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阴中求阳”与“阳中求阴”

合集下载

阴中求阳的治疗方法适用于

阴中求阳的治疗方法适用于

阴中求阳的治疗方法适用于
首先,阴中求阳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肾虚体质的人群。

肾是人体的先天之本,主藏精气,具有生殖和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

肾虚体质的人群常常表现为腰膝酸软、畏寒怕冷、性功能减退等症状,这些都是阳气不足的表现。

因此,采用阴中求阳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调理肾脏,增强肾阳,从而改善肾虚体质。

其次,阴中求阳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女性月经不调的情况。

在中医理论中,女性月经不调常常与阴阳失衡有关。

如果出现了阴盛阳虚的情况,就会导致月经不调、经期腰酸腹痛、月经量少等问题。

因此,针对这些情况,可以采用阴中求阳的治疗方法,调理女性的阴阳平衡,从而改善月经不调的症状。

此外,阴中求阳的治疗方法也适用于阳虚体质的人群。

阳虚体质的人群常常表现为畏寒怕冷、手脚发凉、腹泻、尿频等症状,这些都是阳气不足的表现。

因此,针对阳虚体质的人群,可以通过阴中求阳的治疗方法,调理阳气,增强阳气的功能,从而改善阳虚体质的症状。

最后,阴中求阳的治疗方法也适用于一些具有阴盛阳虚症状的
慢性疾病患者。

比如,一些慢性肾炎、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等患者,常常表现为阴盛阳虚的症状。

这些患者可以通过阴中求阳的治疗方法,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从而改善症状,促进康复。

总之,阴中求阳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肾虚体质、月经不调、阳虚体质以及一些具有阴盛阳虚症状的慢性疾病患者。

通过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可以改善症状,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对于这些人群来说,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注意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保持健康。

对“阳中求阴法”古代医案的聚类分析

对“阳中求阴法”古代医案的聚类分析
李新 翔 ’ , 李晋凤 1 白银市第一人 民医院, 甘肃 兰州 7 3 0 9 0 0 ;2甘肃省 探讨古代 阳中求 阴法应用的基本规律 。方法 : 收集应 用“ 阳中求 阴法” 治疗的清代 以前 古
代 医案 1 0 3 例, 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类群分类 。结果: 阳中求 阴法被分为 2个药量类群 。第一类群是 中剂量类 群, 有9 1 例, 占8 8 . 3 5 Y 0 , 基本反映阳中求阴法用药的一般情况; 第二类群是超 大剂量类群 , 有1 2 例, 占1 1 . 6 5 % 结 论: 古代运用 阳中求 阴法是根据证候及 病机按 类群 分布, 且 药物用量 总体偏 重 , 尤其是补 阴药用量独 重 , 这是
古代 阳 中求 阴法 应 用 的基 本规 律 所在 。 [ 关键 词] 古代 医案 ; 阳中求阴; 聚类分析 [ 中图分类号] R 2 4 9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0 0 4 — 6 8 5 2 ( 2 0 1 4 ) 0 3 — 0 0 6 4 — 0 3
Cl u s t e r An a l y s i s o f “ S e e k i n g Yi n i n Y a n g ”i n An c i e n t Me d i c a l Re c o r d s
i n Y a n g ”a r e : he t me ho t d i s u s u a l l y d i s t r i b u t e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s y n d r o me a n d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 wi h t t h e d ug r s i n h i 曲
L I Xi n x i a n g ,L I加 n

佳明讲中医基础第七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佳明讲中医基础第七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佳明讲中医基础第七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大家晚上好,我们今天继续和大家讲阴阳的中医基础理论,原来我们和大家讲了阴阳的对立制约,对立的目的是什么?对立的制约核心的根本是什么?大家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所说阴阳它只有对立的前提之下,这是它的一个核心。

所以大家看清楚这个问题以后,它只有阴阳的对立,阴阳的不断的转换,阴阳不断地进行演变和变化,才会产生我们大自然,还有自然界和人生中很多的变化。

如果没有了对立,就没有了相互的制约,阴阳就失去了平衡,所以说,对立的核心,对立的思想,需要我们每个人要去注意和掌握的。

第二个我和大家讲的阴阳交感,阴阳交感是阴阳二气的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相互感应、交合的过程,它是整个基本生命联系和存在,基本生物链的前提和基础。

无论是我们的人类,在自然之中阴阳的交感,在这个过程中都是具有非常的普遍性,所以说阴阳之气的交感,就给了我们对于认识事物的现象个本质,有了根本性的认识,我们只有阴阳的交感,阴阳道合和才能够有子。

阴阳交感,天地人之间才能够和谐统一发展,如果没有阴阳之间的交感运动,也就没有了生命,也就没有了自然界,所以说整个阴阳交感是整个生命活动产生的一个基本条件。

另外,如果没有阴阳二气的运动,也不会发生阴阳的交感,阴阳二气的运动是阴阳交感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和基础,我们到下面的过课程中会讲到气的运动,讲到气的时候,阴阳二气,大家可能就知道,就是我们经常和大家讲的升、降、出、入,这一个升降出入的过程就是气机运动。

人之所以会发生疾病,出现很多的症状,跟这个阴阳二气的运动、障碍有很大的关系。

也就是说,跟气机的升降出入有关系。

阴阳之气不能够进行很好的升,那么就不能够降,不能很好地升,就不能够很好的降。

同样的道理,出入,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说大家看看我们身边的事物和人,都是在不断地进行着阴阳二气的交感,阴阳二气的运动,这也是我们所说的,中医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特征。

只有阴阳二气在整个运动和谐的状态,发生交感作用才会产生万物,就是我们所说运动的和谐之气,中和之气,那么大家在学《道德经》的时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个和就是阴阳和,阴阳和合,就是我们所说的阴阳交感,阴阳交感的二气运动它是永恒的运动着的。

“阴中求阳”理论源流及现代研究

“阴中求阳”理论源流及现代研究
对 该理 论的更 深入研 究提 供参 考 。 关键 词 : “ 阴 中求 阳” ; 配伍 特 点 ; 现代 研 究 中图分 类号 : R 2 2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2— 2 4 0 6 ( 2 0 1 4 ) 0 5— 0 0 4 4— 0 2
Th e The o r y o n Tr e a t i ng Yi n f o r Ya ng a nd I t s Mo d e r n Re s e a r c h
“ 阴 中求 阳” 这一 中 医术 语 出 自《 景 岳全 书 ・ 新方
汉 代 张仲景 在创 立 肾气 丸 时虽 未 明确 提 出“ 阴 中
求 阳” 这一概 念 , 但 已将 “ 阴 中求 阳” 的思 路 落 实 在 方 药配 伍 中 , 方 中以干地 黄 、 山茱萸 、 山药 滋 阴补 肾、 健脾
Abs t r a c t: T h e t he o r y o f‘ ‘ t r e a t i n g Yi n f o r Ya ng ”i s a t h e r a p e u t i c me t h o d or f t he t r e a t me n t o f k i d n e y Ya n g d e t— f c i e n c y s y n d r o me .I t i s wi d e l y u s e d a n d h a s a c h i e v e d g o o d e f f e c t s c l i n i c a l l y .T he o r i g i n o f“t r e a t i n g Yi n or f Ya n g” a nd i t s d o s a g e,me d i c i n a l ,e f f e c t i v e c o mp o n e n t s a n d p h a r ma c 0 l o g i c a l e f f e c t s i n p r e s e n t s t u d i e s a r e d e - s c r i b e d .I t i s a i me d a t p r o v i d i n g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t h e f u r t h e r r e s e a r c h a b o u t t hi s t h e o r y. Ke y wo r d s: “T r e a t i n g Yi n or f Ya ng ”;Co mpa t i bi l i t y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Mo d e m r e s e a r c h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阴阳在是中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黄帝内经》记载“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而治病也当求于本,这个本就是阴阳。

高明的中医诊病,无不是从阴阳二字着手。

《黄帝内经》称之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伤寒论》第一句话就是“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凡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

”因此区分疾病的阴阳属性是首要任务,而治疗无非也就是调整人体的阴阳状态。

在《景岳全书·新方八略引》中记载:“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 有些人将阳形容为功能,阴必做物质,虽然有失偏颇,但一定程度上反应了阴阳的基本属性。

当阳气不足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身上怕冷,甚至是手脚冰凉,精神很差,一些人可能整天困倦乏力。

这个时候我们要补充阳气,使人体的功能更加旺盛,精力充沛。

“阴中求阳”的意思是在补阳的同时,加入补阴药物,这样阳气就可以得到更好的补充。

阳气就像车的点火器,阴就像汽油。

没有点火器点燃汽油,车子就不会开动,同样没有汽油,只有点火器车子也不会开动。

补阴就是给车子加油,补阳就是给点火器充电。

有了足够量的油和电,两者相互配合,油产热做工,推动活塞运动,驱动汽车前行,并且储备足够的电,供以后点火使用。

虽然我们可以给点火器充电,但是却不能补充车做的功,还是需要加油,电只是起到了引子的作用,负责将油点燃。

同样阳气久虚的人,我们可以给他“充点电”,但是“充电”并不能是他的细胞都兴奋起来,还是要有物质的基础,这就是“阴中求阳”的含义。

阴中求阳最具有代表的方就是肾气丸,肾气丸中少量使用炮附子、桂枝,起到点火的作用。

而方中加入了大量的生地黄,这就是汽油。

炮附子、桂枝“点燃”了生地黄、山萸肉、山药。

点燃了的“汽油”不断产生热量,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功能,身体不再怕冷,而且活动功能增加,从而不再只想睡觉。

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探析

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探析

134第13卷 第4期 2011 年 4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3 No. 4 Apr . ,2011肾阳虚和肾阴虚是门诊常见病症,对于虚损证的治疗,张景岳根据阴阳互根、水火同源认为补阴必须补阳,补阳必须益阴,并提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和而泉源不竭。

”[1]这里所说的阴阳,应从广义上理解,阳代表功能活动,阴代表物质基础;阳主动,阴主静;阳主宣发,阴主凝聚;阳为生浮,阴为沉降;补阳时宜辅以“阴”药,以阳根于阴,使阳有所生,并可借助阴药的寒凉,以制阳药的辛热,补阴时也宜辅以“阳”药,以阴根于阳,使阴有所化,亦可借阳药之温运,以制阴药的凝滞,使之滋而不腻,不碍生化之机。

今不揣愚陋,对“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理论,略陈管见。

1 理论基础《景岳全书》云:“人赖以生者,惟此精气,而病为虚损者,亦惟此精气。

气虚者即阳虚也,精虚者即阴虚也。

”[1]又云:“或先伤其气,气伤必及于精;或先伤其精,精伤必及于气,及至日久,则必至阴阳两败,精气俱伤。

”[1]张景岳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依靠精“阴中求阳 阳中求阴”探析孙子超,指导:董志刚(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2)摘 要:“阴中求阳”是在补阳药中佐以滋阴药,目的是补阴生阳,适用于阳损及阴。

“阳中求阴”是在补阴药中,佐以温阳药,适用于阴损及阳。

关键词: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阴损及阳;阳损及阴中图分类号:R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1) 04- 0134- 02收稿日期:2010-10-20作者简介:孙子超(1985-),男,吉林延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肾内科疾病。

Analysis on Treatment Regulation of “Reinforcing Yang from Yin”and “Reinforcing Yin from Yang”SUN Zi-chao,Advisor:DONG Zhi-gang(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032,Liaoning,China)Abstract:“Reinforcing yang from yin”is that the drug amount of replenish ing yang and the drug amount of nourishing yin is the same or the drug amount of nourishing yin is littlemore than that of replenishing yang and it adapts to“deficiency yang affecting yin.“Reinforcing yin from yang ”is giving suitable drugs of replenishing yang in plentiful drugs of nourishing yin and it adap ts to“deficiency yin affecting yang ”.Key words:reinforcing yang from yin;reinforcing yin from yang;deficiency yin affecting yang;deficiency yang affecting yin质和发病学机理[ J ] .医学与哲学,2005,26 ( 11 ):67-69.[ 3 ] 刘晓燕,申维玺,刘玉梅,等. 肿瘤阴虚证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J ] .医学研究杂志,2006,35 ( 3 ):75-76.[ 4 ] 许轶曼,申维玺,刘玉梅,等. 胃癌气虚证细胞因子基因表达谱的基因芯片研究[ J ] .肿瘤基础与临床,2007,20 ( 3 ):232-236.[ 5 ] 张伟,曹景涛,刘海瑜. 风湿之邪对寒邪犯肺证大鼠肺脏细胞因子的影响[ J ]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6 ( 7 ):748-751.[ 6 ] 钱琛,蔡圣荣,方志斌. 肺阴虚证和肺气虚证大鼠血清中TNF-a、IL-6、IL-8的变化[ J ]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26 ( 4 ):30-33. [ 7 ] 王国俊,徐志全.肺气虚和肺阴虚证尘肺患者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的研究[ J ]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 ( 1 ):75-76.[ 8 ] 于强,崔乃强. 阳明热证实证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和细胞因子的改变及相关性研究[ J ]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 ( 1 ):10-12. [ 9 ] 方磊,房敏. 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对手法研究的意义[ J ] .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9):1791.[ 10 ] 刘家强. 论复方基因组学[ J ] .辽宁中医杂志,2009,36(6):926.[ 11 ] 刘涛,徐秋玲,杨叔禹. 证候动物模型的思考[ J ] .辽宁中医杂志,2009,36(4):524.[ 12] 罗和古,陈家旭.代谢组学技术与中医证候研究[ J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 ( 5 ):3- 5.[ 13 ] 周正艳,苏庆杰,陈志斌. 脑梗死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与气虚痰热证的关系[ J ]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2):206.[ 1 4] 黄禹峰,李炜弘,汤朝晖,等. 老龄冠心病心肾阳虚证的差异表达基因谱分析[ J ]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2):2283.[ 15 ]罗和古,丁杰,岳广欣,等. 大鼠肝郁脾虚证的代谢组学研究[ J ]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5 ( 3 ):307- 313.[ 16 ] 李林,王建农,任建勋,等. 气虚血瘀证大鼠尿液的核磁共振谱代谢组学[ J ] .科学通报,2007,52 ( 15 ):1758-1762.[ 17 ] 刘卫红,张琪,颜贤忠,等. 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痰瘀演变的代谢组学研究[ J ] .中医杂志,2008,49 ( 8 ):738-741.[ 18 ] 简维雄,黄献平,陈清华,等.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的大鼠心血瘀阻证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J ]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 ( 4 ):796-798.[ 19 ] 董飞侠,黄迪. Ⅲ期慢性肾病肾阳虚证患者尿液代谢组学特征的研究[ J ]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 ( 12 ):1109-1113.[ 20 ] 张红栓,贾钰华,华何与,等. 冠心病心绞痛痰浊证、血瘀证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J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 ( 2 ):126-128.[ 21 ]华何与,贾钰华,张红栓,等. 冠心病心绞痛三种血瘀证的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J ] .热带医学杂志,2010,10 ( 3 ):279.13卷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气的存在,而精气表现为阴阳,若邪气侵犯机体,即使仅损伤阳气,但由于阴阳互根,阳气亏损不能化生阴津,必进而损害人体之阴精,即“阳损及阴”;即使仅损伤阴精,随着阴精的亏虚,不能化生阳气,也必进一步损伤阳气,而至阳气不足,即“阴损及阳”。

浅谈”阴、阳”

浅谈”阴、阳”
浅谈”阴、阳” 老子曾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千千万”。由于笨拙,终不解其意。当年,教历史的老师也只是一句带过,可心里总觉得缺点什么。
经过几年思索,终于有所得。世间万物皆可分为两类,即阴和阳,阴、阳融合为统一的整体,即为道。无谓“道生一”指的是:道是一个统一的体系,万物的原形。“一生二”指的是:道可分为阴、阳。阴指向内收缩,性属阴柔。阳指向外扩张,性属刚强。“二生千万”则是说:万物皆由阴、阳两种属性演化而来,自然也就有了佛家万法归一的主张。
一即是道,那么每个人、每件物等凡是相对独立的事物内心都含有道。所以,任何种事物都可通过阴阳思维来全面的细致的解释,用此思维行事,何愁大事不举。想必古人所尊崇的修道也不过如此罢......
《易经》中的阴阳篇,对阴阳作了足够详细的解释证着这个道理。如风、水和火。风、水属阴,火属阳。在风的推动下,星火尚可燎原;在水的作用下,火可被熄灭,分别阐述了阴阳相生、相克的道理。
阴阳不仅表现在大自然中,在现实生活中也无处不在。从思维的角度来说:由于女属阴男属阳,所以女性多为感性思维,男性多为理性思维。因此在学生时代,女生多擅长文史、语言类学科,男性多对理科知识得心应手。但是,女性和男性也不全为感性和理性思维。因为阴阳无明显界限,可融合,可转化,可相生又可相克,所以,感性中含有理性,理性中融有感性。所以理性思维好的女性,性格里总是柔里透着一丝刚强,感性思维强的男生性格里总是坚毅中带着一丝沉稳。
武术盛行千年,新招式层出不穷,但却只有他们将武术推到了极致,就是因为他们跳出了思维的局限性,用阴阳的思维看世界,也就是说,他们赢得是思维。
世间,各家学派都有其过人之处,形式多样,但却道理相通。如,佛家讲求的是禅字和悟字 。禅讲求静,悟讲求心。静下心来用心去悟,心中便有了佛了。心静了,思维自然就打开了,全面了,行动起来自然就简单多了。可见,佛家的禅和悟,不正是道家阴阳的另种表现形式么?

阴生阳最简单解释-解释说明

阴生阳最简单解释-解释说明

阴生阳最简单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应该对整篇文章进行简要介绍,包括阴阳概念的起源和重要性,以及本文将对阴生阳和阳生阴进行解释和探讨。

阴阳概念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代表了万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及相互依存的关系。

阴生阳和阳生阴是阴阳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方面,通过对这两个概念的解释,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阴阳哲学的精髓。

在本文中,我们将简单解释阴生阳和阳生阴的含义,并探讨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中,将对阴生阳的概念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说明本文的目的。

在正文部分中,将详细讨论阴阳的概念,解释阴生阳和阳生阴的含义。

在结论部分中,将总结阴生阳最简单解释的要点,探讨其实际应用,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整个文章将按照逻辑顺序展开,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阴生阳的概念及其意义。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了简洁明了地解释阴生阳的概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医传统哲学中的这一重要概念。

通过对阴阳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的解释,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阴阳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应用和体会阴生阳的原理。

最终目的是让读者能够运用阴生阳的理念,保持身心的平衡和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2.正文2.1 阴阳概念阴阳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之一。

它来源于古代中国哲学中的道家学说,反映了宇宙万物的两种对立但又互为补充的力量。

阴阳的概念包含了许多不同的含义,但最基本的意义是指事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规律。

阴阳通常被描述为相对的概念。

阴性代表了柔弱、冷凝、消极、阴暗、内敛等特性,而阳性则代表了刚强、温热、积极、明亮、外放等特性。

在自然界中,阳气常常升起,阴气则下沉。

例如,白天是阳气盛行的时候,而夜晚则是阴气盛行的时候。

阴阳概念不仅适用于自然界,也适用于人体。

在中医学中,人体的健康与阴阳平衡息息相关。

阴中求阳名词解释中医基础

阴中求阳名词解释中医基础

阴中求阳名词解释中医基础前言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理论基础。

其中,阴阳学说被视为中医基础知识的核心概念之一。

本文将围绕任务名称“阴中求阳”,对中医基础知识进行详细解释,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医学的核心思想。

一、中医基础概述中医基础指的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体系。

它包括中医的起源、中医的基本理论和中医的诊断方法等方面。

1.1 中医学的起源中医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它是在中国古代人们反复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中医学的起源与中华民族的生产劳动、疾病的发生与治疗密切相关。

古代人们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和现象,发现了一些有关疾病与人体之间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系统性的医疗方法和理论体系。

1.2 中医的基本理论中医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理论等。

其中,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基础,也是理解中医学的关键。

1.2.1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它是对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一种描述和认识。

中医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两个相对、相对立又相互依存的方面构成的。

阴阳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转化,从而维持了事物的动态平衡。

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阴阳学说被广泛应用,可以帮助医生分析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趋势,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1.2.2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学中对自然界万物发展变化规律的一种描述。

它将事物划分为五个基本要素:木、火、土、金、水。

这五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从而构成了自然界和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

中医通过观察五行的相互关系,可以推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趋势,进而指导治疗。

1.2.3 气血津液理论气血津液理论是指人体内部各种液体和物质对健康的影响。

气指的是机体的生命活动能量,血指的是供给氧气和养分的血液,津液指的是体内的液体和体液。

中医认为,气血津液的失调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通过调节气血津液的平衡,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3 中医的诊断方法中医的诊断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体现阴中求阳治法的方剂

体现阴中求阳治法的方剂

体现阴中求阳治法的方剂
【原创实用版】
目录
一、概述
1.阴中求阳治法的概念
2.这一治法的背景和意义
二、方剂分析
1.温胆汤的成分和功效
2.温胆汤的组方原理和特点
3.温胆汤的临床应用和效果
三、总结
1.阴中求阳治法的总结
2.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正文
阴中求阳治法是一种在中医学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其核心理念是在治疗疾病时,通过调理人体的内在环境,使其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

这一治法的理论基础源于《黄帝内经》,强调在阴气盛实、阳气不足的情况下,应注重补充阳气,而非一味地使用攻邪药物。

这种治疗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防止疾病恶化,促进身体康复。

温胆汤是一种典型的阴中求阳治法的方剂,由半夏、竹茹、枳实、甘草、陈皮、生姜、大枣等药材组成。

该方剂的主要功效是理气化痰、清胆和胃,对于胆虚痰热内盛所导致的失眠、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其组方原理在于,通过半夏、竹茹、枳实等药材的配合,调理人体内部的气机,清除痰热,达到平衡。

而甘草、陈皮、生姜、大枣等
药材则能够调和药性,提高治疗效果。

温胆汤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失眠、焦虑、胃肠道不适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其独特的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还能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此外,阴中求阳治法还有助于预防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对于维护人类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阴中求阳治法是一种科学的中医治疗方法,温胆汤是这一治法的代表方剂。

寻龙点穴,就是要明白“阴”“阳”二字

寻龙点穴,就是要明白“阴”“阳”二字

寻龙点穴,就是要明白“阴”“阳”二字“欲求千年灵骨之不朽,须审一点真阳之在兹。

”这一点真阳之气即天地自然龙穴山水交媾而化生之正气阳气。

欲求这一真气就需要寻龙点穴。

说到寻龙点穴,对很多朋友来说既爱又恨,说难也难,说易也易。

说难是人们常说“三年寻龙,十年点穴。

”说易是因为点穴就是寻找龙脉山川的“阴阳”变化而已。

寻龙点穴的方法很多,不管是太极定穴、两仪定穴、三势定穴、三停定穴、四杀定穴、雌雄定穴、饶减定穴、向背定穴、张山食水定穴、以枕龙耳角定穴、水口定穴、案山定穴、龙虎定穴、趋吉避凶藏神伏煞定穴、近取诸身定穴、远取诸物定穴、指掌定穴、八卦定穴、天心十道定穴、流星点穴、朝山证穴、明堂证穴、水势证穴、乐山证穴、鬼星证穴、缠护证穴、毯唇证穴、分合证穴等等,其实说到底都离不开“阴”、“阳”二字。

在我20多年艰苦的爬山涉水风水寻龙点穴实践中慢慢领悟到要学好地理风水,要点准龙穴,至少要首先透彻明白“阴”、“阳”二字,点穴就是寻找阴阳变化。

很多朋友想学风水、想学寻龙点穴,可是连阴阳这个既简单又复杂的基础知识都没有弄明白,又怎么能学好风水、学风水又怎么能够有进步和提高呢?在学好阴阳二字的基础上,再去学习寻龙点穴的其他知识,那进步就会很快。

我在这里简单给朋友们介绍一下“阴”、“阳”二字,也顺便回答那些在QQ中向我学习风水的朋友,和大家交流,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指正。

什么是阴阳呢?"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上的一个概念、一对范畴、是同一属性事物内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它包含了天地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一切。

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

我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发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相互消长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阴阳互根,道家哲学,又称“阴阳相成”,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又相互依存、相互化生、相互为用、相互吸引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亦论“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亦论“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亦论“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亦论“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王四平(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石家庄,邮编:050091 )近读本刊2009年10月28日第四版王玉生、董秀文先生的“论‘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一文,虽有所启发,但感觉未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含义和适应证阐释清晰。

大家都知道,阳偏衰和阴偏衰为临床常见病证,对其治疗亦有明确规定:阳偏衰采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阳病治阴”;阴偏衰采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阴病治阳”。

但是为什么张景岳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又提出“阴中求阳”和“阳中求阴”的治疗原则,并指出“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

”“此阴阳相济之妙也。

”,那就应该知道何谓“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五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称“‘阴中求阳’即补阴时适当补阳药;‘阳中求阴’即补阳时适当补阴药”。

六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论述为“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治疗阳偏衰时,在扶阳剂中适当佐用滋阴药,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称为‘阴中求阳’。

治疗阴偏衰时,在滋阴剂中适当佐用扶阳药,使‘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称为‘阳中求阴’。

”21世纪《中医基础理论》教材解释为:“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临床治疗阴虚证时,在滋阴剂中适当佐以补阳药,即所谓‘阳中求阴’。

治疗阳虚证时,在助阳剂中适当佐以滋阴药,即所谓‘阴中求阳’。

”虽然不同的版本对“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文字论述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是一致的。

即,“阴中求阳”为:在大量的补阴药中,佐以少量的温阳药,用于阴扁衰证;“阳中求阴”为:在大量的补阳药中,佐以少量的滋阴药,用于阳偏衰证。

事实是这样吗,“阳中求阴”的代表方剂为左归丸,其药物组成为:大怀熟地八两,山药(炒)四两,山茱萸四两,龟板(切碎炒珠)四两,川牛膝(酒洗,蒸熟)三两,鹿角胶(敲碎,炒珠)二两,菟丝子(制熟)三两,枸杞子三两,上先将熟地杵膏,加炼蜜和丸桐子大,每食前用滚白汤送下百余丸。

阴病治阳、阳病治阴与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区别

阴病治阳、阳病治阴与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区别

阴病治阳、阳病治阴与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区别
关于'阴病治阳、阳病治阴'与'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区别,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相关资料分享如下,请各位中药学职称考生仔细查看,希望对大家巩固2020中药学职称知识点有所帮助!
'阴病治阳'适用于阳虚所致的虚寒证,即采用扶阳益火之法,消退相对亢盛之阴寒,故该治法也可称为'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技巧是:火属阳,益即为补,所以益火=补阳,指的是用补阳的方法来消退阴盛。

'阳病治阴'适用于阴虚所致的虚热证,即采用滋阴壮水之法,抑制相对亢盛之阳,故亦称为'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技巧是:水属阴,壮即为补,所以壮水=补阴,指的是用补阴的方法来制约阳亢。

'阴病治阳,阳病治阴'的理论依据是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

'阴中求阳'针对的是阳虚证的治疗,指的是在使用补阳药的同时,兼用少量补阴药,使得'阳得阴助'而达到更好的补阳目的。

同理,'阳中求阴'针对的是阴虚证的治疗,指的是在使用滋阴药的同时,兼用少量补阳药,使得'阴的阳升'而达到更好的补阴目的。

'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理论依据是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

阴阳的“二分法”与“三分法”的意义

阴阳的“二分法”与“三分法”的意义

阴阳的“二分法”与“三分法”的意义阴阳的二分法,即《类经·阴阳类》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也就使说,任何事物本身都靠分为阴阳两个方面。

阴阳的二分法,源于《周易》。

如《易传·系辞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内经》对阴阳的二分法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并指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之中复有阴阳,是阴阳范畴的普遍规律。

如:《天元纪大论》说:“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

……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金匮真言论》说:“阴中有阴,阳中有阳。

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

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故人亦应之。

……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

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阴阳离合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

”《寿夭刚柔》说:“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审知阴阳,刺之有方……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

在内者,五藏为阴,六府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

”《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

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阴阳的二分法用于解释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以及指导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人体之上为阳,下为阴。

心肺居上为阳,肝肾位下为阴。

就心肺而言,心为火脏而为阳中之阳,肺为金脏而为阳中之阴。

在治疗上,心病当随其温通之性,肺病应顺其肃下之性。

阴阳的三分法,即阴阳各分为三阴三阳:一阴分为三阴,即太阴、厥阴、少阴;一阳化为三阳,即阳明、少阳、太阳。

这可能与古人观测到一月约为30日,一年约为360日有关,为了以阴阳来解释这一日月运行的规律,说明这一日月运行的规律与人体五藏六府、十二经脉的联系,必须建立新的阴阳解释性模型,即以阴阳三分法建立的模型。

从6个方剂中体会“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奥秘!

从6个方剂中体会“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奥秘!

从6个方剂中体会“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奥秘!从6个方剂中体会“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奥秘!编辑/中国道医如何在临床上灵活运用“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是否发现有时相同的药方,剂量变化一下,治病就不同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这句话,是张景岳先生在“新方八阵”的“补阵”中提出的。

原话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这是阴阳学说指导临床治疗的良好例子。

具体些说,这是《黄帝内经》“用阳和阴,用阴和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等治则的变化运用和进一步发挥。

补法是治病八法中的一个大法。

补阴法、补阳法又是补法中的重要方法,它比补气法、补血法更为深入,更为复杂,运用起来更为困难,但气血阴阳、阴阳气血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张景岳说:“气虚者,宜补其上,人参、黄芪之属是也;精虚者,宜补其下,熟地、枸杞之属是也;阳虚者,宜补而兼缓,桂、附、干姜之属是也;阴虚者,宜补而兼清,门冬、芍药、生地之属是也,此阴阳之治辨也。

其有气因精而虚者,自当补精以化气;精因气而虚者,自当补气以生精。

又有阳失阴而离者,不补阴何以救散亡之气;水失火而败者,不补火何以甦垂寂之阴。

此又阴阳相济之妙用也。

”又说“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

此阴阳邪正之离合也。

”这些理论看起来好像难以捉摸,实际是中医观察疾病变化的客观规律,用现代话说,就是具体矛盾具体解决,中医治病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差半分毫厘。

下面就补阴补阳之法,常用于虚劳、痨瘵等病,举数方分析如下。

1、小建中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治疗“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方药组成有:桂枝、白芍、生姜、炙甘草、大枣、饴糖。

本方重在补阳,但体现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桂枝、白芍一阴一阳,调和营卫;甘草、饴糖一阴一阳,补和营卫;生姜、大枣一阴一阳,宣和营卫。

如何理解:“善求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医盲)

如何理解:“善求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医盲)

如何理解:“善求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医盲)
善求阴者,必于阳中求阴. 古典哲学中,讲究从用寻体,用之于医道亦然。

从理上说,阴是隐伏难见的,阳是动用易寻的,因为阳为阴之用,所以必须从易于把握的动用来寻觅难以发现的静伏。

用现代语言举例说明:怎么知道有没有电呢?就要从电现象来寻求。

比如周围是否有磁场、接上灯泡是否会亮乃至用手摸一下会不会打人。

从磁场、灯亮、麻手等现象判断得结果是有电。

作为属阴的体一般是隐伏不见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他的功用来发现他。

医学上,可以通过辨别阳的盛衰升降,把握阴的状况,也是符合这个理论的。

又如修学佛法,本心是隐伏难见的,但是我们可以从其动用中理解他的存在,并以此指导实践探寻他的真谛而达到明心见性。

阴在阳之中,不在阳之对。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什么意思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什么意思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什么意思?孤阳不生,孤阴不长,这就是说孤阴孤阳不能单独存在,阴阳互根,阳中长阴,阴中长阳,阳外是阴,阴外是阳,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吧,拿一个竹杆子,往那一立,影就产生了,一个竹杆子一个影,有杆有影,立杆见影,杆外是什么呢?我们管它叫杆外,影外是什么呢?我们管它叫影外。

那就是四个东西了,几个阴阳了?杆子是阳,影子是阴,杆子杆外是一个阴阳,影子影外是一个阴阳,这至少三对阴阳,那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啊,咱们再看啊,杆一动,影也动,杆外动,影子外也动,那就是牵一发动全身,阴阳是相互的,同时存在的,阳动则阴动,阴动则阳动,阴阳相随,阴阳相参,如影随形,这边动,那边就动,这有什么意义啊?有重大意义,让我们了解自然的过程当中,阴与阳之间没有间隙,不是阴就是阳嘛,非阳就是阴,你这杆外是什么呢?他杆的外面是杆外,那么杆外的外面是什么?杆外外,杆立在那产生了什么?产生了杆影,如果影动了,肯定是杆动,杆一动影子就动,比如说我们这个五脏六腑嘛,一处动,处处动,不是说这个肝阳上亢就只是肝的上亢,别的不动,不是那么一回事,一波浪,一个事物,水一样,这个一盘水,你拿个手指一点,不是只有一点动,所有的东西都动。

这个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啊,阴阳是相杂的,什么是阴阳相杂呢?不可能出现大块的阳,也不可能出现大块的阴,阴阳互相杂糅在一起,举个简单的例子:你说某一个城市,不可能那个城市都是男的,那个城市都是女的,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个村庄都是男女相杂,同样阴阳也是一样,那不要去谈大块的阴大块的阳,像开方一样,热的药都上去了,就去治这个寒,这是不对的,这会把人击倒,大块的阴去治这个人的热,也不对,你一定要这个阳中带有阴,大块的阴中带有阳来治病。

这个阴阳和合,它是非常的微妙,稍微露点头就是一团气。

我们讲啊,开方开什么?就是开方气。

因为方气首先第一条原则就是符合人身之气,如果说不符合人身之气,那么这个就对人体有害,如果对人体有害,偶尔用还可以,如果长服就必然会损人。

阳中求阴的方法适用于

阳中求阴的方法适用于

阳中求阴的方法适用于
各种不同的情况和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健康问题:当身体或心理出现过热、过度兴奋、焦虑、失眠等症状时,可以使用阳中求阴的方法来平衡身心状态,达到放松和平静的效果。

2. 工作生活压力:当工作生活压力过大,导致紧张、疲劳、情绪低落等情况时,可以使用阳中求阴的方法来调整心态,舒缓压力,恢复精力和积极的情绪。

3. 情感困扰:在情感方面,如果感受到自己太过热情、冲动、脾气大、无法冷静思考或者被情绪左右等情况时,可以使用阳中求阴的方法来调整情感状态,保持冷静和理智。

4. 思维僵化:当遇到自己固执己见,无法接受新观念和理念,思维僵化的情况时,可以使用阳中求阴的方法来打开思维,接纳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促进思维的开阔和灵活性。

综上所述,阳中求阴的方法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情况和问题,可以帮助调节身心状态,平衡情感,放松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和内心平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中求阳与阳中求阴
张景岳《新方八略引》曰:“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字面上的意思是:善于扶阳的,必然懂得酌情加入滋阴的药,那么,阳气得到阴液的帮助就可以生化无穷;而善于滋阴的,必然懂得酌情加入扶阳的药,那么,阴液得到阳气的帮助就可以源源不竭。

这是《中医基础理论》的解释。

但我对照原著,觉得这样解释不妥。

张景岳还有一句话:“凡阳虚多寒者,宜补以甘温,而清润之品非所宜;阴虚多热者,宜补以甘凉,而辛燥之类不可用。

”补阳的用甘温,补阴的用甘凉,是不能混淆的。

所以他说:“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

”既然不可混,扶阳药(甘温)加入滋阴的药(甘凉)不是违背了药物配伍不宜相恶(一种药物的功效被一种具有相反功效的药物所减弱或抵消)的原则了吗?后面我又注意到他还有一句:“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

”我才豁然开朗。

既是不可离,那么彼此之间的关系就是相辅相成的。

益气有助于补精,因为气可化精;补精有助于益气,因为精可化气。

我在《生命的状态》中提到过,因为阴阳具有极其丰富同时也是很不确定的含义,所以在具体的语境应当要专门明确出来。

否则,你说你的阴阳,我说我的阴阳,所指并不统一,真理就无从辨明。

我们说,人是由无形之气(以下简称气)与有形之质(以下简称质)组成的。

如果
气属阳,那么质就是相对应的阴。

因为阴阳中亦能分阴阳——就象把一物上下两部分,其中任何一部分仍然可以分上下一样——气可分阳气与阴气,质可分阴质(即是“阴液”或“津液”)与阳质(即是“精”或通称的“阴精”)。

大家也许有些眉目了,同时也开始晕了。

且跟着我的思路往下走。

现在我们的头脑中已经有了4个新的概念:阳气,阳质,阴气,阴质。

正如上面所说的,气和质是人体的组成部分,是我们要考察对象(物),而这里的阴和阳是指考察对象的属性。

接下来我们就用这4个概念去说明文章开头的那句话: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前半句这样解读:
第一个阳字是指阳气;
第一个阴字是指阳质;(因为质相对于气来说属阴)
第二、三个阳字同第一个;
第二个阴字同第一个。

后半句这样解读:
第一个阴字是指阴质;
第一个阳字是指阴气(清热)
第二、三个阴字同第一个;
第二个阳字同第一个;
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善于扶阳气的,如果单纯用姜桂附等辛热药效果不显著的,就要考虑辅以填精(即补阳质)的药如熟地,枸杞,巴戟天,补骨脂等温润之品,而善于滋阴生津的,如果单纯用生地,麦冬,花粉而效果不显著的,就要考虑加用清热的药如石膏,竹叶等[热去则阴气(即后半句的第二个阳字)生]。

如此看来,我对阴阳的理解是和其它书有不同之处。

虽然不敢说尽合著者原意,但读书贵在觉悟,高明者自能谅之。

附原文:补方之制,补其虚也。

凡气虚者,宜补其上,人参、黄之属是也。

精虚者,宜补其下,熟地、枸杞之属是也。

阳虚者,宜补而兼暖,桂、附、干姜之属是也。

阴虚者,宜补而兼清,门冬、芍药、生地之属是也。

此固阴阳之治辩也。

其有气因精而虚者,自当补精以化气;精因气而虚者,自当补气以生精。

又有阳失阴而离者,不补阴何以收散亡之气?水失火而败者,不补火何以苏垂寂之阴?此又阴阳相济之妙用也。

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

余故曰∶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此又阴阳邪正之离合也。

故凡阳虚多寒者,宜补以甘温,而清润之品非所宜;阴虚多热者,宜补
以甘凉,而辛燥之类不可用。

知宜知避,则不惟用补,而八方之制,皆可得而贯通矣。

(续)
我在上篇中尝试解读了“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结果少人问津,好象只有作者才看得懂。

,自己检讨一下,结论是我讲得很不透彻,弄得读者雾里看花。

忽悠大家的眼睛是我的错,现在来改正。

上篇我提出了4个名词:阳气,阳质,阴气,阴质。

把这4个名词替换入句中,就成了:善补阳气者,必于阳质中求阳气,则阳气得阳质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气者,必于阴气中求阴质,则阴质得阴气升,而源泉不竭。

再接着打个比方,阳气=阳光,阳质=煤炭,阴气=冷气,阴质=冰块。

那么,整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想补充热能,单靠阳光的照射还不行的话,就要加上煤炭的燃烧:如果你想降温,单靠冰块的冷却还不够的话,那就再吹冷气。

经过这么转换,道理就很浅显了,但是对于用药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假设病人证属阳虚,当须补阳,但是用了附子,干姜,桂枝出现这样的情况:吃药时症状很快改善,但一停药又很快回到老样子。

这时候你就要考虑了,附子,干姜,桂枝侧重补阳气,病人还有阳质虚的情况。

这阳质就是专门储备阳气的,象骆驼的驼蜂。

人呼吸天气,饮食地味,化成阳气,一部分用作即时之需,另一部分要收藏起来,而阳气要收藏需要一个载体,就是阳质。

身体的阳质少了,即是收藏的能力下降,就算有再多的阳气补充,也无法完全吸纳。

小电池能充多少电呢?这姜桂附是有很大的阳能的,可病人的电池容量小啊,一充就满,其余的吸纳不了就发散出去了。

等到停药的时候,储存的阳能很快用完,所以病情反复。

这时候怎么办呢?要加用熟地,枸杞,紫河车之类,这些是侧重于补阳质的,也就是扩大你体内的电池容量的。

同理,假设病人证属阴虚,你用了天冬麦冬,芍药,生地,效果不是很理想,你可以考虑用清热的药如石膏,栀子之类的。

好比一个人热的厉害,你只是在他旁边放很多冰块,却没看到他还在烈日在暴晒,多少冰块都很快融掉的了。

怎么办?当然是把太阳去掉了——把人移到阴凉的地方,不让阳光照到。

石膏栀子就起到类似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