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大气1 大气受热过程 课件
合集下载
《大气受热过程》PPT课件
1008
空的风向
1010
44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2、地转偏向力对风向的影响
• 在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二力 的作用下,高空大气的风向最终与等 压线平行
• 风压定律:
(百帕)
气 压
背风而立
1002 1004
梯 (低)
度 力
风向
低压在左 高压在右
1006 1008 1010
地转偏向力
(高)
45
在平直的等压线图中绘出北半球近地面 A、B两种气压状况下各点的风向
1002百帕
1000百帕
1000百帕 1002百帕
A
B
水平气压梯度力
实际风向
49
在弯曲的等压线图中绘出北半球近地面 A、B两种气压状况下各点的风向
1002百帕 1000百帕
1000百帕 1002百帕
A
水平气压梯度力
50
B
实际风向
在闭合成圆的等压线图中绘出北半球近地 面A、B两种气压状况下各点的风向
1010
1020
40
1030
水平气压梯度力
•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 大小:与气压梯度成正比
• 特点: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
越大,风速越大
(hPa)
1010
1020
41
1030
1、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风向
•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空气水平运动
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 大气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风向
哪种说法正确?
21
1、注意观察烟雾飘动的方向
2、把烟雾飘动的轨迹画在纸上
22
人教版必修一2.1 《大气的受热过程》课件(共23张PPT)-专业PPT文档
由于青藏高原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头 上太阳辐射强。同时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也弱,所以脚下温度低。
谢谢聆听!
23
紫 外 线
可见光可见光
红 外 线
高 层 大 气
平 流
O3
层
可 见 光
大气的上界
对 流
CO2 、水汽
层
1、哪些大气成分 具有吸收作用?
2、大气吸收具 有什么特性?
3、大气直接吸 收的太阳辐射能量 很多吗?
太
北极
阳 光
赤道
南极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在不同纬度是否一样?
大 气
圈
提示:从路程、面积比较单位面积获得能量的多少。 阳 光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 阳 辐 射
大气上界
大
太
气
阳
削
辐
弱
射
大
气
吸
地
收
面
辐
射
地
面
大 气 辐大 射气
逆 辐 射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探究月球表面热状况
大气上界
太
大
阳
气
辐
辐
射
地
射
面
辐
射
地球
太
月
阳
面
辐
辐
射
射
月球
学以致用-----解释现象:
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 以及阴天,天空为什么仍是明亮的?
月球老弟:你光着 身子感觉怎么样?
地球大哥:我难受啊,白天热
到127℃,夜晚冷到-183℃。
探究活动:
大气上界
反射
100
散射 吸收
谢谢聆听!
23
紫 外 线
可见光可见光
红 外 线
高 层 大 气
平 流
O3
层
可 见 光
大气的上界
对 流
CO2 、水汽
层
1、哪些大气成分 具有吸收作用?
2、大气吸收具 有什么特性?
3、大气直接吸 收的太阳辐射能量 很多吗?
太
北极
阳 光
赤道
南极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在不同纬度是否一样?
大 气
圈
提示:从路程、面积比较单位面积获得能量的多少。 阳 光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 阳 辐 射
大气上界
大
太
气
阳
削
辐
弱
射
大
气
吸
地
收
面
辐
射
地
面
大 气 辐大 射气
逆 辐 射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探究月球表面热状况
大气上界
太
大
阳
气
辐
辐
射
地
射
面
辐
射
地球
太
月
阳
面
辐
辐
射
射
月球
学以致用-----解释现象:
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 以及阴天,天空为什么仍是明亮的?
月球老弟:你光着 身子感觉怎么样?
地球大哥:我难受啊,白天热
到127℃,夜晚冷到-183℃。
探究活动:
大气上界
反射
100
散射 吸收
人教版必修一2.1大气受热过程(共47张PPT)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烟雾防冻
Smoke Antifreeze
2、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 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
• 深秋利用烟雾防霜冻
果园铺沙
Orchard sanding
• 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 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1、青藏高原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
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晴天多,大气削弱作用少.
2、青藏高原的太阳辐射很强,但气温却很低,两者之间有矛盾吗? 为什么?
没有矛盾。
青藏高原大气稀薄,虽然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多,但是大气对地面辐 射的吸收能力弱,大气保温性差。
3、 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并不 是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高考真题】我国某边防站(海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 ,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 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 有了收获。回答问题:
1)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2)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C)
大气上界大气上界地面地面地面增温地面增温射向宇宙空射向宇宙空间间大大气气吸吸收收太阳暖大地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地暖大气太太射射大气吸收大气吸收面面吸吸收收地面地面是是近地面大气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的直接热源大气反射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上界地面地面增温射向宇宙空间太阳暖大地大气还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反射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上界地面大气吸收少量射向宇宙空间大气吸收大量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射向宇宙空间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一大气受热过程一大气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二大气保温作用太阳暖大地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烟雾防冻
Smoke Antifreeze
2、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 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
• 深秋利用烟雾防霜冻
果园铺沙
Orchard sanding
• 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 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1、青藏高原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
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晴天多,大气削弱作用少.
2、青藏高原的太阳辐射很强,但气温却很低,两者之间有矛盾吗? 为什么?
没有矛盾。
青藏高原大气稀薄,虽然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多,但是大气对地面辐 射的吸收能力弱,大气保温性差。
3、 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并不 是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高考真题】我国某边防站(海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 ,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 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 有了收获。回答问题:
1)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2)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C)
大气上界大气上界地面地面地面增温地面增温射向宇宙空射向宇宙空间间大大气气吸吸收收太阳暖大地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地暖大气太太射射大气吸收大气吸收面面吸吸收收地面地面是是近地面大气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的直接热源大气反射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上界地面地面增温射向宇宙空间太阳暖大地大气还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反射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上界地面大气吸收少量射向宇宙空间大气吸收大量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射向宇宙空间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一大气受热过程一大气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二大气保温作用太阳暖大地
大气的受热过程PPT演示
太
宇宙空间
大气上界
阳
辐
射
反射
散射 0
大
O3吸收
气
紫外线
吸
收
CO2、H2O 吸收红外线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大气的受热过程PPT演示(优秀课件)
大气的受热过程PPT演示(优秀课件)
反射 散射
0
大气的受热过程PPT演示(优秀课件)
宇宙空间
太 阳 辐 射
O3吸收 紫外线
CO2、H2O 吸收红外线
大 气
辐大 射气
吸 大气 收
逆辐 射
大气上界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大气的受热过程PPT演示(优秀课件)
太 阳 辐 射
地 大气吸收
面
温
大气
吸收
地面增温
地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上界
大 气
大 气
逆
辐
辐
射
射
射向地面
面
1.“太阳暖大地”2.“大地暖大气”3.“大气还大地”
大气的受热过程PPT演示(优秀课件)
大气的受热过程PPT演示(优秀课件)
随堂联系:
B • 1、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
• A. 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 B.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 C. 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 D. 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B • 2、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 A、A B、B C、C D、D
大气的受热过程PPT演示(优秀课件)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四种辐 射特点
①太阳辐射 ②地面辐射
《大气的受热过程》课件
太阳辐射的吸收与反射
总结词
地球大气通过吸收、反射和散射等方式来削弱太阳辐 射的能量。
详细描述
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包括吸收、反射和 散射。太阳辐射在通过大气层时,会被大气中的成分吸 收,如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对红外辐射具有较强的吸收作 用。此外,一部分太阳辐射会被大气中的微小颗粒反射 回空间,形成天空的反光现象。还有一部分太阳辐射会 被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和微小颗粒散射,使得天空呈现蓝 色。这些削弱作用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大大减 少,对地球表面的温度和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气候变化导致生物栖息地的改 变,影响生物多样性。
气候变化的驱动因素与影响
温室气体排放
人类活动(如燃烧化石燃料)释放大 量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森林砍伐
森林砍伐减少了地球上的植被,降低 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
工业化进程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大量污染物 排放到大气中,影响气候。
气候变化的影响
《大气的受热过程》ppt课件
• 大气的组成与结构 • 太阳辐射的传输 • 大气的受热过程 • 大气的热量平衡与气候变化 • 大气受热过程的实验观测与模拟
01
大气的组成与结构
大气的组成
01
02
03
体积的99.99%。
水汽
存在于大气中的水蒸气, 对地球的气候有重要影响 。
雷达观测
通过飞机搭载的探测仪器,对不同高度的 大气进行采样,获取垂直方向上的温度、 湿度等数据。
利用雷达对降水、云层等进行观测,间接 获取大气中的热量变化。
卫星遥感在大气受热过程中的应用
监测全球气候变化
卫星遥感可以获取全球范围内的大气温度、云量、气溶胶等数据 ,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提供重要依据。
《大气受热过程》课件(中图版必修1)PPT课件
模型验证与改进
通过对比模拟结果与观测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并根据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模型。
大气受热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数值模拟方法
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求解大气受热过程的偏微分方程,得 到时间和空间上的数值解。
网格划分
将地球表面和大气空间划分为若干个网格,以便在每个网格点上 进行数值计算。
大气辐射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和重新辐射热量,对 地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04
CATALOGUE
大气受热过程的模型与模拟
大气受热过程的数学模型
建立数学模型
通过数学公式和方程式,描述大气受热过程中的 物理和化学过程,以便进行定量分析和模拟。
模型参数化
将大气中的各种物理和化学变量进行参数化,以 便将复杂的自然现象简化为可计算的数学模型。
《大气受热过程》 课件(中图版必修1)
contents
目录
• 大气受热过程概述 • 大气的温室效应 • 大气受热过程中的能量传输 • 大气受热过程的模型与模拟 • 大气受热过程的观测与实验验证
01
CATALOGUE
大气受热过程概述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01
02
03
太阳辐射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 辐射能量,包括紫外、可 见和红外辐射。
生态系统影响
影响生物多样性,导致物种灭绝 和生态平衡破坏。
03
CATALOGUE
大气受热过程中的能量传输
太阳辐射的传
太阳辐射的来源
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量来源,它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 其中可见光和红外线部分对地球大气产生加热效应。
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
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和悬浮颗粒对太阳辐射具有吸收和散射作用,使 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时能量减少。
通过对比模拟结果与观测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并根据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模型。
大气受热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数值模拟方法
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求解大气受热过程的偏微分方程,得 到时间和空间上的数值解。
网格划分
将地球表面和大气空间划分为若干个网格,以便在每个网格点上 进行数值计算。
大气辐射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和重新辐射热量,对 地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04
CATALOGUE
大气受热过程的模型与模拟
大气受热过程的数学模型
建立数学模型
通过数学公式和方程式,描述大气受热过程中的 物理和化学过程,以便进行定量分析和模拟。
模型参数化
将大气中的各种物理和化学变量进行参数化,以 便将复杂的自然现象简化为可计算的数学模型。
《大气受热过程》 课件(中图版必修1)
contents
目录
• 大气受热过程概述 • 大气的温室效应 • 大气受热过程中的能量传输 • 大气受热过程的模型与模拟 • 大气受热过程的观测与实验验证
01
CATALOGUE
大气受热过程概述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01
02
03
太阳辐射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 辐射能量,包括紫外、可 见和红外辐射。
生态系统影响
影响生物多样性,导致物种灭绝 和生态平衡破坏。
03
CATALOGUE
大气受热过程中的能量传输
太阳辐射的传
太阳辐射的来源
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量来源,它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 其中可见光和红外线部分对地球大气产生加热效应。
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
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和悬浮颗粒对太阳辐射具有吸收和散射作用,使 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时能量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致太阳 辐射到达 地面的能 力增强, 地面辐射 增强
代入法
大气 吸收 地面 辐射 增多
全球 气温 有增 加的 趋势
图下示意地球大气受热过程。读图,回答 下题。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主要是因为此时
D A.①强 B.②弱 C.③弱 D.④强
深秋的天空一片阴霾,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水中的荷叶 早已凋残,只留了几片枯叶供人聆听雨珠滴响的声音。 结合诗词意境知,此时天气阴霾沉罩。根据图示及大气受 热过程知,①为到达大气上届的太阳辐射,大小稳定;② 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能力增强;③为地面辐射, 此时为阴雨天气,能力减弱;④为大气逆辐射,能力增强。
某研究小组认为,在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地带植树造林可
能加剧全球变暖。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该地带
植树造林
B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思维—逆推法
A.增加了对CO2 的吸收 B.降低了地面反射能力 C.降低了大气相对湿度 D.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冰雪覆 盖的高 纬度地 带植树 造林
冰雪覆盖 面积要减 小,地面 对太阳辐 射的反射 能力降低,
3、原理应用 (1)分析昼夜温差大小
(2)利用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 暖的影响
(3)在农业中的应用: ①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②利用烟雾防霜冻; ③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既能防止土壤水分蒸 发又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 累;在干旱地区能减轻风力对土壤侵蚀等; ④地膜覆盖:保温(减少地面辐射;保水; 减轻风力侵蚀;反射太阳光,增加光照;生 长期加塑料袋防病虫害)
下图为在上海郊区一个蔬菜大棚所拍摄的照片,棚顶为黑色的尼龙网, 而不是常 见的白色透明的塑料或者是玻璃大棚。据此回答4~5题。
4.由此推断,此时段上海的天气可能是
A.连续不断的对流雨 B.持续的伏旱天气 C.连续的霜冻天气
B
D.台风来临狂风暴雨
棚顶为黑色的尼龙网,有削弱太阳辐射的
作用,所以此时段上海天气可能是持续
专结构体系
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
D 爆发导致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解析:火山喷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称之为“阳伞效 应”(核冬天),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导致的全球 变暖的“温室效应”相对应。
(1)逆温含义以及形成条件
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温度上冷下暖。
①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
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上热下冷)
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我们称之为
“逆温” (如右图)。 ②气温垂直递减率小于0.6℃,气体对流运动
逆温现象
较弱,这也叫逆温现象。
③形成条件:地形:洼地、谷地、盆地、迎风坡等;天气:晴朗、
较平直
海陆分布(海洋面积 广阔,地表性质均
一)
同纬 度地 带
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平原 的气温较高;寒流经过处气温 低,暖流经过处气温高
气温低,则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气温高,则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就是一 个热量的传输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形成了大气的两大热力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与大气 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如下图所示:
大气对地面 的保温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 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近地面的大 气能吸收地面辐射(即阻碍地面辐射散失);②大气逆辐射把热量 还给地面(即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
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 下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A
A.①
B.②
C.③
D.④
对流层以对流运动为主,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如果对流层出现气 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即为逆温现象,出现逆温现象, 空气对流运动减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图中②③④都出现了逆 温现象,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图①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 对流运动显著,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学烟雾,威胁到人的身体健康。
3.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分布规律
等温线特征
影响因素
全球 无论冬季还是夏季,气温都从 低纬向两极递减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北半 球
南半 球
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 洋气温低,夏季大陆比海洋气 温高
同一纬度气温差别小
较曲折:1月份大陆上的等温
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 海陆分布造成的海 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 陆热力性质差异 相反
微风或无风的夜晚、锋面;下垫面:比热容小的地面;
(2)逆温的危害:
无论哪种条件造成的逆温,都会对大气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是
因为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局部大气上热下冷,阻碍了空气对流运动
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污染物、大气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能
见度变差,空气污染加重,尤其是城市及工矿区上空,由于凝结核
多,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
的伏旱天气。尼龙网不能防雨。冬季霜
冻天气应用透明塑料或玻璃,起到温室
保温效应。
D5.在此季节,农民这样做的主要 目的是( )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结合前面分析,主要目的是削 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
B.减少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蒸腾;对地面辐射不能减少或增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强;不会增加大气逆辐射。
主要原因是由于火山喷发释放大量的火山灰对太阳短波辐射有很大 的削弱作用,使得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表温度下降。
而高纬度地区的极光主要与太阳活动有关;故B错;地表 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温度低,地面长波辐射减弱,故C 错
考向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应用
1.大气的受热过程
对流层大气
散射
2. 大气的削弱与保温作用原理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考向二 气温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的分析
1.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
①在对流层中, 正常情况下气温 随高度的上升而 降低,海拔每升 高100米气温降 低0.6℃;热量 主要直接来自地 面(但不是唯一 来源)。 ②在平流层中, 整体上气温随高 度的增加而上升。
2.逆温现象及其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