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含解析)

合集下载

第18讲 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解析版)

第18讲 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解析版)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第18讲农业区位和农业地域类型【基础知识梳理】农业的重要性2018年9月22日,在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主席向全国亿万农民祝贺中国农民丰收节。

他谈到: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

广大农民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一、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静态因素)2.社会经济条件(动态因素)二、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1、季风水田农业(1)分布地区:东亚、南亚、东南亚(2)地位:季风水田农业所产稻米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

(3)区位因素: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主要集中在平原、丘陵地区,地形较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稻米是当地人喜爱的粮食。

(4)特点: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2、商品谷物农业(1)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乌克兰等国。

(2)经营方式:多为家庭经营,但我国东北和西北的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国营的。

(3)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

社会经济条件地广人稀、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4)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补充1: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异同(1)相似之处: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有水源灌溉;地广人稀,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2)不同之处①纬度不同:我国纬度高于美国。

②气候类型不同:美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我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③经营方式不同:我国是国营;美国是家庭经营,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农工商一体化是其特殊的区位条件。

高考试卷真题解析第24讲第1课时农业区位因素

高考试卷真题解析第24讲第1课时农业区位因素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2
板块一
板块二
规范答题指导
[梳 理 知 识 体 系]
@《创新设计》
3
板块一
板块二
规范答题指导
一、农业区位因素
[再 现 基 础 知 识]
@《创新设计》
1.农业区位含义:农业生产所选定的__地__理__位__置____;农业与_地__理__环__境____各因素的相互
联系。
读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图,填写下表。
30
板块一
板块二
规范答题指导
@《创新设计》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棉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 ℃,开花、结铃和纤维发育要求在20 ℃以 上,光照充足。15世纪英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其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 下图示意英国地理位置及伯明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降水量。
分析限制英国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
思维)
生产条件评价。考查频度高,多以选择
2. 主 要 农 业 2.通过对区域农业生产类型、形成条件、原因的
题和综合题(常见)形式呈现。
地域类型的 分析,说明区域农业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
2.与气候、工业等相结合,考查水稻种植
特点及其形 区域开发的观念。(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
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
15
板块一
板块二
规范答题指导
@《创新设计》
[审题指导] 第一步 审设问,明确答题方向 怡保地区 (限制词)具备哪些 种植优质咖啡 (限制词)的 有利区位条件 (中心词)?提取图 中信息并 说明 (指令词)(答题要点一般 3 点以上)
16
板块一
板块二
规范答题指导
@《创新设计》

高考复习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高考复习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热量、水分、地形、土壤、光照等
劳动力 生产资料:
动植物或种子、农具、化肥、农药等
科技: 培育良种、改进灌溉技术等 产出:农产品
资料 根据国际学术讨论会消息,从1952年到1996年 的40多年间,我国玉米单产由每公顷1350公斤增加 到5203公斤,在玉米增产的因素中,化肥的广泛使 用占了主导地位,而玉米遗传改良的作用不足 40% 。专家认为今后依靠化肥使玉米增产的潜力已十分 有限,而遗传改良有望成为玉米增产的“主力军” 阅。读以上材料及联系农业的投入分析:
2、因根素据有上哪题些总?结并归分纳析影它响们农是业如活何动影的响自的然?地理
气候 热量﹑水分﹑光照
地形 平原 耕作业
土壤
水源
山地 坡 坡度度缓陡 经济林种植 林业
病虫害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干旱地区)
( 自 适 物 必 发展然 宜 生1须)农条 不 长因不业件 同 ,地同不 农 因制地同 作 此宜区, (的个农 因2)业 素一往共个往同地由影区响多
小麦 ①
小麦 ② 灌溉水源
C ABCD....饲农灌优料业溉良加机水品工械 源 种﹑﹑﹑科化大学肥棚技﹑术农药
优良品种 大棚
小麦
化肥农药 城市 ③
机械
科技(2蔬类因)菜型素本种发是地植生(区,变由影化小)响的麦农主种业要植地区改域位为
小麦
城市
A
饲料加工 ④ AC..市交场通的运变输化的变B化.国家D.政科策技的的变发化展
(三)科学技术条件的影响
【活动】
下列农业生产活动是怎样利用和改造自然因素:
(1)江南丘陵茶园的喷灌( 改善水源) (2)塑料大棚栽种蔬菜 ( 温度 ﹑热)量 (3)云贵高原修筑梯田( 改造地形) (4)三江平原沼泽地排水发展种植业(改造水分条件) (5)南方水稻田施用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6)西双版纳的多层人工经济林(光照垂直变)化

湘教高中地理必修二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湘教高中地理必修二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良好。
光照、水源
3、天山地区的冬夏牧场。
答: 天山北坡牧民在夏季将牲畜赶往高山草甸,冬季牧场则 位于气温较高的天山北麓用贮存的干草在围棚中饲养。 地形
4、横断山区种植的农作物品种随海拔高度而变化。
答: 不同海拔,热量等气候条件不同,农作物的种类也就不 同。 地形
天山位于西北内陆,受地形条件的影响,山地自 然带垂直分布明显。充分利用草场资源
交通的发展和保鲜技术的使用,使得在冬季昆明的 鲜花能够出现在全国各地,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市场。
从“谷贱伤农”到“增产涨价”
2005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两年共四次启动了稻 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2006年还首次在6个小麦 主产省执行这一预案。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给农 民吃了“定心丸”,近几年我国粮食产量持续增 长,由于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托市”效应,粮食 增产之后未出现“谷贱伤农”现象。
2、美国一个大型农场只需要少量农业工人。 答: 技术装备(技术装备的高度机械化)
3、以色列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生机勃勃。 答: 生产技术(旱地节水灌溉技术)
(3)农业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运输
影响农业的社 会经济因素
设使得郊区的农民舍弃了传统的低产值 水稻小麦种植业,而改种城市需求量大,产值较高的蔬菜或者 经济类作物,这就是市场决定的结果
3.绿色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有何不同?
答:与传统农业不同,绿色农业必须以“绿色”为核心,妥善 处理生产、消费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基本特征:无污染、无公害。
4.发展绿色农业的根本途径有哪些?
答:更新传统观念,依靠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注重生态 经营,是发展绿色农业的根本途径。
小结
气 热量
自候 然
光照
资料一:
棉花对热量的要求

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比较高的经济价值,接近城镇的土地适宜于发展城郊农业和高效农
业。不同肥力的土地,表现出的生产力不同。
地形对农业的影响也较大,坡度大于18°就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宜
地形
发展牧业或林业,山地自然带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而 不同。
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
山地适宜发展畜牧业、林业、副业、立体农业。
⑤1996年,我国北方苹果大量滞销,导致苹果销售
大幅度下跌
市场(供过于求)
阅读:“绿色农业”(P61)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叫绿色农业? 2、绿色农业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3、绿色农业以什么为核心?
4、什么叫绿色食品?
无污染,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5、绿色农业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更新传统观念、依靠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注重生态经营
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国家政策
能举出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特点的例子吗?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徙相似,其实味 不同“ 我国糖料作物分布是:“南蔗北甜” 海南岛以水田为主,一年三熟稻, 三江平原以旱地为主,一年一熟麦。
“春播、夏锄、秋收、冬藏” 反映了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
二、农业生产的特点
政策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
一、农业区位因素
材料七: 以前,北方一到冬 季,每家每户都会 购买几十斤甚至上 百斤的大白菜存在 家里,如今再也没 有这种现象了,请 问是为什么?
交通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
一、农业区位因素
材料八:
太空玉米能结出6~7个“棒子”,长出5 种颜色,而且味道比普通玉米好。
水分
水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没有水就没有农业。水分是绿色植物 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又是动植物生存、生长所需要的各

第2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第2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注意】 农作物的生态习性与自然条件相适应,就形成 注意】 农作物的生态习性与自然条件相适应, 了实际的农作物分布格局, 了实际的农作物分布格局,由此农业生产表现出明显的 地域性。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必须因地制宜, 地域性。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必须因地制宜,不可违 背自然规律。 背自然规律。
考点1 考点1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需水量 产品运输 的迫切性
针对训练
2.下图是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下图是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
(1)Y农业生产分布的边界范围与城市距离分别是 (1)Y农业生产分布的边界范围与城市距离分别是 ( A.20千米,米 .20千米,80千米 千米 C.40千米,80千米 .40千米,80千米 千米 B.40千米,60千米 .40千米,60千米 千米 D.20千米,60千米 .20千米,60千米 千米
例如: 例如:我国几个地区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 农业生产 主导因素 限制性因素 热量不足 水源不足 气温低, 气温低,热量 不足 水源不足, 水源不足,旱 盐碱、 涝、盐碱、风 沙灾害严重 水旱灾害较为 严重;丘陵地 严重; 区土质较差 地广人稀、 东北地区的 地广人稀、土 商品粮基地 壤肥沃 南疆的长绒 棉的生产 光热条件
第2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地域性 周期性
能量
种植业
牧业
生产技术
熟制
名师点拨
图解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 图解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使市场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混合农业 集约 商品
商品交换
生产条件
商品化 专业化
集约型 热量 水分 东亚

农业区位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区位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实战演练:
设计意图: 体会高考,找思路,找方法,
找不足,规范答题。
【教学环节三】 牛刀小试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 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 【解析】 2. 改革开放以来,位于长三角地区的太湖平原,工业化、城 续增长。据此完成1-3题。 市化发展速度快,大量耕地被占用为建设用地。 1.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解析】 3. 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的主要原因是地广人稀,人口相对较少。 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中国农业及其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 2.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 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 A.太湖平原 B.洞庭湖平原 C.汉江平原 D.成都平原 【解析】 1.“耕地不断被挤占”, 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粮食总产 3.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 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广 B.生产规模大 C.机械化水平高 D.人口较少
教学重点:农业区位的影响因素及农业地域类型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原理,合理评价农业区 产和粮食安全为切入点,综合考查农业相关知识。
二、学情分析
1、农业地域类型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综合性。 2、文科学生自身基础,缺乏最基本的农业 知识,复习难度大。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 学案导学法 设计意图
记忆基础知识,增强解决地理 问题的能力。注重构建知识网络 和掌握规律。 掌握读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提高读图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竞 争意识,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几种主要的农业区位区位条件分析

几种主要的农业区位区位条件分析

* 我国部分地区农业区位分析A.青藏高原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利条件:①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充足;②昼夜温差大;③高寒低温,生长周期长;④夜雨较多;⑤河谷地带积温较高,灌溉便利。

主要制约因素:①降水稀少,水源不足;②地形复杂,温度过低,生长期短;③经济、技术落后,资金缺乏,交通不便;④地势起伏大,生态脆弱,耕地面积小。

* 例: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但为什么农作物单产较高?①光照条件好,植物光合作用强;②昼夜温差大,夜晚植物呼吸作用弱,利于有机质积累。

B.南疆(印度河、尼罗河三角洲)盛产长绒棉的原因:①气候(降水):夏季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②气候(热量):夏季太阳辐射强,气温高;③水源:有天山冰雪融水灌溉,灌溉条件便利;④土壤:土质疏松,多为沙性土壤,土壤肥沃。

(尼罗河三角洲:光热资源丰富、有灌溉水源、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平坦。

)C.商品谷物农业——东北地区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农产品商品率高;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坦开阔;③耕地面积广大;④土壤肥沃;⑤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③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⑤工业比较发达;⑥国家政策扶持。

存在不足:①热量不足;②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③土壤肥力下降;④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异同:相同点:①农业地域类型相同;②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③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④交通便利;⑤市场广阔;⑥工业比较发达;⑦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点:①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位主;②科技水平存在差异;③专业化水平不同;④粮食单产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

D.城市郊区农业问题——上海市郊区农业(蔬菜、肉、蛋、奶及园艺业)区位分析自然因素: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地理】湘教版必修2 第三章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地理】湘教版必修2 第三章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教案本节学习的重点是农业区位。

通过对农业区位的分析,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思维看待农业问题,明确自然、交通、技术、社会、政策等因素只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一般条件。

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还有深刻的原因,即这种地域分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每个地区除满足区内需要外,还能为区外提供大量商品性农产品才形成的。

由此可见,农业地域类型是不同地区利用各自的特有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间进行商品交换,是农业生产社会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体现。

由于本节内容多,概括性强,涉及面广,教学时要注意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可适当补充一些学生熟悉的典型案例。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分布和生产特色,从而深刻领会农业生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原则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农业区位因素。

2.世界主要的农业生产类型。

教学难点 1.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2.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

教具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投影片、打印好材料等。

学生:搜集当地的农作物品种及影响农作物分布的因素。

课时安排2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明确农业的概念,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2.明确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理解农业地域形成的深层原因及其发展变化,了解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实例,学会分析影响本地区的主要农业区位因素及所属农业地域类型的方法。

2.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类农业生产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树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并思考问题:画面上的人们从事的是什么生产活动?这类生产活动有什么特点?课件展示:视频资料“三江平原的种植业、青藏高原的畜牧业”生(看录像,思考上述问题并作答)他们从事的都是农业生产活动。

有些是从事种植业,通过种植农作物获得产品;有些是从事畜牧养殖业,即通过放牧、养殖动物等来获得产品。

高考地理农业区位因素知识梳理

高考地理农业区位因素知识梳理

高考地理农业区位因素知识梳理农业区位因素【明确目标】1、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梳理知识】一、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2、农业的区位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4、农业的区位选择(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首先,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拓展:农业区位条件分析模板观点有利/不利支持。

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等。

反对。

热量、光照、水分不足;多旱涝等灾害;土壤贫瘠;交通不便;机械化水平低等。

5、我国主要农业区、农作物分布及其区位条件6、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农业生产在改变人类食物来源和结构的同时,也强烈地改变着环境。

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如水土流失、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农产品和土壤遭受污染等。

(1)农业生产的发展会引起自然植被、地表环境以及地表辐射特性和自然界碳循环等发生改变。

如热带雨林地区原始森林的乱砍滥伐,人类在获取木材和耕地的同时,造成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2)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如在半干旱地区,过度放牧会引起草场退化,甚至荒漠化;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由于采取漫灌、只灌不排等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会导致土壤盐渍化。

(3)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大大增加了农作物产量,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带来某些负面影响。

如大量施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广泛使用杀虫农药,会导致农产品和土壤遭受污染。

二、农业布局和农业地域类型1、农业布局是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空间分布和农业生产的地域组合。

它要求农业生产尽可能布置在条件适宜的地区,一定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保持合理的比例。

2、农业地域类型是农业生产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表现。

各地区的商品化生产,是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主要标志。

2020-2021湘教地理2教师用书:第3章 第2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含解析

2020-2021湘教地理2教师用书:第3章 第2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湘教地理必修2教师用书:第3章第2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含解析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学习目标:1.知道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理解不同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发展变化.(重、难点)2。

知道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分布。

3。

运用农业区位理论分析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区位因素。

(重、难点)一、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区位农业是直接从野生动植物的选育、驯化、栽培、优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同时又受到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

2.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1)自然条件①光照: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光照长短、强弱的地区分布。

②热量:常以活动积温为衡量指标,制约农作物的产量,影响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③土地:作为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位置影响其使用价值,肥力影响其生产力.④水分: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2)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

(3)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和农产品消费状况等。

市场通过影响农产品的价格,进而影响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二、农业地域类型1.概念:指在不同的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

2.特点:不同功能的农业区域,有着不同的农业生产条件、特点、潜力、优势和限制性因素。

3.农业生产布局发展趋势(1)从自给自足到商品化生产.(2)从“小而全”到专业化.(3)从分散到集中。

(4)从“千篇一律"到地域分工。

(5)从粗放型到集约型。

4.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主要标志:各地区农业的商品化生产。

5.布局原则: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6.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1)热带种植园农业:以大种植园和农场为主,专门生产热带经济作物。

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很高.(2)混合型农业: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的农业生产类型。

16-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16-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根据农作物的习性选择适宜的自然条件
农作物
水稻 小麦
自然条件
属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主要分布在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地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我国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
玉米
棉花 天然橡胶
多分布在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
热量充足、光照强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 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
甘蔗
甜菜 茶叶 椰子 苹果、梨 花生
五大商品棉基地 江汉平原 、长江下游滨海 沿江平原、 冀中南(河北中 南部) 鲁西北(山东西北部) 豫北平原(河南北部平 原)、 黄淮平原 、南疆绿洲。
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考虑因素 农业类型 单位产值 地价 交通运输 农业区位的选择 从单位产值看,由高到低的顺序一般是:花卉>乳牛>塘 鱼>蔬菜>果园>粮棉 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城镇周围宜 布局单位产值较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乳牛业、禽蛋 业 鲜花需要保鲜,鲜奶容易变质,乳牛业、花卉业等应布局 在靠近城镇和交通方便的地区。
例1:(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Ⅱ)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例1:(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Ⅱ)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 (1)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赤道从北 部穿过(位于低纬度区或热带地区),西临太平洋。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多高峰。 (2)(地处低纬)雨量较充沛,(地势较高)常年光照 充足,气候温暖,年温差小。 (3)通过航空运输,可以方便联系北美、欧洲等 花卉消费市场;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 低廉;(政府决策)推动花卉种植和出口。
南方地区
例2.(2009年高考山东文综卷)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农 业地带分布图。回答(1)~(2)题。 (1)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 基础是( ) A.水分B.热量C.地形 D.土壤 (2)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C.水源 D.土壤

农业地域类型的介绍(地理的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及产地和区位优势)

农业地域类型的介绍(地理的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及产地和区位优势)

农业地域类型的介绍迁移农业(特点:生产力低下、生产技术简单、不断迁移)区位因素:自然区位因素: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常年炎热多雨,植被茂密。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人力为动力,不使用畜力,很少使用,工具生产技术极其简单,无固定土地,迁移种植。

迁移农业是一种古老的、比较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这种耕作方式没有固定的农田,耕地选择在森林和草地茂盛的地区,农民通过砍伐、焚烧,在森林中清理出一片土地,用原始的方法种植农作物。

当这片土地土壤的肥力减退,不能再生长植物时,农民就放弃它,去开发另一片土地,所以称为迁移农业。

这种农业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如今,迁移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地区的低地、丘陵地区,如东南亚的某些热带雨林气候区,非洲的刚果盆地,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我国海南岛和云南的某些少数民族也还有采用这种耕作方式的.迁移农业种植的农作物各不相同。

用这种方式种植的作物各地并不相同,在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的印第安人,种的是玉米、木薯、豆子和土豆;居住在东南亚山区的丛林的部族,种的是山药、旱稻等.迁移农业的耕作十分粗放。

在一片土地上种的作物的品种不一,种植的方式杂乱无章,不成垄也不成行,作物长的有高有矮,看上去是一种落后现象,其实也是对热带雨林环境的一种适应。

热带雨林雨量大,雨点密集.混杂种植,作物高矮不齐,高的植株遮盖和保护了下面低矮和脆弱的植株,多层植物又逐层地阻止了热带暴雨对作物及对地面的袭击和冲刷。

另一方面,多种作物混杂,成熟的时间各不相同,可供食用的时间先后交错,避免了储存粮食的困难。

但是这种耕作方式是种上以后,不加任何管理,任其自然生长。

由于不向土地施肥,经过二三年或三四年,土地的养分除了作物吸收,雨水冲刷和细菌快速分解,使由焚烧植被留下的灰分营养元素消耗,每块土地仅能耕种0—20年,甚至更短的时间。

如果农民们周围的土地充裕的话,就等待植被基本恢复以后再行刀耕火种;如果土地不充裕,就只好加速其更替的速度,不等植被恢复,就再行刀耕火种.这样,火烧后留下的灰分营养就逐步减少,维持生长的年限就不断缩短,更替的速度就更快。

统考版2023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24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讲义

统考版2023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24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讲义

第24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最新考纲】 1.农业区位因素。

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知识体系导引域类型的分布、区位条件、生产特点、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认知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及形成原因,第1课时农业区位因素考点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与选择图表填绘·助学助记1.农业区位含义: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农业与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1)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有着重要影响,但不再是因素。

南方的等亚热带水果;北方的等温带水果;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业利用玻璃温室可以改善作物生长的条件,并对光照、通风、湿度等条件进行调节适宜发展业和适宜发展业,农作物分布有垂直变化,缓坡(小于25°)适宜发展梯田东南亚砖红壤区的人工培育形成的耕作土壤,如黑垆土、土河西走廊的农业;新疆的□10农业(1)影响农业生产的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是不同的。

光照条件主要与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短和强度大小有关,热量条件主要与气温(积温)高低有关。

(2)对农作物品质造成影响的是气温日较差,而不是气温年较差。

(2)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通过对地形、、的改造或对、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所示:深化拓展·精讲精练【方法规律】1.农业区位的选择(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①②③④(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分析下图中,①适合发展小麦种植;②适宜发展花卉种植;③适宜饲养乳牛;④适宜种植果树。

23.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一般方法(1)整体评价法这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某种农作物或地域类型的发展条件,即从有利、不利方面分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2)关键因素法①主要因素:某一区域某种农作物发展所必需的所有因素,要完整、全面地列出。

②主导因素: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即没有这种因素该农业就不可能在该区域分布。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第2课时)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中图版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第2课时)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中图版

答案 (1)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人口密集,劳动 力丰富;粮食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种植历史悠久, 经验丰富 (2)不可行 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不能 满足水稻生长需要(如答可行,须提出解决水热条件不 足的可行方法)
【万能模板】 农业地域类型的评价方法 评价某地农业地域类型,一般可从该地域类型的区位优势、 生产特点、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采取的措施等方 面进行思考。要注意生产条件与特点、问题与措施具有相 互对应的关系,并注意借鉴典型农业地域类型的成功经验, 现举例如下: (1)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分析、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①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两大优势:优越的气候条件,季风气 候区的水热组合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案例: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绵羊混合生产为主,是现代 混合农业的典范。其特有的生产优势如下图所示:
案例: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绵羊混合生产为主,是现代 混合农业的典范。其特有的生产优势如下图所示:
(3)农业生产特点的成因分析 ①商品率高低——区域人口与土地的对比关系(人多地少, 农业生产商品率低;地广人稀,农业商品率高);市场(市 场距离的远近影响农业生产的商品经营)、交通运输条件 (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扩展农产品的销售区域,促进农业 的商品经营)等。 ②机械化程度——地形平坦,土地集中,生产规模大,机 械化程度高。如美国的小麦区、玉米带,阿根廷潘帕斯草 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地势起伏大,地块小,生产规模小, 机械化水平低。
因此C项正确,其余选项不符合要求。
答案 C
2.(2015·福建文综,1~2)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 产模式。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考点25 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

考点25  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1.该城市可能位于:A .珠江三角洲B .黄土高原C .湟水谷地D .山东丘陵 2.四种农作物中,单位面积产量利润最小的农作物是: A .花卉 B .蔬菜 C .稻米 D .甘薯3.假如上述4种农产品都提供给同一个消费市场,为了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该城市郊外上述4种作物用地中,离该市场的最远距离不得超过: A .4千米 B .5千米 C .12千米 D .20千米 图3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

对比分析回答4-5题4.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A .过度开垦 D .过度放牧 C .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 5.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A .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 .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 .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6.都市农业是一种属于都市、服务于都市的全功能大农业,它在给都市提供物质食品的同时,又提供“精神食品(观光、娱乐、休闲……)”,根据“都市农业”的特点(如图),在都市农业模式的3个农业圈中,布局最合理的一组是A .①休闲农庄②城市绿化带③农业文化园B ①禽蛋蔬菜基地②农业文化园③休闲农庄C .①农业文化园②休闲农庄③禽蛋蔬菜基地D ①农业文化园②禽蛋蔬菜基地③休闲农庄① ② ③ 市内 近郊 远郊读某地秸秆利用示意图,回答7—8题。

7A .甲B .丙 C.乙D .丁 8A .甲 B .丙 C .乙 D .丁读印度示意图,分析回答9-10题。

9.图示农作物分布是指A.小麦B.棉花C.黄麻D.水稻 10.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是 A. a 工业区 B. b 工业区 C. c 工业区 D. d 工业区图3中的阴影部分分别表示四个地区分布的四种农作物。

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示四个地区与其农作物对应正确的是A .①水稻 ②春小麦 ③冬小麦 ④甜菜B .①天然橡胶 ②玉米 ③咖啡 ④剑麻 c .①咖啡 ②水稻 ③甜菜 ④黄麻D .①油棕 ②甘蔗 ③棉花 ④春小麦12.③、④两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A .以家庭经营为主 B .属于粗放经营 C .机械化水平较高 D .商品率低我国加入WTO 几年来,很快地履行了承诺, 农业也获得了较大发展,但农业生产仍面临严重 挑战,阅读右面“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价格与 世界相应指标关系图”,回答13—14题。

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按投入状况
4.农业生产的区位
自然因素: 气候(热量、光照、水分)、地形、 土壤、水源
经济因素
技术经济 因素 社会经济 因素
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 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市场、交通运输、农产品消 费状况
阅读农业现象,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现象 区位因素
气候
阅读农业现象,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现象 区位因素
平原----种植业 山地,丘陵----林业、牧业
地形
阅读农业现象,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现象 区位因素
东北平原“北大荒”变成“北大仓” 江南丘陵的茶园 ----黑土 ----红壤(酸性)
土壤
阅读农业现象,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现象 区位因素
沙漠绿洲
水源
阅读农业现象,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现象 区位因素
⑤大牧场放牧业
生产对象: 牛、羊
特征: 生产规模大、专业化
程度高、商品率高
分布: 美国、阿根廷(牧牛)
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牧羊)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有哪些?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牧牛业区位因素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提供基础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提供可能 距海港近,交通方便 提供便利 历史悠久,商品率高
小麦种植 犁地(忙 播种(忙碌) 绵羊饲养 在牧场上放牧
生长季节
配种(忙碌) 剪羊毛 (忙碌)
地中海式农业
生产对象:
谷物(小麦、大麦) 园艺作物(葡萄、柑橘、橄榄) 牲畜(牛、羊、猪)
特征: 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 分布: 地中海沿岸及其他地中海气候区
④商品谷物农业
生产对象: 小麦、玉米
特征: 耕地面积广、机械化程度高、耗
区位优势
地势平坦广阔(中央大平原) 土壤肥沃深厚(黑土) 水源充足(五大湖、密西西比河)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教案[1]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教案[1]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2、了解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3、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与其形成条件。

4、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形成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学会应用区位因素分析某一具体事物,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能力。

2、通过分析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特点与形成条件,应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学会分析地理事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观。

2、通过分析农业的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农业生产的感情,为将来从事社会活动打下基础。

3、通过认识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掌握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培养学生辩证主义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技术、社会因素、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难点: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与其形成条件教学过程与方法当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有哪些?你能说出本地几种主要农产品吗?它们属于哪一种农业类型?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一、农业区位因素(板书)农业生产是直接从动植物的选育、驯化、栽培、优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农业生产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又要受到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

因此,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构成了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板书)(1)热量热量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

热量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关系到作物的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农业生产中有两个与热量相关的概念,一是积温,一是复种指数。

我们常以活动积温,即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的积温,作为衡量大多数农作物热量条件的基本指标。

热量条件影响到一个地区的复种指数,复种指数=播种面积/耕地面积。

(2)光照光照为植物的光和作用提供能量。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_知识点归纳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_知识点归纳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_知识点归纳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是农业地理学的重要内容,研究农业在不同区域中的分布与发展规律。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因素、人文地理因素和经济因素三个方面,而农业地域类型则根据农业区位因素的综合作用,将农业地域划分为不同类型。

接下来将详细地归纳这些知识点。

一、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地理因素:(1)气候条件:不同气候条件适宜不同作物的生长,如温带适宜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生长,而热带适宜水稻、榨菜等的生长。

(2)土壤条件: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重要影响,不同土壤适宜不同作物的种植,如河谷平原的黄土适宜小麦种植。

(3)水资源:农业依赖于水资源的供应,水资源的丰富与否决定了农业的发展,如江河湖泊密布的地区适宜发展灌溉农业。

2.人文地理因素:(1)人口因素:人口密度、人口规模等会影响农业的发展,人口多的地区需要提高农业产能以满足人口需求。

(2)交通条件:农产品的流通需要良好的交通条件,交通便利的地区有利于农产品的市场销售,如临近交通干线的地区。

(3)技术水平: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会影响农业区位,技术水平高的地区可以生产高附加值的农产品。

3.经济因素:(1)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农业生产的重要驱动力,农业区位需要考虑市场需求的情况,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2)资源条件: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劳动力资源等。

不同地区的资源条件不同,会影响农业生产的规模和发展方向。

(3)政策支持:政府对农业的政策支持也会影响农业区位,例如农业补贴、农业税收政策等。

二、农业地域类型1.品种集约型农业地域:特点是品种多样,生产高附加值、高品质的农产品,适宜温带地区的果蔬种植业。

2.规模经营型农业地域:特点是经营规模大,生产集约,市场定位为大规模粮食、油料等农产品的种植。

3.林业型农业地域:特点是以林业为主导的农业地区,适宜生态保护型农业、木材等的生产与发展。

4.特色农业地域:该地区有特别的自然资源或人文资源,适宜发展特色农产品,如茶叶、水果、畜禽养殖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文科实验班练习(二)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图3中阴影区域为铁观音茶产地,读图回答1-2题。

1.铁观音产地适宜种植茶树的自然条件是(A.海拔较低,热量充足B雨水充沛,云雾较多C. 昼夜温差小D.日照时间长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E地比F地更适于铁观音的种植,主要原因是E地比F地()A.坡度陡B.纬度高C.劳动力多 D.更加适合商业化生产中国的玉米种植主要是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其中夏播玉米一般在小麦收割之后播种。

下图为中国玉米种植优势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玉米优势区域中,主要种植夏播玉米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4.下列关于中国优势区域玉米种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A.①地区纬度较高,热量充足B.③地区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大C.④地区秋季晴朗,利于收摘D.⑥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5.影响该企业采用图示模式的最主要因素是A劳力价格 B土地成本C科技水平 D热量条件考点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业资料图,读图完成6-7题。

6.有关三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为混合农业 B.②为商品谷物农业 C.③为水稻种植业 D.三地均为传统农业7.有关三地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①市场适应性强,有利于恢复地力 B.②生产规模小,单产高C.③专业化程度和科技水平低 D.①③生产规模大读图“某河流干流和流域围示意图”,回答8题。

8.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优势的社会经济条件是()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⑥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考点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楼养鱼,2楼养猪,12楼种植西红柿……垂直农业是指在城市的多层建筑物里模拟农业环境,通过垂直农场的自循环体系生产农副产品,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新鲜食物的农业生产方式。

读右图,回答9—10题。

9.垂直农业由概念走向实际关键因素是()A.粮食需求 B.气候变化 C.技术水平 D.劳动力数量10.垂直农业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有()①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②减轻物流业的能源消耗③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④节约耕地,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A.①③ B.②③ C.②③ D.③④过感悟·实战体验探索下左图为农业分类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甲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季风水田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乳畜业 D.混合农业4.美国某个以生产小麦为主的农场,其农业地域类型属于()A.甲 B.乙 C.丙D.丁读上右图“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的空间分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系示意图”,完成5~7题。

5.图中a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C.混合农业D.乳畜业6.图中c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围广,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政策B.交通C.市场D.劳动力7.图中a、b、c农业地域类型都有分布的国家是()A.美国B.中国C.澳大利亚D.日本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9-1-19材料二:自古就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现在是全国商贸中心改革试点城市,中国三大邮政枢纽之一。

分析A地(图1)发展河谷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薰衣草是香料工业的主要原料,20世纪60年代,薰衣草被引进中国,并在伊犁河谷霍城县试种成功,目前伊犁霍城成为继法国普罗旺斯(43.5°N,5.5°E)、日本富良野(43.5°N,142.2°E)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薰衣草产地。

近几年霍城县政府大力举办薰衣草节,加之我国“一带(陆上丝绸之路)一路(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伊犁谷地的薰衣草产业出现了新的发展机遇。

图9-1-20(1)与日本富良野相比,分析伊犁谷地发展薰衣草种植的优势条件。

(9分)(2)据图文信息,综合阐释新的区位优势条件对伊利霍城薰衣草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及解析: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1.B2.D 解析:1.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判断,铁观音茶产地位于山区,海拔较高;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水充沛,山区云雾多,日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小,不利于养分积累,故B选项正确;2.据图可知E地等高线比F地稀疏,地形平坦,坡度小;两地纬度基本相同,都属于亚热带地区;劳动力多少无法判断;E地坡度小,便于修建梯田,更加适用商业化生产,故D选项正确。

3.D4.C 解析:3.黄淮海平原是我国夏播玉米的主要分布区,故D选项正确。

4.①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③地区位于西北陆,气温年较差大;④地区秋季晴朗,利于收摘;⑥地区位于我国地区,土层比较薄,肥力不高,故C选项正确。

5.B 解析:根据图中箭头判断我国在俄罗斯租用土地,俄罗斯向我国输送农产品,可以判断主要利用俄罗斯的土地成本低来进行农业生产,故B选项正确。

考点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8.B解析:8.湄公河三角洲农业为典型的水稻种植业,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有两方面:人多地少的背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要求种植单产高的作物;而水稻种植需要丰富的劳动力和较好的种植经验。

东南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人口稠密而劳动力数量多、种植经验丰富,单产高的水稻可以满足对粮食的需求,故B选项正确。

考点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9.C 10.B 解析:9.“垂直农业”由概念走向实践的关键因素是技术水平,使垂直农场的自循环体系生产农副产品。

10.“垂直农业”是指在城市的多层建筑物里模拟农业环境,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新鲜食物的农业生产方式,所以减轻物流业的能源消耗,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过感悟·实战体验探索1.A2.C 解析:1.四种农作物对热量的要求不同,自北向南,热量逐渐增加,因此这反映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纬度地带性,故A选项正确;2.油橄榄种植地区主要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光热自然丰富,而我国东部地区是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因此油橄榄种植区的优势主要是夏季光照充足,故C选项正确。

3.A4.B 解析:3.从农业地域类型来看,甲以农作物为主,而且需要大量劳动力,产品以自给为主,因此水稻种植业合适,故A选项正确;4.美国生产小麦的农村,商品率高,劳动力密集程度低,产品也是以作物为主,因此乙合适,故B选项正确。

5.A6.C7.A 解析:5.据图判断a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降水较多,年均温高是水稻种植业;b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降水较少,年均温低且分布围小,为商品谷物农业;c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围广为乳畜业,故A选项正确。

6.乳畜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饲料因素和市场因素,故C选项正确。

7.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下游为水稻种植业,中央大平原为商品谷物农业,五大湖为乳畜业;中国南方水稻种植业,东北商品谷物农业;澳大利亚有大牧场放牧业和混合农业;日本主要有水稻种植业,故A选项正确。

8.地处谷地,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谷口朝东,夏季风可带来部分水汽,降水较多;靠近河流,灌溉便利;谷地地形较平缓,土壤较肥沃。

(8分。

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解析:(1)从等高线数值分布特点以水系分布特点判断河流自西向东流,即地势总体走向是西高东低。

(2)A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有A地地处谷地,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谷口朝东,夏季风可带来部分水汽,降水较多;靠近河流,灌溉便利;谷地地形较平缓,土壤较肥沃等等。

(3)是新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而且地处中原,为省会城市, 人口众多,市场广阔,且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作为交通枢纽,为现代物流提供信息、技术保障;作为全国商贸中心改革试点城市,具有适合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工农业较发达,是重要的商品生产基地和集散地等。

9.(1)夏季光热充足;温差大;劳动力成本和地价低;国消费市场大;政策扶持。

(应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作答。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9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2)答案要点:获得更多政策扶持,培育良种,扩大种植面积,提高薰衣草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区域专业化;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扩大出口,形成品牌;吸引外部投资;吸引人才,提高科技水平。

10.甲为传统旱作谷物农业。

自给自足,精耕细作,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商品率低。

或者乙为季风水田农业。

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商品率低。

3.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生物的影响:①开垦耕地、砍伐森林等;②人工培育良种;③过渡放牧导致草场破坏,出现荒漠化;④施用农药会使农产品遭到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

(2)对土壤的影响:①大水漫灌导致土壤盐渍化;②长期施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变酸变硬。

(3)对气候的影响: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与引水灌溉都改变了下垫面性质,改变了大气的热源和水源条件。

(4)对水文特征的影响:①修建水库和引水灌溉:改变了河流径流的流量过程;②开垦梯田、砍伐森林、植树造林:影响河流含沙量。

感悟园: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在畜牧业区①环境问题:荒漠化②产生的原因:过垦、过牧、过樵;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③措施:退耕还林还草,以草定牧;开发新能源,减少樵采;推广滴灌、喷灌技术,培育耐旱作物2、在农耕区①环境问题: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南方的山地丘陵);盐碱化(华北和、河套等灌溉农业区);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污染、板结②产生原因:不合理的耕作方式:毁林开荒,破坏植被;大水漫灌、只灌不排粗放经营过施农药、化肥③措施:因地制宜,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和生产方式;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环境治理;发展生态农业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湿润、半湿润地区陡坡开垦,会破坏植被,易引发水土流失,或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②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放牧、滥伐,易引发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

③干旱、半干旱地区大水漫灌,易引发土壤次生盐碱化,河流水量减少,导致湿地、湖泊萎缩等。

④过度施用化肥、农药会导致土壤板结,土壤污染。

⑤只种不养,将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