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学习法
数学家的故事:华罗庚的勤奋学习

数学家的故事:华罗庚的勤奋学习
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的一个普通家庭。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华罗庚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
然而,他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天赋,通过自学成为了一名杰出的数学家。
华罗庚小时候并不聪明,被同学们戏称为“呆子”。
然而,他从小就非常勤奋,对数学充满了热爱。
他每天都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学习和研究数学,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他曾经说过:“勤奋就是我的天赋。
”
在中学时期,华罗庚遇到了一位数学老师王维克,他非常欣赏华罗庚的数学天赋,并给予了他很多指导和帮助。
在老师的鼓励下,华罗庚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并在19岁时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数学论文。
然而,华罗庚的求学之路并不顺利。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无法支付去国外留学的费用。
于是,他决定在国内自学数学,并逐渐成为了一名备受尊敬的数学家。
他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中国数学界赢得了荣誉。
华罗庚的勤奋和毅力值得我们学习。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坚持不懈、勇于探索,我们就能克服困难、创造奇迹。
这个故事展现了华罗庚对数学的热爱和勤奋精神,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
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辅导教程

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辅导教程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辅导教程是一套面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辅助材料,由数学教育专家华罗庚先生亲自编辑,旨在帮助小学生建立坚实的数学基础,提高他们的数学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以下是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1. 学前准备在开始正式的数学学习之前,教程会先帮助孩子建立起对数学的兴趣和基础。
通过丰富多样的游戏、趣味解谜等,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触数学概念,培养主动学习的意愿和好奇心。
2. 数学概念的引入教程会通过清晰简洁的语言,引入各个数学概念。
例如在介绍数学运算时,会使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孩子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运算的含义和规则。
同时,在概念引入的过程中也适当提醒孩子一些易混淆的知识点,帮助他们避免犯常见错误。
3. 解题思路和方法教程会详细介绍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包括列式方法、逻辑推理等。
其中,列式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思维方式,通过将问题转化为代数方程,帮助孩子理清思路、解决问题。
通过大量的例题分析和练习,让孩子逐渐熟悉和掌握这些方法。
4. 过程与答案的分析教程不仅提供问题的答案,还会详细分析解题过程,让孩子了解解题的思路和步骤。
通过分析,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同时,分析过程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 习题和练习教程中提供了大量的习题和练习,涵盖不同难度和题型的题目。
通过练习,孩子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同时,练习题的设计也会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让他们在解决问题中得到更多的锻炼。
6. 错题整理和反思教程鼓励孩子整理和记录错题,以便于他们在后续的学习中进行反思和复习。
通过对错题的整理和反思,孩子可以找到自己的薄弱点,及时进行补充学习,提高数学水平。
7. 考试技巧和应试策略教程在最后的章节中,会给予孩子一些考试技巧和应试策略的指导。
比如对于选择题的解题技巧、如何合理安排答题时间等。
这些技巧和策略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考试,提高解题效率。
华罗庚谈数学学习方法

华罗庚谈数学学习方法华罗庚(1910年-1982年)是中国数学家、教育家,被称为中国的数学奇才。
他在数学研究和教育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对数学学习方法提出了宝贵的经验。
他认为数学学习应注重培养兴趣、理解概念、勤于实践和创新思维。
下面我将从这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华罗庚的数学学习方法。
首先,华罗庚认为数学学习的第一步是培养兴趣。
他指出,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和探索的学科,而兴趣是促使人们投入思考和探索的动力。
他鼓励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要发现其中的美丽和乐趣,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
他提倡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其次,华罗庚认为数学学习要注重理解概念。
对于华罗庚来说,数学不仅仅是一系列的公式和定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世界观。
他强调学生要通过思考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他主张数学学习应该贴近实际生活,通过具体的例子和问题来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他倡导理解型学习,即通过深入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来掌握数学知识,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记忆公式和定理。
第三,华罗庚强调数学学习要勤于实践。
他认为数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和练习才能真正掌握数学。
他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数学实验和推导,通过实践来发现数学规律和解决问题。
他说:“数学学习涉及到探究性认知和创造性思维,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的本质。
”因此,他主张学生要多做习题、解决实际问题,并且要注重分析和总结经验,从中得到更深刻的理解和启发。
最后,华罗庚强调数学学习要培养创新思维。
他认为数学是一门富有创造性的学科,数学家需要具备创新和发现的能力。
他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创新并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
他指出:“数学学习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和应试。
”他认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年级数学下册《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案、教学设计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主动收集、整理、分析数学史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评价与反馈: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新课的导入阶段,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华罗庚的画像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这位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同时,通过讲述华罗庚的生平事迹,如他如何克服困难,在数学领域取得辉煌成就,激发学生对数学家的敬仰之情,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此外,学生在团队协作、自主探究等方面已有一定经验,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教师及时指导。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华罗庚的数学成就,如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等,并能运用这些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3.小组合作,探讨华罗庚的数学成就背后的思想和方法,分析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每组撰写一篇探讨报告,不少于500字。
4.学生自主查找与华罗庚相关的数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尝试解决。将研究过程和结果整理成一篇小论文,不少于400字。
5.家长协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华罗庚的数学方法解决,并记录解题过程。每周至少完成一个实例,为期一个月。
语文版高三语文选修《自学成才的数学大师华罗庚》教案及教学反思

语文版高三语文选修《自学成才的数学大师华罗庚》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任务1.教学目的本篇教育教学案以自学成才的数学大师华罗庚为文本,帮助学生认识华罗庚这位伟大的数学家,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加强学生的实践与探究精神,培养其终身学习和生命成长的能力。
2.教学内容•阅读《自学成才的数学大师华罗庚》一文•分析文章中华罗庚的成功因素并进行讨论•探究自学学习方法并体验自学•完成课前预习、听课笔记、课后作业等任务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华罗庚的自学小传,了解其成功的原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学能力。
教学难点: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和深度,学生的兴趣引导等方面。
二、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通过一系列问题导引学生深入探寻自学、华罗庚等方面的内容。
•组织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自学和成功的原因,并与其他组交流交流。
•视频欣赏法:观看华罗庚的相关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PBL(问题驱动式学习)方法:通过教师提出问题或发布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学习活动。
三、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一段标志性的音乐或诗朗诵等方式起到启发学生兴趣的作用,然后通过一段问题来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问题:你们有没有遇到过想学习什么,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学习的情况呢?2.阅读文本学生可以先快速阅读本文,列出问题,并通过问题导学法的方式进行反馈和讨论。
问题:华罗庚从少年时代开始就是一位自学成才的数学天才,那么,他是如何成功的呢?他具备了哪些方面的能力?3.分组讨论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分组讨论新学的知识点,并思考如何运用自学成才的思想。
问题:为什么说自学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学习方式呢?自学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成功一个人学习的要素是什么?4.集体讨论学生分组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进行评估和反思。
5.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成员在小组内部展示总结,其他小组成员提出问题或批评意见,并进行讨论。
6.总结教师介绍一些总结性的观点,并帮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总结和归纳,巩固学习内容。
《华罗庚》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华罗庚》教案范文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九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华罗庚的生平和主要成就;(2)掌握课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式;(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对华罗庚的精神品质进行评价;(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为国家发展作贡献;(2)学习华罗庚的爱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3)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华罗庚的生平和主要成就;(2)课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式;(3)对华罗庚的精神品质的评价。
2. 教学难点:(1)华罗庚在数学领域的贡献;(2)如何评价华罗庚的爱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华罗庚的纪录片,让学生对其有所了解;(2)引导学生回顾数学发展史,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华罗庚的生平和主要成就;(2)让学生勾画出课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式,进行简要解释。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华罗庚在数学领域的贡献有哪些?(2)全班交流:分享各组讨论成果,总结华罗庚的数学成就;(3)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华罗庚的贡献。
4. 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探讨:华罗庚的精神品质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2)学生分享: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以及如何为实现目标努力;(3)教师总结:强调学习华罗庚的爱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对华罗庚的生平进行简要介绍;2. 选取课文中一个重要词语或句式,进行深入解释和分析;3. 写一篇关于华罗庚的作文,可以从他的成就、精神品质等方面入手。
六、教学过程5. 课文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解答学生疑问;(2)重点分析华罗庚的数学成就,如“华氏定理”、“华罗庚不等式”等;(3)引导学生理解华罗庚在数学领域的地位和影响。
华罗庚自学的方法

华罗庚自学的方法华罗庚,那可是数学界的传奇人物啊!他的自学方法,那可真是厉害得很呢!咱就说,学习这事儿,就像爬山,得一步一步来,还得找对路。
华罗庚他老人家就特别会找路。
他呀,首先特别爱读书。
那可不是随便翻翻,那是一字一句地钻研,就跟寻宝似的。
一本书,他能翻来覆去看好多遍,每一遍都有新发现。
咱普通人读书,可能看完就忘,可他不,他能把书里的知识都吃进去,消化掉,变成自己的东西。
这就好比吃饭,咱得细嚼慢咽,才能吸收营养,对吧?然后呢,他善于思考。
遇到问题,不轻易放过,非得打破砂锅问到底。
这就跟咱遇到难题,不能说哎呀太难了,就不管了。
华罗庚可不会,他会一直琢磨,直到想明白为止。
这就像解一道很难的谜题,你得有耐心,有毅力,才能找到答案。
还有啊,他会总结归纳。
学了一堆知识,要是不整理,那不就乱成一团麻了嘛。
他会把知识有条理地整理出来,就像把乱七八糟的线理清楚一样。
这样,要用的时候,就能一下子找到,多方便!他也不怕吃苦。
自学可不是轻松的事儿,那得下苦功夫。
就像跑步,一开始跑肯定累,可坚持下去,就能越跑越轻松。
华罗庚就是这样,不管遇到啥困难,都不退缩。
咱普通人要是能学到华罗庚自学方法的一点皮毛,那学习成绩不得蹭蹭往上涨啊!你想想,要是咱也像他那样爱读书、会思考、能总结、不怕苦,那还有啥学不会的呢?学习这条路,没有捷径,可华罗庚的自学方法就是那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咱要是能跟着这盏灯走,还怕走不到成功的彼岸吗?咱不能光羡慕人家华罗庚厉害,得学学人家是咋做到的。
读书的时候多用点心,遇到问题别轻易放弃,学完了知识好好整理整理。
就这么简单,咱也能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别再找借口说自己学不会啦,看看华罗庚,人家条件那么艰苦都能自学成才,咱有啥不行的?赶紧行动起来吧,用华罗庚的自学方法,开启咱自己的学习之旅,说不定下一个华罗庚就是你呢!加油吧!。
华罗庚的读书方法

华罗庚的读书方法一代数学天才的学习方法,值得所有人学习对于他来说,数学就是他的生命的一部分。
华罗庚先生从小就爱思考,完成小学和初中的学业后,因家境贫寒辍学。
辍学之后,他在家一边帮父亲料理杂货铺,一边学习。
五年时间,他自学完成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课程。
只有初中文凭的他,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布了一篇*,却轰动了整个数学界。
清华大学了解到他的才华后,破格让他进入清华图书馆担任管理员,最后成为讲师。
出国留学后,回归祖国,为国家数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学历如此低的华罗庚,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数学天才的道路。
总的来说,和这三个方法分不开01 坚持不懈,就已经是成功的第一步对于辍学的学生来说,大多数人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放弃。
专注地去打工,赚钱,或者帮家里干活。
华罗庚从一开始就不一样,即使在干活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数学梦。
无论做什么事,坚持,就已经超越了大部分人。
在古希腊的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
苏格拉底是当时伟大的教育家和哲学家。
开学第一天,他对所有学生说:"今天,我们只学一样东西,就是把胳膊尽量往前抬,如何再尽量往后甩。
学会以后,从今天开始,每天你们都要把它做100遍。
"学生们都不置可否。
10天后,苏格拉底问:"谁还在坚持做那个甩手动作?"大概百分之80的学生举起了手。
20天后,苏格拉底又问,这次只有百分之50的学生举起了手。
三个月后,苏格拉底再问,就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
这个人就是以后古希腊的另一位哲学家——柏拉图。
无论对于学习还是工作而言,长久地坚持一件事情,你就已经成为佼佼者。
高考状元之所以成为高考状元,是因为他们长期坚持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规律。
学习好的同学,每天都会坚持学习,分析,做题。
要想学习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长久地坚持才能换回辉煌的成绩。
俗话说:生活会辜负坚持的人,但是不会辜负一直坚持的人。
不要因为暂时的失败而放弃,只要坚持,就一定能看到进步的曙光。
华罗庚独立思考的素材

华罗庚独立思考的素材
华罗庚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他以其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思维方式闻名于世。
以下是一些可以激发独立思考的素材,希望能在您的学习和工作中提供帮助。
1. 提出新问题:华罗庚在数学研究中常常能够提出独特的问题,这成为了他创新思考的起点。
在学习或工作中,我们也可以尝试提出一些新颖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寻找创新的可能性。
2. 探索多元思维:华罗庚善于综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并将它们应用到数学领域。
多元思维可以帮助我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合,产生创新的思考结果。
3. 积极主动学习:华罗庚对知识的渴求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他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也应该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主动获取新知识,不断提升自我。
4. 批判性思维:华罗庚在研究中善于思考问题本质,进行批判性思考。
这种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5. 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华罗庚在研究中常常能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
这要求我们具备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6. 锻炼实践能力:除了理论研究,华罗庚还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能力的提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通过实践中的观察和反思,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华罗庚是一位积极探索、独立思考的数学家,他的学术思想和方法对于我们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具有启发意义。
希望以上素材能够帮助您在学习和工作中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迈向更高的成就。
华罗庚学习法

华罗庚学习法我国近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是从自学开始,而后走上成才之路的.他的学习经验之一,就是“设想阅读学习法”.他勉励青年们要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他说,应当怎样学会学习呢?我觉得,在学习书本上的每一个问题、每一章节的时候,首先应该不只看到书面上,而且应当看到书背后的东西.对书本的某些原理、定律、公式,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应记住它的结论,懂得它的原理,而且还应该设想一下人家怎样想出来的,经过多少曲折,攻破多少关键,才得出这个结论的.同时还不妨进一步设想一下,如果书本上没有做出结论,我自己设身处地,应该怎样去得出这个结论.这就是说,读书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要懂得结论,而且还要了解结论是怎样来的.一般人学习容易犯急躁的毛病,拿起一本书,几下子就看完了,实际上并没有读懂,应用的时候才发现吃了夹生饭,不能运用自如.学习应该象华罗庚所说的那样,多做几个设想,深追穷搜,找出书“背后”的东西.这样学习虽然慢些,但却能收到良好的实效.华罗庚还提倡学习要有两个过程:一个是“由薄到厚”的过程,另一个就是“由厚到薄”的过程.前者指的是学习要积少成多,循序渐进,这仅仅是学习过程的第一步.如果仅停留在这个阶段,学习就不会有大的进步.重要的是第二步,即在“由薄到厚”的基础上,必须再返过来,“由厚到薄”.那么,如何将“厚”书读“薄”呢?华罗庚的体会是:“在对书中每一个问题都经过细嚼慢咽、真正懂得之后,就需要进一步把全书各部分内容连串起来理解,加以融会贯通,从而弄清楚什么是书中的主要问题以及各个问题之间的关系.这样,我们就能抓住统帅全书的基本线索,贯穿全书的精神实质.”这就是说,必须站得高一点,对所读的书的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综合,把原来很厚的一本书提炼成几组公式、几个原则、几种方法,等等.这样一来,既高度概括总结了全书的精典内容,又便于识记本书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对学问有比较透彻地了解.华罗庚的这种方法经实践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我非常欣赏,经常给我的学生介绍推广.实际上,逐步积累就是由薄到厚的过程,归纳整理是由厚到薄的过程,这一步非常关键,而往往被同学们所忽视.我发现能独立完成由厚到薄的学生是极少数.我把高中全部数学课本上的主要知识归纳成了一本“高中数学基础知识汇编”,共32开68页,相当于课本的30页.看,文理都包括在内10本课本共1000余页,还加了不少课本上没有的规律总结,整理后也不过才30多页.这样不是好记得多吗?该小册子即将随我的那本高考总复习书《高考数学轻松突破120分》一起出版。
“小学数学家故事华罗庚”教案讲义

“小学数学家故事华罗庚”教案讲义教案讲义:小学数学家故事华罗庚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学家华罗庚的生平和贡献。
2.探讨华罗庚的数学思维和解题方法。
3.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教学重点1.能够了解华罗庚的生平和贡献。
2.能够掌握华罗庚的数学思维和解题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华罗庚的数学思维和解题方法。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投影仪2.华罗庚的相关资料和图片3.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课题(5分钟)1.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一些数学题目,让学生思考如何解答。
2.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有时候并不只有一种解法,华罗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Step 2 学习华罗庚的生平和贡献(15分钟)1.介绍华罗庚的生平和贡献,包括其成长背景、学习经历和数学研究成果等。
2.利用教学课件和图片展示华罗庚的重要研究成果,如他提出的一次不等式、华罗庚猜想等。
3.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华罗庚的贡献对数学有何影响。
Step 3 探讨华罗庚的数学思维和解题方法(3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一些华罗庚的经典问题和解题方法,如华罗庚求解一次不等式的方法。
2.分组讨论,学生针对不同的问题,尝试运用华罗庚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方法进行解答。
3.结合学生的解答,引导学生发现华罗庚的解法与传统解法有何不同之处,以及可能的优势和不足。
Step 4 深化认识华罗庚的数学思维(20分钟)1.利用教学课件展示华罗庚解决数学问题的步骤和思维过程。
2.引领学生观察和思考华罗庚在解决问题时的一些特点,如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发散思维等。
3.培养学生深入思考数学问题和运用数学方法的能力。
Step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1.总结华罗庚的数学思维和解题方法,以及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启示。
2.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要保持对数学的兴趣,发展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结,记录下自己对华罗庚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华罗庚的生平和贡献,帮助学生了解到数学不仅是一个抽象的学科,更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而华罗庚作为中国的数学家,通过他的努力和贡献,开拓了中国数学的新天地。
华罗庚总结的数学学习方法

华罗庚总结的数学学习方法难!有人说数学难!是否难于上青天?但时至今日,人们已能在月上徘徊,空间漫步。
人类是不满足于现在,从“难”走向更难,要向宇宙空间飞去!实那么上,有志者天下无难事,畏难者寸步不敢移,就登天来说:九十九难中,数学仅算其一难,但却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从牛顿力学开始就为计算卫星轨道写下了方程。
牛顿以前,算星球轨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确实很难。
有了万有引力定律,至今人造卫星的计算早已不在话下。
时代开展了,难的不难了,人类总是不畏攀登,一步一个脚印,后人踏着前人的脚印前进。
当然一步登天难,三百年来一步一步,一代一代地前进,今天不是已初见成效了吗?就数学来说,也是如此。
要想一步登天万难,但步步踏实,何难之有,君不见,自古失足坠崖者,都是一步落空人。
烦!有人说数学烦!是否烦过千头万绪、相关相联的人类经济活动。
要钢!练钢要矿石,要煤要焦要电力,建炼钢炉本身还要钢,一要炉砖,即使有了原料,还要运得来,成品还要出得去,销得了。
在生产矿石的时候又要挖掘机(钢做的),电力(烧煤的),木材(支撑圹道用的),修铁路又要钢轨、枕木、机车头,等等。
一着出错,全盘牵连,一步,全队窝工。
这么复杂的系统,岂是说空话就可以找得出头绪来的。
不!一个不小心的决策,就会使比例失调,顾此失彼,捉襟见肘,甚至于造成灾难,但不怕烦,善御烦,搞得得法,便能收其左右逢源,稳步速见之率。
这样的烦,是否比数学的习题要烦些?烦得多了!但御烦之道也少不了数学这一个助手,特别是有了近代的电子技术,助手更能发挥作用。
但机器毕竟是机器,它们会的,都是人类已经会的。
真正的主人还是有创造性的善驾驭这些机器的人,学好数学是其一个重要的环节。
板,死板高中生物!有人说数学太死板了!一点儿趣味都没有!然!把数学看成是公式的堆积,把定理作为该背诵的教条,把讲讲解成为形式逻辑的推演,把考试弄成为死记硬背按标准答案不敢越雷池一步地生搬硬套,这样的情况岂能不死不板不僵化!僵化是科学的大敌,是社会开展的大敌。
如何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8篇)

如何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8篇)一段忙碌又充实的学习生活告一段落了,想必你学习了很多新学习方法,这时候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写学习总结了。
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如何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8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数学学习方法篇一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勤奋”,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1.复习一定要做到勤勤动手:做题不要看,一定要算,不会的知识点写下来,记在笔记本上。
勤动口:不会的有疑问的一定要问老师,时间不等人,在没有时间可以浪费。
而且学会与同学讨论问题。
勤动耳:老师讲的复习课一定要听,不要认为这道题会,老师讲就可以溜号,须知温故可知新。
勤动脑:善于思考问题,积极思考问题,吸收、储存信息勤动腿:不要参加过于激烈的运动,防止受伤影响学习,但要运动,每天慢跑30分钟即可,报至状态。
2.初中数学复习还要强调两个要点:一要:动手,二要:动脑。
动手就是多实践,多做题,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同学就是题不离手,这两个要点大家要记住并且要坚持住。
动脑又动手,才能地发挥大脑的效率。
这也是老师的经验。
3.用心做到三个一遍上课要认真听一遍:听老师讲的方法知识等。
动手算一遍:按照老师的思路算一遍看看是否融会贯通。
认真想一遍:想想为什么这么做题,考的哪个知识。
4.重视简单的学习过程读好一本教科书它是教学、中考的主要依据;记好一本笔记方法知识是教师多年经验的结晶,每人自己准备一本错题集;做好做净一本习题集它是使知识拓宽;这些看似平凡简单,但是确实老师亲身的体验,用心观察我们的中考、高考状元,其实他们每天重复的不就是老师刚刚说的吗?没有宝典神功,只有普普通通。
最最难能可贵的是坚持。
资源可以的话,找几套往届的期末考试题,是自己县区的,其他县区也可以(考点差不多一样的),在规定时间内,摸摸底,熟悉每个章节考的的题型,练练自己的做题效率。
很多同学第一次做练习出错,如果不及时纠正、反思,而仅仅是把答案改正,那么他没有真正地弄明白自己到底错在什么地方,也就没弄明白如何应用这部分知识,最终会导致在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一错再错。
正确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

他 的学 习经 验 之 一 。 是 “ 想 阅读 就 设
学 习法 ” 他 勉 励 青年 们 要 不 断地 学 . 习, 勤奋地 学 习 , 创造 性地学 习. 他说 :应 当怎样 学 会学 习 呢? “ 我
法也 不 可 能 适合 所 有 的人 .比如 , 我
正确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
O 王金 战
学 习要讲 究方法 .正确 的方法 可
识 难 点 .要 么是 突 破 某 一 重要 的方
华罗庚学习法
我 国 近代 著 名 数 学 家 华 罗 庚 是
从 自学 开 始 .而后 走 上 成 才之 路 的 .
以通 过 自我摸 索 获得 . 更 多 的是 从 而
学 习有 两个 过 程 : 一个 是 “ 由薄 到厚 ” 过程 。 一个 就 是 “ 的 另 由厚 到 薄 ” 过 程 .前 者 讲 的 是 逐 步 积 累 的过 程 , 后 者 强 调 归 纳 的 而
整理.
解题 就学好 数学 .那是 天方 夜谭 .只 有 通过 解题 . 才 能真 正领会 和 学到 你
来 的. ”一 般人 学 习 容易 犯 急 躁 的毛
总结 , 本 书 一 总 结 , 每 总结 的主 要
方法 是 摘取 典型 内容 、典 型方 法 , 使
学 习的 内容条理 化 、结 构化 .回顾和
总结 对 于 在 头 脑 中建 立 知识 的永 久
记 忆是 十分重 要 的.
病 , 起一 本 书 , 下 子就 看完 了 , 拿 几 实
8
的人 . 回顾 和 总结 是解 决遗 忘 问题 的
最好 的方法.回顾 需要 天天 做 ,回顾 的方法 主要 是 看 和想 ; 结可 以每 章 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志向远大。华罗庚说:“每个青年应当树立起雄心壮志,以蓬勃的朝气,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敢于学习,敢于创造,敢于继往开来,敢于做些史无前例的大事业。”有了远大志向,有了雄心壮志,人的学习才会有动力,乐此不倦。
四、踏踏实实。华罗庚说:“学习必须踏实,不能踏空一步,踏空一步就要付出重补的代价;踏空多步,补不胜补,就会全部泄气。”他还认为踏了空,就赶紧补,补补永远是个洞,补上就好了,就纠正了一个缺点,走起来就更踏实了,稳健了。
五、打好基础。华罗庚说:“基础越厚,越牢固,对今后的学习就越有利,越容易登高峰,攻尖端”。打好基础就是对于一切基本的知识,如概念、定理、法则、公式、符号等学深学透,融会贯通,否则,不要急于看学力所不能及的偏题、怪题和难题。
九、班门弄斧。“弄斧到班门,下棋找高手”,这是华罗庚常说的一句话。他认为,怕与强者较量,专与弱者比试,即使天天赢,又有何益呢?所以,为了进步,不要怕暴露自己的弱点,不要怕出丑,不要惧失败,要敢于向权威挑战竞争。
十、持之以恒。华罗庚说:“失败是经常的,而成功知识少量的。”科学家丢到废纸篓里的东西要比正式发表的东西多得多。所以,搞科学、做学问不要怕困难、怕失败,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毅力,持之以恒,百战不殆。到了晚年,华罗庚还这样自勉“树老怕空,人老怕松;不空不松,从严以终”。
二、老老实实。华罗庚说:“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搞科学研究工作就要采取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有半点虚假浮夸。不知就不知,不懂就不懂,不懂的不要装懂,而且还要追下去,不懂,不懂在什么地方;懂,懂在什么地方。”他反对那种华而不实、脆而不坚的学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切忌浮躁。
三、制定计划。华罗庚强调,青年人只有雄心壮志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实现这个雄心壮志的周密计划。要安排好实施步骤,步步逼近目标。他认为雄心壮志与空想的不同之处就在于雄心壮志是有周密计划的,并在实施计划过程中经常检查计划落实情况。
六、循序渐进。华罗庚认为,科学和学习是实事求是的东西,急于求成不行, 走好第二步,必须坚实地走好第一步。否则,吃夹生饭,似懂非懂,势必弄巧反拙。华罗庚还提倡学习要有两个过程:一个是“由薄到厚”的过程,另一个就是“由厚到薄”的过程.前者指的是学习要积少成多,循序渐进,这仅仅是学习过程的第一步.如果仅停留在这个阶段,学习就不会有大的进步.重要的是第二步,即在“由薄到厚”的基础上,必须再返过来,“由厚到薄”。
七、独立思考。华罗庚读书学习,经常这样想:这一道题,书上是怎样做的,我能不能用另一种方法做出来?还能不能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解答呢?他认为,只有通过独立认真的思考,才能真正理解知识,抓住知识的关键点,才会有所收获。
八、学会自学。学会自学就是养成独立学习、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华罗庚认为:“学会读书与学得必要的专业知识是同等重要的”,一定要养成自学的好习惯,切实培养自学的能力,只有这样,才会终生学习,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