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合”与“分”-精选资料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调的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即要求理论必须以实践为基础,而实践又是理论的检验标准和发展源泉。
这一观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强调理论和实践的密切联系,主张知识要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实践的结果又可以反过来丰富和完善理论。
正是基于这一共通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在当今时代的中国融合发展,必将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基础。
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理念相一致。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人的认识都不能超出自己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而社会历史条件的本质特点就表现为社会的生产和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所强调的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首先强调的是“知”,即指通过对事物的认知和了解来指导行为。
而这种“知”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就是所谓的“知而行之”,即只有通过实践来得到验证的知识才是正确和有效的。
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的理论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在认识论上是高度契合的。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虽然是不同文化传统的产物,但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种异曲同工之妙不仅表现在认识论、价值观念、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上,更重要的是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上。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都是面向现实、面向未来的理论,它们都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们必将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和借鉴这两者之间的共通点,不断开展探讨和研究,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浅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性要素分析
浅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性要素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产物,而马克思主义则是近代工业文明的结晶,二者是不同性质的文化,要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必须实现二者的融合,必须努力寻找二者的融合性要素,主要从世界观、方法论、社会理想、社会结构模式等方面来分析二者的融合。
把握好二者的融合性要素,对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之时起就已存在。
长期以来,大家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提法各存己意。
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产物,属于东方文化,而马克思主义则是近代工业文明的结晶,是西方文化,二者是不同性质的文化,代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
因此,二者是不能结合在一起的。
但这种观点只看到了二者的区别,并没有看到二者之间的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是一种古老文化,但它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和时代性,而马克思主义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吸收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全世界人类智慧的结晶,必然也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所以,二者之间有相通之处。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它们相互对话、相互碰撞、相互冲突、相互融合的过程,为了使它们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我们必须努力把握好二者的融合性要素。
一、世界观——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传统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相似性朴素唯物主义又称“素朴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初形态,它把世界的本原归根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试图从中找到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
中国古代的先民们早就对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奥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
如老子的“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荀子的“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天行无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王充的“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等等,这些观点都把世界本原归于某种具体的物质,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此种物质生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够更好地指导人们学习和社会进步。
况且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实践当中都得到了检验,因而它是作为一种先进的思想意识形态而存在的。
由于社会环境和生产形式在不断变更,长久以来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不同时期有着各种各样的理解。
具体到其传入我国的情况来看,不论是在中国早期、国内革命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特征,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这是由于一种意识形态要想较好地融入一个国家和社会当中就需要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和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本国社会的发展。
因而在本文当中我便会对相关问题进行具体的说明。
标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文化千百年来马克思主义被许多国家和学者所传颂和发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演进当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都需要不断地丰富和做出新的解释。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一概念来看,其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完善的过程,在这个逐渐“中国化”的过程当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需要与中国的国情、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进行结合与贯通,同时还需要不断发展以形成能够较好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种重要思想。
这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融入中国过程当中需要发展和结合的内容,同时也是充分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较好机会。
况且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来看,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和相关性,因而两者进行有效结合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因而在本文当中我便会对相关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仅希望能够起到一些借鉴的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是在长期社会发展过程当中不断重新解释和丰富的过程。
这个发展过程存在一定的时间性和变化性。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进入中国的发展情况来看,在最初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处于动荡和不稳定的状态当中,马克思主义在俄国所取得的胜利吸引了中国有识之士的注意力,他们将这种思想引入到了中国社会。
厚德载物人人干人道德观同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相结合的文章
厚德载物人人干人道德观同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相结合的文章
厚德载物是传统的中国哲学思想,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则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类解放。
将这两种思想相结合,可以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与社会的发展目标相统一。
在这样的视角下,可以探讨个体如何通过道德修养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个体的厚德修养包括实践中的诚信、责任感和公平正义意识等品质。
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行为,个体能够影响和改变周围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公正。
在社会层面,可以讨论如何建立一个符合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社会制度,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包括构建公正的分配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和尊严,以及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或问题,来分析如何在个体与社会之间实现厚德载物的理念。
同时也可以探讨厚德载物与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辩证关系,如何在现实条件下实现个体与社会的统一。
需要强调的是,这只是一个提供思路的示例,并不涉及具体的政治敏感话题。
具体如何发展这篇文章,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的知识背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融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融合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场思想解放的浪潮,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融合,并阐述其对现代中国社会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强调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阶级斗争的存在以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为唯物论和辩证法,它们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价值观存在差异,但也有相通之处。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历史经验,诸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等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平衡、仁爱、孝道等价值观,在家庭、社会以及国家层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矛盾,它们可以通过相互借鉴、吸收和融合,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和价值观念。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1.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社会中的具体体现,它包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平正义、个人价值实现等要素。
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和谐”等价值观相联系,可以形成合理的融合,提升社会道德风尚。
2. 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等观念与此相契合,我们可以借鉴传统文化的这些观念,推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 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文化拥有丰富的精神家园,包括文化经典、诗词歌赋等。
可以将这些传统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丰富人民精神生活。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融合,对现代中国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1. 弘扬中华文化精神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可以让中国人更加了解和认同自身的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进而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精神。
马克思基本原理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结合
马克思基本原理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结合马克思基本原理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之间的碰撞与对话。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两者在某些方面有着一定的共性,并且相互借鉴,互相吸收,产生了新的思想和理论。
一、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利益和幸福,认为这是实现自由和平等的前提条件。
而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本质价值。
两者都主张关注人的利益和幸福,强调人的自由、平等和尊严,这是两种思想体系基本价值观的共同点。
二、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和历史上的变革,认为历史是由强者和弱者的斗争推动的。
而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强调天命、命运和德行。
两者在历史观上存在差异,但都关注社会、民族的发展,重视人类命运的扮演者和时间的推进。
三、社会观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认为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存在矛盾。
而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稳定和谐的社
会秩序。
两者在社会观上的关注点不同,但都致力于建设更加繁荣、稳定、和谐的社会。
四、人性观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认为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
而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社会责任与道德标准。
两者对于人的本性有不同理解,但都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的历史创造性和道德义务。
总之,马克思基本原理和中华传统文化虽然来自不同文化体系和不同的历史背景,但在某些方面又有着相似或相通的思想。
两种思想体系之间也可以进行有益的对话和交流,发掘出更加符合人类需求和发展的思想和理论。
[人性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分析中国传统人性论与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融合
分析中国传统人性论与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融合成圣成贤是中国古代哲人一生的理想人格榜样。
中国传统人性论对人、人性的研究是沿着善恶解析的基点步步收摄。
而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则以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主旨,从人的劳动处切入,把人的本质归结到社会属性中。
两者虽一内敛一外涉,但仍有着融合之处,彰显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天然共通性。
一、性善之还原中国传统人性论中性善论代表人物孟子认为性善从天性来,《孟子公孙丑上》中讲: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善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认为,人有着天性的善,且此善乃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也正是这一善的指引,后天理想人格的培养过程均是从先天的善端出发又返归本善之性的过程,即发展到宋明理学时的复性说。
尽管这一人格培养过程的复性说,在现在看来有着各种缺陷,如思维封闭、固化,理想和形式单一、趋同等,但追求真善美,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源泉和不竭动力。
马克思也一直在追逐着,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其实他并不反对人的本性向善,相反他认为,人的意愿还是充满善良的,如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人对劳动是热爱的,人性中的恶是由于后天环境影响带来的,人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条件下对全面发展的追求和向往。
这都说明马克思的向往和所做的努力一直都是人性的还原,而这种向往,与中国先哲们对圣贤、道德理想人格的追求,对社会和谐的渴望,对人皆可以修身为尧舜的企盼,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这就是人类共同的品格呈现、人性表达。
二、本性之劳动中国传统人性论中看到了人的劳动的重要性,如墨子思维独到、慧眼独具,看到人类劳动能够对物我进行本质区分,认为人的本质是能劳动。
《墨子非乐》中提出:今人固与禽兽麋鹿蜚鸟贞虫异者也。
今之禽兽麋鹿蜚鸟贞虫,因其羽毛,以为衣裘,因其蹄蚤(爪),以为绔屦,因其水草,以为饮食。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伦理契合性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伦理契合性作者:徐瑾万宇君来源:《决策与信息》2021年第12期[摘要] 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華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伦理道德资源,与马克思主义在四个方面具有契合之处。
从道德本质上看,马克思主义强调经济决定道德与传统文化“仓廪实而知礼节”有相通之处;从道德基础上看,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与传统民本思想有相通之处;从道德原则上看,马克思主义主张的集体主义原则与传统文化的整体主义取向有相通之处;从道德理想上看,共产主义理想与传统文化“大同社会”理想有相通之处。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伦理契合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图分类号] G122;D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1)12-0012-06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伦理本位社会,正如蔡元培所说,“我国伦理学之范围,其广如此,则伦理学宜若为我国惟一发达之学矣”[1],因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非常丰富的伦理资源。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伦理领域的结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四个方面的伦理契合点,这些相似相通之处能够成为两者结合的重要抓手。
一、道德本质:经济决定道德与“仓廪实而知礼节”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本质的认识具有科学的批判意蕴。
在批判了资本家鼓吹的凌驾于社会历史发展之上的所谓永恒道德观的基础上,马克思认为,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道德归根结底是被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当然,道德对经济基础的反映并非被动消极,而是具有能动的积极意义。
马克思这样说:“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
论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华传统美德相结合
论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华传统美德相结合【摘要】本文探讨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华传统美德相结合的主题。
在背景介绍部分,介绍了这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以及相关文献综述。
在概述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和中华传统美德,讨论了二者的异同,并分析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在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华传统美德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结论部分探讨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华传统美德的结合对中国的意义,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做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和中华传统美德,促进中国社会的道德建设和文化传承。
【关键词】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华传统美德、结合、异同、影响、当代社会、意义、研究方向、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开放,传统价值观和现代道德观念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
如何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现代文明的精华,实现对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是当前中国道德建设的重要议题之一。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和中华传统美德的结合,不仅可以为中国的道德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也能够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实现个体与社会、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和谐共生。
中的这一讨论,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华传统美德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1.2 研究意义研究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华传统美德相结合的意义在于深化对道德观念的理解和探讨,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中寻找共通之处,探索中国传统美德与马克思主义道德理念的融合可能性。
这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更能够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使之更贴合中国国情和社会现实。
结合研究的成果,可以为当代社会提供更加深刻、综合和包容性的道德观念和指导原则,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研究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华传统美德的结合,还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理论和实践,对于推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伦理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通过探讨这一重要课题,可以推动中华传统美德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相互借鉴、交流,促进文化共融和道德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繁荣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传统道德思想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传统道德思想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调社会的阶级斗争和历史发展,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社会规范,反映了阶级利益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传统道德思想则强调人们应该尊重道德准则、遵守道德法则,以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良知。
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传统道德思想融合,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
1. 对传统道德观的肯定与扩展:传统道德思想中包含了丰富的伦理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将其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相结合,可以在坚持传统道德准则的同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2. 重视社会公平与正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调社会的阶级斗争和社会发展,与传统道德观的公平正义观念相结合,可以更加关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问题,推动社会公平和谐发展。
3. 重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注重个人的社会作用和社会价值,在传统道德思想中,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是相互联系的,通过融合可以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鼓励个人为社会作出贡献。
4. 强调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与传统道德思想相结合,可以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创造更加有利于人的发展的条件。
总之,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传统道德思想的融合,可以将二者的优点结合起来,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动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好的贡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共通之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共通之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基础,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理论成果。
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其形成于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凝聚了中华民族智慧和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社会主义”和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均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仁爱”、“忠诚”、“天人合一”等理念,表达了对个体为整个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贡献的要求。
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同强调了个体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道德观念都重视公正与平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正”、“平等”等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强调社会公平和正义,鼓励人们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他人。
这与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的“仁义”、“礼让”等关注社会公正、追求平等的理念相呼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与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的“诚信敬业”、“诚实守信”相呼应。
诚信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基石,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信用理念。
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的“诚实正直”、“守信敬业”等也对个体的行为提出了规范和要求。
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法治观念、法制意识的建立,这与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的“忠诚守法”、“廉洁奉公”一脉相承。
法治是社会稳定和公正的基石,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保障。
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追求“仁政”、“文治”同样提倡对法律的尊重与遵守。
此外,在个体行为规范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具有相似之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友善”、“和谐”等价值观念,体现了对他人关心、照顾、尊重的要求。
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的“和谐相处”、崇尚的“和为贵”等理念也强调了个体之间互动的和谐与友善。
总体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之间存在着诸多共通之处。
这些共通之处体现了对个体与集体关系、公正平等、诚信守信、法治观念以及个体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共同理解和要求。
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较与交融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在我国的影响力逐渐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备受重视。
然而,这两者看似相互对立,实则可以在某些方面相互补充、交融。
本文将会从多个角度探讨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异同点,并尝试从个人的角度共享对于这个主题的理解和观点。
1. 社会观念强调阶级斗争和社会进步的过程,注重从阶级观念和阶级斗争中解放。
然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则更注重和谐、忠孝、仁爱等价值观。
这两种观念在表面上看似有所冲突,但实际上,中对于社会进步的追求和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于和谐共处的追求可以相互补充,互相促进。
2. 理想社会倡导和实现阶级斗争的共产主义社会,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则强调仁义道德、天人合一。
尽管两者在理想社会的构想上有所不同,但可以通过深入思考和探讨,发现它们在一些理念上是可以互相取长补短的。
3.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有可能相互融合的。
我们可以从马克思基本原理中借鉴关于社会进步和阶级斗争的观念,同时也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人伦道德和和谐共处的智慧。
通过对两者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总结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相互融合的,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深入思考和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多元化的观点和方法,更好地应对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通过以上探讨,希望对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对这个主题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够引发更多人的讨论和思考。
愿我们在不断探索中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以上就是我为您撰写的关于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希望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如有需要进一步修改或补充内容,请随时告诉我。
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较与交融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主题。
最新-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传统道德思想的融合 精品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传统道德思想的融合摘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唯物主义观点,其核心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的传统道德观是能够融合在一起的。
中国的传统道德强调的是坚持人道主义,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能够实现人的主观能动性,从更加理性的角度去分析道德,去规范人们的道德品质。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的融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的发展,摆脱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国传统道德;融合;理论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融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具有内在的契合与相通性。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的传统道德也有近几千年的历史,二者在人道主义、公平正义方面具有相同的观点,二者融合能够很好地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
在人道主义方面,马克思主义强调人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强调人的价值,强调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强调仁爱,从而突出人道主义。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其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者又是可以融合的。
在集体主义原则上,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调的是坚持以公有制为基础,消除私有制,实现人类的解放,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在我国传统道德观中,强调的是天下为公,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
在公平正义方面,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调公平的重要性,坚持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我国传统道德观中,孔子强调重义轻利,二者又实现了融合。
马克思主义坚持人道主义和集体主义原则,能够站在人的逻辑上思考问题,对人进行人文关怀,尊重人的价值,使人能够得到全面发展,能够在社会中做出更多的贡献,这些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是一致的。
在孔子的学说中,主要强调的是人性,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用仁来统筹,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达到和谐共生,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能够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社会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传统道德思想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传统道德思想的融合摘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唯物主义观点,其核心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的传统道德观是能够融合在一起的。
中国的传统道德强调的是坚持人道主义,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能够实现人的主观能动性,从更加理性的角度去分析道德,去规范人们的道德品质。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的融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的发展,摆脱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国传统道德;融合;理论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融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具有内在的契合与相通性。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的传统道德也有近几千年的历史,二者在人道主义、公平正义方面具有相同的观点,二者融合能够很好地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
在人道主义方面,马克思主义强调人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强调人的价值,强调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强调仁爱,从而突出人道主义。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其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者又是可以融合的。
在集体主义原则上,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调的是坚持以公有制为基础,消除私有制,实现人类的解放,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在我国传统道德观中,强调的是“天下为公”,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
在公平正义方面,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调公平的重要性,坚持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我国传统道德观中,孔子强调重义轻利,二者又实现了融合。
马克思主义坚持人道主义和集体主义原则,能够站在人的逻辑上思考问题,对人进行人文关怀,尊重人的价值,使人能够得到全面发展,能够在社会中做出更多的贡献,这些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是一致的。
在孔子的学说中,主要强调的是人性,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用“仁”来统筹,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达到和谐共生,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能够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社会的全面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契合
清代
王夫之认为封建制改为郡县制是合乎 历史规律的,“郡县之制垂两千年而弗 能改”,这是“势之所趋”、“理而能 然”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在生产 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之间的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其中,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 量。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所以,人 类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唯物史观 是一种科学的进化史观。
北宋
王安石针对司马光的“祖宗之法不可 变”的观点提出祖宗之法“未必尽善”、 “祖宗不足法”的观点,认为“三十年 为一世……世必有革,革不必世也 ——充分体现了历史进化主张
明朝
王廷相认为历史是逐步进化的过程, “天下有不可返之势”,欲恢复封建、 井田,“势终不能,徒生扰攘尔”
面对明朝面临的时弊主张实行渐进的改 革,“法久必弊,弊必变,变所以救弊 也”,“变有要乎?曰:渐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与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契合
——历史观和唯物史观
契合点
一、中国传统哲学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 契合 二、传统均平思想与共产主义社会构想契合 三、中国传统人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 论契合 四、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 践关系的观点契合
五、传统文化历史观和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 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契合
历史观和唯物史观一中国传统哲学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契合二传统均平思想与共产主义社会构想契合三中国传统人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契合四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关系的观点契合五传统文化历史观和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契合六经世致用敢于斗争的传统与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特点和阶级斗争思想契合历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契合历史的发展是进化还是退化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动因道德与经济的关系如何退化史观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礼记中庸百世可知也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是近代以来中国思想的一种新变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源头和动力,中国传统文化则强调“知行合一”即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既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又有着强大的现实意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中国人民的幸福福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思想指导。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来源于儒家思想。
在儒家经典《大学》中就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即是指要用知识修养德行,“亲民”是指要与人民相亲相亲,对人民负责,“止于至善”则是指行动要追求最高的善良的目标。
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构成了儒家思想中的“知行合一”的理念。
儒家学说一直重视知行合一,不仅要求人们有知识和学问,还要求人们能够将所学之知转化为实际行动,贯彻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并且要将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反馈到知识和学问之中,形成良性循环。
如《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说明了在儒家思想中,“知”和“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同时“知”和“行”又要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认识论、人的本质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思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坚实基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源头和动力,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真正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实践既是认识的起点,又是认识的终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既然人的活动是社会的活动,而人的活动是个人的活动,那么这样看,就清楚地证明实践是个人的认识的唯一的标准。
”这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实践的重视和认识的来源。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融合的历史分析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融合的历史分析
刘佳宁
【期刊名称】《改革与开放》
【年(卷),期】2015(000)022
【摘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唯物主义观点,其核心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的传统道德观是能够融合在一起的.中国的传统道德强调的是坚持人道主义,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且,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能够弥补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不足,其能够实现人的主观能动性,从更加理性的角度去分析道德,去规范人们的道德品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的融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的发展,摆脱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总页数】2页(P46-47)
【作者】刘佳宁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合”与“分” [J], 周辉
2.关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合"与"分" [J], 杜慧
3.论马克思道德观的存在及其特性r——针对分析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辩析 [J], 郭展义
4.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融合的理论分析 [J], 刘佳宁;朱方长
5.历史唯物主义何以能兼容道德——从凯·尼尔森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谈起 [J], 符海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一致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一致性一、杨淑琴《大同世界与共产主义理想——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 年7 月对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契合点和学理的一致性,中国文化中有唯物论、无神论、辩证法以及人本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传统,有许多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有大同的社会理想等等。
而二者根本的契合点在于共产主义和大同世界的共同人类社会的理想目标与追求。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最理想的社会,是中国人民梦想中的大同世界。
共产主义指明了中国人传统理想社会现实的可能性和实现途径。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共产主义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有道文化,能促使生命的觉醒和人性的解放,是对“历史之谜”的真正解答。
相同点:第一,共产主义社会最终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促使人类解放和人性的觉醒,是最符合人性的美好社会。
只有在共产主义这一社会形态中,人性才能彻底得到解放和舒展,人才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人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第二,《礼记·礼运》所描述的大同社会模式是儒家理想社会的经典表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有,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接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对大同社会的描述有两点特别值得重视:一是,大同社会是大道社会。
二是,大同的精神境界。
不同点:孔子和马克思都指出了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前景。
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下,他们的角度、方法乃至科学性上又有质的差别。
大同理想具有空想性,停留在精神层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仅能唤起文人的无限遐想、慰藉劳苦者的心灵而已。
但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以及大同思想的精神境界能帮助我们完善对共产主义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合”与“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中共十八大报告对道德浓墨重彩的强调,为我们全力传递社会正能量、实现“中国梦”指明了方向。
映射出党和人民“崇德向善”的美好道德愿景。
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今天,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不仅要吃透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本质。
夯实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统领地位,也要理性审视中国传统道德智慧,明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智慧的“合”与“分”,厘清道德理论的学术混沌,为公民道德实践提供扎实的学理支撑。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道德观作为这一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是被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对西方传统“道德本体论”与“道德工具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在理性审视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西方传统道德基础上,最终选择并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其道德观的理论原点,突出人的需要,承认道德的物质制约性、阶级性、历史性,凸显利益是道德发展的力量之源,崇尚自由和公平正义,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道德追求的“此岸世界”,实现了西方传统道德工具论和本体论的统一,最终促成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质的飞跃。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以历史唯物主义为起点。
拒斥“永恒道德论”。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最终决定于经济关系的社会存在,人们自觉地或是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
在生产和交换的过程中,道德作为应然性的要求,保障个人与群体生产生活需要的满足,从而促使人类道德观的萌芽。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向我们昭示了道德不是完全独立的实体。
它的发生与发展依赖于社会生产方式,具有很强的物质制约性,这突破了西方传统道德形而上唯心主义道德观的桎梏。
同时,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无产阶级的道德观,是在与资本主义旧道德的斗争中形成、发展起来的,经典马克思主义者肯定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观对推翻教会和封建专制统治所起的积极作用,更深刻揭露了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和利益道德,而所谓的“自由、平等、博爱”只不过是资产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幌子,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则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
而无产阶级是在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中成长起来的劳动阶级。
秉承集体主义的道德观,这种道德观充分继承了劳动人民和革命阶级为大多数人利益而奋斗的优良品质,保障广大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所以。
不同的生产方式会催生不同的道德观,不存在杜林所谓的超阶级、超历史、超民族的“永恒道德”。
(二)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崇尚公平正义。
强调自由与平等、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马克思认为公正是一个历史范畴,公正与非公正是历史发展过程的反映,并伴随历史的变更而变化。
在封建社会里,资产阶级坚持公正旨在推翻封建特权,实现资产阶级利益,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推崇的公正则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本阶级的统治地位。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到资产阶级所宣扬的公正的虚伪性,把消灭阶级、消灭私有制作为无产阶级实现真正公正的本质内容,但承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共产主义社会公正的差别。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能做到真正的公正。
正如列宁所说:“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还不能做到公平和平等,因为富裕的程度还会不同,而不同就是不公平。
但是人剥削人已经不可能了……却不能立即消灭另一不公平现象:‘按劳动’(而不是按需要)分配消费品。
”,公正是受一定历史条件限制的。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各领域的完善,人类的历史将逐步趋近于共产主义社会,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道德的应然性。
人类从道德自发过渡到道德自觉和道德自由,社会的公正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同时,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所渗透的公正原则主张“自由与平等、权利与义务”范畴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把平等看作是人类的基本权利,而实现真正的平等就必须要超越资本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社会平等才是真实的。
人们才可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社会,人民享受权利、履行义务是统一的。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与义务的不等就是不公平、非正义。
(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倡导人道主义。
旨在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
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精神把“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作为核心理念,它昭示着人的权利、尊严、人格和自由的觉醒。
在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思想在反对封建特权方面具有进步性。
但确立了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后,资本主义社会始终无法摆脱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金钱与利益交换在资产阶级内部盛行,人道主义成为资产阶级抽象的说教。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批判资产阶级抽象的人道主义说教,主张将无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同反对剥削和压迫联系起来,把争取个人的自由、权利同争取全人类的解放联系起来,在继承无产阶级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基础上,对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加以扬弃。
从而将人道主义推向更高的道德境界。
此外,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突出“现实的人”的道德主体性,“人的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产生”是道德观发生的历史前提之一。
马克思认为,人的道德意识并非单纯地服从社会物质生活实践,而是能够积极能动地认识、改造社会存在,说明道德具有相对的独立实体性。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在人的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发展中实现了人的主体价值与道德本身独立实体性的和谐统一。
最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作为追求的目标,旨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而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以各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人只有在这样的联合体中,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中国传统道德观的主要思想中国传统道德观在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洗礼后,积淀了厚重的道德底蕴。
虽然不乏一些封建糟粕,但更多地是传承人本、和谐、整体与正义思想的道德精华。
在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今天,依然是提高我国公民道德素质、实现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历史文化瑰宝。
(一)“人道仁爱”的人本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本思想孕育于西周初年的‘敬德保民’观念,萌芽于春秋时期的‘民为神主’观念,形成于春秋末至战国时期的‘人最为贵’观念。
”这种人本思想以人为根本,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价值的实现。
我国传统道德观中,占据正统地位的儒家思想以“仁爱”为主线,“仁”既强调人的内在修养的养成,又重视人际关系的协调,核心是爱人,这正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
“仁者人也”、“仁者爱人”说明“仁”是“人”所必须,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爱护、相互体恤,才是具有人之人性,成为真正的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正体现了孔子的“忠恕”思想,做到推己及人。
孟子的“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则把孔子的“仁爱”思想扩展至社会领域,提倡克己复礼、厚德载物的道德观。
墨子则把“仁爱”理解为“兼爱”,“兼相爱、交相利”,提倡爱人,视人若己,达到自爱和爱人的统一。
同时,儒家的人本思想还体现在治国安邦上,《老子》中记载“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把“民”(即人)看作是治国的决定性因素,突出“爱民、利民、达民”的民本思想。
(二)“和为达道”的和谐思想。
《中庸》记载“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和为达道”、“和为贵”是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中遵循的重要道德原则。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居于重要地位。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谐思想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孔子的中庸思想是“和”文化的集中体现,有“和谐、协调”之义,倡导“和而不同”、“取和去同”的处事之道,而“和”非“同”,“和”强调在多样性、多元化前提下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
中国传统道德的“和谐”蕴涵着“和谐宇宙观、和谐天人观、和谐人际观、和谐社会观”等丰富的思想内涵,表达了人们对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社会的美好追求,儒家主张“和为达道”的和谐思想强调万物之间以及万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和谐,以“和”作为根本原则,在道德实践中坚持中庸之道,才能保证育养万物、天人和谐,正所谓“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乐论》)。
(三)“天下为公”的整体思想。
中国传统道德最初是在以宗族和地缘为本位的社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受生产方式的制约,公共领域和人的活动范围相对狭小,“血亲情理”占据突出地位,“仁爱”的范围由“亲亲”推至“国家”,“家”即是“国”、“国”也是“家”,这种“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度为人们形成“天下为公”的整体思想提供了有利的历史条件,成为历代统治者和思想家推崇的价值理念。
中国传统道德观“天下为公”的整体思想还体现在重视群体利益上,《尚书·周官》记载:“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以天下、国家利益为重就是“公”,用公心消灭私心,民众才会归顺。
“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
平得于公”(《吕氏春秋,贵公》)、“出死无私,致忠而公。
”(《荀子·臣道》)正是反映了儒家“公忠”政治道德理念。
此外,墨家的“举公义,辟私怨”(《墨子·尚贤》)、法家的“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
法令行而私道废矣”(《韩非子·诡使》)以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道德观重整体、倡公忠的整体思想。
(四)“以义统利”的正义思想。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义利之辨”长期存在,“义”与“利”的道德评价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形成了“以义统利”、“义即利”、“重利轻义”三大派别,其中最具深远影响的是儒家的“以义统利”、“义以为上”的义利观。
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主张以“义”作为君子道德评价的标准。
但孔子并不反对“利”,主张“见利思义”(《论语·述而》),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孟子则更加推崇“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将“义”看得比生命更重要。
而荀子所谓“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大学》),强调国家应把“义”当作利。
可见,儒家思想的“义”是“公正、适宜”之义,“以义制利”就是以公正适宜的道理来制约“利”,从而达到义利的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契合与超越道德观的发展最终是由生产力决定,而继承和发展作为道德观的存在方式,必须结合时代主题进行批判地扬弃。
现代视域下,研究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合”(契合)与“分”(超越),就是在坚定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合理地继承中国传统道德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