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公民》教案(第二课时)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我们是公民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主题:公民意识与责任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2.让学生了解如何成为合格公民,为中国争光。
3.让学生认识中国的成就,增强自豪感,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维护国家形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厉害了,我的国》。
2.引导学生思考:从视频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吗?二、体会国家的自豪感1.小组讨论:还有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如科技、体育、经济等领域的成就。
2.展示中国的辉煌成就:1) 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2) 中国是全世界第五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3) 2018年,中国登上了无人敢去的月球暗面。
4) 诞生了全世界第一个人工智能播音员。
5) 建成港珠澳大桥并通车。
6) 全世界最高的无轴摩天轮——山东潍坊的“渤海之眼”。
7) 中国所取得的世界第一。
3.小组讨论:1) 中国的成就不仅在国内,还在国外。
很多中国人在海外取得科技、商业等方面的成就,你知道他们的励志故事吗?2) 中国近年来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你知道中国都为世界做了些什么吗?4.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节选)》。
三、感悟做合格公民1.思考与讨论:你知道中国这些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谁吗?2.提示:中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都离不开每个中国公民的共同努力。
3.总结: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
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使命。
4、活动园:以下是关于中国公民的说法,请判断其正确性并解释原因。
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5、礼仪小教官:这样做对吗?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6、思考与行动: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出国留学、工作和执行公务,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旅游、工作等。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是公民》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教学设计3.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
②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树立学生的公民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能维护中国公民的形象。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1)课件展示不同身份人群的图片。
(2)谈一谈你是怎么理解中国人,美国人等不同身份的。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公民意味着什么》。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1、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
2、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1、课件出示第23页的知识窗。
交流:你知道国籍是什么?它是怎么获得的?2、认识身份证。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小卡片,它能代表我们的身份,那就是身份证。
一:先说一说身份证是什么样子的?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
---公民身份证号码二:了解身份证号码的不同含义。
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地址码,7---14位为出生日期码,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
3、三:公民身份证的有效期。
(课件出示课本25页相关链接)4.身份证用处知多少?住酒店办理住宿登记、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在邮局邮寄物品、在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
5.小结小小卡片不仅作用大,而且就号码一项也很有意思!同学们,你们一定要牢记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哦。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1.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
小学六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版道法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课题: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3.3.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身为中国公民,应该知道国家的建设成就。
②明白如果走出国门,我们就是中国的名片,要严于律己。
③知晓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2.能力目标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知道自己应该为祖国做什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爱国热情,能自觉维护祖国形象。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能展现祖国建设成就的图片,可以联系实际谈谈现在的科技发展情况,激发学习兴趣。
解读目标解读目标::这一节课,就让我们认识自己中国公民身份,并了解我们祖国的建设成就,而且一定要知道身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骄傲和自豪。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讲点拨。
利用课件教学:利用课件教学:利用课件教学:1、了解祖国的建设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了解祖国的建设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科技还是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经济方面,中国GDP 超10万亿美元,是世界上10万亿俱乐部成员,是日本GDP 的2倍。
高铁2万公里,占世界6成。
钢铁产量,世界16亿吨,中国占8亿吨;中国高速公路12万公里,占世界的52%52%,力压美国占世界第一;有六个世界之,力压美国占世界第一;有六个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桥。
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桥。
科技方面的成就:中国天眼,世界最大的望远镜;北斗卫星,世界排名第二位;神舟飞船,载人航天;我国是世界第三个把飞行员送入太空的国家;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太空进行试验;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计算能力世界第一。
体育方面的成就:成功举办北京奥运;男足曾实现历史性突破,闯入2002年韩年韩//日世界杯赛;跳水从梦之队时代到里约奥运会中国队的金牌第一的超级梦之队;中国横扫世界乒坛;中国女排东山再起,两夺世界冠军,更夺得了里约奥运会金牌。
部编版-政治-一年级下册--17我们都是公民 教案
部编版-政治-一年级下册--17我们都是公
民教案
教学目标
-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了解到什么是公民以及作为公民应具备的责任和义务。
-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身份和角色。
-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准备
- 课文:《我们都是公民》
- 照片或图片展示公民的形象
- PPT或教学演示工具,用于展示课文和例子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 通过展示照片或图片,让学生猜测这些人是谁,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新课讲解(10分钟)
- 向学生介绍公民的概念:公民是指生活在一个国家或社会中的人们,他们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 使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 分享一些简单的例子,如遵守交通规则、保护环境等。
活动实践(20分钟)
- 分发课文《我们都是公民》给学生,并进行阅读训练。
-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你是公民吗?你的角色是什么?你有哪些责任和义务?
- 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身份和角色。
拓展活动(15分钟)
- 分组讨论,让每个小组分享一种公民的角色和他们的责任。
- 引导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行使公民责任,如如何保护环境、如何尊重和帮助他人。
总结归纳(5分钟)
- 回顾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让学生总结所学到的知识。
- 强调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对社会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
- 邀请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并说明自己应该具备的公民责任和义务。
我们都是公民的教案
我们都是公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定义和基本权利义务。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遵纪守法的公民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公民的定义和基本权利义务。
2.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1. 公民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和实践。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和社会参与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公民的定义、权利和义务。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公民行为,引导学生辨别正确与错误。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践行公民责任和义务。
4. 实践演练法:设计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公民角色。
五、教学内容1. 公民的定义:介绍公民的概念,强调公民与国家、社会的关系。
2.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讲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如言论自由、受教育、遵守法律等。
3. 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遵纪守法的意识。
4. 公民参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提高社会责任感。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公民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民?二、讲解公民的定义(10分钟)1. 讲解公民的定义,强调公民与国家、社会的关系。
三、讲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0分钟)1. 讲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如言论自由、受教育等。
2. 讲解公民的基本义务,如遵守法律、履行兵役等。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典型公民行为案例,引导学生辨别正确与错误。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公民行为的意义。
五、小组讨论(15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践行公民责任和义务?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六、实践演练(10分钟)1. 教师设计相关实践活动,如模拟选举、社区服务等。
2.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体验公民角色。
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六、教学内容6. 公民参与社会的方式:介绍公民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多种方式,如选举、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
我们都是公民的教案
我们都是公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定义和基本权利,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公民,并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社会、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良好品质。
3.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公民的定义与基本权利2. 公民的义务与责任3. 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义和方法4. 公民在我国法律中的地位5. 案例分析:身边的公民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公民的定义、基本权利、义务与责任,以及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义和方法。
2. 难点:公民义务与责任的具体落实,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公民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公民的定义、基本权利、义务与责任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身边的公民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民角色。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义和方法,促进学生思考。
4. 实践作业法:布置相关实践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公民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公民的定义,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公民。
2. 讲解:详细讲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与责任,以及公民在我国法律中的地位。
3. 案例分析:分析身边的公民实例,让学生了解公民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义和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公民的重要性和责任。
6. 作业布置: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公民精神。
7. 课后反思: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履行公民义务,发挥公民作用。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公民定义、基本权利、义务与责任的理解程度。
2. 考察学生对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义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3. 评估学生在实践作业中践行公民精神的实际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关于公民教育的基础教材。
2. 案例资料: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公民实例。
3.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4. 网络资源:查找相关法律条文,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我们都是公民的教案
我们都是公民第一章:公民的定义与意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公民的定义与特征。
让学生了解公民在社会中的角色与责任。
1.2 教学内容公民的定义与特征:公民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国籍,并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公民在社会中的角色与责任:公民在社会中扮演着各种角色,如家庭成员、学生、员工等,也要履行相应的责任,如遵守法律、参与选举等。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讨论“什么是公民”的问题,引发学生对公民的思考。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公民的特征与角色,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公民案例,让学生理解公民的责任与义务。
第二章:公民权利与自由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与自由。
让学生理解权利与自由的限制与责任。
2.2 教学内容公民的基本权利与自由:如言论自由、宗教自由、隐私权等。
权利与自由的限制与责任:公民在享有权利与自由的也需要遵守法律的限制,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引入话题:通过讨论“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的问题,引发学生对公民权利与自由的思考。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公民的基本权利与自由,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公民权利与自由的案例,让学生理解权利与自由的限制与责任。
第三章:公民义务与责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义务与责任。
让学生理解义务与责任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公民的基本义务与责任:如遵守法律、服兵役、纳税等。
义务与责任的重要性:公民履行义务与责任,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3.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讨论“公民的义务与责任”的问题,引发学生对公民义务与责任的思考。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公民的基本义务与责任,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履行义务与责任的重要性。
第四章:公民参与与社会参与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参与方式与途径。
让学生理解公民参与对社会的重要性。
公民的参与方式与途径:如选举、示威、志愿服务等。
5.1我们都是公民 第二课时
我是中国公民
(第二课时)
复习旧知识 完成教学案P1 (一)公民身份的确认 (二)公民身份的内涵
公民=人民?
他们属于人民吗?
他们属于公民吗?
公民和人民有什么区别?
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 公民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其中人民占绝大多 数,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敌对分 子属于公民但不属于人民。
回答问题: 1.什么是公民?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为什么说失去国籍是痛苦的?
公民身份的内涵 ①公民是国家的成员,受国家法律保护。 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和核心是人
民当家作主。
③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
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
④公民平等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
1、公民身份的内涵有哪些?
公民
> < > =
人民
公民和人民有什么区别?
1、公民是指全体社会成员;
2、其中人民占绝大多数,被依法剥夺政治权 利的人和其他敌对分子属于公民但不属于人 公 民 民
公民
>
人
民
人民
使用人民这个政治概念,是便于政治上划分敌 我;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1998年,原北京市委 书记陈希同,被判处 有期徒刑16年。
请结合你在社会生活中的 所见所闻,列举一些公民行 为不符合一个好公民要求的
现象。
1、做合格公民,要忠于自己的国家
(1)有爱国情操(发自内心的爱国之情) (2)国家利益放于首位——效忠自 己的国家 (3)关心国事
①关心国家的重大决策 ②关心国家和社会发生的重大事
件
2、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公民=臣民?
公民和子民、臣民的区别
《我们都是公民》教学设计
《我们都是公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公民的概念和特点。
2.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学内容1.公民的定义和特征。
2.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世界各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对比。
4.公民意识的培养。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时间:10分钟•通过提问引出本课的话题:什么是公民?我们每个人都是公民吗?•引用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例如接受教育、参与选举等。
步骤二:理论学习时间:30分钟•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中公民的定义和特征部分,了解公民的基本概念。
•学生分组讨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分享自己的见解。
•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学生们提到的权利和义务,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概括。
步骤三:国际对比时间:20分钟•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中相关内容,了解不同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存在差异。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不同国家的公民权利和义务,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公民的要求和期望。
步骤四:案例分析时间:2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例如环境保护、参与社区活动等,让学生讨论这些行为是否符合公民的义务。
•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从公民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
步骤五:公民意识培养时间:20分钟•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活动,模拟不同公民角色的行为和责任。
•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学生讨论表现:评价学生在讨论环节中的表达和贡献程度。
3.学生总结能力:评价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总结和归纳能力。
4.学生展示能力:评价学生在小组展示环节中的表现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公民的概念、权利和义务。
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参与度。
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学生的意见分歧和困惑,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1我们都是公民》教案2.doc
《5.1我们都是公民》教案【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知识上:使学生了解公民的含义以及公民身份的确认的内涵。
能力上:使学生能够分析有关公民身份确认的有关资料。
情感上:唤醒学生的公民意识以及学生对自身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感。
【教学重点】公民身份的确认重点的依据:公民的定义是本课时的基础概念。
只有全面掌握了公民的概念,懂得区分公民身份,才能明确自己独特的中国公民身份。
处理方法:通过小组竞赛,一方面引起学生竞争意识,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通过重复公民定义让学生自行深入了解其内涵。
【教学难点】公民身份的内涵。
难点的依据:比起初一学生,初二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更强,但是仍然未能摆脱感性思维的习惯。
公民身份的内涵比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处理方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公民的权利感,身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 另一方面通过整合材料,简化书本内容,让学生容易掌握吸收。
【教学方法】1、问题教学法。
通过问题形式呈现本课知识点,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世间有一种称号,它并不表示某种荣誉,却比任何荣誉称号更具有价值,那是什么呢?在国际交往中,人们通常会问,你是哪个国家的人?这实际是在问:你是哪国公民?我们可以白豪地说,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公民。
那什么是公民,什么又是中国公民;公民与国籍有什么关系,公民身份乂有哪些内涵?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
讲授新课:1、什么是公民?活动一:教材探究园,“情景研讨一一什么是公民”,(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①王小青的看法不正确,我们一出生就具有中国国籍,不受是否拿到身份证的影响。
我们都是公民的教案
我们都是公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公民的概念,知道公民的定义和特征。
2. 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公民的概念与特征2.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3. 公民的责任与担当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公民的概念,知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公民的概念、权利和义务。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公民的责任与担当。
3.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公民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公民的定义和特征。
2. 新课导入:讲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让学生了解作为公民应有的权益和应尽的责任。
3. 案例分析:分析公民的责任与担当,让学生认识到作为公民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公民。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公民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公民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公民责任与担当的认识。
七、教学反馈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公民概念、权利和义务的理解程度。
2. 作文评价:评价学生的作文,了解他们对如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公民的思考。
八、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公民知识竞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公民知识的理解。
2. 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志愿服务,让学生亲身体验公民的责任与担当。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如讲授、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是否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2.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3.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是否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
我们都是公民教案
我们都是公民教案教案标题:我们都是公民教学目标:1. 了解公民的定义和特征。
2. 了解公民的权利和责任。
3.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公民的定义和特征:a. 引导学生讨论公民的定义,包括居住在特定国家或地区、享有权利和承担责任等。
b. 分析公民的特征,如尊重法律、尊重他人权利、参与社会事务等。
2. 公民的权利和责任:a. 引导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如言论自由、选举权、平等权等。
b. 引导学生认识公民的责任,如尊重法律、参与公共事务、保护环境等。
3. 培养公民意识和参与社会的能力:a. 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公民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作用。
b. 引导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义务清理垃圾、参与公益活动等,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实例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公民主题的兴趣。
2. 知识讲解:简要介绍公民的定义和特征,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3.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责任,并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深入讨4. 活动设计:组织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加深对公民意识和参与社会的理解。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义务清理垃圾、参与公益活动等,提升他们的公民意识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6. 总结回顾: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强调公民的重要性和我们每个人都是公民的事实。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质量,评估他们对公民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活动表现: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公民意识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3. 小组作业:布置小组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调查和呈现一个公民问题,并评估他们的调查和呈现能力。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或实例等引导学生对公民主题的兴趣。
2. 案例分析材料,用于讨论公民的权利和责任。
3. 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的活动设计。
4. 社区服务活动的组织和指导材料。
我们都是公民第二课时
3、在我国,公民的权利是由()
A.中国共产党给予的B.各级人民政府赋予的
C.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的D.党和国家领导人确认并赋予的
4.5·12汶川地震中,公安民警蒋敏,失去了父母、女儿等总共10位亲人。但是她强忍巨大的悲痛,继续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你心中蒋敏是一个()
①、家庭观念淡薄的人②、热爱人民,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
③、主动为国分忧Biblioteka 勇担责任的人④、热心公益事业,不讲亲情的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著名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开通期间,许多人不顾“桥上严禁停车观光”的规定,纷纷驻车观景,由此造成了车辆拥堵、险情频出。这一事例告诉我们,在公共生活中应该()
A、自觉遵守公共秩序B、自觉爱护公共环境
C、自觉爱护公共设施D、自觉爱护公共财物
整合提升
板
书
设
计
二.公民身份的内涵
公民是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管辖和保护的人,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公民要自觉履行义务。
三、树立公民意识,做合格公民
1、要树立国家观念。
2、要培养坚定的民主意识和良好的公民道德。
3、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教
后
反
思
三个关心:关心;关心;关心。
阅读教材内容,小组合作交流
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展
示
交
流
二.公民身份的内涵
公民是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管辖和保护的人,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公民要自觉履行义务。
三、树立公民意识,做合格公民
1、要树立国家观念。
2、要培养坚定的民主意识和良好的公民道德。
3、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我们都是公民的教案
我们都是公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定义和基本权利义务。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遵纪守法的公民意识。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公民的定义:在我国,公民是指具有我国国籍,并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2. 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等。
3. 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利益、履行兵役义务、纳税义务等。
4. 公民的责任与担当: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心国家大事,遵纪守法,助人为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公民的定义和基本权利义务。
2. 难点:培养学生具备公民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公民的定义、基本权利义务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公民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公民责任与担当,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公民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民,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理论:详细讲解公民的定义、基本权利义务等知识点。
3. 案例分析:呈现典型公民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公民的行为是否正确,讨论如何做到遵纪守法、助人为乐等。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公民责任与担当,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历。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管理等,培养公民意识。
6. 总结反思:让学生谈谈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体会,引导他们认识到作为公民的责任和担当。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对问题的思考深度。
2. 小组讨论评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
3. 实践活动评估:根据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公民意识的培养情况。
4. 作业评估:通过学生提交的感悟文章,了解其对公民责任的理解和实践。
5.1我们都是公民第二课时吴传双
如何培养民主意识?
3、协商谦让的道德风尚
4、尊重差异的道德气度
积极参加选举投票
社工活动
志愿者
实践与评价
一位中学生的故事
阅读书本P7图文,你怎样评价这个中学生的行 为?谈谈你对“青少年如何关心国家大事,尽 公民义务”的看法?
这个学生具有国家观念,强烈的社会责任意 识,公民意识,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关心社 会事务,承担社会责任,行使了监督权、建议权, 是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因为她具有强烈的爱国之心,
以“我是中国人”为荣。
三、树立公民意识,做个合格公民
(如何当一个好公民) (一)忠于自己的国家(国家意识)
1.关心国家的重大决策,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 展
2.关心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在国际事务中所 发挥的作用。
3.当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受 家法律。(法律意识)
三、树立公民意识,做 个
合格公 民
第二
(怎样树立公民意识,做个合格公民)
第一忠于 自己的国家
增强法律意识, 遵守国家法律
第三
培养民主意识和 公民道德
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
敬的国家。
第三、要培养良好的公民道 德和民主意识。(公德意识)
(三)要培养民主意识和公民道德(公德意 识)问:良好的公民道德包括哪些方面?
1、仁爱守序的社会公德心 2、诚信宽容的道德品质
培养民主意识, 提高民主素养, 积极参与国家 政治生活,关心 社会事务,承担 社会责任.
(二)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怎样才能做到呢?)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有 关权利与义务的知识,增强法制观念, 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 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做一个合 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都是公民》教案(第二课时)
《我们都是公民》教案
第二课时树立公民意识,做个合格公民
◆课程目标导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身份的含义;明白公民身份的基本内涵;体会树立公民意识的重要性,强化学生对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唤起和强化学生对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感悟公民与祖国的联系,从感情上热爱自己的国家,从理性上理解作为公民,个人与祖国的法律关系。
【教学重点】
公民身份的确认与公民身份的内涵。
【教学难点】
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教学情景导入
复习提问:什么是公民?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公民身份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活动:个案研讨——从富川这位中学生身上我看到
指导学生阅读法律导航的“树立公民意识,做个合格公
民”内容。
针对问题思考与同桌进行研讨交流。
提问:你怎样评价这个中学生的行为?
请个别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和见闻谈谈“青少年公民如何关心国家大事,尽公民义务?”
教师总结:作为一个新时代公民,应树立国家观念,培养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自己今后参与社会决策和社会生活做准备。
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怎样做一个好公民?
◆教学过程设计
做一个好公民的基本要求:
要树立国家观念。
材料一:阅读与感悟《公民责任就在眼前》
讨论:
这四位中国职员面临着哪几种选择?不同的选择将会造成哪些不同的结果?
他们最终选择了什么?为什么?
总结: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血脉相连、不可分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效忠自己的国家。
我们还应该关心国家的重大决策,关心国家和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树立爱国意识。
第二,要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民主意识。
材料:
几年前,在上海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天,一位怀有5个月身孕的女工路过苏州河,见一位女青年正在河里挣扎,她立即将提包放下,不顾天黑、水急、船多、危险大,毅然跃入浊流之中,救出了那个即将没顶的女青年。
当人们问她:“你为什么不顾个人安危下水救人?”她回答得很简单:“我见水中的人还有一口气,总不能见死不救啊!这是做人的起码道德。
“她上岸后,发现自己的提包不见了,里面装着票证和钱。
事后,人们都传颂着这位女工舍己救人的英勇事迹,赞扬她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同时,也谴责那个趁机偷女工提包的人,唾骂他是一个极不道德的人。
讨论:
人们为什么会赞扬那个女工?那个偷女工提包的人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谴责?
什么是道德?为什么要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总结:道德是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基本行为准则,它对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每个公民应自觉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第三,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材料:
一位青年农民看到一位老大爷被汽车撞倒,他马上背着
老人到医院检查治疗。
可是,受伤老人的儿女却不相信他是好心救人,硬说老人是被青年开的拖拉机撞伤的,不肯领回受伤老人,还强行扣下了这位青年的驾驶证,强迫他为老人治疗。
好心的青年见老人骨折严重,疼痛难忍,只好把老人背回家,放下田里的农活为老人四处求医,还让爱人精心护理老人。
这个青年前后为老人治疗花去近4000元钱,还误了几个月的出车。
做好事却没有善报,为了讨个说法,他向法院递交了诉状。
法院经过审理,判决受伤老人的子女领回老人,并返还全部治疗费用。
讨论:是什么帮青年讨回了公道?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事例?
总结:法律是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卫士”。
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公民的生活也离不开法律。
每个公民都要知法、守法,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和自由,自觉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小结:树立公民意识,做个合格公民
◆课堂板书设计
三)树立公民意识,做个合格公民
要树立国家观念
要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和公民意识
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作业
思考“阅读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