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和气功的异同之处

合集下载

太极拳及健身气功结束讲话

太极拳及健身气功结束讲话

太极拳及健身气功结束讲话
谢谢大家参加今天的太极拳和健身气功课程。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通过练习太极拳和健身气功,能够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

我想分享一些结束时的话语:
首先,坚持是成功的关键。

太极拳和健身气功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和坚定的决心。

不论是对于身体素质的提升还是对内心平静的追求,都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练习下去。

其次,感受身体的变化。

通过太极拳和健身气功的练习,我们可以感受到肌肉的放松、呼吸的深沉以及身体的灵活性提升。

每次练习后,我们应该仔细观察和感受自己的身体变化,并享受这种积极的感受。

再次,关注内心的宁静。

太极拳和健身气功不仅仅是运动,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修炼。

在练习过程中,我们要放松思绪,专注于呼吸和动作的流动。

这样能够帮助我们缓解压力,调整心态,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最后,将所学应用于日常生活。

太极拳和健身气功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应该将练习中所体验到的放松、平衡和调和的感觉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无论是面对工作压力还是生活困扰,我们都可以通过这些练习来帮助自己更好地调节身心。

再次感谢大家的参与和支持。

希望我们能够坚持太极拳和健身气功的练习,享受身心的健康与平衡。

谢谢!。

mooc健身气功习题答案

mooc健身气功习题答案

mooc健身气功习题答案MOOC健身气功习题答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在教育领域逐渐兴起。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各种知识,包括健身气功。

健身气功是一种结合了身体运动和呼吸调控的练习方法,可以促进身心健康。

在MOOC课程中,学习者经常会遇到一些习题,下面将为您提供一些MOOC健身气功习题的答案。

1.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健身气功练习方法。

答案:常见的健身气功练习方法有太极拳、气功养生功和五禽戏。

太极拳是一种以慢速、连贯的动作和深呼吸为特点的气功练习方法,可以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气功养生功注重呼吸调控和内气的运行,有助于调节身心状态和提高免疫力。

五禽戏是一种模仿五种动物动作的气功练习方法,可以锻炼肌肉和增强身体的柔韧性。

2. 请简要介绍太极拳的起源和特点。

答案:太极拳起源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太极拳的特点是以柔化刚、以静制动、以缓克急为原则。

太极拳的动作缓慢而流畅,注重身体的内外协调。

练习太极拳可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同时也有助于调节呼吸和放松身心。

3. 请解释气功养生功的基本原理。

答案:气功养生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调节呼吸和内气的运行来达到调节身心状态和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

气功养生功注重呼吸的深度和节奏,通过深呼吸和缓慢呼气来放松身心。

同时,练习者需要通过意念的引导,将内气运行于经络之间,以促进气血的畅通和身体的健康。

4. 请简要介绍五禽戏的练习内容和益处。

答案:五禽戏是一种模仿老虎、鹿、熊、猿和鸟五种动物动作的气功练习方法。

练习者需要模仿这些动物的动作,如老虎伸展身体、鹿摇动脖子、熊搔背、猿摇摆和鸟展翅飞翔。

五禽戏可以锻炼肌肉和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同时也有助于调节呼吸和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5.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气功呼吸法。

答案:常见的气功呼吸法有腹式呼吸、胸式呼吸和全息呼吸。

腹式呼吸是指通过放松腹部,使气息深入到腹部,然后缓慢呼气。

胸式呼吸是指通过扩展胸部,使气息进入到胸腔,然后缓慢呼气。

太极拳和气功的异同之处

太极拳和气功的异同之处

太极拳和气功的异同之处太极拳和气功之间有很多异同之处,但已被现代人称作太极气功。

那么太极拳和气功有什么异同之处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和气功的异同之处。

欢迎阅读!太极拳和气功的异同之处太极气功一直带有神秘面纱,引来不少学者,经过研究发现,太极拳和气功之间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太极拳和气功二者相同之处主要是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武术流派之一的太极拳,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减少了技击作用,而更加突出了太极拳锻炼的健身价值和传统艺术表演价值。

太极拳名家在《十三势行功歌》中就有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观点。

因此,从太极拳也具有健身作用这方面来讲,和气功有着相同之处。

当今人们练习太极气功的好处非常多,可以强身健体,也可修身养性,达到忘我的境界。

其次,从太极拳的产生来讲,它不仅综合吸收了武术多家拳法的长处,而且吸收了古代导引、吐呐等养生功法的精华,使气功锻炼的一些要领、方法成为太极拳基本功当中的一部分重要内容。

第三,从气功锻炼的要求来讲,太极拳锻炼也讲究意念的引导,要求心静、体松,也要求调身、调息、调心,从这一角度讲,也可将太极拳列为气功功法之一。

第四,从理论上来讲,它们各自都运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作指导,并运用中医经络理论来解释各自锻炼中出现的现象。

太极气功有中医养生原理,人们练习太极气功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及时补充身体能量。

气功与太极拳它们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首先,从形成和发展上来讲,太极拳是为了在战场上拼杀、取胜的需要而产生的,并在不断的技击实践当中逐步发展起来;而气功主要是在医疗实践上为实现健身养生需要而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其次,从锻炼的方法和要领上来讲,气功主要是通过身体放松、精神放松而达到入静的气功态,从而实现健身的目的,调神是其核心内容;太极拳则从身体动作入手,经过由松入柔、积柔成刚的过程而锻炼出一种柔性的、连续不断的、具有穿透性的缠丝劲。

第三,从它们的最终目的和作用上来讲,太极拳是通过以意领气,以气引力的不断练习,最终达到意、气、力完美结合的境界,从而做到在技击当中意到气到,气到力到;气功的最终目的是医疗作用,是通过气功练习之后,强健身体,延年益寿。

健身气功与太极拳异同之研究

健身气功与太极拳异同之研究

101《拳击与格斗》(下半月)2021年02月引言太极拳和健身气功,旨在陶冶情操、强身健体。

太极拳发展的时间要早于健身气功运动。

近年来也有大量的练习者开始练习健身气功运动,但是目前练习者对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提出了质疑。

因此为了能够开展这两种健身运动,帮助健身者分清两者之间的异同,从而能站在自身角度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本文对此展开研究。

1相似之处1.1文化理念同根同源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两者都是在中国传统医学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健身养生方法。

健身思想具有全面性,同时强调天人合一思维模式;其次,还注重形神统一;最后,两者都将锻炼和养生相结合,借助自然法则,从而达到内外双修的作用。

1.2相似的运动外在表象这两种健身运动都讲究均匀的呼吸,同时配合缓慢的动作,以此来达到调理身心、呼吸以及心理的作用。

这两种有氧运动具有可控性、锻炼时间长、锻炼强度小的特性。

因此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或老年人都可以进行练习。

站在健身效果的角度,这两种运动都可以释放心理压力,提升人体素质,延长人体寿命。

2差异之处2.1锻炼目的站在健身气功的角度,与太极拳不同的是,健身气功是由传统气功导引术作基础,衍生出来的现代体育气功导引术,其始于清朝时期,锻炼是为了健康长寿。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融合儒家、道家、医家等学术精华,从而成形于秦汉时期。

到了明清时期,气功导引术吸收各家思想精华,从而得以完善形成健康理论体系。

健身气功中的所有动作主要是帮助修炼者调养自身气息,借助各式动作拉伸按摩肢体,刺激身体内部经络,促进血液周身循环,调理气血,帮助人们健康长寿。

与健身气功不同的是太极拳,属于一种武术动作并具有攻击性。

讲究柔克刚、动静结合、避实就虚。

在古代,练习太极拳是为了提升实战能力,借力打力,能够四两拨千斤。

20世纪50年代,为了使太极拳适合现代人锻炼,以杨家拳为基础,创编了24式以及48式等健身太极拳动作,削弱了武力的攻击力量,从而作为体育运动推广,帮助人们提升自身体质、调理心性。

太极拳与健身气功异同

太极拳与健身气功异同

太极拳与健身气功的异同探析1 前言健身气功与太极拳都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大众健身意识的增强,这些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人民日报》体育版也发表了文章指出“在体育事业中,为民族传统体育留足发展空间,这才是现代体育强国的根基所在。

”本文从两种项目的本质和项目运动特点等人手分析,对太极拳与健身气功的异同之处进行分析描述。

希望可以让大家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健身气功和太极拳两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2 健身气功与太极拳的不同之处2.1 健身气功与太极拳源流对比2.1.1 健身气功源流当前健身气功的四套功法都是在原有功法的基础上丰富发展起来的,有四套健身功法和四套竞赛功法组成。

易筋经,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健身养生功法,来源尚存争议,但多倾向于其为少林祖师达摩所创。

五禽戏是由我国东汉名医华佗根据古代导引、吐纳之术,研究了虎、鹿、熊、猿、鸟的活动特点,并结合人体肝脏、经络好气血功能,编成的一套具有民族风格的健身气功功法。

六字诀从南北朝时陶弘景所著《养性延命录》开始对六字诀有完整论述,此后经历了多代人的发展和补充,具体的创始人和创作年代也有待考证。

八段锦有着站势和坐势之分,八段锦之名最早出现在宋代洪迈所著《夷坚志》,此后的多部著作中都有提及,说明八段锦在北宋时期以流传于世,但具体有何人所创、创于什么年代尚无定论。

2.1.2 太极拳源流太极拳的源流有这多种说法。

当前比较得到认同的说法就是,太极拳是由明末清初陈王廷所创,后世称之为陈氏太极拳。

其后,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陈王廷后世子孙陈长兴,后来到北京传习,并由其后人杨健侯、杨澄甫修改拳架,发展成为现代著名的杨氏太极拳。

永年人武禹襄,从杨禄禅学陈氏老架,又从陈青萍学习新创套路,从则创造了武式太极拳。

杨露禅次子杨班侯传授满族人吴全佑,吴权佑传其子吴鉴泉后发展成为现代的吴氏太极拳。

武禹襄传李亦畲,李亦畲传郝为真,后又由郝传孙禄堂。

孙禄堂为八卦掌、形意拳名家,结合三派之长,创立了孙氏太极拳。

太极拳的特点有哪些

太极拳的特点有哪些

太极拳的特点有哪些太极拳的特点有哪些太极拳是蓄神养气的功夫,太极拳是练神、练意、练气、练灵感、练虚无变化的拳。

因此掌握和领会太极拳练法要领,是练好太极拳、提高太极拳技能的关键。

太极拳的练法要领,其基本规则可概括为十六点。

一、立身中正练习太极拳首先要讲究立身中正。

所谓中正就是要使身躯不可前倾后仰,要保持尾闾和脊椎成一直线,始终处于中正状态。

拳经上所谓“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尾闾中正则能稳定下盘重心,下盘重心不稳,运用中则易为人借力失势,受制于人。

因此要做到立身中正,在内则必须精神内固,神不外驰,稳定心性。

在处则必须拔,松腰塌胯。

如此则自然保持立身中正的姿态。

二、安舒松静太极拳是练神、练意、练虚灵的拳,练拳时始终保持精神安然舒适,体态轻松自然,松要松得彻底。

要松透,松得毫无拘滞之力。

松得百无所有,从预备式开始到整套拳的终了。

在全部演练的过程中思想上都要摒除杂念,静如止水,精神集中。

专心致一,澄心静虑,所谓一静无有不静,静可以保持其大脑神经的清醒灵敏,培养人的智慧聪明,拳经中所谓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神明高深境界,正是在稳静安静的练拳中悟出而得到的灵敏感应。

练太极拳还要求练时全身放松,但松而不懈,并须贯以神气率领。

放松要先松心,后松身.从头颈脊背、肩、腰、胯、膝、手、肘、腕、脚各部关节都须完全松开,松透,毫无拘滞之力,要大松大软。

拳经所谓“一松百松,柔若百折若无骨”,百骸舒泰。

气血畅通,神清骨爽,久之则内劲增长。

最后将能生出极柔软化为极坚刚的松沉柔弹之内力。

达到太极拳技能的上乘境界。

三、虚灵顶劲练太极拳要求虚灵顶劲,神贯于顶。

所谓虚灵顶劲即是头容正直,头顶的百会穴要向上轻轻顶起,好像一恨绳索将头顶提悬似的,又好像头上便起一硫水,不使它西下来,此全是神意领着,下颚微收,颈部放松,舌舔上颚,时时保持灵醒轻妙的感觉。

有头顶青天,下踏黄泉的气概。

但此全是意,不可用力向上顶劲。

中国的国粹中医

中国的国粹中医

中国的国粹中医中医是指中国传统的医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

中医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中国。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各个器官和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灸、草药、按摩、气功等。

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身体内部的气血流通,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草药是一种通过采集天然植物的草药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按摩是一种通过手法来刺激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和穴位,促进气血流通和身体放松的方法。

气功是一种通过调节呼吸和冥想等方式来提高身体内部的气血流通和精神修养的方法。

中医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

中医认为,许多疾病都是由身体内部的气血流通不畅或脏腑功能失调所引起的。

因此,中医通过调节身体内部的气血流通和脏腑功能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中医还注重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帮助患者从多个方面来维护身体健康。

中医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在中国,中医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领域,许多医院都设有中医科和中药房。

中医还被广泛应用于国际交流和文化传播领域,许多国家都开设了中医诊所和中医药研究机构。

中医作为中国的国粹之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为中华民族的医疗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文化和思想变革。

在这个时期,国粹派史学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一股新兴的历史学派。

国粹派史学家强调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独特性,提倡研究中国社会、文化和制度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国粹派史学起源于清朝末年,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启发。

国粹派史学家认为,中国历史和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是中国社会的根基和灵魂。

他们主张通过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揭示中国社会的本质和特点,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进步。

国粹派史学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范式具有鲜明的特点。

太极拳和气功有什么区别?

太极拳和气功有什么区别?

太极拳和气功有什么区别?太极拳和气功的区别是气功成为太极拳根本功练习的重要内容,而太极拳的一些办法要领也成为气功界人士缔创太极气功的自创内容。

普通以为太极拳是动中求静,气功是静中求动。

首先,它们的本质是不同的,太极拳动的是四肢身体,气功动的是意念引导下的内气;太极拳静的是心态宁静,气功静的是肢体表面,可见两者的动与静的内涵是不相同的。

其次,气功静中求动是求内气运动;而太极拳动中求静只是一个手腕、一种办法(以静御动),静不是目的,它真正追求的目的,也是内气的动,平心静气(静),才干很好地运意图念(意图不用力)并在拳势的导引下到达内气运动。

由于太极拳要到达内气运转比拟费时,光是练拳架从不会到精熟,在业余条件下,没有几年功夫是不行的。

而练站桩身上没动作,专心松静,意图念,随呼吸导引内气在体内转,一门心机;就比拟容易“得气”。

达摩易筋经当你在站桩过程中有了内气潜转的逼真感受,便能协助你在练太极拳时,经过放松意图不用力,再配以拳势呼吸,也就会比拟容易捉摸到内气随拳势而活动。

再反过来,由于拳势的整体性、多样性、多变性,忽左忽右;忽进忽退,这就必需要有相当于大周天的内气周身运转相配合。

这样的内气周身运转,也就会促使你在站桩中,内气运转由原来的小周天任督二脉运转,扩展到普及全身的大周天运转。

“大周天”不像传统练法那样繁琐:要记忆十二经络;有关穴位,以及来龙去脉,既不大容易弄分明,又难操作,弄不好还要出偏等。

采取随意用多种方式运转,既可按身体需求随意选择,又可增加兴趣以免单调乏味。

这种内气的随意运转处于有规律与无规律之间,总的规律是:吸升呼降,气沉丹田(升,沿督脉及四肢外侧;降,沿任脉及四肢内侧),吸蓄呼发,让内气“满身能跑”。

其实这种内气的随意运转,近乎《十三势行功心解》中所说的“气以直养而无害”,是指内气的自然调养修炼,也就是经过吐纳、导引,意图念推进内气的运转和强化。

太极拳属于武术吗

太极拳属于武术吗

太极拳属于武术吗
一、太极拳属于武术吗二、气功与太极拳有什么区别三、太极拳有延年益寿之效
太极拳属于武术吗1、太极拳属于武术吗
太极拳属于武术。

2、初学者如何学太极拳:姿势要求
头──保持“虚领顶劲”,有上悬意念,不可歪斜摇摆,眼要自然平视,嘴要轻闭,舌抵上颚。

颈──自然竖直,转动灵活,不可紧张。

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耸、前扣或后张。

肘──自然弯曲沉坠,防止僵直或上扬。

腕──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可松软。

胸──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内缩。

背──舒展伸拔,称为“拔背”,不可弓驼。

腰──向下松沉,旋转灵活,不可前弓或后挺。

脊──中正竖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

臀──向内微敛,不可外突,称为“溜臀”、“敛臀”。

胯──松正含缩,使劲力贯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

腿──稳健扎实,弯曲合度,转旋轻灵,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然,脚掌虚实分清。

3、练太极拳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习太极拳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

拳谚云:“理明拳法精”。

在练习太极拳之前首先要学习了解太极拳的文化背景、起源、特点、运动规律,也就是说,对太极拳的全貌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减少盲目性,避免。

太极拳气功修炼的方法及要领

太极拳气功修炼的方法及要领

太极拳气功修炼的方法及要领太极拳气功修炼的方法及要领太极拳和气功本是不同派别,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发现,太极拳和气功非常相似,两者皆是为了养生。

一、太极拳气功的外练与内调太极拳吸收了我国古代养生法术之精华,如道家的“性命双修,动静兼修”,武术家的“练气易筋”,特别是传统医学“导引吐纳”,使太极拳更加符合医学养生的要求,成为以拳为体、以拳为用、以功为本的整体锻炼项目。

它不仅是强身健体的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门防治疾病的科学技术。

太极拳一旦练到能防治疾病的程度,它就是一门气功。

实践证明,不论从哲学、生理学、心理学、力学、医学和拳学上,太极拳都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健康护体法宝,是其他一般性体育项目所不能比拟的。

太极拳气功重视内在修炼,学习太极拳气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有助于身体毒素的排出。

太极拳是以形体、呼吸、意识密切结合来锻炼形气神的高度身心整体运动,其以“外练”和“内调”两个功能促进人体健康。

“外练”是以深沉匀细的腹式呼吸和连绵柔缓的腰腹扭转对体腔内的脏器进行按摩,以手臂的旋扭和腿脚的屈伸对全身关节和肌肉进行锻炼的机体活动。

“内调”是通过头、手、腰三位一体的同步圆运动使脑进入宁静状态,对机体的各个生理系统进行调理的气功医疗。

“外练”和“内调”在促进人体健康上,两者各有千秋,但相辅相成。

“外练”通过全身活动锻炼机体的力量,对一些病症起到“治标”的作用,而“内调”激活免疫系统,增强机体抗病和康复的能力,从而消除头痛、失眠、肠胃不适、气血不畅、关节不遂、精神不振等病症,能起到即练即灵的效力,这就是两者相辅相成的体现。

太极拳属于传统武术中的内家拳,不仅有艺术欣赏价值,也有健身价值,修炼太极拳气功能延年益寿。

二、太极拳气功状态太极拳的习练分为初级、高级两个层次。

拳路不纯熟,练拳时要考虑动作的顺序和准确性,或是拳路纯熟,但练拳时头脑另有所思,或是练拳场所不静,致使脑意识未进入宁静状态,这样的拳练均属于初级层次。

太极拳的健身原理及特点介绍

太极拳的健身原理及特点介绍

太极拳的健身原理及特点介绍传统太极拳运动,讲究自然、协调、平衡,当中的运动规律是非常有助于协调人的生理机能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的健身原理介绍。

欢迎阅读!太极拳的健身原理介绍太极拳的健身作用已经被长期的大量的实践所验证,也有很多体育工作者、医学家、科学家进行了原理性研究。

从传统的养生、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等方面都得到论证。

其中一些主要原理有:1、呼吸方式科学太极拳强调腹式呼吸,不管是用自然呼吸还是拳势呼吸,都强调腹式呼吸。

呼吸还配合意念,就是吸气时内气沿脊椎督脉上行,呼气时内气沿前胸任脉下沉,小腹则是吸凹呼凸。

这种呼吸锻炼扩大了肺活量。

科学实验表明,肺活量的大小与力量的大小及生命长短成正比。

诸如,人体处于睡眠状态,呼吸深、细、匀、长的必是强健者,而呼吸短促无力或长、短不匀者,非病即弱无疑。

呼吸波的长短、粗细是一个人的体质强弱的标志。

所以说,太极拳健身在呼吸上很是注重。

2、气血运转流畅,促进血液循环太极拳锻炼要气达梢节。

人体从外形的四肢八节、筋骨皮到内在的五脏六腑、精气神,都离不开血液的滋补润泽。

良好的血液循环、充盈的血液供给,既是人体各部功能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也是决定人体生命长短的根本条件。

太极拳行功走架,竖项贯顶,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内气上至百会、下通涌泉、达于四梢,促进了血液循环,还疏通了经络,加快了循环频率,大动脉畅通无阻,毛细血管经久不衰,四肢百骸肌肤延缓了老化。

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则气血饱满,健康长寿。

3、汗腺通畅,保证了新陈代谢人体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除通过眼、耳、鼻、口七窍和谷道排泄外,机体内分泌主要靠汗腺外排。

除此,汗毛与汗毛孔尚具有保温、散热的自然调节功能。

因此,中医有“汗腺通则百病不侵,汗腺堵则乱病缠身”一说。

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和提高,冬有集中供暖,夏有空调、电扇,免受寒暑之苦的同时,却又导致了人体皮肤保暖、散热功能的下降。

“人静”是中医养生文化的核心内容(下)

“人静”是中医养生文化的核心内容(下)

观点四:此观点是从上述三个观点推导而来。

人是位于进化顶级的生物,因此在所有生物体中,其各功能层次间的级差是最大的。

因此,在人的场合,高层次功能对低层次功能的干扰、抑制的强度最大,这就造成了低层次功能状态的失常。

所以高层次功能对低层次功能的干扰、抑制,是人体与生俱来的、重要的内在致病源。

观点五:此观点从观点四推导而来。

入静养生的原理在于解除高层次功能对低层次功能的抑制、干扰,使低层次功能得以“舒展”(即自然地恢复正常状态,发挥正常功能),从而消除人体与生俱来的、重要的内在致病源。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值得思索:为何越是低等的动物越少患病,而且即使患了病,也往往能不治而愈;而人类却经常受到各种疾病的折磨。

这从陈小野先生的观点中似可找到答案。

这是因为在人类的场合,高层次功能对低层次功能的抑制、干扰的强度特别大,从而破坏了后者的正常状态,因此造成了疾病多多。

古希腊医学泰斗希波克拉底说过:“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医生,而医生是帮助本能的。

”本能是低层次功能,当其受到来自高层次功能的抑制、干扰,不能发挥正常作用时,人也就失去了防御疾病的屏障。

而低等动物则不然,高层次功能欠发达,故低层次功能可不受干扰地保持正常状态,自然就少患疾病了。

由此,就可知入静养生产生防治疾病效果的原理了。

人入静后,意念被放弃,变得无欲无念,这样,高层次功能作用就减弱乃至中止,于是,其对低层次功能的抑制、干扰就自然消除了,低层次功能像低等动物一样得以“舒展”,正常状态得以恢复。

当然,这并不是说人应当回归低等动物的状态。

作为人类,不可能完全放弃、中止高层次功能的作用,否则人类社会便不复存在,现代文明会分崩离析。

我们只是提倡遵循生命活动的某种规律,尽可能经常保持心态的平和,不使情绪发生大的波动,并只是把入静作为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一种手段。

历来气功入静锻炼的程序是,在一天之中,利用一段时间(半小时或一小时乃至以上)来加以实施。

这样腿、腰、肩、臂、手,到指掌的闪电似的发力,而这需要有大周天的行气锻炼才能运用。

太极拳和健身气功八段锦的比较介绍

太极拳和健身气功八段锦的比较介绍

太极拳和健身气功八段锦的比较介绍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也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武术拳法。

太极拳有很多的健身气功。

下面是店铺专门为您整理好的:太极拳和健身气功八段锦的比较。

太极拳和健身气功八段锦的比较太极拳与气功八段锦,在中国可谓渊远流长。

二者都注重人体自身内气炼养,来调整人体阴阳,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目的。

作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它们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本文试从运动特点和养生原理这两个方面对太极拳与气功八段锦进行比较研究。

1、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及养生原理太极拳综合融汇了我国诸多拳种之长,结合古代的导引术、吐纳术、吸取古典唯物哲学阴阳学说与中医基本理论的经络学说,是一种内外兼修的拳术。

太极拳练习时要求气沉丹田,采用腹式呼吸的方法,使之深、长、匀、细,日渐扩大肺活量,奠定健康的根基。

练太极拳要周身放松,全身运动,以意导动,气达四梢,内气运行无处不到。

不仅可使大动脉畅通,还可避免微循环毛细血管的过早老化,有利于血循环疾病的防治。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提高,空调、电扇使人免受寒暑之苦,却使皮肤散热功能下降,汗腺闭塞,皮肤的通透性弱化,有害物质得不到及时排泄,新陈代谢失调。

练太极拳“一动无有不动”,在开合收放中使肌肤膨缩、毛孔张闭,一套拳下来汗腺通畅,保证了新陈代谢的平衡。

练太极拳以意识引导动作,上下相随,协调完整,活跃了神经中枢的指挥系统,增强了神经的灵敏性,延缓了其功能的退化。

“生命在于运动”,然而超负荷的剧烈运动必使机体受到损伤和劳损。

“生命在于静化”。

常以龟龄鹤寿比拟,然而过于求静则精神萎缩,病气易侵。

太极拳运动绵绵不断,动中求静,“外示安逸,内益鼓盈”,动静结合,运动适度,不用强拙之力,无伤大劳,对机体各器官形成良性刺激,有利于护养机体。

常练太极拳,旋膀转腕,撑裆开胯,伸筋拔骨,缠绕折叠,不仅增强了筋肉骨骼的柔韧性,内劲、内气的运用也使内脏的弹性增强,从而延缓了机体的衰老。

不少研究还表明,经常练习太极拳对降低血脂有良好作用,能增强血管壁弹性和血管运动神经的稳定能力,使血循环处于良好状态,并且增大肺活量,增强心肌营养,预防和延缓心脏疾病。

太极拳气功修炼法

太极拳气功修炼法

太极拳气功修炼法太极拳气功是练习太极拳的基础。

要打好太极拳,必须先进行太极气功的修炼,练好太极气功便可为太极拳的体用提供浩然之正气。

太极气功的练习方法分为站功、坐功、卧功、动功等不同形式,这里介绍的是部分站桩功的修练法。

一、无极站桩功站桩功的练习方法很多,练习不同的功法便会产生不同的功效。

无极站桩功是诸多功法中较为简单而。

又极为重要的一种。

行无极之功,当首推心静。

心静始能体松,四肢面骸犹如荡然无存,念中渐呈一派虚无缥缈的空寂之象,惟有一线气机蕴含其间。

待其静至极时,气机方始流动,气动则太极生成。

所有的气功功法,皆来源于无极之中。

做法两腿微屈膝开立,两脚间距约同肩宽,立身中正,全身放松,两手心环抱于腹前。

舌舐上腭,二目轻闭,内视丹田(图1)。

待姿势站好后,先将头顶上的浊气降下,可试想从头顶向脚下驱赶着一团云雾,并使之在脚下缓缓向周围散开;同时肢体也随着下行的浊气逐段放松,待全身放松后,意念移至祖窍处,与闭眼后的内视线同时下达丹田。

此时在自我潜意识中便放弃了眼、耳、口、鼻对外界的感知作用,只是用意念去想、看、听丹田的细微变化,静心炼气。

这便是封闭“四门”(指眼、耳、口、鼻),也叫做“锁心猿、拴意马”。

此后便开始入静。

意念蓄守丹田,静立45分钟至1小时后即可收功。

收功时两手轻贴腹部围绕着肚脐边缘沿逆时针方向左上右下(女子是沿顺时针方向右上左下)地转环揉摩(图2一①、②),速度要徐缓而均匀,并渐渐将双手揉转的圆圈扩展开来,转到第36圈时,两手上行可摩挲乳上之胸,下运可揉按脐下小腹。

转足36圈后,即转向右上左下沿顺时针方向(女子转沿逆时针方向)转环揉摩(图2-③、④、⑤)。

双手揉转的圆圈由大渐小,转至第24圈时,两手沿脐部边缘揉转一圈,随后轻轻按贴脐部静立片刻。

当两手贴腹圆转揉摩时,意念的活动恰似在腹腔内与两手同时移转,习之日久则此内动之意渐渐明显且与外动之形逐渐融成一体,这样便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收功效果。

庞鹤鸣太极拳系列讲座

庞鹤鸣太极拳系列讲座

太极拳系列讲座之一庞明(2000年6月29日)我们讲太极拳关键是练气,是不是因为我们练气功才这么讲?其实不是这样,太极拳本身练气。

今天我先结合太极拳的有关著作给同学们讲讲太极拳练气的问题,然后再讲如何气贴于脊。

先讲孙禄堂的太极拳。

孙禄堂是近代著名的拳家,他的功夫很好。

其理论研究在近代拳家中也是很深刻的。

他不仅对宋明理学、太极学有研究,对道学也很有研究。

孙式太极拳也叫开合太极拳。

这本书是1924年出版的。

书的开头是“太极拳之名称”,讲太极拳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下面我就边念原文边解释。

“人自赋性含生以后,本藏有养生之元气。

”人生下来之后,有这么一个气,叫元气。

元气对人的生命活动有保养作用。

“不仰不俯,不偏不倚,和而不流,至善至极,是为真阳,所谓中和之气是也。

”这儿讲的是中和之气。

中和之气的讲法源于儒家的《中庸》。

从宋明理学之后,在中国的道学、儒学和武术中,理气学说占了很大比重。

他这个解释是按儒家的理气学说讲的。

“喜怒哀思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我们原来讲气功时管这叫中和,由这引发的气叫中和之气。

“其气平时洋溢于四体之中,浸润于百骸之内,无处不有,无时不然,内外一气,流行不息。

”这个气全身各个地方都有,一直在流行,里里外外都是这一个气。

“于是拳之开合动静,即根此气而生。

” 他说拳的开合动静,都是根据这个气来的。

孙禄堂写的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拳拳谱都是从这个气来立论的。

“放伸收缩之妙,即由此气而出。

”一个放,一个伸,一个收,一个缩,拳的这些表现和妙处也是从这个气来的。

“开者为伸、为动,合者为收、为缩、为静。

”这是讲拳的开合动静问题。

“开者为阳,合者为阴。

放、伸、动者为阳;收、缩、静者为阴。

开合像一气运阴阳,即太极一气也。

”练拳无非是个开合伸缩的问题,这里边就是太极一气。

“太极即一气,一气即太极。

以体言则为太极,以用言则为一气。

时阳则阳,时阴则阴,时上则上,时下则下。

阳而阴,阴而阳,一气活活泼泼,有无不立。

补气血的传统养生方法太极气功

补气血的传统养生方法太极气功

补气血的传统养生方法太极气功补气血的传统养生方法——太极气功太极气功,又称为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之一。

它融合了身体的运动、呼吸控制和内心的冥想,通过一系列轻柔的动作和呼吸法来调和气血,达到增强体质、平衡内外环境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太极气功的历史渊源、基本原理以及具体的练习方法,希望能帮助读者了解并尝试这项传统的养生技巧。

一、太极气功的历史渊源太极气功起源于中国古代,初期主要作为一种武术形式存在。

其创始人传说是明代杨露禅,他将武术的招式与内功修行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太极拳理念。

太极拳演绎了宇宙间万物变化的哲学思想,追求力量与柔韧、阴与阳的平衡。

如今,太极气功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武术,更是一种健身养生的方法,深受全世界人民喜爱。

二、太极气功的基本原理太极气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运动、呼吸和思维的结合,调和身心的能量,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太极拳的动作缓慢而柔和,注重腹式呼吸,使人体吸收更多氧气,增加氧气供应量和血液循环,从而改善气血循环不畅的问题。

太极气功强调内外调和,通过调整呼吸节奏和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使气血流动更顺畅,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三、太极气功的具体练习方法1. 准备:找一个安静的室内或户外场所,穿着宽松舒适的服装。

保持身体放松,并尽可能远离嘈杂的环境。

2. 热身:站直双脚,双手自然下垂。

缓慢地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转动腰部,让身体感受到热身运动的效果。

3. 基本功:太极拳有一系列基本的动作,如起势、云手、单鞭等。

初学者可以根据教学视频或教练的指导来学习这些基础动作,逐渐熟悉并运用它们。

4. 呼吸练习:太极气功注重腹式呼吸,即深吸气时腹部凸起,呼气时腹部收缩。

在练习太极拳过程中,要注意呼吸的节奏和深度,使呼吸与动作相协调。

5. 冥想:练习太极气功时,要保持内心的冥想状态,专注于身体的感觉和呼吸。

可以尝试闭上眼睛,用意念引导体内的气流运动,达到调和气血的效果。

四、太极气功的注意事项1. 初学者应从简单的动作开始,逐渐增加复杂度和难度。

练太极拳的同时可以兼练其他气功么

练太极拳的同时可以兼练其他气功么

练太极拳的同时可以兼练其他气功吗?
我们可以把太极拳看做是一种以武术的形式表现的动静结合、以动为主的好气功。

在练太极拳的同时,再学习其他气功是没有什么害处的。

假如,目的纯粹在于强身治病,就不要三心二意,苦练一两种或者一两套功,把它练好练精就受用无穷了。

因为在初学阶段,同时学两三种功法,往往会把要领混合了,把握不住每种功法的特点,结果是哪一种也练不到家,更不要追求时髦,凑热闹。

练太极拳就要一心一意地先把太极拳练好,再去学其他,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收益,事半功倍。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与健身气功·八段锦对老年人身体平衡能力的实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与健身气功·八段锦对老年人身体平衡能力的实
第 11 期( 总第 761 期) 2016 年 11 月
体育世界( 学术) Sport World ( Scholarly)
NO. 11 ( Su二十四式太极拳与健身气功 · 八段锦 对老年人身体平衡能力的实证分析与对比研究
马文博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索中国传统养生体育运动项目中的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与健身气功 ·八段锦对老年人身体平衡能力的锻炼效果 。 笔者随机抽取身体素质相近 的部分老年人 , 将其分为太极拳组和八段锦组 , 并测试练习前后的平衡能力指标 , 并进行对比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提升比健身气 功·八段锦更显著 。 10. 16730 / j. cnki. 61 - 1019 / g8. 2016. 11. 033 关键词 :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 ; 健身气功 ·八段锦 ; 老年人 目前我国正处在急剧老龄化时期 , 人口老龄化将给中国的经济、 社会、 政治、 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带来深刻影响 。平衡能力是人体的一项重要生理机能 , 在人类 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中年到老年的衰老过程中 , 存在着站立及行走晃动 不稳、 关节运动幅度减小以及韧带弹性和绝对肌力下降等现象 。 特别是老年人平 衡能力下降 , 直接影响老年人独立生活能力 , 严重的会引起老年人跌倒, 诱发其他 疾病。跌倒是造成损伤 、 引发其他疾病的重要原因 , 不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 大负担 , 还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晚年幸福生活 , 给老年人带来极大的痛苦 。 太极拳和健身气功 ·八段锦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 是中华悠久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 。太极拳是以中国传统儒 、 道哲学中的太极 、 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 , 集颐养性情 、 强身健体、 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 , 结合易学的阴阳五 行 之 变 化, 中医经络学 , 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 、 柔和、 缓慢、 轻灵、 刚柔相济的汉族传统拳术 ; 而健身气功 ·八段锦以自身形体活动 、 呼吸吐纳、 心理 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 , 有疏通经络 、 调和气血、 平衡阴阳、 扶正祛邪的作用。 坚持锻炼有益于身心健康 , 它通过身 、 息、 心的自我调节 , 达到三者的和谐统一, 从 而促进整个机体保持平衡协调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 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习练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和健身气功 · 八段锦的老年人进行 平衡能力的指标测试和对比分析 , 旨在探索中国传统养生体育运动项目中的简化 二十四式太极拳与健身气功 ·八段锦对老年人身体平衡能力的锻炼效果 。 表 1 受试者前后三个月单脚站立时间 ( S) 太极拳组 实验前 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平均数 24. 4 23. 2 25. 8 21. 9 20 19. 8 21. 4 22. 3 19. 7 16 20. 8 18. 6 19 20. 7 25 21. 24 女 17 14. 7 15 9. 8 13 15 20. 6 19 17 16. 8 15. 97 21. 21 17. 9 14. 67 12 15. 98 实验后 男 29. 47 27. 29 28. 84 26. 93 24. 87 22. 8 27. 4 27. 3 24. 7 18. 56 26. 8 19. 6 23. 56 24. 7 27. 58 25. 36 女 22. 34 18. 7 17. 34 11. 8 17. 25 19. 78 26. 6 24. 67 19. 82 18. 7 18. 97 26. 21 22. 9 20. 67 17. 67 20. 23 实验前 男 23. 4 24. 2 22. 8 22. 9 19. 07 20. 67 22. 4 21. 73 18. 67 18. 3 19. 79 17. 36 19. 21 22. 8 22. 67 21. 07 女 14. 56 16. 7 15. 32 9. 8 13. 1 18. 15 20. 6 8. 97 17 16. 8 15. 97 23. 21 17. 9 12. 67 13. 56 15. 63 八段锦组 实验后 男 25. 4 26. 2 23. 9 24. 6 21. 7 22. 67 23. 49 22. 7 19. 6 19. 39 20. 79 19. 36 20. 21 23. 89 23. 69 22. 51 女 15. 56 17. 72 16. 4 10. 8 14. 3 19. 2 21. 8 9. 97 17. 67 17. 8 16. 97 26. 21 19. 9 14. 67 16. 56 17. 03 干网状系统 、 小脑、 前庭等中枢神经的功能 , 听觉、 视觉、 触觉等功能减退等 , 从而 使平衡能力降低 。人体平衡能力是在老年人群中显得尤为重要 , 平衡能力减弱给 很多老年人生活带来了众多不便 , 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 。 此研究重在 为今后老年人提高平衡能力的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 1 研究对象 : 习练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与健身气功 ·八段锦的老年人 。 2. 2 研究方法 2. 2. 1 文献资料法 : 通过知网 、 万方等数据库的检索 , 查阅了与之相关的文 献资料 , 深入了解太极拳和健身气功 ·八段锦的健身功能 。 2. 2. 2 逻辑分析法 : 对所查阅的相关资料和实验所得数据进行逻辑分析 。 2. 2. 3 实验对比法 : 选取身体素质相近的老年人 12 名。分为两组 : 太极拳组 和八段锦组 , 其中男性 6 人, 女性 6 人, 每组包含 3 名男性和 3 名女性 。 太极拳组 和八段锦组均在专业教练指导下分别练习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与健身气功 · 八 段锦, 每天清晨练习 30min 左右, 为期三个月 。对训练前后的两组老年人身体平衡 能力指标进行测试 , 对比与分析 。 2. 2. 4 数理统计法 : 通过 SPSS16. 0 软件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 并最 终得出结果 3. 结果与分析 平衡力是身体动态和静态活动的能力基础 , 影响老年人的体质 。 所以近年来 老年人的平衡力作为体质与健康测试指标之一 , 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 平衡力的 强弱影响老年人对运动的喜爱和追求 , 也是老年人培养运动兴趣的前提 。 增加老 年人的平衡力是非常重要的 , 也是为以后健康身体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 “开始” 单腿站立测试 : 自然直立 , 当听到测试员 口令后 ( 测试员计时开始 ) , 受 使用优势腿单脚站立 , 另外一条腿抬离地面 , 并且不 能 靠于支撑 试者闭上双眼 , 腿, 双臂放松垂于体侧 。当受试者支撑脚移动或抬起脚着地时 , 测试员停表 。 通 过受试者三个月练习 , 取其前后数据综合进行分析 。 完成测试的受试者基本资料 如表 1 , 两组受试者的测试结果有明显变化 。 由表 1 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 老年人经过为期三个月的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 和健身气功 · 八段锦的练习, 训练前后, 太极拳组实验前后单脚站立时间有明显 ( 通过计算男性平均增加 4. 12 秒, 提升, 女性平均增加 4. 25 秒 ) 。 而八段锦组实 ( 通过计算男性平均增加 1. 44 秒, 验前后单脚站立时间提升不明显 , 女性平均增 加 1. 40 秒) 。 对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和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动作进行对比分析不难看出, 简 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中的右蹬脚、 转身左蹬脚、 左下势独立和右下势独立四式动作都 需要单脚站立完成, 而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全套动作演练则都是双脚站立完成的。 由此, 可以得出练习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对老年人平衡力的增加有明显的提 升, 说明此锻炼可以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身体平衡机能 。 4. 1 结论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和健身气功 ·八段锦是适宜锻炼的健身项目 , 促进身心 健康, 发展身体机能 , 具有很好的健身效果 。 简化二十四太极拳对老年人身体平 衡能力提升较为显著 , 对于易摔倒 , 平衡力较差 , 腿部力量较弱, 走路不稳等人群, 都有明显的改善 。 4. 2 建议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与健身气功 ·八段锦是老幼皆宜的有氧健身项目 , 具有 良好的健身效果 。练习后对老年人的平衡力都有所提高 , 老年人易摔倒 , 走路不 稳。为了增强老年人的平衡能力 , 改善心肺功能 , 增加身体机能 。 建议老年人群 体在选择健身项目上更加适合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 。

简化太极拳(24式)与气功八段锦之比较

简化太极拳(24式)与气功八段锦之比较

三、锻炼的价值和效果
太极拳练习时,不仅可使全身大动脉畅通,还可避免微 循环毛细血管的过早老化,有利于血液循环。练太极拳以意 识引导动作,上下相随,协调完整,活跃了神经中枢系统, 延缓了其功能的退化;常练太极拳,旋膀转腕,伸筋拔骨, 不仅增强了筋肉骨骼的柔韧性,内劲、内气的运用也使内脏 的弹性增强,从而延缓了机体的衰老;常练习太极拳,增大 了肺活量,加强了心肌营养,可以预防和延缓心脏疾病。据 国外的研究报道,认为保持屈蹲状态的太极拳练习可以有效 地增强下肢力量,提高平衡能力,特别是能减少老年人摔跤 跌倒。 八段锦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注重调息,调体,调心, 采用呼吸吐纳,导引运动等方法,以达到疏通筋络,调和五 脏六腑的目的,让人体脏腑组织都得到锻炼,对疾病有显著 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从现代医学理论来看,我国传统运动养 生法可以使全身的骨骼,肌肉放松,有利于活动躯体系统机 能,改善不良情绪,调整气息则可以按摩内脏,促进全身血 液循环 , 增进全身器官功能 。 脏腑有病可通过经络反应出 来,所以疏通经络就能治脏腑之病,所谓“通则不痛,痛则 不通”就是这个道理。调息可扩大肺的开放量,提高肺功能 效率,有利于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促进机体的活性, (下转第67页)
. 人文社会 .

青年时代 YOUTH TIMES
2016年第31期
简化太极拳(24式)与气功八段锦之比较
赵超美
湖南湘潭医卫职院 湖南 湘潭 411104 摘 要:本文试图从简化太极拳(24式)及气功八段锦的起源与发展,功法特点,锻炼价值,练习要领等几个方面, 对两个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比较,帮助大家学习和欣赏。 关键词:简化太极拳(24式);八段锦;比较 我校进行的体育课教学汇报展演中,有两个项目引起了 较多的关注和热议,就是简化太极拳(24式)和八段锦,到 底哪个易学,哪个难学?这种节奏缓慢的运动适不适合青少 年练习?练习又有什么好处?两者到底有何差异?为帮助大 家了解,学习和比较,本人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套练习起来,速度均匀,前后连贯,好象行云流水,并且要 求肢体放松,保持各关节的自然弯曲状态。 (三)内外兼练,协调完整 在练太极拳的整个过程中 , 都要求上下相随 , 内 ( 意 念、呼吸)外(躯干、四肢动作)一体,以意识引导动作,身体 各部分之间协调配合,随着速度的快慢和动作幅度的大小, 使呼吸与动作自然配合,从而使全身既协调又完整,身体各 部分得到均匀的发展。 八段锦却是气功导引术的创新,是一种导引功法名,它 合心功、身功、齿功、肩功、手功、腰功等于一体,通过修 习气功调节气的运行,维持经络的畅通,调整阴阳的平衡, 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目的。 1.练功时动作要求舒展自然,徐缓连贯,关节活动柔和 缓慢。 2.身体各处完全放松,并以意识主导自己的行动,同时 松而不懈,松紧协调,动静结合,灵动柔和,但在定式时需 缓缓发力并稍作停顿。 3.功法若能神形兼备,更能促进人体之气运行畅通 4. 八段锦运动量不大 , 又颇具强身益寿作用 , 人人能 练,随时可做,所以相传至今不衰,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不 断的发展和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和气功的异同之处
太极拳和气功的异同之处
太极气功一直带有神秘面纱,引来不少学者,经过研究发现,太极拳和气功之间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太极拳和气功二者相同之处主要是
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武术流派之一的太极拳,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减少了技击作用,而更加突出了太极拳锻炼的健身价值和传统艺术表演价值。

太极拳名家在《十三势行功歌》中就有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观点。

因此,从太极拳也具有健身作用这方面来讲,和气功有着相同之处。

当今人们练习太极气功的好处非常多,可以强身健体,也可修身养性,达到忘我的境界。

其次,从太极拳的产生来讲,它不仅综合吸收了武术多家拳法的长处,而且吸收了古代导引、吐呐等养生功法的精华,使气功锻炼的一些要领、方法成为太极拳基本功当中的一部分重要内容。

第三,从气功锻炼的要求来讲,太极拳锻炼也讲究意念的引导,要求心静、体松,也要求调身、调息、调心,从这一角度讲,也可将太极拳列为气功功法之一。

第四,从理论上来讲,它们各自都运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
作指导,并运用中医经络理论来解释各自锻炼中出现的现象。

太极气功有中医养生原理,人们练习太极气功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及时补充身体能量。

气功与太极拳它们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
首先,从形成和发展上来讲,太极拳是为了在战场上拼杀、取胜的需要而产生的,并在不断的技击实践当中逐步发展起来;而气功主要是在医疗实践上为实现健身养生需要而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其次,从锻炼的方法和要领上来讲,气功主要是通过身体放松、精神放松而达到入静的气功态,从而实现健身的目的,调神是其核心内容;太极拳则从身体动作入手,经过由松入柔、积柔成刚的过程而锻炼出一种柔性的、连续不断的、具有穿透性的缠丝劲。

第三,从它们的最终目的和作用上来讲,太极拳是通过以意领气,以气引力的不断练习,最终达到意、气、力完美结合的境界,从而做到在技击当中意到气到,气到力到;气功的最终目的是医疗作用,是通过气功练习之后,强健身体,延年益寿。

总之,气功与太极拳相似而又不完全相同。

气功成为太极拳基本功练习的重要内容,而太极拳的一些方法要领也成为气功界人士缔创太极气功的借鉴内容。

太极拳的气功元素
太极拳与气功同属传统民族体育的范畴,但气功的起源远早于太极拳,故气功中的许多“因素”,如调身、调息、调心(合称“三调”)的理论与方法,“三调”合一的要求与操作等。

被各派太极拳创始者及其传人所借鉴,在以养生保健为主要作用的“静练”中,气功“元素”也就格外突出。

在“三调”内容方面,气功以《素问·上古天真论》的“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为指导,强调三者缺一不可。

气功的调息古人认为“吸新吐故以炼脏”的作用,其形态有风、气、喘、息四种,方式有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又可分为顺、逆两种)和混合呼吸三种。

根据它们的特征与意义,练功时提倡“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稳,情抱悦豫”的息相,并以深、长、细、匀、轻的腹式呼吸(尤其是逆腹式呼吸)为追求目标。

这在太极拳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练功有素者的呼吸方法,与上述要求与目标多是一致的。

气功调心的方法和操作手段有多种多样,但总以放松入静为基本要求和“入门”路径。

这些特点体现在太极拳中,就是用意、练意与用意不用力的要求,练拳前的心平气和、思想集中,练拳中的心静体松、以意导气等的练拳注意事项等。

太极气功与太极拳
自上世纪50年代起,出现了不少冠以“太极”的气功功法,如太极内功、太极动功、三十六式太极导引保健功、太极运气功(法)、太极气功十八式、太极气功十三桩仔细分析这些功法,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以太极拳的某一架式为基础编排而成。

如三十六式太极导引保健功,以杨式太极拳中架为基础,并以绵绵不断的抽丝劲为主要特点。

此类功法的操作、作用与太极拳非常相似,习练者
也都需要有一定的太极拳基础,否则难以把握其要领。

二是“移植”太极拳的某些动作,并将其“配上”特定的气功调息、调心方法。

如太极气功十八式中的起始调息、马步云手、定步倒卷肱、按掌平气等。

太极气功十三式中的起式、十字手等,基本上是从太极拳中“复制”而来。

此类功法的运动量一般较小,比较适合年老体弱者学练。

三是参照太极拳的某些特点,设计气功三调的操作,或以太极拳的动作特点设计气功的调息操作,再配以相应的调息与调心操作。

多数“太极”类功法均属这种类型。

此类功法的数量难以确切统计,作用也难以评说;动作往往比较简单,其中不少还有明显“拼凑”的痕迹,一般只在较小的范围内、较短的一段时间内流行,可谓“各领风骚二三年”。

步形有弓、马、虚、仆、叉、歇、丁和独立步等等。

要正确掌握步形,每种步形都应站粧习练。

其步法有进步、退步、跟步、撤步、摆步、碾步、扣步与开步等等。

太极拳入门的步法完全是以旋腰展胯来带动的。

要求迈步如猫行,其过程是腰带胯,胯带大腿,大腿带小腿,小腿带脚,轻提起,再向前轻放脚,重心从后脚逐步转移至前脚,行进如履薄冰。

不要犯提起蹬脚,落步打夯,虚实不分,出现双滞的大忌。

总之,只要用心学,认真练,努力不懈,就可以正确掌握太极拳的身、眼、手、法、步,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