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霉素 评价标准

万古霉素 评价标准
万古霉素 评价标准

万古霉素评价标准

一、万古霉素注射液抗菌谱:对葡萄球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菌株)、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肠球菌具有抗菌作用;艰难梭状芽胞杆菌和其他梭状芽胞杆菌通常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芽孢杆菌、单核细胞李斯特菌、乳杆菌、厌氧球菌和部分放线菌、棒状杆菌、乳酸杆菌和李斯特菌常对万古霉素敏感;所有革兰阴性菌、明串珠菌、分支杆菌对万古霉素天然耐药。

二、万古霉素注射液适应症:本品适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细菌所致的感染: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炎、关节炎、灼伤、手术创伤等浅表继发感染、肺炎、肺脓肿、脓胸、腹膜炎、脑膜炎。

三、给药时机:在第一次给予抗菌药治疗前留取标本送培养者为时机正确,反之错误。卫办医政发〔2012〕32号规定: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用药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

四、万古霉素注射液用法用量:成人:2g/天,500mg q6h 或1g q12h;儿童:40mg/kg/天,分2-4次静滴;新生儿:10-15mg/kg,出生1周内,q12h,出生1周到1月,q8h;老年患者剂量减半使用:500 mg q12h 或1g qd 。

肾功能损害患者:每天剂量应适当减少

溶媒:在本品0.5g加入10mL注射用水溶解,在以至少100 mL的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五、万古霉素注射液疗程

普通患者:小于2周,预防性使用仅限2次

MRSA非复杂性血流感染:成年患者应给与至少2周

复杂性血流感染患者(细菌血培养阳性,不符合非复杂性血流感染的标准),依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建议疗程4-6周 感染性心内膜炎:成年患者推荐6周万古霉素静注治疗

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至少6周

六、万古霉素注射液配伍禁忌

目前己明确本品与氨茶碱,5-氟尿嘧啶混合后可引起外观改变,时间延长药物效价可显著降低。

七、万古霉素注射液血药浓度监测:依据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在首次检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时,宜同时进行血药峰、谷浓度监测,之后如需连续监测,可仅测谷浓度。监测时机为给药后3-4个维持剂量时监测血药浓度。其中万古霉素峰浓度参考范围25-40ug/ml,谷浓度参考范围15-20 ug/ml。

八、万古霉素注射液注意事项:

1、快速推注或短时内静滴本药可使组胺释放出现红人综合征. 低血压等副作用,所以每次静滴应在60分钟以上。

2、给药途径:肌肉内注射可伴有疼痛,所以不能肌注。

赤霉素在葡萄上应该怎么用用法汇总

赤霉素在葡萄上应该怎么用用法汇总 赤霉素(GA)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以低浓度在花前花后各处理1次可诱导形成无核果粒,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提早成熟。 葡萄花前适当的时期以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液处理花穗,可以形成无核果粒。 葡萄开花后果粒细胞迅速分裂增殖,细胞数量增加,但在极短时间内就结束,果粒的增大是细胞的拉长、膨大及内含物的增多。 用赤霉素在花后处理果粒细胞中生长激素增加,促使细胞拉长、膨大。同时调动有机养分向果粒运输与积累,迅速增加果肉细胞的内含物,从而使果粒增大1~2倍,明显的提高商品价值。 用低浓度赤霉素液浸渍,可使葡萄浆果成熟期大幅度的提前,经赤霉素处理果穗可以提前近1个月上市,其经济效益必然大大提高。 用赤霉素处理后果粒中激素含量增加,引导植株的有机养分迅速向果粒运转,促使果肉细胞内含物快速的增长,表现在糖度提高,酸度减少。 赤霉素处理花穗常用塑料大杯逐个浸渍的方法。这样用药量少,效果最好。 浸渍法处理夏黑的浓度花前为100毫克/升,每穗用药量约0.5毫升,每亩大约需5~6升。花后处理果穗膨大用药增多每穗约1.5毫升,每亩用药14~15升,实际操作由于操作不熟练、滴洒等原因,需增多一些。 赤霉素液装在大塑料杯中,一穗穗浸渍花穗,需要较多的劳动时间。若每亩处理需18~21小时,花后处理需20~24小时。如果每天6小时工作,花前需3~4天,花后需4~5天。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天气、树势、花期不一致,往往需2~3次才能处理完毕,其用工量超出这个标准量。保证无核果率达到商品化要求,花前处理用人工花穗浸渍法,花后用手动喷雾器对准花穗进行淋浴喷雾,用药量超过浸渍法2~3倍,却能节省劳力。

矮壮素的使用方法

矮壮素(CCC)的使用方法 水稻:种子“吃热”伤害的解除,稻种温度超过40℃持续12小时以上时,先用清水洗净,然后用250mg/L药液浸种48小时,药液以淹没种子为宜,清洗药液后,于30℃以下再发芽,可部分解除“吃热”伤害。水稻拔节初期,用50%水剂1600ppm稀释300倍,喷洒全株,可矮化、抗倒伏,使籽粒饱满、增加产量。 小麦:用0.3—0.5%药液浸种6小时,药液:种子=1:0.8,晾干后播种;拌种用2—3%药液喷在种子上,闷种12小时播种,可壮苗、使根系发达、分蘖早、分蘖多,增产12%左右。在分蘖初期,用0.15—0.25%药液喷洒,喷洒药液量50kg/亩(浓度不宜再高,否则会推迟抽穗和成熟),麦苗矮健,分蘖多,增产6.7—20.1%。或在分蘖末拔节初喷洒,能有效抑制茎秆下部1—3节节间伸长,对防止小麦倒伏极为有利,并提高成穗率。如在拔节期喷洒,则在抑制节间伸长的同时,也影响穗的正常发育,造成减产。 玉米:50%水剂稀释80—100倍,浸种以淹没种子为宜,阴干后播种,植株矮壮、根系发达、穗位低、无秃尖,穗大粒满,增产显著。苗期用0.2—0.3%药液,每亩喷50kg,可起到蹲苗作用,抗盐碱和抗旱,增产20%左右。用1000—3000ppm/L药液,拔节前3—5天,叶面喷洒30—50kg/亩药液,节间缩短,穗位降低,抗倒,叶片短而宽,光合作用增强,减少秃尖,增加双穗率,千粒重增加,增产。 高粱:用25—40mg/L药液浸种12小时,药液:种子=1:0.8,晾干后播种,植株矮健,增产显著。在播种后35天左右,用500—2000mg/L药液,每亩喷50kg,可使植株矮化,茎杆粗壮,叶色深绿,叶片增厚,抗倒、穗重、千粒重增加,增产明显。在高粱拔节期用400mg/L 的矮壮素药液叶面喷施,每亩喷50kg。也可在高粱扯旗期时,向心叶喷洒1600mg/L的矮壮素溶液,可使高粱植株健壮,有效防止倒伏。并且可使高粱提早成熟,以防止或减轻霜冻危害,增加产量。 大麦:用0.2%药液,在大麦基部第一节间开始伸长时,每亩喷50kg药液,可降低株高10cm 左右,茎壁厚度增加,增产10%左右。 马铃薯:现蕾至开花期,用2000—3000mg/kg药液,每亩喷40kg,以叶面全部湿润为宜,可延缓茎叶生长,节间缩短,株型紧凑,叶绿素含量增加,改变同化产物在体内的分配比例,块茎形成时间提前1周,生长速度加快,大块茎比例增加,增产30—50%,50g以上的大薯块增加7—10%,单产提高30—50%。外观表现为节间缩短,植株紧凑,叶色浓绿,叶片扁厚。对出现徒长的马铃薯,于现蕾至开花期,每667平方米喷洒浓度为2000—2500mg/L的矮壮素稀释液40kg。能有效的延缓茎叶生长,使植株紧凑,叶色深绿,产量提高,大块茎的比例有所增加。 甘薯:栽插后1个月,用2500mg/L药液,每亩喷50kg,控制薯蔓徒长,增产15—30%。在块根膨大期使用矮壮素,可抑制地上部分薯茎的生长。节间缩短14.2%,其蔓粗壮。据测定,叶片光合能力较对照增强,提高了干物质的积累和植株同化物分配中地下部分所占的比例,有利于块根干物质的积累和膨大,常量比对照可提高20%以上。 花生:用75—300mg/L药液,处理三叶期花生,提高幼苗内源脱落酸含量,提高防护氧自由基伤害的防护酶(超氧歧化酶)的活性,叶片含水量增加,提高抗旱能力,最佳用量150mg/kg。 棉花:用100-300mg/L的矮壮素药液浸种12-24小时,苗高降低,植株健壮,不易形成高脚苗,结铃提前。棉苗移栽前,用50mg/L的矮壮素药液叶面喷洒。或在棉苗一叶一心期,结合晒床,选择晴天下午揭膜,均匀喷洒10-20mg/L的矮壮素药液,待雾滴干后及时盖膜保温。可使棉苗茎节短而粗,根系发达,取得较好的蹲苗效果;一叶一心期使用也可使棉苗矮壮而

克林霉素的常见不良反应及防治

克林霉素的常见不良反应及防治 克林霉素是由林可霉素7位去羟基被氯取代演变而成,但其抗菌活性是林可霉素的4~8倍,胃肠道吸收更加完全。克林霉素作用机制主要是作用于细菌核糖体而抑制细菌蛋 白质合成。对机体免疫系统有调理作用,有增强多型核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杀菌功能,改变细菌表面活性和抑制细菌毒素的产生。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变态反应,注射局部刺激和肝功能异常等,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为伪膜性肠炎。本文重点介绍克林霉素的常见不良反应及防治。一、克林霉素的常见不良反应 1. 克林霉素致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时变态反应中对机体损害最大的一个,一般在静脉用药后3~5 min内出现,主要表现为大汗、胸闷心慌、心悸、呼吸困难、紫绀。若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故患者特别是有过敏史的患者用药时应注意观察。有报道1例喘息性支气管炎并发右下肺炎的患儿,因静脉滴注0. 9%氯化钠溶液200 mL加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患儿出现腹痛哭闹,面红,立即停止药品输入,更换0. 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 mg,0. 1%肾上腺素0. 5 mg,并给予吸氧。继而患儿口唇发绀,呼吸心跳停止,继续心肺复苏,抢救无效死亡。 2.克林霉素致胃肠道反应

胃肠道反应是克林霉素最常见、发生率最高的反应,口服和肌注均可发生。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伪膜性肠炎致最严重的并发症。腹泻的发生率因诊断不同差异较大,约2%~20%,常见于用药后的4~9h,可能与药物直接刺激和肠道正常菌群紊乱有关。单纯性腹泻与PMC出现与否并不相关,前者通常短暂,及时停药一般可自愈。现已证实伪膜性肠炎为难辨梭状芽孢杆菌产生的毒素所致,其发生率各地报道不一,为0.01%~10%,据流行病学调查,298例患者应用克林霉素后,3.4%的患者发生腹泻,无一例诊断为伪膜性肠炎,而另一报道表明,应用克林霉素的患者10%发生PMC,口服引起伪膜性肠炎的发生率比注射给药高3~4倍,而且老年及危重患者中常见。典型的病理往往在给药后4~6h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大便成黏液脓血样。大便涂片可见红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直肠镜检可见结肠黏膜有白到黄色浊斑,又是伴有明显的溃疡,与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表现相似,伪膜多由多形核白细胞、纤维素及脱落的上皮细胞组成;而单纯性腹泻其镜检仅见轻度水肿而无感染征象,活检也未见异常。另外,伪膜性肠炎并发症与剂量无关,通常不超过1周,如诊断拖延,往往造成病情严重。 3.克林霉素致急性喉水肿

感官品评人员筛选方法

感官品评人员筛选办法 一、对象:欲成为品评团之任何成员 二、方法: 1.味觉测试:将酸、甜、咸、鲜四种基本味觉各配成三种不同浓度的成水溶液 (表一),再加一杯纯水溶液共13杯,针对所有品评员进行测试。 2.嗅觉测试:以一般常接触的30个气味为主(如表一,用香料或实体配置,香 料需加水稀释,浓度以可以嗅闻出为主)(各厂以本厂生产产品所使用的香精香料为样品),将样品分别放入以铝箔纸(取到避光效果即可)包覆的试管中(甁胚管替代),请测试人员在15分钟内嗅闻并记忆这30个气味后再将所有样品收走,隔段时间后再抽取其中10个样品进行气味的配对测试。 3.筛选标准:各依味觉与嗅觉答对题数进行排名 (1)味觉答对6题以上者,即代表其感官能力在一般人排名的前70%。 (2)味觉答对8题以上者,即代表其感官能力在一般人排名的前50%。 (3)味觉答对10题以上者,即代表其感官能力在一般人排名的前30%。 (4)嗅觉答对题数仅供参考,题数愈高,代表该品评员对产品香气的记忆力佳。 三、问卷设计:如后附件,含解答。 四、备注: 1.因应大陆地区将咖啡因列为毒品管制,因此取得较难,所以将苦味部分的测 试删除,仅针对其它酸、甜、咸、鲜(旨)四个基本味进行筛选。若要测试品评员的苦味,请用顺位法进行苦味的强弱程度排序,测试浓度为 0.005%、 0.008%、0.01%与0.015%四个。 2.筛选项目可依照欲品评团成立目的进行调整测试,例如饮料产品中不会出现 鲜(旨)味,因此饮料专属的品评团可以不用测试鲜(旨)味。若建议浓度无法测出品评员的阈值,表示品评员的感官能力较弱,可以增加测试浓度为进一步了解该测试人员的程度,例如如果品评员0.01%浓度柠檬酸的酸味无法感受到,就提高测试浓度。反之,若测试浓度对于品评员而言太强,表示其感官辨识能力强,可以降低测试浓度来了解该人员的阈值。 3.气味的选用由各厂因实际状况保有适当修正的权力。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药物详细说明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 英文名称:Clindamycin Phosphate Injection 商品名称:克林美 成份: 克林霉素磷酸酯 适应症: 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下列各种感染性疾病: 1.扁桃体炎、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等。 2.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等。 3.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疖、痈、脓肿、蜂窝组织炎、创伤、烧伤和手术后感染等。 4.泌尿系统感染:急性尿道炎、急性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等。 5.其他:骨髓炎、败血症、腹膜炎和口腔感染等。 厌氧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 1.脓胸、肺脓肿、厌氧菌性肺炎。 2.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败血症。 3.腹内感染:腹膜炎、腹腔内脓肿。 4.女性盆腔及生殖器感染:子宫内膜炎、非淋球菌性输卵管及卵巢脓肿、盆腔蜂窝组织炎及妇科手术后感染等。 规格: 2ml:0.3g(按克林霉素计)。 用法用量: 同心堂心脑血管专科医院(https://www.360docs.net/doc/2414641980.html,)提醒广大患者此药物的用法用量:成人:深部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 中度感染:0.6-1.2g/日,分2、3、4等剂量,每12、8、6小时一次。 严重感染:1.2-2.7g/日,分2、3、4等剂量,每12、8、6小时一次。或遵医嘱。 儿童: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 中度感染:15-25mg/kg/日,分3或4等剂量,8或6小时一次。 重度感染:25-40mg/kg/日,分3或4等剂量,8或6小时一次。或遵医嘱。 静脉滴注须将本品0.6g用100-2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稀释成£6 mg/ml浓度的药液,静脉滴注30分钟。 不良反应:

同心堂乳腺专科医院(https://www.360docs.net/doc/2414641980.html,)提醒广大患者此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国外文献显示,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剂不良反应情况如下: 1.胃肠道反应:常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有腹绞痛、腹部压痛、严重腹泻(水样或脓血样),伴发热、异常口渴和疲乏(假膜性肠炎)。腹泻、肠炎和假膜性肠炎可发生在用药初期,也可发生在停药后数周。 2.血液系统:偶可发生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血小板减少等;罕见再生障碍性贫血。 3.过敏反应:可见皮疹、瘙痒等,偶见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和血清病反应等,罕见剥脱性皮炎、大疱性皮炎、多形性红斑和Steven-Johnson综合征。 4.肝、肾功能异常,如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黄疸等。 5.静脉滴注可能引起静脉炎;肌内注射局部可能出现疼痛、硬结和无菌性脓肿。 6.其他:耳鸣、眩晕、念珠菌感染等。 国内克林霉素磷酸酯和盐酸克林霉素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报道有使用本品可能引起肾功能损害和血尿,另有极少数严重病例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过敏性紫癜、抽搐、肝功能异常、胸闷、心悸、寒战、高热、头晕、低血压、耳鸣、听力下降等。 禁忌: 本品与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有交叉耐药性,对克林霉素或林可霉素有过敏史者禁用。 注意事项: 和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无交叉过敏反应,可用于对青霉素过敏者。 与氨苄青霉素、苯妥英、巴比妥盐酸盐、氨茶碱、葡萄糖酸钙及硫酸镁可生产配伍禁忌;与红霉素呈拮抗作用,不宜合用。 肝、肾功能损害者及小于4岁儿童慎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本品应注意其利敝。 如出现伪膜性肠炎,选用万古霉素口服0.125-0.5g,每日4次进行治疗。 FDA妊娠药物分级: 尚未进行孕妇研究,但在动物繁殖性研究中,未见到对胎儿的影响,并且孕妇使用该药品的治疗获益可能胜于其潜在危害。或者,该药品尚未进行动物试验,也没有对孕妇进行充分严格的对照研究。 药理作用: 本品为化学半合成的克林霉素衍生物,它在体外无抗菌活性,进入机体迅速水解为克林霉素而显示药理活性,故抗菌谱、抗菌活性及治疗效果与克林霉素相同,但它的脂溶性及渗透性比克林霉素好,可口服也可肌肉注射和静脉滴... 药代动力学: 克林霉素磷酸酯进入机体后在血液中碱性磷酸酯酶作用下很快水解为克林霉素。正常人的药代动力学表明:单次静脉滴注600mg克林霉素磷酸酯,血液中克林霉素立即达高峰,浓度为11.09±2.02mg/1,8小时...

食品感官评定

4种基本味道:甜、酸、苦、咸 五种基本感觉,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 感觉是由感官产生的,具有如下属性: 人的感觉可以反映外界事物的属性,感官是感觉事物的必要条件; 人的感觉不只反映外界事物的属性,也反映人体自身活动和舒适情况; 感觉虽然是低级的反映形式,但它是一切高级复杂心理的基础和前提; 感觉的敏感性因人而异,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 感官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①对周围的环境和机体内部的化学和物理变化非常敏感; ②一种感官只能接受和识别一种刺激; ③只有刺激量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对感官产生作用; ④某种刺激连续施加到感官上一段时间后,感官会产生疲劳(适应)现象,感觉灵敏度下降; ⑤心理作用对感官识别刺激有很大的影响; ⑥不同感官在接受信息时,会相互影响。 感觉阈值:指感官或感受体对所能接受范围的上下限和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感觉的灵敏程度。感觉阈值既有绝对感觉阈值,又有差别敏感阈值。 食品感官的基本规律:适应现象、对比现象、协同效应和掩蔽现象、变调现象 影响味觉的因素: 呈味物质的水溶性、介质、温度、不同味道本身的感受时间不同、身体状况 嗅觉的生理特点: (1)嗅觉对气味的适应性 嗅觉适应会产生3种反应: ①从施加刺激到嗅觉疲劳,嗅感减弱到消失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②在产生嗅觉疲劳的过程中,嗅味阈逐渐增加; ③嗅觉对某种刺激产生疲劳后,嗅感灵敏度再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 (2)嗅味的相互影响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味混合到一起时,可能产生下列结果: 气味混合后,某些主要气味特征受到压制或消失,从而无法辨认混合前的气味; 产生中和作用; 混合中某种气味被压制而其他的气味特征保持不变,即失掉了某种气味; 混合后原来的气味特征彻底改变,形成一种新的气味; 混合后保留部分原来的气味特性,同时又产生一种或者几种新的气味。 (3)不愉快气味的掩盖 各种气味之间存在掩蔽现象。 (4)嗅觉的敏感性 人的嗅觉相当敏锐,可感觉到一些浓度很低的嗅感物质,这点超过化学分析中仪器方法测量的灵敏度。

赤霉素类型与生理应用

赤霉素类型和生理应用 摘要: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植物生长调节剂已经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的应用。现主要阐述赤霉素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应用,以利于赤霉素在农业生产中的正确使用。 关键词:赤霉素;剂型;生理功能;化学调控 赤霉素(GAs)是控制植物生长并作用于植物整个生命周期的一种激素。其化学结构属于二萜类酸,由四环骨架衍生而得。可刺激叶和芽的生长。已知的赤霉素类至少有38种。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发芽和植物生长、提早开花结果等作用。被广泛用于多种粮食作物,在蔬菜上应用更为广泛,对作物、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1赤霉素剂型 1.1赤霉素粉剂 1.1.1赤霉素结晶粉。赤霉素结晶粉是赤霉素发酵液经一系列过滤、浓缩、萃取、结晶制得。赤霉素结晶粉稳定性好,便于运输,且保质期较长[1]。但使用时需先用少量酒精或白酒将其溶解,然后再按所需浓度对水稀释,但加水不当容易再结晶,从而影响药效,也给实际应用带来不便。 1.1.2赤霉素可溶粉。赤霉素可溶粉是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程序将赤霉素结晶粉和其他辅料烘烤、粉碎、混合而制得。可溶粉细度均匀、流动性好、易于计量,在水中溶解迅速,有效成分以分子状态均匀地分散于水中,因此与其他剂型相比,更能充分发挥药效;因该剂型不含有机溶剂,不会因溶剂而产生药害和污染环境;贮存时稳定性好,生产成本较低,且使用安全。故近年来赤霉素可溶性粉剂得到了较广泛的发展。 1.2赤霉素乳油赤霉素乳油是将萃取后的赤霉素母液与溶剂和乳化剂配制而成的棕色透明液体,其中常用的溶剂是酒精,乳化剂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1]。赤霉素乳油的生产历史较长,具有成熟的加工技术,且药效高,施用方便,性质稳定,所以产量大、应用范围广,已成为我国赤霉素市场上一个主要剂型。然而乳油剂型中的有机溶剂,对幼果有刺激作用,可使果面皮孔增大,降低果面光洁度,还有增加农药渗入动、植物和人体内的作用,如使用不当,容易造成药害。 1.3赤霉素水剂赤霉素水剂是赤霉菌通过深层发酵、板框压滤、薄膜浓缩后,在浓缩液中加入适量的保护剂和乳化剂而得到的一种赤霉素产品。该生产方法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生产周期短、收得率高、成本低、安全且无酸性废液处理[2],但其水溶液在5℃以上时易被破坏而失效,故市场上赤霉素水剂产品应用较少。 1.4赤霉素片剂片剂是医药上常见的基本剂型,而在农药中的应用并不普遍。赤霉素片剂是用一定比例的赤霉素原药和其他填料等经酒精喷浆得到的粒剂压片制得。它克服了粉剂和水剂的缺点,可直接投入水中溶解,溶解彻底,无粉尘污染,对作业者安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剂量准确,使用时勿需称量,操作方便;减少有效成分与空气直接接触的面积,有效成分及产品的理化性质容易保持稳定,延长保质期。目前赤霉素片剂主要用于出口。 2赤霉素的生理功能 赤霉素是一种高效能的广普性植物生长促进物质。能促进植物细胞伸长,茎伸长,叶片扩大,加速生长和发育,使作物提早成熟,并增加产量或改进品质;能打破休眠,促进发芽;减少器官脱落,提高果实的结实率或形成无籽果实;还能改变一些植物雌雄和比率,并使某些二年生的植物在当年开花。 2.1赤霉素使茎叶伸长 赤霉素能刺激茎的节间伸长,而且效果比生长素更为显著,但节间数不改变,节间长度的

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

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 张洁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天津300060) 摘要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其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和肝肾损害等。提示临床在用该药时严格掌握其适应证,采取正确的使用方法,并谨慎联合用药,以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克林霉素;不良反应 克林霉素(clindamycin)为林可霉素7位去羟基并为氯取代的抗生素,抗菌机理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相似,通过与细菌核糖核蛋白体50s亚单位的结合,抑制了肽链的延长和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同时清除细菌表面A蛋白和绒毛状外衣,使其易被吞噬和杀灭,从而达到抑制细菌的作用[1]。常用于金葡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的感染,对厌氧菌中的拟杆菌属、梭状杆菌属也有强大的抗菌作用。临床上因其使用方便,无需皮试等优点而广泛应用。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注射局部刺激和肝功能异常,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为伪膜性肠炎(PMC)。预防和减少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的发生已成为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近5年来国内关于克林霉素出现的不良反应文献资料进行归纳。 1 胃肠道反应 胃肠道反应是克林霉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口服、肌注均可发生。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伪膜性肠炎(PMC)是最严重的并发症。腹泻的发生率因诊断不同差异较大,约2%-20%。张续进[2]等分析18例口服克林霉素胶囊造成食管粘膜损伤的患者,均出现胸骨后疼痛,1~2天出现症状16例(88.9%)。其中15例做胃镜检查,内镜下表现为食管粘膜损伤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甚至剥脱。均有食管损伤,损伤多发生在中至下段(占83.4%),以片状、围管状为主(占88.9%)。无1例胃粘膜损伤,可能是因为胃腔较大、胃液较多,药物进入胃后很快被稀释,局部药物浓度不高,未造成胃粘膜损伤。药物在食管内滞留还与服药方式有关。临床上使用克林霉素宜多用水冲服,至少达15mL,以减少药物滞留。如患者出现胸骨后疼痛,甚至消化道出血,要考虑此症,宜尽快做胃镜检查,并及时停药。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预后较好。 2 过敏反应 2.1 皮疹 张瑞琴[3]等报道1患者因支气管感染静脉滴注克林霉素磷酸酯1.2g,地塞米松5mg,服盐酸氨溴索(贝莱)口服液,每次10m1,3次/d,2d后患者颈、头、腹部及四肢出现散在性淡红色斑状皮疹,瘙痒,抓后皮疹颜色加深或变成暗红色。还有2例静脉注射克林霉素磷酸酯后,出现皮疹的报道[4、5]。 另外重复使用克林霉素可造成药物性皮疹并发口唇破溃[6]。作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克林霉素在体内分布较广泛,除呼吸系统、胸腔积液、胆汁、前列腺、软组织、骨关节等组织浓度较高外,还可进入唾液、痰液等,所以引起多器官或组织的不良反应。

食品感官评价评估管理规定

感官评价评人员评估管理规定 一、食品感官评价的定义 定义:指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产品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和听觉所引起反应的一种科学方法。该定义已被各类专业组织中感官评价委员会所接受和认可,如食品技术专家协会和美国检验和材料学会等。 凭借人体的感觉器官如口、鼻、眼等对食品的色、香、味和外观进行综合性鉴别和评价。 评价主体对被测对象给予感官刺激的分析评定。 二、感官评价的作用 1、通过人的感官正确判断食品的色泽、透明度、气味(香味)、口味并加以描述,确定质量等级。 2、了解食品存在的缺点和缺陷,发现生产中的问题,从而指导生产和新技术的开发、推广和应用。 4、检验生产工艺与配方的效果,达到科学调整工艺、降低成本、控制品质和提高产品质量。 5、利用品评鉴别假冒伪劣,维护消费者利益,保护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食品的感官特征 风味特征——食品入口之后味觉器官、嗅觉器官和触觉神经对其的综合感觉。嗅的特征——食物的气味是由多种挥发性物质组成。通常能在食物中产生嗅感的成分都具有确定的结构,也称主体香。 三叉神经的风味特征——三叉神经调节鼻腔和口腔中的化学反应,如辣椒产生的燃烧感;黑胡椒、生姜、大蒜产生的刺激痛。

视觉特征——食品中的色素源于固有色素和添加色素,食品颜色是评价和选购食品的重要依据。 触觉——人的口部和手与物体接触时产生的感觉,表现为咬断、咀嚼、品味、吞咽的反应。 四、感官的相互作用 1、各种感官感觉不仅受直接刺激该感官所引起的反应,而且感官感觉之间还有互相作用。 2、食品整体风味感觉中味觉与嗅觉相互影响较为复杂味觉是非挥发性物质在口腔中被感知所产生的感觉。嗅觉是挥发性物质在鼻腔中被感知所产生的感觉。味觉和嗅觉相互关联,一般使用“口味”来表示食品风味所有方面。 3、化学刺激与风味会相互影响 4、视觉外观的变化对风味评分的影响 五、感官评价的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对食品感官品评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对品评人员心理和生理的上影响以及对样品品质的影响。 1、环境条件包括品评室硬件(采光、温湿度、卫生状况、器具等)和运作环境(样品制备、程序等)。 2、感官分析试验时,应尽量创造有利于感官检验顺利进行和评价员正常发挥的良好环境,尽量减少评价员的精力分散以及可能引起的身体不适或心理因素的变化。 六、感官评价人员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 1、具有正常的视觉、嗅觉和味觉,身体健康,无不良习惯,无明显个人气味。

茶的感官评价表

茶的感官评价表 ? 表1茶叶评分表 ? 评茶地点姓名 总得分=外形得分×20%+水色得分×10%+香气得分×10%+滋味得分×50%+ 叶底×10% 表2茶叶评分标准表 注:需设备:玻璃仪器、酒杯、茶杯

叶底,是品评的一种常用术语,亦称茶渣,即指干茶经开水冲泡后所展开的 叶片.举几个名茶品种的叶底来说明: 的叶底:叶底明亮的,质量好,叶底花青的为次,叶底深暗多乌条的为劣。叶底的色泽,以红艳明亮为上,暗杂为下,叶底的嫩度,以柔软匀整为上,粗硬为下。的叶底着重红亮度,而嫩度相当即可。 的叶底:均匀明亮、色泽翠绿 的叶底:芽叶细嫩成朵,均匀整齐、嫩绿明亮、鲜活美观。 的叶底:如同绸缎般光亮、柔软,且叶片肥厚、细嫩,整体洁净,无花杂 的叶底:叶底嫩绿明亮 的叶底:普洱叶底红褐均匀;普洱叶底肥厚黄绿。 的叶底:叶底黄绿有活力 的叶底:叶底幼嫩、嫩匀,肥软匀亮 具体操作 将泡过的茶叶倒入叶底盘或杯盖中,并将叶底拌匀铺开,观察其嫩度、匀度、色泽等。也可将泡过的茶叶倒入漂盘中,将清水漂叶进行观察,常用的术语有: 细嫩:芽头多,叶子长而细小,叶质优嫩柔软。 鲜嫩:叶质细嫩,叶色鲜艳明亮。 匀嫩:叶质细嫩匀齐一致,柔软,色泽调和。 柔嫩、柔软:芽叶细嫩、叶质柔软,光泽好,手指抚之如锦。 肥厚:芽叶肥壮、叶肉厚,质软,叶脉隐现。 瘦薄、飘薄:芽小叶薄,瘦薄无肉,质硬,叶脉显现。 粗老:叶质粗大,叶质硬,叶脉隆起,手指按之粗糙。 匀齐:“匀”是色泽调和;“齐”是老嫩一致,匀正无断碎。 单张:脱茎的独瓣叶子,也为“单瓣”。

短碎:毛茶经精制大都断成半叶,短碎是指比半叶更碎小的碎叶,也为“破碎”。 开展、摊张:冲泡后,卷紧的干茶吸水膨胀而展开片形,且有柔软感的为“开展”;老叶摊开为“摊张”。 卷缩:冲泡后,叶底不开展,仍卷缩成条形。 硬杂:叶质粗老而驳杂。 焦斑、焦条:叶张边缘或叶面有局部或全部黑色或黄色烧伤斑痕。局部的为“焦斑”,全部烧坏为“焦条”。 枯暗:叶色暗沉无光,陈茶叶底多数如此。

警惕克林霉素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

警惕克林霉素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信息通报 3月24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以下简称“国家中心”)针对克林霉素和藻酸双酯钠的不良反应发布通报。通报指出,在国家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克林霉素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主要以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泌尿系统损害为主,其中导致急性肾功能损害、血尿的问题相对突出;藻酸双酯钠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以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为主,还有阴茎异常勃起的病例报告。 克林霉素又称氯洁霉素,为林可霉素的衍生物,对各类厌氧菌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适用于对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女性盆腔及生殖器、皮肤和软组织、骨和关节、腹腔内等感染的治疗。克林霉素注射剂包括盐酸克林霉素注射剂和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剂。 严重病例的临床表现 全身性损害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15%)、过敏样反应、高热、寒战等。呼吸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喉水肿、呼吸困难等。泌尿系统损害(15.9%)主要表现为血尿、急性肾功能损害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主要表现为皮疹、剥脱性皮炎等。其他损害包括抽搐、肝功能异常、恶心、呕吐、晕厥、白细胞减少、溶血、腹痛、低血压、过敏性紫癜、耳鸣、听力下降等。 典型病例患者,男性,18岁,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接受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0.9 g静脉滴注。5分钟后患者主诉头晕,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测血压60/40 mmHg,继而神志不清。立即停止输液,吸氧,给予肾上腺素1 mg,地塞米松10 mg治疗。5分钟后,患者神志清醒,上述症状好转。 急性肾功能损害、血尿

在严重病例中,明确为盐酸克林霉素所致者344例,其中急性肾功能损害者48例、血尿者48例、急性肾功能损害同时伴血尿者19例;明确为克林霉素磷酸酯所致者339例,其中急性肾功能损害者15例、血尿者9例、急性肾功能损害伴血尿者3例。 典型病例1 患者,女性,44岁,因咽痛、发热,接受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1.8 g加入生理盐水150 ml中静脉滴注。输注后约1小时,患者出现全程血尿,尿内无血丝、血块,伴腰酸、尿少,次日查肌酐459.5 μmol/L,诊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典型病例2 患者,男性,20岁,拟接受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前接受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1.2 g预防性治疗,术后继续接受该药1.8 g治疗,2天后出现肉眼血尿、腰痛、腹痛,随后肾功能逐渐恶化,肌酐达1049 μmol/L。接受血液透析后,血尿消失,尿量逐渐增多,复查肌酐163 μmol/L。 不合理用药情况 超适应证使用 克林霉素注射液说明书中明确指出,该药适用于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但仍存在治疗病毒感染的超适应证应用现象。 典型病例患者,女性,34岁,因口唇疱疹接受克林霉素磷酸酯氯化钠250 ml静脉滴注。输液近一半时,患者出现心悸、畏寒、寒战,血压60/30 mmHg。 剂量过高、用法不当 克林霉素注射液说明书中明确提示,该药可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给药。成人剂量如下:中度感染为0.6~1.2 g/d,可分2~4次给药;严重感染为1.2~2.4 g/d,可分2~4次给药,或遵医嘱。但超剂量使用情况严重,仅单次给药剂量为1.2~6.0 g者有157例(15.0%)。同时,给药次数不合理情况严重,每日1次给药者868例(83.7%)。不合理减少给药次数并增加每次剂量,更易导致不良反应,且不能维持有效的血药

矮壮素使用方法和实用技术

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CCC)的使用方法和实用技术 中文通用名称:矮壮素 英文通用名称:Chlormequat 别名:稻麦立,三西,CCC 化学名称:2-氯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CAS编号:999-81-5 EINECS登录号:213-666-4 理化性质:纯品为白色结晶,有鱼腥味,可溶于低级醇,难溶于乙醚及烃类有机溶剂。矮壮素原粉易吸潮,在238-242℃分解,易溶于水,遇碱分解,其水溶液性质稳定。 毒性:按我国毒性分级标准,矮壮素属低毒植物生长调节剂。原粉雄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883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为4000mg/kg,大鼠1000mg/kg饲喂2年无不良影响。 类别:植物生长延缓剂 主要剂型:50%矮壮素水剂,80%可溶性粉剂。 功能特点:矮壮素是赤霉素的拮抗剂,使用矮壮素后,能有效控制植株徒长,促进生殖生长,植株节间缩短,长得矮、壮、粗、根系发达、抗倒伏,同时叶色加深、叶片增厚、叶绿素含量增多、光合作用增强,从而提高某些作物的坐果率,改善品质,提高产量。 矮壮素能提高根系的吸水能力,影响植物体内脯氨酸的积累,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如抗旱、抗寒、抗盐碱及抗病等能力。矮壮素可经由叶片、幼枝、芽、根系和种子进入到植株体内,因此可以办种、喷洒、浇灌,根据不同作物选择不同的施药方法,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矮壮素(CCC)的使用方法和实用技术: 水稻:种子“吃热”伤害的解除,稻种温度超过40℃持续12小时以上时,先用清水洗净,然后用250mg/L药液浸种48小时,药液以淹没种子为宜,清洗药液后,于30℃以下再发芽,可部分解除“吃热”伤害。水稻拔节初期,用50%水剂1600ppm稀释300倍,喷洒全株,可矮化、抗倒伏,使籽粒饱满、增加产量。 小麦:用0.3—0.5%药液浸种6小时,药液:种子=1:0.8,晾干后播种;拌种用2—3%药液喷在种子上,闷种12小时播种,可壮苗、使根系发达、分蘖早、分蘖多,增产12%左右。在分蘖初期,用0.15—0.25%药液喷洒,喷洒药液量50kg/亩(浓度不宜再高,否则会推迟抽穗和成熟),麦苗矮健,分蘖多,增产6.7—20.1%。或在分蘖末拔节初喷洒,能有效抑制茎秆下部1—3节节间伸长,对防止小麦倒伏极为有利,并提高成穗率。如在拔节期喷洒,则在抑制节间伸长的同时,也影响穗的正常发育,造成减产。 玉米:50%水剂稀释80—100倍,浸种以淹没种子为宜,阴干后播种,植株矮壮、根系发达、穗位低、无秃尖,穗大粒满,增产显著。苗期用0.2—0.3%药液,每亩喷50kg,可起到蹲苗作用,抗盐碱和抗旱,增产20%左右。用1000—3000ppm/L药液,拔节前3—5天,叶面喷洒30—50kg/亩药液,节间缩短,穗位降低,抗倒,叶片短而宽,光合作用增强,减少秃尖,增加双穗率,千粒重增加,增产。 高粱:用25—40mg/L药液浸种12小时,药液:种子=1:0.8,晾干后播种,植株矮健,增产显著。在播种后35天左右,用500—2000mg/L药液,每亩喷50kg,可使植株矮化,茎杆粗壮,

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现状

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现状 克林霉素属林克霉素类抗生素,目前市面上的克林霉素制剂品种繁多,本文拟就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1 肺部感染 克林霉素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球菌引起的肺部感染的效果与青霉素相似,且治疗厌氧菌引起的肺部感染及肺脓肺、吸入性肺炎、坏死性肺炎等的疗效较高。石永刚等[1]将78例接受肺部放射治疗后肺部继发厌氧菌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组(试验组)和甲硝唑治疗组(对照组)。结果,痊愈率试验组为68.3%,对照组为45.9%;有效率2组分别为80.5%、59.5%;致病菌清除率2组分别为75.6%、54.1%;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分别为22%、45.9%。可见,克林霉素磷酸酯对治疗肺部放疗后继发肺部厌氧菌感染的疗效好,副作用小。 2 骨关节感染 克林霉素在骨关节组织中浓度较高,故常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急、慢性骨髓炎及关节炎。丁浩等[2]随机选择31例骨感染的患者,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3%,细菌清除率为83.33%。由此可见,克林霉素对骨科感染性疾病有较高疗效。 3 口腔感染 近年来,克林霉素在口腔科的应用日益广泛,除治疗口腔感染外,预防第三磨牙拔出后干燥性疼痛性牙槽炎(ASD)的发生亦有良效。刘念邦等[3]给予1509例稳固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患者口服克林霉素3d,并与口服乙酰螺旋霉素+甲硝唑组、甲硝唑组进行对照。结果,克林霉素组ASD发生率为0.55%,其余2对照组分别为7.92%、7.36%,拔牙方法及手术时间与ASD的发生无必然联系。由此可见,口服克林霉素给药方便,短期使用安全性大,对厌氧菌作用明显,可作为预防ASD的首选口服药物。 4 妇科感染 克林霉素用于预防妇科术后感染以及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方面的报道日益增多。美国学者Edwards PK等[4]做了一项292名妇女参加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发现,对于有免疫力妇女产后给予单剂量克林霉素(900mg)预防绒毛膜羊膜炎。黄学惠等[5]将16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口服克林霉素片,同时给予阴道用2%克林霉素软膏涂布;对照组口服甲硝唑片,同时给予阴道用甲硝唑片。治疗后1wk及4wk,试验组有效率为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75%、65%(P<0.05)。提示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杂交水稻制种赤霉素施用技术手册

杂交水稻制种赤霉素施用技术手册 赤霉素(九二O)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合成赤霉素最活跃的部位是茎尖、嫩叶、 根尖以及正在发育的种子胚与胚乳,广泛存在于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 1.赤霉素对水稻的作用 水稻的一生中,苗期含量很低,100g鲜重不到 0.1ug,移栽后迅速增加,到分蘖盛 期达到高峰,100g 鲜重超过 0.35ug,以后又逐渐下降,至抽穗前营养器官内降至最低 点。赤霉素对水稻生长、开花结实等多方面有作用,最显著的作用是通过促进细胞伸长 和细胞分裂来促进稻株茎节与叶鞘的伸长。 水稻雄性不育系在抽穗期植株体内赤霉素的含量明显低于雄性正常品种, 穗茎节不 能正常伸长,约有1/4的稻穗不能抽出,而出现抽穗卡颈现象,穗颈节节间短是不育系 抽穗卡颈的内在原因。在抽穗前喷施外源赤霉素,提高植株体内赤霉素的含量,可以促 进穗节间促长,解除卡颈,达到穗粒正常外露,改良异交态势。在不育系始穗期前后喷 施赤霉素还可以使不育系柱头外露率提高和花时提早,提高父母本花时相退率,使制种 产量大幅度提高。赤霉素的施用已成为杂交水稻制种高产的最关键的技术。 2.赤霉素喷施技术 制种使用的赤霉素有粉剂和乳剂两种。乳剂可以直接对水稀释喷施,而粉剂不能直 接溶于水,使用前必须先溶于酒精,每 100g 酒精能溶解 5~6g 赤霉素粉剂。赤霉素的 喷施技术主要包括适宜的喷施时期,用量、次数、对水量与喷施时间等方面。 2.1 喷施时期 喷施赤霉素对植株效应,要求低位节间和剑叶节间尽可能伸长少,而对穗颈节间伸 长较多,至少达到穗颈节间与剑叶鞘等长,才能完全解除抽穗卡颈,喷施过早,低位节 间伸长值大,上部叶片、叶鞘伸长过量,导致抽穗卡颈更加严重。在见穗前 3~6 天, 是赤霉素的危险喷施期。 因此, 确定一个群体的最佳喷施期应以群体中大多数稻穗为准。 最佳喷施时期是见穗5%~10%。 赤霉素喷施的适宜时期在群体见穗前1~2天至见穗50%, 不同不育系对“九二 O”反应的敏感性有差异,不育系间喷施“九二 O”的适宜时期还 应有差异。具体在确定喷施时期还应考虑以下因素。 一是根据不育系对“九二 O”的敏感性确定始喷期。对“九二 O”反应敏感的不育

克林霉素致儿童过敏性休克25例

克林霉素致儿童过敏性休克25例 目的对克林霉素导致儿童出现过敏性休克的影响因素及救治合理性进行探讨,以降低用药风险。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812例因采用克林霉素治疗出现过敏性休克的儿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克林霉素的用药剂量、用药方法与儿童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具有着密切的联系。结论对克林霉素进行安全性监测,同时对救治药品进行合理选择及使用可作为降低用药风险的有效途径。 标签:克林霉素;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 克林霉素为林可霉素去羟基氯代化合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厌氧菌和敏感的革兰阳性菌引起的感染。该药具有抗菌活性强、不必做皮试、价格相对便宜等优点,但随着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其药品不良反应(ADR)亦趋增多。本文收集了我科克林霉素致过敏性休克的25例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儿科应用克林霉素2812例,治疗呼吸道感染出现克林霉素过敏性休克25例,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如下:患者年龄8个月~12岁,男14例,女11例,比例为1.27:1。 1.2临床表现面色苍白(25例)、口唇紫绀(21例)、四肢湿冷(12例)、呼吸困难(11例)、胸闷气短(10例),寒战(9例),神志不清(8例)、大汗淋漓(8例)、血压下降(8例)、心悸(6例)、高热(6例)、大便失禁(3例)、恶心呕吐(3例)、腹痛(3例)、心律不齐(3例)、恶心呕吐(3例)、抽搐(1例)、昏迷(1例)、脑瘫(1例)。 1.3辅助资料白细胞常规升高至1.8~ 2.0×109(2例),肝肾功能异常(4例),肾功能异常(2例)。心肌酶异常(5例),脑脊液常规异常(1例)。 1.4用药原因原患疾病及过敏史:用于轻-中度呼吸道感染原患疾病,包括:支气管炎8例,肺炎6例,上呼吸道感染10例。共有2例有药物过敏史,包括:青霉素1例、头孢菌素1例,青霉素23例未提及过敏史。 1.5过敏性休克与发生时间25例均为静脉滴注给药,过敏性休克在各个时间段均有发生,时间最快为5min内2例(8%),最慢1例(4%)为连续用药第2d、有24例(96%)在初次用药过程中即出现过敏性休克,其中1例(4%),间隔1月后再次用药即出现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大多发生在用药30min以内23例(92%),以在10min内发生的例数较多15例(60%)。 1.6过敏性休克与给药方法克林霉素为时间依赖性药物,应分次给予小剂量

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

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 商品名: 英文名:Clindamycin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汉语拼音:Yansuan Kelinmeisu Zhusheye 本品主要成分为盐酸克林霉素,其化学名为6-(1-甲基-反-4-丙基-L-2-吡咯烷甲酰氨基)-1-硫代-7(S )-氯-6,7,8-三脱氧-L-苏式-α-D-半乳辛吡喃糖苷盐酸盐。 其化学结构式为: 分子式: C 18H 33ClN 2O 5S ·HCl 分子量: 461.44 【性状】 本品为 【药理毒理】 本品属林可霉素类抗生素。为林可霉素的衍生物,抗菌谱与林可霉素相同,抗菌活性较林可霉素强4~8倍。对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属(包括耐青霉素株)、链球菌属、白喉杆菌、炭疽杆菌等有较高抗菌活性。对革兰阴性厌氧菌也有良好抗菌活性,拟杆菌属包括脆弱拟杆菌、梭杆菌属、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产气荚膜杆菌等大多对本品高度敏感。革兰阴性需氧菌包括流感嗜血杆菌、奈瑟菌属及支原体属均对本品耐药。本品与青霉素、氯霉素、头孢菌素类和四环素类之间无交叉耐药,与大环内酯类有部分交叉耐药,与林可霉素有完全交叉耐药性。 本品的作用机制是与细菌核糖体50S 亚基结合,阻止肽链的延长,从而抑制细菌细 H 3CH 33,HCl

胞的蛋白质合成。本品系抑菌药,但在高浓度时,对某些细菌也具有杀菌作用。 【药代动力学】 本品肌内注射后血药浓度达峰时间(t max ),成人约为3小时,儿童约为1小时。静脉 注射本品300mg,10分钟血药浓度为7 mg/L。表观分布容积(V d )约为94L。本品的蛋白结合率高,为92%-94%。本品体内分布广泛,可进入唾液、痰、呼吸系统、胸腔积液、胆汁、前列腺、肝脏、膀胱、阑尾、精液、软组织、骨和关节等,也可透过胎盘,但不易进入脑脊液中。在骨组织、胆汁及尿液中可达高浓度。本品在肝脏代谢,部分代谢物可保留抗菌活性。代谢物由胆汁和尿液排泄。约10%给药量以活性成分由尿排出,其余以不 具活性的代谢产物排出。血消除半衰期(t 1/2β)约为3小时,肝、肾功能不全者t 1/2β 可略 有延长。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不能清除本品。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及厌氧菌(包括脆弱拟杆菌、产气荚膜杆菌、放线菌等)所致的中、重感染,如吸入性肺炎、脓胸、肺脓肿、骨髓炎、腹腔感染、盆腔感染及败血症等。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成人一日0.6~1.2g,分2~4次应用;严重感染:一日1.2~2.4g,分2~4次静脉滴注。 4周及4周以上小儿一日15~25mg/kg,分3~4次应用;严重感染:一日25~40mg/ kg,分3~4次应用。 本品肌内注射的容量1次不能超过600mg,超过此容量应改为静脉给药。静脉给药速度不宜过快,600mg的本品应加入不少于100ml的输液中,至少滴注20分钟。1小时内输入的药量不能超过1200mg。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常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有腹绞痛、腹部压痛、严重腹泻(水样或脓血样),伴发热、异常口渴和疲乏(假膜性肠炎)。腹泻、肠炎和假膜性肠炎可发生在用药初期,也可发生在停药后数周。 2.血液系统:偶可发生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血小板减少等;罕见再生障碍性贫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