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有机化学第2章第3节醛与酮糖类
2018-2019版高中化学第二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第3节醛和酮糖类第1课时课件鲁科版选修5
有3个碳原子才能称为酮,故D正确。
123456
解析 答案
3.下列各组物质中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甲醛、丁醛
B.丙酮、丙醛
√C.乙醛、丙酮
D.苯甲醛、甲基苯甲醛
解析 A互为同系物; B互为同分异构体; D互为同系物; C分子式不同,尽管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但是官能团不同,因此不属 于同系物。
A.该化合物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 B.该化合物可以使溴水退色
C.该化合物易溶于有机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
D.该化合物在常温下可能是一种液体,没有挥发性
解析 因其中含碳碳双键,故A、B正确;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易溶于有机溶剂,由于含极性的碳氧双键,在水中
可能少量溶解,但溶解度不大,C正确;
D可由题干信息做出判断,香味即是挥发出的气体,故D中没有挥发性
B.通式为CnH2nO的有机物不是醛就是酮 C.所有醛中都含有醛基和烃基
√D.酮的分子式中碳原子数至少为3个碳原子
解析 B项,符合CnH2nO的不一定是醛、酮,如CH2==CH—CH2—OH的
分子式为C3H6O;
C项,应注意甲醛的结构;
因为酮的定义为羰基与两个烃基相连,最简单的烃基为甲基,所以至少要
例如:
命名为 3-甲基丁醛 。
命名为 2-戊酮 。
(2)习惯命名
命名为甲醛 ,
命名为 苯甲醛 。
3.醛、酮的同分异构体 (1)官能团类型异构 ①饱和一元醛、酮的通式都是CnH2nO,即含相同数目碳原子的饱和一元
醛与饱和一元酮互为同分异构体,如CH3CH2CHO和
。
②饱和一元醛和等碳原子数的酮或烯醇互为同分异构体,如CH3CH2CHO
解析 答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件第2章第3节醛和酮糖类.pptx
醛跟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金属银的薄层附着在洁净的试管内 壁,形成光亮的银镜,所以称为________。乙醛发生银镜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CH3CH=CHCHO
2. 反应。能与醛、酮发生加成反应的试剂有氢氰酸(HCN)、氨 (NH3)及氨的衍生物(Y—NH2)、醇(R—OH)等。
(1)键的极性与加成连接的部位(见上图) 羰基上的碳氧 双键和碳碳双键一样,也是由一个δ键和一个π键组成的,但由 于羰基氧原子的电负性比碳原子大,电子云就不能对称地分布 在碳和氧之间,而是靠近氧的一端,羰基双键上氧原子上带部 分负电荷,碳原子上带部分正电荷,所以羰基具有较强的极性。 当发生加成反应时,碳原子与加成试剂中带部分负电荷的基团
安息香醛 (3)有刺激性 CH3CHO 易
5.丙酮是最简单的酮,是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______, 与水________,并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可用作________,也 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
6.(1)果糖和葡萄糖都是______,二者互称________, 分子式都是________。
(2)二糖是能水解生成________的糖类物质。常见的二糖 有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的分子式________。
R
其他:
(4)羟醛缩合反应:受羰基吸电子作用的影响,醛、酮 分子中的αH活泼性增强。在稀酸或稀碱的作用下,分子中 含有αH的醛或酮会发生自身加成反应。两分子的醛(或酮) 结合生成一分子β羟基醛(或一分子β羟基酮)。由于加成产 物的分子中既有羟基又有醛基,故这一反应称为羟醛缩合 反应(或叫醇醛缩合)。例如:
同步备课一体资料化学鲁科版选修5讲义:第2章 第3节 醛和酮 糖类 第1课时 醛和酮
第1课时醛和酮[目标导航] 1.了解醛、酮在自然界的存在,能列举几种常见醛、酮并写出其结构式。
2.能根据醛、酮的结构特点推测其主要化学性质。
3.了解醛、酮与羧酸、醇等烃的衍生物间的转化关系。
一、常见的醛、酮1.醛、酮的概念(1)醛:分子中,羰基碳原子分别与氢原子和烃基(或氢原子)相连的化合物叫做醛。
醛的官能团是醛基或-CHO。
最简单的醛是甲醛(HCHO)。
(2)酮:分子中,与羰基碳原子相连的两个基团均为烃基,且二者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酮的官能团为酮羰基或。
最简单的酮是丙酮。
2.饱和一元脂肪醛、酮的通式:C n H2n O_,分子中碳原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脂肪醛和饱和一元脂肪酮互为同分异构体。
如CH3CH2CHO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3.醛、酮的命名(以醛基和酮羰基为主)醛、酮的命名与醇的命名相似,如命名为3-甲基丁醛。
命名为3-甲基-2-丁酮。
4.常见的醛、酮议一议1.以下几种物质①HCHO④CH 2===CH —CHO⑤Cl —CH 2—CHO 属于醛的是①②④。
2.含有且分子式为C 4H 8O 的有机物一定属于醛吗?请写出符合该条件的所有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答案 不一定,还可以是酮类物质。
属于醛类的同分异构体有:CH 3CH 2CH 2CHO 、两种,属于酮类的同分异构体只有一种。
二、醛、酮的化学性质 1.羰基的加成反应(1)羰基含有不饱和碳原子,可发生加成反应。
能与醛、酮发生加成反应的试剂有HCN 、NH 3及氨的衍生物、醇等,其反应式如下:。
(2)常见的加成反应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碳链加长)。
2.醛、酮的氧化反应(1)醛能被O 2催化氧化,写出乙醛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催化剂△2CH 3COOH 。
(2)遇到_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等弱氧化剂,也能被氧化。
利用上述反应可以鉴别有机物中是否含有_醛基。
①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 3CHO +2[Ag(NH 3)2]OH ――→△CH 3COONH 4+2Ag ↓+3NH 3+H 2O 。
第二章第三节醛和酮糖类 (第二课时)
多
糖
多糖是一个分子能水解成多个单糖分子的糖 类。多糖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类天然有机 高分子化合物。常见的多糖有淀粉和纤维素,它 们的分子都是由数目巨大的葡萄糖单元相互连接 得到的,组成通式为(C6H10O5)n。它们在性质上与 单糖、双糖有很大的区别,没有甜味且不溶于水。 它们水解的最终产物相同,都是葡萄糖: H+ nC H O (C H O ) +nH O
单糖 糖 二糖 多糖
葡萄糖、果糖 蔗糖、麦芽糖 淀粉 纤维素
单
糖
单糖是不能水解为更小糖分子的糖类。 葡萄糖和果糖是两种重要的单糖,二者互为 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为C6H12O6。葡萄糖和果 糖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CH2OH C=O HO-C-H H-C-OH H-C-OH CH2OH CH2OH 果糖 葡萄糖 葡萄糖分子中有一个醛基和五个羟基,是一 种六碳醛糖。
RCHO+H2 高温、高压 RCH2OH R R Ni
高温、高压
Ni
C=O+H2
R R
CHOH
在特定的条件下醛、酮还能被还原为烃,这 个反应在有机合成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随堂检测
1.与银氨溶液反应
CH3CHO+2[Ag(NH3)2]++2OH - → CH3COO-+NH4++2Ag+3NH3+H2O CH3CH2OH 催化剂 2CH3COOH 催化剂
淀粉发酵制酒 纤维素硝酸酯 纤维素乙酸酯
4.糖类和生命活动
阅读课本P78结合生物知识体会相关知识
糖的分类、代表物、特征: 分类 代表物
特征 不水解,有还原性
无还原性,能水解 有还原性,能水解
单糖 葡萄糖
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三节 醛和酮 糖类课件 鲁科版选修5
解析:甲醛是氢原子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
即:
,故A错误;醛基应写为—CHO,故B错误;
丙醛与丙酮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甲醛和乙醛无同分异构
体,故D错误。
答案:C
►变式训练 1.已知丁基共有4种,则分子式为C5H10O的醛应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解析:C5H10O符合饱和一元脂肪醛的通式CnH2nO, 可写为C4H9—CHO的结构形式,又已知丁基共有4种同 分异构体,故C5H10O的醛应有4种。
答案:B
醛、酮的化学性质 1.醛、酮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羰基的加成反应。 羰基含有不饱和碳原子,可发生加成反应。能与醛、酮 发生加成反应的试剂有氢氰酸 (HCN) 、氨(NH3)及氨的衍生 物(Y-NH2)、醇(R-OH)等。键的极性与加成连接的部位如 下图:
羰基具有较强的极性,当发生加成反应时,碳原子与 加成试剂中带部分负电荷的基团结合;氧原子与加成试剂中 带部分正电荷的基团结合。
3.氧化反应。 (1)氧化反应:醛羰基中碳原子的氧化数为+1,酮羰基中 碳原子的氧化数为+2,醛和酮都能被氧化。相比而言,醛比 酮更容易被氧化,如在空气中的氧气就能把醛氧化为羧酸。另 外一些弱氧化剂如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也都能氧化 醛,反应的过程是醛基转化为羧基的过程,氧化产物通常为相 应的羧酸。例如:
(2)饱和一元醛和酮的通式均为CnH2nO,含有相同数 目碳原子饱和一元醛和酮互为同分异构体。如:
2.醛和酮的命名。 选含有羰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编号从羰基离端部近的 一端开始。如:
3.常见的醛和酮。 (1)甲醛(HCHO)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 溶于水;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常用于制造酚醛树脂、脲 醛树脂、染料等,35%~40%的甲醛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 具有杀毒、防腐性能等。甲醛除具有醛类的通性外,还具有 一定的特性,如1 mol甲醛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可得4 mol Ag。 (2)乙醛(CH3CHO)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 比水小,沸点是20.8 ℃,易挥发,易燃烧,能跟水、乙醇等 互溶,可由乙醇氧化制得。乙醛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主 要用于制乙酸、丁醇、乙酸乙酯等。
高中化学 选修五 2.3 醛和酮 糖类 第1课时醛和酮的化学性质(共23张PPT)
O B: CH3-C-CH3 C: CH3CHO
随堂练习
1、乙醛与氢气反应生成乙醇的反应属于( AD )
A、加成反应
B、消去反应
C、氧化反应
D、还原反应
2、下列物质中,不能把醛类物质氧化的是( B ) A.银氨溶液 B.金属钠 C.氧气 D.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E.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鸣谢
本课时课件制作过程中使用了网上搜集的 部分资源,因无法确定原创作者,故在此鸣 谢!
H
δ
-
O
H
C
δ
+
C
HH
δ+
H
O
+
H
δ
-
C
C
H
H
H OH H O
HO
H
C
C
C
C
H
△
H
C
C
C
C
H
HH H
HHH
2、氧化反应 — 银镜反应
实验所用试剂:
2%氨水、2% AgNO3溶液、 乙醛
实验操作步骤:
①银氨溶液的配制:取洁净的试管加入3mlAgNO3溶液, 然后边振荡边逐滴滴入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 解为止。 ②向装有银氨溶液的试管中滴入12滴乙醛,振荡后将试管 放在热水浴中加热。(加热时不能振荡和摇动试管) ③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乙醛
丙酮
可燃性 化
加成反应 学 性 还原反应
质 氧化反应
易燃,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
容易
不容易
1、加成反应
H δ- O
H C δ+C
H
(R′ )Hd + d -
d+ d -
第三节__醛和酮_糖类_(14).ppt
料
结构探究
醛 类
︱ ︱︱Oδ -
–︱CH–+C1δ–+H
酮 类
–︱︱CH︱–+O︱Cδδ2–+- ︱C︱H–
【得出结论】 1、能发生加成反应 ——加成时,异性相吸 2、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
3、α—H的取代反应
14
二、醛酮的化学性质
(一)羰基的加成反应
常见的试剂有:氢氰酸、氨及氨的衍生物、醇、
(上述氧化剂中只有氧气可将其氧化即燃烧)
1、与O2反应
(1)催化氧化
2CH3CHO+O2
催化剂
2CH3COOH
(2)燃烧
2 C2H4O +5O2
4CO2+4H2O
产物同:丙烯、环丙烷、丙醛、丙酮、丙酸、乙酸甲酯
耗氧同:CnH2n-2·H2O 丙醛、丙酮、丙炔、环丙烯 19
2、被Br2水氧化
CH3CHO+Br2+H2O
一定条件
+ H-CN
一定条件
+ H NH2
一定条件
+H-OCH3
OH
CH3CH CN
α-羟基பைடு நூலகம்腈
OH
CH3CH NH2
α-羟基乙胺
OH
CH3CH OCH3
乙醛半缩甲醇
16
(二)氧化反应
醛很容易被氧化,如氧气 、 银氨溶液、新制氢 氧化铜、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等 ;
酮不容易被氧化,只有很强的氧化剂才能将其氧化。
强烈刺激性 气味的无色 气体,又叫 蚁醛
有刺激性气 味的无色液 体
杏仁气味的 液体,又称
特殊气味的 无色液体
苦杏仁油
易溶于水
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鲁科版第二章 第三节 醛和酮 糖类公开课教学课件 (共29张PPT)
O—NO2 O—NO2 O—NO2
+ 3n H2O n
纤维素硝酸酯
(硝酸纤维)
(3)用途:纤维素可用于纺织工业、造纸等, 还可以用来制备_硝_酸__纤__维_、_醋__酸__纤_维__等化工
原料。
【练一练】
1.下列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c )
A.它们都是混合物 B.它们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它们是同分异构体 D.它们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OH(羟基)、-CHO(醛基) 白色晶体、溶于水、不及蔗糖甜
糖
醛基的性质 银镜反应
化学性质
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
醇羟基的性质 酯化、氧化、活泼金属
主要用途
制银镜、糖果、医疗、营养物质
二糖 分子式
物理 性质
蔗糖
麦芽糖
C12H22O11(同分异构体)
白色晶体,溶于水 白色晶体,溶于水
结构 特征 化学 性质
无醛基
有醛基
水解反应 葡萄糖和果糖 两分子葡萄糖 不发生银镜反应 可发生银镜反应
种类
淀粉
纤维素
关系 n值不同,非同分异构体
结构 性质
用途
无醛基,
无醛基,有羟基
遇碘变蓝
能发生酯化
无还原性
无还原性
能水解成葡萄糖 能水解成葡萄糖
食用,酿酒, 制葡萄糖
制硝酸纤维 醋酸纤维、造纸
CH2OH(CHOH)4CHO+2Ag(NH3)2OH 水浴 2Ag +CH2OH(CHOH)4COONH4+3NH3+H2O
葡萄糖酸铵
b.还原反应: CH2OH(CHOH)4CHO + H2催化剂
CH2OH(CHOH)4CH2OH
高中化学_醛酮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第3节第2课时醛、酮的化学性质【学习目标】1. 通过分析官能团和化学键的特点,推断有机物在化学反应中的断键位置,预测其化学性质,体会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 掌握醛的化学性质及确定醛基的化学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3. 了解醛和酮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有机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通过甲醛加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课前任务】1.复习课本第2章第1节的有机反应类型;2.在网上搜素并整理资料,了解甲醛在生活中的用途及其对环境的危害。
【导学流程】阅读课本71-74页,完成对下列问题的学习。
【探究一】根据乙醛的特殊结构,预测断键位置及能发生的反应类型。
提示:从官能团、化学键的极性、碳原子的饱和程度等角度分析。
根据你的预测,写出下列反应。
(1)乙醛与HCN反应(引入官能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醛与NH3反应(引入官能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乙醛与H2反应(引入官能团,由类转化为类)__________ _【注】此反应还可以从哪个角度分析反应类型?【探究二】乙醛是否能发生发生氧化反应(具有还原性)?1、自己设计实验证明乙醛能被氧化?如何验证乙醛的氧化性强弱?试剂:酸性KMnO4溶液O2(催化剂)新制Cu(OH) 2悬浊液(弱氧化性)[Ag(NH3)2]OH 溶液(银氨溶液)(弱氧化性)2、银镜反应(银氨溶液:)观察银镜反应的实验现象并记录,分析结论。
3、观察醛与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现象并记录分析结论。
4、哪些物质还能氧化乙醛?5、分析乙醛发生氧化反应中的断键情况,比较丙酮与乙醛的结构,思考酮类是否也能发生类似的氧化反应?【课后作业】1、从结构上分析甲醛有什么特殊性?试写出甲醛发生银镜反应、甲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方程式。
选修有机化学第2章第3节 醛和酮 糖类
第2章第3节醛和酮糖类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醛和酮的分类、命名和同分异构。
2.饱和一元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重点和难点】醛和酮的化学性质;加成反应和氧化以及还原。
【课前预习】课前用10分钟(请同学参考必修2)1.结构:醛和酮都是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_的化合物。
在醛分子中羰基碳原子分别与_______和烃基(或氢原子)相连。
醛的官能团是____。
在酮分子中,与羰基碳原子相连的两个集团均为_______且二者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酮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
如:丙酮_________________。
酮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___。
2. 物理性质:常温下,除甲醛是气体外,分子中碳原子数在12以下的醛酮是液体,高级的醛酮和芳香酮多为固体。
醛酮的分子可以与水形成氢键,低级的醛酮易溶于水(或者与有机溶剂)。
3.常见的醛:甲醛:分子式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
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___色_____。
质量分数35%~45%的甲醛水溶液俗称_________,用于保存________。
乙醛:分子式______,结构简式:______。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_________。
丙酮:是组成最简单的酮,是一种有特殊气味的______。
不仅是常用的有机溶剂,还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
另外还有苯甲醛、视黄醛、2-庚酮、香草醛、茉莉酮。
(看课本70页)4.饱和一元醛和饱和一元酮的通式都是:_________。
二者互为___________异构。
【合作探究】1、醛与酮的命名和同分异构【知识支持】醛酮的命名和醇的命名相似。
(参看课本69页)【组内讨论】C5H10O(醛和酮)的同分异构体并且命名。
提示:在书写异构的时候,首先考虑碳骨架的异构,然后再考虑官能团的异构。
【共享展示】醛有4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酮有3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2、醛与酮的化学性质1——羰基上的加成反应知识支持:醛和酮上的羰基(碳氧双键)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与HX、HCN、NH3、氨的衍生物()、醇等发生加成反应。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精品课件 第2章 第3节 第1课时 醛和酮
3.常见的醛、酮
名称 结构简式
甲醛
HCHO
乙醛
CH3CHO
状态
气味
强烈刺激性
气体
气味
液体 刺激性气味
溶解性
用途
制酚醛树脂、脲醛
易溶于水
树脂
易溶于水 —
苯甲醛
苦杏仁气味,
—
液体 工业上称
苦杏仁油
丙酮
液体 特殊气味
制造染料、香料的
重要中间体
与水以任 有机溶剂、有机合
意比互溶 成原料
二、醛、酮的化学性质
量;
③加热时须将混合溶液加热至沸腾。
3.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或发生银镜反应的定量关系
(1)1 mol
1 mol
~2 mol Cu(OH)2~1 mol Cu2O;
~2 mol [Ag(NH3)2]OH~2 mol Ag。
(2)甲醛发生氧化反应时,可理解为
(H2CO3 不稳定分解生成 H2O 和
第2章
第1课时 醛和酮
内
容
索
引
0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0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03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素养目标
1.了解醛和酮的同分异构现象,能对醛和酮进行命名,了解常见的几种简单
的醛和酮的结构、物理性质和用途,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化学学科
核心素养。
2.了解醛、酮的结构特点和异同,能够预测醛、酮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及
③CH3CHO+2[Ag(NH3)2]OH
2Ag↓+CH3COONH4+3NH3+H2O
深化拓展
1.醛、酮的氧化反应
高中化学鲁科版 选修五 2.3醛和酮 糖类(第3课时)-课件(共20张PPT)
(3)多 淀糖 粉:1 mo纤l 糖 维分 素子能水解成 n mol(n> 10 )单糖的糖
类,如
、
等。
• 糖类物质都有甜味吗?
• 【提示】 糖类物质不都有甜味,如 淀粉、纤维素均无甜味。
重难点探究:一、单糖
根据葡萄糖的结构:CH2OH—(CHOH)4—CHO 1.小组合作探究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 应的实验 2.完成探究案探究内容(一)
2.纤维素
(1)组成:通式为 (2)水解反应
(C6H10O5)n 。
纤维素在90%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C6H10O5)n(纤维素)+nH2O
浓―H△―2S→O4
nC6H12O6(葡萄糖)。 (3)酯化反应 纤维素中的葡萄糖单元含有 羟基
,可以表现出 醇
的性质,与硝酸发生酯化反应制得纤维素硝酸酯(俗名 硝酸纤维 ),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制得纤维素乙酸酯(俗
3.实验现象及结论:
现象A
现象B
结论
1 未出现银镜 溶液变蓝色 淀粉尚未水解
2 出现银镜
溶液变蓝色 淀粉部分水解
3 出现银镜 溶液不变蓝色 淀粉完全水解
4.注意事项:实验中加入NaOH溶液的作用是银镜反应或与 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因此必 须先加入NaOH溶液中和催化剂稀硫酸。
淀粉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6H10O5)n(淀粉)+nH2O―H―△+→nC6H12O6(葡萄糖) 。
水解产物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可酿酒,反应方程式为:
C6H12O6酒――化→酶2C2H5OH+2CO2
。
(3)特征反应 利用淀粉遇I2 变蓝 的性质可以鉴定淀粉的存在。
化学鲁科版选修5 第2章第3节 醛和酮 糖类 第1课时 课件(67张)
1.下列有关银镜反应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配制银氨溶液时氨水必须过量 B.1 mol 甲醛发生银镜反应时最多生成2 mol Ag C.银镜反应通常采用水浴加热 D.银镜反应的试管一般采用浓硝酸洗涤
【解析】 银氨溶液必须随用随配,不可久置,否则 会生成易爆炸的物质——氮化银(Ag3N)。另外,在滴加氨水 时要防止氨水过量。1 mol 甲醛发生银镜反应最多生成4 mol Ag。生成的银镜用少量稀硝酸洗去并用水洗净,一般 不用浓硝酸l=158.4n gg,解得:n=3
所以该醛为 C3H6O,丙醛。
【答案】 B
【教师备课资源】(教师用书独具) 能够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的有机物
1.直馏(分馏)汽油、苯、四氯化碳、己烷等有机溶剂 与溴水混合后,将发生萃取使溴水中的溴进入有机层,而使 溴水层退色,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 D
醛基的检验和有关定量计算
【问题导思】 ①醛基可以用哪些方法检验? 【提示】 检验醛基可有两种方法:①与银氨溶液水 浴加热有光亮的银镜出现,②与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 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②在检验醛基的两个实验中,对检验试剂的酸碱性有何 要求?加热方式有何不同?
【提示】 在检验醛基的两个实验中,银氨溶液和新制 Cu(OH)2悬浊液都是呈碱性的,且制备新制Cu(OH)2时, NaOH是明显过量的。两个实验的加热方式不同,银镜反应 需水浴加热,与新制Cu(OH)2反应直接加热至沸腾即可。
第3节 醛和酮 糖类 第1课时 醛和酮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课标要求 认识醛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与其他有 机物的转化关系。
●课标解读 1.掌握乙醛的组成、结构,能根据醛、酮的结构特 点,推测分子发生反应的部位及反应类型,并写出醛、酮发 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利用醛、酮的化学性质进行不同类别物质之间的转 化。
高中化学第二章第3节醛和酮糖类课件人教选修5.ppt
O
︱ ︱︱
–C–C–H
︱
氧化数:+2-1=+1
O
︱ ︱︱ ︱
–C–C–C–
︱︱
氧化数:+2
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与乙醛的加成
试剂名称 氢氰酸
化学式及电荷分布 δ+ δH CN
氨及氨的衍生物 (以氨为例)
δ+ δH NH2
醇类 (以甲醇为例)
δ + δH OCH3
加成产物
︱OH
H C CN
CH3
知识点:
1.醛和酮的概述 2.醛、酮的化学性质:加成反
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3.糖类
一、醛、酮的概念
甲醛 HCHO
乙醛 CH3CHO
丙醛 CH3CH2CHO
丙
H OH
酮H C C C H
H
H
最简单的醛 最简单的酮
1.命名 书P69 2.同分异构体 例:C5H10O 3.常见的醛、酮 书P70
根据醛、酮的官能团预测化学性质
△
→CH3COONH4+2Ag↓+3NH3+H2O
实验步骤:将配制好的银氨溶液与乙醛混合,置于
60℃~70 ℃的水浴加热。
被氧化
NH3
CH3CHO CH3COOH CH3COONH4
被还原
Ag+
Ag
活动:1、该反应的用途 2、试管壁上附着的银镜要如何清洗?
实验后,银镜用HNO3浸泡,再用水洗
实验成功的关键 (1)试管内壁必须洁净; (2)必须水浴; (3)加热时不可振荡和摇动试管; (4)须用新配制的银氨溶液;
CnH2n+2O
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醛和酮、糖类第2课时醛酮的化学性质教案鲁科版选修5
醛酮的化学性质(2)
【设计思路】
本教学设计是依据鲁科版选修 5 《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第三节《醛和酮糖类》进行编排的,本节课为该节的第二课时,是一节新授理论课,本节内容是第1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延续,是前一课时醛、酮结构的运用,也是后续学习糖类和有机合成的基础;本节内容起着承前起后的作用,把醇和羧酸等烃的衍生物衔接起来;本节内容的主要特点是充分运用了“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方法,用醛、酮的结构来预测它们的主要化学性质。
CO
22CH
成产物是
CH 2CH
2.人造象牙是一种高聚物分子,其结构可表示为2,它是由一
,关于茉莉醛的下列叙述错误的
A.能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
B.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C.被催化加氢的最后产物的分子式是
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第1章第2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第2章第1节“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和前一课时醛、酮结构,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活动会比较顺利。
对利用结构推断性质来说,醛、酮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具有培养学生由结构推断性质的重要功能,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帮助学生有条理地分析结构,启发他们结合已有的性质和反应类型的知识打开思路,推测醛、酮可能发生的反应、所需的试剂、对应的产物。
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应结合使用表2-3-1。
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写出的推测结果进行分析点评,及时给予鼓励,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羟醛缩合反应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可让学生将此反应与烯烃的自身加成反应做对比。
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自主学习法和迁移学习法: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
自由思考学习;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迁移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醛和酮糖类第1课时醛和酮学案鲁科版选修33.doc
第3节醛和酮糖类第1课时醛和酮1.了解常见的醛、酮(存在、结构、物理性质)。
2.掌握醛、酮的化学性质和二者的异同。
(重点)[基础·初探]1.醛、酮的比较2.醛、酮的命名(1)选主链:选取含醛基(或酮羰基)在内的最长碳链为主链,按主链所含碳原子数称为某醛(或酮)。
(2)定碳位:如果是醛,把-CHO中的碳原子定为1号;如果是酮,则从靠近酮羰基的一端开始编号。
3.常见的醛和酮(1)醛基的结构简式为-COH或-CHO。
( )(2)含有羰基的化合物属于酮。
( )(3) 的名称为2甲基1丁醛。
( )(4)丙醛和丙酮互为同分异构体。
( )【提示】(1)×(2)×(3)×(4)√[核心·突破]醛、酮的同分异构体1.官能团类型异构饱和一元醛、酮的分子式通式都是C n H2n O,即含有相同数目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醛与饱和一元酮互为同分异构体。
如丙醛(CH3CH2CHO)和丙酮(CH3COCH3)。
2.官能团位置异构因为醛基一定在1号碳位上,所以醛不存在此类异构。
但酮羰基的位置不同可造成异构,如2戊酮与3戊酮互为同分异构体。
3.碳链异构醛类的同分异构体可以从碳链异构去考虑,将醛的分子式写成R—CHO,找出R—的碳链异构体数目即为该分子醛类异构体的数目。
酮类的同分异构体可以先从碳链异构去考虑,然后考虑位置异构。
【特别提醒】饱和一元醛、酮与烯醇之间也可能存在同分异构现象,如CH3CH2CHO、CH3COCH3、CH2===CH-CH2OH互为同分异构体。
[题组·冲关]题组1 醛酮的组成、结构、命名及物理性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醛是甲基跟醛基相连而构成的醛B.醛的官能团是-COHC.甲醛和丙酮互为同系物D.饱和一元脂肪醛的分子组成符合通式C n H2n O(n≥1)【解析】甲醛的结构式为,是氢原子与醛基相连而成的,醛的官能团为“-CHO”并非“-COH”,故A、B两项错误;甲醛和丙酮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故甲醛与丙酮不是同系物,C项错误;饱和一元脂肪醛的分子通式均为C n H2n O(n≥1),D项正确。
高中化学 知识导学 第2章 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 烃的衍生物 第3节 醛和酮糖类(第2课时)醛、酮的
第2课时醛、酮的氧化还原反应案例探究Wollf-Kishner还原法是一种能把醛、酮还原成烃的方法,该法需要用成本很高的无水肼且需在高压封管内进行,反应时间长,产率不高。
1946年,我国有机化学家黄鸣龙在研究这个方法的过程中,对反应条件进行了改进,将反应的低沸点溶剂改为高沸点溶剂,提高了反应产率,缩短了反应时间,为世界各国广泛应用,并普遍称为黄鸣龙还原法。
CH3COCH2CH3 CH3CH2CH2CH3黄鸣龙对中国甾族激素的基础或应用研究作出过重大贡献,是中国甾族激素药物工业的奠基人。
思考: 1. 你了解醛、酮的结构吗?2. 醛、酮与H2加成属于还原反应吗?3. 你还知道醛、酮有哪些性质吗?自学导引1. 氧化反应醛具有 ________ 的还原性,一些弱氧化剂如 ________ 、 ________ 悬浊液能氧化醛生成相应的 ________ ,而酮比较稳定,只有很强的氧化剂才能将其氧化。
这是因为醛的氧化只是 ________ 的转变,而酮的氧化还包含了 ________ 的断裂。
含有醛基的物质,通常都能与 ________ 、________ 悬浊液反应,因此,这两种试剂常用于鉴别是否有醛基。
( 1 )银镜反应醛跟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金属银的薄层,附着在洁净的试管内壁,形成光亮的银镜,所以称为 ________ 。
乙醛发生银镜反应的方程式为: CH3CHO + 2Ag ( NH3)2 OH −−→CH3COONH4+ 2Ag↓ + 3NH3 + H2O( 2 )与新制Cu ( OH )2悬浊液的反应CH3CHO + 2Cu ( OH )2 −−→CH3COOH + Cu2O + 2H2O(砖红色)( 3 )与氧气反应2CH3CHO + O2 _________2. 还原反应醛、酮的羰基都可以发生多种还原反应,产生为相应的 __________ 或 ________ 。
如:答案1. 较强 银氨溶液 Cu (OH )2 羧酸 官能团 碳碳键 银氨溶液 Cu (OH )2 ( 1 ) 银镜反应( 3 ) 2CH 3COOH2. 醇 烃 RCH 2OH疑难剖析一、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1. 氧化反应乙醛不仅能被KMnO 4酸性溶液或溴水等强氧化剂氧化,也能被银氨溶液,新制Cu ( OH ) 2等弱氧化剂氧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第3节醛和酮糖类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醛和酮的分类、命名和同分异构。
2.饱和一元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重点和难点】醛和酮的化学性质;加成反应和氧化以及还原。
【课前预习】课前用10分钟(请同学参考必修2)1.结构:醛和酮都是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_的化合物。
在醛分子中羰基碳原子分别与_______和烃基(或氢原子)相连。
醛的官能团是____。
在酮分子中,与羰基碳原子相连的两个集团均为_______且二者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酮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
如:丙酮_________________。
酮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___。
2. 物理性质:常温下,除甲醛是气体外,分子中碳原子数在12以下的醛酮是液体,高级的醛酮和芳香酮多为固体。
醛酮的分子可以与水形成氢键,低级的醛酮易溶于水(或者与有机溶剂)。
3.常见的醛:甲醛:分子式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
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___色_____。
质量分数35%~45%的甲醛水溶液俗称_________,用于保存________。
乙醛:分子式______,结构简式:______。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_________。
丙酮:是组成最简单的酮,是一种有特殊气味的______。
不仅是常用的有机溶剂,还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
另外还有苯甲醛、视黄醛、2-庚酮、香草醛、茉莉酮。
(看课本70页)4.饱和一元醛和饱和一元酮的通式都是:_________。
二者互为___________异构。
【合作探究】1、醛与酮的命名和同分异构【知识支持】醛酮的命名和醇的命名相似。
(参看课本69页)【组内讨论】C5H10O(醛和酮)的同分异构体并且命名。
提示:在书写异构的时候,首先考虑碳骨架的异构,然后再考虑官能团的异构。
【共享展示】醛有4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酮有3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2、醛与酮的化学性质1——羰基上的加成反应知识支持:醛和酮上的羰基(碳氧双键)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与HX、HCN、NH3、氨的衍生物()、醇等发生加成反应。
(但是不与Br 2加成)。
碳氧双键具有较强的极性,双键上的不饱和碳原子带部分正电荷,发生加成反应时,碳原子与试剂中带部分负电荷的基团结合。
【组内讨论】(请参看课本72页表格2-3-1) 【牛刀小试】+ H-CN+ H-NH 2+ H-OCH 3CH 3C=OCH 3 + HCN【合作探究】3、醛与酮的化学性质2——氧化还原反应点燃(1)燃烧2CH 3CHO+5O 2 4CO 2+4H 2O饱和一元醛(或酮)的燃烧通式:(2)催化氧化(醛基可以被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氧化)2CH 3CHO+O 2 2CH 3COOH(3)被银氨溶液、新制的Cu(OH)2等弱氧化剂氧化部分氧化:醛基部分氧化生成羧基,受羰基影响,C-H 键极性增强,跟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比较活泼,可以被弱的氧化剂氧化为羧基。
【实验设计1】1、银氨溶液的配制:1mL2%AgNO 3+2%NH 3·H 2O AgNO 3+NH 3·H 2O=AgO H ↓+NH 4NO 3再滴加NH 3·H 2O,观察,溶解 AgOH+2NH 3·H 2O=Ag(NH 3)2OH (氢氧化二氨合银)+2H 2O 2、银镜实验—— 在银氨溶液中滴加乙醛溶液,水浴加热,观察生成的银镜方程式:CH 3CHO+2Ag(NH 3)2OH CH 3COONH 4+3NH 3+H 2O+2A g ↓(一水二银三氨乙酸铵) CH 3C OH 催化剂CH 3COH CH 3COH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组内讨论】1、为什么1mol-CHO可生成2 molAg?2、-CHO→-COOH得到1个O,C的化合价_______2价,失去2个e-3、银镜如何洗去?4、此类反应有什么用途?【牛刀小试】请书写丙醛、甲醛(注意可以认为有两个醛基)与银氨溶液的反应。
1、2、【特别提醒】银镜反应注意事项(1)试管内壁必须洁净;(2)须用新配制的银氨溶液,配制银氨溶液时,氨水不能过多或过少(只能加到沉淀刚好消失); (3)必须水浴加热;(4)加热时不能振荡和摇动试管;(5)乙醛用量不可太多;【实验设计2】与新制的Cu(OH)2反应【知识支持】1、配制Cu(OH)2时,需要NaOH过量很多,因为该反应必须在强碱条件下进行。
2、在新制Cu(OH)2溶液中加入少量乙醛溶液CH3→2O↓+CH3COOH+2H2O (Cu2O 是砖红色的沉淀)【牛刀小试】1、请尝试书写甲醛和丙醛与新制Cu(OH)2反应的方程式(1)、(2)、2、某学生做乙醛还原性实验。
操作过程为:取2mL 1 mol/L CuSO4溶液,加入4 mL mol/L NaOH溶液,再加入质量分数为40%的乙醛溶液mL。
振荡后加热煮沸,浊液变黑色。
这是因为( ) A.CuSO4量不足B.乙醛溶液浓度过大C.碱液浓度过低,碱量不够D.振荡不充分,煮沸时间不够(4)使高锰酸钾、溴水褪色,CH3CHO→CH3COOH【知识支持】乙醛能被氧气、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氢氧化铜氧化,肯定也能被强氧化剂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牛刀小试】已知柠檬醛的结构简式为CH3C=CHCH2CH2C(CH3)=CHCHO,根据已知知识判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它可跟银氨溶液生成银镜(C)它可使溴水褪色(D)它被催化加氢的最后产物的分子式是C10H20O (5)醛、酮的还原反应(醛酮分子中的碳氧双键,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牛刀小试】1、请书写C3H6O的两种同分异构体被氢气还原为醇的方程式:(1)、(2)、2、CH3CH(CH3)CH2OH是某有机物的加氢还原产物,该有机物可能是( )A.乙醛同系物B.丙醛的同分异构体C.CH2=C(CH3)CH2OH D.CH3CH2COCH3【课堂检测】1.饱和一元醛分子里含碳的质量是氧的质量的3倍,此醛可能是()A.CH3CH2CHO (CH2)3CHO C.CH3CH2CH2CHO2.在烧瓶中盛有10g%的某醛溶液,加足量的银氨溶液充分混合后,放在水浴中加热,完全反应后,倒去烧瓶中的液体,仔细洗净烘干后,烧瓶质量增加了4.32g,该醛是:()A.CH3CH2CHO B.HCHOC.CH3OH D.C3H7CHO3.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既可以氧化成羧酸,又可以还原成醇,该酸和该醇反应可生成分子式为C4H8O2的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有机物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B.该有机物能发生银镜反应;C.将该有机物和分子式为C4H8O2的酯组成混合物,只要总质量一定无论怎样调整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完全燃烧时得到二氧化碳的量必定相等;D.该有机物是乙酸的同系物。
4.乙醛蒸气与乙炔蒸气的混合气aL,当其完全燃烧时,消耗相同状况下氧气的体积是A.2a B.2.5aC.3a D.无法计算5.甲醛、乙醛、丙醛组成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9%,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A.16% B.37% C.48% D.无法计算6.化合物是一种取代有机氯农药DDT的新型杀虫剂,它含有几种官能团( )A.5种B.4种C.3种D.2种7.某有机物的氧化产物甲、还原产物乙都能跟钠反应放氢气,甲、乙在浓硫酸催化下反应生成丙,丙能发生银镜反应,这种有机物是( )A.甲酸B.甲醛C.甲醇D.甲酸甲酯【基础演练】1.某有机物A的实验式为CxHyNzO2。
若将完全燃烧,得到CO217.6g和H2O 4.32g,并测得A 中含%,则A的分子式为()A.C3H6NO2 B.C4H6NO2C.C10H12N2O4 D.C8H12N2O42.已知柠檬醛的结构简式为根据已有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它可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C.它可使溴水褪色D.它被催化加氢的最后产物的结构简式是C10H20O3.下列物质中,不能把醛类物质氧化的是A.银氨溶液B.金属钠C.氧气D.新制氢氧化铜4.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3H8O,它能氧化成B也能与浓H2SO4共热生成C。
根据条件写结构简式:①若B能发生银镜反应,C能使溴水褪色;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②若B不能发生银镜反应,C不能使溴水褪色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5.有机物分子中,凡与官能团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称为α-碳原子,与α-碳原子连接的氢原子称为α-氢原子。
在一定条件下,含有α-氢原子的醛(或酮)能与另一分子醛(或酮)发生加成反应。
其实质是一个α-氢原子加在另一个醛(或酮)的羰基的氧原子上,其余部分加在羰基的碳原子上生成羟醛。
例如:羟醛不稳定,受热时即可脱水生成烯醛。
请用已学过的知识和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一化合物A,是由B、C两物质通过上述类型的反应生成的,试根据A的结构简式写出B 、C的结构简式:(2)利用有关物质可合成肉桂醛( )和丁醇。
请在下列合成线路的方框中填上有关物质的结构简式。
使溴水褪色的物质褪色原因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褪色原因烯烃、炔烃、裂化汽油等不饱和烃加成反应烯烃、炔烃、裂化汽油等不饱和烃含有醛基的物质苯环上有侧链的物质跟苯酚一类的物质—————————————汽油、直馏汽油、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化碳、己烷、氯仿分层,能通过萃取使溴水中的溴进入有机溶剂而使水层褪色,是物理变化含有醇羟基、酚羟基、醛基的有机物醇类物质(不能褪色)和水溶液混溶饱和烃不能使之褪色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