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安恩和奶牛》教案 苏教版 (2)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课《安恩和奶牛》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课《安恩和奶牛》教案

安恩和奶牛【教学目标】1.通读全文,能简单概括故事内容。

2.通过课文研读,能够把握安恩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3.通过探讨,能理解小说巧妙的情节构思,体会其对于塑造人物表现中心的作用。

【教学重点】1.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厚情感及淳朴、善良、慈爱的人物特点。

2.把握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描写。

【教学难点】理解小说中安恩对奶牛特殊的情感及其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

有这样一位小说家,从事创作半个世纪,其长篇系列小说《漫长的旅途》(1908-1922)六部曲更是从远古冰河时代的北欧写到歌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具有史诗的宏大气魄和优美奇特的风格。

1944年,“由于他借着丰富有力的诗意想象,将胸襟广博的求知心和大胆的、清闲的创造性风格结合起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就是丹麦小说家约翰尼斯·延森。

他有一篇短篇小说,不但被选入丹麦语文教材,还不时在广播中朗诵,给无数心灵以感动、教育和启迪。

这就是《安恩和奶牛》,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默读课文,复述故事内容。

(二)在复述的基础上,概括故事内容。

三、研读课文,认识人物,理解主旨。

(一)读这篇小说时,你对后面发生的事有没有自己的猜想?有哪些是你没想到的?小结:故事结尾的出人意料。

(二)作为读者,在谜底揭晓之前,我们很难想象得出安恩带奶牛到集市上做什么来了,来到市场进行牲口交易的人们更想不到,所以在安恩拒绝了众多的买主之后,终于有人对此寻根究底,不断追问。

最后一个买牛人所提的几个问题很耐人寻味。

请你谈谈他四句问话的思路。

“那么,它是已经卖出了不成?”——已经卖出,所以不再理睬别人。

“是吗?那么干吗老站在这里?难道光是让这头奶牛出出风头吗?”——既然不卖,为什么要来这里?“是你自己的奶牛吗?”——有可能她不是奶牛的主人(看看她的衣着),不能卖。

“难道你站在这里就为了拿大伙儿开心吗?”——既然是你的,却又不肯卖,实在不可思议!小结:集市是做买卖的地方,买牛人对安恩带着奶牛到集市不卖有很多猜测。

新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3课《安恩和奶牛》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新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3课《安恩和奶牛》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新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3课《安恩和奶牛》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课文内容,感知安恩的形象。

1.2学习课文中描写安恩与奶牛之间情感交流的语句。

1.3提高学生的朗读、默读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3.2教育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珍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知安恩的形象。

1.2学习课文中描写安恩与奶牛之间情感交流的语句。

2.教学难点:2.1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2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进行仿写练习。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利用图片展示安恩和奶牛的形象,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1.2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2学生标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准备进行课堂讨论。

3.课堂讨论3.1教师引导学生就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讨论,分析安恩的形象。

4.课堂展示4.1学生代表朗读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展示自己的朗读能力。

4.2学生代表进行课文内容复述,展示自己的理解能力。

5.合作探究6.仿写练习6.1教师提供一组描写人与动物之间情感的词语,要求学生运用这些词语进行仿写。

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安恩与奶牛之间情感交流的短文。

2.搜集有关人与动物之间情感交流的故事,进行阅读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知安恩的形象。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和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需在课堂组织和学生互动方面进一步加强。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1针对理解课文内容,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安恩和奶牛》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安恩和奶牛》

《安恩和奶牛》《安恩和奶牛》是丹麦作家约翰尼斯.延森的名作。

1897年延森以家乡西默兰风土人情为题材写了一批中短篇小说,结集为《希默兰的故事》,《安恩和奶牛》选自其中。

小说篇幅短小,情节平缓,却因淳朴的人物形象和奇妙的构思脍炙人口。

其中对人物外貌、心理细节的描写值得学生参考,仿写,感悟。

【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读全文,能简单概括故事内容。

体会小说构思的精巧,了解悬念手法的作用;2、通过课文研读,能够说出安恩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3、学习小说的描写方法,了解人物外貌描写与小说情节和主题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达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通过探讨,能理清小说巧妙的情节构思,说出其对于塑造人物表现中心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厚情感及淳朴、善良、慈爱的人物特点;2、把握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描写;3、通过学习课文,触发学生观察自然、理解和为他人着想的兴趣。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对待动物不能只看到它的物质性的一面,同时也应该看到它的精神性的一面;2、学会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的把握。

尤其是多种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3、把握阅读小说的切入点:抓住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1、能复述课文,理清小说情节构思及对塑造人物的影响;2、学会抓住人物的特点描述;3、了解人物外貌描写与小说情节的关系。

2、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约翰尼斯.延森的资料;阅读《希默兰的故事》其他篇章。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如果你拥有一只小动物的话,你将如何与它相处?(学生讨论,教师小结,关键词:友谊、亲情)今天,我们将跟随约翰尼斯•延森一起去看看他笔下安恩和一头奶牛的生活。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简介作者、作品;2、介绍小说的概念和基本写作要素;3、检查预习:出示PPT导课练习检测作业;4、听故事朗读,听的过程中考虑问题:简要概括故事内容。

七年级语文上册 3《安恩和奶牛》教案2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3《安恩和奶牛》教案2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安恩和奶牛学习目标:1、通读全文,能简单概括故事内容。

2、通过课文研读,能够说出安恩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3、通过探讨,能理清小说巧妙的情节构思,说出其对于塑造人物表现中心的作用。

4、学习小说的描写方法,了解人物外貌描写与小说情节和主题的关系教学重点:1、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厚情感及淳朴、善良、慈爱的人物特点。

2、把握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描写教学难点:1、理解安恩对奶牛特殊的情感及其生活态度。

2、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的把握。

而不可即。

这真是何等恶毒的东西!⑥因了诅咒玻璃,我又羡慕起物质文明未兴时的幼年生活的诗趣来。

我家祖母年年养蚕。

每当蚕宝宝上山的时候,堂前装纸窗以防风。

为了一双燕子常要出入,特地在纸窗上开一个碗来大的洞,当作燕子的门,那双燕子似乎通人意的,来去时自会把翼稍稍敛住,穿过这洞。

这般情景,现在回想了使我何等憧憬假如我案旁的窗不用玻璃而换了从前的纸窗,我们这蜜蜂总可攒得出去。

即使撞两下,也是软软地,没有什么苦痛。

求生活在从前容易得多,不但人类社会如此,连虫类社会也如此。

⑦我点着了香烟之后就开始为它谋出路。

但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叫它不要在这里钻,应该回头来从门里出去,它听不懂我的话。

用手硬把它捉住了到门外去放,它一定误会我要害它,会用螯反害我,使我的手肿痛的不能工作。

除非给他开窗;但是这扇窗不容易开,窗外堆叠着许多笨重的东西,须得先把这些东西除去,方可开窗。

这些笨重的东西不是我一人之力所能除去的。

⑧于是我起身来请同室的人帮忙,大家合力除去窗外的笨重的东西,好把窗开开,让我们这蜜蜂得到出路。

但是同室的人大家不肯,他们说,“我们做工都很疲倦了,那有余力去搬重物而救蜜蜂呢?”⑨忽然门里走进一个人来和我说话。

为了不能避免的事,我立刻被他拉了一同出门去,就把蜜蜂的事忘却了。

等到我回来的时候,这蜜蜂已不见。

不知道是飞去了,被救了,还是撞杀了。

(选自《丰子恺散文》,有删改)1、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从第②段加点的“才”字中读出了什么。

《安恩和奶牛》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安恩和奶牛》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阅读课文及注释
要求学生阅读下一课的课文及注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难 点。
思考问题和提出疑问
鼓励学生就下一课内容提出问题和疑问,带着问题听课,提高听 课效率。
Part
08
教师自我反思
对本节课的总结与反思
教学目标实现情况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理解课文,掌握 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
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生命 都是平等的,应该尊重生 命、珍爱生命。
Part
02
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
课文背景介绍
简要介绍作者约翰尼斯·延森及《 安恩和奶牛》的创作背景。
主题思想探讨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所表达的 主题思想,如人与动物的关系、 生命的尊严与价值等。
故事情节梳理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梳理故事情 节,理解安恩和奶牛之间的关系 及情感变化。
分析人物
引导学生分析安恩和奶牛 的形象特点,探讨它们在 故事中所起的作用和意义 。
品味语言
指导学生品味文本中的语 言特色,如生动的描绘、 贴切的比喻等,提高学生 的语言感受力。
学生的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
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 方式,自主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相 关知识。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观看相 关影片等方式,拓展视野,加深对课 文的理解和感悟。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情感共鸣。
角色扮演
让学生分别扮演安恩和奶牛,通过 表演的形式深入体验角色的内心世 界,感受角色之间的情感交流。
朗读指导
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语音 、语调、重音和停顿等,体会文本 中蕴含的情感。

【最新精选】苏教初中语文七上《3安恩和奶牛》word教案 (2)

【最新精选】苏教初中语文七上《3安恩和奶牛》word教案 (2)

第四课安恩和奶牛教学目标:1、积累生字词2、通过阅读作品,了解故事主人公关怀动物、尊重他们生命需求的善良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生字词的音、形、义。

2、了解故事主人公关怀动物的情感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诵读为主,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备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如果你拥有一只小动物的话,你将如何与它相处?今天,我们将跟随约翰尼斯·延森一起去看看他笔下安恩和一头奶牛的生活。

二、整体感知:1、正音:腼腆棕褐色干瘪瘪七皱八褶木屐撂锃亮瘦骨嶙峋翩然起舞嘈杂熙来攘往粗粝反刍翕动纯粹肉瘤找茬瑕疵牛犊粗粝锱铢必较踌躇不决惶惑肥硕2、作者简介:约翰尼斯.延森(1873——1950),丹麦小说家,诗人,194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朗读课文三、文章结构: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1---2)写集市上安恩老太太的外貌和她的奶牛。

第二部分:(3—19)写集市上贩子和屠夫们对安恩产生误会,安恩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相互交流畅谈感受检查预习个人读全班齐读伴随背景音乐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多种方式朗读四、小说的基本常识: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刻画人物: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五、分析课文:小说开头写集市牲口交易场上的安恩,安恩是怎样的一个人,她带着奶牛到集市上来做什么?第一段文字从外貌上来刻画安恩一身旧衣服、年纪老迈、精神很好总结:安恩是一个认真、勤勉,过得有尊严的人。

六、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预习下节课的内容:课文是如何设置悬念的?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思考交流归纳:授后小记:。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安恩和奶牛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安恩和奶牛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安恩和奶牛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安恩和奶牛的形象。

2.学习作者细腻的描写手法,体会语言的魅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学习作者细腻的描写手法。

教学难点:1.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厚感情。

2.领会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向学生介绍作者及其作品背景。

2.提问:你们听说过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吗?请举例分享。

二、课文阅读与理解1.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安恩为什么要带着奶牛去集市?安恩是如何关爱奶牛的?课文中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三、分析人物形象1.引导学生分析安恩的形象。

安恩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安恩与奶牛的关系如何?2.分析奶牛的形象。

奶牛在故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奶牛有哪些特点?四、学习描写手法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腻描写。

举例说明作者如何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2.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描写手法,进行练笔。

五、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1.提问:课文中的安恩与奶牛之间的关系给你什么启示?2.引导学生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发表自己的观点。

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作文。

教学反思:一、导入1.向学生介绍作者及其作品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动机。

2.提问:你们听说过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吗?请举例分享。

这个问题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文学习做好铺垫。

二、课文阅读与理解1.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这个环节旨在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为分析人物形象和讨论人与自然关系打下基础。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分析人物形象1.引导学生分析安恩的形象。

这个环节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安恩的性格特点,以及她与奶牛的关系。

2.分析奶牛的形象。

通过分析奶牛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到动物也有情感,人与动物之间可以建立深厚的感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 安恩和奶牛教案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 安恩和奶牛教案 苏教版

《安恩和奶牛》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作家作品,完整复述故事情节;⑵分析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⑶学习运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⑷把握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迅速梳理小说的情节。

2.方法与过程:通过反复品读,点画文中重要语段,讨论赏析等方法,使学生掌握故事情节、描写人物的方法、本文小说的人物形象、小说的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和爱护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⑴学习文章的写法,制造悬念。

⑵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特别是对话描写。

⑶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爱你家的猫吗?你是怎么爱它的?是不是每天让它吃好吃的,然后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不管猫的感受呀?如果是这样,那你不是真正爱你的猫,而只是把它当作取乐的玩物了,真正的爱是尊重。

对待你爱的东西首先要尊重它,让它融入你的生活,和你一样有尊严地活着。

今天我们来读一篇小说《安恩和奶牛》,看看文中的主人公是怎么对待她的奶牛的。

2.简介作者。

约翰尼斯﹒延森(1873-1950)丹麦小说家、诗人。

从小学起,他就迷恋书本,尤其喜爱丹麦古典文学和北欧神话传说。

西玛兰教育了延森对时空的强烈感受,使他关注人类历史和命运并与大自然深深结缘。

延森的重要作品有长篇系列小说《漫长的旅途》(1908-1922):《冰河》、《船》、《失去的天国》、《诺尼亚•葛斯特》、《奇姆利人远征》和《哥伦布》。

这六部长篇小说从远古冰河时代的北欧写到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具有史诗的宏大气垫和优美奇特的风格。

1944年,“由于他借着丰富有力的诗意想象,将胸襟广博的求知心和大胆的、清闲的创造性风格结合起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本文写作背景本文选自作者的《希默兰的故事》。

《希默兰的故事》(1898—1910)这是延森以日德兰半岛北部故乡风光人物为背景,把幼时听到过的各种故事和逸闻进行文学加工而写成的短篇故事集。

在这些短篇小说中,他热情讴歌希默兰的农民,赞美他们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简朴但健康的生活,同时也描述了当地剽悍粗野的民俗乡风。

《安恩和奶牛》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安恩和奶牛》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网络交流平台
利用网络平台如班级微信群、QQ群等,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 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06
资源开发与利用
多媒体资源整合
1 2
课件制作
结合课文内容,制作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包 括课文背景介绍、人物形象分析、情节梳理等。
视频资料
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资料,如电影片段、纪录 片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数字化图书馆
利用学校或公共数字化 图书馆资源,为学生提 供丰富的电子书籍和期 刊杂志,满足个性化阅 读需求。
校本特色资源挖掘
校史文化
结合学校历史文化背景,挖掘与课文相关的校本特色资源,如校 史中的名人轶事、学校建筑风格等。
地域文化
关注学校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将其融入课文解读中,如当地的 民俗风情、自然景观等。
创意写作展示
写作指导
教师提供写作指导,引导学生从《安恩和奶牛》中获取灵感,进 行创意写作。
作品展示
学生将完成的创意写作作品在班级中展示,其他同学可以欣赏和评 价。
互动交流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写作心得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对学生的 作品进行点评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05
评价与反馈机制
课堂表现评价
错题订正情况
要求学生认真对待作业中的错误,及时订正并巩固相关知识。
拓展学习成果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学习,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并 提交相关的学习成果或作品。
家长参与及反馈渠道建立
家长会议
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听取家长 的意见和建议。
家校联系本
建立家校联系本制度,方便家长和教师之间及时沟通学生的学习和 生活情况。

七年级语文上册3《安恩和奶牛》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3《安恩和奶牛》教案苏教版

3、《安恩和奶牛》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读通全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能够复述故事情节。

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文章,学习作者外貌描写、神态描写等人物描写方法。

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的研读,能够说出安恩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3、情感目标:了解故事主人公关怀动物,重视它们生命需求的善良情感。

教学重、难点1、学习小说的人物描写方法,了解人物的描写与小说情节的关系。

(重点)2、体会小说构思的精巧,了解悬念手法的作用。

(难点)教法指导:1、先小组预习课文,要求读通课文,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说说故事主要内容。

2、再读课文,把你对安恩的最初印象写在课本上。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适时点拨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整体感知,概括故事情节,研读课文第一部分,初步了解人物。

一、导入新课(5分钟)1、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如果你拥有一只小动物的话,你将如何与它相处?今天,我们将跟随约翰尼斯•延森一起去看看他笔下安恩和一头奶牛的生活。

(学生自读课文)2、作者简介:约翰尼斯·延森:丹麦小说家、诗人。

194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有《希默兰的故事》(34篇中短篇小说集)等。

二、检查字词预习情况(10分钟)1、读准字音羞怯干瘪腼腆褶撂木屐锃亮嶙峋嘈杂反刍翕动纯粹瑕疵粗粝踌躇窘迫2、结合注释理解词义锃亮瘦骨嶙峋熙来攘往嘈杂翕动瑕疵粗粝踌躇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1、教师可范读一段,然后请学生朗读。

明确朗读要求:声音洪亮,读音正确,吐字清晰,语速适当。

四、概括故事情节(5分钟)1、请同学们简要概括故事内容。

注意说清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相当于记叙文的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教师适时总结:一天,老妇人安恩牵着一头奶牛到集市上去,因为这头奶牛实在太好,问津者不少,最后连屠夫也对它有兴趣,但是老妇人却拒不出售。

最后,人们气愤起来,老妇人这才吐露真情:她不是来卖牛的,而是因为那头奶牛太孤独,她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让它跟同类相聚散心。

七年级语文上册 安恩与奶牛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安恩与奶牛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安恩与奶牛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安恩与奶牛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安恩与奶牛》个性调整主备审核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细读文本,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厚情感及淳朴、善良、慈爱的人物特点。

方法与过程: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主人公关怀动物,重视它们生命情感需求的善良感情。

教学重点细读文本,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厚情感及淳朴、善良、慈爱的人物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人物的特殊情感,把握主题。

教学方法在多种朗读中感悟,在探究中关注细节,在合作中提升认识。

教学媒体4、引导比较安恩的回答:“它是不卖的。

”/“它不卖的!”(1)不断模仿买牛人的语气语调和多个同学对话,引导比较句子的不同。

(2)聚焦两个标点:句号和感叹号;破解标点之谜:安恩的回答有哪些微妙的不同。

(3)解读安恩第一次回答时的微妙心情:平静——谦恭——诚恳/提问:安恩仅仅是平静吗?我们要善于联系前后文,把一个句子放在具体语境中来判断。

读读“它是不卖的”的后面两个句子:“然后,像是为了表示谦恭,她一只手把毛衣针撂下,使劲儿地把鼻孔擦个不停……”(4)联系安恩的神态描写体会第二句的说话心情:冷漠——不满提问:为什么把这个句子处理得生硬冷漠呢?(联系前文:老太婆安恩爱怜地瞅了瞅自己的奶牛,不屑地斜视了一下那根藤杖,然后转过脸去往远处张望仿佛发生了什么使她感到兴趣的东西。

)提问:远处到底有没有使她感兴趣的东西,这处神态描写的用意在哪里?(安恩不喜欢那个买牛人,但是也不想太过于表现出来,她只用自己的眼光和语气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5)朗读体会句子中“是”字的语气变化。

(:“它不卖的”直截了当,“它是不卖的”就柔和多了,这个“是”字在这里让语速变慢了,语气柔和了。

)(6)小结结合语境咬文嚼字的学习方法。

5、追问:同样是买安恩的牛,而安恩的回答为什么前后的语气截然相反呢?(1)生自由朗读,体会买牛人的礼貌不同所带来的结果。

七年级语文上册 安恩与奶牛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安恩与奶牛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安恩与奶牛》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安恩与奶牛》的主要内容,了解安恩与奶牛之间的关系,以及安恩对待奶牛的关爱和责任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安恩与奶牛》的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安恩与奶牛之间的关系,以及安恩对待奶牛的关爱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

教学准备:1. 课文《安恩与奶牛》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教学卡片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动物的态度和经历,激发学生对关爱动物的思考。

1.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安恩与奶牛》,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回答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三、讨论与思考(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安恩与奶牛之间的关系,以及安恩对待奶牛的关爱和责任感。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讨论如何关爱动物、善待生命。

四、写作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关于关爱动物的写作题目,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小组讨论和评价。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收容所或农场,亲身体验关爱动物的过程。

2. 开展关爱动物的社区活动,如宣传活动、义卖活动等。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深入探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安恩为何要照顾奶牛,并讨论这种关爱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安恩和奶牛》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安恩和奶牛》教案苏教版

安恩和奶牛教学目标:1.通读全文,能简单概括故事内容。

2.通过课文研读,能够说出安恩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3.通过探讨,能理清小说巧妙的情节构思,说出其对于塑造人物表现中心的作用。

重点、难点:1.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厚情感及淳朴、善良、慈爱的人物特点。

2.把握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描写。

教学过程:一、导入作家赵丽宏希望同学们走进文学之门,巴金老人引领我们走进了散文天地,冰心老人用隽永的小诗带我们漫步了诗的国度。

今天我们将跟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延森的步伐,轻轻地叩开小说之门,去感知小说世界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二、走近作者恋书本,尤其喜爱丹麦古典文学和北欧神话传说。

西玛兰教育了延森对时空的强烈感受,使他关注人类历史和命运并与大自然深深结缘。

17岁时,延森到格陵兰上高中,三年后,到了哥本哈根念大学,结识勃兰兑斯等一些丹麦的著名学者和作家。

1895年,延森在一份周刊上发表发表连载惊险小说《卡塞亚的宝物》,这是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紧接着,他又写了一系列侦探小说。

第二年,长篇小说《丹麦人》出版,由延森根据学生时代的经历写成。

从此,延森成为一名职业作家。

从1897年起,他陆续创作了30多篇描写家乡西玛兰风土人情的短篇小说,后来结集出版了《西玛兰短篇小说集》,该小说集连续再版达几十次之多,为延森赢得了世界声誉。

延森曾两度到美国旅行,并写出了小说《德拉夫人》(1904)和《车轮》(1905)。

两篇小说均本世纪初的美国《冰河》、《船》、《失去的天国》、《诺尼亚•葛斯特》、《奇姆利人远征》和《哥伦布》。

这六部长篇小说从远古冰河时代的北欧写到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具有史诗的宏大气垫和优美奇特的风格。

其他作品有小说《艾纳•耶尔克亚》(1931)和数量众多的散文及美学论文。

1944年,“由于他借着丰富有力的诗意想象,将胸襟广博的求知心和大胆的、清闲的创造性风格结合起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三、整体感知1.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简要概括故事内容。

七年级语文上册 3《安恩和奶牛》教学设计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3《安恩和奶牛》教学设计 苏教版

*安恩和奶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能初步体会小说情节设计的巧妙。

2 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初步了解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 揣摩作品主旨,感受文学魅力。

重点难点1 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厚情感及勤劳淳朴、善良慈爱的性格特点。

2 把握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描写。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以文学的四大样式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散文、诗歌。

今天一起学习一篇小说。

活动2【讲授】梳理情节,分析人物第一部分:咬文嚼字,走近安恩师:安恩和奶牛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牲口买卖市场上。

老师把长长的故事变形为了一首散文诗。

请一个同学来读读前面部分,帮助我们回顾情节。

瓦尔普峡集市一片喧嚣,/牲口交易场上熙来攘往。

/破旧的衣着散发着浓重的土味,/瘦骨嶙峋的老妇人悠闲地打着毛线,/剽悍粗野的嘈杂中,/她旁若无人,闲适安然。

//孤独的奶牛,静静依偎在老人身边,/一身浓密的毛发,/好似一幅美丽的锦缎,/它的高大结实啊,/吸引着过往目光的流连。

/问津者实在是不少啊,/就连屠夫也兴致盎然。

//淡淡的神情送走许多主顾,/再高的价格也是徒然,/坚定不移回绝的,/正是那高得吓人的大价钱……师:别人误以为安恩是来卖牛的,于是在安恩和买牛人的交锋中,我们的故事展开了。

现在,孩子们,我就是买牛人,请你赶快找出安恩是怎么回答那两个买牛人的询问的。

并且想想应该如何读?请你关注课文3-10段。

(学生很快找出并圈出了安恩的回答。

第一句为:它是不卖的。

第二句是:它不卖的!) (师不断模仿买牛人的语气语调和多个同学对话。

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句子的异同。

) 生:第一个句子后面是句号,第二个句子是感叹号。

语气不同。

(师转身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巨大的句号和一个巨大的感叹号。

)师:真好!咱们这节课啊,就来破解这个句号和感叹号之谜。

先说说,安恩的回答有哪些微妙的不同。

生:安恩回答第一个买牛人时很平静,回答第二个买牛人时很生气。

师:安恩仅仅是平静吗?我们要善于联系前后文,把一个句子放在具体语境中来判断。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安恩和奶牛3篇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安恩和奶牛3篇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安恩和奶牛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安恩和奶牛精选3篇(一)教案名称: 安恩和奶牛教学目标:1. 了解《安恩和奶牛》的故事情节和中心思想;2. 理解文章中的生词和词语,提高词汇积累能力;3. 学习了解奶牛的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4. 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培养孩子的友善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故事情节;2. 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1. 教材《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2. 教学PPT和教学图片;3. 学生作业本和笔;4. 具体奶牛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 (5分钟)1. 准备一张奶牛的图片,向学生展示,拓展学生的知识:大家是否见过奶牛?奶牛和人类是什么样的关系?2. 引导学生回忆《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故事《安恩和奶牛》。

步骤二:阅读理解 (15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安恩和奶牛》的故事,然后回答相关问题:a. 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什么?有哪些人物?b. 为什么奶牛跟随安恩走出了山洞?c. 安恩为什么决定自己养奶牛?d. 故事中传达了什么样的思想和价值观念?e. 你对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2. 让学生将答案讲解给同桌,并互相讨论,最后教师进行简要评价和讲解。

步骤三:词汇学习 (15分钟)1. 教师呈现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词义。

2. 学生自己造句,巩固词汇的用法和意义。

步骤四:拓展活动 (15分钟)1. 学生小组间合作,找寻关于奶牛的生活习性和保护奶牛的相关资料。

比如:奶牛的产奶量、饲养条件、奶牛的品种等等。

2. 学生展示资料,分享自己的发现和观点。

步骤五:总结与反思 (5分钟)1. 请学生回顾本课所学,总结故事的教育意义和学习收获。

2. 结合最后的提问,与学生进行小结和反思。

例如: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动物?如何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学习保护动物和环境;2. 前期可以观察奶牛的图片和短视频,进一步了解奶牛的生活和习性;3. 学生可以通过写作、绘画等方式表达对奶牛和动物的关心和爱护。

七年级语文上册安恩与奶牛教案2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安恩与奶牛教案2苏教版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安恩与奶牛》教案2 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明白得课文内容,培育学生分析、归纳、想像和联想的能力。

2.明白得安恩对奶牛特殊的情感及其生活态度。

3.走进主人公,感受文中人物踊跃健康的美好心灵。

二、教学重难点:明白得安恩对奶牛特殊的情感及其生活态度。

培育学生对待动物不能只看到它的物质性的一面,同时也应该看到它的精神性的一面。

第一教时三、教学进程:(一)导入:(二)预习情况反馈:1.字词。

2.归纳本文的故情形节。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本文依照情节的进展可分为两部份,请说说各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份:1 —2 描述集市上安恩老太太的外貌和她的奶牛。

第二部份:3 —19 集市上贩子、屠夫们对安恩产生误解,安恩说出了情形真相。

2.复述故事,体会构思巧妙。

以小组为单位,推选学生复述课文(四)合作探讨:分析人物形象以貌取人,初识安恩。

1.请大伙儿找出对安恩外貌集中的描述内容。

(文章第一段)2.读第一末节,讨论学习该节内容,从字里行间分析安恩是一个如何的老人。

(分组讨论,要求在书本上留下讨论分析的痕迹)3.师生交流,一起形成对安恩的初步熟悉。

(指导学生结合文字探讨对老人的熟悉)她身上穿着样式老掉牙的旧衣服,可是很干净;一条手染的蓝裙,还带着乡下染缸中的那股土味儿。

一块棕褐色的绒线方披肩交叉地盖在她那干瘦瘪的胸上。

她戴的那条头巾颜色褪得泛白,七皱八褶,仿佛是撂在抽屉里有了年头。

脚上的木屐连后跟都磨平了,皮面上却抹了油,擦得锃亮。

小说一开始就用了大量的篇幅描述老太婆安恩的衣饰,这些不厌其烦的描述除要表达安恩的节约、朴实,表现她的历经沧桑之外,从全文来看,仍是一处高妙的伏笔,安恩对自己衣饰的一丝不苟何尝不是一种严谨和富有爱心的表现,从她“干净”的“旧衣服”,“土味儿”的“蓝裙”,“棕褐色的绒线方披肩”,“颜色褪得泛白”的头巾“皮面上却抹了油,擦得锃亮”的木屐能够找到她关切奶牛的性格依据。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安恩和奶》教案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安恩和奶》教案 苏教版
2、安恩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动。
她把奶牛当做自己平等的同类、老 朋友、亲人一样理解、尊重,关怀奶牛的精神世界,这种与动物平等相处的情感令人感动。
六、作业
1、任选一段描写奶牛的句子分析,说说作者描写奶牛对塑造安恩形象起到什么作用?
2、写写你和动物相处的小故事,或就你阅读的人类与动物的故事写写读后感。
七、结语。
安恩告诉我们。对 他人的关心仅仅停留在物质上是不够的,心灵上的慰藉更为可贵贴心。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营造氛围。
出示学习目标、强调学习 的重、 难点。
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组织学生研读课文、探究问题,教师要及时的给予帮助、点拨。让学生真正地进入文本,读懂文本,融入文本。
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归纳总结,适时板书。
2、根据课文第1小节谈谈安恩给你的最初印 象 。
(示例:从“然而她却站在那里晒着太阳,打着她的毛袜。”这句神态动作描写可以知道她是 一个安静从容的人。)
四、走近安恩
1、自由阅读第3——19小节。
思考:(1)先后有几拨人要买奶牛?哪几拨?这几拨人的出场顺序能倒一倒吗?为什么?
明确:有四拨。分别是,锱铢必较的人——身穿血迹斑驳的罩衫的屠夫——死乞白赖的人——来过一次又出大价钱的 人。不能颠倒,这四拨人一拨比一拨难对付。是根据情节发展的深入而设定的顺序。
(2)通过安恩的回答(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等细节你对安恩又有了那些新的认识?
(示例1:从“老太婆安恩爱怜地瞅了瞅自己的奶牛,不屑地斜视了一下那根藤杖,然后转过脸去往远处张望,仿佛发现了什么使她感到兴趣的东西。”这句中动作细节可以看出安恩是个十分怜 爱奶牛的善良的人 。)
(示例2:四拨人都要买安恩的奶牛,都同样遭到安恩的拒绝,但拒绝的语言和语气是有区别的,对于屠夫她用了四个字,坚决予以拒绝:“它不卖的!”可以看出安恩对奶牛的感情很深厚,这是一种很令人感动的关怀。)

七年级语文上册 安恩与奶牛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安恩与奶牛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安恩与奶牛》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安恩的性格特点,理解课文主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培养学生的爱心。

(2)学习安恩的善良、坚韧和无私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安恩的性格特点,理解课文主题。

2. 教学难点:(1)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

(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简介本文作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做好记录。

(2)学生分享学习生字词的心得,教师点评并讲解。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安恩的性格特点,总结她的优点。

(2)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4. 细节描写:(1)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最能体现安恩性格的细节描写。

(2)分析这些细节描写如何表现安恩的性格特点。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培养学生的爱心。

(2)学习安恩的善良、坚韧和无私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安恩的小短文,可以从她的性格特点、与奶牛的关系等方面入手。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如何?2.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参与度如何?3. 学生对安恩性格特点的分析是否准确?4. 学生对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是否有所提高?5. 针对教学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恩和奶牛(第1课时)【学习目标】1.通读全文,能简要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2.初步了解安恩的性格特点。

【课前预习】1.走近作者。

约翰·尼斯延森,丹麦小说家、诗人。

1944年,“由于他借着丰富有力的诗意想象,将胸襟广博的求知心和大胆的、清闲的创作风格结合起来”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有《漫长的旅途》等。

2.了解小说的一般常识。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的情节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小说还有序幕和尾声。

小说必须具备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这三个要素。

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小说的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3.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撂.下( ) 锃.亮( ) 窘.迫( )嶙x ún ( )xi á 疵( ) 踌ch ú( )【活动方案】活动1:简要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注意交代清楚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自由朗读,尝试概括→小组讨论,推选一名同学将讨论结果写在小黑板上→出示小黑板,看看其他小组概括的文字与本组有没有不同之处。

如有,小组讨论后或自我完善,或讲述理由帮助别的小组修改)开端(老妇人安恩牵着一头奶牛到集市上去)——发展(因为这头奶牛实在太好,问津者不少,最后连屠夫也对它有兴趣,但是老妇人却拒不出售)——高潮(老妇人这才吐露真情:她不是来卖牛的,而是因为那头奶牛太孤独,她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让它跟同类相聚散心),这篇小说的高潮就是结局。

活动2: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从文中找出描写环境的语句,并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文中的环境描写的句子,独立思考,认真批注→小组交流,形成共识→各小组推荐一名学生汇报讨论结果)侧面烘托:反衬安恩的沉静和安详。

活动3:默读第1小节,结合具体内容,参照示例,谈谈安恩给你的最初印象。

(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安恩的句子→参考示例,独立批注→小组交流,尝试合作展示→全班交流)[示例:“然而她却站在那里晒着太阳,打着她的毛袜。

”这句中的动作描写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安静从容的人。

]外貌和神态描写,安恩是个不太富裕,但自尊、勤俭、有高尚趣味,沉静、安详的老太太。

板书:初识安恩:勤俭自尊沉静安详活动4:自由朗读第2小节,结合相关句子说说安恩的奶牛有什么特点。

你对安恩这个人物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奶牛的句子→独立思考,认真批注→小组交流,尝试展示→全班交流)是头年老、美丽,健壮结实、甘于奉献的好牛。

从“依偎”“蹭”还有它的漂亮可以看出安恩很爱牛,把牛照顾的很好,跟牛很亲近。

课堂随笔:四《安恩和奶牛》(第2课时)【学习目标】1.精读课文,进一步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厚情感及主人公淳朴、善良、慈爱的特点。

2.通过探讨,能理清小说巧妙的情节构思,说出其对于塑造人物表现中心的作用。

【活动方案】活动1:对前来买牛的几个人,安恩分别是怎样的态度?在课文中画出相应的语句,并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对安恩这个人物有哪些新的认识。

(跳读课文,在文中迅速找出相关内容→自主研读并批注→小组讨论明确→全班展示)对于文中写的几次买牛人,安恩分别是怎样的态度?最后为什么“似乎有些窘迫不安”?可以看出安恩是个怎样的人?她的态度是拒绝,从谦恭到不屑,到坚定的拒绝。

因为她知道自己给别人造成了误解,不知该如何解释不卖的原因。

可以看出安恩是个爱怜牛,同时也很善良,怕自己给别人造成误解。

活动2:结合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11—19小节。

(快速明确合作朗读的角色分配→各自准备→组内尝试有感情地合作诵读→全班展示)在安恩拒绝了众多的买主之后,终于有人对此寻根究底,不断追问。

最后一个买牛人所提的几个问题很耐人寻味。

请你揣摩一下其中的语气。

先是疑问,后是猜测,最后不满、愤怒,语气越来越强烈。

4、对最后一个买牛人所提的几个问题,安恩是怎样的反应,可看出安恩是个怎样的人?对于疑问,安恩只是一般的回答。

对于猜测,她感到歉意,想做些事情让对方消气。

对于不满,安恩感到愤怒和无助。

看出安恩是个善解人意的人。

活动3:合作探讨探究下列问题:(1)被质疑、责难的安恩为什么还坚持不卖奶牛呢?你对安恩又有怎样的认识呢?(2)这样的结尾你想到过吗?作者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独立思考→各抒己见,讨论交流→全班展示)安恩对奶牛,喜爱、尊重、怜惜、爱护,奶牛是她生活中的伙伴,她把奶牛当成和自己同类的生命看待。

尤其是三个“我们”。

故事结尾的出人意料。

设置悬念,引人思索,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活动4:小说最后安恩对自己不卖牛作出解释后,集市上的人有怎样的反应?请续写一个结尾。

(自由思考并草拟提纲→组内交流→全班展示)【反馈练习】1.选出加点字解释不全对的一项 ( ) A .锱铢必较....(形容很大方) 踌躇..(犹豫的样子) 蹭.(摩擦) B .瑕.疵(玉上的斑点) 腼腆..(形容很羞涩) 撂.下(搁下,丢开) C .翕动..(一张一合地动) 锃亮..(闪亮) 惶惑..(不安,迷惑) D .嘈杂..(声音杂乱扰人,喧闹) 粗粝..(粗糙) 瘦骨嶙峋..(形容人或动物消瘦)2.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表达作用。

(1)她站在那里,竖起耳朵凝神倾听....着杂货摊上飘过来的音乐声,也不时抬头看看....身边熙来攘往的人群和买卖交易的牲口。

(2)老太婆安恩爱怜地瞅了瞅......自己的奶牛,不屑地斜视.....了一下那根藤杖,然后转过身脸去往别处张望,仿佛发现了什么使她感兴趣的东西。

3.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说说它们对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这样,我们..就到这里来了。

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

既然已经弄成这样,我们..只好回去了。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①我和我的朋友是在阳台上认识的。

那天我在阳台上晒红枣,他来阳台上偷吃红枣,不幸被我撞见。

我当时一见到他,心里就直扑腾,生怕惊着了他,倒像是我在偷吃他的红枣一样。

就在他看到我便飞也似的逃窜时,我喜欢上了他。

②他是一只鸟儿。

长得尖嘴猴腮,还灰不溜秋,乍一看还真不像只好鸟。

从他那上蹿下跳的调皮劲儿上看,很像我那精力过盛的儿子。

所以我断定,这厮一定也是一小男生。

我每早拿出一点红枣摆上阳台。

他也守信用,每天厚着脸皮准点飞来。

吃饱喝足后,就坦然地飞走了。

我则躲在门后偷看,享受着我这人类爸爸的爱意。

③我儿子见到这鸟后,忙着下套子要逮,只是他手笨,没有得逞。

被我发现,当即收缴作案工具,并厉声斥责:“你怎么可以随意伤害一只可爱的小鸟呢?他是人类的朋友。

”“拉倒吧,老爸,你在我们家里,吃的鸡比谁少吗?”他回敬我一句。

④喂鸟是幸福的,喂那种食欲特好的鸟尤为幸福。

几天后,待鸟儿吃得心安理得了,躲在门后的人便想出来认个亲戚。

那天,见日头很好,估计他的心情也不坏。

我把头从门后慢慢探出,献上早已准备好的笑容,希望他能像喜欢红枣一样喜欢这张脸。

然而他不友好,在他看我的眼神中,充满着警惕和敌意。

我怀疑他读不懂我们人类的笑容,这是令人沮丧的。

可笑的是,在他高度戒备地注视着我的当口,还不忘以极快的速度朝枣儿猛叼上一口,然后马上又恢复严肃的盯人状。

我觉得他在耍小聪明,为了不影响他进餐,我只好重新退回门后。

⑤一天周末,我见以往总是孤孤单单的他,身后还跟着一只大胖鸟,以为是他的胖太太。

我急忙跑到门后窥探他们。

这胖鸟给我的印象极好,叫声柔和,仪态端庄,吃相也颇有教养,在我们人类圈中,这叫淑女形象吧。

然而据我在门缝反复观察,这胖鸟不是小家伙的太太,因为他们之间从来不黏黏糊糊,也不见眉来眼去,只是同来同吃,连同回都不常见。

胖鸟每次吃完后,总要衔上一枚红枣带走——可能是一只母亲鸟吧,且家庭负担不少,带她来的是儿子。

这母子俩很少对话,不愿沟通,就像我家那母子俩一样。

⑥什么事情都有个结束。

我与鸟儿缘尽的时候,是我出差两天回来后。

阳台上红枣已尽,鸟儿不见踪影。

我急忙很张扬地摆上红枣。

古人植芭蕉以邀雨,今我摆红枣以邀鸟。

鸟儿鸟..儿何不归?可惜一切都晚了。

他们走得干干净净。

估计在以后的岁月里,是不会再想我一下了。

⑦鸟儿子走了,还有我儿子,他是没办法把我甩掉的。

那日,见我在阳台上想鸟,儿子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说:“算了老爸,别跟破产似的,不来就不来了,还省点枣呢。

”他是好心,以为舍不得红枣就可以宽我的心,其实,他哪里知道,我真正舍不得的是,我们蜗居在城市的人那少得可怜的温情。

只不过鸟儿和我儿子他们从来都不稀罕这些罢了。

4.“我”和“我儿子”对待“鸟儿”有哪些不同?5.第④段中“然后马上又恢复严肃的盯人状”,鸟儿“严肃的盯人状”是怎样一种眼神呢?(用原文语句回答)6.第⑥段中的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7.第⑥段中加点的词语“一下”用得好,好在哪里?8.“我”在文中向人们发出怎样的呼唤?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