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仁不好学_其蔽也愚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说:古代学者的目的在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代学者的目的却在装饰自己,给别人 看。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论语泰伯》。
谷:古代以谷作为官吏的俸禄,这里用“谷”字代表做官。不至于谷,即做不了官。
这是孔子的感叹:一般人跟他求学的目的,不是为 了学问,而是为了俸禄。 --
10【原文】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
【注释】(1)劳:辛劳,劳苦。(2)葸:音xǐ,拘谨,畏惧的样 子。(3)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4)笃:厚待、真诚。(5)故 旧:故交,老朋友。(6)偷:淡薄。
【译文】孔子说:“一味谦恭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很辛 苦,一味慎重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畏首畏尾,一味勇猛 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犯上作乱、闯祸,一味直率而不拿 礼来作节制就会急切而伤害人。在上位的人对父母、亲族 笃厚(即厚待父母、亲族),那么老百姓就会兴起仁厚之 风;在上位的人不遗弃旧交,那么老百姓就不会不厚道。”
--
解释红色字的含义: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斯为:就是
居!吾语女
居:坐 ;语:告诉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贼:害人害己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故旧:旧交、老友; 偷:浇薄、不厚道
贤贤易色 就有道而正焉
贤贤:尊重 有才德的人; 易:不以为意,轻视
就:动词,接近、靠近
事君,能致其身
事:侍奉;致:贡献
不学《诗》,无以言--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
6【原文】子夏(1)曰:“贤贤(2)易(3)色;事父母能竭 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 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1)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 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 张。 (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 重贤者。 (3)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 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 (4)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 君主。
--
•
孔子说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
的培养。”
•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也说过:“习惯真是 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 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善的教育去建立一种 良好的习惯。”
--
. 【原文】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孔子说:“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自己(增加学识、 修养道德),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向别人卖弄。”
--
2【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
也。”
相当于“而”,表修
【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下来就知道的人,而 是喜欢古代(文化)、勤勉地去追求它的人。”
--
3【原文】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 丘之好学也。”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
【译文】孔子说:“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 一定有像我孔丘一样忠厚诚实的人,只是比不 上我孔丘喜欢学习啊。”
--
4【原文】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 乎?”对曰:“未也。”“居(1),吾语女。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2);好知不好学, 其蔽也荡(3);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4);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5);好勇 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 狂。”
--
5【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1),慎而无礼则葸(2),勇而无 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3)。君子笃(4)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5) 不遗,则民不偷(6)。”
--
7【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 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 已。” 【注释】(1)就:靠近、看齐。(2)有道:指有道德 的人。(3)正:匡正、端正。
--
8【原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1),不贰过(2),不幸短命 死矣(3)。今也则亡(4),未闻好学者也。” 【注释】(1)不迁怒:不把对此人的怒气发泄到彼人身 上。(2)不贰过:“贰”是重复、一再的意思。这是说 不犯同样的错误。(3)短命死矣:颜回死时年仅31岁。 (4)亡:同“无”。
--
1、识记并掌握文中的文言基础知识。 2、理解文中孔子所说的“学”与“好学” 的 基本内涵。 3、明白学习的重要性,理解孔子对道德 修养的极端重视。
--
--
通假字:
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女 通 “汝”பைடு நூலகம்
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知 通 “智”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亡 通 “无”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弟 通 “--悌”
而
生而知之者,上也 恭而无礼则劳 鲤趋而过庭
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修饰
生而知之者,上也 不如丘之好学也 古之学者为己 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代词,指代古代知识和道理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 结构助词,的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
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相当于“而”,表修饰 行有 余力,则以学文 介词,用
疏通课文
代词,指代古代知识和道理 连词,表顺承
1【原文】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 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文】孔子说:“生下来就知道(生下来就有知识), 这种人是上等的;学了然后知道,这种人是次一等的;遇 到困难而去学习,这种人是再次一等的;遇到困难仍不学 习,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了。”
(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
文(8)。”
介词,用
【注释】(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
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2)入:
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
“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
说在家。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
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4)谨:寡言
少语称之为谨。 (5) 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
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
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
11【原文】陈亢(1)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2)乎?”对曰: “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 ‘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 之远(3)其子也。”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论语泰伯》。
谷:古代以谷作为官吏的俸禄,这里用“谷”字代表做官。不至于谷,即做不了官。
这是孔子的感叹:一般人跟他求学的目的,不是为 了学问,而是为了俸禄。 --
10【原文】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
【注释】(1)劳:辛劳,劳苦。(2)葸:音xǐ,拘谨,畏惧的样 子。(3)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4)笃:厚待、真诚。(5)故 旧:故交,老朋友。(6)偷:淡薄。
【译文】孔子说:“一味谦恭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很辛 苦,一味慎重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畏首畏尾,一味勇猛 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犯上作乱、闯祸,一味直率而不拿 礼来作节制就会急切而伤害人。在上位的人对父母、亲族 笃厚(即厚待父母、亲族),那么老百姓就会兴起仁厚之 风;在上位的人不遗弃旧交,那么老百姓就不会不厚道。”
--
解释红色字的含义: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斯为:就是
居!吾语女
居:坐 ;语:告诉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贼:害人害己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故旧:旧交、老友; 偷:浇薄、不厚道
贤贤易色 就有道而正焉
贤贤:尊重 有才德的人; 易:不以为意,轻视
就:动词,接近、靠近
事君,能致其身
事:侍奉;致:贡献
不学《诗》,无以言--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
6【原文】子夏(1)曰:“贤贤(2)易(3)色;事父母能竭 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 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1)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 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 张。 (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 重贤者。 (3)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 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 (4)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 君主。
--
•
孔子说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
的培养。”
•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也说过:“习惯真是 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 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善的教育去建立一种 良好的习惯。”
--
. 【原文】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孔子说:“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自己(增加学识、 修养道德),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向别人卖弄。”
--
2【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
也。”
相当于“而”,表修
【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下来就知道的人,而 是喜欢古代(文化)、勤勉地去追求它的人。”
--
3【原文】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 丘之好学也。”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
【译文】孔子说:“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 一定有像我孔丘一样忠厚诚实的人,只是比不 上我孔丘喜欢学习啊。”
--
4【原文】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 乎?”对曰:“未也。”“居(1),吾语女。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2);好知不好学, 其蔽也荡(3);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4);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5);好勇 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 狂。”
--
5【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1),慎而无礼则葸(2),勇而无 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3)。君子笃(4)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5) 不遗,则民不偷(6)。”
--
7【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 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 已。” 【注释】(1)就:靠近、看齐。(2)有道:指有道德 的人。(3)正:匡正、端正。
--
8【原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1),不贰过(2),不幸短命 死矣(3)。今也则亡(4),未闻好学者也。” 【注释】(1)不迁怒:不把对此人的怒气发泄到彼人身 上。(2)不贰过:“贰”是重复、一再的意思。这是说 不犯同样的错误。(3)短命死矣:颜回死时年仅31岁。 (4)亡:同“无”。
--
1、识记并掌握文中的文言基础知识。 2、理解文中孔子所说的“学”与“好学” 的 基本内涵。 3、明白学习的重要性,理解孔子对道德 修养的极端重视。
--
--
通假字:
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女 通 “汝”பைடு நூலகம்
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知 通 “智”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亡 通 “无”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弟 通 “--悌”
而
生而知之者,上也 恭而无礼则劳 鲤趋而过庭
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修饰
生而知之者,上也 不如丘之好学也 古之学者为己 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代词,指代古代知识和道理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 结构助词,的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
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相当于“而”,表修饰 行有 余力,则以学文 介词,用
疏通课文
代词,指代古代知识和道理 连词,表顺承
1【原文】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 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文】孔子说:“生下来就知道(生下来就有知识), 这种人是上等的;学了然后知道,这种人是次一等的;遇 到困难而去学习,这种人是再次一等的;遇到困难仍不学 习,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了。”
(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
文(8)。”
介词,用
【注释】(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
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2)入:
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
“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
说在家。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
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4)谨:寡言
少语称之为谨。 (5) 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
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
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
11【原文】陈亢(1)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2)乎?”对曰: “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 ‘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 之远(3)其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