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事故的分类及处理

合集下载

特种设备事故等级划分标准

特种设备事故等级划分标准

特种设备事故等级划分标准一、概述特种设备是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特殊的性质、结构、工作条件等原因,与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密切的各类设备。

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可能会对人员、设备和环境造成重大危害。

为了准确划分特种设备事故的等级,制定了一套相应的标准,以便对事故进行分类、评估和处理。

二、特种设备事故等级划分标准2.1 一级事故2.1.1 定义一级事故是指特种设备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并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污染或其他影响的事故。

一级事故属于特别重大事故,具有极高的社会危害性。

2.1.2 标准以下是一级事故的标准:1.造成5人以上死亡或50人以上重伤;2.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上;3.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影响范围较大;4.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引起社会关注和恐慌。

2.2.1 定义二级事故是指特种设备发生较大事故,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并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的事故。

二级事故属于重大事故,具有较高的社会危害性。

2.2.2 标准以下是二级事故的标准:1.造成2至5人死亡或10至50人重伤;2.直接经济损失在100至500万元之间;3.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影响范围较小;4.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引起相关部门关注。

2.3 三级事故2.3.1 定义三级事故是指特种设备发生一般事故,造成了轻微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并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小的影响的事故。

三级事故属于一般事故,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2.3.2 标准以下是三级事故的标准:1.造成1至2人死亡或1至10人轻伤;2.直接经济损失在10至100万元之间;3.对环境造成局部污染,影响范围较小;4.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引起相关部门关注。

2.4.1 定义四级事故是指特种设备发生轻微事故,仅对设备本身或周围环境产生轻微影响的事故。

四级事故属于轻微事故,具有较小的社会危害性。

2.4.2 标准以下是四级事故的标准:1.未造成人员死亡或伤亡;2.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下;3.对环境没有产生明显的污染;4.社会影响较小,一般不引起关注。

特种设备事故处理制度(5篇)

特种设备事故处理制度(5篇)

特种设备事故处理制度1.为有效地做好特种设备事故的处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2.特种设备事故按设备损坏程度分为爆炸事故,严重损坏事故和一般损坏事故。

3.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应迅速向安全质量管理部和上级主管领导报告。

如属于严重损坏事故、爆炸事故的,由安全质量管理部按《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的程序和内容向特种设备监察部门等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4.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的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并在事故现场采取加拦绳,张贴"严禁入内","严禁破坏事故现场"标志,设人监督等措施,保护好事故现场。

5.属于一般损坏事故发生后,由项目部领导、安质部、物资设备部门以及事故有关人员联合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发生前设备状况,事故伤亡、设备损坏及经济损失情况,以及事故原因和性质等进行调查分析,确定事故责任,提出事故处理建议。

事故调查结束后,由事故调查组填写事故调查报告书。

6.属于严重损坏事故、爆炸事故,应按《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处理。

7.对造成员工伤亡事故或财产损失事故的责任人,按责任的大小,根据《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以及项目部《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的规定处理。

8.对造成员工重大伤亡事故或重大财产损失事故且构成犯罪的责任人,交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特种设备事故档案资料,由安全质量管理部负责保存。

特种设备事故处理制度(2)是为了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特种设备是指具有特殊危险性的设备,如电梯、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

特种设备事故处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事故报告和调查: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责任单位需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进行调查取证。

调查组需要全面收集事故现场的证据,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事故处理方案。

2. 事故责任追究:特种设备事故责任追究是指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进行法律或行政处罚。

对于违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未经批准擅自改装维修、不按规定进行检验检测等违法行为,相关责任人员可能面临罚款、吊销执照、刑事责任等处罚。

特种设备相关事故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特种设备相关事故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特种设备相关事故的分类和处理方法特种设备是指具有一定危险性、特殊用途或专门功能的设备,如压力容器、锅炉、起重机械等。

虽然特种设备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事故。

为了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我们需要对特种设备相关事故进行分类和处理。

本文将根据深度和广度标准,对特种设备相关事故进行评估并探讨其处理方法。

一、特种设备相关事故的分类特种设备相关事故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下面将从事故性质和原因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类。

1. 事故性质分类特种设备相关事故的性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火灾事故:由于设备内部短路、设备老化或操作不当等原因引发的火灾。

(2) 泄漏事故:设备内部或外部发生泄漏,导致有毒有害物质外泄,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

(3) 爆炸事故:设备内部压力超过承受极限,导致剧烈爆炸,造成严重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4) 坍塌事故:设备结构或支撑系统发生失效或破坏,导致设备坍塌,造成意外伤亡。

2. 事故原因分类特种设备相关事故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设备设计问题:在设备的设计过程中存在缺陷或不合理的设计,导致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生事故。

(2) 设备材料问题:设备采用低质量材料或存在材料缺陷,导致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事故。

(3) 操作人员错误:设备操作人员缺乏经验或疏忽大意,导致设备操作失误,引发事故。

(4) 维护不当:设备维护人员未按照规定进行设备维护,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发生事故。

(5) 外界环境因素:特种设备使用环境复杂多变,如气候变化、地震等外界因素,也可能引发特种设备相关事故。

二、特种设备相关事故的处理方法在特种设备相关事故发生后,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非常重要。

下面将从事故防范、事故应急和事故调查三个方面介绍特种设备相关事故的处理方法。

1. 事故防范(1) 设备选择:在购买特种设备时,应选择质量可靠、安全性能好的设备,并遵循相关标准进行购买。

(2) 设备安装:特种设备的安装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并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操作,确保设备安装牢固、正常运行。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处理制度(5篇)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处理制度(5篇)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处理制度1、特种设备事故,按照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破坏程度,分为特别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严重事故和一般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____人(含____人)以上,或者受伤(包括急性中毒,下同)____人(含____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____万元(含____万元)以上的设备事故。

特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10一____人,或者受伤50-____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____万元(含____万元)以上____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____人,或者受伤20―____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____万元(含____万元)以上____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

严重事故,是指造成死亡工____人,或者受伤____人(含____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____万元(含____万元)以上____万元以下,以及无人员伤亡的设备爆炸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无人员伤亡,设备损坏不能正常运行,且直接经济损失____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

2、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和严重事故后,必须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或者特大事故后,还应当直接报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生一般事故后,应当立即向设备使用注册登记机构报告。

3、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或者业主)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2)事故发生地点;(3)事故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4)事故设备名称;(5)事故类别;(6)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事故概况。

4、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后,除按规定报告外,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妥善保存现场相关物件及重要痕迹等各种物证,并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

5、为防止事故扩大、抢救人员或者疏通通道等,需要移动现场物件、设施时,必须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见证人员应签字,必要时应当对事故现场和伤亡情况录相或者拍照。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处理制度(2)是一种针对特种设备事故的报告和处理程序的规定。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一、事件概述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行业中特种设备的使用日益广泛。

虽然特种设备能够带来我们诸多的便利,但是由于它的安全风险较高,一旦显现事故往往会给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威逼。

本文将从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入手,为企业和个人订立出一套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二、特种设备事故的分类和登记1. 特种设备事故的分类2. 登记三、特种设备事故报告的程序1. 初步报告在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相关人员应当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和安全,而企业方面则应当快速进行初步报告。

初步报告的内容包括事故基本信息,如时间、地点、事故的性质等,同时需要对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进行统计和报告。

报告内容应当详实、精准,确保信息流畅。

2. 实事求是的调查报告在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企业方面应当快速派遣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调查、调查过程中应当实事求是,并完成调查报告。

实在流程如下:(1)尽快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调查;(2)整理和收集有关原始记录和资料;(3)对调查报告相关数据的精准性进行核实,并进行修正;(4)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措施;(5)撰写调查报告。

3. 报告审核事故调查结束后,必需进行报告审核,以保证报告内容精准无误。

对于检查人员,应当对报告内容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事故调查、事故原因分析、以及实行的措施等方面内容正确无误。

4. 报告批准信息审核通过后,企业方面应当快速依据调查报告执行实行措施并批准报告,重点是批准的人员必需具备肯定的管理和应急处理阅历。

四、特种设备事故处理的规定1. 事故处理分为四个阶段:(1)事故现场处理阶段;(2)封锁事故现场阶段;(3)进行事故调查阶段;(4)疏散受伤人员的救助工作和恢复生产等阶段。

2. 进行立刻救助一旦特种设备事故发生,企业方面应当立刻布置专业人员打开救助工作,并在现场布置急救设备。

救助工作必需进行全面、适时、专业,以尽量削减事故所造成的伤亡。

特种设备事故处置方案

特种设备事故处置方案

特种设备事故处置方案一、事故定义及分类二、事故处置原则1.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事故处置过程中,要确保救援人员安全,避免发生次生灾害。

3.事故处置要遵循“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4.事故处置过程中,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

5.事故调查要客观、公正、及时,严肃追究事故责任。

三、事故处置流程1.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在1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设备类型、事故简要经过、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等。

2.事故现场保护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护事故现场,防止事故扩大。

主要包括:(1)切断事故设备电源、气源、水源等。

(2)设立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3)对事故设备进行隔离,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3.救援处置(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进行救援。

(2)根据事故类型,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如破拆、排水、堵漏等。

(3)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4.事故调查(1)成立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

(2)收集事故相关资料,如设备检验报告、操作记录等。

(3)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5.事故处理(1)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2)对事故单位进行整改,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3)加强事故警示教育,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

四、事故预防与应急措施1.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

2.定期开展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确保设备安全性能。

3.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4.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5.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提高事故救援能力。

6.加强事故信息报送,提高事故应急响应速度。

7.建立健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严肃事故查处。

特种设备事故处置方案旨在提高事故应急响应能力,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特种设备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特种设备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特种设备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 事故风险分析1.1 事故类型:(1)桥、门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设备造成的人身伤亡、设备损坏事故;(2)压力容器(含固定、移动式)泄漏、爆炸事故;(3)压力管道泄漏、爆炸事故;(4)场内机动车辆事故。

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氨站、过滤装置区、循环水泵房等。

1.3 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可能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大型事故。

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发生事故前可能出现超温、超压;起重机械超重起吊钢丝绳出油,钢丝绳、卡环不符合要求;安全装置失效,不符合安全要求等。

1.5 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2 应急工作职责2.1 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车间主任xx为现场应急自救组织的第一负责人,自救成员为车间的全体职工。

自救组织的第一负责人为单位负责人xx,自救成员为车间全体成员。

2.2 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1)现场应急自救组织的负责人(xx):按照公司命令负责安排切断事故区域电源,安排现场救援工作。

(2)当班班长:负责查明留在本区工作的人数,并采取措施将他们有组织地撤退到安全地点,将在现场所见的事故性质、受伤人数、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详细如实地报告调度指挥中心,并随时接受命令,完成有关抢救和处理灾害的任务。

(3)安全员(xx):及时准备好必需的救灾器材,并根据公司的命令迅速运到指定地点。

保证对受伤害人员的妥善安置和救灾人员的食宿以及其它生活事宜。

(4)工艺员(xx):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护正常的秩序,不准闲杂人员入厂,并在现场附近设专人警戒,严禁闲杂人员逗留、围观。

(5)设备员(xx):负责现场抢险抢修小组的技术指导与方案编制,并对所用选用应急救援装备提供技术资料。

2.3 相关岗位和人员的应急工作职责。

2.3.1 磷酸车间成立应急自救小组,负责组织实施事故应急处置和现场自救工作。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特种设备事故的报告和处理程序,维护特种设备运行安全,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定义1. 特种设备: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规定,特种设备指在设备加工、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直接受压、受热、含有危险物质、危险能量或需要依靠机械力、电力、水力等对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产生危害的设备。

2. 特种设备事故:指特种设备在使用、运行、检验、维护等活动中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的事件。

三、报告程序1. 发现特种设备事故应立即停机,并向现场负责人报告。

2. 现场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现场人员进行紧急处置,并及时向公司主管报告现场情况。

3. 公司主管收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指定专人前往现场处理,并向相关部门报告情况。

4. 事故处理完毕后,公司主管应当按照规定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处理情况,并提交事故报告。

四、处理程序1. 紧急处理: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首要任务是确保人员安全。

现场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现场人员进行紧急处理,包括停机、排除事故隐患、疏散人员等。

2. 报告程序:根据上述报告程序,按照程序报告事故情况,并提交事故报告。

3. 事故调查:公司主管应当指定专人进行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责任人并提出处理意见。

4. 处理意见: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公司主管应当提出处理意见,并责令相关人员整改。

5. 审查:公司主管应当对整改情况进行审查,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6. 防范措施:公司主管应当提出防范措施,并加强特种设备管理,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五、责任追究1. 对于造成人员伤亡的特种设备事故,相关责任人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2. 公司主管应当对特种设备事故进行追责,包括责任人、管理人员等。

3. 公司主管应当对特种设备事故进行事故分析和处理,并提出完善管理制度的意见。

六、其他规定1. 公司主管应当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检查,并制定维护计划,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应当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并按规定进行处理。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一、概述特种设备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或情况下使用的设备,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

由于特种设备的工作环境复杂,操作要求严格,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为了提高特种设备的安全性,预防事故的发生,必须建立健全的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

二、事故报告1. 事故定义特种设备事故是指在使用、维护、保养等过程中,因设备设计、制造、安装、维修、保养、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使设备无法正常使用或超过规定的工作参数、条件,从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事件。

特种设备事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设备损坏事故:指设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由于自身原因或外部因素导致设备受损,无法继续工作。

(2) 设备失效事故: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设计、制造、安装等方面的问题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3) 设备泄漏事故: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造成危险物质泄漏,危及人员生命安全。

(4) 其他事故:指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其他事故。

2. 事故报告程序一旦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必须立即启动事故报告程序,以便及时控制事故,保障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突发事故处理:一旦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必须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故。

(2) 事故报告:责任人员必须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说明事故原因、事故影响和事故处理情况。

(3) 事故调查:上级主管部门收到事故报告后,会指派专业人员进行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制定事故处理方案。

(4) 事故处理:根据事故调查结果,上级主管部门会制定事故处理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事故,并追究责任人员的责任。

3. 事故报告内容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必须包括以下内容:(1)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相关单位、人员等基本信息。

(2) 事故原因分析,包括事故起因、事故过程、事故结果等。

(3) 事故影响,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影响等。

特种设备-事故上报制度

特种设备-事故上报制度

特种设备-事故上报制度特种设备事故上报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 为了加强特种设备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提高事故应急响应能力,确保及时、准确地上报事故信息,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管理特种设备的单位。

二、事故定义1. 特种设备事故指在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事件。

三、事故分类1. 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将特种设备事故分为一般事故、较大事故和重大事故。

四、事故报告1.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

2. 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迅速核实事故情况,并在1小时内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3. 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设备类型、事故类型、伤亡情况、已采取的措施等。

五、事故调查1. 事故发生单位应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事故调查,提供必要的资料和信息。

2. 调查结果应形成书面报告,包括事故原因、责任分析、处理建议等。

六、信息公开1.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及时向社会公布事故调查结果和处理情况。

七、事故处理1. 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事故责任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行政处罚、责任追究等。

2. 对于事故中暴露出的问题,应制定整改措施,并监督实施。

八、记录和档案管理1. 所有事故报告、调查记录和处理结果应形成档案,由专人负责管理。

九、培训和演练1. 定期对员工进行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事故应对能力。

十、制度修订1. 本制度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十一、生效日期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请注意,这是一个简化的模板,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和完善。

特种设备事故上报制度(3篇)

特种设备事故上报制度(3篇)

特种设备事故上报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特种设备事故的上报程序和要求,提高事故报告质量,减少事故的发生和其它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事件,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包括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

第三条特种设备事故,是指在特种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检验、监察等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件。

第二章事故的分类和等级第四条特种设备事故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危害程度被划分为四个等级:一级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者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00万元及以上的事故。

二级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达到50万元及以上但不满100万元的事故。

三级事故:造成人员轻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0万元及以上但不满50万元的事故。

四级事故:造成设备停产、停用,或者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万元及以上但不满10万元的事故。

第三章事故的上报程序第五条特种设备事故上报程序包括事故的报告、立案、调查和整改。

第六条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立即拨打事故报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紧急救援措施。

第七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保障人员安全后,应立即向本单位的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提交书面报告。

第八条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应包括事故的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事故原因、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等。

第九条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主管部门应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第十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组开展工作,并如实提供相关信息和资料。

第四章事故报告的形式和内容第十一条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可以采用纸质报告、电子报告、口头报告等形式。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1.事故的基本情况:包括事故的类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事故的等级等。

2.事故的原因:详细分析事故的原因,包括人为因素、设备故障以及管理不善等方面。

3.事故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包括人员死亡、重伤、轻伤的人数,以及直接经济损失的金额等。

特种设备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特种设备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四台选煤厂2012年特种设备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一、事故分类:选煤厂范围内使用各类特种设备的队组和个人发生的、造成和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物损失的事故,包括以下几种:(1)桥式起重机等天车类起重设备及各种厂内机动车辆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2)锅炉爆炸事故;(3)压力容器(含固定、移动式)泄漏、爆炸事故;(4)压力管道泄漏、爆炸事故。

注:特种设备事故的具体分类标准按国家或行业、地方有关规定执行。

二、事故等级:1、一般性非伤亡事故;2、重大非伤亡事故或有人员伤亡的事故;三、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与职责1、应急自救小组组长:厂长副组长:副厂长成员:选煤厂全体管理人员及各车间全体人员2、应急组织及职责(1)应急自救小组职责a)充分了解各类特种设备在生产应用中的情况,能够在非常情况下顺利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b)明确了解各类特种设备使用及维护情况:c)定期组织预案的演练,并有针对性地对各种特种设备发生的险情进行模拟,以获取经验,提高预防险情的能力。

d)应急救援中心要将各成员的联系方法备案,确保发生险情时,上下级及时通畅地联系,使预案准确、有效、及时起动。

e)应急救援中心要保证有充足的救援物资,满足抢险需要。

f)如发生事故,应急救援中心能在较短时间内对事故原因、事故经过、伤亡人数、经济损失、事态发展做一个初步了解。

g)同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对事故作初步汇报。

(2)应急自救成员职责:a)抢救受害人员,指导员工防护和撤离危险区,维护救援现场秩序;b)组织消防灭火、控制消除危害源,对事故危害进行检验和监测;c)转移物资、设备;d)协调指挥通讯、交通运输、设备器材、物资等相关工作;e)核查人员伤亡情况,估算经济损失;f)消除危害后果,恢复正常生活、生产秩序;g)调查分析事故原因。

三、应急处置1、应急处置程序(1)立即向厂调度室汇报,由厂调度室负责立即通知特种设备事故应急自救小组成员,并向公司调度室汇报。

(2)特种设备事故应急自救小组按照分工进行自救和避灾。

特种设备事故处理制度

特种设备事故处理制度

特种设备事故处理制度1、目的为有效地做好特种设备事故的处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2、特种设备事故分类按设备损坏程度分为爆炸事故,严重损坏事故和一般损坏事故。

2.1爆炸事故是指锅炉、压力窗口和压力管道在使用过程中或压力试验中,受压部件发生破坏,设备中介蓄积的能量迅速释放,内压瞬间降至外界大气压力以及管道泄漏收发的各类爆炸事故。

2.2严重损坏事故是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结构部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损坏等导致设备停止运行而必须进行修理的事故。

以及压力窗口和压力管道因泄漏而收起火灾,人员中毒以及压力管道遭到破坏的事故,也属严重损坏事故。

2.3一般损坏事故是指锅容管特在使用中轻微损坏而不需要停止运行修理,以及压力管道发生泄漏未引起其他灾害的事故。

3、特种设备事故的报告与处理3.1事故报告3.1.1事故发生后,事故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向安全管理部门和分院领导进行报告。

3.1.2属上报政府部门的事故,应立即将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经过情况、造成后果、原因初步分析、已采取的措施等情况,以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方式报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主管部门。

3.1.3发生事故先兆、设备安全隐患和重大未遂事件时,事故发生部门应及时向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和领导进行报告。

3.2事故现场处置3.2.1事故发生后,单位在进行事故报告的同时迅速组织实施应急管理措施,立即撤离现场施工人员,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并负责对现场实施保护。

3.2.2事故发生后导致人员伤亡时,应在撤离现场施工人员,组织实施应急管理措施的同时,迅速组织对受伤人员的救护。

3.2.3保护好事故现场,积极配合事故调查组调查、取证,为调查组提供一切便利。

不得拒绝调查,不得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

若发现有上述违规现象,除对责任者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和罚款外,责任者还必须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3.3事故处理3.3.1事故处理要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特种设备事故现场处置预案

特种设备事故现场处置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特种设备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特种设备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涉及生命财产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事故的现场处置。

二、事故分类及预警2.1 事故分类根据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将特种设备事故分为以下类别:(1)一般事故:造成一定财产损失,无人员伤亡的事故。

(2)较大事故:造成较大财产损失,有人员受伤或轻微人员伤亡的事故。

(3)重大事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有人员重伤或死亡的事故。

(4)特别重大事故:造成特别重大财产损失,有人员死亡的事故。

2.2 预警(1)加强特种设备日常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2)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进行监测预警。

(3)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现场处置3.1 报告(1)事故发生后,立即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报告。

(2)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别、伤亡情况、事故原因等。

3.2 事故现场处置(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队伍。

(2)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隔离事故区域,防止事故扩大。

(3)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4)组织专家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查找事故隐患。

3.3 救援行动(1)根据事故情况,制定救援方案,组织救援力量进行救援。

(2)救援过程中,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3)对被困人员实施紧急救援,确保生命安全。

3.4 事故调查(1)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

(2)调查内容包括事故原因、事故责任、事故损失等。

(3)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追责。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4篇)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4篇)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一、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措施特种设备是指在特定的工作场所或场所中使用的具有一定使用单位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备等设备。

特种设备事故一旦发生,会对人员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措施。

1.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对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检验等进行规范,明确事故应急处理组织机构和职责,明确各工作环节应采取的应急措施和应急处理流程,以及设备事故处理的技术要求和救援方法。

2.安全设施设备的落实: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需要依赖各种安全设施设备,如消防器材、安全警示标识、应急通讯设备等。

必须确保这些设备的完好性,定期检查维护,并分发到位。

3.事故应急人员培训: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事故应急培训,了解不同类别设备的事故原因、处理方法和应急措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应急演练和模拟演练:定期进行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演练和模拟演练,提高事故应急处理和救援的能力。

演练内容应包括事故的发生、信息报告、现场处置、伤员救护等各个环节。

5.事故应急救护人员的配备:特种设备事故处理需要配备专业的应急救护人员,他们应熟悉设备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了解与特种设备事故相关的急救措施和处理流程。

6.事故应急指挥中心的建立:必要时,应建立事故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监控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确保各种资源的有效调配。

7.事故应急方案修订: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方案应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和技术发展情况进行定期修订,以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特种设备事故救援预案特种设备事故救援预案是针对特种设备事故制定的一套具体的应急救援方案,旨在迅速、有效地处理事故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事故通报和人员安全疏散一旦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应立即通过各种途径将事故信息报告到应急指挥中心,并通知相关单位和人员采取安全疏散措施。

特种设备事故行车应急预案

特种设备事故行车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特种设备事故可能引发的行车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损失,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3.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4.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5. 《特种设备事故处理导则》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特种设备事故行车应急处置工作。

四、事故分类及分级1. 事故分类:- 一般事故:特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但不影响正常行车。

- 较大事故:特种设备发生故障,影响行车,但未造成人员伤亡。

- 重大事故:特种设备发生故障,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

- 特别重大事故:特种设备发生故障,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事故分级:- 一级响应:特别重大事故。

- 二级响应:重大事故。

- 三级响应:较大事故。

- 四级响应:一般事故。

五、组织指挥体系1. 成立特种设备事故行车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 总指挥组:负责全面协调、指挥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 抢险救援组:负责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 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工作。

- 交通管制组:负责事故现场交通管制工作。

- 信息报道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整理和发布工作。

- 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设备保障工作。

六、应急处置程序1. 事故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指挥部。

2. 抢险救援组迅速赶到事故现场,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3. 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并及时送往医院。

4. 交通管制组对事故现场周边道路进行交通管制,确保救援车辆通行。

5. 信息报道组收集事故信息,及时向上级部门和媒体发布。

6. 后勤保障组提供必要的物资、设备保障。

7. 事故处理结束后,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七、应急响应措施1. 一级响应:-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指挥部。

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划分等级

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划分等级

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划分等级特种设备是指在生产、生活中用于特定用途或条件的设备,如压力容器、锅炉、起重机械等。

这些设备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带来重大的社会影响。

因此,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划分等级非常重要,它可以提醒企业和社会对安全问题进行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和风险管控。

一、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划分等级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划分等级通常是按照安全事故的影响程度、严重程度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来划分的。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可能会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和等级数量。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划分等级:1. 一般事故:事故后果轻微,可在企业内部自行扑灭或处理。

如轻微泄露、小型设备损坏等。

2. 较大事故:人员轻伤或有较大财产损失,并需要一定的公共救援,如中型设备损坏、设备泄露造成现场浓度较大等。

3. 重大事故:有多人受伤或死亡,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或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需要对外请求应急救援力量和重要人员协助处置。

如大型设备损坏、重大泄露、爆炸等。

4. 特别重大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或死亡、重大财产损失或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重大社会影响等,需要动用国家级应急救援力量协助处置。

如大规模泄露、爆炸、火灾等。

二、参考内容划分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等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需要参考相关的规范、标准和案例,以保证划分等级的公正、合理和科学。

以下是一些参考内容:1. 国家标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该标准是规范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和应急处置的重要依据,其中对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划分等级和应急处理程序有详细规定。

2.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该规范是根据特种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技术要求编制的,对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维护和检测等方面有详细规定,可以为划分安全事故等级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据。

3. 事故案例分析:对过往发生的特种设备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为安全等级划分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例如,可以根据案例中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来评估事故等级,具体划分可参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种设备事故的分类及处理
一、事故类别
(一)特别重大事故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或者受伤100人(含10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二)特大事故造成死亡10~29人,或者受伤50~99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含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
(三)重大事故造成死亡3~9人,或者受伤20~49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四)严重事故
造成死亡1~2人,或者受伤19人(含19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以及无人员伤亡的设备爆炸事故;
(五)一般事故指无人员伤亡,设备损坏不能正常运行,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下。

二、事故报告程序
(一)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和严重事故后,事故单位或者业主必须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

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逐级上报,直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生一般事故后,事故单位或者业主应当立即向设备所在地注册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报告。

(二)事故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或者业主的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
(2)事故发生地点(详细地址);
(3)事故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
(4)事故设备的名称;
(5)事故类别;
(6)事故发生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经济(直接、间接)损失以及事故概况。

三、事故调查
(一)调查事故发生前设备的状况;
(二)查明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现场破坏以及经济损失情况(包括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
(三)分析事故原因(必要时应当进行技术鉴定);
(四)查明事故的性质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当事人应当承担的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
(五)提出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员的处理建议
(六)提出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
(七)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书(见附件)。

四、事故处理
事故发生单位及有关行政部门,按照《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对事故责任人员作出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决定。

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