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高校债务问题
化解高校债务资金方法有(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债务问题日益凸显。
高校债务不仅数额巨大,而且增长速度较快,严重制约了高校的健康发展。
为了有效化解高校债务,确保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从多个角度对化解高校债务资金的方法进行探讨。
二、高校债务资金困境分析1. 高校债务规模不断扩大随着高等教育扩招,高校在校生人数快速增长,导致高校对资金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满足资金需求,许多高校纷纷通过贷款、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导致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2. 债务结构不合理部分高校债务结构不合理,长期债务占比过高,短期债务占比过低。
这种结构使得高校在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时,难以通过短期债务的偿还来缓解压力。
3. 债务偿还压力增大随着贷款到期,高校面临还本付息的压力。
若高校无法按时偿还债务,将导致债务违约,进一步加剧债务风险。
4. 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部分高校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资金浪费、项目管理不善等问题,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进一步加剧了债务风险。
三、化解高校债务资金的方法1. 加强债务管理,优化债务结构(1)建立债务管理制度。
高校应建立健全债务管理制度,明确债务管理职责,规范债务审批流程,加强对债务的监控和管理。
(2)优化债务结构。
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债务结构,降低长期债务占比,提高短期债务占比,降低债务风险。
2. 多渠道筹措资金,拓宽资金来源(1)加大财政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高校的财政投入,支持高校发展,减轻高校债务负担。
(2)拓宽融资渠道。
高校可以通过发行债券、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降低对银行贷款的依赖。
(3)优化资金使用。
高校应加强对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
3. 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1)完善预算管理。
高校应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约束,确保预算资金合理、合规使用。
(2)加强资产管理。
高校应加强对资产的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降低资产闲置率。
浅谈我国高校债务问题
浅谈我国高校债务问题我国高校债务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更是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之一。
高校债务问题不仅仅是一场财务问题,更是一场关乎教育质量、学生未来和国家未来发展的大事。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我国高校债务问题进行浅谈。
我国高校债务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高校的规模扩张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部分学校和地方政府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债务融资。
我国高校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提高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在现有的财政体制下,高校的财政收入并不足以支撑这种改革和提升。
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我国高校债务问题的严重性。
我国高校债务问题对教育质量和学生利益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高校的债务危机导致了学校拨款不足,而学校为了维持运转不得不削减师资和学生福利,这就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资源的供给。
很多地方的高校拖欠师生工资已成为常态,这不仅导致了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降低,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业成绩。
高校的债务问题也导致了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的上涨,这让那些来自普通家庭的学生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也给他们的学业和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了我国教育的公平和质量,也损害了学生的切身利益。
我国高校债务问题对国家的长期发展造成了重大隐患。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其质量直接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
由于债务问题的影响,高校的教育质量和研究创新能力大幅下降,这就直接影响了国家的科技发展和经济竞争力。
由于债务问题导致高校的经费短缺,使得学校无法顺利进行科研项目的支持和人才培养的投入,这也间接影响了国家的创新能力和人才储备。
高校债务问题直接损害了国家的长远利益和发展前景。
针对我国高校债务问题,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政府应该调整财政体制,增加对高校的投入,减少对高校的财政依赖。
高校应该优化资金使用结构,加强对投资项目的审慎性审核,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投资风险。
高校可以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扩大自有资金来源,提高学校的收入来源。
浅谈我国高校债务问题
浅谈我国高校债务问题我国高校债务问题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扩张和提质增效的要求,高校不得不借债以满足经费需求。
高校债务问题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风险。
高校负债累累会给高校的财务状况带来压力。
高校借债用于扩建校舍、购买设备、改善师资和办学条件等方面,但如果高校无法有效地利用借来的资金,就可能出现债务无法归还的情况。
这将给高校带来财务上的困境,严重影响高校的正常运作。
高校债务也可能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
在借债的过程中,一些重点高校和地方支持度较高的高校可能会争取到更多的资金支持,而其他一些高校则可能因为财政紧张而缺乏足够的经费。
这将加剧高校之间的差距,导致一些学生教育资源的匮乏。
高校债务还可能导致高校的办学目标和质量下降。
为了还债,一些高校可能会加大招生力度,而忽视了学生的质量和培养效果。
这将导致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质量不高,就业率不高,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高校债务也可能引发学术腐败和低级教育。
面对这些问题,我国高校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高校债务问题。
高校应该加强资金管理和规范借贷行为。
高校应该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借贷行为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借款用于正当的办学活动。
高校应该加强内部运营和财务管理能力的培养。
高校应该加强内部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提高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有效地管理债务和合理利用借款资金。
政府也应该加大对高校的资金支持,减轻高校的负债压力。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改革教育经费分配机制等方式,增加高校的财政支持,缓解高校的负债问题。
高校应该注重提升办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高校应该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债务问题。
我国高校债务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高校和政府共同努力来解决。
高校应该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办学质量,规范借贷行为;政府应该加大对高校的资金支持,减轻高校的负债压力。
高校化解债务中的难点(3篇)
第1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债务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高校健康发展的瓶颈。
高校债务化解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因素。
本文将从高校债务的成因、现状、化解难点以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高校债务的成因1. 高校扩招政策实施: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实施高校扩招政策,高校招生人数急剧增加,导致高校教育资源紧张,经费需求增加。
2. 办学条件改善:为满足扩招后改善办学条件的需求,高校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包括新校区建设、教学设施购置等,导致高校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3.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虽然近年来我国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与实际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高校在办学过程中不得不通过贷款等方式解决资金问题。
4. 高校融资渠道单一:高校融资渠道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缺乏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导致高校债务风险加大。
5. 高校内部管理问题:部分高校财务管理不规范,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导致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二、高校债务现状1. 债务规模庞大:近年来,我国高校债务规模逐年攀升,部分高校债务已超过其净资产。
2. 债务风险加大:随着债务规模的扩大,高校债务风险不断上升,部分高校已陷入债务危机。
3. 债务偿还压力增大:随着贷款期限的临近,高校偿还债务的压力不断增大,部分高校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三、高校化解债务中的难点1. 融资渠道单一:高校融资渠道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缺乏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导致高校债务风险加大。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银行对高校贷款的审批门槛提高,高校融资难度加大。
2. 财务管理不规范:部分高校财务管理不规范,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导致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在化解债务过程中,如何规范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成为一大难点。
3.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不完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决策机制不健全,资源配置不合理,影响高校债务化解工作的推进。
4. 高校债务风险意识不足:部分高校对债务风险的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导致债务风险不断积聚。
高校债务问题的原因分析
高校债务问题的原因分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年来,高校债务问题日益凸显,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影响。
高校债务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学校管理、政府政策、财政投入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高校债务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有效解决高校债务问题提供参考。
一、学校管理不善高校债务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管理不善。
在面对巨额资金投入和管理的情况下,一些高校管理层未能妥善处理经济资金,导致债务问题层出不穷。
一方面,一些高校管理层由于管理水平、经验不足或者腐败问题,导致对校内财务管理不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造成浪费和财务风险。
一些高校管理层投资决策不慎,盲目扩张,进行不必要的高成本项目投资,导致资金链断裂,出现财务困难。
一些学校管理层在管理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的薪酬结构,导致校内经费过度消耗,加剧了债务问题。
二、政府政策不完善高校债务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政策不完善。
在我国,高等教育依靠政府资金支持,但是由于政府政策存在缺陷,高校债务问题比较严重。
政府对高校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高校内部资金周转不灵,无法保证教学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
政府对高校内部管理和财务监管不够严格,一些高校存在着挥霍浪费现象,债务问题逐渐积累。
政府对高校的督导不够到位,一些高校在资金使用上存在违规行为,导致债务问题不断加剧。
三、财政投入不足四、市场竞争激烈高校债务问题的形成还与市场竞争激烈有一定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市场日益竞争激烈,高校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进行校园环境建设和教学科研投入,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一些高校为了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进行了过度投资,盲目扩张,导致债务问题的积累。
一些高校对外融资不慎,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进行高风险的投资活动,导致资金链断裂,出现财务困难。
高校债务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与学校管理不善、政府政策不完善、财政投入不足、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有关。
学校债务如何化解(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学校债务问题日益凸显。
学校债务不仅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营,还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如何有效化解学校债务,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学校债务的成因、化解策略以及预防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学校债务的成因1. 投资规模过大近年来,我国教育投入逐年增加,许多学校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不断扩大校园规模,导致建设资金投入过大,超出学校的承受能力。
2. 资金管理不善部分学校在资金管理上存在漏洞,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甚至出现挪用、侵占等违规行为,加剧了学校债务问题。
3. 财政支持不足受地方财政状况影响,部分学校在建设、维护等方面得不到足够的财政支持,导致债务累积。
4. 收入结构单一许多学校收入主要依靠学费、捐赠等,收入来源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债务问题将迅速恶化。
5.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教育市场竞争的加剧,部分学校为了提高竞争力,盲目投资,导致债务负担加重。
二、学校债务的化解策略1. 优化债务结构(1)调整债务期限:将长期债务转化为短期债务,降低债务利息支出。
(2)降低债务成本:通过市场化手段,寻求更低利率的债务融资。
(3)增加股权融资: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优化债务结构。
2.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1)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执行预算制度,确保资金合理使用。
(2)规范财务制度: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防止资金流失。
(3)盘活存量资产:通过资产置换、租赁等方式,盘活学校存量资产,增加收入。
3. 争取政策支持(1)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向政府部门申请专项补助,缓解债务压力。
(2)争取税收优惠: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争取税收减免,降低债务负担。
(3)争取政策性贷款:利用政策性贷款,降低债务成本。
4. 拓展收入渠道(1)多元化办学:开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增加收入来源。
(2)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增加收入。
(3)盘活校产资源:通过出租、转让等方式,盘活校产资源,增加收入。
浅谈我国高校债务问题
浅谈我国高校债务问题我国高校债务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高校的债务问题不仅关乎学生的权益,也影响着整个教育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现今,我国高校债务问题已成为高校管理者和政府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我国高校债务问题进行浅谈,探讨其成因和解决之路。
一、我国高校债务问题的成因1. 教育观念的变化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家长和学生对于提高学历和职业竞争力有了更强烈的追求,这导致了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高校不得不扩大规模、加大投入,这也使得高校的债务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2. 资金来源的单一性我国高校的资金来源相对单一,主要依赖政府拨款和学生的学费。
政府的财政压力不断增加,对高校的拨款有限;而学费在一定程度上又受到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公平的制约。
由于资金来源的单一性,高校的发展和扩张不得不借贷来填补资金缺口,这也成为了高校债务问题的成因之一。
3. 高校管理体制的不足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相对滞后,缺乏市场竞争的机制,因此在运营和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高校的债务管理不够规范,决策不够科学合理,导致了一些投资项目的盲目扩张和高风险投资,为高校债务问题埋下了隐患。
1. 影响高校教育质量由于高校的债务问题不断加重,高校在教育质量上的投入不足,设施条件落后,导致了一些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难以提高,这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影响学生权益高校债务问题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权益,一些高校不得不通过提高学费等方式来填补财务缺口,导致了学生的负担加重,使得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难以接受高等教育。
3. 影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债务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一些高校不得不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来填补缺口,使得高校负债率增加,形成恶性循环,长期下去会造成高校的资金链断裂,极大影响高校的长期发展。
1. 提高政府对高校的资金拨款政府应加大对高校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为高校提供更多的拨款,缓解高校的财务压力,同时鼓励高校通过自身的改革和发展来增加收入。
学校化解债务措施(3篇)
第1篇一、前言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教学设备更新、人员工资等方面投入不断增加,导致部分学校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面对日益严峻的债务压力,学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债务,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债务现状分析、化解债务措施及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学校债务现状分析1. 债务规模较大:受经济下行压力和融资渠道限制等因素影响,部分学校债务规模较大,负债率较高,给学校正常运行带来较大压力。
2. 债务结构不合理:学校债务中,长期债务占比过高,短期债务占比偏低,导致债务风险较大。
3. 债务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部分学校在债务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浪费、闲置等问题,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4. 债务偿还能力不足:受学校收入来源单一、非税收入不稳定等因素影响,部分学校债务偿还能力不足。
三、学校化解债务措施1. 优化债务结构(1)降低长期债务占比:通过发行短期债券、银行贷款等方式,降低长期债务占比,降低债务风险。
(2)增加非税收入:积极拓展非税收入来源,如资产盘活、校办产业等,增加学校收入,降低债务压力。
2. 提高债务资金使用效率(1)加强资金管理: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资金使用范围、审批程序等,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高效。
(2)优化债务资金投向:优先保障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领域,提高债务资金使用效益。
3. 增强债务偿还能力(1)提高学校收入: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拓展校办产业等方式,提高学校收入水平。
(2)加强债务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对债务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债务安全。
4. 加强债务信息公开(1)完善债务信息公开制度:定期披露学校债务规模、结构、使用情况等信息,提高债务透明度。
(2)加强与社会沟通:主动与债权人、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沟通,争取理解和支持。
四、学校化解债务实施方案1. 组织领导成立学校化解债务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财务、审计、教务等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筹协调学校债务化解工作。
学校债务化解(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学校债务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学校债务化解工作事关学校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广大师生的利益。
本文旨在分析学校债务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债务化解的对策,为学校债务化解工作提供参考。
二、学校债务问题的现状1. 债务规模庞大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学校债务规模已达到数万亿元,其中公办学校债务占比超过70%。
学校债务问题已成为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 债务结构不合理学校债务结构不合理,长期债务占比高,短期债务占比低。
长期债务利息负担重,对学校财务状况造成较大压力。
3. 债务偿还压力大学校债务偿还压力大,部分学校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债务偿还问题成为学校管理层关注的焦点。
三、学校债务问题产生的原因1. 财政投入不足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学校资金紧张。
为满足学校发展需求,部分学校通过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导致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2. 扩招政策影响近年来,我国高校扩招政策实施,导致学校在校生人数激增。
为满足扩招需求,学校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剧了债务负担。
3. 资金管理不善部分学校在资金管理上存在漏洞,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浪费现象严重。
资金管理不善加剧了学校债务问题。
4. 教育收费政策我国教育收费政策调整,导致学校收入来源减少。
部分学校为了维持正常运转,不得不依赖贷款等手段筹集资金,进一步加剧了债务负担。
四、学校债务化解对策1. 加大财政投入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确保教育经费的稳定增长。
同时,优化教育经费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 优化债务结构学校应合理调整债务结构,降低长期债务占比,提高短期债务占比。
通过调整贷款期限,减轻利息负担。
3. 加强资金管理学校应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防止资金浪费和流失。
4. 多渠道筹措资金学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筹措资金:(1)发行教育债券:学校可以发行教育债券,为学校发展筹集资金。
浅谈我国高校债务问题
浅谈我国高校债务问题我国高校债务问题严重,已经成为影响高校发展的一个重大挑战。
高校债务问题不仅仅是一种经济问题,更是一种制度问题。
探讨高校债务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其成因和解决途径,以期为高校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我们需要了解高校债务问题的成因。
高校债务问题的根源可以追溯到高校改革开放后的融资方式变革。
自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融资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传统由国家财政拨款为主的融资方式逐渐演变为多元化的融资模式。
高校开始依靠自身办学活动,发行债券、募集捐赠等方式筹集资金,这种融资方式增加了高校的债务压力。
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为了提高办学质量,高校不得不增加投入,而这也加大了其债务负担。
高校债务问题还受到了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
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使得高校自主权增强,但也给高校带来了更大的财务压力。
一些地方政府不愿或无力承担高校的债务,导致了高校的资金短缺和负债增加。
高校的经费来源过于单一,依赖于学费和政府拨款,这使得高校在融资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
高校债务问题还受到了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
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波动,高校债务问题也不断加剧。
经济不景气导致高校拨款不足以覆盖支出,各项经费支出不断增加,而学费收入增长乏力,这也加大了高校的债务风险。
针对高校债务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
国家应该加大对高校的财政支持力度,保障高校基本运转不受资金困难影响。
高校应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增加资金回笼。
高校需要积极开展科研合作,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增加高校自有资金来源。
高校应积极开拓多元化的资金来源,除了依赖国家拨款外,可通过发行债券、募集捐赠等形式进行融资,降低债务压力。
高校债务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经济、政治和制度问题,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融资体系,提高高校自身的资金管理能力,才能有效解决高校债务问题,推动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希望在未来,高校能够摆脱债务困扰,为培养更多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我国高校债务问题
浅谈我国高校债务问题我国高校债务问题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投入的增加,高校债务问题日益突显。
本文将从高校债务问题的成因、影响和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成因分析1. 高等教育规模扩大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居民受教育意识提高,高等教育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满足广大学生的求学需求,国家不断加大高校建设和扩招力度,导致高等教育规模扩大,招生人数不断增加,教育经费需求大幅提升。
2. 教育投入不足尽管国家对教育领域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但由于高校的建设和运行成本持续增加,导致教育投入仍然不足。
在有限的教育经费下,高校不得不依靠贷款等方式来弥补资金缺口,从而导致高校债务问题的出现。
3. 校企合作融资为了改善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条件,一些高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引入校企合作融资模式。
但在一些情况下,由于合作项目的盈利难以达到预期,高校不得不通过债务来弥补亏损,使得高校债务问题愈发突出。
二、影响分析1. 影响高校学术独立性大量的债务压力使得一些高校可能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受到外部资金的干扰,从而影响高校的学术独立性和办学质量。
2. 增加高校经营风险高校债务问题的存在,使得高校在财务经营上面临更大的风险,一旦债务违约,将可能导致高校资金链断裂,进而影响高校的正常运转。
3. 限制高校办学发展由于高校债务问题的存在,高校在经济上将面临一定的压力,限制了高校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发展。
三、解决办法1. 增加政府教育投入国家应该加大对高校的教育经费投入,提高高校的综合办学条件,减轻高校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降低高校负债率。
2. 完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高校应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的收支平衡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过度依赖债务融资。
3. 发展多元化筹资渠道高校可通过发展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开拓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减轻高校的债务压力,提升高校的自主经营能力。
学校将债务化解(3篇)
第1篇一、引言在我国,教育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然而,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学校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债务问题。
这些债务不仅制约了学校的正常运转,也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升。
本文将探讨学校债务化解的困境与突破,以期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二、学校债务问题的现状1. 债务规模庞大:近年来,我国高校债务规模逐年攀升,已超过万亿元。
其中,地方高校债务尤为突出,占全国高校债务的80%以上。
2. 债务结构不合理:学校债务主要来源于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设备购置、人员工资等,其中基建债务占比最大。
这种债务结构导致学校偿还压力巨大,抗风险能力较弱。
3. 债务风险加剧:随着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债务风险逐渐加剧。
一旦出现债务违约,将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三、学校债务化解的困境1. 资金来源有限:学校债务化解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我国财政投入有限,难以满足化解债务的需求。
2. 债务重组难度大:学校债务涉及多方利益,债务重组过程中容易产生矛盾和纠纷,导致化解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3. 政策支持不足:我国尚未出台针对学校债务化解的政策,导致学校在化解债务过程中缺乏有效指导和支持。
四、学校债务化解的突破1. 拓宽融资渠道:(1)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学校应加强与政府的沟通,争取财政资金支持,用于化解债务。
(2)探索多元化融资方式:学校可以通过发行债券、PPP(公私合作)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降低债务成本。
(3)加强内部资金管理:学校应加强内部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成本。
2. 优化债务结构:(1)调整债务期限:通过延长债务期限,降低短期债务压力,为学校提供更宽松的还款环境。
(2)降低债务成本:通过市场化手段,降低债务成本,减轻学校偿还压力。
(3)优化债务用途:将债务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 加强债务重组:(1)建立健全债务重组机制:学校应建立健全债务重组机制,明确债务重组的原则、程序和责任。
如何化解高校债务(3篇)
第1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债务问题日益凸显。
债务负担过重不仅影响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也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因此,如何有效化解高校债务,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高校债务的成因、化解策略、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校债务的成因1. 高校扩招: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
为满足扩招需求,高校纷纷进行新校区建设、基础设施改造等,导致资金需求激增。
2. 教育资源不足: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教育资源相对紧张,如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科研设备等。
为改善办学条件,高校不得不加大资金投入,从而增加债务负担。
3. 内涵式发展需求:高校内涵式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包括人才引进、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等。
为提升办学水平,高校不得不增加债务规模。
4. 风险意识不强:部分高校在负债过程中,缺乏风险意识,盲目扩大债务规模,导致债务风险积聚。
5. 政策因素:教育部教学评估等政策客观上造成了高校债务负担加大,如对高校建设项目的投资要求、科研经费投入等。
二、高校债务的化解策略1. 优化债务结构:高校应合理调整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优化债务期限。
具体措施包括:增加债券融资比例、调整贷款期限等。
2.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高校应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具体措施包括:严格控制支出、加强预算管理、优化资金配置等。
3. 加强内部管理:高校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具体措施包括:优化组织结构、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等。
4. 发展产业:高校可依托自身优势,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具体措施包括:创办科技企业、开展技术服务、转让知识产权等。
5.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高校可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减轻债务负担。
6. 政府支持:政府应加大对高校的财政支持力度,为高校化解债务提供政策保障。
具体措施包括:设立高校债务化解基金、提供贷款贴息等。
三、政策建议1. 完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机制:政府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确保高校基本办学条件得到保障。
如何化解学校债务(3篇)
第1篇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许多学校在建设、设备更新、师资培养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导致部分学校背负了沉重的债务。
学校债务问题不仅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营,也可能对教育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如何有效化解学校债务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债务成因、化解策略和具体实践三个方面对如何化解学校债务进行探讨。
一、学校债务的成因分析1.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过大:为满足教育现代化需求,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如教学楼、宿舍楼、实验室等。
这些项目往往投资周期长、回报率低,容易导致学校债务累积。
2. 教育经费不足: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自筹资金困难,导致学校债务问题突出。
尤其在欠发达地区,学校经费紧张,债务风险更高。
3. 负债融资渠道单一:学校债务融资渠道单一,主要依靠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利率较高,还款压力大,容易导致债务恶性循环。
4. 财务管理不规范:部分学校财务管理不规范,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导致债务风险增加。
5. 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投入不足,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升,进而影响学校声誉,降低招生人数,加剧债务问题。
二、学校债务化解策略1. 优化债务结构:通过调整债务期限、利率等方式,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债务风险。
2. 加强预算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合理分配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 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如发行教育债券、引入社会资本等,降低对银行贷款的依赖。
4. 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防止财务风险。
5. 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吸引更多学生入学,增加学校收入。
6. 推进教育改革:积极参与教育改革,提高学校办学效益,降低债务风险。
三、学校债务化解的具体实践1. 优化债务结构:学校可以与银行协商,延长贷款期限,降低利率,减轻还款压力。
同时,可以尝试发行教育债券,拓宽融资渠道。
2. 加强预算管理:学校应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合理分配资金,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如何化解高校债务风险(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高校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背后,高校债务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本文旨在分析高校债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化解高校债务风险的策略,为我国高校债务风险防范提供参考。
二、高校债务风险产生的原因1. 规模扩张带来的债务压力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经费投入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为满足这些需求,部分高校过度追求规模扩张,导致债务负担加重。
2. 体制机制不完善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部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较低,缺乏有效的债务风险防控机制。
此外,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决策机制不透明,导致债务风险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3. 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部分高校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浪费、滥用等问题,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同时,高校对外投资缺乏有效监管,投资风险较大,增加了债务风险。
4. 政策环境变化近年来,国家在高校贷款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进行调整,对高校债务风险产生一定影响。
如高校贷款政策收紧,使得部分高校难以获得贷款资金;税收政策调整,增加了高校税收负担,导致资金紧张。
三、高校债务风险化解策略1. 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1)调整债务期限结构,降低短期债务比例。
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配置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降低短期债务风险。
(2)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高校可通过发行债券、股权融资等方式,降低对银行贷款的依赖,降低融资成本。
2. 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1)完善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防控机制。
高校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债务风险的监测、预警和防范。
(2)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严格控制非必要开支。
高校应优化资金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资金浪费。
3. 优化投资结构,降低投资风险(1)加强对外投资监管,确保投资安全。
高校对外投资应遵循市场规律,加强风险评估和监管,降低投资风险。
怎么化解学校债务(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面临着债务压力。
学校债务问题不仅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营,也制约了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如何有效化解学校债务,成为摆在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领导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债务形成原因、化解策略和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学校债务形成原因分析1.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过大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逐年增加。
然而,由于资金筹措渠道有限,部分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超预算、进度滞后等问题,导致债务累积。
2. 师资队伍建设投入不足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
然而,由于经费有限,部分学校在师资引进、培训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升,进而影响了学校的招生和收入。
3. 教育信息化建设滞后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部分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上投入不足,导致教学设施落后,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4. 财务管理不规范部分学校在财务管理上存在不规范现象,如预算编制不合理、资金使用不透明、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等,导致资金浪费和债务累积。
二、学校债务化解策略1. 优化债务结构(1)调整债务期限:通过调整现有债务的期限,降低短期债务的比例,减轻学校的还款压力。
(2)降低债务成本: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协商,争取更低的贷款利率,降低债务成本。
(3)增加融资渠道: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如发行教育债券、引入社会资本等,优化债务结构。
2. 加强预算管理(1)合理编制预算: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编制预算,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加强预算执行监督: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3)建立健全预算调整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预算,确保预算的动态调整。
3.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1)加强资产管理工作:合理配置和利用学校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2)优化资源配置: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浅谈我国高校债务问题
浅谈我国高校债务问题我国高校债务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投入的增加,高校债务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高校债务问题不仅影响着高校的财务状况,也关系到教育质量和学生的未来。
必须认真对待高校债务问题,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高校债务问题的成因我国高校债务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高校规模扩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普及,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成本也随之增加。
高校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来改善教学条件、招收更多的学生,这就导致了债务问题的出现。
2. 资金来源单一:我国高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政府拨款和学生的学费。
然而由于政府的财政预算有限,而学生学费的增加也会给家庭经济带来负担,因此高校的资金来源相对单一,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资金需求,只能通过借贷手段来弥补资金缺口。
3. 教育投入不足:虽然我国高校的教育投入不断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高校需要不断投入资金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加强科研力量等,这些教育投入也会增加高校的债务负担。
高校债务问题对教育事业和高校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1. 影响教育质量:高校债务问题导致高校缺乏足够资金投入到教学、科研等方面,直接影响了教育质量。
教学设施的陈旧、师资力量的不足、实验设备的老化等问题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降低教育质量。
2. 增加学生负担:高校债务问题可能导致学校不得不通过提高学费、降低奖学金等方式来弥补资金缺口,从而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对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这可能会成为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障碍。
3. 阻碍高校发展:债务问题会使高校长期处于债务之中,难以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学术研究、师资培训、实验设备更新等方面,从而阻碍高校的长期发展。
针对高校债务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1.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应当更多地向高校教育投入,增加对高校的财政拨款,从根本上减缓高校的债务压力。
浅谈我国高校债务问题
浅谈我国高校债务问题我国高校的发展离不开财政资金的支撑,但随着国家对高校投入的减少,高校开始借贷应对经济压力,高校债务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高校债务现状与成因、影响和对策三个方面,浅谈我国高校债务问题。
一、高校债务现状与成因近年来,高校借贷数量和金额增加迅速,一些高校债务规模已达数亿元,金融风险逐渐突显。
2020年,教育部联合国家开发银行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蓝皮书2020》中指出,高校已连续四年增加负债,2019年非财政资金债务累计规模达4497.39亿元,同比增长11.11%。
高校债务形成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是国家对高校财政投入的减少。
受国家宏观调控、税收政策等因素影响,高校财政拨款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办学需求,迫使高校寻求其他资金来源。
其次,高校自身经营不善也导致债务累积。
部分高校扩张规模,豪华建筑、高薪引进外教等成本过高,校园管理不严,学校产权租赁管理不善等原因也引起了高校债务问题。
此外,高校自身发展也对借贷需求起到了促进作用。
高校在承担多元化办学、科研创新等任务时,资金需求量大,院校自主创收的渠道限制,不得不依赖贷款来满足资金需求。
二、高校债务对高校与社会的影响高校债务问题不仅仅是高校自身的问题,它还将给高校和社会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对于高校而言,高额的债务负担将导致学校的经费紧张,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这不利于支撑高校继续发展,也会影响到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益。
对于社会而言,高校债务也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损失和精神萎靡不振。
大学作为社会教育机构,其社会地位在教育、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不可替代,如果高校债务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导致社会教育资源浪费,给社会带来财务压力和消极影响。
三、高校债务应对措施高校债务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合作、有序推进。
首先,国家应该给予高校更多的财政支持,采取相关政策措施,缓解高校的财务困难;其次,高校应采取有效的财务管理措施,加强内部资产管理,深入推进改革,优化办学结构,缩小运营成本和财务风险;最后,高校需要加强和拓宽校外资金渠道,在发展多元化产业经济的同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科技成果优化等工作,开阔高校的自主创收渠道。
浅谈我国高校债务问题
浅谈我国高校债务问题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债务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
高校债务问题不仅对高校经济造成影响,同时也影响着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因此,高校债务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首先,我国高校的债务问题主要源于资金短缺。
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经费也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
同时,高校的各项经费也日益增加。
高校经费的紧张状况,使得高校不得不向银行申请贷款,以便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营资金和建设资金需求。
一旦高校债务过大,将导致高校长期面临财务压力,甚至失去良好的信用记录。
其次,高校债务问题存在管理薄弱的问题。
我国高校大多为公立高校,由于高校的国有属性,高校债务问题也更多地与政府有关。
在政府的财政补助下,高校的财务状况并不是太紧张。
然而,一旦高校在经营管理方面出现失误,高校依赖的财政资金将不足以弥补短期内的亏损,高校的债务负担将会不断增加。
同时,由于高校对于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缺乏严格的规划和控制,导致高校债务长期处于高额状态。
再次,高校债务问题也与教育质量相关。
高校债务过大,使得高校在日常经营管理运营方面的投资受到严重影响。
这将导致教师队伍的配备、教学设备的更新、科学实验室的建设等重要方面的投资受到限制,从而降低了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也不利于人才培养。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高校债务问题。
首先,政府应该更加注重高校的资金投入,加强对高校的财政支持,提高教育经费投入的质量和效益。
其次,高校应该加强自身财务管理能力,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银行贷款的有效控制和监督,并合理调整高校债务结构,减少短期高成本债务的风险。
同时,高校应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积极引进社会、企业等投资,多样化经济来源,减轻财务压力。
最后,高校应该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高校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培养人才,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使高校的社会效益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债务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政府应该推进相关政策,高校应该加强管理,同时建立规范财务体系,引入多元化资金支持,以确保高校的长远发展。
高校债务化解措施(3篇)
第1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债务问题日益凸显。
近年来,高校债务规模不断扩大,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如何有效化解高校债务,保障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高校债务的成因入手,分析当前高校债务化解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化解措施。
一、高校债务的成因1. 高校扩招政策: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校扩招政策使得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高校在校生人数快速增长。
为满足扩招后的需求,高校需要进行大规模建设,资金需求急剧增加。
2. 政府财政投入不足:虽然近年来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与高校快速发展所需的资金相比,仍存在较大缺口。
部分高校为满足办学需求,不得不依赖银行贷款。
3. 高校负债意识不强:部分高校对负债风险认识不足,盲目进行负债,导致负债规模过大,难以承受。
4. 高校债务管理机制不完善:部分高校债务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债务风险评估和监控体系,导致债务风险积聚。
二、当前高校债务化解的困境1. 债务规模庞大:我国高校债务规模庞大,短时间内难以全部偿还,给高校带来了巨大的财务压力。
2. 债务结构不合理:部分高校债务结构不合理,长期贷款比例过高,导致债务偿还压力加大。
3. 债务风险积聚:部分高校债务风险积聚,一旦债务违约,将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4. 化解资金来源有限:高校债务化解需要大量资金,但当前资金来源有限,难以满足化解需求。
三、高校债务化解措施1. 加强高校债务管理:(1)建立健全债务管理制度,明确债务管理职责,加强对债务风险的评估和监控。
(2)优化债务结构,降低长期贷款比例,合理控制负债规模。
(3)加强债务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 拓宽资金来源:(1)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2)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如发行教育债券、引入社会资本等。
(3)加强高校内部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 优化高校资源配置:(1)调整学科结构,提高学科竞争力,增强高校的办学实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当前高校债务问题[摘要]1999 年国内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债务融资因其便捷性成为各大高校增加教学设施和基础建设容纳新增学生的一种有效方法。
但是,高校在引入资金的同时也背负了沉重的债务,如何“化债”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文章以我国高校债务问题的历史及现状为切入点,从宏观以及微观层面剖析了高校负债的成因,并从债务问题的涉及者———政府、高校以及银行三个角度为化解债务风险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高校债务; 高校投融资本质;扩招政策1 引言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自1998 年开始,全国高校正式执行扩招政策。
除国家财政拨款外,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向国有商业银行借资扩张,高校的负债经营减缓了财政压力并促进了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同时,大规模举债也使高校背负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因此需要客观看待高校的负债办学,目前亟须解决高校“化债”问题,谨防以后债务高增。
2 我国高校债务问题的历史及现状改革开放前我国执行计划经济,高校管理权归属于国家,经费来自政府的“限额拨款”,未出现过对外负债; 改革开放后国家开始赋予高校更多办学自主权,经费来源形成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对外举债、接受捐赠等多元化筹资模式;特别是1998 年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后,各大高校急需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教学设施以及人员配备等来容纳新增学生,在政府财政资金投入有限情况下,向国有银行举债融资成为高校首选。
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高校进行债务融资,如国家教育部在1999 年发布《关于部属高校“银校合作”问题有关意见的通知》,为部属高校进行银行贷款提供了政策支持;2001 年7 月印发的《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进一步明确了利用银行贷款发展教育的政策。
由于高校财务、债务问题具有保密性,全国没有统一、标准的统计口径。
就可收集资料来看,我国高校债务在扩招后激增但在近几年又有下降趋势。
1998 年部属高校贷款总额不足 5 亿元,2000年45所部属高校贷款35亿元,2002年74所部属高校贷款余额163 亿元,扩招政策执行后,部属高校响应国家号召开始了大规模贷款。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6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写到,截至2005 年,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约在1500亿元〜2000亿元,其中72所部属高校负债高达260 亿元。
2011 年审计署在《关于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中对地方高校负债情况进行了公布,截至2010年年底,1164所地方普通高校具有政府性债务2634.98 亿元。
各省情况来看,2003 年年底江苏近90%省属高校均不同程度使用过信贷资金,累计贷款余额82.9 亿元,是当年全部收入的 3.62 倍; 山东省教育厅所属23所高校2005年 5 月贷款余额为75.4 亿元,是2004年总收入的 1.57 倍;吉林大学由于扩招、合并等历史原因于2007 年达到最高负债近28个亿,截至2015 年年末才全部还清。
整体情况来看,全国高校自扩招后均承担了巨额债务,各省所属地方高校也背负了不同程度债务,甚至作为“ 985 院校”的吉林大学也处在债务危机的水深火热中。
经国务院批准,从2009 年起,财政部、教育部在中央高校实施减轻债务负担、化解债务风险试点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2011 年年底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减轻地方高校债务负担化解高校债务风险的意见》,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已先行启动化解地方高校债务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经验,为化解地方高校债务提供了有益借鉴。
2013 年8 月,河北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加强省属高校债务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除高校新校区建设等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再审批高校新增债务。
2015 年 2 月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在接受媒体访问时透露,截至目前,广东省属高校的债务总体约63 亿元人民币,2010 年广东高校债务曾达114 亿元人民币,之后逐年下降。
由上述分析可知,大约2010 年前我国高校背负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原因可能是扩招所借中期贷款已到还款期限,致使一些高校出现债务危机,2010 年开始国家和省政府均出台过相应的政策规范借款、化解债务,高负债缓解初见成效。
后续仍然需债务主体积极参与,防止债务危机重现。
3 高校债务问题的成因3.1 扩招政策。
扩招政策直接导致高校背负巨额债务。
为普及高等教育,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国家决定在1999 年大规模扩招,普通高校的招生数由1998年的108 万人增加到1999年的159 万人,涨幅高达47%,从1999—2010 年,全国高校招生年均增长50万人次,2011年至今增长速度放缓。
扩招政策及后续的扩招行动使在校生人数激增,学校急需扩大规模容纳庞大的学生数量。
普通高校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由1998 年的3057 亿元增加到1999 年的3567 亿元,涨幅约为16%,远低于人数增长。
高校需求和国家财政供给不均衡的情况下,为解决资金缺口,高校纷纷选择通过国有银行举债融资。
3.2 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政府财政投入不足是高校债务产生的重要原因。
1993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 世纪末达到4%”,这一目标直到2012年才真正实现。
据199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世界平均教育经费支出水平为 5.1%,其中发达国家 5.35%,发展中国家 4.1%,最不发达国家3.3%,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偏低。
1990—2002 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高校经费来源的比重从93.5% 下降到50%,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支出的比例更是直线下降。
财政支持力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无法满足扩招需求,高校不得不举债融资。
3.3 高校的投融资体制存在问题。
我国高校的投融资体制存在的问题首先表现为筹资渠道偏窄,受计划经济影响,高校经费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拨款,随着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单一经费来源已经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所需,要求高校进行多元融资。
国家政策支持下的银校合作成为首选,但银行贷款利率高,且期限相对高校成本收回期短,易造成负债难以清偿等问题。
其次是教育经费利用率低,如后勤人员占比过高导致不合理的学校养社会现象,高校的教学实验室利用率低、经常性闲置等。
3.4 银行乐衷于提供贷款。
银行乐衷于提供贷款也是高校负债原因之一。
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大有提高,闲置资金增加,居民受传统观念影响普遍将资金存放于银行,导致银行储蓄量庞大。
良好信誉叠加政府隐性担保,高校成为巨额储蓄的贷款对象,银行放贷热情高涨。
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银行亟须将大量资金投放到资本市场,此时执行扩招计划的高校面临巨大资金缺口,国家贷款政策鼓励下出现了高校向银行高额举债融资的现象。
外部环境、国家政策以及银校双方作用下引发高校大规模负债下的债务问题。
4 高校债务问题的对策4.1 政府给予有效的政策支持并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解决高校债务问题需要政府给予资金支持,目前中央以及各地方政府纷纷出手化解高校债务危机。
2009 年年初教育部首次明确表示把“开展化解高校债务风险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点;2009 年中央财政安排100 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化解部分部属高校债务; 教育部《2010 年工作要点》扩大了债务化解的试点范围。
此后,财政部和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减轻地方高校债务负担化解高校债务风险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地方高校化债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从“化债”意义与目标、落实措施、控制新增贷款等方面做了具体要求。
与此同时,山东、湖南等全国各省市相继制定并实施2011—2012 年完成“化债”目标及措施。
2017年广东省财务厅一次性拨款34 亿元用于化解省属高校基建债务。
上述政策旨在化解我国现存的债务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债务问题、防止出现过重负债还需国家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提高教育经费投入占GDP勺比重,努力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另外,国家可以加大对教育以及公益事业捐赠的税收优惠力度,提高企业、个人的积极性,拓宽高校融资渠道。
4.2 学校立足于自身定位制定发展战略、加强内部管理、拓宽融资渠道。
虽然扩招是造成高校沉重债务负担勺主要原因,增加招生数量、扩大办学规模并非不正确,扩招恰好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向好发展,但是在数量增加勺同时也要注重质量勺提高,促使高等级教育向内延式演变。
扩招中某些高校为跻身“ 985”“211”工程院校而不顾自身能力向综合型院校转变,通过大量银行借债造成了严重勺债务负担,高校应该依据自身办学定位制定适合的发展战略,加强内部管理、强化不同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
通过建立校办企业、增加校友活动拓宽融资渠道减少债务融资。
学校要鼓励教师承担国家、省级重点课题,以促进科研成果转换,增加学校创收。
4.3 银行完善债务监督机制,进行债务重组。
我国高校债务规模庞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银行高估了学校的偿债能力、无节制为其提供大规模贷款,因此银行需完善债务监督机制,做到事前依据高校资产情况、可支配收入、信誉度等情况严格审批贷款额度,依法放贷; 事后监督所贷资金的流向及使用情况,防止高校乱用、滥用资金,督促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防止债务危机。
高校与银行债务重组是减缓历史债务问题防止新债风险的有效措施,高校扩招时所贷资金期限大多为短中期,相对于高校整个运营期及运营利润回收期短,利用债务重组把短中期债务转化为长期负债不仅能降低贷款利率,而且能缓和现时债务问题。
5 结论1999 年扩招后,高校背负了沉重债务负担。
国家逐渐意识到高负债的严重性并采取政策措施“化债”,2010 年后债务缓解初见成效;同时国家也在增加教育经费投入,2012 年实现教育经费占GDP 的比重超过4%虽然与世界平均水平以及发达国家水平相比还存在差距,但是我国正在努力追平。
高校应该意识到自己债务承担者的主体地位,立足于自身定位制定发展战略、加强内部管理、拓宽融资渠道。
银行同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债务重组的方式“化债”,并完善债务监督机制防止高额负债,以防产生更多“坏账”。
参考文献::1 ]田恒平.高校债务风险管理研究]间.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2]袁旭元.关于高校债务化解的思考]J ].江苏高教,2012(4):58 -59.[3]介新.普通高等学校贷款问题研究[M D.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5.:4 ]童燕军.高校债务化解途径研究]J ].财会通讯,2014(17):35 -37.:5]潘力.基于政府视角谈高校债务风险的化解]J].会计之友,2013(28):111 -112.[6]李露,袁薇. 高校偿债责任主体划分及协同治理方式研究———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6):7 -11.作者: 姜学磊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