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国公民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三课时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三课时教案
⑵中外交流越来越多,我们要主动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
⑶很多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我国不一样,我们应当尊重。
⑷我上次和妈妈出国,在餐厅吃饭时遇到了一些中国人,他们说话声音有点大。
4.很多中国人在海外到得科技、商业等方面的成功,你知道他们的励志故事吗?
学生自己观察护照上的信息
全班交流
学生辨析
全班交流
学生分享课前搜集到的励志故事
本环节通过辨析、交流故事等手段,让学生知道每个中国公民都是中国名片,有责任和义务去维护这张名片的形象。
5.师:我们国家为了保护中国侨民,也有一些措施。
出示第31页的小资料
6.师小结
四、总结延伸
1.总结本课内容。
2.布置课后延伸作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诠释这张名片。
学生课后作业
播放《中国话》
师:这首歌是同学们比较熟悉和喜欢的,中国话,其实就是我们的普通话。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在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中国话。
2.出示资料:全球十大流行语言排行榜汉语排名第一(针对母语使用人数)
师:读了这份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
3.师小结:的确,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在学习中国话。其实全世界不仅推崇我们的中国话,还有我们中国的文化。
⑵2018年,屠呦呦团队发布重大科研成果“青蒿素搞药性”等研究
⑶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下潜
8.说一说,还有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如科技、体育、经济等领域的成就。
9.师: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课前收集到了的资料,我们在科技、体育、经济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这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为之骄傲的事。
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为本课的第三部分“我是中国公民”。这部分内容通过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感受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同时也有义务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小学六年级道法我是中国公民教案

小学六年级道法我是中国公民教案

小学六年级道法我是中国公民教案教案标题:小学六年级道法我是中国公民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道法我是中国公民”,使学生了解并认同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

3. 提高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了解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2. 认识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3. 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认同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2. 如何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教学素材:包括图片、视频、故事等,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学生练习册或作业本: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2. 提出本节课的主题:“道法我是中国公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知识讲解与讨论(15分钟)1.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向学生介绍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如言论自由、人身自由、平等权利、遵守法律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你认为这些权利和义务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如何行使这些权利和履行这些义务?3.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Step 3:案例分析与思考(15分钟)1. 提供一些具体案例,如“如果你看到有人乱扔垃圾,你会怎么做?”、“如果有人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你会怎么办?”等。

2. 学生个别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解决办法。

3. 分组讨论:学生再次分组,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解决办法,并互相提出建议。

Step 4:活动设计(20分钟)1.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一份小册子或海报,介绍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并提供具体案例和解决办法。

2.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并解释自己的设计,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问。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公民意味着什么:我是中国公民》教案及反思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公民意味着什么:我是中国公民》教案及反思
教学反思
号召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公民意识,共同建立中国公民良好形象。
7.引导学生完成活动园的题目,帮助学生加深对于“国籍”和“公民”这两个概念关联的认识。
8.向学生展示中国护照上记载的信息,列举中国护照的用途,介绍中国护照的办理机关。
9.在课上播放相关电影或纪录片片段,增强学生作为中国公民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10.请学生举例说明中国公民的正面典范,以及部分国民的不良行为。
2.向学生介绍北京奥运会盛况,让学生说一说为何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是实现百年梦想。
3.向学生介绍“蛟龙号”的性能以及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所取得的成就。
4.请学生朗读《我骄做:我是中国人》(节选),并发表读后感。
5.播放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夺冠的精彩瞬间。
6.请学生举例说明通过哪些事情能够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公民意味着什么:我是中国公民》教案及反思
第4周
星期二
学科
道法
年级
六年级
班级
5班
授课内容
3公民意味着什么:教学
目标
1.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2.树立公民意识,维护中国公民的声誉和形象。
3.国家驻外机构对于中国公民的保护。





1.播放电影或纪录片片段,让学生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取得的成就。

“我骄傲,我是中国小公民”班会教案 一年级

“我骄傲,我是中国小公民”班会教案  一年级

“我骄傲,我是中国小公民”班会教案活动时间:2013.9.30活动目的:通过班会活动,让学生明确“公民”的内涵;认识到作为中国公民,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要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要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把个人命运和祖国发展联系在一起,决不做有损国格的事情。

活动过程:一、导入谈话,板书课题二、播放课件,进入班会主题。

1、材料展示:1990年5月,北京二中的学生梁帆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邀请,参加了在荷兰诺维克举行的主题为“世界儿童为和平、为未来”见面活动。

参加这次活动的还有来自世界其他许多国家的儿童代表。

当梁帆看到宾馆门前的旗杆上悬挂着其他50多个国家的国旗,唯独没有看到代表中国的五星红旗时,急切地找到活动组委会的一位负责人,礼貌但坚定地问:“对不起,请问怎么没有看见我们中国的国旗?一定要升起中国国旗,因为我在这儿!”负责人被梁帆的爱国精神所感动,当即派人升起了中国国旗,并夸奖梁帆道:“你是一名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

”问题设置:(1)“一定要升起中国国旗,因为我在这儿!”体现了梁帆的什么意识?公民意识、责任意识、爱国意识(2)你对“公民”是怎样理解的?(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公民只有国籍之分,没有年龄限制。

(3)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做才能不失一个“中国公民”的形象?(小组讨论交流,找代表汇报)①作为中国公民,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②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和外国人交往中,要不卑不亢,落落大方;③要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责任意识;④要把个人命运和祖国发展联系在一起,决不做有损国格的事情。

……2、分组讨论,组长作好记录,每组推出1——2位发言人;3、展示讨论结果,比较哪一组的讨论更深入、更全面;4、教师总结发言,汇总讨论结果,提出希望,让学生明确作为中国公民责任和义务,体会做中国人的自豪与尊严。

我是中 国公民教案

我是中 国公民教案

我是中国公民教案《我是中国公民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公民的概念,明确自己作为中国公民的身份。

2、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

3、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公民的概念和中国公民的身份。

(2)掌握中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

(2)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庄严的升国旗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与国家的关系,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是中国公民。

(二)讲授新课1、公民的概念(1)讲解公民的定义: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2)举例说明:比如,小明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那么他就是中国公民。

2、中国公民的身份(1)强调国籍是确定公民身份的依据。

(2)介绍取得中国国籍的方式:出生取得、申请加入等。

(3)让学生思考:自己是通过何种方式取得中国国籍的?3、中国公民的权利(1)展示宪法中规定的公民权利,如平等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等。

(2)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这些权利的含义和重要性。

(3)组织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4、中国公民的义务(1)列举公民的基本义务,如遵守宪法和法律、纳税、服兵役等。

(2)分析不履行义务可能带来的后果。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履行自己的义务?(三)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公民的概念、中国公民的身份、权利和义务。

2、强调作为中国公民,既要享受权利,也要履行义务。

(四)课堂练习1、布置一些选择题和简答题,考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2、让学生分析一些具体情境中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体现。

(五)拓展延伸1、让学生课后收集一些关于中国公民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故事。

我是中国公民教案

我是中国公民教案

我是中国公民信懋学校朱永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具体事例了解公民的含义,知道作为中国公民的条件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公民最重要的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具体案例,体会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和公民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1.重点:把握公民的特征,学会区分公民与“人民”“臣民”的概念2.难点: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从而加强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教学过程一、看一看(导入新课)1、播放一组图片,配京剧《我是中国人》(感受祖国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2、师:好,我来考考大家的观察能力,在图中,你看到了哪些人物?3、生答:军人、运动员、宇航员、建筑工人,三轮车夫、环卫工人、服务员、国家领导人等4、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

今年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建国60周年,60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这些成绩的取得,除了党的正确领导之外,也与各行各业的人们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是分不开的,正是他们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才使我国日益走向繁荣富强。

我们与图中人物相比虽然身份不同、职业不同,也还没有像他们中的某些人一样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我们和他们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社会角色,那就是中国公民。

什么是公民?公民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公民意识呢?下面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三课第二框:我是中国公民。

(板书:我是中国公民)二、辨一辨(新课教学)师:公民与人民只有一字之差,是否是相同的概念呢?如果不同,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让我们看一组图片。

1、展示图3-25、图3—26 (公民与人民辨析)(1)图中人物是否都是中国公民,为什么?生:图中人物都是中国公民。

因为我国宪法规定:凡是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这就是说,不论其年龄、性别、出身、职业、民族、种族、宗教信仰等,只要具备中国国籍都是中国公民,都受到我国法律的保护。

3 公民意味着什么 第三课时 我是中国公民(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3 公民意味着什么 第三课时 我是中国公民(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3 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三课时我是中国公民(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公民的含义和特征。

2.掌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3.强化公民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4.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尊重法律、讲文明的良好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公民的含义和特征。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1 公民的含义和特征•什么是公民?•公民的特征有哪些?•公民和非公民的区别是什么?1.2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有哪些权利?•公民有哪些义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什么?2. 教学方法•听课观摩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首先,老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公民概念的关注和热情。

老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观看图片或视频,并让学生发表言论。

同时,老师要注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参与课堂的兴趣与意愿。

2. 学习环节2.1 公民的含义和特征•什么是公民?公民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享有一定权利、义务和责任,并受该国家或地区法律保护的人。

•公民的特征有哪些?一、公民应有完全的、不受干扰的思想和信仰自由,不得受任何形式的思想、言论、出版或信仰的压制和限制。

二、公民应有公平的和法律保护下的机会,平等地享有教育、工作、文化和生活的权利和机会,而且不受任何形式的性别、种族、宗教、出生地等方面的歧视。

三、公民应有被保障的财产权和劳动权,有权依法获得适当的报酬,并拥有投票权、选举权以及参与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利。

•公民和非公民的区别是什么?公民和非公民的根本区别是:公民享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并且受国家法律保护,而非公民则没有这些权利和义务。

2.2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有哪些权利?公民有许多权利,这些权利可以概括为:思想信仰自由权、人身自由权、财产权、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文化艺术权等。

•公民有哪些义务?公民的义务包括守法、尊重他人权利、关心公共事务、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秩序等。

同时,政府和组织也有义务给予公民必要的保护、帮助和服务。

我是中国公民教案

我是中国公民教案

我是中国公民教案作为一名中国公民,我们的使命是为中国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有品德的公民。

首先,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我们应该尊重法律。

法律是社会公正和秩序的基础,是维护社会正义的重要保障。

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法律知识,做到心中有法律规范,言行得当,遵守法律法规,不违纪、不违法。

其次,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我们应该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关心他人,积极参加公益事业,关注社会热点,行善积德,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我们更应该有强烈的责任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我们应该崇尚民主与法制。

作为现代公民,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不断思考和探索民主的实现途径和方法。

同时,我们应该不断加强法制意识和法治观念,支持国家法制建设,反对非法行为,维护社会正义和维稳。

第四,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我们应该注重个人道德修养。

个人品德是一个人重要的社会资本,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

我们应该注重修身立德,培养自己的高尚品德,注重个人素养的提高,成为一个有良好修养的公民。

我们应该以道德为根本,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开始,塑造自己的道德形象,做到笃守诚信、尊重他人、关爱环境,为社会和谐和进步贡献力量。

最后,在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上,我们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作为一名中国公民,我们拥有光荣的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我们要有自信,保持爱国热情,坚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文化,为国家的发展和强盛而努力奋斗。

我们应该学习党的政策和立场,认真履行公民义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让自己的努力成为民族发展的一份子。

总之,作为一名中国公民,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和力量,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和技能,为国家和人民的福祉和繁荣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最后,希望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能够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有品德的公民。

2019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 》教案

2019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 》教案

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

②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能力目标]培养树立学生的公民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能维护中国公民的形象。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1)课件展示不同身份人群的图片。

(2)谈一谈你是怎么理解中国人,美国人等不同身份的。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公民意味着什么》。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1、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

2、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1、课件出示第23页的知识窗。

交流:你知道国籍是什么?它是怎么获得的?2、认识身份证。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小卡片,它能代表我们的身份,那就是身份证。

一、先说一说身份证是什么样子的?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

---公民身份证号码二、了解身份证号码的不同含义。

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地址码,7---14位为出生日期码,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 代替。

3、三:公民身份证的有效期。

(课件出示课本25页相关链接)4.身份证用处知多少?住酒店办理住宿登记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在邮局邮寄物品在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5.小结小小卡片不仅作用大,而且就号码一项也很有意思!同学们,你们一定要牢记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哦。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1.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

《我们是公民》教案

《我们是公民》教案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六课《公民的权利》教案设计加田中学林萍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第三单元第六课的教学主题是“公民的权利”,主要阐述了公民资格的取得条件,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关于公民资格取得的相关规定一以及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力图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以及相应的权利意识。

第一站:我们是公民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公民”身份的含义,了解公民资格与国籍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宪法和法律关于公民资格取得的具体规定(二)、能力目标:使学生懂得运用相关的法律规定去分析一些与公民身份有关的情境问题和简单材料,能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具有自觉提升自身公民意识的动力和行为。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明白公民身份的内涵,体会树立公民意识的重要性,唤醒和强化学生对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认识到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教学难点:教育学生珍视自己作为中国公民的身份,树立良好的公民意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设计第一环节:正确理解公民观念导入:提出问题“什么是公民?”读教材P54页课题导语概括理解,(公民是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也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接受法律的约束的人)引入P55页“思想驿站”中思考“想一想”的问题,从而导入公民概念深层内涵的学习一、公民的含义和中国公民的含义1、学生讨论“想一想”的问题并阅读课文第一框目2、教师指出公民概念的内涵——公民通常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受该国法律保护的人3、学生说出:中国公民的含义,得到“想一想”问题的答案4、从前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国籍”的概念: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法律上的身份教师设问:那么个人如何取得一个国家的国籍呢?(过渡到第二框目)第二环节:公民国籍的取得与丧失二、国籍的含义以及公民取得国籍的方式1、阅读课文了解取得国籍的两种方式:原始国籍:以出生的方式取得继有国籍: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1)、说一说:我们都是以哪一种方式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2)、看一看:阅读“社会观察”了解国籍的继有取得和丧失,了解爱因斯坦多重国籍的身分,认识“失去祖国,就像是一个孩子失去了母亲的庇护一样的孤独”的深层含义2、公民国籍的丧失:(1)、自愿丧失:自动放弃申请解除(2)、非自愿丧失:法律规定(得外失内)法律剥夺(对于一些犯叛国、卖国、危害国家安全重罪的人)(3)、想一想:根据公民取得国籍的方式,我国公民还包括那些人?(引出下一框目)第三环节:我国法律关于公民资格及国籍的规定三、中国公民的范围——我国社会的全体成员1、分析理解:公民包括我过社会的一切成员2、阅读“知识链接”了解我国法律关于公民资格及国籍的规定、原则:不承认双重国籍3、活动:完成P58页“活动平台”学生交流完成后个别提问。

【精品】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表格)-3.3《我是中国公民》人教部编版

【精品】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表格)-3.3《我是中国公民》人教部编版
回顾本节课内容
回顾本节课内容
课堂练习
出示课堂练习
做练习
巩固本节课内容
板书
我是中国公民
1.作为中国人感到自豪的事情。
2.什么样的人是中国公民
3.护照上的重要信息
4.中国公民海外求救电话
6.出示幻灯片11
点拨:中国公民在国外工作、学习、旅游,代表了中国名片,要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7.出示幻灯片12
点拨: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12308”24小时热线电话正式开通的时间。
阅读学习目标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
学生观看
学生思考问题
学生思考问题
学生观察并思考
对本节课学习目标有所了解
重点
作为中国公民而自豪的事例
难点
做遵纪守法的中国公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幻灯片2:三张图片:蛟龙号、神舟十一号、女排奥运会获得冠军
导入语:同学们看到这几张图片,会感到自豪,因为我们是中国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我是中国公民》。
出示幻灯片3
观看图片,思考问题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入新课
【精品】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表格)-3.3《我是中国公民》人教部编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年级3.3《我是中国公民》教学设计
课题
3.3《我是中国公民》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年级
六年级
学习
目标
情感目标: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而自豪。
能力目标: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中国公民
知识目标:能够说出作为中国人自豪的事件;知道什么是中国公民;自觉遵纪守法;识记海外求救电话。

《我是中国公民》教学设计_模板

《我是中国公民》教学设计_模板

《我是中国公民》教学设计_模板《我是中国公民》教学设计_模板《我是中国公民》教学设计活动目的:1、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我国的辉煌历史,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之情,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

2、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3、懂得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公民,就得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

活动过程:开场:出国旗,唱国歌主持人: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我们有一位共同的伟大的母亲——祖国,她哺育所有的炎黄子孙,给每个儿女厚爱。

那么,作为她的儿女,我们对她了解多少,我们应该怎样回报母亲呢?我们将在本次的主题活动中寻找答案,下面我宣布《我是中国公民》主题活动开始!第一篇章:遨游历史——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主持人: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幅圆辽阔,山河壮丽,气象万千,物产丰富,历史文化悠久。

五千年的人文创造和天开万物造就的自然景观为我们留下了景象骄人、数量繁多的名胜古迹,创造了辉煌的文化艺术。

环节一:【大家谈】1、说一说你知道的古代中国值得你骄傲的人和事2、邀请历史老师结合活动主题介绍历史知识主持人:看到我国这么多的辉煌成就,你有什么感受?(交流活动)环节二:诗歌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设计意图:本环节从孔孟、李杜、四大发明、万里长城、地动仪等各个领域展示了中国古代的方方面面的文化,他们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让学生明白这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值得我们自豪和骄傲;同时也展示了中国人的英勇的民族精神,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

第二篇章:走过黑暗——我自豪,我是中国人主持人:回望历史,我们心潮澎湃,因为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这也会让我们更加奋发图强。

环节一:资料简介——《回望历史》主持人: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有多少英雄豪杰为了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我们无比怀念他们,无比敬重他们。

环节二:男女生二重唱——《歌唱二小放牛郎》环节三:话剧表演——《不忘国耻》主持人:(播放《开国大典》视频资料)1949 年10 月1 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时,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亲手按动电钮,升起了我国第一面五星红旗,从那一刻起,五星红旗始终飘扬在祖国大地上。

公民意味着什么—《我是中国公民》教案

公民意味着什么—《我是中国公民》教案
3.少先队员与公民责任:探讨作为少先队员,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公民责任,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我是中国公民,我骄傲”的主题演讲活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公民的内涵,认识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培养其公民责任感。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注重实用性,符合五年级学生的知识深度。
然而,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这一点,通过更多实例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刻体会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系。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了公民身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他们能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分享自己的观点。这一环节的教学效果较好,但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中过于依赖同伴,独立思考能力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举例:解释中国公民与其他国家公民的区别,以及公民与居民的区别。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详细介绍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如平等权、言论自由、受教育权等,并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系。
-举例:通过实际案例说明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如何履行相应的义务。
-少先队员的公民责任:联系学生的实际身份,探讨少先队员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公民责任。
-举例:讨论在校园中如何做到遵守纪律、爱护公共财产等。
2.教学难点
-法治意识的培养: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接受法治的重要性,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体现法治意识。
-突破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理解法治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只追求权利而忽视义务。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的成果分享环节,让我看到了学生们对公民身份认识的深化。但在讨论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自信心不足。为了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参与度,我将在下次教学中尝试调整讨论主题,使之更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并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3.3.2《我是中国公民》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3.3.2《我是中国公民》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3.3.2《我是中国公民》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级第三单元第三课第二目《我是中国公民》。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公民的含义,知道公民最重要的特征,理解公民与人民、臣民、子民的区别;2.态度与方法目标:能够就自己特别关注的若干权利,如受教育的权利、隐私权、继承权等,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尝试提出依法解决问题的途径;结合身边发生或亲身经历的具体事例,列举相关的法律规定,说明要依法为社会特殊群体如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等提供特殊的保障。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领悟依法治国的道理,体会法治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本标志;树立正确的权利与义务的观念;关心国家的民主与法制建设,自觉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公民的含义,知道公民最重要的特征。

教学难点:树立正确的权利与义务的观念。

教学准备自制PowerPoint课件。

教学流程【导入】谜语导课:你猜我猜大家猜世间有一种称号,它并不表示某种荣誉,却比任何荣誉称号更具有价值,你猜这种称号是什么?【引导】那就是“公民”;无论在哪里?在什么地方?千万别忘了我们都是中国公民!公民作为法律概念, 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指依据我国宪法,凡是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辨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02图3—29、图3—30提问:1、左边的图示和右边的观点相符合吗?如果不符合,你能找到跟图片相符的观点吗?◆公民与古代的“子民”、“臣民”之间有何区别?子民”和“臣民”和公民的区别是依法履行义务却没有依法享有平等的权利或者说是享有很少的权利。

◆被审判的人为什么不是人民?公民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他依法享有的任何一项权利,都必然伴随着保证其实现的义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不可分割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他们的言行损害了国家利益或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公民意味着什么第 3 课时 我是中国公民》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公民意味着什么第 3 课时 我是中国公民》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公民意味着什么第 3 课时我是中国公民》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公民意味着什么第 3 课时我是中国公民》。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掌握表达这些权利和义务的方式。

通过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平等权利、参与国家事务等。

2. 掌握表达中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方式,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3. 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法治意识。

4.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难点:1. 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法治意识。

2.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国家观念和社会意识。

他们对中国公民的概念和基本权利、义务可能有一些模糊的认识。

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和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并培养他们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公民的定义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学习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那么,作为中国公民,你们觉得有哪些权利和义务是很重要的呢?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好,同学们提到的都是非常重要的权利和义务。

在今天的课上,我们将深入了解这些内容,并学习如何表达和实践这些权利和义务。

2、知识讲解教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中国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就是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自由。

比如,你们可以在学校的讨论班上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同时,我们还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即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信仰的自由。

这意味着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心仪的宗教信仰,并按照自己的信仰进行活动。

此外,中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利,无论男女、民族、宗教信仰都应该受到平等对待。

我是中国公民教学设计

我是中国公民教学设计
回顾本节课内容
回顾本节课内容
课堂练习
出示课堂练习
做练习
巩固本节课内容
板书
我是中国公民
1.作为中国人感到自豪的事情。
2.什么样的人是中国公民
3.护照上的重要信息
4.中国公民海外求救电话
让学生先熟悉本节课的内容
让学生认识到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使命。
正确理解中国公民
让学生遵纪守法
了解护照的相关内容
熟记海外求救电话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为中国公民是非常自豪的,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我们都要遵纪守法,如果在海外遇到紧急情况,要熟记求救电话。
6.出示幻灯片11
点拨:中国公民在国外工作、学习、旅游,代表了中国名片,要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7.出示幻灯片12
点拨: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12308”24小时热线电话正式开通的时间。
阅读学习目标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
学生观看
学生思考问题
学生思考问题
学生观察并思考
对本节课学习目标有所了解
2.出示幻灯片5.自学问题,巡回指导
1.说几件让你作为中国人感到自豪的事情。
2.什么样的人是中国公民?
3.护照上的重要信息有哪些?
4.中国公民海外求救电话是什么?
三.共同探讨
结合导入的几张图片说明: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使命。
1.出示幻灯片6
朗读《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难点
做遵纪守法的中国公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是中国公民信懋学校朱永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具体事例了解公民的含义,知道作为中国公民的条件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公民最重要的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具体案例,体会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和公民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1.重点:把握公民的特征,学会区分公民与“人民”“臣民”的概念2.难点: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从而加强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教学过程一、看一看(导入新课)1、播放一组图片,配京剧《我是中国人》(感受祖国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2、师:好,我来考考大家的观察能力,在图中,你看到了哪些人物?3、生答:军人、运动员、宇航员、建筑工人,三轮车夫、环卫工人、服务员、国家领导人等4、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

今年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建国60周年,60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这些成绩的取得,除了党的正确领导之外,也与各行各业的人们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是分不开的,正是他们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才使我国日益走向繁荣富强。

我们与图中人物相比虽然身份不同、职业不同,也还没有像他们中的某些人一样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我们和他们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社会角色,那就是中国公民。

什么是公民?公民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公民意识呢?下面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三课第二框:我是中国公民。

(板书:我是中国公民)二、辨一辨(新课教学)师:公民与人民只有一字之差,是否是相同的概念呢?如果不同,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让我们看一组图片。

1、展示图3-25、图3—26 (公民与人民辨析)(1)图中人物是否都是中国公民,为什么?生:图中人物都是中国公民。

因为我国宪法规定:凡是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这就是说,不论其年龄、性别、出身、职业、民族、种族、宗教信仰等,只要具备中国国籍都是中国公民,都受到我国法律的保护。

师:大家说对不对?(板书:具有中国国籍)(2)图中人物都是中国人民吗?为什么?生:图中人物不都是我国人民。

右图那些被审判的人不属于我国人民。

因为他们的言行损害了国家利益或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他们的不良言行使他们和人民群众之间形成了对立的关系,是敌人不是人民。

师:大家有没有不同意见?没有,可见,公民与人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公民是个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本国国籍,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人,是指全体社会成员。

人民是个政治概念,是指对社会发展其推动作用的大多数。

在我国现阶段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从范围看:公民范围大还是人民的范围大?【德育渗透】看来,有部分人是中国公民但不是中国人民。

比如那些制造7.5事件的疆独分子,烧杀抢掠,杀害无辜同胞,制造民族分裂;那些“法轮功”骨干分子,利用邪教蛊惑人心,制造社会混乱,成为外国反华的工具;那些贪污腐败的贪官污吏,位居高位,以权谋私,徇私枉法,严重损害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这些我们社会主义大厦的蛀虫,必将受到我国法律的制裁。

希望我们在座的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要迷失方向走好每一步,遵纪守法,不损害人民的根本利益,永远成为我们人民群众中的一份子,甚至成为先进模范,为振兴中华而女里奋斗。

过渡:同是中国公民,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是否一样呢?2、展示图3—27、3—28 (未成名公民与成年公民享有权利有区别)(1)图中人物是不是我国公民?是,因为公民不受年龄限制。

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既然都是我国公民,为什么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不享有选举权呢?生:因为我国法律规定,18周岁是成年与未成年人的法定界限。

年满18周岁意味着生理、智力趋于成熟,能对自己的行为负法律责任,所以,我国法律赋予18周岁公民以选举权。

【德育渗透】可见,法律赋予18周岁以上公民选举权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公民享有政治权利的严肃性和公平性。

我希望在座同学今后拥有选举权后,一定要严肃对待,积极行使政治权利,郑重地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

下面我们把眼光投向过去,想一想:古代社会的臣民、平民能不能称之为公民呢?下面我们再看一组图片。

3、展示图3—29、3—30(公民与臣民的辨析)(1)图中人物从称呼中体现出什么关系?在权利与义务方面,他们有什么不同?生:体现出古代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不平等。

在古代社会,君主、贵族、主人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臣民、平民、仆人只尽义务没有享受权利或只享有极少的权利(2)古代社会的贵族、平民是否可以称为公民?为什么?生:古代社会的贵族、平民可以称为公民。

因为法律规定,具有本国国籍的人都是公民,古代的君主和臣民、贵族和平民、主人和仆人都应该是该国的公民。

生:古代社会的贵族、平民不可以称为公民。

在古代社会老百姓被当作统治的对象,他们光履行义务却没有享有平等的权利或是享有很少的权利;君主、贵族,他们光享有权利,却不用履行义务。

而现代社会的公民依法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师:恩,一针见血。

可见,公民这一概念既不同于现代社会的人民,也不同于古代社会的臣民,公民除要具备本国国籍之外,最重要的特征是依法享有的任何一项权利,都必然伴随着保证其实现的义务,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板书: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体)三、连一连(通过练习,进一步明确公民这一概念)1、展示图片,请同学们把右边的“图说”与左边的“图注”连起来2、学生一起回答第一组图片:他们都是公民,但有人被依法剥夺了部分权利第二组图片:他们都是公民,但有人尚未依法享有全部公民权利第三组图片:他们都不是公民,有人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有人只尽义务没有享受权利。

四、用一用(通过案例,加深对公民重要特征的认识)师:下面让我们学以致用,请同学们来当律师,断一断“小保姆与百万遗产”纠纷案。

1、听旁白,2、请同学们根据案例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为什么女儿败诉、保姆胜诉?说明什么?有何启示)(配上“常回家看看”的音乐,营造气氛,引导学生产生对家、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生:发言稿①:我认为,这位老人的全部遗产归小保姆所有是不妥当的。

根据我国继承法规定:两位女儿是老人的继承人,有继承权,而且是第一顺序继承人,虽然没有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但是于情于理来讲,都应该继承父亲的部分遗产。

发言稿②:按常理,老人的财产应由他两个女儿来继承,但她们没有履行子女赡养老人的义务,因此,她们没有权利提出财产继承的要求,法律更不可能支持她们。

况且,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而小保姆履行了她作为保姆的义务,而且老人的遗嘱具有法律效力,所以她有权利获得老人的遗产。

这个事例充分说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不可分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发言稿③:作为中国公民都受法律保护。

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容非法践踏,不可非法剥夺;公民的义务也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容推卸的。

法律不允许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的特殊公民存在,也不允许只履行义务而不享有权利的现象存在。

作为子女,我们现在在享有父母抚养的权利同时,我们要孝敬父母,在家积极为父母分担家务,长大后,除了赡养父母之外,还应该常回家看看,不能冷落了父母。

师:这一案例充分说明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统一不可分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求权利的实现。

改革开放30年以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我们作为中国公民在共享祖国繁荣所带来的尊严同时,也有义务维护我国的国际形象,一言一行要珍重公民这一称号,可是有些中国人又是怎样的呢?(由树立公民意识上升到爱国之情)3、展示图片:坐没坐相、在巴黎圣母院、在珍珠港、在泰国皇宫4、问:为什么中国人受到如此的“礼遇”,说明了什么问题?生:这是外国人对我们中国的一种歧视,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是对我们中国人的一种侮辱。

生:说明我国某些人的公民意识淡薄,在国外行使参观游览的权利时,没有履行相应的义务,大声喧哗,乱扔垃圾,不拘小节,有辱中国人的形象,在国外留下很不好的印象。

师:看到这些图片,有些自尊心的中国公民心里是深重的,痛定思痛,我们要反省自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的责任意识、义务意识和公共意识等日益增强,和谐社会,我们共建共享;义务献血,人们排起长队;抗震救灾和北京奥运会需要志愿者,人们争相报名,甚至不请自到。

大多数人已真正意识到: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

但应该看到还是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公民意识淡薄,有辱中国公民这一称号,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

因此,我们平时就要加强自我的公民意识,一言一行要尊重公民这一称号。

(板书:尊重公民称号)五、议一议(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现实生活中与自己直接相关的权利与义务,体会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和公民意识)过渡: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到权利与义务是不可分的,在享有权利同时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下面我们就近原则,相互讨论一下,任选社会生活中的某一领域,例举权利与义务不可分的事例。

1、组内讨论:(1)在社会生活中(2)在家庭生活中(3)在学校生活中(4)在市场交易中2、小组发言,班内交流: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在享有使用公园里体育设施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保护公共设施的义务;在享有道路通行权的同时,也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走路骑车靠右行;在社会生活中:在现在甲流防空时期,我们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也要多多学习防控方面的常识,使自己免于甲流的侵扰,成为甲流传播的工具。

在享受周围花草树木的赏心悦目,同时,要爱绿护绿,不随意采摘、践踏。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在享有乘车的权利,同时也有买票的义务;小区里的业主在享有物业管理的权利同时,也有交物业管理费的义务。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在享有受抚养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尊敬、孝敬长辈的义务;在享受父母关爱的同时,也要关爱父母,分担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学校生活中:我们在享有受教育权利同时,也要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认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作业独立完成,考试不作弊;在享有课堂听课的权利同时,也要遵守课堂纪律,不讲空话,上课积极发言;在学校生活中:我们在使用实验器材的同时,也要爱护实验验器材,做到用后摆放整齐;在享受干净的学习环境同时也要认真做值日;在市场交易中:我们有自由买卖的权利,也要遵守市场的有关规定,文明交易;在交易时享有讨价还价的权利,但不能使用粗话脏话,侮辱对方;师:大家说得很好,充分意识到了权利与义务是不可分的,但是大家做得又是怎么样的呢?我希望大家不要成为“说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希望大家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好不好?好,下面就让我们在班长的带领下,面向国旗宣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