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

合集下载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标准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标准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标准<1>基层1、沥青面层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检查,基层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铺筑沥青面层。

2、新建沥青路面的基层按结构组合设计要求,选用沥青稳定碎石、沥青贯入式、级配碎石、级配砂砾等柔性基层;水泥稳定土或粒料、石灰与粉煤灰稳定土或粒料的半刚性基层;碾压式水泥混凝土、贫混凝土等刚性基层;以及上部使用柔性基层,下部使用半刚性基层的混合式基层。

3、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基层与沥青层宜在同一年内施工,以减少路面开裂。

4、以旧沥青路面作基层时,应根据旧路面质量,确定对原有路面修补、铣刨、加铺罩面层。

旧沥青路面的整平应按高程控制铺筑,分层整平的一层最大厚度不宜超过100mm。

5、以旧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作基层加铺沥青面层时,应根据旧路面质量,确定处治工艺,确认能满足基层要求后,方能加铺沥青层。

6、旧路面处理后必须彻底清除浮灰,根据需要并作适当的铣刨处理,洒布粘层油,再铺筑新的结构层。

<2>材料<2.1>一般规定1、沥青路面使用的各种材料运至现场后必须取样进行质量检验,经评定合格方可使用,不得以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或商检报告代替现场检测。

2、沥青路面集料的选择必须经过认真的料源调查,确定料源应尽可能就地取材。

质量符合使用要求,石料开采必须注意环境保护,防止破坏生态平衡。

3、集料粒径规格以方孔筛为准。

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集料不得混杂堆放。

<2.2>道路石油沥青1、沥青路面采用的沥青标号,宜按照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条件、路面类型及在结构层中的层位及受力特点、施工方法等,结合当地的使用经验,经技术论证后确定。

(1)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山区及丘陵区上坡路段、服务区、停车场等行车速度慢的路段,尤其是汽车荷载剪应力大的层次,宜采用稠度大、60℃粘度大的沥青,也可提高高温气候分区的温度水平选用沥青等级;对冬季寒冷的地区或交通量小的公路、旅游公路宜选用稠度小、低温延度大的沥青;对温度日温差、年温差大的地区宜注意选用针入度指数大的沥青。

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试验段铺筑的目的及试验内容

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试验段铺筑的目的及试验内容

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试验段铺筑的目的及试验内容引言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简称H M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道路铺设的新型路面材料。

为了确保H MA在路面施工中能够发挥最佳性能,需要进行一系列试验以评估其适用性和性能。

本文将介绍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试验段铺筑的目的及试验内容。

试验目的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试验段的铺筑旨在通过实际施工,验证该材料的适用性和性能。

具体的试验目的包括:1.评估HM A材料在路面铺设过程中的可行性;2.研究HM A材料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性能表现;3.确定适宜的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4.分析HM A路面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试验内容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试验段的铺筑包括以下内容:1.材料准备在进行试验段铺筑前,需要对HM A材料进行充分准备。

具体包括:-沥青: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沥青的种类和质量要求,并进行温度控制。

-骨料:选择适宜的骨料种类和比例,并进行筛分和清洗处理。

-添加剂:根据实际需要,选取适合的添加剂,如改性剂、增粘剂等。

-搅拌设备:确保搅拌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并进行充分调试。

2.施工工艺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试验段的施工工艺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基层准备:对基层进行清理、修补和平整处理,确保基层的平整度和密实度满足要求。

2.底层设置:根据设计要求,设置底层材料,如石子层或砂浆层,以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沥青混合料准备:将事先准备好的沥青混合料通过搅拌机进行充分搅拌,确保材料的均匀性和质量稳定。

4.混合料运输:使用专用的运输设备将混合料从搅拌站运输至施工现场,并进行必要的保温措施。

5.热拌热铺:使用铺筑机对混合料进行热拌热铺,同时进行振动和压实,以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密实度。

6.路面养护:对新铺筑的路面进行必要的养护措施,如喷水降温、覆盖护面层等。

3.试验监测在试验段铺筑完成后,需要进行一系列试验和监测以评估路面的性能和适用性。

常见的试验和监测内容包括:-路面平整度测量:使用专用测量仪器对路面平整度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第八章---沥青及沥青混合料PPT课件

第八章---沥青及沥青混合料PPT课件
• 1.1 普通原纸胎基油毡和油纸
• 采用低软化点沥青浸渍原纸所制成的无涂盖层的 纸胎防水卷材叫油纸,当再用高软化点沥青涂盖 油纸的两面,并撒布隔离材料后,则称为油毡。 按原纸1m2的质量克数,油毡分为200、350和500 三种标号,油纸分为200. 和350两种标号。 45
• 1.2 新型有胎沥青防水卷材
.
26
6.2 煤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及应用
• 煤沥青是炼焦或生产煤气的副产品。 烟煤干馏时所挥发的物质冷凝为煤焦油, 煤焦油经分馏加工,提取出各种油质后的 产品即为煤沥青。
.
27
6.2.1 分类
• 煤沥青可分为硬煤沥青与软煤沥青两 种。
• 硬煤沥青是从煤焦油中蒸馏出轻油、 中油、重油及蒽油之后的残留物,常温下 一般呈硬的固体;软煤沥青是从煤焦油中 蒸馏出水分、轻油及部分中油后得到的产 品。
低温时又有较好的形变能力。 • C.凝胶结构——具有温度稳定性较好,但低温变
形能力较差。
.
8
.
9
• 6.1.2沥青的主要性质及其测试方法
• 1.沥青的主要性质及测试方法
• (1)粘滞性
• 石油沥青的粘滞性是反映沥青材料内部阻碍其相 对流动的一种特性。也可以说,它反映了沥青软 硬、稀稠的程度。是划分沥青牌号的主要技术指 标。
• 由于沥青中含有水分,施工前要进行 加热熬制。在加热过程中,应加快搅拌, 促使水分蒸发,并降低加热温度,而且锅 内沥青不能装得过多。
.
21
6.1.3 沥青的技术质量标准
• 沥青的主要技术标准以针入度、延伸 度、软化点等指标表示,见表6.1
.
22
表6.1 石油沥青的质量指标
.
23
6.1.4 石油沥青的简易鉴别

温拌沥青混合料

温拌沥青混合料

浅析温拌沥青混合料摘要: 本文论述温拌沥青混合料原理和现状; 考虑了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关键词:温拌沥青混合料原理应用存在问题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前言当前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两大严峻挑战。

为保护生态环境 ,世界各国严格控制二氧化碳和其它有害气体的排放 ,节能和环保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同时节能和环保也是衡量一种应用技术成熟与否的关键指标因素。

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的应用 ,将实现道路建设中能源成本的节约,同时也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成为近年来沥青路面材料领域一项很有前景的新兴技术。

2温拌沥青混合料概述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是道路工程中能耗大户。

传统的热拌沥青混合料 ( hot mixed asphalt , hma)是一种热拌热铺材料 ,在拌和、摊铺及碾压时需要较高的温度 ,因而在生产和施工的过程不仅要消耗大量能源 ,而且排出大量的废气和粉尘 ,影响周围的环境质量和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同时沥青还会产生热老化而影响其路用性能。

特别是在长隧道沥青路面施工中 ,热拌沥青混合料在隧道内所造成的高温和有害气体环境对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危害就更大。

冷拌沥青混合料( cold mixed asphalt , cma) ,尽管在环保、能耗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但由于其路用性能不稳定 ,一般只用于路面养护。

为了降低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 ,人们开始研制一种新的节能环保型沥青混合料,即温拌沥青混合料(warm mix asphalt ,wma) ,其特点如表一所示。

表一wma 是一类拌和温度介于热拌沥青混合料和冷拌沥青混合料之间性能达到(或接近)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节能环保型沥青混合料。

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 ,wma 的拌和温度一般保持在110 —120℃,摊铺和压实温度为80 —110℃,相对于hma ,温度降低了30℃以上。

国内外大量的试验研究资料表明 ,与其它沥青混合料相比 ,温拌沥青混合料具有高性能、低排放、低能耗的特点3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原理及应用3.1 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原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实质就是降低混合料在碾压成型时的粘度,使其施工具有良好的和易性,进而降低施工温度。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一)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1、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和厂(场、站)采用拌和机械拌制。

拌和厂的设置除应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规定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1)拌和厂应设置在空旷、干燥、运输条件良好的地方。

(2)沥青应分品种、分标号密闭储存。

各种矿料应分别堆放在具有硬质基底的料仓或场地上,并不得混杂。

矿粉等填料不得受潮。

集料宜设置防雨顶棚。

拌和厂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

(3)拌和厂应配备试验室,并配置足够的仪器设备。

(4)拌和厂应有可靠的电力供应。

2、热拌沥青混合料可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或连续式拌和机拌制。

各类拌和机均应有防止矿粉飞扬散失的密封性能及除尘设备,并有检测拌和温度的装置。

连续式拌和机应具备根据材料含水量变化调整矿料上料比例、上料速度、沥青用量的装置。

当工程材料来源或质量不稳定时,不得采用连续式拌和机拌制。

3、间歇式拌和机宜配置自动记录设备,在拌和过程中应逐盘打印沥青及各种矿料的用量、拌和温度。

4、沥青材料应采用导热油加热。

当混合料出厂温度过高,并影响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时,混合料不得使用,已铺筑的沥青路面应予铲除。

5、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应经试拌确定。

混合料应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应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

间歇式拌和机每锅拌和时间宜为30~50s,其中干拌时间不得少于5s;连续式拌和机的拌和时间应根据上料速度及拌和温度确定。

6、间歇式拌和机热矿料二次筛分用的振动筛筛孔应根据矿料级配要求选用,其安装角度应根据材料的可筛分性、振动能力等由试验确定。

7、拌和厂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

8、拌好的热拌沥青混合料不立即铺筑时,可放入成品储料仓储存。

储料仓无保温设备时,允许的储料时间应以符合摊铺温度要求为准,有保温设备的储料仓储料时间不宜超过72h。

9、出厂的沥青混合料应逐车用地磅称重,并按现行试验方法测量运料车中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签发一式三份的运料单,一份存拌和厂,一份交摊铺现场,一份交司机。

热拌沥青混合料与路面常见问题原因分析

热拌沥青混合料与路面常见问题原因分析
4、压密型车辙是施工时碾压不足,开放交通后在行车荷载频繁作用下,轮迹处继续进一步压密实而出现的下陷。
5、沥青混合料热稳定性不足。沥青质量不好,针入度偏大,沥青含量偏高;矿料级配不好,细集料偏多,集料没有形成嵌锁结构。
推移、拥包
沿行车方向或横向出现局部隆起,容易发生于车辆经常启动、制动的地方。
1、沥青针入度偏大,用量偏高,细集料偏多,热稳定性能不好,在高温季节不足以抵抗行车的水平力。
4、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用溶解性油类泄露与路面及雨水(雪水)的渗入,降低了沥青的粘结性能。
啃边
路面边缘破损、松散、脱落。
1、路面积水,使集料与沥青剥离松散。
2、路面边缘压实不足,面层压实度较差。
3、路面边缘基层松软,强度不足,承载力差。
4、路缘石没有紧贴路面边缘,路面边缘面层侧向支撑不足。
脱皮
沥青面层上层与下层或旧沥青路上的罩面层与原路面粘结不良,表面呈局部块状或片状的脱落,其形状、大小不等,严重时能成片。
热拌沥青混合料常见问题
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
问题
现象
原因
车辙
路面在车辆的荷载作用下轮迹处下陷,轮迹两侧隆起,形成纵向带状凹槽,并影响行驶。
1、磨耗型车辙,产生原因:在交通车辆轮胎磨耗和环境条件的综合作用下,路面磨损,面层内集料颗粒逐渐脱落;在冬季路面铺撒防滑料(如:砂)时,磨损型车辙会加速发展。
2、结构型车辙,产生原因:这类车辙主要是基层等路面结构层或路基强度不足,在交通荷载反复作用下继续压密实,或产生剪切破坏,作用或反射于路面。
饱和度小孔隙率大主要可能是由于沥青用量少或试件成型温度低,也有可能是由于矿料级配有问题。饱和度大孔隙率小可能是由于沥青用量大或试件成型温度高,也有可能是由于矿料级配有问题。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与摊铺技术要点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与摊铺技术要点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与摊铺技术要点热拌沥青混合料在道路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质量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为了确保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和工程效果,务必要重视其运输与摊铺过程中的技术要点。

首先,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环节至关重要。

在运输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免影响其物理性能和施工性能。

一般来说,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温度应在130℃~165℃之间。

为了保持温度稳定,可以采用保温保温车辆或加热设备对热拌沥青混合料进行保温处理。

同时,在装卸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料层的分层、挤压等现象,以免影响后续的施工质量。

其次,摊铺技术是热拌沥青混合料施工的关键环节。

在摊铺过程中,需根据道路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指示进行施工。

首先,要保证摊铺机的稳定性,并将其调整到适当的行走速度和振动频率,以确保均匀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

其次,要确保摊铺宽度的准确性,通过合理调整摊铺机的挂装宽度以及辅助装置的使用,以满足设计宽度的要求。

再次,摊铺时要注意控制摊厚,根据施工要求和质量控制要求,调整摊厚板的高低差,确保摊铺的整体平整度。

同时,针对不同的工程部位,可以采取适当的加压、压实等措施,提高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密实性。

另外,还需注意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控制。

在摊铺过程中,要根据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和环境温度进行合理调控。

一般来说,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应在120℃~160℃之间。

如果温度过高,不仅容易造成挤压变形,而且会增加沥青混合料的粘附性,制约了后续的碾压作业;如果温度过低,则沥青混合料的流动性差,不易实现良好的密实效果。

因此,在摊铺过程中,应根据气候条件和具体情况,合理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温度。

最后,对于摊铺后的热拌沥青混合料,要进行及时的碾压和冷却处理。

通过合理的碾压工艺,可以进一步提高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密实度和平整度,确保其与道路基层之间的牢固结合。

同时,在摊铺完毕后,要及时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冷却处理,以防止其过早软化,减小受外力的影响。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92]490号文的要求,由交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7年5月1日起施行。

原国家标准《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2—86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交通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六年九月二十四日1总则1.0.1为贯彻沥青路面“精心施工,质量第一”的方针,使铺筑的沥青路面坚实、平整、稳定、耐久,有良好的抗滑性能,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公路、城市道路和厂矿道路的沥青路面工程。

1.0.3沥青路面施工应有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

1.0.4沥青面层不得在雨天施工,当施工中遇雨时,应停止施工。

雨季施工时应采取路面排水措施。

1.0.5沥青路面施工应确保施工安全,施工人员应有良好的劳动保护。

沥青拌和厂应具备防火设施。

配制液体石油沥青的车间严禁烟火。

使用煤沥青的施工人员应采取防止吸入煤沥青蒸气或皮肤直接接触煤沥青而使身体受到损害的保护措施。

1.0.6沥青路面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符号、代号2.1术语2.1.1石油沥青由石油经蒸馏、吹氧、调和等工艺加工得到的,主要为可溶于二硫化碳的碳氢化合物的半固体粘稠状物质。

2.1.2道路石油沥青符合沥青路面使用技术标准的沥青结合料。

2.1.3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符合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重交通量道路使用,并符合“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道路石油沥青,简称重交通道路沥青。

2.1.4煤沥青由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再经蒸馏加工制成的沥青。

2.1.5混合沥青不同标号的石油沥青按一定比例互相掺配,或以煤沥青与石油沥青互相掺配而制得的沥青。

2.1.6乳化沥青石油沥青或煤沥青与水在乳化剂、稳定剂的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均匀的沥青产品,也称沥青乳液。

关于LH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

关于LH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

7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7.1 一般规定7.1.1热拌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各种等级公路的沥青面层。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沥青面层的上面层、中面层及下面层应采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铺筑,沥青碎石混合料仅适用于过渡层及整平层。

其他等级公路的沥青面层上面层宜采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铺筑。

7.1.2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种类应按表7.1.2选用,其规格以方孔筛为准,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1.5mm。

当采用圆孔筛作为过渡时,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40mm。

7.1.3 应根据不同地区道路等级及所处层位的功能性要求,从表7.1.3中选择适当的结构组合,并应遵循以下原则:7.1.3.1应综合考虑满足耐久性、抗车撤、抗裂、抗水损害能力、抗滑性能等多方面要求,根据施工机械、工程造价等实际情况选择沥青混合料的种类。

注:当铺筑抗滑表面层时,可采用AK-13或AK-16型热拌沥青混合料,也可在AC-10(LH-15)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嵌压沥青预拌单粒径碎石S-10铺筑而成。

7.1.3.2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面层宜采用双层或三层式结构,其中至少必须有一层是I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当各层均采用沥青碎石混合料时,沥青面层下必须做下封层。

7.1.3.3 多雨潮湿地区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上面层宜采用抗滑表面混合料,其他等级公路及少雨干燥地区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宜采用I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做表层。

7.1.3.4 沥青面层的集料最大粒径宜从上至下逐渐增大,中粒式及细粒式用于上层,粗粒式只能用于中下层。

砂粒式仅适用于通行非机动及行人的路面工程。

7.1.3.5 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1/2,中、下面层及联结层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

7.1.3.6 高速公路的硬路肩沥青面层宜采用I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作表层。

7.1.4 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应采用机械化连续施工。

7.2 施工准备7.2.1 基层准备应符合本规范第3章的要求。

7.2.2 施工前应对各种材料进行调查试验,经选择确定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变更。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流程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流程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流程一、前期准备1.1 路面基层处理在进行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之前,需要对路面基层进行处理。

首先需要清理路面上的杂物和灰尘,然后进行修补和平整化处理。

1.2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该工程的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在配合比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原材料的质量、性能以及施工环境等因素。

1.3 设备检查与准备检查各种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并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同时准备好所需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

二、施工流程2.1 喷水降尘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喷水降尘处理,以减少粉尘对环境的影响。

2.2 压实基层将清理平整后的路面基层用压路机进行压实处理。

压实后需要检查基层密实度是否符合要求。

2.3 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将预先调制好的热拌沥青混合料用摊铺机均匀地摊铺在基层上。

在摊铺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厚度和均匀性。

2.4 初压将摊铺好的热拌沥青混合料进行初次压实处理。

初次压实需要使用振动式压路机,以确保热拌沥青混合料与基层之间的紧密结合。

2.5 中间压实在初次压实处理后,需要进行中间压实处理。

中间压实需要使用钢轮式或橡胶轮式压路机,以进一步提高密实度和平整度。

2.6 末次压实在中间压实处理后,进行末次压实处理。

末次压实需要使用钢轮式或橡胶轮式振动式或非振动式压路机,以进一步提高密实度和平整度。

2.7 缝隙填充将热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后产生的缝隙进行填充处理。

填充材料可以选择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同的材质。

三、施工质量控制3.1 厚度控制通过测量工具对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厚度进行控制,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2 平整度控制通过使用平整度测量仪器对施工后的路面进行检测,以确保其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3.3 密实度控制通过使用密实度测量仪器对施工后的路面进行检测,以确保其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3.4 缝隙控制通过对缝隙填充材料的选择和施工质量的控制,确保缝隙处无裂缝和水泥浆渗漏现象。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摊铺施工技术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摊铺施工技术

浅谈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摊铺施工技术摘要:沥青路面摊铺施工在高速公路路面施工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路面摊铺成败的关键。

本文对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摊铺技术提出了一些看法,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摊铺作业、接缝处理、热拌混合料的压实等各环节施工应注意细节和技术问题作了阐述。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摊铺施工技术近年来,我国的高等级公路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有些已建成的高速公路存在一些质量问题,有的高速公路通车仅仅两三年就出现了严重的车辙、开裂、泛油、坑槽等病害,从而不得不进行大修,即影响了人们的正常通行和公路使用寿命,又给国家造成了经济损失。

1、工程概况佛开扩建工程为运行中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原佛开高速公路为双向四车道,扩建加宽后为双向八车道,设计车速120km/h。

本项目路面方案主要分为沥青路面铣刨新建及加宽、水泥砼路面换板及加宽。

原沥青路面铣刨新建后主要结构层从上至下为4cm sma-13(改性沥青)+6cm gac-20(改性沥青)+8cm gac-25(普通沥青)+40cm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20cm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20cm级配碎石垫层;原水泥砼路面换板后主要结构层从上至下为4cm sma-13(改性沥青)+6cm gac-20(改性沥青)+8cm gac-25(普通沥青)+各种形式调平层+26cm水泥砼板+水泥砼板下补强调平结构。

本项目主要工程数量有:铣刨原路面约7.2万m3,级配碎石垫层约4.1万m3,水泥稳定碎石约13万m3,sma-13改性沥青混合料1.36万m3,gac-20改性沥青混合料2万m3,gac-25普通沥青混合料1.7万m3,atb-25普通沥青稳定碎石1.26万m3,水泥混凝土路面约8100 m3。

2、摊铺前的准备工作2.1下承层准备1)清扫或处理下承层。

在沥青混合料摊铺前,如果下承层已被污染,应将下承层清洗干净;如果下承层表面有缺陷,则必须进行处理后,再洒透层油或粘层油。

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

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

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是道路施工中常用的路面材料,其材料组成对路面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主要由沥青、骨料、填料和添加剂等几种基本材料组成。

沥青是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中的主要胶结材料,起着将骨料粘结在一起,形成坚实路面的作用。

沥青根据其来源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天然沥青和人工合成沥青两种。

天然沥青是从油田中提取的天然矿物油,具有胶粘性较强、耐久性好的特点;而人工合成沥青则是通过加工改性石油沥青或其他石油化工产品得到的,性能稳定,适用范围广。

骨料是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中的主要支撑材料,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路面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骨料一般选用天然石料或人工骨料,根据不同的规范要求,可以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

粗骨料主要用于增加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而细骨料则用于填充沥青胶接的空隙,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

填料是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中的一种辅助材料,主要用于填充骨料之间的空隙,增加沥青混合料的密实性和稳定性。

填料的种类多样,一般选用石粉、矿粉、矿渣等细颗粒材料,其颗粒大小应适中,不宜过大或过小,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添加剂是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中的一种特殊材料,通过添加适量的添加剂可以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提高路面的抗老化性能、耐水性能和耐磨性能。

添加剂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改性剂、增粘剂、抗裂剂等,其添加量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组成主要包括沥青、骨料、填料和添加剂四种基本材料,它们各自的性能和比例搭配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路面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搭配这些材料,才能保证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1 铺筑沥青混合料前,应检查确认下层的质量。

当下层质量不符合要求,或未按规定洒布透层、粘层、铺筑下层时,不得铺筑沥青面层。

2 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机械摊铺。

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宜采用两台以上摊铺机成梯队作业进行联合摊铺,相邻两幅的摊铺应有5~10cm左右宽度的摊铺重叠。

相邻两台摊铺机宜相距为10~30cm,且不得造成前面摊铺混合料冷却。

当混合料供应能满足不间断摊铺时,也可采用全宽度摊铺机一幅摊铺。

3 摊铺机在开始受料前应在料斗内涂刷少量防止粘料用的柴油。

4 摊铺机自动找平时,中、下面层宜采用一侧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

表面层宜采用摊铺层前后保持相同高差的雪撬式摊铺厚度控制方式。

经摊铺机初步压实的摊铺层应符合平整度、横坡的规定要求。

5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应根据沥青标号、粘度、气温、摊铺层厚度选用。

6 当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施工气温低于10℃、其他等级公路施工气温低于5℃时,不宜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

7 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根据实际的混合料类型、施工机械
和施工工艺等,由试铺试压方法或根据以往实践确定,也可按松铺系数选用。

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摊铺层厚及路拱、横坡,并使用混合料总量与面积校验平均厚度,不符要求时应根据铺筑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沥青混合料标准施工温度(热拌,SBR改性)

沥青混合料标准施工温度(热拌,SBR改性)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1石油沥青 AH-70沥青加热温度 155~165 ℃2 矿料加热温度集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10~ 30℃3 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145~165℃4 沥青混合料仓贮存温度贮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5 沥青混合料废弃温度高于 195℃6 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 145℃7 混合料摊铺温度正常施工时不低于135℃⋯低温施工时不低于150℃8 开始碾压的混合料内部温度正常施工时不低于130℃⋯ .低温施工时不低于145℃9 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钢轮压路机70℃轮胎压路机80℃振动压路机70℃10 开放交通的路表温度不高于 50℃注: 1、施工温度采用金属探测计的插入式数显温度计测量,表面温度采用表面接触式温度计。

当用红外线温度计测量表面温度时,应进行标定。

2、上述标准为 JTG F40-2004中规定。

( 5.2.2-2)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SBS 类)(℃)序号工序聚合物改性沥青为SBS1沥青加热温度160~165 ℃2沥青现场制作温度165~170 ℃3成品沥青加热温度不大于 175℃4集料加热温度190~220 ℃5SMA 混合料出厂温度170~185 ℃6混合料最高温度(废弃温度)195℃7混合料贮存温度拌合出料后降低不超过 10℃8摊铺温度不低于 160℃9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 150℃10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不低于 90℃11开放交通时的路表温度不高于 50℃注:1、SMA 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视纤维品种和数量,矿粉用量的不同在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基础上作适当高。

2、上述标准为JTG F40-2004 中规定。

( 5.2.2-3)。

沥青混合料

沥青混合料

• 6.3.1 沥青混合料的分类 • 沥青混合料常以集料的最大粒径、压实 后的密实度及施工方法分成不同种类。 • 1.按集料最大粒径分:特粗式、粗粒式、 中粒式、细粒式和砂粒式。 • 2.按压实后的密实度分:密级配沥青混 凝土混合料、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开 级配沥青混合料
• 3.按使用方法分 • (1)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 采用粘稠沥青 作为结合料,需要将沥青与矿料在热态下拌 合、热态下铺筑施工的沥青混合料。这种沥 青混合料的质量较高,道路路面及水工建筑 的防水结构多采用这种沥青混合料。 • (2)常温沥青混合料 采用乳化沥青或液 体沥青与矿料在常温状态下拌和、铺筑的沥 青混合料。此法施工方便,但要消耗大量的 有机稀释剂,土木工程中应用较少,常用于 维修工程。
• 3)根据符合各项技术指标的沥青用量范 围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初始值2(OAC2)按 图6-8求出各项指标符合沥青混合料技术 标准(表 6-13 )的沥青用量范围,其中 值为OAC2。即

C1和OAC2综合确定沥青最佳用 量(OAC),按最佳沥青用量的初始值 OAC1在图中求取相应的各项指标值,检 查其是否表6-13规定的马歇尔设计配合 比技术标准。同时检验矿料间隙率VMA是 否符合要求;如能符合时,由OAC1和 OAC2综合确定最佳沥青用量OAC。
• 5)根据气候条件和交通特性调整最佳 沥青用量,由OAC1和OAC2综合确定沥青 最佳用量OAC时,还宜根据实践经验和 道路等级、气候条件考虑下属情况进行 调整 。
• (5)水稳定性检验 • 按最佳沥青用量OAC制作马歇尔试件, 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检验其残留稳定度 是否合格。 • 如当最佳沥青用量OAC与两个初始值 OAC1、OAC2相差甚大时,宜将OAC与OAC1 或OAC2分别制作马歇尔试件,进行残留稳 定度试验。如不符合要求,应重新进行配 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

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

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沥青路面施工的最低气温应符合要求,寒冷季节遇大风降温,不能保证迅速压实时不得铺筑沥青混合料。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根据铺筑层厚度、气温、风速及下卧层表面温度按规范执行,且不得低于表5.6.6的要求。

每天施工开始阶段宜采用较高温度的混合料。

沥青混凝土摊铺温度需要根据所摊铺的沥青混凝土品种型号确定。

一般常见的70号沥青混凝土为:正常施工:135℃,低温施工:160℃。

其他详见规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第24页表。

1 总则1.1 为了保证合肥市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冬季低温施工质量,特制定本指南。

1.2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气温在5℃以下或冬季气温虽在5℃以上,但风力较大时,在施工时应遵照本指南。

本指南未尽事宜,仍遵守现行相关规范规定。

2 施工准备2.1 施工单位要认真制定针对性强的冬季施工方案,监理单位要制定专项监理方案,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监理单位审批后的冬期施工方案进行交底和施工。

2.2 切实提高对冬季施工质量的重视程度,全面落实各级质量管理责任制。

2.3 参建各方责任主体应严格把关,严格按设计和国家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检查,建设单位要加强对项目参建各方责任主体的组织、协调、监督工作。

2.4 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制定多套相应的施工预案。

2.5 加强工地现场与沥青拌和站联系,专人指挥,统一调度,做到定量、定时、定车组织供应,及时供料。

2.6 要求现场各种机械设备齐全且须有备用设备。

2.7 面层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检查,基层应符合质量要求,并要求摊铺前对下承层进行覆盖保温、防潮,做到其表面干燥、无结冻。

3 施工时间3.1 密切关注天气情况,把握好施工时间,大风、雨、雪天气不得进行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

3.2 冬季沥青混凝土施工时须在白天气温较高时进行,严格禁止夜间施工。

摊铺时间宜在上午9点至下午4点进行,做到快卸料、快摊铺、快碾压。

沥青路面不同层位及厚度的混合料施工温度规定见下表。

关于LH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

关于LH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

关于LH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7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7.1 一般规定7.1.1热拌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各种等级公路的沥青面层。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沥青面层的上面层、中面层及下面层应采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铺筑,沥青碎石混合料仅适用于过渡层及整平层。

其他等级公路的沥青面层上面层宜采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铺筑。

7.1.2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种类应按表7.1.2选用,其规格以方孔筛为准,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1.5mm。

当采用圆孔筛作为过渡时,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40mm。

7.1.3 应根据不同地区道路等级及所处层位的功能性要求,从表7.1.3中选择适当的结构组合,并应遵循以下原则:7.1.3.1应综合考虑满足耐久性、抗车撤、抗裂、抗水损害能力、抗滑性能等多方面要求,根据施工机械、工程造价等实际情况选择沥青混合料的种类。

注:当铺筑抗滑表面层时,可采用AK-13或AK-16型热拌沥青混合料,也可在AC-10(LH-15)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嵌压沥青预拌单粒径碎石S-10铺筑而成。

7.1.3.2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面层宜采用双层或三层式结构,其中至少必须有一层是I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当各层均采用沥青碎石混合料时,沥青面层下必须做下封层。

7.1.3.3 多雨潮湿地区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上面层宜采用抗滑表面混合料,其他等级公路及少雨干燥地区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宜采用I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做表层。

7.1.3.4 沥青面层的集料最大粒径宜从上至下逐渐增大,中粒式及细粒式用于上层,粗粒式只能用于中下层。

砂粒式仅适用于通行非机动及行人的路面工程。

7.1.3.5 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1/2,中、下面层及联结层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

7.1.3.6 高速公路的硬路肩沥青面层宜采用I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作表层。

7.1.4 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应采用机械化连续施工。

7.2 施工准备7.2.1 基层准备应符合本规范第3章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
施工和易性 高温稳定性 低温抗裂性
耐久性
抗滑性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标准
概念
施工和易性
沥青混合料在施工过程中容易拌和、摊铺和压 实的性能。它与矿料级配、沥青品种及用量、施工 条件以及混合料性质有关。
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要求
沥青种类
沥青加热温度(℃) 混合料出厂温度(℃) 150~170 140~165
LS-30
LS-25 LS-20 LS-15 LS-10 LS-5
30
25 20 15 10 5 15 20
细粒式
抗滑表层
第二节
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
组成结构和强度形成原理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类型 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形成原理 影响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的因素 沥青混合料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 沥青混合料~110,不低于75 不低于50 路面冷却后
高温稳定性
概念
夏季高温经车辆荷载长期重复作用后,不产生 车辙和波浪等病害的性能。
评定高温稳定性的方法
马歇尔试验;沥青混合料单轴压缩试验;沥青 混合料三轴压缩试验;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提高温度稳定性的措施
用高稠度沥青提高抵抗变形的能力;用最佳级 配矿料可提高温度稳定性;用碱性岩石可以增加沥 青与矿料的粘结力;用碱性矿粉可增强高温稳定性。
沥青与矿料的化学吸附
沥青酸与矿料金属阳离子产生化学反应,在矿 料表面构成的单分子化学吸附层。特点:粘结力强, 可保证水稳定性。
沥青与矿料间的吸附作用对(τ)的影响
结构 沥 青 结 构沥 青 自由 沥 青
矿料
矿料
矿料
矿料
结构沥青特点
观看动画
化学组分重新排列,沥青粘度提高;在碱性矿 料表面发育厚,酸性矿料表面发育薄;沥青粘聚力 增加,矿料间产生刚性联结。
影响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τ)的因素
内因
沥青粘度(η )对抗剪强度(τ )的影响 沥青与矿料间的吸附作用对(τ )的影响 矿料的级配类型及表面状态对(τ )的影响 矿料比面对(τ )的影响 沥青用量对(τ )的影响
外因
试验温度(T)对(τ )的影响 加荷速度( d ε / d t )对(τ )的影响
自由沥青特点
沥青保持原有粘度;沥青与矿料间粘聚力较小。
矿料级配类型及表面状态对(τ)的影响
矿料的级配类型对(τ )的影响
密级配c↑、φ ↓; 开级配c↓、φ ↑; 间断级配c↑、φ ↑。
矿料的表面状态对(τ )的影响
集料颗粒具有棱角、近似正方体、表面有明显 的粗糙度时,具有很大的内摩擦角,混合料的抗剪 强度高。
加荷速度( dε / d t )对(τ)的影响
加荷速度的影响
随加荷速度增加,粘聚力显著增加,内摩擦角 变化不大。
沥青混合料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
沥青材料的选用
宜按照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条件、路面类 型及在结构层中的层位及受力特点、施工方法等,结 合当地的使用经验,经技术论证后确定。 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 时间长、重载交通、山区及丘陵区上坡路段、服务区、 汽车荷载剪应力大的层次,采用稠度大、60℃粘度大 的沥青,也可提高高温气候分区的温度水平选用沥青 等级;对冬季寒冷地区或交通量小的公路、旅游公路 宜选用稠度小、低温延度大的沥青;对温度日温差、 年温差大的地区宜注意选用针入度指数大的沥青。当 高温要求与低温要求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满足高 温性能的要求。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 沥青稳定碎石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 SMA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要求 OGFC混合料技术要求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检验技术要求 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技术要求 沥青混合料试件渗水系数技术要求
设计任务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确定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的最优用量比例;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AC-25
中粒式 AC-20 AC-16 AC-13 AC-10 砂粒式 AC-5 AK-13 AK-16
AM-25
AM-20 AM-16 AM-13 AM-10 AM-5 -
26.5
19.0 16.0 13.2 9.5 4.75 13.2 16.0
LH-30
LH-25 LH-20 LH-15 LH-10 LH-5 LH-15 LH-20
沥青用量少,不能形成结构沥青的膜层来粘 结矿料;沥青用量适当,结构沥青数量多,胶浆具 有最优粘聚力;沥青用量过多,形成自由沥青粘 结,胶浆粘聚力随自由沥青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内 摩擦角也降低。
试验温度(T)对(τ)的影响
试验温度的影响
随温度升高,粘聚力显著减小,变形能力增 强;随温度降低,粘聚力提高,内摩擦角变化不 大,抗剪强度增加。
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确定沥青混合料类型
沥青混合料的类型,根据道路等级、路面类型 及所处的结构层位,参照相关的设计规范选定。
确定工程设计的级配范围
按已确定的沥青混合料类型,查阅规范推荐的 矿质混合料级配范围表以确定所需的级配范围。密 级配沥青可选择粗型(C型)或细型(F型)混合料。夏 季温度高重载交通多的路段,选用粗型混合料(AC-C 型)和较高的设计空隙率。
粗集料
沥青混合料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包括碎石、破碎砾石、筛 选砾石、钢渣、矿渣等,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得 使用筛选砾石和矿渣。 粗集料的技术要求
细集料的技术要求
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 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质量应符合规定要求。细集料 的洁净程度,天然砂以小于0.075㎜含量的百分数表 示,石屑和机制砂以砂当量(适用于0~4.75㎜)或 亚甲蓝值(适用于0~2.36㎜或0~0.15㎜)表示。
矿料比面对(τ)的影响
矿料比面概念
单位质量集料的总表面积。
矿料比面对(τ )的影响
粗集料比面为0.5 ~ 3 m2/ kg;矿粉的比面为 300 ~ 2000 m2/ kg ;在相同沥青用量情况下 ,矿粉的 比面大,结构沥青数量多,沥青混合料粘聚力高。
沥青用量的影响
沥青用量对(τ)的影响
观看动画
空隙率; 饱和度(沥青填隙率); 残留稳定度。
抗滑性
表示路面抗滑性的三项指标
表面摩擦系数( f 0); 表面构造深度(TD); 石料磨光值(PSV)。
一般路段 磨擦系数 f0 52~55 47~50 ≥45 构造深度 TD(mm) 0.6~0.8 0.4~0.6 0.2~0.4 石料磨光值 PSV 42~45 37~40 ≥35 磨擦系数 f0 57~60 52~55 ≥50
热拌沥青混合料种类
特粗式 细粒式 粗粒式 砂粒式 中粒式
抗滑表层
沥青混合料筛孔径对比
混合料 类 别 特粗式 粗粒式 方孔筛系列 沥 青 混凝土 AC-30 沥青 碎石 AM-40 AM-30 集料最大 粒径(mm) 37.5 31.5 沥 青 混凝土 LH-40 或LH-35 LS-40 LS-35 对应的圆孔筛系列 沥青 碎石 集料最大 粒径(mm) 50 40 35
如果在所选择的沥青用量范围未能涵盖沥青饱和度的要求 范围,按下式求取3者的平均值作为OAC1。
a1 a 2 a 3 OAC 1 3
对所选择试验的沥青用量范围,密度或稳定度没有出现峰 值(最大值经常在曲线的两端)时,可直接以目标空隙率所对应 的沥青用量a3作为OAC1,但OAC1必须介于OACmin ~OACmax 的范围内,否则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组成结构和强度形成原理
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理论
表面理论
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经人工组配成密实的级 配矿质骨架,由沥青分布其表面,将它们胶结成为 一个具有强度的整体。
胶浆理论
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多级空间网状结构的分散系, 由粗分散系、细分散系和微分散系三级分散体系组 成。
密实悬浮结构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类型
沥青混合料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
矿粉的技术要求
干燥、洁净,泥土含量应小于3%;采用碱性 岩石磨制的矿粉;有足够的细度,小于0.075mm的 石粉大于80% ;可用水泥及部分消石灰粉代替部 分矿粉,代替数量不宜超过矿料总量的3%;粉煤 灰作为填料使用时,烧失量应小于12%,塑性指数 应小于4%;由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组成的矿质 混合料,级配应符合技术规范规定的级配范围要求。
沥青路面抗滑性的要求
路段分类 指标值
公路等级
环境不良路段 构造深度 TD(mm) 0.6~0.8 (1.0~1.2) 0.3~0.5 (1.0~1.2) 0.2~0.4 (1.0~1.2) 石料磨光值 PSV 47~50 42~45 ≥40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四级 公 路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标准 JTG F40-2004
概念
低温抗裂性
沥青混合料在低温条件下不产生裂缝的性能。
低温抗裂性所包含的内容
温度收缩系数; 抗拉强度; 劲度模量; 破坏应变。
影响因素
与沥青的性质及混合料的组成结构有关; 与矿料的级配、沥青用量及施工质量的控制有 关。
耐久性
影响因素
组成材料的性质; 沥青用量;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 空隙率。
马歇尔试验指标
石油沥青
140~160 125~160 130~150 120~150
煤沥青
100~130 90~120 80~120 80~110
施工现场温度(℃)
摊铺温度(℃) 碾压温度(℃) 碾压终了温度(℃) 开放交通温度(℃)
不低于120~150
不低于110~130 110~140,不低于110 不低于70 路面冷却后
沥青粘度(η)对抗剪强度(τ)的影响
随 随沥青粘度提高,混合料粘结力增大,内摩擦 角稍有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