月于头顶,周围刻星宿和云气[29](图10).这具石棺上的日月,也显出不同来,即伏羲手中所举为新月,并非太阳.女娲托举着太阳.除伏羲女娲日月配置错位外,出现新月的作法,显示了与汉代以来的传统文化使用圆月的作法有着明显的不同,应为外来文化的表达.李诞石棺的前挡刻有门,门两侧为胡人形象的守护力士,门前刻火坛,这是外来宗教的祭祀场景,在祆教艺术中,火坛是常见主题.在侧挡刻四神图像,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充分反应出了中外文化的交融.图10㊀西安北周李诞墓石棺㊀㊀波斯萨珊艺术的典型纹样也出现在北朝时期的石棺上.如隋代陕西三原李和墓石棺,与郭生墓石棺㊁洛阳关林石棺㊁匹娄欢石棺相似,在棺盖上刻有伏羲女娲形象,但这具石棺上的伏羲女娲形象,为人首鸟身,手托日月而立,在周围刻成行的联珠纹.联珠纹内,是高鼻深目胡人相貌的神人面以及虎㊁豹㊁公鸡㊁犬㊁马等外来神兽的兽面,为波斯萨珊艺术所常见[30](图11).图11㊀陕西咸阳隋代㊀图12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李和墓石棺㊀㊀㊀㊀㊀㊀㊀墓地唐代绢画㊀㊀唐代伏羲女娲图像发现于新疆吐鲁番地区的阿斯塔那墓群,均出土于麴氏高昌时期和唐西州时期的墓葬,数量不少,应为普遍的丧葬现象.伏羲居左女娲居右,伏羲持矩,矩上多有墨斗;女娲持规,均为人首蛇身,以交尾为主要形式,尾部交缠表现得非常夸张,在四周绘有日月㊁星辰.这无疑是汉代以来传统的作法.但所不同的,伏羲女娲手中不托举日月,日月分布在画面的上㊁下位置(图12).太阳中不画三足乌,以放射状的细密线表示光明,在一圈联珠纹内绘新月来表现月亮,此种风格的表达,是与汉文化的日月表达完全不同的.新月联珠纹,在波斯萨珊时期极为流行.在伊朗塔克 博斯坦(T a q -eB o s t a n )萨珊浮雕左壁,有萨珊王朝库思老二世狩猎图,画面中库思老二世身旁的人物,衣服上的装饰,就是联珠新月[31](图13).联珠新月在新疆拜城克孜尔佛教石窟中也可以见到.在第8窟供养人衣服上,有联珠新月.第38窟的顶部的日天和月天,与伏羲女娲像的日月表达相同[32](图14).伏羲女娲的身上穿着波斯萨珊时期常见的联珠纹装饰的衣服.伏羲女娲的面貌有汉人形象,也有西域少数民族高鼻深目㊁卷发虬髯的形象.91图13㊀萨珊波期库思老二世狩猎图人物联珠新月图14㊀新疆克孜尔石窟第8窟顶日、月㊀㊀波斯萨珊典型装饰纹样能表现在传统的伏羲女娲像上,与广大的西域地区,各民族文化长期交流互动有关,也体现出中外文化交融互动的深刻程度.四㊁五代宋元墓葬世界里的伏羲女娲形象:镇墓神煞㊀㊀这一时期考古发现的伏羲女娲形象很少.在五代㊁辽代墓室壁画中发现有人首蛇身形象,配置在墓门处,均为交尾形象,与以往的形象不同,仅余人首与蛇身.如内蒙清水县梁尔梁五代壁画墓,将伏羲女娲绘于墓门处[33](图15).还有单独的形象,如四川南宋华莹墓安丙家族墓中的安宝孙墓,出土有人首蛇身的男女陶俑,头高抬起,蛇身盘曲[34](图16).对于此类形象,也有学者认为应为墓葬神煞,起镇墓保佑的作用.图15㊀内蒙清水河县塔尔梁五代壁画墓图16㊀四川南宋华莹墓安丙家族墓安宝孙墓㊀㊀宋元及其以后的墓葬中,伏羲女娲在墓葬世界中的地位已全面下降,形象变得很小,失去了在墓室世界中的主导地位,逐步退出墓室.五㊁结语«汉书 律历志»引刘歆«世经»: 庖牺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德始于木,故为帝太昊. [35]«汉书 古今人表»中首列太昊帝宓羲氏即伏羲,次列炎㊁黄,以伏羲为首,认为伏羲 继天而王 [35]863~867,班固«白虎通义»: 三皇者,何谓也?伏羲㊁神农㊁燧人也. [36]伏羲成为三皇之首㊁百王之先,地位推得很高.皇甫谧«帝王世纪»也说: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蛇身人首,有圣德,都陈,做瑟三十六弦.燧人氏没,庖牺代之,继天而王.首德于木,为百王先.帝出于震,未有所因,故位在东方,主春.象日之明,是称太昊. [11]汉代墓葬出土丰富的伏羲女娲形象材料,也可证在汉代时,伏羲地位很高,武梁祠画像中的伏羲头戴通天冠,手持矩,榜题 初造王业 ,就是汉代人心目中的远古帝王形象.综合以上,墓葬所见伏羲女娲形象与史籍记载是相合的.伏羲女娲的形象能在墓室中长期存在,应与其具有祖先崇拜以及秩序的内在特性有关,也成为丧葬传统图像.魏晋十六国北朝唐时期,伏羲女娲形象多见于边远地区,以星宿㊁日月的配置为其固定的图像组合,所在墓葬空间的位置及固定的图式,仍继承着汉代以来的古老传统,外来文化的因素与这一传统的融合更为深刻,文化杂糅成为最为显著的现象,表达了外来文化对伏羲女娲墓葬传统的认同.宋代经过堪舆书的大整理,«地理新书»成为丧葬指导书,神煞形象在墓葬空间中占据主流,宋元以后伏羲女娲形象逐步退出了墓室.通过以上对汉至隋唐五代墓葬世界里伏羲女娲像的梳理,我们也认识到伏羲女娲文化根基深厚,涉及面广,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也是认识文化认同与互动的重要历史物证.考古发现,让我们可以直接看到古代伏羲女娲这二个02远古神形象的具体表达,能够更加深入理解伏羲女娲的诸多面相,这可能是在伏羲女娲祭祀文化传承到今天,更应该去深入挖掘的东西.ʌ参考文献ɔ[1]王弼,孔颖达.周易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68.[2]李昉.太平御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748.[3]何宁.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480.[4]王肃.孔子家语译注[M].王德明,主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27.[5]王泗原.楚辞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4:82.[6]萧统.六臣注文选卷十一[M].李善,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220.[7]杨伯峻.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2:80.[8]王逸,洪兴祖.楚辞章句补注[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05.[9]曹植.曹植集校注[M].赵幼文,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70.[10]山海经校注[M].袁珂,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389.[11]皇甫谧.帝王世纪[M].宋翔风,钱宝塘,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2.[12]王嘉.拾遗记译注[M].孟庆祥,商微珠,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1.[13]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 四川汉画像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80.[14]洛阳市文物管理局,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洛阳古代墓葬壁画[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32G53.[15]临汾市博物馆.平阳撷珍:临汾市博物馆馆藏文物选粹[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157G158.[16]房玄龄.晋书 天文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4:317G318.[17]许慎.说文解字[M].徐鈜,校定.北京:中华书局,1963:260.[18]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靖边县文物管理办.陕西靖边县杨桥畔渠树豪东汉壁画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7(1):20.[19]金维诺.中国美术全集 画像石画像砖[M].合肥:黄山书社,2009:72.[20]孙诒让.墨子间诂[M].孙启治,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1:20.[21]高文.中国画像石棺全集[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1:341.[22]马啸.绎史[M].刘晓东,等,点校.济南:齐鲁书社,2001:18.[23]魏征.隋书 音乐志(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3:286.[24]孔令忠,侯晋刚.记新发现的嘉峪关毛庄子魏晋墓木板画[J].文物,2006(11):81.[25]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6(11):21.[26]宫大中.试论洛阳关林陈列的几件北魏石刻艺术[J].文物,1982(11):80G81.[27]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陕西考古发掘资料整理研究(下册)[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5:65G69.[28]陕西省考古院.北周郭生墓发掘简报[J].文博,2009(5):5G6.[29]程林泉.陕西北周李诞墓的考古发现与研究[M]//西部考古第一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391G399.[30]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三原县双盛村隋李和墓清理简报[J].文物,1966(1):31G32.[31]F L A N D I N E.N.V o y a g ee n P e r s ed e mm[M].P a r i s e:G i e e t J.B a u d r y,1851:17.[32]段文杰.中国新疆壁画全集1[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62.[33]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清水河塔尔梁五代壁画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4(4):32,35.[34]四川省文物考古院,广安文物管理所,华蓥市文物管理所.华蓥安丙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图版一三五.[35]班固.汉书 律历志(下)[M].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1012.[36]陈立.白虎通疏证(上)[M].吴则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49.[责任编辑:王敬儒]12。
汉代画像石上西王母图像分析
汉代画像石上西王母图像分析论文摘要:汉代社会充满了神鬼迷信,随着道教在汉代的兴盛,其遵从的一些长生思想也逐渐普及,使得长生不死和死后升仙成为汉人皆有的愿望。
西王母作为道教思想里的至上神,成为人们纷纷追捧的偶像。
在人们意识到现实中的羽化成仙根本不可能的情况下,转而渴望死后能达成愿望,于是纷纷于墓室中绘制一些能表现成仙愿望的图像,这时,西王母的形象便频繁出现。
关键词:西王母图式长生观念偶像崇拜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念自战国中期至两汉发生了第二次重大的变化,一个新的宇宙构成部分——仙人世界终于被人们创造出来。
汉代之所以神仙思想繁盛,是因为汉初主张推行黄老之学,讲究的是无为之治,与民休息;当时的新儒学形成了“天人感应”的神学系统,还有社会上一直延续的巫祀行为仍有影响;方士神仙思想受到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的欢迎。
再加上道教的影响,通过董仲舒推行的王道与天道合一,以阴阳五行统辖万物的学说成为稳定的专制政权的理论。
以上种种,都推动了神仙思想的深入人心,而掌握着不死之药的西王母则成为人们普遍认同、崇拜的神仙。
西王母形象的起源西王母崇拜始于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在《穆天子传》、《竹书纪年》、《山海经》等古籍中均有西王母的记载,最初西王母的形象并不被人们认同,《山海经·西山经》记载说: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
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
是司天之疠及五残。
《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述略同: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
······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此山万物尽有。
《山海经·海内北经》云: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
记载中的“疠”字有两种解释。
一种解释为恶性传染病,另一种解释认为“疠”即“枥”,监狱的意思。
五残,为中国古代的五种残酷肉刑。
北朝隋唐入华粟特人死亡观研究——以葬具图像的解读为主
北朝隋唐入华粟特人死亡观研究——以葬具图像的解读为主孙武军【摘要】摘要:Miho、青州和史君墓围屏石榻或石椁上直接表现丧葬仪式的图像,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入华粟特人葬俗和死亡观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证据和图像资料。
结合粟特故地、丝绸之路及其它入华粟特人墓葬的考古资料与中外历史、宗教文献记载,可以看出入华粟特人死亡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从犬视尸毒到事死如生;从善恶二元观到钦瓦特桥审判;圣火与善神崇拜;灵魂不死与天国享乐。
【期刊名称】考古与文物【年(卷),期】2012(000)002【总页数】9【关键词】关键词:北朝隋唐入华粟特人葬具图像死亡观北朝隋唐时期入华粟特人墓葬中,最能体现入华粟特人思想观念和文化特征的是雕刻或彩绘在围屏石榻、石椁等葬具和墓门上的题材丰富、内容多样的图像。
在入华粟特人葬具和墓门出现的众多图像中,表现丧葬礼仪的有Miho围屏石榻,涉及送葬场面的有山东青州石椁。
而西安史君墓石椁东壁浮雕不但表现了现实生活中的丧礼过程,还表现了死者亡灵升入天国的情景。
本文以Miho、青州和史君墓的丧葬图像为主,结合粟特故地、丝绸之路及其它入华粟特人墓葬的考古资料与中外历史、宗教文献记载,深入探索北朝隋唐时期入华粟特人的死亡观。
一、石质葬具上的丧葬图像1.Miho围屏石榻丧葬图像Miho围屏石榻现藏日本滋贺县Miho美术馆(Miho Museum),据学者研究,应为中国北方北朝时期[1]葬具,墓主可能是来到北朝的粟特高级神职人员或商人[2]。
围屏石榻由十一块石板和双阙组成,《Miho Museum》将其从左至右依次编序为A至K[3]。
编号F即是著名的丧葬礼仪图像(图一,1)。
此丧葬礼仪图像分为上、下两部分。
上部中央站立一位戴口罩(Padām)、穿长袍的祭司,面对火坛,当正在举行防止玷污圣火的户外奉献仪式(āfrīnagān)。
火坛旁的托盘和瓶子盛放仪式所用物品。
参与葬礼的还有注视着火坛和祭品的小狗,这表现的应是琐罗亚斯德教中的犬视(Sagdīd)葬仪。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公开课教案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公开课教案【教材分析】陵墓雕塑,是指陵墓建筑中的雕塑部分。
陵墓建筑分为地面和地下两部分,地面上有坟和祭祀建筑群;地下为墓室建筑。
配合地面建筑陈设在不同位置的各种石雕和雕刻,为地面上的雕塑。
地下雕塑,则是地下墓壁面上的石刻,砖雕的浮雕以及画像石画像砖等。
地面上的陵墓雕塑,最为常见。
规模宏大,成就突出。
中国自秦汉以来,盛行厚葬。
统治阶级希望自己死后灵魂升天,而且也能向生前那样继续拥有权力和享受豪华的生活。
故帝王贵族生前不惜花费巨资修建陵墓,不仅在地下修筑巨大的墓室,有的还在地面上修豪华的建筑,而且在墓前设置显示地位与权利的石柱、石人、石兽等雕刻群。
他们死后,还于墓中放置大量的随葬品和俑。
由于统治者掌握一直垄断当时最优秀的工匠和最好的物质材料,并派专人负责监制,所以包括陵墓地面雕刻和陵墓内的陶俑在内的陵墓雕塑集中体现了当时雕塑的最高艺术水平,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欣赏陵墓地面雕塑应注意以下几个特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大型雕塑的遗存。
2、能力目标: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内容:地上纪念性雕塑、墓室内随葬的俑和明器,其代表性作品与艺术成就。
3、情感体验目标:从中体会纪念性大型雕塑与小型架上雕塑之间不同的艺术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1、对典型作品的艺术分析,启发学生理解大型广场雕塑与室内小型雕塑的不同特点;理解不同材质的作品对雕塑语言的不同运用。
2、古代随葬的俑和明器所反映的灵魂观念对后世仍有影响,现在社会上仍有以纸人、冥币等随葬的封建迷信活动。
在教学中应启发学生对此有批判的认识。
【教法学法】讲解、比较、讨论等方法【教学过程】一、课前组织安排学生就坐,稳定学生情绪,作好上课准备。
二、情境导入(一)、出示生活环境中的雕塑作品图片,提问:雕塑是用来干什么的?学生回答:装饰环境、辟邪等。
(二)、中国古代雕塑的用途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三)、中国在20世纪下半叶,关于中国古代雕塑有三件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原始社会晚期红山文化遗址发现了女神塑像,女神庙,祭坛遗址。
墓葬知识之汉墓墓葬风格
墓葬知识之汉墓墓葬风格汉代厚葬之风盛行,这与汉代流行的儒家孝道、阴阳五行、谶纬迷信、神仙方术以及道教等意识形态观念有关。
汉墓富有时代特色,传统的族葬制度崩溃,而大家族墓地盛行;墓葬的形制与结构丰富多彩,包括土坑墓、木椁墓、崖洞墓、砖室墓、砖棺墓、石棺墓、石室墓、画像石墓、画像砖墓、瓮棺墓,等等。
各类墓葬的形制又存在差异。
西汉多见土坑墓、崖洞墓、木椁墓等,东汉以后则多见砖室、石室等形制的墓葬。
传统的棺椁制度在西汉初年走向成熟,如马王堆二号汉墓、大葆台一号燕王墓等,西期以后随着砖室、石室墓的兴起,有棺无椁的葬具制度逐渐确立。
棺具的制作和装饰可以说极尽工巧之能事,也就是东汉人王符在《潜夫论》中所说:“工匠雕治,积累日月,计一棺之成,工将千万。
”由于厚葬之风盛行,汉墓的随葬品也最具时代特色,如淮河流域王侯陵墓玉衣葬服的使用,车马的随葬以及礼乐器、反映生前社会身份的玺印、封泥、侍卫俑的大量随葬是汉代社会阶级关系、经济关系以及丧葬礼俗的集中体现。
东汉墓葬中多见的田园宅院、楼阁建筑模型等也是东汉地主阶级庄园生话的反映。
墓上建筑如石祀、石阙等在汉代尤其是东汉迅速发展。
中国西汉、新莽和东汉时期的墓葬。
其考古工作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绝大部分是50年代以后进行的。
汉墓分布很广,数量巨大,除、以外,全国各省区都有发现。
分布比较密集的地方是两汉的都城和当时郡县所在地。
据不完全统计,已经发掘的汉墓约在万座以上。
主要是统治阶级的墓,其中属于诸侯王一级的有20多座,列侯一级的约80座。
发掘的汉墓资料,对研究汉代的社会经济、物质文化和丧葬制度,有重要价值。
墓上设施除继承战国以后在墓上堆筑坟丘的作法外,贵族官僚墓还在坟丘四周用夯土筑造围墙以为茔域。
东汉时期兴起在墓前立墓碑、建祠堂、置墓阙,阙前辟神道。
神道两侧还列置人物和动物的立雕石像。
墓的形制从构筑分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在地面挖出长方形竖穴土坑作为墓室,称土坑墓;再在坑底用木板构筑木壁墓室,称木椁墓;用空心砖或小砖或石板(块)砌筑墓室,则分别称为空心砖墓、砖室墓、石室墓。
汉代墓葬画像中_假门_现象之探讨_兼谈墓葬空间的性质问题_杨孝鸿
术方面则又是表现了短暂生命向永生的形象的转
1 9 5 7 年在《白沙宋墓》一书中认为墓中假门画像的
换 ,“ 人 们 并 不 把 死 亡 看 作 彻 底 的 终 结 ,而 是 希 望
装 饰 意 义 ,而 且 还 指 出 其 背 后 蕴 有 优 美 动 人 的 情
人死后会有另一个世界,有另一种‘生活’。”往返
有:死者的雕像、假门、墓碑、壁画。假门是最常
也。及其死也,魂气上升于天为神,体魄下降于地
见的设置,象征着死者复活之后可以从门中走出, 为鬼,各反其所自出也。”古人认为人死魂散。初
门上刻画死者在祭品桌前接受祭品的情景以及也
死未散之前“或可有某种作用与现象之出现,此等
有死者的头衔和名字,有时门中也雕有一死者的形 作用与现象,则称为鬼。故鬼与魂二字,在中国用
行交互沟通的桥梁,它实际上是灵魂往返阴间的大 方些?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些。魂兮归来!东
门。依据古埃及人的想法,死亡之门是活着的人们
方不可以托些。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十日代出,
艺 术
向死者祈祷祝福的地方,死者的灵魂可以通过死亡 流金铄石些。彼皆习之,魂往必释些。归来兮!不
史 与
之门返回人间,吃喝饮食并与人们谈话,了解人们
图 9 四川忠县丁房阙的主阙楼部画像
云:“夫死者,终生之
化,而物之归者也。归
者得至,化者得变,是
物 各 反 其 真 也 。反 真 图 1 1 古埃及墓室壁画中假门 冥冥,亡形亡声,乃
合道情。夫饰外以华众,厚葬以隔真,使归者不得
至 ,化 者 不 得 变 ,是 使 物 各 失 其 所 也 。且 吾 闻 之 ,
精神者天之有也,形骸者地之有也。精神离形,各
归其真,故谓之鬼,鬼之为言归也。其尸块然独处,
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 教学案例
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教学案例肖惠一.案例背景1.模块:高中美术鉴赏2.年级:高二3.教材版本:人教版4.学时数:1课时5.设计原由:本课内容在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鉴赏中具有“纽带”作用。
a. 从审美特征上看,陵墓雕塑作品既有前面的工艺美术的精巧华美,又具古建筑艺术的宏伟大气,并为后面的宗教雕塑、墓室壁画、画像石画像砖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b. 在人文精神上贯穿了先秦倡导的“成教化,助人伦”,汉起所盛行的儒家、佛学思想,展现了先人对宇宙、自然、生命的看法。
6.本教学案例参与人员基本信息:设计者:肖惠女中学高级教师通讯地址: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联系电话:88905252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大型雕塑的遗存及其代表性作品与艺术成就,把握古代陵墓雕塑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运用讨论法,比较法,从陵墓雕塑作品的本体审美出发去勾勒各时期陵墓雕塑不同的审美标准与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各时期代表作品的赏析入手,展现古人宇宙观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发对生命价值观的思考,培养对民族艺术的情感,提高审美判断能力。
(二)内容结构1.原始社会红山文化女神像——四川广汉古蜀人青铜人像、人头像、秦始皇陵兵马俑所显示的中国古代大型雕塑传统。
2.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塑群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特点。
3.以霍去病墓为代表的汉代石刻,唐代顺陵石狮等陵墓雕刻群的设计构思和艺术成就。
4.汉代俑类作品的时代特色和艺术成就。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古代陵墓石刻、陶俑的功能,表现手法,象征意义。
难点:陵墓雕塑艺术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对于这种陵墓文化学生不易理解。
古代随葬的俑类所反映的灵魂观念对后世仍有影响,在教学中应启发学生对此有正确认识。
(四)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方法设计a. 比较法横向比较:与国外陵墓雕塑的对比纵向比较:秦汉唐不同王朝陵墓雕塑的表现手法、象征意义、审美标准之间的对比。
目的:通过比较明了不同朝代的俑各具特色的历史原因、思想原因,并引发对人生、生命的思考。
秦汉画像石与画像砖、建筑等
秦汉画像石与画像砖、建筑等秦汉时期的画像石与画像砖遗存非常丰富,它是秦汉艺术,尤其是汉代艺术代表性的艺术品类,也是秦汉贵族崇尚厚葬、事死如事生时代风尚的产物。
画像砖、石是雕刻、模印着各种画面,用于构筑墓室、石棺、享祠或石阁、石阙等的建筑用材。
匠师以刀代笔,在坚硬的砖石面上,创作了众多精美的图像,因而作品兼具绘画,雕刻两种因素,此外,由于画像砖石是用于构筑墓室、石棺、享祠或石阁的建筑材料,还要兼顾建筑的形式特点,所以它也是秦汉艺术综合的显现。
秦汉画像砖画像砖是秦汉时代的一种建筑装饰构件。
秦代至西汉初期,画像砖多用于装饰宫殿府舍的阶基;西汉中期以后,画像砖主要用于装饰墓室壁面;东汉是画像砖艺术的鼎盛时期,用途最为广泛。
秦代的画像砖用模印和刻划两种方法制成,形状分大型空心砖和实心的扁方砖两类。
陕西临潼、凤翔等地出土的秦代模印画像砖,是在砖坯未干时,用预先刻成的阴印模捺印而成的,花纹凸起。
1957年临潼出土的狩猎纹画像砖,印着骑马射猎图。
传出风翔、今藏西北大学的秦代宴享纹画像砖,印着宴享宾客和苑圃景色等画面。
临潼出土、今藏陕西省博物馆的一块侍卫、宴享、射猎纹画像空心砖,是迄今发现秦代模印画像空心砖的代表作。
在临潼秦始皇陵附近,还发现一种模印几何纹的铺地方砖。
此外,在咸阳秦宫遗址,曾出土刻画着龙凤图像及人面鸟身、珥蛇佩璧的水神(禺缰)画像空心砖,线刻流利生动,仿佛“骞翥若飞”。
数量不多。
西汉的画像砖发现的以模印的空心砖为主,题材较秦丰富,有执戈门吏、持戟武士、迎宾拜谒、骑士射猎、驯马、驯虎、扶桑、珠树、大雁、犬、方位神、玄鹤、门阙、铺首、几何纹花边等。
以线条简洁有力、形象生动传神而著称。
今藏陕西省博物馆的一块侍卫瑞璧纹模印画像空心砖,约属西汉初期物,砖面中央为铺首图案,左右两侧印着亭阑侍卫及绶带瑞璧,侍卫作双手捧盾状,状貌颇威武;上下边框部位,印着鱼龙嬉戏及菱格纹图案。
1965年发掘咸阳杨家湾西汉初期墓的兵马俑坑,发现回字纹与菱格纹的模印铺地方砖。
图画众生——河西画像砖上的古人生活
图画众生——河西画像砖上的古人生活魏晋时期是中国壁画墓发展过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
在这一时期,西汉壁画墓中所习见的羽化升天和天宫星象图虽已地位下降,但仍有不少留存。
东汉时期流行的宴饮乐舞和车马出行题材此时仍占据着墓室壁面中部的“黄金位置”。
后世将要流行的夫妇宴饮和仪仗队列在这一时期的画像砖中也多有体现,但内容于后世尚有很大差距。
21年5月在国博启幕的“图画众生——河西画像砖上的古人生活”展,首次大规模集中展示了河西地区魏晋彩绘画像砖精品及相关文物。
不仅展览参展单位众多,参展文物也涵盖了东起永昌、高台,西至酒泉、嘉峪关、敦煌等绵延近百公里的河西地区画像砖出土地范围,为我们全面了解和欣赏画像砖提供了绝佳机会。
本文希望通过以图文的形式来记录此次精彩展览,并借此对魏晋砖室墓的画像砖题材、摆放位置做粗略介绍。
(以下图文如无特别说明,均来自本次展览的现场展板与实物,图片注释文字系根据现场展板整理而成)与汉代一样,河西魏晋画像砖上的图像内容,无论是对现实世界的描绘,还是对仙冥世界的想象,都反映着古人的精神世界,展现了他们的生命观和宇宙观。
按照不同的主题和放置位置,河西魏晋画像砖大致可分为三大类:表现天上世界的画像砖多放置在墓室高处和墓门、照墙部位;表现墓主地上生活的画像砖多放置在墓室中部;代表祭品、财富主题的画像砖多与逝者棺椁一同放置在后室。
根据以上分类,本次展览被划分为三个单元:“图画天地”、“生活百态”和“宁平降福”。
图 1 河西魏晋壁画墓结构图图 2一、图画天地该单元介绍的是主题为仙人、异兽、辟邪等超自然题材的画像砖,它们或放置在墓室壁面较高位置来表现神话传说和“死后升仙”的意趣,或安置在墓门部位做镇墓辟邪之用。
根据不同题材,这类画像砖还可细分为以下三组: 1、天上世界随着东汉末年中原人口的迁移,伏羲、女娲、风伯、雷神、羲和、高禖(音媒)、东王公、西王母等中原地区常见神话图像传至河西地区,并融入了当地的艺术特色,形成了河西魏晋图像砖上独特绚烂的天上世界。
秦朝青铜器的特点都有什么
秦朝青铜器的特点都有什么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秦朝青铜器的特点都有什么》的内容,具体内容:秦代青铜器产生于青铜时代的晚期,在我国青铜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接下来就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秦朝青铜器的特点,欢迎阅读!秦朝青铜器的特点中国关中地区春秋战国时期秦墓...秦代青铜器产生于青铜时代的晚期,在我国青铜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接下来就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秦朝青铜器的特点,欢迎阅读!秦朝青铜器的特点中国关中地区春秋战国时期秦墓出土的青铜器。
它继承了西周传统,并具有自身的风格。
迄今发现最早的秦国青铜器是陕西宝鸡西高泉村1号墓出土的一组器物。
其中壶、豆 2件,为西周遗物;三角锋的戈,则是春秋前期的标准型式。
陕西户县宋村及甘肃灵台景家庄墓葬所出青铜器在形制上已有明显特点,鼎腹极浅,蹄足粗壮,开创了东周秦鼎的独特型式,簋口微敛,两耳小而无珥,是秦簋的通制。
纹饰以窃曲纹、鳞带纹为主。
1978年在宝鸡太公庙发现青铜器窖藏,其中有镈 3件,甬钟5 件,从铭文看当是秦武公之器。
以上 3组器尤以秦公钟最为重要,它是春秋早期秦的标准器(见图)。
宝鸡秦家沟、凤翔八旗屯一期墓所出土的青铜器,器形与户县等地秦墓中所出相仿,但纹饰中出现了一种细密的蟠螭纹,年代略晚于户县、灵台等器群,属于春秋前期偏晚。
宝鸡福临堡所出青铜器则更晚些,形制近于秦家沟,蟠螭纹从细密转为疏散,器种中增加了有盖束颈的敦,为春秋中期的新器型。
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随葬品多仿铜陶器,铜器出土不多。
战国晚期秦墓,如凤翔高庄野狐沟1 号墓等,出现了鍪、蒜头壶等富有特色的典型秦器,并延续到秦代。
战国晚期秦国从统一战争中俘获的别国青铜器很多,在出土资料中,已难区别单一的秦器。
秦朝青铜器分析秦乐府钟战国末至秦汉末这一时期,传统的礼仪制度已彻底瓦解,铁制品已广泛使用。
至东汉末年,陶瓷器得到较大发展,把日用青铜器皿进一步从生活中排挤出去。
至于兵器、工具等方面,这时铁器早已占了主导地位。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比赛说课稿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您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中国美术鉴赏模块的(第五课)三度空间的艺术--古代雕塑的知识内容。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还有课后评价反思这样几个步骤来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1.本课的内容: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本课是《美术鉴赏》的系列内容。
全课主要是地下雕塑“秦始皇兵马俑”及地上雕塑“霍去病墓时刻群”等内容。
介绍中国古代三大震惊世界的雕塑作品。
对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历史价值及透过兵马俑所展示的秦朝的武力强大和雄霸天下的英姿,进行详细而透彻的分析。
介绍霍去病墓石刻群与唐代陵墓雕刻以及唐代俑类作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特点。
2.本课在教材中的作用:本课所涵盖的内容--陵墓雕塑,尤其是兵马俑的历史价值很好地诠释了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成就,既与前面的古代壁画相呼应,又为后面的宗教雕塑作铺垫,所以本课内容在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鉴赏中具有“纽带”作用。
提高学生对古代雕塑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情感,3.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课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分析陵墓雕塑的艺术特征。
充分的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留下的璀璨艺术遗存,从而更好地激励学生去爱护这些传统的艺术。
以达到解决重难点之目的。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我国古代陵墓雕塑代表性作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特点,从中体会不同时期雕塑的异同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讨论比较各时期雕塑作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探究,从陵墓雕塑作品的本体审美出发去体会各时期陵墓雕塑不同的审美标准与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各时期代表作品的赏析入手,引发对生命价值观的思考,培养对民族艺术的情感,提高自身对雕塑艺术的认知程度和审美价值的把握。
三、说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以秦始皇陵兵马俑为学习重点和切入点,探究不同时期陵墓雕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事死如事生
事死如事生作者:张亚美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第08期【摘要】汉代社会崇尚孝道,盛行厚葬之风,也崇尚天人合一,强调生命永恒的生死观念。
这种丧葬观和生命观直接影响了汉画像石的表现内容。
汉画像石与墓室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图像配置体系成熟,囊括人间生活和世间万物。
汉画像石中祥瑞及升仙图案体现了汉人丧葬观与生命观的统一,现世画面不仅为墓主死后服务,也充满了人间气息。
这些汉画像石的内容展示了汉代的丧葬观念,也体现了汉人放眼宇宙的气魄和追求永恒生命的态度。
【关键词】汉画像石;丧葬观;生命观;天人合一【中图分类号】K879.3 【文献标识码】A一、汉人的丧葬观与生命观汉代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持续发展,文化全面兴盛,儒家思想在整个社会居统治地位。
儒家把“孝”上升到了理论高度,认为仁位居五德之首,孝是仁的根本。
孔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汉代鬼神观念十分泛化,统治阶层与民间都信仰神仙与巫术,表现在丧葬礼俗上,便是汉人厚葬成风,崇尚“事死如事生”的丧葬理念。
《后汉书·光武本纪》云:“厚葬为德,薄终为鄙”。
荀子曰:“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
”“故扩垅,其貌象室屋也。
”因此,汉代墓室的画像石、画像砖在这种社会需求的推动下迅猛发展。
汉代崇尚天人合一,认为“天地大德曰生”。
汉代浑天说认为,宇宙是个浑然合一的整体,天、地、人都存在于其中,宇宙“涵盖天地以及时间和空间,意味着一种绝对的包容性,是一个把一切都包含于内部的封闭系统,这种绝对的包容性的想象也刺激了将建筑物设计成具有内在秩序的微型宇宙的兴趣。
”[1]。
汉代人也认为宇宙世界的整体是运动着的永恒,“他们认为土位于宇宙的中心,通过五行转换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结合在一起,每个方位与一定的颜色、物神、季节、音律、服装、食物、味道、德性等相对应。
简言之,天下万物都被纳入这个系统,并且时时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2]汉代倡导天人合一也是指由天地孕育的生命在死后回归自然,希望阴阳流变、生生不息,个人的死亡融入天地日月运转的永恒之中,“所以,汉人的生死观所强调的不是死而是生,不是死亡与虚无的恒常固定,而是生命在嬗变流转中的长存永续。
巴蜀地区汉代石阙兴衰考述
巴蜀地区汉代石阙兴衰考述作者:路峻王钟箐李虹霖仰俊辉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年第19期摘要:巴蜀地区的汉阙遗存是对汉代木构阙的模仿,有石质“汉书”的美誉,是世所公认的古代艺术瑰宝。
汉阙之所以退出巴蜀地区的历史舞台,有与中原地区截然不同的原因。
作者从分析汉阙兴盛的原因入手,梳理分析后指出其在巴蜀的势落主要是因蜀汉政权的军事政治政策所致。
关键词:汉阙;巴蜀;消亡;因素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史中,作为孕育期的秦汉时期,其建筑技术和艺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可惜随岁月的磨砺,以木构为主要结构类型的秦汉建筑早已消失殆尽,幸存于世的只有屈指可数的汉代石阙。
就全国范围来看,巴蜀地区的汉阙遗存一方面是汉代木构阙的模拟物,另一方面其存续时间亦长于中原诸阙,更凸显其极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史学家及建筑学家们对汉阙的研究从未中断,在雕刻、书法宗教、建筑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尽管石阙的快速消亡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这方面的研究则较为缺乏或不够深入,实为文化史上的一段缺憾。
为此,笔者拟从石阙在汉代巴蜀地区盛行的时代背景和客观因素入手,对其陨落消亡的主要原因,做抛砖引玉式的讨论。
1石阙文化兴起的背景据史料记载,汉武帝修造建章宫,“其东则凤阙,高二十余丈”,可见在西汉的皇家基建中,作为彰示威仪的礼制建筑,宫阙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西汉中期名臣霍光死后,其妻为炫耀家门,乃“改光时所自造茔制而侈大之。
起三出阙,筑神道,北临昭灵,南出承恩,盛饰祠室,辇阁通属永巷,而幽良人婢妾守之”。
这条大臣的“僭越”记录,足证西汉时期权贵阶层的丧葬活动中建阙之风已然兴起。
而这奢靡风习的背后则有浓厚的时代背景。
1.1儒家思想推动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获得正统地位,其所推崇的“孝道”亦成为汉王朝治国的重要道德标准。
作为这一思想的体现,“举孝廉”制度应运而生,于是,“孝”的观念很快便成为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对父母“养生”与“送死”是“孝”的重要体现,合乎礼法的厚葬确定着祖先、自身和后代的关联,体现了生命的延续。
《综合基础知识》考点巩固片段阅读(2021年版)_1
《综合基础知识》考点巩固片段阅读(2021年版)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考点高频试题:1、单选题古人有“事死如事生”的传统,所以生前的必需品必得件件具备,自然金钱是不可或缺的。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推断出_____A: 古人一定非常重视金钱B: 古人会给死者一些金钱C: 古人墓中可能留有金钱D: 死者的金钱应全部陪葬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隐含主旨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本题属于隐含主旨题。
文段对古人“事死如事生”的传统进行了解释,即生前的必需品在死后也要陪葬下墓,金钱不可或缺,由此可推断出古人墓中可能留有金钱,故正确答案为C。
A项表述错误,原文段中提到金钱时是“不可或缺”即必不可少的,而不是“非常重视”的意思,故排除;文段说的陪葬,B项的内容偏离题意,也排除;D项“全部”二字过于绝对,与文意不符,故也排除。
2、单选题不少学生的家长都让自己的孩子参加过各种形式的学校举办的假期补习班,明明是正常教学时间里上的课,却偏偏要挪到假期时间来补习,而且收取的费用相当可观,学生们不去还不行。
这种行为虽然与“有偿家教”无涉,但却是典型的“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行为。
对这样恶劣的乱收费行为,地方教育部门本身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试问,教育部门出台的新“师德规范”能规范得了吗?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内容是_____A: 各种形式假期补习班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B: 新“师德规范”无法完全杜绝五花八门的“有偿家教”C: 地方教育部门对乱办补习班、乱收费行为的无视D: 当代教育方式仍然以应试为导向,而非素质教育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根据提问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材料属于分-总结构,材料首先描述了“补习班”的现状,由此引出地方教育部的纵容,进而质问教育部的新“师德规范”。
材料由“补习班”层层推进,最终落脚点指向教育部的新“师德规范”,最后一句反问进行总结。
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
A项只是描述现象;C项不是材料的观点,且”补习班“现象不仅是应试教育的折射;D项没有抓住根本,材料的最终指向是教育部的新”师德规范“,而非地方教育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无论是汉代的石棺或汉代的画像石棺,都集中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尤其集中地分布在四川盆地内。
画像石棺的数量众多,为研究当时的丧葬习俗、思想意识、社会经济、美术和这一区域的历史等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本文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汉代的画像石棺所呈现的观念做一次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丧葬;石棺;事死如事生;观念1事死如事生这种丧葬文化的由来
中国丧葬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孟子认为,上古时代原本没有埋葬的习俗,人死后把尸体丢弃在山野沟壑中就罢了。
[1]但后来人们看到死者的尸体被野兽吞食,被苍蝇等叮咬,觉得不合人情,才将尸体掩埋。
据现代考古发现,大约距今2700年前的周口店山顶洞人就有土葬的风俗,在山顶洞墓葬里,有三个完整的头骨和一些其他人的骨头,显然这是当时有意安放在洞里并加以掩埋的。
人骨周围散布这赤铁矿粉末,女性骨头外的土里发现七颗经过磨钻,制作较为精细的穿孔小石珠其表面均用赤铁矿粉染成红色,此外还有燧石石器和穿孔的兽牙等物品,[2]从这些遗存我们了解到,当时的人们已有了人世间外存在另一世界,那里的人与阳世一样生活观念,同时也有了人的肉体和灵魂可以分离的观念,因此也产生了简单、朴素的丧葬习俗,并希望人死后到另一世界中,也能和人世间一样生活。
进入新石器时代后,灵魂不灭的生命观有了进一步发展,如半坡人小孩的墓葬,用做盖子的钵和盆的底部都有人工打制的小孔,这个小孔就是为了让死去小孩的灵魂通过,与亲人自由相见。
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这个时期的随葬品多为死者生前使用过的生产、生活用具。
如男性坟墓中多随葬石刀、石斧等,而女性坟墓中多随葬纺轮、骨器等,反映了生产的分工。
当时的人们已为死者准备了死后生活的场所和用具,并有一定的丧葬礼俗将亡魂引导到他们应该去的地方。
这些都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灵魂、祖灵、祖先崇拜等已有了比较完整的观念。
同时地不同地区的考古遗址的丧葬方法也不尽相同,不同的民俗形成了不同的葬式。
我们汉族主要是土葬,第二种葬式是水葬。
海上的渔民和船民去世后,地方那么小,没办法处理遗体,只有往水里丢。
第三是树葬。
树葬就是把尸体或装有尸体的棺木放在树上让鸟来啄食。
第四是天葬,西藏等少数民族特有的丧葬形式。
第五是悬棺葬。
在很多地区,如小三峡、浙江等地都有这种葬式。
第六是瓮棺葬。
把尸骨放在小陶罐里,上面开个洞,可以让灵魂逸出升天。
原始时代很多地方很多民族是采用这种葬式的,特别是对死去的幼童。
还有二次葬、割体葬、白云葬、草灰葬、室内葬等等。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进步和人本思想的发展,在诸子百家的文献中,清楚地看到从早期墓葬遗存中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礼记?祭义》云:“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鬼者归也。
精气归于天,肉归于土。
”也就是说当时的人们生活的世界建构为三部分,即天堂、阴间和人世间。
人生活在人世间死后为鬼,鬼有双重性,肉身归之土地,魂魄升入天堂,以另一种方式获得新生,或继续“生存与生活”,在这些观念的指导与控制下,厚葬文化盛行起来,特别是到了汉代的时候,汉代人相信人死灵魂永存,还会在另一个世界像活人一样继续生活,因而注重把死人当作生人看待。
为了使死者能过上舒适、安稳的生活,墓室的形制和结构尽量模仿现实中的房屋,随葬品尽量将生人所用的工具、物品纳入墓中,甚至将房屋、田地和家禽、牲畜之类也制成模型和偶像,以供随葬。
完全用现实生活来为死者构造地下世界,所谓“厚资多藏,器用如生人”。
[3]这种现象在许多汉墓中均有发现,如古城汉墓,墓葬形制为带斜坡墓道的砖彻多室墓,由墓道、通道、前室、后室和耳室几部分组成。
出土器物有釉陶仓、釉陶井、陶狗、陶鸡、五铢钱等。
总之汉代墓室和墓上建筑均按“事死如死生”的观念建造,整个世界是完整的,有天地万物、社会生活和冥界图像。
每个小系统就是整个墓葬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古人看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4]
2汉代崖墓和石棺的特点
汉代之墓葬形式及种类众多,常见的墓葬类型,有土圹木椁墓、崖墓、空心砖墓、小砖
拱券墓、石墓数种。
大型土圹木椁墓除帝王外,诸侯王及达官显贵亦多采用。
小型的用一穴一棺,民间也甚为流行。
东汉崖墓则盛行于四川一带,古代的四川地处偏僻,经济和社会属于自给自足的状况,从而在艺术上也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
秦朝统一巴蜀以后,中原文化大量传人,促进了这一区域的繁荣发展。
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汉代四川地区也大兴厚葬之风,不过又有不一样之处,便是崖墓和画像石棺在全国十分有特色,其他地区的崖墓,如河北满城汉墓、徐州楚王凌汉墓群、山东九龙山汉墓等,不止数量不多,而且基本出现在西汉时期,到西汉晚期几本消逝了。
而随后四川的崖墓才开始大量出现,并迅速在该地区风靡,影响到了云、贵和鄂西一带。
与崖墓相关的葬具是石棺。
据《华阳国志》记载:“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
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石椁为纵目人冢。
”这说明,至少从春秋时期起,蜀地已经有了制作石棺石椁的风俗了,在我国现存的近百座石棺中,四川汉代画像石棺的数量占全国的画像石棺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成为四川画像石的一种特色样式,在石棺上刻画图像,就成为我们所研究的画像石图像,它也成为四川地区汉画像石的主要特色之一,四川画像石棺艺术已经达到中国汉代艺术比较完美的境界。
之所以如此,一是棺材是墓主的核心地位,崖墓石刻艺术最具精华的东西都必须几种于此,二是从材质上来看,石棺所选的材料也有可能是青石头,或者青红砂石,或者硬度在500帕斯卡以上的红砂石。
[5]由于这两种因素,崖墓石棺、石椁的雕刻尤其精细,风化程度低于其他雕刻,是其在崖墓雕刻保存最完整的。
四川汉画像石的图像系统虽然包括社会现实生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神仙祥瑞等诸多题材,但是没有舍弃否定现实人生的观念,而是希望人生能够永恒延续和升华,折射出了汉代人的一种进取精神。
3画像石棺中的事死如事生观念
图1为彭山1号石棺,棺系青砂岩所凿,棺身长2.23米、下宽0.73米、上宽0.7米,棺盖为弧形顶,该棺年代为东汉中晚期,该石棺1983年出土于彭山江口乡双河崖墓,现存在四川乐山博物馆。
图像两端各绘有一阙,样式别致,高高耸立。
双阙在四川画像石曾有“天门”的榜题,[6]这就意味着进入双阙就进入天门了,此幅图像似乎可以如此理解,图像分上下层,下层绘有肩生双翼的鹿仙,振翅挺尾的朱雀相对而立。
左右站立两位持物恭迎者,似为守护天门之人。
主人通过这里可以到达上层。
上层图像为仙境,中部有二人,其中左边应为墓主,高冠长袍,悠闲漫步,好像刚到此不久,右边一人为仙友,一为墓主,二人似乎在交谈,左边有辟邪,肩生双翼,尾巴劲翘姿态奇娇。
右有天马,毛发耸起,昂首挺立。
骏马立于苍劲的树下,树边有人跪地,似在给马饮水。
这些神灵、仙人、等艺术形象,却不过是人间具象的变化组合,将现实与幻想结合起来,浪漫的为死者组成了一个仙界的形象化的天地,即为死者开辟创造了一个神奇的世界,能羽化成仙的、有伦理道德规范的、充满这安乐生活的境界。
这种“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代人们对人生的重视和企图死后对人生的效仿。
图1仙境画像石(彭山双河崖墓石棺一侧)图2宴饮、车骑出行画像石(乐山市沟嘴崖墓石棺一侧)图3舞蹈、百戏人物画像石(璧山县1号石棺一侧)墓主生活场面是指直接体现与墓主本人生前生活相关的画面,其主要内容有宴饮图(如图2)、乐舞百戏图(如图3)、博弈、抚琴、田猎等。
这些内容构成了当时人们所崇尚的生活方式。
[7]墓主的财富资产这类画像内容主要有粮仓、楼阀、武库、厨房、厄厨、仆侍、部曲等。
它反映出墓主生前拥有各种财富资产的情况,将这些内容总汇起来便可构成当时庄园经济的主要内容,也是墓主所想过的上述这种生活方式的物质基础。
作为一种崇尚财富的观念它也被移植到人们想象的仙境之中。
过去,人们对于这些画像内容所反映的当时社会情况做过大量研究,但对于这些画像为什么会在墓葬这一特殊的环境中出现,墓葬建造者的意图是什么等问题却涉猎较少。
诚然,汉代社会崇尚富贵,“崇高莫大于富贵”(《易?系辞上》),因此这些内容的出现有夸耀墓主生前富贵生活的含义,但其目的还不仅在于此。
它们在墓葬中
出现,与人们的丧葬观念有直接的联系,具体地说,即墓主祈望能将其生前的财富和荣华富贵的生活带入另一个世界―仙境,而他们理想中的仙境生活,即如同自己生前的生活一样。
我们可以发现,汉代人们想象中的和画像中所表现出来的仙人生活,主要也就是这些内容。
此外,如果我们再仔细辨认,还不难发现有时在这些画像中也直接出现了凤鸟、白鹤之类寓意仙境的瑞鸟。
这就提示我们:此为仙境而非人间。
由此可知,墓葬中出现这些内容的画像,表达了墓主希望死后能升仙和享受仙境生活的强烈愿望,而这种仙境生活实际上就是墓主生前现实生活的延伸和继续。
汉代画像石艺术和汉代社会人们的思想和生死观念密切相关,若对这种为死者丧葬服务的画像石的艺术观念进行进一步分析,它的终究结果还是为生人的。
反映了汉人在死亡的时候对现实人生的依恋和驱除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