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古文经学派之争浅谈国学体用
清代今经古文之争的认识
清代今经古文之争的认识
清代今经古文之争是一个关于经学与文学界别的争论,主要围绕着今文经与古文经的地位、价值和使用问题展开。
今文经是指汉代以后经学家对儒家经典进行了注释、解释和补充,使其成为更具体、更易懂、更接近现实生活的文本;而古文经则是指源于汉代以前的原始文本,以其古朴、简练、精深的特点被广泛传颂。
今经古文之争的认识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
一是对于今文经和古文经的地位和价值的认识。
古代经学家普遍认为古文经是儒家经典的正统,是必须遵循的标准版本,而今文经则被视为不正宗、不可靠甚至是篡改版本。
而到了清代,随着社会变革和学术繁荣,越来越多的经学家开始对今文经进行研究和使用,认为今文经不仅能够更好地解释儒家经典的内涵,而且能够更好地贴近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
因此,今经派和古经派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和冲突。
二是对于今经古文使用的认识。
今经派主张以今文经为主,辅以古文经,认为今文经是更加适合于当今社会和人民群众需要的文本,可以更好地指导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而古经派则坚持以古文经为主,认为只有古文经才能真正保持儒家经典的传统和精神,只有通过古文经才能真正实现儒家经典的价值。
这种使用问题不仅在经学内部产生了争论,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辩论,甚至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总的来说,清代今经古文之争是一个关于经学和文学的争论,不仅反映了时代变迁和学术观念的转变,也反映了社会和文化的多元化
和变革。
它对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秦汉时期的今文经和古文经之争
秦汉时期的今文经和古文经之争五经博士五经博士的设置,是汉朝廷掌握经学的重要标志。
在这以后,经学独占了官学。
刘邦是一个不喜欢儒生、不喜欢经学的开国皇帝。
陆贾不断地向刘邦称道《诗》、《书》。
刘邦骂他说:老子在马上得天下,要《诗》、《书》有什么用!陆贾说:在马上得天下,还可以在马上治理它吗?“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而亡。
秦任刑法不变,卒取灭亡。
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刘邦听了,面有惭色。
他要陆贾把秦所以失天下,汉所以得天下,及古之成败原因写出来。
陆贾每上奏一篇,刘邦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
号其书曰《新语》①。
这时,大概还没有设置经学方面的博士,而陆贾所论,引申经义,联系实际,已是经学博士所职掌。
①以下夫于汉代博士的考证,据王国维《观堂集林·汉魏博士考》。
①《史记·陆贾列传》。
文帝、景帝时,见于记载者,有一经博士。
如张生,如晁错,乃《书》博士;如申生,如辕固,如韩婴,都是《诗》博士;如胡毋生,如董仲舒,乃《春秋》博士。
像这样设置的博士,虽都属于经学博士,还不能说是经学博士的定制。
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 年),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推陈之士,帝亲策问。
董仲舒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理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多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的主张,得到武帝的采纳。
建元五年(公元前136 年),武帝罢黜百家,专立五经博士。
于是,除个别情况外,儒家经学以外的百家之学失去了官学中的合法地位,而五经博士成为独占官学的权威。
五经博士的开始设置,不知有多少人。
宣帝末年,增至十二人。
东汉初年,博士有十四人。
《易》四:施、孟、梁邱、京氏。
《尚书》三:欧阳、大、小夏侯氏。
《诗》三:鲁、齐、韩氏。
今古文经学之争与汉代的经学教育
今古文经学之争与汉代的经学教育
一、“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区别:
1、文字上:“今文经学”,是指运用汉代流行的隶书字体记录下来的儒经;“古文经学”,是指运用古文字(即先秦六国文字)记录下来的传本。
2、学统上:均视“六经”为正宗。
今文经学家视孔子为政治家,改革家,“六经”为其“托古改制”之作,因此研究和传授“六经”的目的在于阐发其“微言大义”,寻求治国安邦之道,所本者为《春秋》;
古文经学家视孔子为历史学家,认定“六经皆史”,研究与传授“六经”,应遵循孔子的“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之原则。
所本者为《周礼》、《尚书》。
学风上:今文经学重“微言大义”之阐发,故奔放、开阔,但缺乏实在,甚至不惜歪曲历史;古文经学则重论据、训诂,学风朴实。
3、政治态度上:今文经学家竭立迎合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在儒学中渗入大量阴阳五行思想,相信并宣传灾异、谶纬迷信。
一般为社会改革派人物,思想较为激进;古文经学家则相反,讲求实学,注重训诂,恪守传统,思想较为保守。
二、“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的起因:
今古文经学的公开对立,始于刘歆向朝廷建议设立“古文经”学官(博士),而其水火不容的发展态势,则有着深层的社会、政治原因。
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的暂告结束:
东汉末年,经学家郑玄杂糅了今、古两派的经说,今、古文经学之间的斗争暂行结束。
经今古文学之争的解释学解读
经今古文学之争的解释学解读
儒家今文经典和古文经典两个派别的论争。
始于西汉末年。
战国以来,儒生传经多为口耳授受。
西汉初,经书始以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称“今文经”。
而汉代发现的先秦经书均用古文书写,称为“古文经”。
今文经和古文经初无派别含义。
西汉哀帝时,刘歆争立古文经于学官,遭到已立于学官之今文经博士反对,由此形成今文经派和古文经派的对立。
双方所持经学底本不同,经解歧异,互相驳难,论争延续了近两个世纪。
今古文学之争多与政治斗争相联系。
王莽出于托古改制的需要,排斥今文经,为古文经立博士,东汉光武帝废除王莽政治措施,取消古文经博士,复立今文经博士,但古文经仍在民间传授。
因古文经内容胜过今文经,加以东汉著名经学家贾逵、服虔、马融、郑玄皆习古文经,古文学派渐占优势。
马融、郑玄又兼通今文经,训释经文兼采两家之说。
至东汉末年,两派趋向混一。
参见“今文经”、“古文经”。
试论汉代今古文经学之争的性质
试论汉代今古文经学之争的性质黄丽丽(汉语大词典编纂处,上海200001)提要: 今古文经学的对立是学术体系的全方位对立,它们在学派宗旨、学术内容、治学方法、学术渊源和思想资料等诸方面有很大的歧异。
这两大学派斗争的性质是学术成分参杂着政治成分。
在阶级社会中学术是脱离不了政治的,但学术有其独立的价值所在,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一种学术或学派衰朽了,自有另一种学术或学派兴起以矫正其弊病或取而代之。
今古文经学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其斗争和融合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 汉代;今文经学;古文经学;斗争;性质中图分类号: I20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637(2007)02-0094-08一、目前学术界的六种意见汉代今古文经学之争是我国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一个极予人启迪的经典个案。
前贤时哲对此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探讨,建树甚多。
但在这两大学派的斗争究竟属于什么性质的问题上,则见仁见智,观点至今仍有分歧。
目前主要有六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是学术观点之争。
如清季廖平认为今古两派学术观点截然不同,各自为家,今文学派宗奉孔子,以 王制为本,谓孔子是托古改制的政治家;古文学派宗奉周公,以 周礼为本,谓孔子是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史学家,故两派壁垒森严,势如水火、阴阳!。
第二种意见认为是政治斗争和政治利益之争。
如蒋逸雪说:∀汉代今、古之争,自来视为学术论难,今观武帝之于河间献王,光武之于桓谭、尹敏,以及经师之作伪篡易,是属于学术问题者少,而属于政治问题者多也。
#∃范文澜也指出:∀今文经学反映着统治阶级当权部分的政治利益;和它相对立的古文经学,反映着不当权部分的政治要求,就是要求古文经学也作为入仕的一条道路%%争斗的结果,由于得势部分的腐朽无能崩溃下去了,原来不得势的部分一方面与某些崩溃中的得势部分相混合,一方面取得了胜利成为得势者。
#&孙筱则认为今文学派是维新派,其观点是王权专制政治的反映;古文学派是守旧派,其观点是宗法政治的反映,代表了两汉时诸侯王国和豪门世族的要求;今古文之争是汉代各种政治斗争的表现。
浅谈汉代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
浅谈汉代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作者:梁允华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年第11期摘要:汉武帝时期是经学成为汉代统治思想的开始,而由于书籍抄本、对经意理解和对古代制度及人物评价的差别,今古文斗争也日趋激烈。
久居官学的今文经虽然影响很大,古文经也有众多的支持者。
东汉时代出现了马融、郑玄等古文大家,博采众长,促使了今古文经学的融合。
关键词:汉代;经学;斗争与融合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1-0104-03谈到汉代今古文经学的的斗争与融合,首先阐述一下两个基本问题:即什么是经,有哪些经。
第一,先秦时候就已经有用经做书名的著作或篇章。
最早见于《国语》“挟经秉桴”,此处“经”为兵书的意思。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表彰六经”之后,一些儒家典籍才确立了经的地位,同时把《诗》、《书》、《礼》、《易》、《春秋》列为官学,设五经博士,置弟子苑,并从经生中选拔官吏,到这时,这些儒家典籍才真正取得了经的地位。
到了后世,经的地位越来越神圣。
“非圣无法,离经叛道”被视为大逆不道。
这种地位是经书所独有而其他任何书籍所不可比拟的,也是儒家典籍在汉代以前所不可能具有的。
经学研究了两千多年,关于什么是“经”至今尚未有定论。
但简要的说“经”是自西汉以后中国封建统治者所认可的、作为国家统治思想和培养仕人教科书的一些儒家典籍。
第二,随着中国封建统治加强统治的需要,就有了所谓五经、七经、九经、十三经的称谓。
大抵来说,西汉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
但西汉还有六经、六艺的说法,是指在五经的基础上加上《乐》。
东汉有七经之说,是指西汉五经加上《论语》、《孝经》。
一、汉代经学产生的社会背景西汉开国之初,面对的是秦朝暴政和长期战乱造成的社会残破、民生凋敝的严酷现实。
想要巩固统治,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必须安定民心,休养民力。
所以汉初统治集团虽说继承的是秦的大一统的政权,建立的是以帝王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但在统治方针上却采取了黄老思想为指导的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政策。
清代今经古文之争的认识
清代今经古文之争的认识
清代是中华历史上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然而在这个时期却存在着今经古文之争。
今
经古文之争是清代社会中一场关于文学语言的争议,主要涉及到当时两种文学语言,一种
是今文,另一种是古文。
这场争议持续了很长时间,不仅争论了文学语言的问题,也反映
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
首先,今经古文之争是源于清代教育改革的一部分。
在清代初年,随着科举制度的改革,教育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由此,今文开始被正式引入学堂,成为了一个正式的教
育语言。
这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不满,他们认为今文的引入会导致经典的失真。
因此,他
们提倡沿用古文的语言进行教学与传承。
这些知识分子不仅提出了反对今文的论点,还为
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例如到学校举行讲座,发表文章等等。
其次,今经古文之争反映了清代社会的政治环境。
当时的政治环境是一个极其压抑的
政治环境,官场内部的一些斗争使得官方在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政策也随之制定出了更多
的禁止和限制。
因此,无论是对于今文还是古文的态度,都是藏在这些政治背景之下的。
一方面,官府倾向于支持今文,原因是通过今文作为教育语言可以加强年轻人的现代意识,有利于推进现代化进程。
另一方面,古文支持者则认为这是传统文化的延续,它是中国文
化发展的根基,应该用古文作为教育语言来传承和发展。
综上所述,今经古文之争是清代社会中的一个事件,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教育、政
治和文化等方面。
今经古文之争不断让我们反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引发了对于中
华文化自身的思考和审视。
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之争
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之争两汉经学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分。
历经秦火战乱,汉初儒家经典大都无先秦旧本。
今文经指汉初由儒生口传,并用当时流行的隶书记录下来的经籍。
古文经指汉代前期从民间征集或孔子故宅壁间所发现的用先秦古籀文字写成的经籍。
今文经学认为六经皆孔子所作,视孔子为托古改制的“素王”;注重阐发经文的“微言大义”,主张通经致用;以董仲舒、何休等为代表,最重《春秋公羊传》。
而古文经学崇奉周公,视孔子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先师;偏重训诂,与现实政治问题联系较弱;以刘歆、贾逵等为代表,最重《周礼》。
汉武帝所立五经博士皆为今文经学,今文经学长期垄断汉代官学。
后今文经学逐渐陷入了僵化和烦琐,且又与谶纬结合,流于妄诞,西汉后期见衰。
同时,古文经学却不断发展壮大,王莽当政时一度得立学官,东汉后期逐成压倒今文经学之势。
迨汉末,古文经学家马融、郑玄兼采今、古文之说,今、古文之争遂息。
至清代,今、古文经学之争再起,古文经学的治学路数为乾嘉学派和章太炎等所发扬,今文经学则为常州学派所复兴,并最终成为康有为推动变法维新的理论依据。
经学今古文之争是汉代始兴的儒学内部的一场派系斗争。
作为学术发展不可缺少的备件之一,学术流派之争也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耐人寻味的是,经今古文之争却是旷日持久,长达两千余年,自汉代起一直波及到汉代末年。
且其范围也远远超出了学术论争。
翻开《辞海》,“经”字的含义有:一是指历来被尊崇为典范的著作或宗教的典籍,亦指记载一事一艺的专书;另外则是指旧时图书目录中的儒家经典部分。
本文的“经”即:指儒家经典部分,也就是“四书五经”、“十三经”的“经”。
古老的经书内容深奥,主要靠经师的传授得以流传。
经师们除了注释文字、讲解内容外,还常常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阐述和发挥,由于讲授者对经书的理解各不相同,于是,便产生了以经书为研究对象的学问——经学。
所谓今古文的“文”,是指记载经典所使用的文字。
今文指的是汉代通行的隶书,古文则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蝌蚪文”),即大篆或籀书。
汉代今古文经学之争的原因
汉代今古文经学之争的原因自从春秋时代孔子教学以经授徒以后,五经成为后代儒生必读的经典古籍。
然而这些经书,最迟从战国时代开始,由于流传的时代不同,地区不同,因而传本文字也有所不同;又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很多古代文献付之一炬,加上不同时代环境的变迁和各地语言文字的差异,传世的经典文献和后来出土的版本文字资料,难免因形体不同,繁简不一,使得经师和儒生在讲授解释时,各有不同的主张,因而造成经义理解上的歧异,和思想倾向上的对立。
到了西汉时代,经学就有了今文经与古文经之分。
今文经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抄写的,古文经则是用秦汉以前的古文字写成。
虽然同样是先秦儒家留传下来的经典文献,但在经师和儒生心目中,前者大都出自西汉初年宿学名儒的口耳相传,像《今文尚书》《诗经三家诗》《公羊传》《仪礼》等书,都属于今文经;后者则是西汉景帝以后孔壁出土或民间呈献的古籍,像《古文尚书》《毛诗》《左氏春秋(左传)》《周官(周礼)》《古文孝经》等等,都属于古文经。
今文经学者以为经书讲的是经世济民之学,可由三纲五常推衍到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甚至可藉阴阳五行之说来推究政治得失及天人之道。
他们重视的是阐发经文中的微言大义;而古文经学者则是把这些经籍视为历史文献,主要做为授徒讲学之用,注重的是文字训诂,首先要求把经文解释清楚。
因为重点不同,师承不同,于是逐渐分成两大学派,造成汉代今文经学派与古文经学派的门户之争。
在汉代今、古文学派长期的对立斗争中,起先壁垒分明,各不相让:在政治上,今文学派配合时务,关心世事,古文学派则主张复古,专心学术,趋于保守;在思想上,今文学派倡言阴阳五行,以谶纬图书附会政治人事,古文学派则讲究典章制度,论政亦悉依古圣先王;在学术上,今文学派喜就经文以阐发微言大义,古文学派则多按字面以训解经文本义。
演变到后来,不论是今文学派或古文学派,学者多株守一经,家有家法,师有师法,陈陈相因,牢不可破矣。
起码在西汉末年已是如此。
西汉自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由于帝王的提倡和公卿的好尚,设科射策,劝以官禄,今文经学非常昌盛,很多今文学派的学者受到重用,有的立为博士,而古文经学则多止流行于民间。
今经古文之争的认识
今经古文之争的认识嘿,咱们来聊聊今文经和古文经之争,这事儿可太有意思啦,就像一场学术武林大战。
我有次在图书馆找资料,偶然翻到了关于这个争论的内容,一下就被吸引住了。
这今文经和古文经之争啊,就像是两个门派在争谁才是正统。
今文经呢,就像是一群新潮的年轻人。
它们是用当时流行的文字,也就是隶书记录下来的儒家经典。
这些经典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了很多人的解读和发挥。
就像一个故事被不同的人讲了好多遍,每个人都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变得特别生动,也有很多新的思想在里面。
那些研究今文经的学者,就像一群热情的探险家,从这些经典里挖掘出各种新奇的观点,用来解释当时的社会现象和指导国家治理呢。
而古文经呢,就像是一群老古董,不过是有内涵的老古董哦。
它们是用先秦时期的古文字写的,就像从古老的宝箱里翻出来的宝贝。
这些经典被发现的时候,好多学者都震惊了。
因为它们和今文经有些地方不太一样,更原汁原味。
研究古文经的学者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儒家经典,得按照原来的意思去理解,不能乱改。
他们就像一群守护者,守护着这些古老经典的本来面貌。
我就想象啊,当时两派的学者见面争论,那场面肯定热闹。
就像两拨人在吵架,一方说:“我们的解读才是对的,符合时代需要!”另一方就喊:“你们那是乱改,得尊重经典原来的样子!”他们为了一个字、一句话的解释都能争得面红耳赤。
比如说,对某个经典里的一个词,今文经派觉得是这个意思,能和当下的政治联系起来,古文经派就说:“你们错啦,根据古文字的理解,它应该是另一个意思。
”这场争论虽然吵吵闹闹,但其实对文化发展有很大好处。
它让儒家经典被从不同角度研究,让各种思想碰撞出火花。
就像不同口味的调料混在一起,调出了更丰富的味道。
我们现在再看这场争论,就像看一场精彩的学术辩论赛,从中能学到好多东西呢。
这今文经和古文经之争,真是学术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啊!。
经学今古文之争的实质:起于西汉的经学被系统性混入伪学、伪史
经学今古文之争的实质:起于西汉的经学被系统性混入伪学、伪史今古文之争的实质,是起源和形成于两汉,尤其是西汉的经学,存在系统性矛盾。
但这个矛盾,在清朝之前,并未充分暴露,而清朝由于专做考据,于是就将这个系统性矛盾充分暴露了。
对这个矛盾第一个进行系统性总结的,就是晚清的廖平。
然后,他企图对这种系统性矛盾给出解释。
很遗憾,他不仅没有能力解释,还因为曝光这个矛盾,而制造混乱,给经学带来巨大破坏,是经学崩溃的主要原因之一。
廖平最先以今古文来归纳解释这个系统性矛盾,并进一步给出阴谋论的解释,就是王莽篡汉时,为寻找合法性,指使刘歆,伪造了古文五经。
基于这些想法,廖平写了一本小书《今古学考》,并拿给康有为传阅。
结果康有为偷偷将其扩写成《新学伪经考》,于1891年出版。
三年后甲午战争爆发,甲午惨败和康有为的五经伪造说形成共振,中国对五经的学术信仰、信心轰然崩塌。
这个事还使得廖平和康有为之间出现了一场笔墨官司,康有为因为扩写廖平的关于今古文的文章,而暴得大名,成为顶流网红,这让廖平很不爽,指责其盗版和抄袭。
康有为也是脸皮特别厚之人,对借鉴、抄袭廖平之事,闭口不提。
然后,廖平学生蒙文通,尊奉师命,继续对这个经学系统性矛盾之来源,进行解释。
提出很有创见的中国文化三系说。
认为矛盾的根源在于,中国文化本来有三系,不同的文化体系对同一事物,认知不同。
不过,他的三系之划分,也很粗糙机械。
基于这些观点,蒙文通写了一本小书《古史甄微》。
为何说蒙文通很有创见,他将经学中的矛盾,转化为一个文化冲突问题,或者说用文化冲突来解读经学的矛盾,这是一个突破。
之所以说蒙文通又很粗糙、机械,因为他简单粗暴地认为,中国文明是由三个文化集团融合而成,这三个文化集团分别是:东方的儒家文化集团、北方的法家文化集团、南方的道家文化集团。
不过,这还意味着,他也在用文化的不同和冲突,来解释诸子百家的起源,各家间的观点不同,归因于文化的不同,也很有创见。
而且,蒙文通的中国文明由多个文化融合说,正在得到考古学的验证,也使得其成为现代考古学中的经典之作。
评述汉代今古文经学之争
评述汉代今古文经学之争
汉代今古文经学之争,是汉代文化发展史上重要的一个篇章。
始于汉朝仁宗时,大致到晚汉时期完结,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汉代今古文经学之争涉及着汉代学术史上重大的风气,即今古文道斗争,及其产生的折衷思想的兴起。
此次争论,有两个重要派别,即今古文运动和经学运动,这两个派别代表着汉代经学和文学的发展道路,都以辩证解释经典和文献,互相争辩,斗争不断。
今古文学家的主张,像车老师、司马迁等人,提倡“今字古意”,即以今人的字形用古之意
思来解释古文,不拘泥于字形的真实意义,这就是真正的中国的差异性文化,他们的强调
是要维护古代文献的神髓,一定要加以充实,使古文成为有意义的“今人”的语言文字,促
进今古文学的发展。
另一方面,经学家们,比如谢灵运、刘义庆等人,认为,古文译以“古字古声”为根本,力
求维护古经的完整性,以维护"古<经"的真实形象,他们主张弘扬古代文献真实意义,把
其真实形象呈现给人们。
今古文经学争论,一方是提倡“今字古意”的古文译法;另一方是提倡“古字古意”的原文译法。
在古代,“今字古意” 大多成功,比如山海经、太玄经等宋朝的译本,“今字古意”的新译,大大地拓宽了人们的知识面。
但是,“古字古意”的原文译法,受到了人们的高度评价,因为这种文献译法可以维护古经完整性,解释古经的至源,对提高中国文学理解水平有明显贡献。
总之,汉代今古文经学之争,是汉代文化发展史上不可忽视的一块重要考古篇章。
今古文经学之争的起因,就在于汉代文化发展中,经学古文的反思和研读,才把古文思想和道义形态化,促进了汉代文学的发展。
汉代的经今古文之争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能延续数千年之久?
汉代的经今古文之争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能延续数千年之久?导语:一提到汉代映入大家脑海的不是文景之治国家富强的局面,就是汉武帝马踏匈奴辉煌的盛世场景。
但是大家很容易忽略汉朝在文化领域出现的一场著名争论——经今古文之争。
这场争论虽然不像文景之治和汉武帝平定匈奴那样让人热血沸腾。
但是它却在悄无声息之中改变着整个历史的格局。
这场争论从汉高祖时就已经开始,一直持续到戊戌变法时期,持续长达两千多年。
即使到了现代,我们的思想仍然悄无声息的受着今古文之争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从头到尾讲述一下今古文之争到底是怎么回事?古文经书一、秦始皇焚书坑儒——经今古文之争的罪魁祸首。
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大一统局面,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
规定凡是六国史书和诸子百家,除了博士官能够收藏之外,其他人一律焚毁,不得私藏。
并且坑杀了一些方士儒生。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政策,也就成为今古文经之争的罪魁祸首。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
以古非今者族。
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
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史记·秦始皇本纪》在秦始皇下令焚烧儒家作品之后,很多先秦时期的儒家经典就此失传。
因此在秦代没有传授和学习儒家经典者。
在汉初流传的儒家经典主要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保存下来:•途径一(今文经的来源):饱学儒家经典的老儒通过背诵记忆的方式,用当时流行的文字(隶书)记录下来流传后世。
这也就是今文经产生的主要途径。
因为秦朝存在时间并不长,只有30多年的时间。
因此它的短命而亡为今文经能够保存下来提供了可能性。
•途径二(古文经的来源):在秦朝焚书坑儒之前,一些儒生把儒家经典埋藏起来,在秦朝灭亡之后,这些儒家经典又得以重见天日。
话说,他们埋藏的方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
有把书藏在墙缝里的,也有把书藏在地底下的。
总之,都是藏在一些犄角旮旯,很难让人发现的地方。
略论汉代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
略论汉代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一、概述汉代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极为丰富的时期,经学作为这一时期的重要学术流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古文经学作为汉代经学的两大主要分支,它们之间的斗争与融合构成了汉代经学发展的重要线索。
今文经学主要依据汉代通行的隶书书写的经书进行阐释,强调经文的微言大义和义理阐发。
而古文经学则依据更早的篆书或六国文字书写的经书,注重经文的文字训诂和历史背景。
由于这两种经学在经书的版本、解读方法以及学术理念上存在差异,因此它们之间产生了激烈的斗争。
这种斗争不仅体现在学术观点的交锋上,更体现在政治权力和文化地位的争夺上。
今文经学在汉代初期受到官方的推崇,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古文经学的兴起和发展,其学术地位逐渐得到认可,并对今文经学构成了挑战。
尽管今古文经学之间存在斗争,但它们之间并非完全对立,而是有着相互融合的趋势。
今文经学家在坚持自身学术理念的也吸收了古文经学的某些观点和方法另一方面,古文经学家也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学说,与今文经学形成互补。
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汉代经学的内涵,也为后世经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汉代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是汉代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反映了不同学术流派之间的交流和碰撞,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发展性。
1. 汉代经学的历史背景与重要性汉代,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其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均呈现出独特的风貌。
在这一时期,经学作为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发展与演变对于整个汉代乃至后世的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代经学的兴起,首先源于秦朝焚书坑儒后儒家文化的衰落与复兴。
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寻求治国理政的方略,开始重视儒家文化,提倡经学。
随着汉代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人们对于文化传承的需求也日益增强,经学因此得以在汉代社会中广泛传播。
汉代经学的重要性在于其对于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经学家们通过对经典文献的诠释与注解,不仅使得儒家文化得以延续,更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汉代经学体系。
如何看待今古文经之争?
如何看待今古文经之争?郑玄两汉之际,经学有今文经和古文经两种。
一方面,今文经着重閛发经文的微言大义,大讲“天人感应”和灾异之说,势必导致迷信附会之风滋生。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很多用谶语解释经典的纬书,如《春秋纬》、《礼纬》、《白虎通义》等。
另一方面,从民间发掘出不少用先秦古文写的古文经典,如《周礼》、《毛诗》、《春秋左氏传》、《古文尚书》等。
西汉末年经学大师刘歆率一批儒生对古文经进行了一次大整理,还奏请设立古文博士,遭到了今文经学家的反对,于是,出现了今古文经之争。
王莽执政时,任用刘歆为国师,设立古文博士,古文经学发展起来,与今文经学相抗衡。
今古文经学除了在文字、训诂方面有别,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古文经学反对今文经学的“天人感应”说和谶纬说。
两汉之际的扬雄、桓谭、王充、张衡等都是支持或倾向于古文经学派的,东汉时马融、许慎也是古文经学派的代表人物。
两派代表着不同的思想倾向,其实质是官方经学与非官方经学之间的对立。
东汉末年至曹魏初年,两派趋于合流,今古文之争逐渐平息。
郑玄兼通古今文,他剔除谶纬学的糟粕,糅和各家学说,不拘泥于各家的“师法”、“家法”,重新注释诸经。
曹魏王肃注经也是兼通今古文不拘师法家法的。
今古文经学虽有争论,有师法、家法之别,但从几个主要思想家来说,如董仲舒、司马迁、扬雄、王充、王符、郑玄等,他们对于儒家人文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则是一脉相承的。
虽然在“天人关系”上有种种不同甚至于对立,但在王道政治和道德伦理学说方面却是基本一致的。
尤其是王充和董仲舒两个人,在天道观和天人关系上,王充固然颇多批评董仲舒之言,但在王道政治理论和道德思想方面,不仅肯定而且赞美董仲舒,认为董仲舒是继承并发扬孔子学说和事业的。
“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
”(《论衡.超奇篇》)在人性论方面,王充的《论衡.本性篇》载:“孟轲言人性善者,中人以上者也;孙卿言人性恶者,中人以下者也;扬雄言人性善恶混者,中人也。
若反经合道,则可以为教;尽性之理,则未也。
今古文经学之争
今古文经学之争2.今古文经学区别今古文经学根本区别,是西汉武帝时期所立的《五经》博士官学经学与非官学经学的对立,并且它们的主要差别并非全归于所依据的经书文本不同,而实在是由于彼此对于经书的解释不同,代表着不同的思想倾向。
具体而论,可分为所主经传文本不同、研究方法不同、学术思想不同、推尊宗主。
所主经传不同,主要体现在《春秋》《礼》二经上,即今文经学主《春秋公羊传》,而古文经学主《春秋左氏传》《周礼》。
研究方法不同。
今文经学注意到经书文字与作经书的圣人之意之间的矛盾关系,主张言不尽意,认为后学者可以通过言辞把握思想,但有不能拘泥于言辞,完全理解经书几乎不可能,董仲舒就说:“《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
”因此,他们注重经书中的微言大义和言外之意,力图从古代经典中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药方。
而古文经学主张言尽意,认为后学者可以通过对经书字词的理解得到其中的古帝王之道,所以特别重视文字、音韵、史料、制度的研究。
学术思想不同。
今文经学是为西汉大一统帝国以至整个中国古代宗法等级社会制定基本的指导思想,它是对先秦儒学的发展,也是对整个先秦诸子学和上古王官之学的融合。
而古文经学则是针对西汉末年的社会问题,通过回归三代官学的形式,对今文经学学术思想作出修正,使之顺应社会要求。
推尊宗主不同。
今文经学重视孔子在经学中的地位,按照《诗》《书》《礼》《易》《春秋》的顺序排列经书,并且认为这个顺序是按照难易程度排列的,越往后越难理解,也越高深。
而按照传统说法,《诗》《书》《礼》《易》皆为古帝王时代的产物,唯有《春秋》为孔子所作,这个顺序明显在抬高孔子。
还有一些今文学家则进一步神化孔子,封孔子为“素王”,取代秦王朝的地位,直接三代政统而下启刘汉王朝。
古文经学则不然,它按照《易》《书》《诗》《礼》《春秋》来排序,这个序列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这就大大降低了孔子在经学中的地位,而更推尊古代圣王。
争论。
昔唐虞既衰,而三代迭兴,圣帝明王,累起相袭,其道甚著。
略论汉代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
略论汉代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汉代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过程,揭示这一历史时期学术思想变迁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学术繁荣、思想活跃的时代,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是这一时期学术思想领域的重要事件。
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代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以及经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文章首先将对汉代今古文经学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区别和联系。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分别介绍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在汉代的发展状况和主要代表人物,分析它们之间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原因。
同时,文章还将探讨汉代今古文经学斗争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这一斗争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接着,文章将重点分析汉代今古文经学的融合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逐渐由对立走向融合,形成了新的学术思想和解释体系。
文章将详细探讨这一融合过程的具体表现,如经注的互释、经义的相互渗透等,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文章还将关注这一融合过程对汉代学术思想界的影响,如促进了学术思想的多元化和开放性等。
文章将对汉代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进行评价和总结。
通过对这一过程的分析和反思,我们可以认识到经学在汉代学术思想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今古文经学斗争与融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启示。
这一过程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变迁的重要视角和方法。
二、今古文经学的定义及其特点今古文经学,是中国汉代特有的经学现象,是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
今文经学指汉初由儒生口耳传授,并用当时流行的隶书写出的经籍;古文经学则指出现较晚,由古文字写成的经籍。
它们虽同为阐释儒家经典的学问,但在经书的来源、文字的解读、义理的阐释以及经典的传授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不同。
今文经学注重经典的实用性,强调经文的现实指导意义,其特点在于强调经文的直接解读和应用,对经文的解释往往结合当时的政治、社会实际,力图将儒家思想与现实政治相结合,为统治者提供治国理政的理论依据。
从经学诠释学看今古文经学之争
7 ・ 4
文学 ・ 言 语
从经学诠释学看今古文经学之争
徐 定懿 ( 复旦 大 学 中 国语 言 文 学 系 。 海 上 20 3 ) 04 3
摘 要 : 依经立义” “ 以“ 、 倚传现 义” 这两种经学诠释 学思路来 重新观 照刘歆立 古文经学 与经今 古文学 之争 , 以发现 : 可 所 谓“ ” 争 以及今 文经学、 古文经学的分歧 , 实是两种诠 释学思想之 间的互补。不论是今文 经学 的此 消还是古 文经学 的彼长 。 其 都 是 中国经 学诠 释学思想 的内在调 整与完善。 关键词 : 文经 学; 文经 学; 今 古 依经立义 ; 倚传 现义 ; 歆 刘 中图分类号 : 0 . I 62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2— 87(0 1 1 0 7 0 17 64 2 1 )0— 0 4— 2
争立古 文经 学与排斥今文经学 那么显而易见 。 台湾地区学者 江乾益对所 谓汉代经学仅 区分 为今 古文经 学的说法颇 为质疑 。他在 《 前汉 < 五经 > 鲁学之 形成及其 影 齐 响》 一书 中道 : 吾人颇 疑两汉经 学并无今 、 “ 古文之争 , 其有 之 者 。 ‘ 学’ ‘ 唯 今 与 古学 ’ 异耳 。观 《 之 汉书 ・ 文志》 ‘ 大 艺 以 存 体, 玩经 文 ’ 为古 之学 者 , 以 ‘ 而 后世 经传 ’ 为碎 义 逃难 之 之
同。 【 齐学 的驳 杂与鲁 学的纯谨形成 鲜明对 比 , ”9 而齐 学之 所 以能在西汉达到鼎盛 , 其原因一是 : 代制度 , 汉 王霸杂用 , 并未
学, 则两汉 经学之 ‘ 学 ’ 今 乃博 士学 官章 句之学 ,古学 ’ ‘ 宁不 谓 汉初 经师遗说 与先秦 旧书 乎?故后 汉古文 学之兴起 , 与其 视 为今 、 古文之争之结 果 , 莫如视其 为经学之求复古而得其实 也 , 复古则是复 鲁学之谨 笃 , 其 其名 为训诂 名物 , 而其实 则在 存《 五经 》 之大 体也 。此所 以论 齐 、 鲁学 之较 诸今 、 古文 能得 两 汉经学 之真实 也 , 岂不 然哉 ? 江 乾益认 为 , ” 与其 提今 古 文经学之别 , 不如 谈齐学 、 还 鲁学之异更能把握住汉代经学 的 实质 , 因为今 古之 划分本来就有值得 商榷 之处 。 综上, 我们所 提的今 古文经学 之争并 非沿用 以文 字区分 今古文 经学以求其 异 , 是严格 界定今 文经 学即是 明章旬 义 或 理、 古文经学就 是训故 。以刘歆 为切入 点来看视 汉代今 古文 经学之 争 , 是基 于刘歆在 汉代 经学史 上具 有的承 前启后 的 正 意义 , 以及他 通晓 多 经且 不拘 泥 于章 句义 理或 是训 故之 别 。 刘歆 之后 , 古文经学在东汉 日渐 彰显 , 诗》 以《 来讲 ,毛 诗》 《 渐
儒学史话:今文古文经学之争
儒学史话:今文古文经学之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是西汉末年形成的经学研究中的两个派别。
所谓“今文”和“古文”,最初只是指两种字体。
“今文”指的是汉代通行的隶书,“古文”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
传授经典的学者,所持底本是用战国时古字写的即为“古文家”,用隶书写的便是“今文家”。
“今文家”和“古文家”的相互对立,是从西汉哀帝时开始的。
成帝时,刘欲发现古文《春秋左氏传》,认为左丘明与孔子好恶相同并亲见孔子,故《春秋左氏传》比以后世口说为据的《公羊》、《穀梁》更为可信,于是引《左传》解释《春秋》。
哀帝建平元年(前6),刘歆又在今文诸经立于学官并置博士的情况下,作《移让太常博士书》,争立古文经传于学官。
但因为在西汉朝廷中,不仅担任教职的太常博士都是今文家,就连那些达官显宦也都是通过学今文经而得官的,因此,刘歆的要求遭到诸儒博士的反对,未能成功。
也因为此,才有派别含义的“古文”名称。
而“今文”则是由于古文家独树一帜,迫使原有经师结成一派之后,到东汉时才出现的名称,它是古文经师加给立于学官的经书、经说和经师的。
经今古文学之争虽始于西汉末年,但其争斗的高峰却在东汉。
而在这场斗争中,却是古文经学日益抬头,在民间流传甚广,并逐渐占据优势。
直至郑学起,经今古文才。
趋近混于一同。
到清末,以皮锡瑞、康有为为代表的今文经学,与以章太炎、刘师培为代表的古文经学,又形成了近代的今古文经学之争。
时起时伏的今文古文经学之争,影响到了二千年左右的不少学术领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在经书的字体、文字、篇章等形式上,在经书中重要的名物、制度、解说等内容上都不相同。
今文经学近于哲学,强调“经世致用”;古文经学近于史学,讲究考据。
在东汉,两者之间还有有神论与无神论、政治与学术的区别。
但从纯学术的观点来看,今文经说有异说,古文经学中也有异说,谁也不能算解释五经的权威,更不能说谁得了孔子的真传。
东汉时期,经今古文学的争论,其实质问题是谁是经学的正统和如何统一经学的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今古文经学派之争浅谈国学体用
近些年来国学之风甚热,但却多是世人为了装点门面所用。
由此怀念起了清末民初的两位经学大师,也就是大家都熟知的“二叔”——余杭章太炎先生和仪征刘师培先生,这两位先生一位来自浙江,一位来自江苏,而同时也受皖派朴学的影响,可以说,他们代表了中国近代文化鼎足而立的三省(安徽,浙江,江苏)经学之最高峰。
章先生年轻时入诂精经舍从晚清著名经学大师俞樾治学,仪征刘家以四代人疏证一部《左传》闻名,可谓是家学渊源。
相信由这两位具有代表性和很大影响力的经学大师入手更加能够看出今日国学的价值和体用关系。
今古文经之争,始于汉朝而亡于清末,在过去的研究以及很多学者都清楚今古文学派之间的区别,即今文学派在讲经的时候比较注重经文中的“微言大义”,他们甚至把经学和阴阳五行相附会,把经书说得神乎其神。
而古文学派则更加偏向于对经中的文字进行训诂;在汉朝的时候,今文经学家在解经时常掺杂谶语这样的迷信以力求能够符合统治阶级的喜好。
而古文学派虽然还是对于儒家以及“天子”之说的神学色彩带有着盲目的崇拜,但却反对今文家的迷信,而注重实学。
而章刘两位先生一致的认为今古文经的区别只在文字上,章太炎先生讲学时提出,焚书之后,到了汉朝时期的秦末遗老能够凭借着记忆复述出来的《六经》用当代语言记出叫做今文,而秦时读书人偷偷藏在山崖,夹壁之中的古时原本叫做古文,两者其实也就是相同的书今版古版的区别而已。
只是篇幅也有了差异,再到后来两家的主张从根本上又有了不同,所以就开始了争端。
这样的观点和刘师培先生1906年左右在《国粹学报》上发表的《汉代古文学辩诬》之中是一样的,刘先生在文章中说:“今文古文为汉儒之恒言,犹今日所谓旧板书新板书也。
汉代之所谓古文经,乃秦代之时,未易古文为秦文者。
其故本至汉犹存。
”相比较几千年来的无谓争执,刘先生主张辨明其同出一源,这也是近代经学家能够不被门户之见所束缚,从而集大成的原因之一吧!
但是两派之间的争执却也并非一无是处,历朝历代今古文学派名家辈出,刘韵、许慎、张苍,贾谊,马融等等。
他们的学术,不仅仅影响了中国的政治走向,也带动了中国的文字训诂学,考古学。
最大的继承和发扬者,也就是宋明理学家以及乾嘉学派诸老。
写到这里,就开始牵涉到今日国学的价值问题了。
在过去的学习之中,我一直认为相比较古文家的务实与博学,今文学家走的,是一条哗众取宠的道路,他们所主张的“微言大义”也只是一种对于经典的臆想和胡乱的揣测,但是乾嘉学派带来的学术与政治分离的问题却又重新引起了我的注意。
众所周知,乾嘉学派常常标榜为“汉学”而讳言经世致用,以求与宋学相对立,朴学开创者之一顾炎武多次强调“士当以器识为先”,可是到了乾嘉时期却将此抛在了脑后,顾与黄宗羲等人反思明朝灭亡的种种原因,由此得出了学术经世的结论,可是他们的学术方法被乾嘉学派继承了可是这样一个最基本,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理论核心却并没有被继承,可能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被大力的批判为误国之学也与其脱不了干系。
乾嘉学派,一直痴迷于考据学,训诂学,渐渐迷失了道路,造成的种种社会问题无可避免,回到过去的宋学再看,就明白了。
宋学主要的就是义理的倾向,其实根据陈寅恪的研究,发现宋学其实是“采佛理之精粹,以之注解四书五经,名则阐明古学,实则吸收异教”。
宋学所主张的依据个人对经典言外之意的领会也是来自于佛家提倡的“悟”。
可是今古文两派到了晚清逐渐就又变成了今文家占据上风,反而又造成了矫枉过正的毛病,康有为等人甚至认为古文都是刘韵所伪造的,这不得不说是这位“南海圣人”闹出的最大的笑话。
今天我们常常在学习的过程中突然觉得国学可能并不能带来什么价值,其实这样的思想还来源于对国学的惘然无知。
今文学派一直将思想与政治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在经典之中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是值得我们今人学习的。
学术的研究应该能够符合社会的变迁,发展,进步。
不得不说,古文家所存在的问题最大的就是学问有余而能力不足,更加偏属于赵括一类的人。
古文派的学术研究严重的缺乏历史的进化观念,刘师培先生认为传统的学术研究中存在着两个很大的问题,其一就是有着将学术研究变为纯粹考据的倾向,其二就是传统学术研究者缺乏在原理与方法上的自觉,第一个问题是针对古文家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就是针对今文家提出的,古文家研究经典,却往往考古不知今,纯粹无用之学。
宋明理学家空谈性命道德论,却缺乏方法论作为理论基础。
所以在解释儒家经典时“不轨家法,悉凭己意所欲,出以空理相矜”。
近代经学的研究者,虽然在乾嘉学派之后逐渐走向下坡,但是依旧出来了一些甚于古人的大家,而偏于今文家如梁启超,信奉古文家如章太炎,都逐渐开始整理今古文经学的发展,也将中国的经典学习与西方的民主革命联系在一起。
近代中国,为了拯救传统学术,一帮具有精深学问和先见之明的学者,组成了国粹派,但是在不断爆发的战争以及改革中,他们的思想日益消沉,此时章太炎先生仍旧坚持了以中国之学术主要为儒家思想来拯救中国之命运。
这暗暗与辜鸿铭先生的唯有儒家思想才能够救中国的思想相契合。
回头看今日的中国,依旧尊奉儒家,可见大师们的思想仍旧是正确的。
今天或许我们依旧会面对着国学体用论的问题,过去的中国人也面临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还是“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抉择,但是无可争议的一点就是,国学的学习必然要带入到社会生活中,今日的世界,已经不再是军事就能够决定一切的时候,也不是经济,政治等任何一个方面能够决定的,最重要的,是要发展期本国的文化,是要有着本国特色的文化。
所以国学,也就是一国固有之学术,也就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总和,终于到了用武之地了。
郭展源
201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