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论文

合集下载

水土保持综合措施论文

水土保持综合措施论文

水土保持综合措施论文摘要:红壤坡地的养分流失受到水土保持措施的影响,从降雨量对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来看,植被覆盖较多的土壤其养分流失的速度也比较慢,所以为了阻止养分流失,以免破坏生态平衡,针对不同的土壤情况需要采取不同的水土保持措施,只有因地制宜才能更好的阻止红壤坡地中养分的流失,确保生态平衡不因养分流失而被破坏。

红壤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2.6%,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基地。

但是由于受到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影响,土壤侵蚀一方面造成了红壤土地的土体结构遭到严重的破坏,土壤中的各种营养元素也不断流失,加速土地贫瘠的步伐,另一方面,由于流失的养分流到下流的水域,也使得这一地区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所以红壤坡地的养分流失问题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采取水土保持的综合措施,减慢土壤的侵蚀速度[1]。

一、实验设计与实验观测(一)实验基地概述实验基地设置在杭州生态园内,杭州生态园位于杭州市东南的萧山所前镇,地处嵇山脉,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降雨量在1500mm以上,多年平均气温为18℃,属于典型的红壤坡地地域,地质条件在中国南方红壤坡地中具有典型性,所以将实验基地划定在这里,更加具有代表性。

实验区域位于山坡的下部靠近山脚处,这里土层厚度在2cm左右,氮含量在0.08g/kg以上,磷含量在0.07g/kg以上,土壤ph值接近5.0,初步具备实验所需的各项指标。

(二)实验设计原理我们将实验划定在两个相同的径流区域内,实验区为10×20的径流区域,面积控制在200㎡,对照区同样设置为10×20的径流区域,在实验区栽种同等树龄的果树10株,所有区域的生态环境均按照相同的标准展开,为了能够全天候的观测到降雨类型与降雨情况,另设气象观测站一座。

通过一段时间的监测,共得到45天两组不同的数据。

实验结束后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数据与样品,包括每片试验地按照Z型取10个不同的点,每个点取样土500g,共取样土40个,并用保鲜袋加以封存,最后总结分析出红壤坡地中氮磷等养分的流失规律。

水土保持研究论文(全文)

水土保持研究论文(全文)

水土保持研究论文一、、群众参与,部门协作和资源整合要鼓舞流域群众参与,发挥乡土知识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作用,使水土保持科学技术能够和当地的乡土知识建立起高度的兼容性。

培养和提高当地群众的技术能力和治理能力,有效地保护和巩固水士保持项目的成果,在实现流域群众自身可持续进展的前提下,实现流域可持续进展。

各县政府对流域综合治理要高度重视,一个流域或者社区的经济社会进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治理,就必须建立相应的多部门协作机制。

因为在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治理治理中,只有各相关部门(如水利、农业、林业、畜牧等行业)通力合作,才能实现“综合”治理。

而这种部门的合作包括了技术合作和政策层面的协调和统一。

相比较而言,技术层面的协作要比政策层面的协作容易一些,而真正要实现政策层面的协作和统一,就需要政府部门内建立相应的合作机制并得到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

二、加强生态修复,提高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山区土地资源为林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林地不仅起到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而且对调节气候,水源供给等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省会西宁市的重要屏障。

但由于自然环境恶劣,水热条件不充足等,树种结构相对单一,森林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应注重植被生态系统修复,增加远高山区封育治理面积,促进灌草生长,提高山区植被覆盖率,同时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植物群落结构稳定性,促进生态系统优化,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持水土、水源供给等生态功能。

三、因地制宜,深入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按照清洁型小流域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建“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的水土保持新思路,全面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

小流域治理应结合实际遵循“生态良好、生产进展”的原则,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综合配置各项措施并合理布局,实施污水、垃圾、厕所、河道、环境同步治理,使其形成结构良好、各项功能较强的整体防护体系,达到保持水士、保护水源、改善环境、促进生产的目的。

有关水土保持的策略水土保持课题论文(1)

有关水土保持的策略水土保持课题论文(1)

有关水土保持的策略水土保持课题论文(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人类活动的加剧,水土保持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其对于环境、经济及人民生命安全都存在着潜在的危害。

因此,为了保护环境与维护经济正常运行,制定出一系列的水土保持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完善法律制度在水土保持工作中,法律制度是首要的保障,制定并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惩处。

在惩罚力度上要做到坚决、公平,尤其是对于违反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的人员,要适时追责,让其付出实际代价。

此外,在加强执法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宣传力度,增加公众的水土保持意识。

二、加强科技支撑科技的进步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实践中要注重掌握先进的科技手段并结合实际使用。

在水土流失控制方面,应采用装备先进的设备以及应用高新技术,比如建立遥感监测中心,手动或计算机智能地实现土壤水分、流量、坡度和土地利用等环节的监测和预测,开展水土保持技术推广和树立科技示范。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了保护水土资源,在建设中应采用尽可能多的措施来保持生态平衡,比如建设水源涵养林等。

此外,还应注意合理规划道路,合理地利用水面建造防护堤防、拦沙堤、滨海防护工程以及鱼塘等,同时增加有机肥料的应用,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实现种粮养林、循环经济和绿色环保的理念。

四、加强基层建设基层建设是保障水土保持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环节要求能够有效地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落实水土保持工作责任和措施,同时注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培养和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队伍的技术素质和协作能力。

总之,“水土保持”是我们对自然环境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它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命安全,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切实保护好我们的水土资源。

探究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对策论文

探究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对策论文

探究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对策论文探究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对策论文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壮大,乡村到城市,农业到工业的区域变化使得水土流失也跟随变化,结合近年来,水利工程水土流失的观察,发现有水土流失地域面积增大、水土流失分布无规则且强度小、水土流失危害性加剧等特点。

水土流失的严重是造成自然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而如何才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提高水土保持效率,则需要对水利工程建设提出几点要求,加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研究,落实水土保持对策。

1 水利工程产生水土流失的变化特点1.1 水土流失地域方面的变化。

水土流失的特点中比较明显且涉及面较广的特点就是水土流失区域性变化,这个特点的形成与水利工程建设关系非常密切,水利工程建设的创新、规模的壮大,水土流失逐渐延伸到城市、平原、工业区等地域中。

1.2 水土流失分布及强度方面的变化。

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应用到各种机械设备实施挖掘、废弃物排泄等现象,而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水土流失的情况,进而导致原本不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发生严重变化,此时,土壤强度也会发生变化,不仅强度下降,同时侵蚀速度越来越快,水土流失面积越来越大,逐渐呈不规则流失状态,对周边的土壤与水源也会造成影响。

1.3 水土流失的危害性方面的变化。

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拓展,使得水土流失范围越来越广,这与原始的自然水土流失状况相比,不仅面积增大、同时控制难度也会增加,并且危害性明显增高,是一种具有毁灭性的危害现象。

2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重点2.1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危害。

水土流失对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影响,如:植被在水土流失作用下根系外露,水分减少,营养不良进而干枯而死;水土流失加速,导致枯水期季节降水量直接降低,使得土壤干旱,水分稀缺,而在洪水期,在水土流失的影响下,部分地区则会出现洪水暴涨的情况,引发自然灾害;相对于一些地域比较特殊的地质环境中,如山地较多的区域,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生长稀少、截流面承载力明显下降,再加上暴雨的冲击就会非常容易发生山洪,任何自然灾害的发生都会危及到人们的生活、生产,甚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构成威胁。

关于水土保持的作文(5篇)

关于水土保持的作文(5篇)

关于水土保持的作文(5篇)第一篇:关于水土保持的作文关于水土保持的作文(一)前些日子,我同妈妈一起回故乡。

在颠簸的车上,一想到又能和小伙伴一起到竹林里烤红薯、捉迷藏、爬山,我心中倍感兴奋。

随着汽车的一声急刹,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顿时,我愣住了!这是以往的竹林吗?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片光秃秃的山,往日生机盎然、鸟语花香的竹林荡然无存。

脚下,踩着的不是柔软、肥沃的土地,而是四分五裂的,像是被雷劈开似的土地。

奶奶叹着气说:“别看了,两年前就变成这样了。

我看过了,从这里到后山一整片,都是这样的土疙瘩。

”我失望极了。

再也不能在竹林里烤红薯、捉迷藏、爬山了,我一整天都待在奶奶家,哪儿也没去。

故乡的山没有了昔日的欢声笑语。

听了我的故事,你们也知道水土流失的可怕了吧!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很多,水土侵蚀、重力侵蚀、风力侵蚀等。

我在上查找了一些治理水土流失的好方法:在水土流失区种些紫花苜蓿、沙打旺、香根草这些灌木植物,它们的固土作用非常好;过一段时间,也可以再种上马尾松、毛竹、柑橘、茶树。

这样既能治理水土流失,同时还可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一举两得,何乐不为呢?只要坚持植树造林,我们就可以发现山变绿了,水变清了。

我们小学生可能没有时间来种植这么多的树木,但是,我们所能做到的是:节约每一滴水、爱护每一棵树、呵护每一块草坪、保护每一块土地。

我们从小就应成为美好家园的建设者。

我们所企盼的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的神州大地,而不是成片同一色调的沙漠。

世界上有许多缺水的国家,而我们能有这么丰富的水资源,应该感到幸福,懂得珍惜,不要只知道一味地去索取。

请将“保持水土,爱护家园”这八个字牢记在心。

此时此刻,我将虔诚地诵读这句话。

这声音将被你们倾听,这声音将被你们重复,这声音将被你们化为行动!我相信,只要大家携起手来,美好家园就一定能重现。

水土保持,从我做起。

关于水土保持的作文(二)我的家乡——厦门,是一个繁荣而富饶的城市,在这座城市里有着200多万人,大家生活得其乐融融,而就在此时,大地母亲正经受着无数的折磨,无数的痛苦。

水土保持水利施工论文

水土保持水利施工论文

水土保持水利施工论文水土保持水利施工论文一、水利施工中的水土保持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一)水利施工中的水土保持能够提高水利工程的效益水土保持对于水流中的泥沙能够起到十分有效的拦截,使泥沙不能流入江河湖泊之中,减轻水库和河流之中泥沙的淤积速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最大可能的发挥水利工程的优势,提高水利工程的使用期限和降低维护费用的支出,取得水利工程的规模效益。

(二)水利施工中的水土保持可以保护水体生态环境水土保持能够保护水体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土壤中所包含的有害物质因为水土保持而无法流入到其他水流中去,土壤对于水体的危害因为水土保持而讲到最低限度,对于提高水体的质量和维持水体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水利施工中的水土保持能够增强抗洪和抗旱的能力水利施工中的水土保持能够有效提高水利设施的抗洪抗旱能力,水土保持通过土壤对地表水的调节,土壤通过渗流调节高峰时期的洪水,起到降低洪灾洪峰的作用,从而增强抗洪和抗旱的能力。

二、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中应该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一)水利工程的系统规划水利工程在施工之前,应该对于工程所存在的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的后果进行方案设计,邀请水利专家、学者进行科学的预测可估算,在水利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施工项目区的水土保持方面的相关设施进行检查和完善,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的详细制定。

(二)强化水利工程建设中对于水土保护的制度建设要加强水利工程中对于水土保持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制度建设,制度的建设对于水土保持十分重要,建立健全和完善一个严格而又具有系统规划的水土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制度,对于涉及到的关于水土流失方面的污水和废水排放进行更加严格的论证分析,对于那些耗能比较大,效率比较低下,污染又比较严重的企业要积极的引导向低耗能、高效率、污染低的.方向发展。

(三)水利工程施工方面根据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呈现点状和线状的特点,在水土保持的工作中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应对治理措施。

水土保持毕业论文

水土保持毕业论文

水土保持毕业论文前言人工湿地是一种由人工建造和管理的综合生态系统。

迄今为止,各地区已经把人工湿地技术充分地应用到了污水处理中,并且对于污水处理的对象已经由生活污水、农业污水拓展到处理污染物含量较为复杂的工业废水,使得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效提升。

目前,在美国约有600多座人工湿地工程用于处理市政、工业和农业废水,在丹麦、德国、英国每个国家也都至少有200个地下潜流湿地系统在运行,新西兰也有80多个人工湿地系统被投入使用[1]。

根据人工湿地的运行经验,正常情况下湿地的出水水质可达到农业灌溉水质要求,湿地系统为水禽提供了舒适的沼泽栖息地,并且对于湿地植物收割后,对湿地基本无破坏,湿地的运行维护管理费用低廉。

因此,人工湿地的出水一般用于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或灌溉工程;在挪威,正探索采用人工湿地处理高浓度难降解废水的研究,虽然稳定性和出水指标正在进行着研究,但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特别是COD、BOD、TP和TN 的去除率都达到了较优的效果;英国提出的有关人工湿地可持续排水系统方案,将人工湿地成功应用于住宅、商业区、工业区、公路和机场等地,用于给排水;澳大利还采用人工湿地取代传统的雨水调蓄池净化合流制溢流污水,并积累了大量相关工程经验。

我国对于人工湿地生态去污技术的研究以在中小城镇构筑节约型人工湿地为主,成本低廉且运行效果也很好;同时,结合人工湿地技术利用荒漠化的土地对污水进行物理、化学和植物处理,不仅使污水的处理效果有了大大提升,也使荒漠化土地有了可持续利用的价值,在人工湿地构筑的过程中,可以建立大片的生态湿地,对小环境有着良好的作用。

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针对于人工湿地各个组成成分对TN、TP的去除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得到了不同湿地构成、不同污染物浓度、不同植物配置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并得到了人工湿地最优的配置体系。

本文以满堂河小流域人工湿地为实例,满堂河人工湿地位于沈阳市东陵区满堂河小流域,纬度:41.9°,经度:123.6°,属于受季风影响的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水土保持原理和措施的应用论文

水土保持原理和措施的应用论文

水土保持原理和措施的应用论文引言水土保持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有效地减少水土资源的流失和破坏,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门科学。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土保持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水土保持的基本原理,并探讨一些常见的水土保持措施的应用。

水土保持的原理水土保持的工作主要依靠以下几个原理:1.水土保持的水文原理:水文原理是水土保持的基础。

通过合理的水文规划和管理,可以更好地控制水的流动,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例如,设立河岸带、建设排水系统等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水流速度和侵蚀力,保护土壤。

2.植被保持原理:植被是水土保持的重要工具。

植物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抵抗水的冲刷。

同时,植物的叶片和茎秆可以起到减轻雨滴的冲击力和拦截水分的作用。

因此,保持良好的植被覆盖是水土保持的关键。

3.地形保持原理:地形对水土保持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规划地形和地形特征可以阻止水的流动,减少水流速度和冲刷力。

例如,建设不同高程的坎地、梯田等措施,使水流呈横向流动,减少纵向流动对土壤的侵蚀。

水土保持的常见措施林地水土保持措施在林地上采取一系列的水土保持措施,既能保护林地,又能减少水土流失。

一些常见的林地水土保持措施包括:•植被修复:在采伐或火灾后,及时进行植被恢复,选用适合当地环境的植物种类进行重新种植。

同时,加强对林地的抚育,保持林地的整洁和健康。

•绿篱建设:在林地边缘或重点保护区域,建设绿篱来阻挡水和土壤的流失。

绿篱由多种适应性强的灌木和草本植物组成,可以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

•沟壑治理:对林地内的沟壑进行治理,修复和加固边坡,修建沟壑和截沟,以减少和控制土壤侵蚀。

此外,还可以增加沟壑的水保护性,通过抑制沟壑中的水流速度,保持土壤的稳定性。

农田水土保持措施农田是水土保持的重要领域之一,正确地采取水土保持措施,能够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农田水土保持措施:•垄行式耕作:通过设置耕地为垄行式,可以减少冲击力和冲刷,并有助于形成深耕层。

分析城市水土保持的对策和建议论文(精选5篇)

分析城市水土保持的对策和建议论文(精选5篇)

分析城市水土保持的对策和建议论文(精选5篇)第一篇:分析城市水土保持的对策和建议论文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施工建设规模逐渐扩大,这就使城市的水土流失、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的水土保持问题已经是一个严峻的课题,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解决好这个问题,以提高城市的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全面、可持续发展。

1.城市水土保持的内涵和重要性1.1城市水土保持的内涵r /> 城市水土保持主要是针对土地开发建设和生态景观的破坏而采取的管理和技术措施。

城市水土保持要根据城市土壤侵蚀的特点,采取与该区功能相配套的综合措施,来治理城市的水土流失的现状。

一般来说,城市水土保持包含多个方面,比如,有效的管理和防治由于城市的开发建设所造成的水土流失,有效保护水源的保护林建设以及在开发建设中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处理等。

1.2城市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城市水土保持可以使城市的水土资源得到合理地利用,且能得到充分的保护。

有效的水土保持对策不仅可以起到蓄水保土、防洪减灾的效果,还能大大的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常来说,如果城市的水土流失严重,就会给地下水资源的涵养和补给带来困难,从而使生态环境恶化,造成严重的水资源危机。

另一方面,城市中原有的土地植被被破坏,遇到有风的天气,就会漫天黄沙,影响了城市的整体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2.城市水土流失现状及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城市化进程中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和不合理的治理带来的负面效应。

据相关数据调查,广东省的广州、珠海、佛山等12个城市在1986-1995年间,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为475km?,土壤流失量达到了5.28亿m?;而在山东省的济南、潍坊等七个城市中,水土流失面积达到了总面积的30%。

由此可见,我国城市的水土流失现象已经十分的严重,我们必须找到解决的措施,促进城市的水土保持。

2.1城市土地过度开发近些年来,我国的房地产开发飞速增长。

水土保持结课论文

水土保持结课论文

摘要水土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促进人和自然和谐、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1.水土保持基本概念广义的水土保持为:地表土壤及母质、岩石受到水力、风力、重力和冻融等外力的作用,使之受到各种破坏和移动、堆积过程及水本身的损失现象。

狭义的水土保持特指水力侵蚀现象。

2.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导致土地退化,毁坏耕地,威胁国家粮食安全;二是导致江河湖库淤积,加剧洪涝灾害,对国家防洪安全构成巨大威胁;三是恶化生态环境,加剧贫困,成为制约山丘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四是削弱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加重灾害损失和面源污染,对国家生态安全和饮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3.水土保持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为了促进我国水土保持事业的健康发展,我国主要在以下方面加强研究:一、水土流失过程及机制应用数字和力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研究水土流失过程和机制,重点研究内容包括:①水力侵蚀动力学机理与世程的研究,包括径流水动力学特征、坡地降雨径流侵蚀与输沙机理、水沙汇集与输移过程、小流域水蚀机制、侵蚀过程模拟;②风力侵蚀过程与动力学机制的研究,包括风和风沙流动力学特征及风蚀作用、沙粒与沙丘的运动机制、沙尘暴发生机制;③重力侵蚀发生机理的研究,包括重力侵蚀与泥石流发生的力学机制、重力侵蚀与泥石流的发生条件、泥石流预测预报理论和方法、重力侵蚀与泥石流对河流泥沙与河道淤积的影响、滑坡监测与预测研究;④人为侵蚀与特殊侵蚀的研究,包括耕作寝室机制、开发建造造成的水土流失以及农牧草交错带风蚀与水蚀交互作用。

二、侵蚀预测预报及评价模型研究用数学方法定量表达各个因子对水土流失的影响,预报土壤流失量。

重点研究内容包括模型参数、水土流失因子的定量评价、破面水蚀预报模型、小流域水蚀预报模型、风蚀预报模型、农业非点源污染物迁移模型、滑坡与泥石流预报模型,以及各类预报模型的使用范围及效果评价。

三、水土流失对污染物迁移过程以及水质的影响机理水土流失向河、湖、塘、库等输送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导致了水体富营养化。

水土保持工作现状及对策论文

水土保持工作现状及对策论文

水土保持工作现状及对策论文摘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必由之路,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其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前言: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对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1 阐述水土流失对水利的危害1.1 枯水季节水量减少,容易发生涝灾水土流失的主要后果是使枯水季节水量减少,严重的是水源枯竭,河道断流,具体表现在:①使土壤蓄水量减少。

土壤颗粒间的空隙占土壤总体积的30%~50%,空隙是水份存在的空间,是涵养水源的关键,由于土壤随水而去,贮水空间就随之丧失,土壤的蓄水量也因此减少,从水文角度讲,增强了径流的年内变化,使洪水季节水更多,枯水季节水更少;②水土流失使得梯田、水塘、桥涵、水库、湖泊、河道等发生淤积,蓄水容积减小,蓄水量也相应减少,也同样使汛期水更多,枯季水更少。

因此,水土流失容易造成涝灾。

1.2 增加地表径流,加剧洪水泛滥水土流失使枯水季节水量减少,但在洪水季节恰恰相反。

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植被大部分遭到了破坏,同时,山区更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当暴雨发生时,由于地面坡度大,植被不够,坡面截流能力较差,土壤表层涵水能力低,使得降雨强度远远大于土壤入渗速度,雨水来不及入渗,迅速大量产流,瞬时形成山洪,洪水过程与暴雨过程相似,陡涨陡落,历时短暂,凶猛的洪水夹杂泥沙倾泻而下,使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

1.3 造成河库淤塞,降低水利工程效益由于表层土壤裸露,在水力的侵蚀下,大量泥沙随地表径流流向塘库、江河,一方面淤积的泥沙减少了库容,削弱了水库的防洪能力,减少水库的使用寿命,严重时易造成漫坝、垮坝等灾害,另一方面造成沟渠江河河床抬高,严重影响泄洪能力,致使洪水宣泄不畅,水位上涨,因此经常出现10年一遇的流量20年一遇的水位现象。

1.4 容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由于植被破坏、径流改变,土壤乃至地质结构受到影响,一遇暴雨,极易形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造成山洪灾害。

《河道水土保持策略研究论文》

《河道水土保持策略研究论文》

《河道水土保持策略研究论文》汇报人: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研究背景与意义•河道水土保持现状及问题分析•河道水土保持策略及技术措施•河道水土保持成效及生态效益评估•结论与展望01研究背景与意义全球范围内河道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水土保持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重要性现有河道水土保持方法的不足与局限性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探索有效的河道水土保持策略为改善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提供科学依据为河道水土保持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目的研究河道水土保持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不同水土保持策略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提出新的水土保持策略并进行实验验证02河道水土保持现状及问题分析河道水土保持是保障河流生态健康和减少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对于维护河流生态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河道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当前,全球许多地区的河道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河道水土保持的现状河道水土保持现状概述河道水土保持工作存在不足当前河道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管理不到位、投入不足和技术手段不够先进等问题,导致水土流失现象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对策建议加强河道水土保持工作的管理和投入,采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水土保持效果,如实施植被恢复、建设护岸工程等。

河道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河道水土流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如破坏河床稳定、淤积水库和渠道等,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水土保持对生态环境的贡献通过实施河道水土保持,可以减缓水土流失现象,改善河流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河道水土保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03河道水土保持策略及技术措施河道水土保持的策略尊重自然,恢复河道生态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

自然型河道治理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预防为主采用生态优先、修复自然的方法,改善河道生态环境。

综合运用工程、生物、农业等多种措施,实现河道水土保持。

加强预防措施,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河道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水利工程论文【论文】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水利工程论文【论文】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水利工程论文1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的特点水利工程是一项浩大的土木工程,工程建设涉及道路修建、场地平整、取土采料、大坝基础、岸坡开挖、弃土弃渣堆放、移民安置等项目。

具有土石方量巨大、占地范围较广、施工周期较长、弃渣量多、点线布置等特点。

例如北京市永定河生态治理工程,河段治理长度M.2km,土方开挖455.6万m3,回填种植土148万m3,绿化面积278万m2,整个工程区域面积达608hm2,充分体现了上述水利工程的各项特点。

因此,在土石方量巨大,施工范围广的情况下,水土流失在水利工程中变得不可避免,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1水土流失以点状、线状分布水利工程场内外的施工道路线路长,道路布设多沿江河两岸布置,施工中土石方易滚落至下游,占压植被,甚至滚落入河,破坏沿线植被,形成裸露边坡,造成水土流失。

同时,大坝、料场、渣场及生产生活等设施呈点状布设,大坝坝基、岸坡开挖、场地平整、料场开采、弃渣堆弃均将扰动原地貌,破坏占压植被,形成裸露面,引发水土流失。

1.2破坏占压植被,经扰动后增加植被恢复难度水利工程占用林草地大,工程占地不仅破坏了原有植被,而且改变了其利用现状,而且水利工程中有大量的永久占地,永久占地被硬化或建筑物占压,难以恢复植被,使原有水土保持功能损失。

同时,经施工扰动后的地表被压实,且多为土石混合,使土壤肥力下降,增加植被恢复难度。

1.3土石方量大、弃渣多,人为水土流失严重水利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工程本身会产生大量的土石方挖运。

例如北京市通州区运潮减河治理工程,其土方开挖量为303.54万m3,土方回填量为28.42万m3,弃渣量为123.73万m3。

大量的土石方挖填、堆弃不仅形成裸露面,为水土流失创造条件,而且松散堆猹体成为人为水土流失的重要源头。

1.4工程项目多,水土流失形式多样水利工程项目涉及道路、场地平整、土方开挖回填等众多施工项目,因工程施工可能引发的水土流失形式多样,主要表现为由水力和重力作用引发的滅蚀、面蚀、沟蚀、山洪侵蚀、崩塌、滑坡,甚至可能引发石洪、泥流。

水土保持论文有关水土保持的论文

水土保持论文有关水土保持的论文

水土保持论文有关水土保持的论文关于做好水土保持的建议摘要:水土保持是一项有利于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保持水土,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它不仅有利于当代社会,而且造福后世子孙。

它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土流失;对策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

而土壤基本上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然而,由于人们的过度开采,出现了水土流失现象。

水土流失在我国的危害已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它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失调,水灾旱灾频繁,而且影响各业生产的发展。

破坏土地资源,蚕食农田,威胁群众生存,削弱地力,加剧干旱发展。

其次,水土流失造成了江河、湖泊和水库的淤积,降低了水库发电、灌溉和防洪效益,增加了江河洪水威胁,降低了江河通航能力。

近年,长江流域屡受洪涝威胁,与沿江湖泊萎缩有很大关系。

此外,因河道淤塞而导致通航能力下降。

而河道淤积造成潜在的洪水威胁,可能是更为重大的问题。

再次,水土流失已严重地影响到我国一些地区经济的发展。

据水利部门的调查,凡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也都是人民生活贫困、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

这些地区,由于地力下降,耕地萎缩,生产结构单一,农民陷入一种“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之中。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治理水土流失工作非常重视,提出: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和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那么,如何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呢? 1 水土保持是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重要措施最近几年来,如何维护河流的健康生命,这个话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都是有生命的,对于自然和社会系统的承载力都是有限的,只有在其承载力范围内,河湖的健康生命才能得以延续。

水土保持学结课论文

水土保持学结课论文
2、封山育草
3、封坡育草
治坡工程
梯田种类
水平梯田:田面水平的梯田
坡式梯田:顺坡每隔一定间距,沿等高线修筑地埂,靠逐年翻耕,地表冲淤,并加高田埂,是田面逐渐变缓,最终致成水平梯田的一种过渡形式
隔坡梯田:在两个一次修成的水平台阶之间,保留着一个斜坡段
反坡梯田:田面向内侧倾斜的梯田
梯田规划
梯田的形状应该沿等高线,成长条(带状)布设
间作、套种混;作技术:主要是为了增加土壤的覆盖度。
带状间作技术:
沟垄耕作技术:
区田、田川、田埂种植技术:
丰产沟集约种植技术:
林草措施
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采取造林种草及管护的办法,增加植被覆盖率,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一种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
造林技术
构建山区水土保持林体系
美国、苏联等国还广泛采用覆盖耕作、免大跃进法和少大跃进法等。此外,还有深耕、密植、间作套种、增施肥料、草田轮作等,都是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或称水土保持植物或生物措施。其主要作用是,改善大地植被,增大地表糙率,从而减轻雨滴对地面的打击,增加土壤入渗,减少地表径流量,减缓流速和削弱冲刷力。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修建各类工程改变小地形,拦蓄地表径流,增加土壤入渗,从而达到减轻或制止水土流失,开发利用水土资源的目的。根据所在位置和作用,可分坡面治理工程、沟道治理工程和护岸工程3大类。各类措施特别是工程措施与林草措施之间,始终存在着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
参考文献···········································第9页
前言
水土保持是指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目前水土保持由三大类措施组成: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是水土保持耕作法。结合耕作,在坡耕地上修成有一定蓄水能力的临时性小地形,如区田、畦田、沟垄种植等。

水土保持论文(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论文(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的危害和相应措施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

水和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

说到土壤,它基本上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因为在自然条件下,生成1cm 厚的土层平均需要120~400年的时间;而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每年流失的土层厚度均在1cm以上。

因此,水土流失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联合国也将水土流失列为全球三大环境问题之一。

所谓的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的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

包括土壤侵蚀及水的流失。

下面分别介绍水土流失对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资源的危害。

水土流失对水资源的危害水土流失减少水资源可利用量。

流域上游山丘区地表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降低蓄水保水能力;同时缺乏拦蓄降雨和径流的蓄水保水措施,就会使降雨时地表径流增大,流速加快,大部分降雨以地表径流方式汇集河道,成为山洪流入江河湖海,土壤入渗量减少,地下水得不到及时补给,水位下降。

暴雨时山洪暴发,暴雨过后又很快河流干枯、土壤干旱、人畜吃水困难。

据水利部门测算,由于超采严重,山东省已出现1.7万km2地下水负值漏斗区。

1977年以来,莱州市先后出现三次连续四年的严重干旱,水土流失使水库露底,河道断流,湿地干涸。

为抗旱,全市掀起了打井高潮。

超采诱发,过度超采加剧了海水入侵。

从1979年原西由镇北村地下水位观测井发现海水入侵到1999年的20年时间里,全市海水入侵面积迅猛扩展至278km2,平均推进速度为每年202m。

同时,水土流失淤积水库,阻塞江河。

地表径流携带泥沙和固体废弃物,沿程淤积于水库与河流中,降低了水库调蓄和河道行洪能力,影响水库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加剧洪涝旱灾。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年均输入黄河泥沙16亿t中,约4亿t淤积在下游河床,致使河床每年抬高8~10cm,形成“地上悬河”,对周围地区构成严重威胁。

建国以来,由于泥沙淤积,全国共损失水库库容200亿m3,据1981年莱州市6座中型水库和小于家水库测量计算,建库21年共淤积320万m3,占兴利库容的6%。

水土保持工作问题论文

水土保持工作问题论文

水土保持工作问题论文【摘要】我们可以看出水土流失问题的严重性。

所以,必须从现在做起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并且还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水土保持; 问题; 措施一、前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水土流失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不仅遭到破坏,还影响了我国的水资源和土资源。

所以,水土保持的工作迫在眉睫。

二、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相对滞后在我国,各级行政机构都成立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机构,但这些机构普遍存在人员、技术、设备落后,研究力量分散、高层次人才缺乏。

造成了对水保理论系统研究不够深入。

技术指导作用乏力,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严重,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或应用缓慢,难以取得区域性的重大突破。

2.水保意识有待提高宏观调控力度不够长期以来,虽然政府相继颁发实施了一系列有关水保的法律、法规,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人文环境等因素,人们对水土保持法律意识不强,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时有发生。

再有在管理体制上、条块分割严重、各出其道,缺乏宏观调控力度,造成各项治理措施脱节,导致治理的综合效益低下。

3.治理任务艰巨投入却严重不足多年来,虽然做了大量的水土保持工作,局部生态环境得以改善,但整体仍存在不断恶化的局面。

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治理的资金投入力度,但与其水土流失面积分布以及治理难度相比,却显得杯水车薪,难以保证治理的质量与进度。

4.管理体制不顺,协调机制缺位一是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基本上是按照治理措施在政府部门间分工负责,因此导致政府各部门水土保持职能上的交叉,项目资金分散管理,重复治理;二是治理和破坏涉及多部门,需要强有力的监管和综合协调,虽然《水土保持法》明确了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水土保持工作,但是有关法律规定缺乏强制性和约束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部门间的协调上缺乏权威性,难以统筹协调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保护治理与开发利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政府与群众等关系。

有关水土保持的策略水土保持课题论文-V1

有关水土保持的策略水土保持课题论文-V1

有关水土保持的策略水土保持课题论文-V1水土保持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环保工作,关系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实现有效的水土保持需要多种策略的综合应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有关水土保持的策略。

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水土保持的首要策略。

在农业生产中,要控制土地开垦面积,科学利用肥料和农药,避免过度施肥和过度耕作导致水土流失,同时推广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的应用,有利于土地质量的保持和改善。

二、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但也是十分重要的水土保持策略。

通过采用抗风、抗旱、抗寒、抗盐碱的树种和草本植物进行植被恢复,将其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运作,能够减缓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和水源的供应。

三、防治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是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也是需要很多方法联手处理。

在修复荒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防风林的建设和合理的灌溉水利设施来减缓水土流失,同时也可以削减过度牧放的影响。

在防治土地荒漠化的过程中,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都应该发挥各自的力量。

四、建立水土流失预警和监测体系建立水土流失预警和监测体系,对于发现和控制水土流失、有效的应对水土流失事件、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很大的作用。

通过利用传感器、遥感技术等手段,可以对水土流失的发生进行实时追踪和控制。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是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工作。

尽管实现水土保持需要利用多种策略的综合应用,但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防治土地荒漠化和建立水土流失预警和监测体系等方面都得到积极的应用,水土保持的工作定会更有效和可持续。

水土保持功能研究论文

水土保持功能研究论文

水土保持功能研究论文摘要:本文从学理和法理的角度阐述比较了水土保持、水土流失的不同概念表述,进而对执法中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水土保持功能”这个专门的法律概念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功能《水土保持法》及其《实施条例》中没有出现“水土保持功能”的术语,但是在水土保持法律文件中,水利部《关于水土保持设施解释问题的批复》第一次采用了“水土保持功能”的术语,说明了“水土保持功能”正式从一个学理概念转变和提升为一个专门的法律概念。

该批复规定,水土保持设施是指具有防治水土流失功能的一切设施的总称。

《实施条例》第21条第2款中所称的‘补偿’,是指对损毁或侵占水土保持设施所造成的水土保持功能的丧失或降低所必须给予的补偿。

正确理解和适用“水土保持功能”这个专门的法律概念,对于开展水土保持执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解释水土保持功能必先解释水土保持1.1水土保持在学理上首先指一种自然状态或自然规律在学理上,水土保持首先是指岩石土壤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和保持生态平衡下的水和土相互依存、自我更新的一种安康和谐的正向演替的状态和规律。

从岩石到成土母质,从成土母质到土壤,都是在光、水、生物的作用下的一种安康和谐的正向演替的状态,最终土壤厚度不断增加,土壤肥力不断提高,给植物提供源源不断的养份。

大气水、地下水、土壤水、地表水之间保持循环和相互补充,最终通过土壤水源源不断地给植物提供生态用水和养份。

1957年公布的《水土保持暂行纲要》有“…制止滥伐林木,破坏水土保持”的表述,1982年公布的《水土保持工作条例》也有“严禁滥伐林木破坏水土保持”的表述。

这里的“水土保持”都指一种林木被覆下的水土资源不断自我维护和提高的自然状态或自然规律。

1.2水土保持在学理上还指人们一种有目标的思想、行为或技术在学理上,水土保持还指人们在正确认识水土保持规律的前提下对人为活动进展调控,以纠正人为活动对水土保持状态所造成偏差和紊乱。

安县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不足及治理建议论文

安县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不足及治理建议论文

安县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不足及治理建议论文安县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不足及治理建议论文1安县水土流失严重,危害大。

安县的水土流失面积广,危害大。

特别是汶川地震后,滑坡、泥石流频发,自然灾害十分严重。

如2013年的“7.9”特大暴雨,洪灾、泥石流损毁水利设施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25亿元。

其中堤防受损120处/27.37公里,护岸受损40处;水闸坝受损8座;灌排渠道损毁180公里/2384处;塘坝受损744口;机电泵站受损27座;水电站损毁12座;农村集中供水站管网损毁70余公里/12处供水站;茶坪河、干河子河床淤积严重,淤积量达22万m,河床抬高,河道行洪能力大大降低,严重威胁沿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严重的水土流失致使坡耕地土壤费力下降,有机含量降低;严重的水土流失,致使大量的泥沙淤积水库,蓄水能力大大减弱,渠道淤泥阻塞,影响了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

2安县水土保持工作取得的成效。

2.1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显着。

安县截止2014年已实施了国家农发水保、国债、拉动内需、灾后重建、省级财政转移支付生态修复等水保项目,完成了安昌河、驴子河等12条小流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建成了一大批水土保持重点片示范工程。

通过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和地方重点治理工程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8.41km,其中坡改梯6.70km,水保林69.11km,经济林23.59km,封育治理89.66km,其他69.36km,总投资16388.4万元。

水土保持为安县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夯实农业基础,发展社会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

2.2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执法体系进一步完善,依法防治水土流失格局已经形成。

早在2007年安县县委、县政府就以安县被列为四川省第三批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试点县为契机,出台了《安县城市水土保持管理办法》、《安县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管理办法》等相应文件,并将水土保持工作列入县级相关部门和乡镇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把开发建设项目编报水土保持方案作为发改立项备案的前置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土保持
结课论文
题目GPS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年级:2013级
学号:
姓名:
GPS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基于GPS功能在水土保持监测、规划治理、工程测量与施工等方面的应用,推动了水土保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满足基层水土保持工作者使用的需求,笔者从GPS系统的概念入手,探讨了GPS定位系统的基本原理,分析了GPS系统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发展趋势及其应用,概述了GPS在水土保持应用中的特点。

关键词:全球定位系统;水土保持;信息技术;综合管理
全球定位系统(GPS)广泛的应用于国防建设、交通运输、资源勘测、休闲旅游、科学试验、水利工程等领域; GPS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壤侵蚀调查,工程施工测量、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等方面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GPS 成功运用于水土保持管理向高新技术的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1 GPS基本原理
1.1 GPS概述
全球定位系统(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 /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是利用卫星导航进行测时和测距,以构成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1.2 GPS的基本原理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导航卫星组成的无线电导航系统,在时空或者地面上,只需用一部GPS接收机测出3-4颗卫星信号连接到本接收机,就可准确推算出接收机所在地经纬度、海拔高度、时间、运动速度等参数。

1.2.1 GPS组件原理
GPS系统由GPS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系统;GPS信号接收机三部分组成。

GPS卫星星座:GPS工作卫星及其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组成,记作(21+3)GPS星座(到21世纪初卫星将发展24+3GPS星座)。

地面监控系统:GPS导航定位是已知动态点;卫星的位置是依据卫星发射的星历描述卫星运动及其轨道的参数计算求得;地面监控系统提供GPS卫星星历,并对其进行监测和控制。

GPS卫星地面监控系统包括一个主控站、三个注入站和五个监测站。

GPS信号接收机:GPS信号接收机可捕获到卫星在一定区间所选择卫星的信号,并对所接收到GPS信号进行变换、放大和处理,实时地自动计算接收机的三维位置、三维方向以及运动速度和时间信息。

1.2.2 GPS定位原理
GPS定位基本原理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采用空间距离交会的方法,确定待测点的位置,由于卫星的位置精确可知,在GPS观测中,可读取卫星到接收机的距离。

利用三维坐标中的距离公式和卫星的时钟与接收机时钟之间的误差,假设to为卫星时间,t为卫星接收时间,则利用4颗卫星在x、y、z轴,求未知数定位、定时(x、 y、 z 、t)的方程式:
1、(x1-x)2+(y1-y)2+(z1-z)2+c2(t-t01)=d12
2、(x2-x)2+(y2-y)2+(z2-z)2+c2(t-t02)=d22
3、(x3-x)2+(y3-y)2+(z3-z)2+c2(t-t03)=d32
4、(x4-x)2+(y3-y)2+(z4-z)2+c2(t-t04)=d42
由于GPS技术的普及与应用,部分接收机可直接读取测点的坐标及其接收机的钟点差等参数。

2 GPS技术在水土保持中发展趋势
GPS的应用十分广泛,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以GPS定位系统的卫星应用产品,由于能够很容易地提供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很快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信息来源,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国家基础设施之一。

由于GPS技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动测量的特点,作为先进的测量手段和新的生产工具,已经融入了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应用领域,特别是在水土流失监测、水土保持工程规划、工程施工与测量等方面,凡是需要动态或静态定位、定时的地方都会采用卫星定位系统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在水土保持系统管理中,达到物尽其用。

3 GPS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水土保持管理向高新技术发展,GPS成功应用于水土保持各技术领域。

3.1 在水土保持生态资源勘测中的应用
在野外调查和勘测设计中,利用GPS技术可以准确定位水土资源的分布、野生群落和物种区域等指标的经纬度和高度,结合GIS技术,可在二、三维地图上加以标注,并计算出区域的面积,查询到该区域的气候条件等,并掌握当地生态环境变化规律。

3.2 GPS技术在水土保持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3.2.1 在水土保持工程测量方面
应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技术,布设精密工程控制网,用于水土保持地形图、水土保持工程施工图、水土流失分布图等精密工程。

通过加密测图控制点,应用GPS实时动态定位技术(简称RTK)和GPS三维测量工具可测绘出水土保持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和用于水土保持工程施工放样。

3.2.2在水土保持测高方面
GPS测高包括:GPS测量椭球高;大地水准面模型;正常高转模到高程基准面等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求出高程异常值(H),GPS测量得到的是椭球高(h),剥离出高程异常值(N);
二是对距离的测定,虽有大地水准面和高程基准面影响,但仍可求出点与点之间的有效值;
三是用全球重力场模型(GGM)求出大地水准面模型,相对精度可控制在几分米单位。

4 GPS技术在水土保持应用中的特点
21世纪3S(RS、GPS、GIS)技术,即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已成为最有吸引力的高新技术领域,经过近10年各部门的使用表明,GPS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赢得广大使用者的信赖,并成功地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资源勘查等多种学科,从而给水土保持测绘领域带来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4.1 定位精度高、观测速度快。

目前采用载波相位进行相对定位,精度可达1ppm,而采用单机定位精度优于10米,采用差分定位,精度可达历米级或者毫米级;在观测时间方面,随着GPS系统的不断完善,软件的不断更新,目前,20KM以内的相对静态定位,仅需10—15分钟;快速静态相对定位观测时,每个流动站与基准站相距在10KM以内时,流动观测时间只需1—3分钟,然后可随时定位,每站观测时间只需几分钟。

4.2功能齐全、操作简便。

G PS测量可同时测定测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采用实时动态测量可进行
施工放样;GPS测量的自动化程度很高,操作员在观测时只需要安置和开启、关闭仪器,监视仪器的工作状态及采集环境的气象数据,而其它如捕获、跟踪观测卫星和记录观测数据等系列测量工作均由仪器自动生成;随着GPS接收机不断改进,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有的已达“傻瓜化”的程度,接收机的休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极大地减轻了水保工作者的工作紧张程度和劳动强度,使野外工作变得轻松愉快。

4.3全球性、全天候作业。

由于GPS卫星分布合理,能为用户提供连续、实时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时间,在地球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均可连续同步观测到4颗以上的卫星,且测站之间不需点间透视,点位位置可根据需要可稀可密,使选点工作灵活,节约大量的造标费用,并不受阴天黑夜、起雾刮风、下雨下雪等气候的影响,可随时进行GPS测量。

[参考文献]
〔1〕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丰坪水库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报告〔R〕
1(2003.08)1
〔2〕潘别桐1岩体力学〔M〕1地质出版社1北京(1988年版
〔3〕刘震.水土保持监测技术〔M〕.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2〕李征,何良华,吴北平.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最新进展〔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2,27(2):22~25.
〔4〕董敏,李海宽,于亚文.地面遥感监测系统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初探
〔5〕李智广.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